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等馅饼的懒汉寓言故事(共含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host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等馅饼的懒汉寓言故事
曾经有一个很出名的懒汉,跌倒了都懒得爬起来。
有一天,他在草地上摔了一跤,干脆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大觉。
懒汉醒来时,只见天边一条黑色巨龙飞速滚动。
“啊,是龙卷风!”懒汉惊呼。
没错,是龙卷风。这龙卷风一路呼啸向前飞奔。把一个老太太刚出锅的馅饼卷上高空,旋转一会儿,便“叭嗒”、“叭嗒”掉下来。
有几个馅饼重重地砸在懒汉身上,懒汉随手抓来一看:“哈哈,馅饼!谁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不是馅饼吗?”懒汉狠狠咬了几口,果然是馅饼。
从此以后,懒汉每天下午都躺在草地上等馅饼。终于等到一天,天气也像上次一样闷热,看样子龙卷风又要来了。懒汉赶紧躺到草地上张大嘴巴等馅饼。
过了一会儿,乌云翻卷,狂风大作。天边一条黑龙飞速滚动。
随着巨龙滚过,天空飞沙走石,还夹杂着无数圆圆扁扁的东西。“一定是大馅饼!”
“吧嗒”,一只大“馅饼”刚巧落到懒汉嘴边。懒汉随手抓来狠狠咬了几口:“咦,什么东西这么难吃?”懒汉仔细一看,原来是牛粪饼!
不知谁晒了许多牛粪饼,刚好被龙卷风卷起,落到懒汉嘴边。
总想不劳而获的懒汉这下可吃到苦头了。
懒汉养猪 寓言故事
懒汉的妻子说,养猪比买猪肉划算。因此,她买了一头小猪养在家里。
懒汉想用猪肉下酒,而小猪却生长得很慢。他耐不住性子,便与小猪商量道:“小猪啊,我正缺下酒菜,可又不忍心宰了你,是不是先向你借一只耳朵用用,这样既能保住你的性命,又能使我解解馋,真是两全其美啊!”
小猪一听急了:“先生,猪和人一样,也应该有耳朵的,怎么能借呢?”
“唉,我活了几十年,才那么小小一对耳朵。你才几个月,要那么大的.耳朵干什么?先割下一只吧!”懒汉边说边动手,疼得小猪“噫噫呜呜”直叫唤。
过了几天,懒汉又找小猪商量:“小猪啊,你的耳朵左右不对称,很不雅观,另-—只耳朵还是割下来吧,这样好看多了!”
小猪说:“先生,我知道您又缺下酒菜了,既然您看中我惟一剩下的这只耳朵,我有什么法子呢!”于是,懒汉又动手了。
又过了几天,懒汉再来找小猪商量:“小猪啊,你最通情达理,知道我又缺下酒菜啦,这回请你再忍痛割爱,把猪尾巴给我下酒吧!”
小猪说:“这可使不得,没有尾巴怎么过日子啊?”
“你瞧瞧,我们人类早就不要尾巴了,没有尾巴日子过得才舒坦呢!”懒汉容不得小猪辩解,早就把它的尾巴割下来了。
再过了几天,懒汉又到猪圈来,盯着小猪横看看竖看看。小猪说:“先生,不用看了,我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给您下酒了。”
懒汉说:“不,人类只有两只脚,你却有四个蹄子,看来看去,多了两只前蹄。”
小猪很生气地说:“先生,您不是也有两只前蹄吗?”
懒汉说:“胡说,我有一双手,怎么会是两只前蹄啊?”
懒汉的妻子忍无可忍地骂道:“怎么不是两只前蹄啊?你一只蹄子端酒杯,一只蹄子夹酒菜,除此之外,什么事都不会干,还能算是手吗?”
寓言故事《懒汉和神鸟》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只神鸟,他可以满足人们的所有愿望,所以,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神鸟。
有个懒汉,他非常懒,懒到都不愿意换个地方乞讨———只在一个面包铺旁。一天,懒汉从人们的谈论中听到了神鸟的传说,便决定去寻找神鸟。
懒汉历经千辛万苦,在一座小山上发现了一棵硕大的古树,仔细一看,这不正是传说中那棵居住着神鸟的参天古松吗?他兴奋地惊叫起来:“太好了,我可以得到神鸟,过上幸福生活了!”懒汉走到古松下一看,这棵树真是太大了,十几个人手拉手也围拢不过来。再往上一看,古松直插云霄!天那,这千年古松也太高了!怎么能攀得上去呢?懒汉有点灰心了,可想到,如果得到神鸟就可以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时,就下定决心,攀爬古树……懒汉终于爬了上去,并捉住了神鸟。
懒汉恳求神鸟说:“神鸟,我想有花不尽的钱财,你能满足我的愿望吗?”神鸟胸有成竹地对懒汉说:“没问题,我给你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枚取不尽的金币。”“怎么一枚取不尽的金币?”“就是钱袋里只能看到一枚金币,当你把它拿出来后,伸手再拿还会有一枚金币,钱袋里的金币总也拿不完。”懒汉兴奋地说: “那太好了。”“但在你花金币前,必须把钱袋扔掉,否则,你所有的金币都将会消失。”愿望已经满足的懒汉,怀揣着钱袋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到家后,懒汉就开始从钱袋里往外拿金币。拿了三天三夜后,屋子里到处都堆满了金币,他觉得钱够多够用了,把钱袋扔了,就去买吃的去了。从此,懒汉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时间久了,懒汉连这样的'生活都过腻了。尽管有了钱,每天还要出去买吃的,还要走路,多累人呀!天天只躺在床上,睡个懒觉,那才是真正的清闲、享福呢!于是,他躺在床上,开始“享”起了他的“幸福生活”。
几天后,皮包骨的懒汉饿得已经奄奄一息了,他想起来拿钱买点吃的,可四肢已经不听使唤,就连翻一下身都不可能了……
唉!我有这么多钱,本来生活得很舒适,但我懒得连买东西吃都不肯,竟然饿成这样,这不正是自作自受、自己葬送自己幸福美好的人生吗!唉!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对不会再懒了……
此时,懒汉终于想明白了,可是已经晚了。
于是,懒汉就这样守着满屋子的金币,活活“饿”死了。
两个懒汉寓言故事
从前,维吾尔族有这么两个懒汉,一个叫哈山代吾来克,一个叫沙吾提 卡巴克。他们都懒得要命,吃穿全靠父母,一点活儿也不干,一天到晚靠着 墙根晒太阳。
这样,久而久之,弄得他们父母也讨厌他们了,不得不把他们从家里赶 了出来。他们俩过着流浪的生活,饿了几天肚子,一块馕也没有吃到。
这天,他俩蹲在馕坑上商量着今后该怎么办。哈山代吾来克说:“最好 到一个有吃有穿,又不需要劳动的地方去,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个地方?”
