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解析哥本哈根会议(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華鳥風月”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解析哥本哈根会议
摘要:通过解析哥本哈根会议,介绍了UNFCCC大会的特征和机制.本次会议尽管在资金援助、MRV等问题上存在模糊和不足,但会议首次提出2℃升温控制;建立4个新机制;解决了REDD问题;明确提出考虑将航空、航海纳入减排领域等都是重要进展.同时,115个国家领导人和4万人参加了会议,标志着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作 者:蔡博峰 杨姝影 作者单位:蔡博峰(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12)杨姝影(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期 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Journal: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年,卷(期):, 35(2) 分类号:X8 关键词:哥本哈根 气候变化 机制 不足 突破哥本哈根减肥法,是一个网上流传的13天减肥食谱,吃这份食谱减肥,中午尽享200g低脂火腿和200g酸奶,晚上还能吃到200g牛排和生菜沙拉,据称天天这样大鱼大肉13天下来也能减肥10斤,受到想减肥又不想减口服人士的追捧。
食谱
第1天
哥本哈根减肥法早餐:黑咖啡1杯+方糖1块
午餐:煮鸡蛋2个+西红柿1个+水煮菠菜(不限量)
晚餐:牛排200g+生菜加橄榄油和柠檬拌食(不限量)
第2天
早餐:黑咖啡1杯+方糖1块
午餐:低脂火腿200g+天然酸奶200g
晚餐:牛排200g+生菜加橄榄油和柠檬拌食(不限量)
第3天
早餐:黑咖啡1杯+方糖1块+烤面包片1片
午餐:煮鸡蛋2个+火腿1片+生菜沙拉1份
晚餐:水煮芹菜+西红柿1个+新鲜水果1个
第4天
早餐:黑咖啡1杯+方糖1块+烤面包片1片
午餐:橙汁200ml+天然酸奶200g
晚餐:煮鸡蛋1个+一大根胡萝卜切碎生吃+白干酪200g
第5天
早餐:一大根胡萝卜切碎,撒上柠檬汁生吃
午餐:熟鳕鱼200g(撒上柠檬水和1勺黄油)
晚餐:牛排200g+新鲜生菜沙拉1份+西芹块
第6天
早餐:黑咖啡1杯+方糖1块+烤面包片1片
午餐:煮鸡蛋2个+一大根胡萝卜切碎
晚餐:鸡肉250g+生菜沙拉1份(拌橄榄油,撒上柠檬汁)
第7天
早餐:一杯茶(不加糖)
午餐:不吃,大量喝水
晚餐:羊肉200g+苹果1个
第8天
早餐:黑咖啡1杯+方糖1块
午餐:煮鸡蛋2个+西红柿1个+水煮菠菜1份
晚餐:牛排200g+生菜加橄榄油和柠檬拌食(不限量)
第9天
早餐:黑咖啡1杯+方糖1块
午餐:低脂火腿200g+天然酸奶200g
晚餐:牛排200g+生菜加橄榄油和柠檬拌食(不限量)
第10天
早餐:黑咖啡1杯+方糖1块+烤面包片1片
午餐:煮鸡蛋2个+低脂火腿200g+生菜沙拉加柠檬
晚餐:水煮芹菜+西红柿1个+新鲜水果1个
第11天
早餐:黑咖啡1杯+方糖1块+烤面包片1片
午餐:橙汁200ml+天然酸奶200g
晚餐:煮鸡蛋1个+一大根胡萝卜切碎生吃+白干酪200g
第12天
早餐:一大根胡萝卜切碎,撒上柠檬汁
午餐:熟鳕鱼200g(撒上柠檬水和1勺黄油)
晚餐:牛排200g+新鲜生菜沙拉1份+西芹块
第13天
早餐:黑咖啡1杯+方糖1块+烤面包片1片
午餐:煮鸡蛋2个+一大根胡萝卜切碎加柠檬汁
晚餐:鸡肉250g+生菜沙拉拌橄榄油和柠檬汁
注意事项
在执行这份餐单期间,如果你食用了食谱外的食物,请立即停止该食谱,因为这样将不会按照预期改善你的新陈代谢。你必须在6个月后重新执行该食谱。如果在前6天没有按照该食谱进食,可以在3个月后重新进行。
哥本哈根减肥食谱所持续的时间为2周,而且要求严格,执行起来较难。所以请你在没有出行和聚餐计划期间进行,以免计划被打乱。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十三):哥本哈根会议
As world leaders are in Copenhagen (哥本哈根)this month,talks about climate change are gathering steam. But is climate change the most pressing threat(威胁)for mankind?
