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卑微求职故事的启示(共含5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海苔”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在福建乡下出生并成长,小学三年级时有了第一份工作。春季到山上去采摘蕨菜,并将其拿到市集上贩卖。母亲帮我将采回来的蕨菜一捆一斤的扎成几小捆,还把蕨菜的根部切除得整整齐齐的,并在其表面洒上一些清水,再加上我采摘的蕨菜都是比较鲜嫩粗壮的,因此,在市集上我几乎没有叫卖就迅速的将自己的产品销售一空,比一起摆摊的小伙伴们更早回家。这份工作给了我几条终身都受益的启示。
1、有的时候赚钱很难,有的时候赚钱又很容易。那时候我还小,为了采摘野菜漫山遍野地跑,几个小时下来全身是汗,回到家全身酸痛。当时我才体会到父母赚钱真不容易。但是,当我很快就在市场上卖掉蕨菜,赚到钱时我又感觉赚钱太TM容易了。后来,我做了其他几份工作,包括现在做自由撰稿人,体会也是一样,有的稿费好挣一点,有些稿费难挣一点。人生是不是也是如此,有的时候辛苦一点,有的时候享受一点,那一张张的一百元,一张好挣一点,一张难挣一点,交替着就过完了一生?
2、赚到钱的感觉真好。那个春天我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元人民币,非常兴奋,赚到钱的感觉很棒。很多人也许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发工资的感觉,但是后来大部分人都忘记了赚钱的感觉是多么令人愉悦。
3、外表很重要。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样产品,外表都非常重要。人们往往根据某人某物的外表来做价值判断,所以尽量让外表变美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能够巧妙运用“晕轮效应”会有助于事情的发展,目标的达成。
4、你的产品就是你的广告牌,它是你最重要的代言人,产品好不怕没销量。这一条启示可以推广到生活的其他层面。如果你是中学生,你的成绩,你在学校的表现就是你的产品。你成绩优秀,在校表现优异,就不怕没有大学要你。如果你是上班族,你的工作成果就是你生产出来的产品。你的业绩好又得到客户认可,就不怕没有公司要你。所以,可以总结为。只要你足够好,不会没人欣赏你,也不会没人要你。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高三毕业那年在广州我哥哥的服装店里做导购员。除了在这个店当导购外,我还在嫂子的地摊上当导购,这个地摊离我哥的店很近。当时那条街是夜市街,卖吃的,穿的,各式日常用品都有,非常热闹,所有的地摊都营业到午夜十二点。这份工作我干了一个月。很多时候进到服装店里的顾客对导购员的态度都不怎么好,有的甚至很没有礼貌,你跟他推销的时候他们连看都不看你一眼,刚开始我心里挺不舒服的,但是时间一久我就脱敏成功了。于是我得出了第五个启示。
5、生活中有很多令你心中不爽的人事物,通过多次训练你是可以克服的。虽然克服了工作上不爽的感觉,但是并不代表你会爱上这份工作。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我嫂子的地摊卖的是女式牛仔裤,遇到顾客喜欢某款式但是偏偏这个款式没有她要的那个size时,比如她要的是27码,而我们只有28码,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拿着这条28码的裤子对顾客说,现在去仓库找她要的尺码,然后跑到我哥哥的服装店里,将裤子的尺码剪掉。接着拿着这条裤子回来,告诉她这是她想要的27码。这个事情给了我另外两条启示。
6、做事情要有灵活性和变通性。在服装店打工的日子我没有遇到穿27码牛仔裤但买了28码的女生来退货。我们不会用比实际合适的大两个尺码的裤子来欺骗客户。通常差一个尺码,裤子只是稍微大一点点,她们并不在意,还是能凑合穿的。
7、无商不奸。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会耍些手段,撒些谎,作为顾客的我们,要睁大眼睛。不过很多时候睁大眼睛也没有用,你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欺骗了。
在广州卖服装的日子是炎热的夏季,每天下班都在午夜十二点之后,即便是在深夜一两点钟,空气依然闷热难忍。深夜,我带着暑气的疲惫,躺在哥哥店铺阁楼里狭窄的床铺上,听到街上清洁工扫大街的“哗啦哗啦”声,我得出了下一个启示。
有人把面试比作战场,在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有些失败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只是由于应聘者的一时疏忽,才“大意失荆州”的。然而在面试过程中空间什么是失败?下面的几个小案例反映出的是真正的“败笔”吗?从事招聘的HR工作者可以再次“亲临现场”,悟到些新东西。
故事一:只因为我接听了一个电话
讲述人:闻小姐
失败经历:准备面试时,因接听电话而错过招聘方交代的相关事项而被拒绝。