沙吾提卡巴克说:“鬼知道!世界上是没有这么个地方的,只伯天上有 吧!听说天上的神仙最快活。”
哈山代吾来克说:“那末,我们就上天去吧,干嘛要呆在这个必须劳动 的地方受人鄙视呢?”
沙吾提卡巴克说:“好倒好,不过怎么上去呢?能找到这么个长梯子 吗?”
哈山代吾来克肯定地说:“这么长的梯子是找不到的。但是,没有梯子 也可以上去。”
沙吾提卡巴克惊奇地问道:“怎么上去?”
哈山代吾来克说:“山谷里有一只大鹏鸟,小时候我跟父亲上去看见过。 我们只要把这只大鹏抓住,它就会带我们上天去的。”
沙吾提卡巴克说:“好办法,我们就这样办好了。”两个朋友就这么决 定了。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起身往山上走去,走到一个山谷里,找到了大鹏 的'窝,他们在附近躲藏起来,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大鹏飞回来刚落在窝里, 就被哈山代吾来克紧紧地抓住了。他连忙招呼沙吾提卡巴克抓住自己的脚, 大鹏受了惊,直往天空飞去。
就这样,沙吾提卡巴克抓住哈山代吾来克的脚,哈山代吾来克抓住大鹏 的爪子,飘飘荡荡地一直飞向七层云端里去了。
沙吾提卡巴克问道:“嘿!到了吗?我的手吃不消啦!”
哈山代吾来克望着云层的空隙说:“快啦!连窟窿都已经看见了。”
沙吾提卡巴克问道:“窟窿有多大?我们能不能钻进去呀?”
哈山代吾来克回答:“有这么大。”哈山代吾来克一面答应着,一面用 手来比划窟窿的大小。
不料哈山代吾来克两手一松,这两个懒汉朋友都离开了大鹏鸟,摇摇晃 晃地掉下来,摔成肉酱了。
“该起床了吧,懒蛋!”农夫对儿子恼火地说。“太阳已经老高了,你还躺在被窝里,不觉得害臊吗?你呀,真是个懒蛋!”
“干吗你总用太阳打比方,叱我,数落我呢?”小伙子一边美美地打着哈欠,一边困倦地说。“太阳的操心事很多,而一天要行的路也很远,所以它一大早就赶紧起来。我要走的路并不远,只是围着家门口转。我就是多睡上个把钟头,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公子季礼与打柴人】
春秋时候,吴国的公子季礼一人出外漫游。
这天,他来到一个地方,正走着,忽然发现不知谁遗失的一串钱躺在路中央。
季礼想把钱拾起来,但又觉得弯腰去捡钱有失身份,这种事不应该由我这样的贵公子去做。他一边想着一边朝四面张望,看有没有人走过来。
刚巧,当时正有一个打柴的人担着柴禾从前边过来了。季礼心想,叫这人把钱捡去,他一定会十分感激,他挑的那两捆柴还未见得值得这么多钱哩。
等那打柴人走到跟前,季礼看清了他身上竟然还穿着冬天的皮袄,而眼下正是初夏5月,虽还不十分炎热,但穿着皮祆也是够呛的,季礼认为这人一定很贫穷,让他把钱捡去正好。
于是季礼大声朝打柴人喊道:“喂,你快来把地上的钱拾起来。”
打柴人一看季礼那个样子,感到很生气,他把镰刀往地上一扔,摆着手,朝季礼瞪大眼睛说:“你是谁?凭什么居高临下看不起人?我既然能在炎热的夏天穿着皮袄去打柴,难道我会是个贪图钱财的人吗?”
季礼一听打柴人的话,心里不免有几分敬意,连忙向他狼杆担“实在对不起,是我错看了人,请不要见怪!请问先生高姓大名?”
打柴人鄙夷地朝季礼淡淡一笑道:“你这人见识短浅,只会从表面上看问题,还那么盛气凌人,我有什么必要对你说出我的姓名呢?”