Write an essay to show your opinions on the most immediate threat for mankind.
Directions:
1. About 200 words
2. Support your position with reasoning and examples.
3. Give the essay a proper title by yourself
Love Makes Beauty
With the fantastic spur both in industry and economy,the past 100 years has seen how modernization and civilization has affected mankind. Recently,Copenhagen is being a focus for it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A majority of people hold the belief that climate change is the pressing threat for mankind.
However,acknowledging the great abundance of harms that the changing climate will bring,I‘d say the most immediate threat is just ourselves. I always imagine a view of life filled with fresh air and various flowers swung in gentle wind. But the reality shows this is a real fantasy. With the fantastically developing industry and the rising number of personal cars,not only the air but also the water is at risk universally. For example,what used to be a pride for Ruianees was Tang River,the clean and clear mother river of Ruian. But with time going by,it was seriously polluted and gradually turned into the biggest block of development. What upsets us most is that such a situation is spreading countryside. It seems that citizens on the earth care little about their land,which directly causes further consequences.
How can we deal with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is to///picplicated and unstable as well. But the irreplaceable way,in my thought,is love,love for the earth. It is love that makes beauty,and nothing else will do.
Some say love is a river that drowns the tender reed;some say love is a hunger,an endless,aching need. I say love is a flower,and you,are the only seed.
Heal the world
Nowadays,world leaders are in Copenhagen talking about climate change. Who has such a strong power to gather them from busy work?It‘s our mother——the Earth that has told her kids to start to heal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pressing threats they are facing now.
It‘s commonly thought that lots of countries are blind to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while developing the country. And as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developed,many families have its own car. As a result,more and more CO2 has caused the earth to be a “Green House”。If no measure is taken,a large number of kids won’t see the lovely and beautiful snow in winter before long.
To my delight,some people have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 The movie <>is just a good example. It took me 150 minutes to watch the movie. At the same time,I spent a long time considering the meaning which the movie wants to tell people. When the world is at an end,can anyone heal themselves?It‘s obvious that the answer is No. It’s commonly accepted that what the director wants to tell people is that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t once or we‘ll die soon.
In a word,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a matter no country can afford to ignor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re supposed to spare no effort to heal the world. Let‘s take action from here and now!
《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
为站到最好的座位,学校大礼堂六点半检票,我5点半就堵在人家的大门口,排在第一的位置,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怪学校大礼堂的票上没有印座位号,怪这个戏是免费的,也怪我对这出戏非常的好奇,还怪向我的推荐,她推荐的东西十之八九都是不着四六的,但也许会对上一回。
《哥本哈根》在演出前,导演做了简短的介绍,在清华的演出是第99场。差不多该是场场爆满——若是免费。这个题材足够吸引人,1941年,二战爆发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来到丹麦的哥本哈根,拜访他的精神导师波尔,两个人仅仅十几分钟就不欢而散,他们谈了些什么?熟悉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海森堡和波尔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分别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熟悉历史的人更该知道,海森堡做为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代表,曾经负责德国原子弹的研究计划,而波尔则在不久逃亡到了美国,参与了曼哈顿工程。物理学家们为了学术观点而翻脸的故事并不少见,师徒成仇,同门相斗的故事也常有发生,但是海森堡与波尔的翻脸特别引人瞩目,因为:在话剧中使用了三次的特效,突然雷声震动,天地轰鸣,接着黑白色的影像出现在舞台的背景里,这是原子弹爆炸的场景,巨大的蘑菇云在升起,建筑在辐射波的冲击里化做尘埃,城市变成废墟,用佛的话说,这是“劫”。两个师徒怒目而向的背后是那个“劫”,几十万人瞬间死亡的阴影,以及人类无休止的恐惧。
话剧的背景很简单,三幕白色的大墙围成的一个封闭的空间,中间的墙用来偶尔写公式,两边的墙里各有一个门,一个是外面的世界,一个里面的家,封闭的空间是他们的会客室。这不是讲历史的话剧,而更像是一个人内心的独白,独白者是海森堡,他已经死去,而是依旧徘徊在这个世界,因为他得不到原谅和安宁,他要找到波尔和他的夫人玛格丽特的鬼魂,重新演绎那次会面,如同哈姆雷特要找到父王死去的秘密,他也要找到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去哥本哈根,冒着危险进行一场失败的对话。
波尔是海森堡的第一个告赎者,在物理学界波尔是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海森堡解释他来哥本哈根的动机,他知道纳粹的原子弹计划,但是作为负责的科学家,他并不想造出原子弹,所以他来哥本哈根,想告诉波尔他想通过拖延和无限制的夸大困难,让这个计划搁浅。也许波尔可以在纳粹向物理学家们咨询的时候帮上忙,但是波尔被原子弹能被造出这个事实给惊呆了,以至于没有听清楚海森堡的原意。甚至波尔还带着对海森堡的怀疑,逃到美国,加紧鼓动美国的原子弹建造计划,以防止纳粹抢了先手。在这层意思里,海森堡是一个良心的不服从,他爱他的祖国,就没有离开德国,但是他更有他的良心,所以也就没有帮助德国造出原子弹,而倒过来,若是波尔能够理解海森堡的苦心,他去美国的时候或许能够劝说麦哈顿计划停下手来,人类的历史能改写,劫不会来临?
