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还是“死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努力的陈嘟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理解”还是“死记”(共含5篇),欢迎阅读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努力的陈嘟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理解”还是“死记”

篇1:“理解”还是“死记”

在我的记忆中,上小学那会儿,语文抄写性的作业比较多,抄词语,抄课文,抄段落大意,抄中心思想……死记硬背的比较多。

现在,我们布置作业,抄写的少了,比较注重理解,仿佛上课弄懂了就行了。仿佛一抄写,就要被贴上“死做”“没有创意”的标签,因此,我们平时布置作业,基本没有抄写的要求。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学习上,学生只有一张嘴。说起来,看起来都会,做的时候漏洞百出;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填空时漏字、添字现象严重。

看来,传统的好的做法不能丢。

就连数学学习也是这样,一次听王冬梅上“9的乘法”,学生既要明白9的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又要把它背得滚瓜烂熟。因为做乘法题,你不可能每次都把几个9相加,尽管这样做能算出得数,但太费时了。

《大禹治水》一课有两个同音字:“制”和“治”,一次做题,大部分学生把“制服”写成“治服”,我觉得很奇怪:课上不是把两个字的意思都搞清了吗,怎么会有这么多同学错呢?其实,“弄懂”和“记住”之间不能划等号。后来我规定学生死记硬背,告诉他们“制”和“服”是固定搭配。单元测试又出现了这个词,这一次只有3个学生有错,正确率大大提高了。这就说明,在低年段,死记硬背站的份额要更多一点。

学习语文需要理解,也需要死记硬背。没有理解,语文学习就成了一潭死水;没有死记硬背,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篇2:阅览和死记

阅览和死记

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 作者:(明)唐寅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作者:歌德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作者:《格言联壁》

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 ( 关于读书的名言 )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作者:高尔基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作者:叔本华

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饭者生疾病。 作者:章学诚

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 作者:(宋)陆游

深思立身道;精读修业书。 作者:《对联集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作者:(唐)杜甫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努力向学,尉为国用。 作者:孙中山

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作者:高尔基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作者:(清)徐洪钧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作者:书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孔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作者:(唐)颜真卿

书是传播智慧的工具。 作者:夸美纽斯

掌握知识不是为了争论不休,不是为了藐视别人,不是为利益、荣誉、权力或者达到某种目的,而是为了用于生活。 作者:培根

读书既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作者:《格言联壁》

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有的书只要读读其中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作者:培根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作者:郭沫若

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 作者:加里宁

非读书,不畚入圣贤之域。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作者:《格言联壁》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作者:陶行知

书山寻宝;学海泛舟。 作者:《对联集锦》( 名言警句 )

才学如果不用就会永远埋没。沉香要放在火上,麝香要研成细末。 作者:萨迪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作者:(宋)郑耕老

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巴金

篇3:小学生需要死记民俗歇后语

小学生需要死记民俗歇后语

1、打开天窗――说亮话

2、新官上任――三把火

3、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4、破棉袄套绸衫――装面子

5、八仙聚会――神聊

6、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7、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8、竹笋出土――节节高

9、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10、破表――没准儿

1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2、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13、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14、破屋门――老得用棍儿顶着

15、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16、瞎子点灯――白费蜡

17、菩萨的`胡子――人安的

18、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1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0、破罐子――甩了

21、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22、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23、破茶壶掉进水里――几头进水

24、破梁做根烧火棍――大材小用

25、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27、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28、老虎屁股――摸不得

29、葡萄架下乘凉――舒适

30、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1、芝麻开花――节节高

32、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33、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34、对牛弹琴――白费劲

35、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6、破琵琶――不好谈(弹)

37、背鼓上门――讨打

38、七八月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39、破麻袋装着烂套子――不是好货

40、破被子包珍珠――好的在里面

41、菩萨坐冷庙――孤苦伶仃

42、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43、七尺汉子六尺门――不得不低头

44、破网捞虾――落空

45、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46、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47、破喇叭――别吹了

48、破网打鱼――瞎张罗

49、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0、剖开墨鱼肚――一付黑心肠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瞎子戴眼镜――装饰

