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师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ooooo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许老师散文(共含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oooo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许老师散文

篇1:许老师散文

许老师散文

许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

在众多教我读书学习的老师当中,许老师是最最值得我尊敬与怀念的恩师。

一九七八年我己有八岁,村子里跟我同一年出生的人个个都进学校去读书了。唯有我,整天和一帮小我三四岁的小毛孩玩泥巴或到鱼塘里去游泳。要么几个小屁孩到村旁村后,那些水田间的小水沟,去摸小鱼挖泥鳅捉黄鳝。终日想着法儿玩耍。

我记得开学一个星期后,某天晚上许老师来到我家,再次动员我父亲,希望让我早点去学校读书。许老师对我父亲说,阿十(是我小名)已经八岁了,是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年纪,再大一点,迟一点恐怕有点耽误他的前程。

我父亲闷着头,吧嗒吧嗒地抽着烟,不出声,幽暗的煤油灯下看不出他脸上的任何表情。

我母亲坐在屋角的小煤油灯下,右手摇转着小纺线车的车轮,左手一边拿着棉条不紧不慢,很有节奏地,均称地一拉一收地纺线。

短暂的沉寂,唯有母亲的纺线车在悠悠扬扬地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许老师又说,作父母的要把目光看远点,要为子女的将来多想点,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小孩只有读书,长大了才能有所作为……

我父亲抽完一支烟,又动手卷第二支烟,一边卷一边哀叹道:我不是不给阿十读书,是想等明年阿九初中毕业了,再让阿十去读,现在一下子三个小孩读书实在负担不起!

那时我三哥正在白马附中读初三,我三姐在村里联靖小学读五年级。

许老师长叹一声说,村子里跟阿十同一个年纪的全都进学校读书了,唯有阿十还在学堂外浪荡……

母亲也发出长长的叹息声:唉一一唉一一

父亲无奈地对许老师说,许老师,我知道你是好心意的,可是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是清楚的,是吧!

许老师说,实在没钱就先让阿十去上学先,没有课本就让他借同学的来看。年纪大了,做什么事都可以耽误,唯有读书我们耽误不起啊!

两天后,我自己带着父亲做好的一个小桌子小板凳来到了村子里的小学校,没有课本。作业本是三姐写不完撕下来,几份合在一起,母亲用针线缝合好的本子。

对于许老老师,那时我们并不陌生。联靖小学就是建在我们村后菜地旁边,从我懂事起就看到许老老师住在学校里,在学校里教孩子读书。而且每天晚饭后,天刚黑,他就走家串户去家访。

听父亲说,许老师十几岁就到我们联靖小学来教书。村子里五零年出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他教的学生。村子里十几二十户人家,哪家有几个小孩,小名叫什么,大名叫什么,这是谁家的孩子,叫什么名,家里排行第几,这些都难不倒许老师。村里没有几个人记得起许老师的真名,只知道他姓许,是从都结乡移民来保湾村岜吓屯居住。我们村子里老老少少都喊他许老师。

许老师很少回家,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放了晚学后,他就背着一张大竹叶帽子,赶往二十里外山脚处的家去,与家人团聚。星期一早上天刚髁了就赶回到学校这边。

许老师教我们一年级语文和数学。

那一年他已有将近六十岁年纪,瘦高个儿,脸色清瘦,鬓发苍白,耳不聋,背不驼,上课时戴着老花镜。

学校后面莱地边有一口池塘,是我们村子里全村人拿来饮用及洗菜浇水专用的`。那池塘里的水一用完,村子里又去白马水电灌抽,水是通过水利水沟从白马那儿一直到池塘附近的水田里,然后又分支沟流进池塘的。