这样说,就是个太轻巧的故事,玛格丽特,代表了波尔的妻子,也代表了战争的胜利者,不想让波尔在辩论里成为事实上的失败者。她毫不留情的告诉海森堡,你错了,你分析了所有的人,恰恰忘记了自己,你是一直骄傲无比的人,那次来哥本哈根,你不过是来炫耀你们德国武力的征服,从前你来到丹麦是个可怜巴巴的小助教,而如今是征服欧洲的大国的`科学界明星。至于为什么德国没有造出原子弹,很简单,海森堡没有能力造出,他在计算的时候犯了错误,海森堡脆弱的道德感都建立在他最后的没有造出原子弹,这个原子时代最大的喜剧上,可是不幸的是,造成这个喜剧的,不是因为所谓的良心,而是海森堡的无能,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无能,因为有能力的科学家都被赶到美国去了。
就在这结束,《哥本哈根》还是读者文摘的深入版,得出的无非是不要相信狼的故事,哪怕是只失败的狼。故事进入到第三个部分,海森堡觉得自己三十年的辩解都是多余的 ,他曾经有几次的死亡机会,但是都躲过了,若是他在德国成功实施了核裂变,那么他就会死于核辐射,他在战争末期横穿整个德国,探望自己的孩子和夫人,途中差点被党卫军给枪毙,他靠一盒香烟获得了活命的机会,但是如果他这样死了,也许就不需要战后无休止的辩解,以及去握那些造过原子弹的手,而可悲的是,那些沾满了血的手,都傲慢地缩了回去。他造的出原子弹么,在原子弹在长崎和广岛爆炸的当晚,海森堡就算出了公式,尽管有错误,他随后一个礼拜就修正了结果。也就是说,海森堡是有这个能力的,那为什么不呢/
这是道德问题,还是能力问题,还是量子物理的描述,在此处又在彼处。海森堡也许面对的是用剧本里的话说,是量子伦理的困境,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经典描述就是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不能同时测定,那么人的心呢,是不是也永远无法考量。
也许故事太沉重了,《哥本哈根》给了人们一个光明的结尾,波尔家门口,是一片美丽的白桦林,那里两个人尽情地谈论着物理学和附近的哈姆雷特城堡。什么伦理,当时谈了什么,也许并不重要,对世界而言,重要的是结果,无论如何,海森堡没有造出原子弹,他的灵魂救赎了。
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
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 玻尔的挚友、著名物理学家罗森菲耳德(又译罗森塔尔)所下的定义是:完全自由的判断与讨论的`美德.澳大利亚物理杂志编辑罗伯逊的看法是:“哥本哈根精神或许可以很好地被表征为玻尔给人的一种鼓舞和指导,它与聚集在周围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才华相结合,体现了领袖与群众的互补关系.”“玻尔依靠他的洞察力和鼓舞力量,把他周围的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传记作家穆尔则认为,哥本哈根精神是“高度的智力活动、大胆的涉险精神、深奥的研究内容与快活的乐天主义的混合物”.
