求职博客的使用方法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hahaoie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求职博客的使用方法(共含7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ahaoi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求职博客的使用方法

篇1:求职博客

求职博客

你可以用博客来炒作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宣传或分享千奇百怪的癖好,发布最快最新或是犄角旮旯的新闻——用它来给自己找份称心的工作,又有什么不可以?事实上,许多主流博客网站已经在为用户提供求职博客的服务,甚至有专门的求职招聘博客出现。

据CHR可锐职业顾问调研中心一项关于博客的数据显示:专业人士、经理人、娱乐业人士最容易通过博客找到伯乐,也就是欣赏自己或自己欣赏的人。这三类人的比率分别为72%、45%和38%。

你还只会在招聘网站填写电子简历这一招吗?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在这个个人媒体抬头的时代,自己就是品牌,而博客就是你的一张新名片。

●博客求职交战守则

如何让这个新工具发挥最大作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十分注意:

1、求职意向要明确

如果你既想做销售又想做市场,既想搞IT又想搞贸易,既想做助理又想做经理,那么奉劝你最好不要通过博客求职。

即使是落叶也要寻找最合适的地方

2、切忌虚假夸张

这一点并非只针对求职博客。

求职博客和个人简历一样,是求职时的另一张名片。任何虚假夸张的东西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会被拆穿。而且求职博客比简历更难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当你在求职博客上虚假夸张自己的经历、能力时,是很容易被人识破的。这不像简历只是简单的两张纸,求职博客更多的是需要从内容的填充上去表现自己。这是一个自我展现,也是自我考验的过程。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虚假夸张后的影响。博客是个互动平台,看客可以与博主互动。被别人发现你在虚假夸张,抓住小辫子可就不妙了。失败的案例,可以参看前一阵火热的毒药博客。

3、重视网友评论

如果想利用博客成功求职的话,网友评论也将是用人单位考核你的一部分。网友的评论从某种意义来看,是最公正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认识博主,更不会对博主有任何感情存在,所以他们的评论可以相对真实地反映对这篇文章或这个人的看法,算是客观考核的依据。

与网友间的互动可以让观者认识到你的性格特点。你的语气、措辞等都可能影响观者对你的评价,甚至你回复问题是否及时,都是影响评价的因素。与网友间的互动,是一个很好地展现自我的机会。千万不可错过,更不要弄砸!

4、在职人士慎行

求职博客作为一个公开的求职平台,除了能让目标企业看到,也同样会被你现在所在的企业看到。如果你无心跳槽,只为好玩而做的求职博客,却成为目前职业的祸端,才是得不偿失。

在职人士跳槽,如果想通过求职博客展现自己,要注意以下两点:不要选择专门为求职设计的博客,也就是专业的求职博客;不要在博客中透露任何对现在工作的不满情绪,以及想跳槽的欲望。

●求职博客VS求职简历

传统的求职模式不外乎人才招聘市场直接递交简历,再加上现在已相当普及的网络求职等等。求职博客是另一种形式的简历,只不过更加专业化,更为立体。但绝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1、比操作 简历赢

写简历大家都会,即使经验不够丰富,随意在网上一搜即可搜 出几十车皮的简历包装方法。可求职博客就不一样了。首先因为是刚兴起的求职方式,网上并没有大量的信息可供参考;其次由于制作求职博客在难度上增加了很多,需要从模板风格、版面结构、文字内容、颜色搭配等众多方面考虑。在操作这方面,简历胜出。

2、比效果 求职博客

赢即使你将简历优化得完美无缺,但仅仅通过两页纸就将自己的全部能力展现出来,你信吗?简历可以展现优势,但只能让企业了解到你是否具备这些能力,无法通过简历考证。而博客则可以通过内容进一步把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

3、比成功率 求职博客赢

其实不论是简历还是求职博客,都是为了赢得面试机会以至拿到OFFER。从赢得面试机会的角度去考虑,这两种形式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一份好的简历是绝对可以将自己的优势表现出来,也能够赢得面试机会的。但如果从拿到OFFER的角度考虑,求职博客起的作用就要大很多了,因为不单可以从中看到你的职业能力,更可以通过博客加以验证。

●博客“活名片”

如果把求职博客当成一种短期的求职行为,那么它的存在就颇有点愚弄人的嫌疑了。看似求职,实则娱乐。其它更应该成为一种长期的求职行为。如果制作一个好的求职博客,定期进行更新与维护,不但可以明确地将自己展现出来,更可以让别人看到你清晰的职业脉络,加大企业对你的信心,但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你是否将自己经营得当。