说着,打柴人头都没回,也不再理睬季礼,拿起镰刀,对地上的钱连看都没看一眼就走了。
季礼看着打柴人渐渐远去的.背影,惭愧不已。
故事寓意:
有些人常常凭自己的浅薄见识去衡量别人,实在未免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公孙仪做过鲁国的相国,他很爱吃鱼,因此全国上下听说他的爱好后,纷纷买鱼前来讨好他。可不论什么人来送鱼,也不论送的什么鱼,公孙仪从来都不接受。
公孙仪的一个学生见了,就劝他道:“先生,既然您爱吃鱼,可为什么又不愿意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呢?”公孙仪答道:“恰恰就是因为我爱吃鱼,我才不接受人家送的鱼。如果我现在接受别人送的鱼,到时候就一定会迁就送鱼的人;既然迁就了送鱼的人,就会歪曲法律。我是执法的人,如果我知法而又违法,就会被罢免相国的职务。一旦我的相国职务被罢免了,既便我喜欢吃鱼,这些送鱼的人也不会送鱼给我了。而那时我已被罢了官,也没钱自己去买鱼。但是如果我现在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就不会贪赃枉法,不会循私情,那么也就不会被罢官免职了。这样就算我不接受别人的鱼,我爱吃鱼的口味一辈子不变,我照样可以用自己的俸禄买鱼吃。”
【越权与失职】
有一次,韩昭侯因饮酒过量,不知不觉便醉卧在床上,酣睡半晌都不曾清醒。他手下的官吏典冠担心君王着凉,便找掌管衣物的典衣要了一件衣服,盖在韩昭候身上。
几个时辰过去了,韩昭侯终于睡醒了,他感到睡得很舒服,不知是谁还给他盖了一件衣服,他觉得很暖和,他打算表扬一下给他盖衣服的人。于是他问身边的侍从说:“是谁替我盖的衣服?”
侍从回答说:“是典冠。”
韩昭侯一听,脸立即沉了下来。他把典冠找来,问道:“是你给我盖的衣服吗?”典冠说:“是的。”韩昭侯又问:“衣服是从哪儿拿来的?”典冠回答说:“从典衣那里取来的。”韩昭侯又派人把典衣找来,问道:“衣服是你给他的吗?”典衣回答说:“是的。”韩昭侯严厉地批评典衣和典冠道:“你们两人今天都犯了大错,知道吗?”典冠、典衣两个人面面相觑,还没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韩昭侯指着他们说:“典冠你不是寡人身边的侍从,你为何擅自离开岗位来干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呢?而典衣你作为掌管衣物的官员,怎么能随便利用职权将衣服给别人呢?你这种行为是明显的失职。今天,你们一个越权,一个失职,如果大家都像你们这样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朝廷不是乱了套吗?因此,必须重罚你们,让你们接受教训,也好让大家都引以为戒。”
于是韩昭侯把典冠典衣二人一起降了职。
韩昭侯的做法在今天看来也许有些过分,但他严明职责、严格执法、不以情侵法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寓言故事懒汉养猪
懒汉的妻子说,养猪比买猪肉划算。因此,她买了一头小猪养在家里。
懒汉想用猪肉下酒,而小猪却生长得很慢懒汉养猪 寓言故事懒汉养猪 寓言故事。他耐不住性子,便与小猪商量道:“小猪啊,我正缺下酒菜,可又不忍心宰了你,是不是先向你借一只耳朵用用,这样既能保住你的性命,又能使我解解馋,真是两全其美啊!”
小猪一听急了:“先生,猪和人一样,也应该有耳朵的,怎么能借呢?”
“唉,我活了几十年,才那么小小一对耳朵。你才几个月,要那么大的耳朵干什么?先割下一只吧!”懒汉边说边动手,疼得小猪“噫噫呜呜”直叫唤。
过了几天,懒汉又找小猪商量:“小猪啊,你的耳朵左右不对称,很不雅观,另-―只耳朵还是割下来吧,这样好看多了!”
小猪说:“先生,我知道您又缺下酒菜了,既然您看中我惟一剩下的这只耳朵,我有什么法子呢!”于是,懒汉又动手了。
又过了几天,懒汉再来找小猪商量:“小猪啊,你最通情达理,知道我又缺下酒菜啦,这回请你再忍痛割爱,把猪尾巴给我下酒吧!”
小猪说:“这可使不得,没有尾巴怎么过日子啊?”
“你瞧瞧,我们人类早就不要尾巴了,没有尾巴日子过得才舒坦呢!”懒汉容不得小猪辩解,早就把它的'尾巴割下来了。
再过了几天,懒汉又到猪圈来,盯着小猪横看看竖看看。小猪说:“先生,不用看了,我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给您下酒了懒汉养猪 寓言故事故事。”
懒汉说:“不,人类只有两只脚,你却有四个蹄子,看来看去,多了两只前蹄。”
小猪很生气地说:“先生,您不是也有两只前蹄吗?”
懒汉说:“胡说,我有一双手,怎么会是两只前蹄啊?”
懒汉的妻子忍无可忍地骂道:“怎么不是两只前蹄啊?你一只蹄子端酒杯,一只蹄子夹酒菜,除此之外,什么事都不会干,还能算是手吗?”
没有努力,就不会有任何结果。——丘吉尔
当你选择了自己的梦想之后,你可知道光有梦想是不够的?如果你真的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有追求到底的决心,并且要肯于付出行动和努力!