作 者:杨福家 作者单位: 刊 名:科技文萃 英文刊名:DIGES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1) 分类号: 关键词:电影《哥本哈根》观后感
电影随手找的,可我看哭了。
开始的时候很讨厌男主Will。Will的情绪阴晴不定,没教养,没素质,莫名其妙冲人发脾气,天天就想着怎么多睡几个漂亮姑娘。当他把他父亲一张一张照片扔到河里时,我气的简直都想关了电脑,心想他怎么认识不到这些照片多么珍贵,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幼稚可笑的人。直到我了解他的家庭,他父亲的简要一生,我才明白这个走到哪哪讨厌他的孩子,是多么无助和孤独。
Will的祖父年轻的时候是纳粹,被关进监狱,Will的祖母因为和一个纳粹分子在一起,被剃光了脑袋,被人唾弃。但在Will祖父服刑六年后被放出来的时候,她还是满怀期望的想要和丈夫孩子一起到美国开始崭新的生活。可是Will的祖父失踪了,只有母子两个来到美国。可想而知,Will的父亲在哥本哈根父亲的丑闻下,又转辗至异国他乡无依无靠,幼年生活一直都很艰辛。他恨美国,他恨父亲,于是在他8岁的时候,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从没寄出去的信,信里说,“我永远不会成为你这样的人”。
所以,Will的父亲一定想成为一个好父亲,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度过他那样的童年,但是Will从没见他的父亲笑过,直到他14岁他父亲消失的那天。父亲告诉Will,“我们的境况会不一样的”,笑了,然后消失了。Will的父亲死时孤独。
女主Effy,活泼聪明漂亮。没想到的是,Effy出生前,父亲就跑了,所以没见过父亲也没有父亲的照片。她有着这样的缺憾,所以一直竭力帮助Will找到他的祖父。Effy的妈妈和男友分分合合,家里破旧不堪,男友感情上不老实,对Effy也有龌龊的想法。她14岁就在抽烟喝酒。
这两个人的相遇,其实是对彼此的救赎。Effy在陪着Will见了Will父亲的叔叔,才知道Will家里这么不幸。从没见过父亲笑的Will看到他父亲幼年的照片,很诧异父亲竟然会笑。Effy看了Will父亲的信才知道,Will父亲并非开心,而是知道照片会寄给监狱里的父亲而笑的。她骗Will说,“难道你不想看看让你父亲开心的地方吗?”本在得知祖父是纳粹后郁闷的Will才有了兴趣去享受旅行的快乐。
Effy帮助Will在旅行中感受了他父亲幼年的成长,更了解贴近了自己的父亲。Will去见了祖父,冷血的祖父终于在看了那封信有所动容,问起Will的父亲是不是个好父亲。Will说,”不。他也不懂如何去做一个好父亲。”Will内心已经原谅了父亲对他的.伤害,他理解了父亲因为祖父而对生活的手足无措、痛苦和迷茫,并帮父亲把这份恨告知了祖父。而他,在BalticSea和NorthSea汇合的地方,开始思考,将该如何爱与被爱。
Will从来只知道不管不顾伤害别人,可是当Effy喜欢上了Will,想和他上床时,Will阻止了。这并不只是因为法律,他望着晨光里熟睡的Effy,微笑着。他的心一定是因为守护着这个一直帮助他,像天使般的少女,而感到平静和温暖。对于Effy,14岁的豆蔻年华,因为Will的爱惜,而更加珍惜自己,那么讨厌青少年,盼望长大的她,终于在母亲问起她15岁生日怎么过的时候,决定去Tivoli,并和母亲开心的回忆起小时候去Tivoli玩耍的经历。
所以这部电影不是悲伤的。两个悲伤的人在遇到互相后,开始了新的旅程。相对于Will的父亲,Will是幸运的,Will的父亲一辈子不开心,孤独终老,而Will不再是个28岁的熊孩子,开始去摸索如何去爱。相对于Will,Effy是幸运的,14岁的她不会像14岁的Will因为父亲离开而堕落,她,带着Will给她的温暖,拉着母亲的手,充满希望的生活下去。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能够让小男孩大声说出“我是大卫”的,不只是从那颗干净又美丽的心生出来的勇气,更是因为那比命运更深的命运所带来的守望。成长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独立,更在于清醒地明白自己在这广漠一般的世上的位分。只要你相信,荒漠也可以是玫瑰园。所以,成长真的真的不是一场弥天大谎,不是从一个小孩的世界狠狠摔向一个扑朔迷离的成人世界,而是迎向一个渐渐到来的美好的福音――只要你相信。我常常评价一部电影“太美了”,在这里我仍然要评价――太美了。