那家著名的日化公司来我们学校搞交流活动时,就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就在线提交了一份简历。在多数提交者被筛掉以后,我幸运地进入了第二关――面试。星期日早八点,我来到这家公司招聘处。在大厅里,有十多人在等待面试。和他们简单地聊了几句后,我发现他们有的没有贸易专业背景,有的来自地方高校,我不由得增添了几分必胜的信心:名牌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参与过多家企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容貌也还算出众......正当自我陶醉时,手机响了,是男朋友打过来的,叮嘱我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而与此同时,一位先生来到大厅,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表格,然后讲面试步骤。我想把电话关掉,可又不忍拂男友的好意,便走到大厅的一角继续接听。等我回来时,那位先生已经讲完了。我只知道我们都被编了号,我是1号。这时,我做了一件至今都后悔的事情:走过去问那位先生:“面试步骤是什么呀,我没听清,麻烦你能再说一遍吗?”那位先生看了我一眼,面无表情地说:“你刚才怎么去接电话呢?”“我......因为那个电话很重要。再说,我也没耽误多长时间。”我小心翼翼地辩解(我再次犯错)。“那好吧,你就最后一个面试吧。你问一下别人是什么步骤。”说完,这位先生头也不回地走了。
启示: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听别人讲话时,应该全神贯注,必要时进行目光交流。应聘者心不在焉,接听手机,固然不是礼貌行为。而我们招聘人员如何把握好“尊重”的度?有时,是不是太过敏感?
故事二:只因为我剩了点儿饭菜
讲述人:吕小姐
失败经历:吃自助餐时因剩饭菜被招聘方认为缺少计划而遭淘汰。
我在大学里学的文秘专业,从大一开始,就一直做学生干部:文体委员、生活部长、文学社社长......几乎每一类学生工作我都尝试过。所以,当我去应聘一家公司的总经理秘书一职时,可以说有十拿九稳地把握。但是最终却因为一次简单的吃饭而让我“噎着了”。
那天在公司面试时,我和另外两位女生顺利进入了复试。中午,公司主管邀我们一起在食堂吃自助餐。也许是饭菜丰盛,也许是我确实很饿,夹菜时,我盛了满满一盘。正当我细嚼慢回时,发现别人都已经吃完了。众目睽睽之下,我哪好意思,我哪好意思再吃下去,便赶紧吃了几口听后放下筷子。当然,没有像别人一样,盘子那么干干净净。
下午的复试时间很短,老总只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便让我回去等通知。
一个星期后,当我拨通公司主管的电话时,主管告诉我:“那天吃自助餐时你就已经被淘汰了。你连自己的饭量都不了解,剩下了这么多菜,如果以后让你去招待客户,我们能放心吗。”
我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尽管旁边一个人也没有......
启示:
面试,是每个应聘者展示自己形象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招聘人员如何把那些综合素质高的人区分、挑选出来?仅仅是因为对方吃饭时剩了点饭,而推断她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计划,似有不妥。
故事三:只因为我讲课太投入
讲述人:陆小姐
失败经历:试讲时只重自我发挥忽视学生情绪而被校方拒绝。
我从小就喜欢外语,老师说我对语言有天生的敏感,所以我考大学时报的全是外语院校,毕业时,看到同寝室姐妹出出进进地找工作,我也开始“广泛撒网,重点捕捞”。一天,我接到一家外语学校的电话,通知我本周六去面试。估计凭借自己的专业水平,应聘这样的一家培训学校,应该没有问题。
周六一大早,我简单梳理一番后,便来到这家学校。我一口标准的“伦敦”音和一沓各种证书让校长频频点头。半小时的谈话中,我已经认为这份薪水不低的教师职位非我莫属了。
“丁零零......”第二节上课铃响了,校长给我一本教材,把我带到一间教室,让我给学生随便讲一节课。“唏,小菜一碟。”我心想。站到讲台上,我颇为自信,稍作停顿,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讲起课来。不料,正当我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坐在教室后面的校长却示意我停下了。
回到办公室,校长告诉我说:“我很欣赏你的专业水平,也知道你在大学里是个优秀学生,你来我学校任教应该是绰绰有余,可是你对我们学校并不了解。我们主要是培养学生地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而你刚才的讲课却达不到这种效果,学生们听得昏昏欲睡,有的甚至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你先回去吧,等我们讨论后再给你通知。”
我知道,这个通知不会再给我了。
启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求职面试时,不仅要认清自己的实力,更要看清对方的好恶。招聘人员知道,招聘不是选拔最优秀的,而是选择最合适的。如果我们的招聘人员事先告诉应聘者“什么是合适”、“合适的标准是什么”的话,我们的招聘是不是更高些呢?