一个懂得经营自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明确目标和清晰思路的人,那么他的职业轨迹就会是自我规划的结果。纵观某个人的求职博客,如果职业脉络非常清晰,自然会得到别人的欣赏,通过博客找份工作也就容易得多了。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求职博客绝对是自己的一张“活名片”。

求职博客的道路还很长远,现在仍处于萌芽阶段,待大家都学会如何制作真正意义上的求职博客时,求职博客才真正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也是从那时起,求职博客将承担起个人化品牌的经营和管理的伟大职责,将超脱求职的局限性,成为一个自我营销的新手法。在这个越来越注重自我营销的时期,拥有一个好的求职博客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未来5年内,定将成为一个自我营销的沸腾时期,抓住求职博客的先机,成就自我、展现自我将是我们一直以来要做的功课。

篇2:求职博客前途渺茫

求职博客前途渺茫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近日发布的统计结果,中国近期兴起的求职博客效果并不乐观,6成企业不看求职者的博客。有43%的用人单位选择去看求职者的博客;有57%的用人单位选择不去看求职者的博客。大多数用人单位表示“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看求职者的博客”,两成用人单位认为求职者博客内容“不可信,太做秀”。还有6.03%的用人单位反感有博客的求职者。

[求职不可能大范围成功的三大原因]

专业求职博客降低了信息真实性。 专业求职博客出现后,作者就不是心态平和地写作,几乎所有人是直接带有找工作的目的.。

求职博客网站将会出现高端博客流失现象。 求职是暂时行为,一旦某个博客作者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避嫌,他将关闭自己的博客。关闭博客的行为必然引起整个网站质量的下降。

低端求职博客数量众多,吸引力小。 最可能通过博客求职的人就是应届毕业生。由于近几年就业形式严峻,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把博客作为推销自己的手段。而高端人士由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精心写博客,同时也涉及到大量商业秘密,将很少开通求职博客。

虽不可能大范围成功,但求职博客的使命及价值还是有目共睹的。与传统简历相比,博客除了能传达个人信息外,还能让用人单位多角度地了解求职者,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更多的用人单位都能知道求职者的信息。

[写求职博客的四大禁忌]

切忌信息失实:求职博客和简历一样,最忌讳提供的信息失真。目前,企业在招聘中最看重的一点就是诚信,很多企业在与求职者达成意向后还需要做背景调查,以证实求职者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切忌风格与专业或者求职岗位特点不符:很多专业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会计专业讲求严谨、新闻专业讲求敏感性等,因此在设计求职博客时一定要符合自己的专业风格,从而突出自己专业的特长。

切忌心态不平:求职博客并不是来赢得认同的,而是来展示自己的性格、特点,因此要放平心态,坦然面对一切。

切忌在职公开跳槽信息:在写博客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让在职公司的任何人知道自己想跳槽,更不能把这个意图发布到自己博客上去,否则将会把自己置于被动的境地。[如何完善你的求职博客]

防止定位不明

求职博客,顾名思义,应该与求职、工作、职业发展等职业领域的内容紧密挂钩。求职博客首先要突出求职的行业和岗位,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博客的文章应该是个人在行业领域内的资讯和观点的整合,还应包含你的职业规划和求职动态。

注意提升人气

对于求职者来说,制作求职博客的意义主要在于引起HR对自己的关注,或者是经过搜索和被搜索,找到同行业的朋友,扩大人脉圈。因此,已经在“博”着的求职者们不妨坚持下去,毕竟多一种方式多一条路。注意资料更新

博客虽然不必随时更新,但是反映阶段职业动态的更新必不可少,比如你的职业现状、职业经历、行业发展重大事件、项目成果、工作业绩、培训信息、职业认证等信息,都应及时呈现出来。

篇3:求职博客别“不设防”

最新鲜的求职招数,非求职博客莫属,

求职博客别“不设防”

。在个人简历中写上自己的博客网址,或干脆将自己的求职博客挂上人才网站,许多人期待通过这种方式脱颖而出,被用人单位慧眼相中。

然而现实让人警惕,一些求职博客没有吸引到正规用人单位的眼球,却招来了 的关注。有关人士提醒求职者:不要在求职博客中完全公开个人信息,以免求职不成反上当。

求职博客风生水起

以“求职博客”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立刻跳出数十万个相关网页。强国博客的编辑隋芳告诉记者,在该博客上注册并拥有自己求职博客的会员约有5000人,目前正以每月500至1000名的速度递增。而中国教育在线于底开通求职博客,经过一年的发展和升级,目前求职博客有近3万用户。据了解,开设求职博客的大部分是学生,也有不少专业技术人员。