池塘边有一小块菜地,是村子里专门给许老师用来种菜的。

许老师每天放了晚学,就去菜地浇水菜,摘菜回来做饭。吃完晚饭洗完澡洗完衣服,等到天黑他就开始去进行家访。

晚上家访与星期天去补课――给那些生病缺课或成绩太差的学生,是许老师从教几十年的必修功课。

每逢过节,村子里都有人拿自己蒸的米粉或糯米或生榨米粉或粉糕或滋巴之类的,去给许老师,或是请许老师晚上到家里去吃饭。

村子里有人杀猪的,也会喊许老师来家喝两杯。村子里有红白事时,许老师下了课也会过来帮帮忙。

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许老师患上了肝癌。他的儿子小许老师来顶他的班,教我们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数学。

村子里用手扶送生病的许老师,回他二十里外山脚下岜吓的家。

那一天中午,我们村好多好多的人都到学校来送许老师。

手扶的后车箱里铺着厚厚的稻草,满脸病容的许老师坐在稻草上,很疲倦很憔悴的样子。

临行,许老师嘱咐小许老师说:“你记住,到这里来,是开垦!不是享受!”

据说许老师回家不久就病逝了。

后来我曾经就读的联靖小学被撤消了。那一排几间的瓦房教室,如今仅剩下几截破败的墙壁。令人不堪回首,唏嘘不已!

曾经的那些朗朗的读书声,那一些童稚无邪,天真烂漫的嘻闹声,一去永不复返。

无聊时,我又想起许老师的那句话:

“到这里来,是开垦!不是享受!”

篇2:老许散文

老许散文

老许今年五十九,1957年的,应属鸡。出生那一年,正是大饥荒,差点饿死了。老许掰指头算,抛过零头,按虚岁,整六十了。人生六十,花甲之年了。

像老许这样的年龄,该到晒太阳、磨牙板、抱孙子、享清福的时候了。可老许没那个命。都老得几乎散架的人了,还整天拉架子车挣钱,混一口饭吃。

一大早,天麻麻亮,老许就起了。这些年,和他在人世所剩无几的光阴一样,他的睡眠,也所剩无几了,他几乎彻夜都睁着眼,起床,不过是把眼皮抬高了一点罢了。屋子外还黑乎乎一片。他舀半马勺凉水,插好电炉,在满是茶垢的搪瓷缸子里,下上茶,倒上凉水,慢慢煮。屋里没有开灯,老许怕费电。不过再黑,他都能摸着煮上一罐茶。这些年,他用粗糙如树皮的手指把生活摸索透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黑洞洞的茶缸,先是冒烟,冒着,冒着,水开了,咕咚咕咚叫。十几元一斤的茶叶在缸底翻腾。再煮,快溢了。老许伸过手,捏住缸把,把茶水细细地倒进茶盅。第一罐茶,味淡,再添水,煮,后面慢慢茶就酽了。就着苦茶,掰一口干馍,喂进牙齿所剩无几的嘴里,用牙龈嚼着。

喝了茶。老许就到北关十字去了。每天都是如此。

他从倒闭的厂矿车棚里拉出自己的架子车,那曾是几年前用木头新打的,结实得很,几年过来,也老了,路一颠,哗啦作响,咳嗽一样。就是平路,轴承也吱悠悠叫,像害了哮喘。车子拉到路口转角处,摆上人行道。老许坐在车把上,干干地坐着。路灯灭了,城市一瞬间又黑了。这么早,根本没活,可老许像半截枯木桩,坐在车把上,心里才是踏实的。他微闭着日渐昏花的眼睛,回味着早上的最后一罐茶。他比任何人都熟悉这座城市黑夜和白昼交替的一瞬间,他甚至看到了黑衣人和白衣人握了握手,换班的情景。像黑无常,勾了人的魂,对了一下账本子,交给了白无常。然而这样的黎明对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日子是往死路上赶,怎么走都是一条道。除了一张嘴,他早已没有什么顾虑和负担了。