故事四:只因为我话太多
讲述人:仇先生
失败经历:面试时因太过兴奋、说话过多被招聘方认为过于嗦而被淘汰。
伶牙俐齿,口吐莲花,当一个人口才太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境?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还是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不,这些都不是,当时。我所能感受到的,只有深深的失落和遗憾。
自恃学了4年的新闻传播学,又发表了大大小不下15万字的各类文章,还是学校演讲协会的最佳辩手,所以,当家省级报业以学校招聘记者时,我踌躇满志地报了名。
很快便进入了面试阶段。“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招聘人员笑容满面地向我提问。对方话音刚落,我便侃侃而谈:“贵报业是我国新闻报刊界的一面旗帜,而且素以尖锐犀利、敢讲真话而著称,很多大学生都喜欢看,我在大学里经常阅读。”这一招“送高帽”果然奏效,我看见对方眼里闪出一道亮光。“我父亲是出版社的编辑。从小受家庭的影响,我一直很向往新闻传播职业。”这一招走“亲和力”路线效果也不错,我瞥见对方眼里掠过第二道亮光。如果我能到此打住该多好,见好就收嘛!可是我谈兴正浓,忘了“言多必失”的古训,加上受对方眼光的误导,又滔滔不绝地即兴发挥下去:“我从小生长在长江岸边,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后来上了小学......”
我一路侃下去,直到对方不耐烦地向我连连摆手:“你先坐下吧,我们知道你的想法了。”我这才发现由于过度兴奋,自己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座位。
启示:
面试需要好患者,但好患者并不是演讲台的的抒情诗,也不是公众场合下的口若悬河、唾沫横飞。也许从事招聘的HR工作者们明白:言不在多,点到为止,该闭嘴时就闭嘴,才算职场中的好口才。可是这种对一般职场老手来说都很难达到的要求,放在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身上,合适吗?
面试,无论对应聘方还是招聘方都是重要事件。原则上讲,两方的地位是对等的。然而,眼下的现实却是招聘方大多占据着强势地位。这就对我们从事招聘的HR工作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把招聘的重点想清楚,才有可能招聘到真正合适的人才。
卑微工作的启示美文
从小到大做过的卑微工作并不少,从中得到的启示也有很多,卑微工作教会我的东西也让我一直很受用,相信这些启示多少也能让你觉得有用。
小学三年级时有了第一份工作:春季到山上去采摘蕨菜,然后拿到市集上卖。母亲帮我将采回的蕨菜一捆一斤地扎好,还把蕨菜的根部切除得整整齐齐,并在其表面洒上一些清水,再加上我采摘的蕨菜都是比较鲜嫩粗壮的,因此,在市集上我几乎没有叫卖就迅速地将产品销售一空,比一起摆摊的小伙伴们更早回家。这份工作给了我几条终身都受益的启示:
有时候赚钱很难,有时候赚钱又很容易。那时候还小,为了采摘野菜漫山遍野地跑,几个小时下来全身是汗,回到家全身酸痛。但是,当我卖掉蕨菜,赚到钱时我又感觉赚钱太容易了。后来,我做了其他工作,包括现在做自由撰稿人,体会也是一样,有的稿费好挣一点,有些稿费难挣一点。人生是不是也是如此,有时候辛苦一点,有时候享受一点,那一张张的一百元,一张好挣一点,一张难挣一点,交替着就过完了一生?