有的人整天怀抱着自己的所谓的梦想,等待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样的想法谁都知道是多么不切实际。但生活中偏偏就有一些人终日沉湎于幻想之中,不作任何努力,整天做着春秋大梦,认为成功就像馅饼一样,有一天也会从天而降落在自己的头上。这样的人不会成功,永远不会。
因为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付出努力的行动。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
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她从念大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地想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便是陌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
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其实什么也没做!
她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这种奇迹当然永远也不会到来。因为在她等奇迹到来的时候,奇迹正与她擦肩而过。
还有一个落魄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
终于有一次,他跪着说:“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传来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老兄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你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成功了吧?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要想成功,你必须有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到底的决心,并且马上行动!
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犹如跑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才能夺取成功的桂冠。
哥伦布还在求学的时候,偶然读到一本毕达哥拉斯的著作,知道地球是圆的,他就牢记在脑子里。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索和研究后,他大胆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圆的,他便可以经过极短的路程而到达印度了。
自然,许多有常识的大学教授和哲学家们都耻笑他的意见。他们认为,他想向西方行驶而到达东方的印度,岂不是傻人说梦话?
他们告诉他: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然后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将驶到地球的边缘而掉下去……这不是等于走上自杀之途吗?
然而,哥伦布对这个问题很有自信,只可惜他家境贫寒,没有钱让他实现这个冒险的理想。他想从别人那儿得到一点钱,助他成功,他一连空等了十七年,还是失望。
他决定不再等下去,于是启程去见皇后伊莎贝拉,沿途穷得竟以乞讨糊口。
皇后赞赏他的理想,并答应赐给他船只,让他去从事这种冒险的工作。
为难的是,水手们都怕死,没人愿意跟随他去,于是哥伦布鼓起勇气跑到海滨,找到了几位水手,先向他们哀求,接着是劝告,最后用恫吓手段逼迫他们去。
一方面他又请求皇后释放了狱中的死囚,允许他们如果冒险成功,就可以免罪恢复自由。
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始了一个划时代的航行。
刚航行几天,就有两艘船破了,接着他们又在几百平方公里的海藻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
他亲自拨开海藻,才得以继续航行。
在浩瀚无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见大陆的踪影。水手们都失望了,他们要求返航,否则就要把哥伦布杀死。
哥伦布兼用鼓励和高压两手,总算说服了船员。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继续前进中,哥伦布忽然看见有一群飞鸟向西南方向飞去,他立即命令船队改变航向,紧跟这群飞鸟。
因为他知道海鸟总是飞向有食物和适于它们生活的地方,所以他预料到附近可能有陆地。
哥伦布果然很快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可以想像,如果哥伦布不去行动,而是一味地等下去,必然会一生蹉跎,“空悲切,白了少年头”。美洲大陆的发现者可能改换他人了,成功的桂冠永远不会属于他了。哥伦布最终成了英雄,从美洲带回了大量黄金珠宝,并得到了国王的奖赏,以新大陆的发现者名垂千古,这一切都是坚忍努力的结果。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你有了人生的梦想之后,就应该马上为之努力,当然有些时候需要必要的等待,但如果一味地等待下去,就只能空度一生了。
懒汉死了,他是饿死的。妻子出门时曾经在他脖子上套了一个很大的麦饼,可是下巴边上的麦饼只两天便咬完了,脖子后边的他又懒得用手去掰,结果便活活饿死了。
懒汉到投胎办公室去报到,要求再投胎。
办公室主任问他想股胎到哪一家,懒汉想了一想说:“投胎到穷人家太苦,到富人家又太操心,还是别再做人好!”
主任说:“那太好了,反正想做人的太多,人口也过剩了,名额又分配不过来,你不想做人最好,就做畜牲吧!”
懒汉说:“行!不过做狗要值夜班,做猫要捉老鼠,太辛苦,还是做猪吧!”
于是懒汉投胎变成了猪,成天吃了睡,睡醒了再吃,日子过得倒也顺心。可是不到一年,小猪就长大了,长肥了。人怕出名猪怕壮,大肥猪被屠夫捅了一刀,死了。
懒汉又到投胎办公室报到,他说:“猪的生活倒还清闲,可惜长得太快,才一年又要重新投胎,太麻烦了,有没有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办法,麻烦你们查一查!”
工作人员查阅了资料说:“如果投胎做菩萨,倒是一劳永逸的.了。”于是懒汉做了菩萨。
做菩萨不用劳动,各种各样的供品源源不断地摆到眼前来,本来懒汉觉得心满意足了,可是人们并不是无缘无故点香烛、上供品的。善男信女们都有附加条件:有的祈求婚姻美满,有的要求保佑经商发财,也有的渴望健康长寿。懒汉想:真是活见鬼!我自己的事都懒得动手,上那么点供品就要这要那,烦死了!
懒汉回到投胎办公室,要求重新投胎。
大家都说懒汉太懒,老给别人添麻烦。查遍了档案资料,很难找到懒汉合适的岗位。懒汉既不想做人,又不愿做猪,更不会做菩萨,哪还有什么办法呢?
值班人员请示“投胎办”主任,主任想了好一会儿才算想出一个办法来,他说:“让他到一个偏僻的公园里投胎做一尊石像,那里人迹罕至,很清闲。”
懒汉说:“行啊!不过石像脖子上一定要套上一个大麦饼!”