在北关十字拉架子车的人,有八九个。原先人多,一溜架子车,从医药公司门口一直到塑料厂后门,齐刷刷摆着。车把上坐着人,等人叫。早上十点一过,太阳翻过楼,泼在北关十字的街道上。没活的人,就围几堆,席地而坐,中间铺张烂报纸,游胡、开拖拉机。老许偶尔凑过去看看热闹。他不玩,他没那心劲。也有躺在车筐里眯缝着眼看天的,一脸愁相。一群褐色的鸟飞了过去,一朵巨大的阴影在他脸上擦了过去。也有一屁股坐地上,给车轱辘上机油的`,两手黑,像乌鸦爪。那时候,年轻人也多,欢闹,有说有笑。叫活的人也多,时不时一天出去三五趟。活还能讨个价,挑着干,太重太脏还不拉。老许人老实,厚道,舍得下力气,脚底下又勤快,拉的活不比年轻人少,一天好歹还能挣几个钱。

现在不行了。架子车,早已是过了春的大白菜――不吃香了。北关十字不再是当初的北关十字。车多了,人挤了,路破了,楼高了。人行道上修了花坛,四周显得拥拥挤挤,破旧的架子车也几乎没地摆了。最要命的是,几乎没活了。马路上老鼠一样到处蹿着皮卡、小三轮,拉着煤,拉着沙子,拉着架管,拉着沙发,拉着零货,从他们眼前放着响屁,嚣张地跑过,故意显摆似的。拉货的人没有几个找架子车了,就算再便宜,也不来找了。毕竟皮卡、小三轮,速度快、装得多,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谁还愿意跑到北关十字,磨着嘴皮,找一辆老掉牙的架子车,一步步,慢腾腾,去拉货。

没活干了,光阴每况愈下,熬不住的年轻人另谋出路去了,有人去了工地,有人回乡务农,有人远走他乡,也有人操着老本行,不过把架子车换成了三轮车。留下的,多是老弱病残,没有出路的,要么没有钱换车,要么老得骑不动车,要么凑合着等死算了。老许,是这三种原因都有的人。他跟另外七八个人,依旧每天守着破旧的架子车,等着,等着有人来叫他们,拉一车,十元二十元,多远都行,哪还有嫌弃的资格。他们灰头土脸,目光滞涩,衣衫破旧,顶着落满灰尘的白发,像端着半碗面。他们背靠车梆坐着,嘴唇干裂,没有要说一句话的意思。其实他们还能说什么呢。年轻的时候,不知天高地厚,说够了,老了,老天就捏住了你的嘴,苦,就在心里煮着,像煮一罐茶,溢出来的水,就在眼睛里流吧。

老许拉架子车有些年头了。七八年,应该比这长。反正早了,想起来了都像烟雾罩着一样,迷迷糊糊。老许一直说,属羊的人命苦,但属鸡的命也苦,何况他还是十月的鸡,有破月,命就苦上加苦了。老一辈的人在破月歌里常唱道:正蛇二鼠三牛走,四猴五兔六月狗,七猪八马九羊头,十月鸡儿架上愁,十一月虎儿串山走,十二月老龙不抬头。

想起命,老许肚子里只装着一声叹气。他已经过了追问命咋就这么苦的年纪了。自己有多大的鳖命,他背在车梆上,早在心里寻思透了。七八年前,他的儿媳妇装疯卖傻,天天咒骂他和老伴,甚至提着擀面杖打他们。儿子也是个怕老婆的,看着媳妇打父母,端端站着,就不敢拉一把,真跟面捏的死人一样。到后来,儿媳妇除了打骂,还不给他们老两口吃的了。老许去理论,我好歹还是这家里的一口人,这塌房烂院还是我许家的,庄农五谷样样都是我务的,为啥不给我们一口饭?为啥就没有我们的立脚地?赶紧滚出去,两个不死的家伙,这屋里没你说话的地方。儿媳妇一只破鞋甩过来,砸到了老许脸上。老许差点气得翻倒在地上。他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样的儿媳妇,他后悔瞎了眼让儿子娶了这样一个泼妇,更后悔没有将蔫怂儿打小填了坑。他觉得已经没脸在这个村子活下去了,也没必要在这泼妇跟前受罪了。