电影随手找的,可我看哭了。
开始的时候很讨厌男主Will。Will的情绪阴晴不定,没教养,没素质,莫名其妙冲人发脾气,天天就想着怎么多睡几个漂亮姑娘。当他把他父亲一张一张照片扔到河里时,我气的简直都想关了电脑,心想他怎么认识不到这些照片多么珍贵,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幼稚可笑的人。直到我了解他的家庭,他父亲的简要一生,我才明白这个走到哪哪讨厌他的孩子,是多么无助和孤独。
Will的祖父年轻的时候是纳粹,被关进监狱,Will的祖母因为和一个纳粹分子在一起,被剃光了脑袋,被人唾弃。但在Will祖父服刑六年后被放出来的时候,她还是满怀期望的想要和丈夫孩子一起到美国开始崭新的'生活。可是Will的祖父失踪了,只有母子两个来到美国。可想而知,Will的父亲在哥本哈根父亲的丑闻下,又转辗至异国他乡无依无靠,幼年生活一直都很艰辛。他恨美国,他恨父亲,于是在他8岁的时候,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从没寄出的信,信里说,“我永远不会成为你这样的人”。
所以,Will的父亲一定想成为一个好父亲,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度过他那样的童年,但是Will从没见他的父亲笑过,直到他14岁他父亲消失的那天。父亲告诉Will,“我们的境况会不一样的”,笑了,然后消失了。Will的父亲死时孤独。
女主Effy,活泼聪明漂亮。没想到的是,Effy出生前,父亲就跑了,所以没见过父亲也没有父亲的照片。她有着这样的缺憾,所以一直竭力帮助Will找到他的祖父。Effy的妈妈和男友分分合合,家里破旧不堪,男友感情上不老实,对Effy也有龌龊的想法。她14岁就在抽烟喝酒。
这两个人的相遇,其实是对彼此的救赎。Effy在陪着Will见了Will父亲的叔叔,才知道Will家里这么不幸。从没见过父亲笑的Will看到他父亲幼年的照片,很诧异父亲竟然会笑。Effy看了Will父亲的信才知道,Will父亲并非开心,而是知道照片会寄给监狱里的父亲而笑的。她骗Will 说,“难道你不想看看让你父亲开心的地方吗?” 本在得知祖父是纳粹后郁闷的Will才有了兴趣享受旅行的快乐。
Effy帮助Will在旅行中感受了他父亲幼年的成长,更了解贴近了自己的父亲。Will见了祖父,冷血的祖父终于在看了那封信有所动容,问起Will的父亲是不是个好父亲。Will说,”不。他也不懂如何做一个好父亲。” Will内心已经原谅了父亲对他的伤害,他理解了父亲因为祖父而对生活的手足无措、痛苦和迷茫,并帮父亲把这份恨告知了祖父。而他,在Baltic Sea和North Sea汇合的地方,开始思考,将该如何爱与被爱。
Will从来只知道不管不顾伤害别人,可是当Effy喜欢上了Will,想和他上床时,Will阻止了。这并不只是因为法律,他望着晨光里熟睡的Effy,微笑着。他的心一定是因为守护着这个一直帮助他,像天使般的少女,而感到平静和温暖。对于Effy,14岁的豆蔻年华,因为Will的爱惜,而更加珍惜自己,那么讨厌青少年,盼望长大的她,终于在母亲问起她15岁生日怎么过的时候,决定Tivoli,并和母亲开心的回忆起小时候Tivoli玩耍的经历。
所以这部电影不是悲伤的。两个悲伤的人在遇到互相后,开始了新的旅程。相对于Will的父亲,Will是幸运的,Will的父亲一辈子不开心,孤独终老,而Will不再是个28岁的熊孩子,开始摸索如何爱。相对于Will,Effy是幸运的,14岁的她不会像14岁的Will因为父亲离开而堕落,她,带着Will给她的温暖,拉着母亲的手,充满希望的生活下。
★ 种子解析
★ 简历解析
★ 会议纪要解析
★ 班干部会议
★ 会议请假条
★ 会议委托书
★ 会议总结总结
★ 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