“石像不食人间烟火,要麦饼干什么?”有人惊奇地问道。
“万一有人上公园来,一看就知道我是懒汉,谁也不会找我帮忙啦!”
愚公移山等4则寓言故事
鲲鹏与蓬雀
传说古代在很远很远的北方,大地以草木为毛发,而那个地方气候异常的寒冷,草木不生,于是人们把那个地方叫“穷发”。
在那个草木不生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是大自然造就的一片辽阔的水域。在这片水域中,生活着一条硕大无比的鱼,这条鱼的身体有几千里宽,而它的身体有多长呢,谁也说不清楚,这条大鱼的名字就叫做鲲。有一天,这条大鱼变作了一只鸟,也同样是大得不可思议。这只鸟的脊背有泰山那样高大,双翅一展,就像是挂在天空的云彩遮住了半个天空,这只鸟名叫鹏。
这只大鹏鸟打算从北海飞到南海一游,它扇动起两个巨大的翅膀,盘旋直冲天空而形成一股狂飚,大鹏鸟直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那是一个连云气都达不到的地方。大鹏的脊背几乎是紧靠着青天了,然后它再准备朝南海的方向飞去。
有一群小蓬雀活动在一片灌木丛中,整天聚集在蓬刺矮树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倒也自得其乐十分满足。当它们听说了大鹏鸟上飞高空九万里的事情后,十分惊讶与困惑,它们嚷嚷道:“简直是发了疯了,发了疯了。它干嘛要飞那么高呢?它到底想干什么呢?”其中一只蓬雀以一种批评家的口气说:“我跳跃着向上一飞,也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我在灌木丛中飞来飞去,悠然自得,我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飞翔了,那只奇怪的大鹏干嘛要飞那么高呢?飞那高有什么意义呢?”
看来,这些胸无大志的蓬雀不但不能理解壮志凌云的鲲鹏,反而还讥笑它,这真是小和大的鸿沟,愚蠢和智慧的区别啊。
臧和谷亡羊
臧谷二人都是给财主家放羊的牧童。因为家境贫寒,这两个孩子刚过记事的年龄就走上了与自己的父母一样为财主卖命的人生道路。开始放羊的时候,他们把羊看成和鸡、鸭、猪一样,都是可供驱赶的玩物,觉得和这些畜、禽相处挺有意思。山坡、路旁和荒野的青草绿茵;河渠、池塘的碧波涟漪;头顶上五彩缤纷的骄阳、蓝天和白云;以及充斥在大自然各个角落的清新空气,使这两个孩子与世上的万物和谐地融于一个时空。他们像那些家禽和家畜,五谷和百花;像山间的石头,河里的水珠,以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一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
然而,他们毕竟是人。每当臧和谷看到富家子弟念书、玩乐,心里总是非常羡慕。经过一番琢磨,其中的一个孩子找人去借了一本书。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向别人学习认字,而在白天放羊的时候则拿出随身所带的书来练字、复习。另一个孩子用竹子削了一些色(shai)子,放羊的时候,他坐在草地上,拿5个在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刻着1、2、3、4、5、6的不同点数的色子,抛起来又落下,落下后再抛起,聚精会神地玩着掷色子的游戏。5个色子在地面上显示着变幻莫测的点数。一个穷孩子独自一人掷色子,居然也享受到了和下棋对弈相同的趣味。
有一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臧和谷想起了要赶羊回家。他们把羊唤拢一点数,发现各自都丢失了一些羊。这两人回去以后,财主问他们放羊的时候干什么去了。一个回答说当时在看书;另一个回答说当时在掷色子。两个孩子丢羊的时候做的.事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丢失了羊的结果却完全一样。
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忠于职守,全神贯注,否则就容易出差错。至于臧和谷是因为年纪幼小,渴望得到学习和娱乐的机会才引发了差错,则当另作别论。
驼背翁捕蝉
孔子带领学生去楚国采风。他们一行从树林中走出来,看见一位驼背翁正在捕蝉。他拿着竹竿粘捕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自如。
“老先生捕蝉的技术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对老翁表示称赞后问:“您对捕蝉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练捕蝉五、六个月后,在竿上垒放两粒粘丸而不掉下,蝉便很少有逃脱的。如垒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蝉十有八九会捕住;如能将五粒粘九垒在竹竿上,捕蝉就会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简单容易了。”捕蝉翁说到此处捋捋胡须,严肃地对孔子的学生们传授经验。他说:“捕蝉首先要学练站功和臂力。捕蝉时身体定在那里,要像竖立的树桩那样纹丝不动;竹竿从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树枝一样不颤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天大地广,万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蝉的翅膀,我专心致志,神情专一。精神到了这番境界,捕起蝉来,那还能不手到擒拿,得心应手么?”
大家听完驼背老人捕蝉的经验之谈,无不感慨万分。孔子对身边的弟子深有感触地议论说:“神情专注,专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应手。捕蝉老翁讲的可是做人办事的大道理啊!”