一个秋雨萧瑟的早上,他带上气得吐黑血的老伴一路忍冻挨饿,搭上班车,进城了。老两口睡桥洞,捡垃圾,半年多,攒了点钱,就在仁和巷租了一间没人住的柴房,把身子骨安顿下了。

这一住,就是好多年。中间老两口回去过一次,可站在大门口,门锁着,锁换了。偏房塌了,驴圈倒了。这个他们生活了五十年的院落跟他们没有关系了,一切显得遥远、陌生,又排斥拒绝着他们。五岁的孙子蹲在门口玩泥巴,也不认爷爷奶奶了。老两口硬抱着孙子亲了亲,孙子以为是坏人,又踢又打又骂。最后,放了一袋糖,老两口抹着眼泪折回去了。从此,他就跟那个村失去了来往,跟那一家人断绝了关系,跟那方水土没有了瓜葛。虽然好多次梦里,他都回到了乡下的家里,梦见躺在热炕上暖腿,半夜起来给驴添草,背后梁里的一捆葵花秆,牵着儿子去赶集,跟老伴在水湾里割麦,到村口买了几只鸡娃子……可每次醒来,他都睡在他乡,孤枕冷被,房屋冰凉,鸡犬遥遥,草木不见。于是两眼泪水,滚过了耳旁。再想,可终究还是回不去的故土啊。

后来,老伴害病,死了,埋进了北山的公墓里。老许原本想着把她送回乡下的老坟,再一想,活着,都是漂泊他乡,死了,一把灰,一堆土,回去又有什么意思呢,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啊。于是,就死了这心,自己死了,也一样,有人管,就埋了,没人管,填了水窟窿,喂了野狗,都行。落叶归根,根都朽了,先人没保佑,儿孙没积德,还归什么根啊?再说,回去,当了鬼,也是孤魂野鬼,饿死鬼,到处飘,在城里,残汤剩饭,还能讨一口。

老许的架子车是进城后第二年打的,车轱辘是旧货,木头是一个木料场的边角料,他低三下四去了好几趟,要来的,车把,是从南山上买好的两根木头,背回来的。老许捡破烂捡了好久,才做出这个决定的。进厂子,没人要。上工地,没力气。看大门,没关系。都一个半拉子老汉,谁用啊,跟个废人一样。最后,他终于发现拉架子车这个行当,人辛苦,能挣点钱,力气活,都能干。他想,他再老,一副朽骨头还能拧住一辆架子车。何况,年轻时,他可是村里拉架子车的一把好手。路陡坡急弯再多,他都能两胳膊一卡,稳稳当当地拉下去。麦子码了两人高,上山的路再吃力,他也能咬着牙板膝盖跪地拉上去。所以,在城里这平坦坦的路上,除非一栋楼,再啥,他都能拉动。

这样一拉,就拉了好些年。拉到老伴死了。拉到没活干了。拉到车子旧了。拉到孤独一层层把皮肉剥开来,露出了一颗沧桑的心,风一吹,霜一下,那个冷,那个疼啊!

一个上午的光阴就这样打发了。这已经连着两天没拉一趟了。起初,老许还心急,后来,也就无所谓了。黄土都埋过头了。挣死挣活还干啥,挣了钱又能干啥,给谁攒,给谁花,无儿无孙的。一个人,有一口残羹冷饭填肚子就行了。何必那么苦呢?于是,他静静坐着,跟其他几个人,像一排雕塑一样。一切都是早上刚来的样子,一切没有变化,只有他们浑身落下的尘埃更厚了一层。再厚,就要把他们覆盖了。前几天,城管来了几次,赶他们走,他们拉着架子车,在马路上溜达了一圈,又回到了北关十字。如此几次,像打游击,城管也嫌麻烦,就收场地费,没人交,总不能把几个老头揪起来抢钱吧,也就拖拖拉拉这么过了。虽然这么将就着,老许心里是清楚的,他们迟早会被这座城市淘汰掉,淘汰得连皮毛都不剩。

