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清照写的蝶恋花阅读理解(共含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广东在逃虾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蝶恋花李清照阅读理解
蝶恋花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氺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注:⑴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时寄语姐妹所作。
⑵昌乐馆:昌乐县驿馆,故址在今山东昌乐西北十里。
⑶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印斋本自注云:“别作‘泪搵征衣脂粉暖’。”满:同“漫”。
⑷阳关:这里指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人乐,曰《阳关曲》,亦称《阳关》。苏轼论《阳关三迭》唱法云:“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四叠阳关》盖按苏轼之言推之,或者第一句也叠,故称四叠。究竟如何叠法,说法不一。宋刘仙伦《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
⑸萧萧:一作“潇潇”。孤馆:孤独寂寞的旅馆。宋周邦彦《绕佛阁》:“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⑹方寸:即“方寸地”,指人的心。《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云:“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宋孔平仲《大风发长芦诗》:“纷然方寸乱,魂干久不集。”
1、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4分)
2、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4分)
参考答案:
1、乱,即心绪纷乱。“乱”字真切传种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的复杂心情,一噌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
2、
(1)词人抓住姐妹送别的'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的姐妹离别情。(答挥泪送别的场景描写也得分。)
(2)融情入景,“潇潇微雨”的景物描写中,融人了姐妹间绵绵的深情。
(3)“人道山长水又断”,一语双关。既绘出令人黯然神伤的景色,又流露出对姐妹情意被离别无情隔断的痛苦。
李清照写的蝶恋花阅读理解
李清照所作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其中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与《蝶恋花·离情》是相关的代表作。
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阅读答案
蝶恋花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氺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练习题
1.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4分)
2.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4分)
答案:
1.乱,即心绪纷乱。“乱”字真切传种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的复杂心情,一噌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
2.
(1)词人抓住姐妹送别的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的姐妹离别情。(答挥泪送别的场景描写也得分。)
(2)融情入景,“潇潇微雨”的景物描写中,融人了姐妹间绵绵的深情。
(3)“人道山长水又断”,一语双关。既绘出令人黯然神伤的景色,又流露出对姐妹情意被离别无情隔断的痛苦。
李清照《蝶恋花·离情》阅读答案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①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①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等制作,中凹,两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练习题
(1)第一句“暖雨晴风初破冻”有何作用?(3分)
(2)请赏析结句“夜阑犹剪灯花弄”的妙处。(4分)
(3)全词以“愁”字贯穿始终,请说说这首词的构思脉络。(4分)
参考答案
(1)(3分)交代早春季节,烘托和暖温馨的氛围,为下文写“浓愁”作反衬。(每点1分)
(2)(4分)运用细节描写,(1分)通过“剪”“弄”两个动作以及“犹”字,(1分)写出主人公心烦意乱、夜深无眠的`复杂情感,(1分)表现主人公的思之深、愁之浓。(1分)
(3)(4分)首先由春景落笔,引出愁情;(1分)接着通过几个典型的生活细节,多侧面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愁情;(2分)最后直抒愁情,并在剪弄灯花的动作中结束全词。(1分)
参考译文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蝶恋花-中国词牌名
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还有以《蝶恋花》为名的电影和歌曲。
词牌简介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词牌格律
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例词:【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典范词作
李清照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纳兰容若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末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蝶恋花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
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
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蝶恋花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这首词主要围绕一个字展开。(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上片伫倚句写主人公久久地伫立在一座破旧的楼台上极目远眺。
B.上片草色句以西风、衰草、夕阳烘托出一种凄美、孤单的氛围。
C. 下片拟把句写主人公豪饮放歌,起初十分痛快,但渐感索然无味。
D.下片衣带句以衣带渐宽写消瘦之状,以终不悔直抒胸臆。
蝶恋花阅读答案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7. 愁(2分) 8.D(2分)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①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②,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注】 “上巳”,节日名,古指农历三月初三。
练习题
(1)请根据“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三句,简要概括“欢意少”的原因。(3分)
(2)请简要赏析“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子的艺术技巧。(3分)
(3)与《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相比,两首词在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3分)长夜漫漫,辗转难眠;故国已失,梦境成空;故园相识,思家难归。