赚到钱的感觉真好。那个春天我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元人民币,非常兴奋。很多人也许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发工资的感觉,但是后来大部分人都忘记了赚钱的感觉是多么令人愉悦。
外表很重要。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样产品,外表都非常重要。人们往往根据某人某物的外表来做价值判断,所以尽量让外表变美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能够巧妙运用“晕轮效应”会有助于事情的发展,目标的达成。
你的产品就是你的广告牌,它是你最重要的代言人,产品好不怕没销量。这一条启示可以推广到生活的其他层面。如果你是中学生,你的成绩,你在学校的表现就是你的产品。你成绩优秀,在校表现优异,就不怕没有大学要你。如果你是上班族,你的工作成果就是你生产出来的产品。你的业绩好又得到客户认可,就不怕没有公司要你。所以,只要你足够好,不会没人欣赏你,也不会没人要你。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高三毕业那年,在广州我哥哥的服装店里做导购员。除了在这个店当导购外,我还在嫂子的地摊上当导购,地摊离我哥的店很近。当时那条街是夜市街,卖吃的、穿的、用的,非常热闹,所有的地摊都营业到午夜12点。这份工作我干了一个月。很多时候进服装店的顾客对导购员的'态度都不怎么好,有的甚至很没礼貌,刚开始我心里挺不舒服的,但是时间一久我就脱敏成功了。于是我得出了第五个启示:
生活中有很多令你心中不爽的人、事、物,通过多次训练你是可以克服的。虽然克服了工作上不爽的感觉,但是并不代表你会爱上这份工作。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我嫂子的地摊卖的是女式牛仔裤,遇到顾客喜欢某款式但是偏偏这个款式没有她要的那个size时,比如她要的是27码,而我们只有28码,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拿着这条28码的裤子对顾客说,现在去仓库找她要的尺码,然后跑到我哥哥的服装店里,将裤子的尺码剪掉。又拿着这条裤子回来,告诉她这是她想要的27码。这个事情给了我另外的启示:
做事情要有灵活性和变通性。在服装店打工的日子我没有遇到穿27码牛仔裤但买了28码的女生来退货。通常差一个尺码,裤子只是稍微大一点点,她们并不在意,还是能凑合穿的。
无商不奸。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会耍些手段,撒些谎,作为顾客的我们,要睁大眼睛。不过很多时候睁大眼睛也没有用,你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欺骗了。
在广州卖服装的日子是炎热的夏季,每天下班都在午夜12点之后,即便是在深夜一两点钟,空气依然闷热难忍。深夜,我带着暑气的疲惫,躺在哥哥店铺阁楼里狭窄的床铺上,听到街上清洁工扫大街的“哗啦哗啦”声,我得出了下一个启示:
永远有人干着比你的工作更卑微也更辛苦的工作,你要学会对生活感恩。你知道,假如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还成天抱怨那会更糟,也没有人愿意和喜欢抱怨的人一起共事。同时,这条启示也让我更加尊重其他的人,无论他们从事着怎样的工作,他们都是正在努力生活的人,值得被尊敬,他们的劳动也值得被尊重被肯定。因为他们为自己的生活努力的同时也给其他人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价值。
正视卑微励志故事
20世纪40年代,一个10岁的男孩胆怯地走进意大利北部小城莫迪纳一家为贵族子弟开办的音乐学校。这个男孩刚出生时就能发出独特明亮的嗓音,当时医生认为他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男高音。童年时代,小男孩一直生活在要成为歌唱家的期望中。但是他出身卑微,一个靠卖面包为生的家庭是不可能让子女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好在这所学校的校长看中了男孩的'天赋,破格让他在这里学习,作为回报,男孩每天最早到学校为学生们烧上开水,下午做完全校的卫生后才能最后一个离开。