满马路都是疯了一样的各种车,疯了一样的各种人,像箭一样,那个快啊,看得心惊肉跳。谁还愿意让这慢悠悠的老旧东西在城里晃悠呢,除了速度慢,还影响着市容。

到了中午,老许就在车框里屈着腿,躺一阵。馍在车筐下面的一个布兜里,咬几口,凑合下就行了。下午,六七点,放了车,就该回仁和巷了。房还是那间指头宽的柴房,多少年了,没换过,便宜,一个月五十元,水电费也用不了多少。晚饭,老伴活着时,蹲在门口还能擀点面,死了,老许就在巷子口的面条铺,买一元五的面条,提回来煮。他没有用煤气、电磁炉,还是柴炉子。柴这些年拾了一堆,码在床底下。提着炉子,到门口,炉膛塞一张旧报纸,点着,一根一根放柴。黑烟咕咚一冒,再一冒,火苗一跳,再一跳,就起来了。黑烟在巷子里乱窜,把整条巷子呛得咳嗽不止。切一颗洋芋,一根葱,放水做成汤,汤要煮久些,洋芋绵绵的,才好吃。汤好了,下面,调点醋、盐,一顿饭就结束了。

吃完饭,就没事干了。暮色扩散开来,整个北关都模糊了。暮色走过巷子,钻进屋。抱住了蹲在地上的老许。老许迷糊了。已经很久没有梦见故乡了,最近,他总是梦见老家,梦见那年轻时的岁月,多像一片玉米林,青翠,结实,翻滚着波浪,唱着秦腔。他梦见穿着水红衣裳的老伴第一次嫁进许家的门,梦见胖嘟嘟的儿子穿着肚兜钻进了他的怀里,梦见那热烘烘的被窝里睡着一只懒猫,梦见五间瓦房上挂起了红灯笼,梦见簸箕地的胡麻蓝莹莹一片又一片,梦见架子车上拉着新买的炕柜走在山路上,梦见金灿灿的玉米上了架,梦见驴背上的老伴去转娘家……梦着梦着,老泪就静悄悄流满了脸。

终究是回不去的地方啊。

老许说,老梦见年轻时候的事,人就快活到头了。

三天后,巷子里有人说,老许在出租屋里吊死了。

篇3:许老师作文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一次特殊的愚人节,那次许老师可把我们整的够呛。

那是在去年的4月1日下午第二节课时发生的事。我仍记忆犹新。

“上课。”随着许老师响亮的声音,这节课开始了。

讲到一半时,许老师的声音低沉了下来,深情地说:“今天也许是我给 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讲到这儿,一双双眼睛好奇地盯着许老师。许老师又咽了一口口水说:“我被调到别的学校去工作,明天将有一名新的女老师担任你们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许老师话音刚落,班里就像开了的油锅似的沸腾起来。我的心情十分糟糕,心想,教了我们3年的许老师竟然在一天之内就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位陌生人,难道这3年的师生情也就到此告一个段落。不,不,不!这时我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咦,是谁在拍手?在这样一场师生离别的感人场面,是谁在幸灾乐祸?果然不出所料,是我旁边的金逸飞和陈天实。我看到金逸飞的大龅牙都露出来了,陈天实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俩都一副奸诈狡猾的模样。

他们还在一边拍手时,王成赶紧就找许老师签名,留作纪念,而丁可和胡佳月早已眼泪汪汪了。

胡佳月一直保持沉默;丁可也一动不动;在一旁的王雅倩面无表情,凝视着远方,她又在沉思;此时的卞翔已哭得不成样了,可说是鼻涕眼泪一把抓,真没想到一个大男孩竟会哭成这样。

这时,大家发现了许老师的脸上露出诡意的笑容,他大声宣布:“今天是愚人节”。

啊,我们都被整了。许老师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原来还有这两下,许老师真是有点坏。现在王雅倩不沉思了,胡佳月笑了,卞翔也不哭了,可金逸飞和陈天实的笑意没有了。我还真是挺佩服许老师的,装得那么像!