在中国教育在线网站上,记者看到一个名为“水禾的天空”的求职博客。建此博客的女大学生显然动了不少脑筋:照片和文字个性十足;求职宣言言辞恳切;个人的学习经历、实践经验、求职意向等都通过“教育背景”、“辉煌瞬间”等板块得到了充分展示。精心制作的求职博客为她赢得不少人气,目前点击率已经超过了8万次。

逾半用人单位不买账

求职博客能否真正成为找工作的“利器”?近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全国407家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57%的用人单位选择不看求职者的博客。

“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看求职者博客”,是这些用人单位拒看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光从成百甚至上千封简历中筛选合适的人选就要耗费大量精力,根本没时间也没有必要去浏览求职者的博客。

不过,求职博客也并非毫无用处。调查显示,当求职者应聘一些层次较高、专业性较强的职位时,用人单位会选择去看求职者博客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警惕求职不成反被骗

与其他博客不同,为了让用人单位能在第一时间注意并联络到自己,求职者唯恐自己在求职博客上的个人信息不够详细,姓名、身高、体重、毕业院校、专业、联系电话等应有尽有,一些人还把自己的家庭地址也放了进去。

今年毕业于洛阳大学的一位姓张的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开出求职博客后不久,就接到一个电话,声称公司在南方某城市,希望他去工作。而当小张表示自己去过那座城市,并追问公司详细地址时,对方立刻挂断了电话。最后,小张还是通过最传统的方式――人才市场找到了工作。而另一位开设了求职博客的求职者小应的遭遇也很典型:有人打电话给他,说是公司经理看了他的求职博客,有意录用他,但要他先往一个账户里打入所谓的押金。

这样的结果,恐怕是很多求职者始料未及的。有关人士因此提醒广大求职者要提高警惕,树立自我防范意识,不要把家庭住址和电话等私人信息在求职博客中公布;应聘之前,应多向老师、同学、朋友等熟人咨询,确定没有危险以后再行动。

篇4:网申简历:教你用博客求职

网申简历:防止定位不明

求职博客,顾名思义,应该与求职、工作、职业发展等职业领域的内容紧密挂钩。然而笔者浏览了数十个求职博客后发现,大多数博客的内容有偏差。有的文章大多是关于文学、艺术、武术、棋艺、哲学的描写,与求职毫不相干。一位电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简介中用很长篇幅写自己小时候对绘画的爱好。这些内容更符合个人博客的定位,而非求职博客。 建议:求职博客切忌将日常生活感悟、心情故事和求职信息混在一起,让企业HR从一大堆抒情的文字中寻找有限的求职信息是不现实的。求职博客首先要突出求职的行业和岗位,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比如,应聘广告设计类工作,可以刊登出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应聘房产文案的,可以把自己最优秀的工作文字摘取出来;应聘计算机的,应该摆出自己的项目经历以及熟练运用的技术。总之,博客的文章应该是个人在行业领域内的资讯和观点的整合,还应包含你的职业规划和求职动态。 注意提升人气 笔者在某求职博客网站上统计开设博客者的年龄和工作经验后发现:—XX年毕业的求职者开设博客的人数分别为21人、39人、64人、67人、90人、546人,XX届毕业生为403人。由此看来,开设求职博客大多为去年和今年的毕业生,工作年限在1年左右。然而从企业需求方面来说,一是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企业相对较少,二是即使要招聘应届生,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下,企业也基本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看应届生的博客,深入体察他们的思想、理念。 相反,若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博客,猎头和企业可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欲从中了解其工作动态和行业观念,可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比较忙碌,写博客的人数很少。于是,博客的供需双方产生了一定的“错位”,这也让博客的效果大打折扣。

网申简历建议:一个新兴事物的发展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就目前来看,求职博客的发展走势尚不明朗。