男孩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他比谁都刻苦。一次年末,全班同学中只有那个男孩通过了校长近似苛刻的考试。校长严厉地指责其他学生身处良好的环境,竟然得过且过,浪费光阴,只有那个男孩是班上最优秀的。“校长,你有没有弄错,他可是卖面包的孩子啊!”教室里的学生们发出一片嘲笑,这个男孩脸被羞得通红,低下头一言不发。“孩子,把正视卑微当成你人生的第一堂课。卑微并不可怕,不思进取才是最不能容忍的。我相信你将来也是最优秀的。”
这个男孩果然没有让他的校长失望,经过7年的不懈学习,男孩终于第一次登台演出。又用了7年,进入大都会歌剧院。而第3年结束时,终于成为歌唱家。他就是当代最著名的男高音家帕瓦罗蒂。1963年他在英国伦敦出演的歌剧《波希米亚人》获得巨大成功,1990年夏天在意大利举办足球世界杯赛期间,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一起登台演出,从此帕瓦罗蒂作为世界第一男高音而被世人认可。
回忆起他的成功之路时,帕瓦罗蒂深情地说,童年时的校长告诉他,正视卑微是人生的第一堂课,他从那以后忘记了自己是面包匠的儿子,认为在音乐面前,没有高贵,没有卑微,只有平等。
20xx年9月6日上午,帕瓦罗蒂因腺脏癌病逝,享年71岁,一颗国际巨星陨落了。
爸爸身高不到1米6,我和弟弟都遗传了他的基因,从小到大一直是班级最矮的学生。这确实让人沮丧,每每被同学嘲笑,我和弟弟都会回家冲他发脾气。爸爸却总是“嘿嘿”地笑,一个劲儿讨好我们买东买西。我和弟弟大嚼着他买的水果,转身对着妈妈撒娇:“要说也怪你,好好地干吗跟我爸啊,如果不是他,我们肯定能长得特别高。”
有一种卑微叫做父爱“我从进门第一天就没正眼看过他。”妈妈接过我们的话茬,咬牙切齿地点着爸爸的后背,恨恨地说。我和弟弟习惯了立场一致地站在妈妈一边。不是我们瞧不起爸爸,是这个人实在是一身的毛病。
爸爸爱吹牛显摆,还超级不识时务。我们不待见他,按说他就该躲到一边好好干活,可他还是个话痨。只要我和弟弟不写作业了,就一定追过来说东道西。我们不是不愿意和他交流,可他说的都是什么啊,老李家的黄牛下崽了,老王家的闺女和谁私奔了,鸡毛蒜皮,听得人耳朵都起茧子了,实在让人不耐烦。
到我们上了初中,家里的经济压力更大了,当时村里有一个人带队出去干建筑,妈妈立刻求人家带上爸爸。爸爸离开了家,我和弟弟都长出一口气。却没想到,到了工地不久,爸爸就买了一部二手手机,没事就给家里打电话。妈妈忙,没时间和他唠,他就拽着我和弟弟问长问短。手机信号不好,时断时续的`,我们根本听不清他说什么。而他呢,无论我们说什么,都在电话那端说个不停。
以后他再来电话,我们俩就互相推着不接。或者就摁了“免提”,任他自己在电话那边白话,我们这边该干吗干吗。
在家的时候爸爸总打电话也就罢了,我上了外县的高中,距离远了,功课忙了,本以为爸爸不这么黏人了,却没想到,他还是每三天一个电话。
电话的内容千篇 一律,吃的啥?睡得好吗?功课累不累?我听得烦死了,每次都回他:“我正看书呢,赶紧挂了吧。”我这样和他说话,他也不生气,“嘿嘿”笑着挂了电话,隔三天又准时打过来。
时间一长,同学们都知道我有个唠叨爸爸了,他们还都挺羡慕。我闭紧嘴巴不说家事,同学们大都家境优越,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非常少。我不能想象,如果大家知道我爸爸只是个建筑工,他们会怎么想。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高三的某天,正上课,爸爸突然来了。班主任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震惊得都不会说话了。
校门口,远远地,爸爸局促地站着,穿着一件雪白带着褶的白衬衣,领口还挂着没有撕掉的吊牌。我红头涨脸地嚷他:“你来干吗?”他诚惶诚恐地看着我,“我回家,路过你学校,很惦记??”
他嘟嘟囔囔说了很多,末了非要带我出去吃饭,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最后,他很尴尬地塞给我100元钱,转身走了,一边走一边脱下那件白衬衣小心地包好。看着他身上露出大洞的破背心,我心里一时酸楚,正想再喊他一声,一个同学忽然从背后过来:“谁来看你了?”