从许老师身上我们还可以回忆起许多许多,第一次打雪仗,新年的贺卡……

篇4:许老师作文

小巧精致的刘海,微微卷起的马尾辫,个子不高却十分亲切。她经常在教室低头批改作业,有时会在自习室和同学聊天,她就是我的奥数老师——许老师。

许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幽默风趣的好老师。

四年级的暑假,我刚到纳思书院学习奥数。许老师一见到我就说:“你也姓许啊,我们同姓呢。”这句话使我提升了对许老师的好感,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许老师不仅幽默风趣,还很关心爱护学生。有一次,我上完语文课准备去前台点餐。可是等午餐送来就会耽误下一节课了。我就准备下楼买东西。许老师走过来问我是不是要去吃饭,如果不介意可以和她一起去吃面,我答应了。下了楼,迎面吹来了一阵略带寒意的风,我习惯性的拉了拉衣服。许老师搂住了我的肩膀,说:“天气冷了,要多穿点衣服,不然会感冒的。”听了许老师的关心,我感觉不那么冷了,心里还感觉到了一点温暖。

经过了快一年的奥数学习,许老师让我报名了“中环杯”的奥数比赛。开始,许老师给我进行了许多专题练习,我也充满了信心。可是不知是太紧张了还是别的原因,我没能进入决赛。这让我感到十分沮丧。许老师知道了这个消息,不但没有批评我,而是一如既往的鼓励我:“一次失败不要紧,我们就把这一次的失败当做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尝试。以后还要更加努力。失败乃成功之母嘛,机会多的是,只要努力就一定行的!”这次失败以后,我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努力的学习了。

在纳思书院学习了一年多的奥数,我已经学会了许多解题方法和技巧。这都来自于许老师的教导和鼓励。幽默风趣、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对工作的一丝不苟,这些都是许老师身上的优点。其实每一位老师不都是这样的吗?

我想由衷的对许老师说一句:“谢谢您,许老师!”

篇5:许老师作文

许老师来了!在门口的同学慌慌张张地喊道。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一位穿红色大衣的女老师闪进了教室,三两步走到柜子旁把包放下,在大屏上快速打出今天早自习的任务,用手敲了敲黑板,大声说:看黑板!来,现在开始!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会儿书,嘿!真是人声鼎沸!有在给组长读单词的,有背课文的,有念可数名词变复数法则的过一会儿,许老师又拍手叫停,给我们教新单词。

许老师是极负责的。还记得刚开学不久,军训那段时间,我们的教官太过温柔,震不住我们,眼看别的班都快把所有的学完了,我们班还没有一点儿进度,许老师就急了,本不用参与训练过程的她却和我们一起站在操场上,端正每个人的姿势。老师还请来了指挥官为我们训练。指挥官是很严厉的,一排中有一个人没对齐,一排都要被踢,一次我们一整排女生都被踢了,许不老师心疼,又让指挥官不准踢我们。我们军训时运气不错,没有大太阳但老天爷仿佛为了不让以往几届学生吃亏,特地赏了我们一场雨。好在这雨不算太大,但也足够我们受的了。许老师经过几天给我们训练,嗓子都哑了,但她依然陪我们站在风雨中。第二天来,老师都感冒发烧了。大家心中都是很惭愧的,同时也被老师的精神所感动,毕竟这样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没有一个人会不为之敬佩的。

许老师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不管做什么都感觉急匆匆的,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快!快!对我们更是如此。平时教我们比的就是速度,让我们每人要争在40名以前,答题时倘若要慢一点儿,老师都很着急。但要是答错了,老师就会冷笑着说:看来我都白教了啊。班里调皮男生多,惹老师生气的不在少数,但老师从未叫家长或上手,最多不过拉出去训他几句。

许老师是很幽默的。记得一次许老师讲卷子时,石杰楠龙忘记带卷子了,老师碰巧看见了,操着一口旬阳话对他说:你坐那儿干嘛?你又不是马克思。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还在那儿对他说:卷子不见了?难道是升华变空气了?其余同学都笑弯了腰,我倒在椅子上笑得不能自已。哈哈,原来老师还有幽默的一面!