驼背翁捕蝉的故事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真理:学好任何本领都需苦练扎实基本功,专心致志,日积月累,才能取得真功。
愚公移山
在山西省境内,而今耸立着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占地700余里,高逾万丈,据说是从冀州与河阳之间迁徙而来。
那还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已经快90岁了,他的家门正好面对着这两座大山。由于交通阻塞,与外界交往要绕很远很远的路,极为不便。为此,他将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愚公提议:“我们全家人齐心合力,共同来搬掉屋门前的这两座大山,开辟一条直通豫州南部的大道,一直到达汉水南岸。你们说可以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赞同这一主张。
这时,只有愚公的老伴有些担心,她瞧着丈夫说:“靠您的这把老骨头,恐怕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削不平,又怎么对付得了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再说啦,您每天挖出来的泥土石块,又往哪儿搁呢?”儿孙们听后,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将那些泥土、石块都扔到渤海湾和隐土的北边去不就行了?”
决心既下,愚公即刻率领子孙三人挑上担子,扛起锄头,干了起来。他们砸石块,挖泥土,用藤筐将其运往渤海湾。他家有个邻居是寡妇,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也跳跳蹦蹦地赶来帮忙,工地上好不热闹!任凭寒来暑往,愚公祖孙很少回家休息。
有个住在河曲名叫智叟的人,看到愚公率子孙每天辛辛苦苦地挖山,感到十分可笑。他劝阻愚公说:“你也真是傻冒到家了!凭着你这一大把年纪,恐怕连山上的一棵树也撼不动,你又怎么能搬走这两座山呢?”
愚公听后,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对智叟说:“你的思想呀,简直是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还不如那位寡妇和她的小儿子哩!当然,我的确是活不了几天了。可是,我死了以后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还会生儿子,这样子子孙孙生息繁衍下去,是没有穷尽的。而眼前这两座山却是再也不会长高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挖下去,还愁会挖不平吗?”面对愚公如此坚定的信念,智叟无言以对。
当山神得知这件事后,害怕愚公每日挖山不止,便去禀告上帝。上帝也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派两个大力士神来到人间,将这两座山给背走了,一座放到了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到了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以南一直到汉水南岸,就再也没有高山挡道了。
这篇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智叟孤立而静止地看待愚公之老和太行王屋两山之高,其实无“智”可言;而愚公能用发展眼光洞悉子孙无穷与山高有限,又怎么能说是“愚”呢?要想干成一番事业的人,就应像愚公那样充满信心,有顽强的毅力,不惧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毛遂自荐等寓言故事4则
蒙人遇虎
蒙地有个猎人,大大小小的动物打了不少,家里有各种各样的兽皮。有一次,他要去野外办些事情,刚一出门,让风一吹,颇有些寒意。于是他又返身进门,想找件兽皮挡挡寒,顺手抓了一张狮子皮,披在身上就上路了。
到了野外,蒙人越走越觉得不对劲。一阵风吹草动,他预感到有事要发生。果然只听得一声长啸,一只吊睛白额大虎跳了出来。蒙人手边没带什么厉害的武器,心里暗想:糟糕,要躲也来不及,这下可完了。于是他干脆不逃了,只是闭着眼睛站在原地等死。
再说那只老虎,早已饿了多时,一见有东西过来,就要往上扑。可那东西不但役逃,还站住了,在那边远远看着自己。老虎一阵奇怪,仔细看了看,乖乖,原来是只大狮子!要是打不过可惨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快溜吧!
蒙人站了半天,还不见老虎来吃他,大着胆子睁开眼一看,老虎夹着尾巴在往回跑,一闪就不见了,蒙人给弄糊涂了。但又一想,对了,老虎肯定知道自己是个好猎手,因害怕自己而跑掉的。蒙人非常得意,丝毫也没往自己披的狮子皮上去想。他趾高气扬地回到家,逢人就夸耀说:“连老虎都知道我是打猎的好手,一见了我就马上逃走了!”
又过了几天,蒙人又要去野外了。这一回,他随便拿了一张狐皮挡风,像上次一样,走了没多远就又碰上了老虎。蒙人一点不怕,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老虎定睛一看:哼,我当是什么呢,原来是只狐狸,居然也敢在我面前耍威风,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瞧瞧。老虎见是狐狸,连扑都懒得扑,就站在原地斜着眼睛瞧着他走过来。蒙人走到老虎跟前,见老虎还不让路,不由大怒,高声威胁说:“畜牲,见了我还不滚开,当心我扒了你的皮!”老虎看他骂了一会儿,不耐烦了,猛地跳将过去,可怜的蒙人,就这样成了老虎的一顿美餐。
蒙人错在盲目地自以为是,不考虑客观因素,最终才落得个葬身虎腹的下场。
毛遂自荐
毛遂在平原君门下已经三年了,一直默默无闻,总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一次,碰上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赵王只好派平原君赶紧出使楚国,向楚国求救。
平原君到楚国去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门客商议,决定从这千余名门客中挑选出20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谋的人随同前往。他们挑来挑去最终只有19人合乎条件,还差一人却怎么挑也总觉得不满意。
这时,只见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是凑个数!”
