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庄子真的美学观(共含6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ntoni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庄子真的美学观
“真”是和庄子人生自由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真”就没有人生自由,也没有美的产生和存在.庄子“真”的美学观,是他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延续,是对礼乐文化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的批判,其实质是追求人生与“道”和谐的大美境界,对后代有着多方面的思想启迪意义,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 者:李明珠 作者单位: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61 刊 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0(4) 分类号:B83-09 关键词:庄子 真 美 自由 异化庄子美学浅论
庄子美学博大精深,主张自然朴素,反对雕削取巧.崇尚回到“自然”的.“混沌”时代,强调表现宇宙万物的本源及其变化规律的“道”.这个“道”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
作 者:夏治国 XIA Zhi-guo 作者单位:沧州市大化中学,河北,沧州,061001 刊 名: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COLLEGE 年,卷(期):2002 18(2) 分类号:B83 关键词:庄子美学 个性 浪漫主义论庄子死亡观的美学价值
庄子的死亡观集中体现在生命相对论,自然本体论和精神超越论三个层面.其美学思想是在人向自然生成的动态过程中,以“道”和“德”两个美学范畴为基础,借助精神外在和内在无限超越的双向统一,建构超越时空有限性的'美学死亡观,使死亡的忧惧感化为精神的至乐感,回归“道”体的本原状态.
作 者:刘明 作者单位:平顶山师专,河南,平顶山,467002 刊 名:平顶山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DINGSH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8(6) 分类号:B223.5 B83-02 关键词:庄子 死亡观 美学价值徐复观对庄子美学的发明及其误读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出版的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对庄子美学做了深度的发明,于奠定庄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开山地位厥功甚巨.徐氏把庄子美学诠解为中国艺术精神,企图在技的层面上与道会和,导致如下连续的困境:(1)把技外见道误读为技中见道,合乎常识然而却违异庄子本意;(2)引入现象学的纯粹意识以解读“心斋”,将之定义为审美观照,成为技中见道说的反证;(3)把“天地精神”读作艺术精神,颠倒了庄子思想中自然对艺术的优先关系;以艺术取代审美,就无法在审美与自然的共通关系之中来为庄子美学作出定位.
作 者:张节末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刊 名:浙江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5) 分类号:B83 关键词:徐复观 庄子美学 误读庄子美学的生命意义
庄子哲学实际上是生命哲学、庄子美学实际也是生命美学.庄子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为困于尘世的人寻找一条幸福之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超脱,便拟在精神境域中求得自由,得到精神上的`超越自适.庄子求“道”实际是求人生.本文拟从庄子美学观念解析入手,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庄子对人的关注,对生命观念的见解.
作 者:黄萍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4 25(8) 分类号:B83 关键词:庄子 美学 生命 意义观《美学散步》有感
“美”这一个词真的很有魅力,追溯上下五千年,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革命者,亦或是普通人,哪一个不为她神魂颠倒?人们就像是身处于《蒹葭》中,不断追寻,却追而不得。她是梦吗?还是心中的执念呢?更有可能的,是与身具来的一种本能吧。
大多数人都认为,美应该是静的。是那种处于烟雾缭绕的梦境中,是那云烟袅袅的高山上的雪松,有坚挺的硬朗,有神秘的幻象。四周应该是静谧的,幽然的。但为什么静呢?心理学上说,在安静的时候,特别是在夜晚,人们对于四周的感知力与想象力都会得到提升,那满足了许多人对于神秘、不可知的事物的好奇与遐想。于是,有许多人前赴后继的去山林间,返璞归真,追寻那种自然的美。
而另外一些人,我们称之为“真正的高人”,则是“大隐隐于市”的。他们于人群中洁身自好,保持自我。众人崇敬仰慕他们,却无法效仿他们。这一类人的确可以说是活在喧嚣中了吧。但他们摈弃了许多人性,与大众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对于美,在我看来,是更加纯粹的东西。我们不必刻意摈弃那些所谓的世俗,去捏造一个完美的自己;不必隐藏自己,将自己置身于人世之外,去做那些仙姑道婆;当然也不是去迎合那些俗媚之人,同流合污。更加值得去追寻的,是从喧嚣的声音中找到与自己更为贴切的.,达到灵魂的共鸣,追寻其本质,不断磨练自己,学会坐看云卷云舒的淡然,不去愤世嫉俗,也不伤风秋月。
任何疯狂的背后总有着镇定与肃穆的存在。就像海的深处永远停留在静寂里,不管它的表面多么狂涛汹涌;就像希腊雕塑的造像里那表情展示着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不管它的表情多么激情狂怒。有的人讨厌舞会、晚宴,因为那是一切虚伪的假象的聚集,但那有什么错呢?人本生就是美的追寻者,将一切美集中、提高、精粹化是一种与身俱来的能力。就如那极具争议的拉奥孔雕像,他不像在史诗里那样痛极大吼,是因为雕刻物质的表现条件在直接观照里显得不美,这并不存在道德上的考虑不是吗?
在生活中,人人都是艺术家,并不是内心的冷漠让人在面临创痛时保持面容的平静。说是面具也罢,那也许是在众人喧闹的哭喊中对于美的一种特别的追求,无关道德。这个世界无论再污秽不堪,我们也忍不住睁大眼睛看个究竟。就如轰叔所说“我们在寻找共性,可能是曾经的污点,现在的忍耐,将来的苦难。”但我们定要依恋这个世界,虽然有些黑暗,但我们——天生的美学大师,注定会在这个无比喧闹的世界,坚定的活下去。
★ 美学论文
★ 庄子心得
★ 庄子格言
★ 庄子寓言故事
★ 庄子语录
★ 庄子《寓言》
★ 庄子高考作文
★ 庄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