对于求职者来说,制作求职博客的意义主要在于引起HR对自己的关注,或者是经过搜索和被搜索,找到同行业的朋友,扩大人脉圈。因此,已经在“博”着的求职者们不妨坚持下去,毕竟多一种方式多一条路。 注意资料更新 求职博客与在招聘网站上刊登的求职简历不同,它除了罗列基本职业信息外,更应该突出个人特色——职业经历、行业感悟、行业动态信息、工作作品展示、工作照片、视频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不断更新,让人看见一个充满生气和上进心、对行业始终保持着关注的求职者。 建议:博客虽然不必随时更新,但是反映阶段职业动态的更新必不可少,比如你的职业现状、职业经历、行业发展重大事件、项目成果、工作业绩、培训信息、职业认证等信息,都应及时呈现出来。还可以以图片、视频、FLASH、博客链接、行业链接等去丰富板块,让HR掌握你最新动态。

篇5:求职博客遇冷的主要原因

网申:自制求职博客风靡一时

“去年有一段时间,自制求职博客很流行。”佛科院毕业生小王告诉记者,由于就业竞争压力大,不少毕业生在应聘递交简历的同时,许多大学生纷纷开始在博客网上制作成自己的“求职博客”。不少人反映,成本低、个性化是求职博客一度“得宠”的原因。

记者在佛山本地的一些毕业生制作的求职博客上见到,除一些个人资料外,博客上还有专业技能、社会工作、外语水平等介绍,另外还附录了自己发表的一些作品集等。

网申:求职博客信息难辨真伪

尽管求职博客在去年风靡一时,但今年却普遍不为毕业生所看重。记者也从人才市场了解到,几乎没有人力资源经理曾按照大学生简历上的求职博客链接查看求职者的资料。

佛山一机电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林灏称,尽管求职博客颇有新意,但公司通常只是按照公司招聘的硬性条件收集简历。“再者,网上求职信息也存在难辨真伪的问题。”林灏说。

统计显示,有57%的用人单位选择不去看求职者的博客。大多数用人单位表示“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看求职者的博客”,两成用人单位认为求职者博客内容“不可信,太做秀”,还有6.03%的用人单位反感有博客的求职者。

网申:求职博客慎公布个人资料

求职博客在目前更多的是一种噱头,但收效甚微,导致了此前建立的一些招聘博客,现在都已经处于“荒废”状态。“求职博客也并非毫无用处,但它们只能给那些拥有固定资源或还希望继续在熟悉的圈子中找工作的人带来实效,如果是那些新进入者或者希望改换行业的求职者,广泛的信息渠道来源还是更有效。”胡海峰说。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应届毕业生求职会回归传统的方式,即通过专场招聘会,网上投递简历等较为实用的方法会占主流。

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是今年收到的求职简历更加务实了,像往年求职博客这类对应聘作用不大的‘花俏’品,少了很多。又到大学生应聘就业的黄金时节,记者从佛山各大人才市场了解到,应届毕业生今年找工作更注重效率,去年曾一度让学生和企业方备感新鲜的求职博客,今年已经日渐式微,企业招聘方指出,效果不佳,大多数用人单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查看这些求职博客,是这些求职博客遇冷的主要原因。

篇6:求职博客 你设防了吗?

求职博客 你设防了吗?

最新鲜的求职招数,非求职博客莫属。在个人简历中写上自己的博客网址,或干脆将自己的求职博客挂上人才网站,许多人期待通过这种方式脱颖而出,被用人单位慧眼相中。

然而现实让人警惕,一些求职博客没有吸引到正规用人单位的眼球,却招来了骗子公司的关注。有关人士提醒求职者:不要在求职博客中完全公开个人信息,以免求职不成反上当。

求职博客风生水起

以“求职博客”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立刻跳出数十万个相关网页。强国博客的编辑隋芳告诉记者,在该博客上注册并拥有自己求职博客的会员约有5000人,目前正以每月500至1000名的速度递增。而中国教育在线于底开通求职博客,经过一年的发展和升级,目前求职博客有近3万用户。据了解,开设求职博客的大部分是学生,也有不少专业技术人员。

在中国教育在线网站上,记者看到一个名为“水禾的天空”的求职博客。建此博客的女大学生显然动了不少脑筋:照片和文字个性十足;求职宣言言辞恳切;个人的学习经历、实践经验、求职意向等都通过“教育背景”、“辉煌瞬间”等板块得到了充分展示。精心制作的求职博客为她赢得不少人气,目前点击率已经超过了8万次。

逾半用人单位不买账

求职博客能否真正成为找工作的“利器”?近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全国407家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57%的用人单位选择不看求职者的博客。

“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看求职者博客”,是这些用人单位拒看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光从成百甚至上千封简历中筛选合适的人选就要耗费大量精力,根本没时间也没有必要去浏览求职者的'博客。