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的毛遂,便不大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却从未听到有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子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没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国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
毛遂并不生气,他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说:“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所以没有像锥子从口袋里钻出锥尖,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子一样放进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早就将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我敢说,我不仅是锥尖子钻出口袋的问题,我会连整个锥子都像麦穗子一样全部露出来。”
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很有道理且气度不凡,便答应毛遂作为自己的随从,连夜赶往楚国。
一到楚国,已是早晨。平原君立即拜见楚王,跟他商讨出兵救赵的事情。可是这次商谈很不顺利,从早上一直谈到了中午,还没有一丝进展。面对这种情况,随同前往的20个人中便有19个只知道干着急,在台下直跺脚、摇头、埋怨。唯有毛遂,眼看时间不等人,机会不可错过,只见他一手提剑,大踏步跨到台上,面对盛气凌人的楚王,毛遂毫不胆怯。他两眼逼视着楚王,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从赵楚两国的关系谈到这次救援赵国的意义,对楚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的凛然正气使楚王惊叹佩服;他对两国利害关系的分析深深打动了楚王的心。通过毛遂的劝说,楚王终于被说服了,当天下午便与平原君缔结盟约。很快,楚王派军队支援赵国,赵国于是解围。
事后,平原君深感愧疚地说:“毛遂原来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抵得过百万大军呀!可是以前我竟没发现他。若不是毛先生挺身而出,我可要埋没一个人才呢!”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虎与刺猬
从前,有一只老虎,又笨又懒。有一天,它肚子饿了,想到野外找点东西吃。找着,找着,它看到一只刺猬朝天睡在前面的草地上,圆乎乎略带鲜红鲜红的,以为是块肉,便急急忙忙地走拢去,正准备张口咬住它,冷不防被刺猬卷住了鼻子,老虎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不得了,鼻子上的刺猬越卷越紧,扔也扔不掉。它又疼痛又害怕,吓得赶快跑,赶快跑……
老虎跑着,跑着,一直跑到大山中,又困又乏,实在是不能动弹了,便无可奈何地躺在地上,不知不觉地昏昏沉沉睡了。受惊的刺猬见老虎不动了,对自己没有什么威胁了,这才放开老虎的.鼻子,迫不及待地逃走了。
老虎一觉醒来,忽然发现鼻子上的刺猬走开了,也不再害怕了,用舌头舔了几下,觉得鼻子还在,很高兴,肚子饿也忘记了,便到半山腰的橡树下面去玩。老虎低头走着、玩着。不知不觉间看见一个橡子的壳儿,圆溜溜地躺在地下,以为又是只小刺猬。它心头猛一惊,不知不觉又有点害怕起来,害怕自己的鼻子又要被这只“小刺猬”卷着了,赶快侧着身子,提心吊胆但又不得不很客气地对橡子的壳儿说:“我刚才遇上了您的父亲,您父亲真厉害呀!他的本领我已经领教过了。现在我不和您小兄弟计较了,还是希望您小兄弟让让路,放我走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受到惊吓后,不要心有余悸,如果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到头来只能是自己恐吓自己。
可悉陵降虎
北魏的皇族中,有个名叫可悉陵的人,生得身材高大、魁梧强壮,性格勇敢坚毅,又练得一身好武艺,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因而很受皇室器重。
在可悉陵17岁的那一年,北魏皇帝拓跋焘带着他一块儿到山林里去打猎。
他们一行人个个都本领高强,善使弓箭,勇猛无比,打起猎来更是不在话下。没过多半天,他们便捕获了许多野兔、鹿、山鸡之类的野味。大家带着猎物一边大声谈笑,夸耀自己打猎的成果,一边准备踏上返回的路。
人们一路走一路说,正在兴头上,忽然有人察觉旁边的树在微微颤抖,传出一阵草叶的“沙沙”声,好像有什么动物在快速行走。就在犹疑间,说时迟,那时快,丛林中突然蹿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它大吼了一声,直吼得地动山摇。
人们惊出了一身冷汗,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只听得一个人大喊道:“保护皇上,看我的!”说话间,人已到了老虎跟前。大家定睛一看:原来说话的是可悉陵。
可悉陵什么武器也没拿,赤手空拳地和老虎搏斗起来。老虎的尾巴用力一掀,眼看要扫到可悉陵身上,可悉陵灵巧地一闪躲开了。大家回过神来,弯弓搭箭想要帮可悉陵的忙,可悉陵却喊道:“请大家别插手,我一个人就可以了!”大伙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可悉陵和老虎周旋,心里暗暗为他捏一把汗。
可悉陵躲过了老虎凶猛的一扑一掀一剪,瞅准机会跳到老虎背上,揪着虎皮死死按住虎头,抬起铁拳拼命朝老虎的天灵盖砸下去。也不知打了多少拳,可悉陵累得不行了,才发现老虎已经七窍流血,死了。于是可悉陵把这头老虎献给了拓跋焘。
拓跋焘没有过分称赞他,说道:“我们本来很有机会逃走,不跟老虎纠缠,实在走不了,大家一起上,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置老虎于死地,你偏要徒手和老虎单打独斗,你的勇敢和谋略确实超人一等,但应该用来造福国家,而不要再浪费在这种不必要的搏斗上了。要是万一出了点事,不是太可惜了吗?”
拓跋焘的话很有道理,可悉陵的行为表面上看勇猛无比,其实不过是逞匹夫之勇。我们的才能,不应该徒费在不值得的事上。
老等寓言故事
鹭有个浑名萝叫“老等”,又叫“长脖子老等”。
它站在稻田里,或者在浅水塘边上,用一只脚撑着身子,.一动不动,单等鱼儿游过跟前,迅速地低下头,用长长的尖嘴去钳住它们。
世界上没有比这再轻省的事情了。
可惜好景不长,最近鱼儿们多了心眼儿,总是老远见了它就躲开了。
老等的'肚子都饿瘪了。
水鸡看不过,来劝说它:
“鹭大哥,你不能老在那里等啊!不妨走动走动……”
“胡说!”老等还有劲儿发脾气呢,“你妒嫉我不是?”