在我们七班有这么一位负责任,雷厉风行且十分幽默的班主任,我们还怕不会扬帆远航吗?

篇6:许老师作文

新年好!祝你新春快乐! 今天,奶奶说明天要给我包饺子吃,我一蹦三尺高,好久没有吃饺子了,明天一定要吃个够。

第二天,奶奶一大早就去买韭菜和肉,先择韭菜,择完后,把韭菜给跺碎;肉洗干净,也跺成肉糜,再放点香料和韭菜拌在一起。接着就开始弄饺子皮了,先取面粉放到盆里,再加水,然后把手伸进去搅拌,揉面,做成一个圆滚滚的长条,长条的直径大约2厘米左右。再切成一个个小面团,用擀面杖擀成直径6厘米左右的面饼作为饺子皮。

一切准备工作就做完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包饺子了。奶奶说包饺子先得把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外面不能露出饺子馅。不然一包的时候会挤出馅,再把饺子皮上下包起来,包成半圆形,中间先捏,在半圆形外沿沿边捏两遍,中间也捏两遍,一个饺子就做出来了,我跟奶奶学包饺子,我试的第一次不是馅多了点就是少了点,多出来馅就露了出来,露出来得馅好像在潮笑我的“杰作”。我又试了第二次,不是馅放的左了点就是放的右了点。我本想放弃包饺子,可爸爸说:“做什么事都不能放弃,就算失败几次也不能放弃。”我听了,立刻专心包起饺子来,慢慢地我包的饺子越来越好了,虽说样子还不太好,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馅不掉出来了。我这次包了很多饺子,奶奶还说我包了总共的.三分之一呢!

饺子包好了,该煮饺子了,因为是肉饺子,所以沸腾四次就行了。在煮的过成中,我静静地等待着,我幻想着自己已经吃上了肉饺子,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想自己做的饺子一定很美味吧!我等了好久,终于做好了,奶奶还给我加了酱油,说:”酱油拌了会更好吃的,这下我们碗里个个都变成“金元宝”了。我们吃的时候,爸爸一猜就能猜到,这个是谁包的那个是谁包的,我问爸爸:”你怎么知道的。”爸爸说:”从饺子的样子就能知道。”全家人都笑了, 我也笑了。

爸爸妈妈都说我做的饺子很好吃,我感到很自豪。老师,你有什么趣事就赶紧寄封信过来吧!

祝您

身体健康!

新春快乐!

学生

20xx年2月4日

篇7:许老师作文

敬爱的许老师:

您好!

好久不见了,寒假您过得开心吗?去哪里玩了?身体怎么样?今天我向您说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就在前天,翁苡珊和陆文琪来我的新家玩。

我们看了会儿书,跑到楼上露台上去荡了会秋千,上了会儿QQ,可依然很无趣,于是拼命找事做。这时,我看到了一袋陶泥,便提议说:我们去楼上晒太阳做陶泥吧!“陆陆一拍桌子,当做是拍了板,叫道:“好!好!”。

来到露台,我们商量着做什么。最后,我们决定做一个店,店名叫“时尚休闲用品店”,人物也想好了,是一个来购物的暴发户,一个店小二,还有一个收银员,全是女的。还有许多主题:床上用品、水果、水上用具、卫生间用具和盆景。确认完后,我们便开始做人物了。

我们找出肉色的泥块,切下一块做人脸,可没料到这陶泥十分硬,根本不能直接做。于是我出于几年的经验告诉她们一种好方法:用小刀把陶泥块切碎,再把碎块堆起来压一下,接着做出开关,于是,三个油亮亮的陶泥球就做好了。做好头,我们分配任务:我做的是富矿的暴发户,陆陆做的是卓玛服务员,苡珊则做漂亮的收银员,不一会儿,三个小人就在我们面前:收银员穿着红的裙子,笑容满面;卓玛戴着五彩头饰,穿着花衣;暴发户就好玩了,头上“堆”着五花八门的发夹,穿着一身华美的大衣,看上去很胖。

我找来一个精美的包装盒当店面,苡珊做可膑小香皂,我做浑色小床,陆陆做收银台,大家各忙各的,很是和谐。

经过一天的努力,我们的作品终于完成啦!许老师,您寒假里有什么有趣的事呢?快来信告诉我吧!