我慌慌张张搪塞,立刻转身跑掉了。晚上给家里打电话,莫名其妙地发了顿脾气,虽然没有明说,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之后再也没有来过学校,电话也不打了。
8月上旬的时候,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学费6400元,算上其他杂费,一共1万元。
妈妈在家里开始卖粮食筹钱,一边又催着爸爸找工头结算工资。8月底的时候,爸爸兴高采烈地打回电话来:工头说只要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不仅能结清工钱,还能预支两个月薪水。
爸爸的意思是自己回来一趟拿通知书,却又舍不得每天70元的工钱,最后还是妈妈作了决定,让我带着录取通知书去找爸爸。
8月底,立秋早就过了,天气不那么炎热了,可当我按照爸爸说的地址找到那片正在施工的工地时,还是感到了一阵阵的热浪。大大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工地上的人几乎穿着一样的衣服,都是脏得看不出颜色的背心短裤。他们有的砌砖,有的运沙子水泥,还有的一下下敲打着钢筋什么的。我茫然地站着:爸爸在哪里啊?我怯生生地喊着“爸爸”,机器轰鸣中根本就没人听见。没办法,我只好打爸爸的手机。得知我已经到了,爸爸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他极力大声嚷着自己的位置。我看了半天,才看到不远处高高的脚手架上,有个矮小的、不断挥舞着手臂的人。
阳光刺眼,无法长久仰视,模糊中的爸爸像一个欢乐的逗点在脚手架上一直跳着。
眼泪猝不及防地落下来。那么高的大楼,这么热的天气,我第一次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心疼。等到爸爸从脚手架上爬下来飞奔到我面前,看着他气喘吁吁满脸大汗的样子,我的眼泪更汹涌了。
这个一直被全家人轻视躲避的,矮小、辛苦却总是乐呵呵的男人,被我的眼泪吓住了,他一连声地问我受了什么委屈,汗水在他满是灰尘的脸上冲出一道道痕迹,看着他那滑稽的样子,我又破涕为笑。
按照妈妈的意思,拿了工钱我立刻就回去,可爸爸坚持留我住一晚,他要请工地上的工友喝酒庆贺一下。搁往常,我一定会责备他浪费,可现在,看着那些憨笑的叔叔大爷,看着瘦小得让人心酸的爸爸,我点头答应了。
那天晚上,在工地附近一个大排档里,爸爸要了好多啤酒和小菜。我按照他的吩咐,恭恭敬敬地给各位叔叔大爷敬酒。大家都特羡慕地看着我们父女,那个瞬间,矮小的爸爸好像—下子变得很高很高。他用一种我从来没见过的豪气大碗喝酒,不一会儿就喝高了。喝高的他,拉着我的手“啪嗒啪嗒”地掉眼泪,“闺女,你可给爸爸争了一口气。”
我的眼圈也有点发红。工友们七嘴八舌地让我以后要孝顺爸爸,在他们嘴里,我才知道这个小个子男人为了我和弟弟的学费,别人不愿干的事他干,别人觉得危险的活儿,他二话不说冲上去。
酒宴散了,工友们三三两两地回去,爸爸歪歪斜斜地领我去早就定好的旅店。他再三检查床铺是否舒服,我让他歪在床上歇一下时,他“嘿嘿”笑着摆手拒绝:“不,爸爸身上脏??”
我佯怒着把爸爸推进卫生间,等他出来时,换上了我在小店给他买的干净的背心短裤。爸爸小心地躺在床铺上,说是歇一小会儿,可不到10分钟就鼾声如雷。我蹲在卫生间洗父亲换下来的衣服,水换了一次又一次,那两件衣服上的尘土,好像永远都洗不净。
午夜了,整个世界都静下来,我悄悄坐在床边,看着酣睡的爸爸。那一刻,他像个纯净的婴儿,眉头舒展,睡梦里也带着笑意……
★ 求职故事
★ 哲理故事启示
★ 励志求职故事
★ 故事的启示作文
★ 尊重卑微作文
★ 卑微的反义词
★ 求职正能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