“不能这样说,鹭大哥,我是好意。……你是聪明的,一定知道人们流传的两个故事,‘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
“够了!我不愿意听你教训l”老等浑身的毛都气得立了起来,“刻舟求剑’那是笨!‘守株待兔’那是傻!我不笨不傻,我……这是因为,我这办法太高超,鱼儿被我捉得越来越少了。……”
水鸡见说不通,只得走开了。
没两天,老等将要饿死了。它对远道而来的水鸡感动地说:
“老弟,还是我们有交情,你还惦记着大老远来看我。……我这……你不要以为……”它眼神呆滞,气如游丝,“你不要以为我是饿得这样,是,我有慢性病。……”
一只小猴子住在桃樹旁的石洞里,它常常想:等桃子成熟了,我一定要美美地吃一顿。
春天,桃樹抽出了新枝,发出了嫩芽,很快就开满了一樹的花儿。可是有一天,突然刮起了大风,桃樹被吹得东倒西歪的。桃樹拼命地喊着:“小猴哥,快来帮帮我,我的腰快被扭断了。”
小猴子从洞里探了探头,不冷不热地说:“对不起,我等的是桃子。”
夏天到了,一天比一天热,桃樹感觉浑身粘糊糊的,“哎哟!”桃樹疼得大喊起来,原来是虫子爬到了桃樹身上,它正大口大口地吞食着桃樹绿绿的叶子。
“小猴哥,快帮帮我,要不然我的叶子会被虫子吃光的!”
正在樹下玩耍的小猴子抬了抬头,漫不经心地说:“对不起。我等的是桃子!”
秋天到了,满山瓜果飘香,小猴子看到别人都忙着采摘果实,想到了自己石洞旁的那棵桃樹,就兴冲;中地提着篮子去摘桃子。
可是那桃樹的叶子早已被虫子吃光了,又瘪又小的桃子没成熟就全落在了地上。看到这一切,小猴子真是后悔极了。
还在桃樹上住着的虫子,得意地说:“不想付出劳作,只想获得成功的果实,你痴心妄想吧。”
寓言故事《神射手和狮子》
从前,有一个神射手。他到山里去寻找猎物,森林里的野兽见他来了,全都逃得无影无踪,只有高傲的狮子向他挑战。神射手朝狮子射出一箭,说:“这仅是给你一个消息,你可以从中知道我本人来攻打你的情形。”狮子被射中受了伤,吓得惊慌逃窜。狐狸劝狮子要勇敢些,不要轻易示弱。狮子回答说:“他的一枝箭都这么厉害,我还怎么能经受得住他本人的打击呢?”
这故事是说,要善于借助外物去攻击那些不便直接攻击的强大敌人。
寓言故事《“看颜色”》
许多年前,人们都以为滇金丝猴已经绝迹,不料有人在云南的深山老林里发现了它们。于是,滇金丝猴成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待遇十分丰厚。
金丝猴多少代闭塞在荒山野岭,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了开阔视野,促进交流,小金丝猴经过短期培训,学了一些简单的口语,便穿上一套洁白的猴装,登上旅游车,想到风景名胜区游览观光。
车子刚刚停下,小金丝猴被眼前的景色深深陶醉了。它纵身一跃从车上跳了下来,不小心踩在狗熊的脚背上,狗熊痛得龇牙咧嘴。
小猴正想道歉,不料狗熊说:“我给你点颜色瞧瞧。”小猴曾听说狗熊很野蛮,想不到这回踩了它一脚,还没道歉,它却还要给我点颜色看看,这狗熊还挺文明的嘛!这颜色我是该看看的。于是,它把脑袋凑过去想看颜色,谁知狗熊一拳打过来,打歪了小猴的鼻子。
小猴用手一摸:啊,鼻血,红色!
“鼻血当然是红的,谁不知道,你干吗非要打出来让我看颜色啊!”小金丝猴正在哭泣时,狗熊早就溜之大吉了。
小猴低头一看:糟了,洁白的猴装上血迹斑斑。小猴想:“人家还以为我是杀人犯呢,快买件衣服换下来!”
小猴走进长尾猿的“猴装专卖店”,店里的猴装全是深色的,深色显得老成稳重,但不适合年轻人穿;小猴喜欢浅色,因为浅色更显得活泼轻松。小猴东挑挑西拣拣,没发现中意的颜色,因此它只好离开“猴装专卖店”。
刚走到门口,长尾猿用长长的尾巴将小猴拦住了:“别走啊,小伙子,仓库中还有别的颜色,您再看看嘛!”
“什么,您也让我看颜色?”
“对啊,我要让您看看所有的颜色!”
“啊?求求您饶了我吧!”小猴一听,大惊失色,瞅准时机夺门逃离。
长尾猿赶紧追出来:“喂,您别走啊,里面还有很多颜色,您都看一看嘛!”
长尾猿追得越紧,小金丝猴逃得越快。它想:光看一样红色就够戗了,要看所有的颜色那肯定没命了。
小金丝猴买好回程车票,匆匆回到云南深山老林里,心有余悸地说:“外面的世界确实精彩,可惜看颜色让人受不了,太可怕了!”
★ 两个懒汉寓言故事
★ 三个懒汉作文
★ 等爸爸
★ 等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