敬祝

身体健康!

篇8:谁许地老天荒散文

谁许地老天荒散文

还记得那年,我们经过一排排整齐书桌,在夏日绚丽的阳光下横穿过街道,走出了留守三年的班级。在那样的夏天,总是能带给人除了生与死之外的另一种感觉,那种感觉让人欲罢而不能。而正在青春时的我们,的确总是为了别后的一个恍然大悟而咬牙切齿,而后想起一些曾经留宿在那些个夏天里的美好记忆,却早已不见了踪迹。

然而岁月就像一条长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总是带给青春隐隐的伤感。一次聚会,看到那些久别的朋友,不禁又开始重新熟络他们,不知道这样还能多久,有一种害怕失去的感觉总是缠绕在我的.身旁,不曾离去。十六岁的夏天似乎那么深刻,时间漫不经心的从我身上就这样流淌而过,如此美好的回忆,我是否能用一生来铭记。

也许青春的时光真的太过美好了,心里轻松的无需承载一片乌云,我们的面孔如同雨后绽开的花朵般鲜嫩。所以回想起那些可以用诗串起来的日子,那些美好的记忆总是不免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正在青春途中的我们担心着一切终将飘远,终将被一个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距离隔开。只因为青春如此的无可挑剔,如此的完美,似乎在我们心里都成为了一种负担,生怕它会有一丝一毫的衰减。

喧闹的街道上依然这样车水马龙。时间的确是一种让人心生敬畏的东西,它一下子就把自己以为是最闪耀的记忆推进黑暗中的深渊,成为那一抹淡淡的自知的光。我想再去追忆那些淡淡的、甜美的回忆,但束手无策,只能写下我心底的那些文字来寄托情感,所以难免在花香轻袭之时,令我抚之怅然。如果可以,我愿逝去生命三分之一,换取那一抹淡香。冥冥之中,叹一句:太匆匆,自是年少长恨水长东。

记得那个时候,我们上体育课喜欢聚在操场的某个角落聊天,我们上课嘴里总是叼着别人买的棒棒糖,我们喜欢一起聚在教室门口啃早点,我们喜欢天热时吃同一块冰淇淋、喝同一罐饮料。可是啊,这一切都只是在我们的无边无际的记忆里悄然而行,我曾经告诉自己,我怀念的是那时的天真和纯洁,可是现在我才明白,我是在留守那份真挚的情感,虽然分开,但感情如昔,之后缺少的只是一份相濡以沫。

每一次微笑都如此的让我没齿难忘,每一个笑语都如此的让我刻骨铭心!漫不经心的去欣赏好多电影,还记得被剧中的情节所吸引,又担心着随时可能落幕时的感觉吗?诚然,对于每一个潇洒的灵魂,这一切只都是一种执着的幼稚。其实,生命的每一个驿站都有它独特的意境,只需要把经过的一切都当成一种财富,把视线投降尚且还未抵达的前方。然而,十六岁那年,我们却不懂青春,没有好好珍惜。情深潭水,谁许地老天荒?等它流散在时间里的时候,才细心的采集每一点幸福,来留住那永恒的芬芳。

谁许地老天荒散文

班主任许老师作文

许一世情缘的散文

幽默的许老师作文

时光清浅许岁月安然散文

轻许的诺言经典散文

另类的许老师作文650字

灯火阑珊,许你烟雨繁华的散文

谢谢你许我倾世年华散文

一许冷水渐浓优秀散文

许老师散文(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许老师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