不过,求职博客也并非毫无用处。调查显示,当求职者应聘一些层次较高、专业性较强的职位时,用人单位会选择去看求职者博客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警惕求职不成反被骗

与其他博客不同,为了让用人单位能在第一时间注意并联络到自己,求职者唯恐自己在求职博客上的个人信息不够详细,姓名、身高、体重、毕业院校、专业、联系电话等应有尽有,一些人还把自己的家庭地址也放了进去。

今年毕业于洛阳大学的一位姓张的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开出求职博客后不久,就接到一个电话,声称公司在南方某城市,希望他去工作。而当小张表示自己去过那座城市,并追问公司详细地址时,对方立刻挂断了电话。最后,小张还是通过最传统的方式——人才市场找到了工作。而另一位开设了求职博客的求职者小应的遭遇也很典型:有人打电话给他,说是公司经理看了他的求职博客,有意录用他,但要他先往一个账户里打入所谓的押金。

篇7:如何完善你的“求职博客”

如何完善你的“求职博客”

职场案例

所谓求职博客,就是在互联网上以网络日志的形式公开发表的求职简历,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目前听说过或者了解的求职者还不多,但是发展的速度不容小觑,一些提供求职博客的主流网站每月新增将近1000个求职博客。求职博客看似时尚,但据观察,并不是每个求职博客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一般说,求职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防止定位不明

求职博客,顾名思义,应该与求职、工作、职业发展等职业领域的内容紧密挂钩。然而笔者浏览了数十个求职博客后发现,大多数博客的内容有偏差。有的文章大多是关于文学、艺术、武术、棋艺、哲学的描写,与求职毫不相干。一位电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简介中用很长篇幅写自己小时候对绘画的爱好。这些内容更符合个人博客的定位,而非求职博客。

建议:求职博客切忌将日常生活感悟、心情故事和求职信息混在一起,让企业HR从一大堆抒情的文字中寻找有限的求职信息是不现实的。求职博客首先要突出求职的行业和岗位,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比如,应聘广告设计类工作,可以刊登出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应聘房产文案的,可以把自己最优秀的工作文字摘取出来;应聘计算机的,应该摆出自己的项目经历以及熟练运用的技术。总之,博客的文章应该是个人在行业领域内的资讯和观点的`整合,还应包含你的职业规划和求职动态。

注意提升人气

笔者在某求职博客网站上统计开设博客者的年龄和工作经验后发现:2000—2005年毕业的求职者开设博客的人数分别为21人、39人、64人、67人、90人、546人,2006届毕业生为403人。由此看来,开设求职博客大多为去年和今年的毕业生,工作年限在1年左右。然而从企业需求方面来说,一是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企业相对较少,二是即使要招聘应届生,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下,企业也基本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看应届生的博客,深入体察他们的思想、理念。

相反,若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博客,猎头和企业可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欲从中了解其工作动态和行业观念,可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比较忙碌,写博客的人数很少。于是,博客的供需双方产生了一定的“错位”,这也让博客的效果大打折扣。

建议:一个新兴事物的发展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就目前来看,求职博客的发展走势尚不明朗。对于求职者来说,制作求职博客的意义主要在于引起HR对自己的关注,或者是经过搜索和被搜索,找到同行业的朋友,扩大人脉圈。因此,已经在“博”着的求职者们不妨坚持下去,毕竟多一种方式多一条路。

注意资料更新

求职博客与在招聘网站上刊登的求职简历不同,它除了罗列基本职业信息外,更应该突出个人特色——职业经历、行业感悟、行业动态信息、工作作品展示、工作照片、视频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不断更新,让人看见一个充满生气和上进心、对行业始终保持着关注的求职者。

建议:博客虽然不必随时更新,但是反映阶段职业动态的更新必不可少,比如你的职业现状、职业经历、行业发展重大事件、项目成果、工作业绩、培训信息、职业认证等信息,都应及时呈现出来。还可以以图片、视频、FLASH、博客链接、行业链接等去丰富板块,让HR掌握你最新动态。

精油使用方法

大学生通过博客网址写求职简历

Already的使用方法

汽车工具使用方法

VBA数组使用方法

文言文虚词使用方法

WPS数学公式编辑器使用方法

西餐礼仪 刀叉使用方法

安存语录使用方法

社会实践心得博客

求职博客的使用方法(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求职博客的使用方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