(2)(3分)①运用拟人手法,写“花莫笑”,形象写出醉酒暂得欢愉的无奈;②运用比喻手法,写“人似春将老”,表达对韶华将逝的感叹;③对比衬托,以醉酒强笑衬托内心对春尽人老的痛苦;④化用,“醉里插花花莫笑”化用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句。“可怜人似春将老”化用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
(3)(4分)①从语言风格上看,《如梦令》清新明快,简洁自然;《蝶恋花》苍凉沉郁,委婉曲折。②从思想感情上看,《如梦令》(通过回想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情景)表达了青春年少的欢快之情;《蝶恋花》(通过上巳节召集亲族宴饮醉酒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已老的感慨和对国破家亡的哀痛。
1.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4分)
1.乱,即心绪纷乱。“乱”字真切传种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的复杂心情,一噌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
2.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4分)
参考答案:
1、词人抓住姐妹送别的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的姐妹离别情。(答挥泪送别的场景描写也得分。)
2、融情入景,“潇潇微雨”的景物描写中,融人了姐妹间绵绵的.深情。
3、“人道山长水又断”,一语双关。既绘出令人黯然神伤的景色,又流露出对姐妹情意被离别无情隔断的痛苦。
李清照的相关纪念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堂)”和多处“藕神祠”。
山东章丘纪念馆
章丘清照园位于明水百脉泉畔, 占地总面积为1.8万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1270平方米,水面1500平方米,绿地1万平方米。于5月1日正式开放。
山东青州纪念馆
青州李清照纪念馆位于青州古城西门外洋溪湖畔。占地约630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内有甬道北去,道东建有顺河楼,西边为四松亭,均为清代建筑。甬道尽头为一四合院,系1993年所建,门上书有著名词人萧劳书写的匾额“李清照纪念馆”。
山东济南纪念堂
济南李清照纪念堂设在趵突泉公园内、 柳絮泉北侧的一处庭院中,总面积约为360平方米。这一庭院北宋时为济南盛族张氏的庭院,到了金代改为灵泉庵,清末改为咸丰进士山东巡抚丁宝祯的祠堂。因清代初期诗人田雯一首《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人们误认李清照故居即在柳絮泉边,其后文人墨客皆牵合附会,遂有李清照故宅在济南之说。
浙江金华纪念堂
金华李清照纪念堂设在金华市南隅八咏路八咏楼上。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又名元畅楼,为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东阳太守沈约修建,1994年,八咏楼文物保护管理所将八咏楼正厅改为李清照纪念堂。
因李清照曾在杭州西湖清波门一带居住过,有关部门在柳浪闻莺公园内,择地于水杉林的小溪边,建造了清照亭,于开放。济南历城区蟠龙山森林公园内,也设有清照亭,开放。
李清照曾被尊为藕花神,供奉于济南大明湖畔的藕神祠。自清代起,济南人民就将李清照封为藕神以祭祀。
另外在济南的泉城广场、河南开封的滨河路、北京的中华世纪坛三层环廊均有李清照的全身雕塑。
李清照蝶恋花阅读答案
蝶恋花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注: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探夫途中晚上宿昌乐县驿馆时怀念家乡姊妹而做的。【蝶恋花 李清照 阅读答案】蝶恋花 李清照 阅读答案。
8、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5分)
9、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6分)
答案
8.乱,即心绪纷乱。(2分)“乱”字在这里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词人与家乡姊妹离别之际(1分),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的复杂心情(2分),一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
9.词人抓住姊妹送别的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的姊妹离别情。“人道山长水又断”一语双关,既描绘出令人黯然神伤的景色,有流露出对姊妹情意被离别无情隔断的痛苦。融情入景,“潇潇微雨”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姊妹间绵绵的深情。
8.解析:先审题,明确赏析方向;再审句子,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再看此字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最后形成答案。
9.解析:回答本题一定要立足全词,理解词人的情感;要结合注释和自己的知识储备来理解;分析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词句,不能泛泛而谈,要指明此词主要的抒情方法。三点中任两点6分,一点三分,方法1分,分析2分。
下面再为大家提供一些作者的简介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蝶恋花》李清照阅读答案
蝶恋花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注: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探夫途中晚上宿昌乐县驿馆时怀念家乡姊妹而做的。
8、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5分)
9、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6分)
答案
8.乱,即心绪纷乱。(2分)“乱”字在这里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词人与家乡姊妹离别之际(1分),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的复杂心情(2分),一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
9.词人抓住姊妹送别的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的姊妹离别情。“人道山长水又断”一语双关,既描绘出令人黯然神伤的景色,有流露出对姊妹情意被离别无情隔断的'痛苦。融情入景,“潇潇微雨”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姊妹间绵绵的深情。
8.解析:先审题,明确赏析方向;再审句子,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再看此字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最后形成答案。
9.解析:回答本题一定要立足全词,理解词人的情感;要结合注释和自己的知识储备来理解;分析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词句,不能泛泛而谈,要指明此词主要的抒情方法。三点中任两点6分,一点三分,方法1分,分析2分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蝶恋花》
【内容】: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
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
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
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
可怜春似人将老。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上巳:阴历三月上旬之巳日。
永夜:漫漫长夜。
恹恹:精神不好,像得病样子。
长安:本汉唐朝故都,后人遂以为京师之称。此处借指北宋府汴京。
认取:认得。
为:如果、假使。另说,当为了讲。
草草:指简单草率,不丰盛。
【赏析】:
《花草粹编》以为该词系作者上巳宴请亲族之作。大约因为“杯盘虽草草”句,与王安石赠妹“草草杯盘供笑语”相类之故,详词意盖伤春杯人之作。和安指宋都,当在清照离京居外时。该词情致哀婉,感人至深。
★ 蝶恋花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