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刍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巧用时事热点的有效性(共含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rap”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刍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巧用时事热点的有效性
刍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巧用时事热点的有效性文/冯如兰
摘 要:巧用时事热点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考察能力,是社会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如何将时事热点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更好地服务思想教育课堂,成为现在教育界共同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时事热点;有效利用
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数年的实践,改革的理念也已经深入到每位教师和学生的心中。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因为思想品德课属于非中考学科,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现实严重脱节,造成了学生的认识也脱节于现实生活,学生听课难免出现枯燥无味的心情,导致不想学习。那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巧妙地运用时政的热点,高效服务于思想品德课堂?我们通过下列的经验教训,为大家分析时事热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有效价值。
一、正确的导向
选择时事热点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积极、正面的正确导向,谨慎使用消极的事例。比如说,在九年级的一门课程中《做一名负责任的公民》,结合其中的内容选择“最美女司机”“最美乡村教师”等一些模范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分析模范人物为什么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在思考和讨论中,理解代价和责任的知识,激发学生做一名优秀中学生的情感。与此同时,可以慎重选择“药家鑫”的案例,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讲述药家鑫杀人案件的影响和责任意识,分析给其他家庭带来的痛苦和对自己的父母带来伤害,进一步验证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二、时效性的体现
在选择时事资源的时候,考虑到时效性的作用,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在学习《艰苦奋斗》时,选取《北京青年报》刊登的关于“湘鄂情”的经营理念,取消高端奢侈品,转型为一家农家餐馆的事例,引导学生一起了解酒店经营和转型的关键因素,感受国家对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视,认识到“光盘行动”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引发学生对自身的反思,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和接受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很好地增强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感染力。
三、切合实际生活
这个方面的唯一要求就是――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感受到这些知识就是源自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每个地方都有新意,教材也可以借此增添一些时代的气息,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比如,学习《财产属于谁》的课程中,上课之前可以讨论一下本校部分学生的家庭因为拆迁补偿和分割的问题,财产应该归属谁,为什么要归属他。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深有体会的话题,然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度的剖析。
四、利用“名人效应”
利用“名人效应”,就是为了增加教育的说服力。比如,在学习《实现我们的理想》中,可以引用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讲述的“中国梦”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现阶段的国家最高理想和人民最高理想,启发学生从“中国梦”到“自我梦想”的认识和思考,使得理想不再是以前的大白话,确是实实在在的思想教育。还有,在学习《拥抱美好未来》的内容时,可以引用总理李克强就职后记者发布会上说到的一句话:“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鲜明地突出了教育的重点,不能讲空话,要实践,要行动。通过实践,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巧妙利用社会热点话题,结合教育材料,对教学进行创新和引导,才能启发学生的讨论、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热点话题的时候,可以用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判断和选择。这就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教育和培养生活化。
五、实践问题
1.不能出现为了用热点话题而选择热点话题的错误认识,把很多没有联系的话题引入到课堂中。应该把时事热点当作一个故事讲述,如果只介绍事件本身,而忽略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就失去了引入时事热点的教育意义。选择时事热点必须接近教材和生活,如果不是这样的态度,宁可不选用时事热点。因为那样会让课堂陷入另一种“虚假”的危机边缘,违背了新课改的最初意愿。
2.教师只需要引导,思考主要在学生。教师在搜集热点材料的时候,鼓励学生自己积累热点知识。学到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和教材相关的国际话题和国内热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补充,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课堂的教育效果。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具体论述,我们知道了时事热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有效利用价值。通过正确的导向、时效性的体现、切合实际生活、利用“名人效应”和实践问题的具体剖析,认识到初中教育中运用时事热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结合生活现状引起学生的关注。
参考文献:
李会霞。巧用时事热点,加强思品有效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3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王华忠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管厝学校初中部)
一、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效率低的原因
1.学校不够重视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对主课分数的高低非常重视,而对于像思想品德这样的小科就很难得到重视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分数低的科目就要给分数高的科目让步,不管是时间上还是人员的配置上都会有所差别。
2.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育教学活动都得到了扎实的推进。但是相对来讲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还较为落后。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将教学与适当情境结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3.教学空间受到限制
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走出课堂,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到生活中去,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扩展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空间,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道理,获得知识,得到进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但是,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还只是停留在课堂上。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效率的对策
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当的教学计划,以多元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走进生活进行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1.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融洽关系是保证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积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上,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的不断进步,教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或者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更加尊敬教师,信任老师,这样朋友式的交流,才会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率。
2.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集思广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感悟到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和道理,让学生能够理解,然后促使自己进步,逐渐适应这个社会。
情境教学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社会中、观察生活,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入到其中去感受和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感受法律的尊严》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法院旁听或播放庭审视频,在法院庄严的氛围中,感受到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教育学生要知法守法,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益。通过这种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到教学内容,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大大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
3.要优化课堂教学
要想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效率,还要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品质,提高教学质量。
(1)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只有教师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才能更准确、更细致地进行讲解,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效率。教师应进行充分的备课,并精心设计出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通过阅读大量的.有关教学内容的参考书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知识,以活跃课堂气氛,增长学生的知识,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的学科有些不同,它有很大的可拓展的空间,于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很多与时俱进的教学信息,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重视教材内容的发掘,积极地开展探索与尝试。教师要重视对时事政治信息的收集,上网查最新的新闻消息,一旦遇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就可以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教授学生珍爱生命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教师可以联系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明星吸毒”“富二代”飙车事件,促使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了升华。在教材的拓展上,教师也不要把教学内容只停留在一般的讲解上,而是要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同时,教师也要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识,指导学生不断地进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2)教师要把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到道理,帮助学生学会做人,从而促进自身的进步。因此,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要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认识自我,感悟做人的道理,并且通过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和成长。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身边的诱惑》时,教师就可以参照现在部分初中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关于沉迷于网络而害人害己的新闻,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时候锻炼学习能力,同时也警示学生不要过分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要学会控制,并且对自己进行反思。当然,在我们努力通过实例来证明和说服学生之外,还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外时间,这样才能很好地抵制不良上网等现象的产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管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还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帮助,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知识和成长。
(3)教师要积极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把握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这样有趣的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教师要熟悉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的特点,为学生展示更加准确、直观、易懂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有声有影像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隐私和隐私权》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小龙人》,熟悉而且欢快的音乐会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通过这首歌来进行提问:什么是秘密?小龙人为什么要隐藏秘密?由此导入教学内容,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如,《隐私和隐私权》的教学时,教师问:“隐私对于我们的生活重要么?”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让学生一起看一则新闻――安检中的透视眼,并请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利用多媒体的展示,把较为抽象难懂的思想品德知识更加具体,促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组织开展思想品德课外活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又能使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此外,课外活动还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的视野,发展学生对各学科的兴趣和才能。思想品德学科可以开展辩论会、时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竞赛、手抄报评比大赛、时政热点评析、社会调查等活动。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比如,针对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内容联系新环保法的实施,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法律知识竞赛和环保调查,这样做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能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思想品德的教学十分重要,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深入研究教材,把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来,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凌云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效率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09)。
[2]赵红亮。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J]。都市家教,2013(05)。
[3]车宝鸿。全面实行课程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生政史地:教学指导版,(10)。
[4]梁寅子。以生为本・静待花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构建有效性课堂的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3(05)。
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新课程思品课教学主要突出育人育德要求,课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它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践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时事热点演讲稿
★ 高考作文时事热点
★ 思想品德课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