53、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54、饺子破皮――露了馅

55、板上订钉――跑不了

56、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57、兔子尾巴――长不了

58、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59、破大褂――没理(里)

60、菩萨的长虫――佛口蛇心

61、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62、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63、七擒孟获――叫他口服心服

64、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65、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66、迫击炮打蚊子――小题大作

67、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68、剖腹献肝胆――死尽忠心

69、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0、破饺子――溜边了

71、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7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73、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74、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75、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76、剖鱼得珠――喜出望外

77、剖腹藏珍珠――爱财不爱命

78、菩萨的胡须――人造的

79、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80、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1、破皮球,烂轮胎――到处泄气

82、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83、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84、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85、葡萄汁充花露水――不是哪块香料

86、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8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89、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90、破蒸笼蒸馒头――浑身出气

91、迫击炮对机关枪――半晌回一句

92、菩萨掉大河里――留(流)神

93、偷鸡不成――蚀把米

94、剖腹藏珠――要钱不要命

95、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96、破皮球缝帽子――不成器(盛气)

97、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98、破夹袄上绣牡丹――图表面好看

99、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100、草把做灯――粗心(芯)

101、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10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103、猫哭耗子――假慈悲

104、老虎拉车――谁敢

105、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06、船到桥头――自会直

107、菩萨的心肠――软的

篇4:蜘蛛诈死记小学作文400字

蜘蛛诈死记小学作文400字

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蜘蛛也会装死。

那天晚上,我准备到浴室洗澡。正当要洗澡时,透过镜子,我无意中看见对面墙上有一只大蜘蛛。它用八只又细又长的脚,紧紧地把身子贴在墙上,身体表面 还有暗绿色的花纹。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只突然来访的蜘蛛,生怕这只八只脚的外来访客靠近我。果然如我所料,它真的朝我这边发起突然袭击。它摆动着那八只细 长的脚。快速地朝我爬了过来。我赶忙把喷头拿下瞄准它,直往它的身上喷射,可是水却偏和我较劲,总是喷不中它,它见此情景便更快地朝我爬来。我心一慌,向 后退了几步,又一次瞄准它,近距离的往它身上喷水。终于因我战术有方,大获全胜。

这只刚才还得意洋洋的外来访客,这时只好将八只脚一收缩,缩成球一般,直往下滚,一直滚到水管上,就一动不动了。我被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访客的`惨样逗笑了。心想:“哼”,就你这低智商的动物也敢跟我斗,真是自不量力!最终还不是被我打败了?

我兴奋地挥动着毛巾,打开水龙头洗起澡来。但无意中发现墙角又有一只大蜘蛛,这只大蜘蛛的脚也是又细又长的,身上也有暗绿色的花纹。我心想莫非是那只八只脚的蜘蛛的兄弟来找我报仇来了!可是我仔细看看水管,水管上什么也没有,难道这只蜘蛛复活了?

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脑子里突然闪过电影中有些人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装死的镜头。我突然间全明白了,原来蜘蛛就是用这种办法逃离了我的手掌心而获得重生。

世界上的许多动物不就是用这种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吗?

篇5:物理死记才能活用学习方法总结

物理死记才能活用学习方法总结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比较好,而不是最好,而我绝对不是天才型的学生”。

因此我学物理的方法有些“死板”,相信只有“死记”然后才有“活用”。许多学生对于一些老师总是嗤之以鼻。没有真正去体会和实践它们。其实之所以这些经验会被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原因只有一个,它们的确是好方法。比如学物理的一条最基本原则—理解。

我对于理解,不仅是看到它,知道它,更重要的是记住它、懂得它,这样便有了我先前说的死记,就像学文科一样,我对物理书是相当熟悉的,主要是定理、概念,我在一节课上完后,就背出来。

说是死记,因为记它们的时候,我的确是老老实实,一个字不差得记。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段文字,就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明白,而背出来则是真正做到读明白。

一、由于经常背概念,我往往会找到一些规律。

(1)列如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从中便发现不论“闭合电路”或“部分电路”定律针对都是“电流”这个物理量。

推而广之,每一条定理、定律都必有中心词,都是针对一个物理量,而其他涉及到的物理量或是用来定义它,或是用来计算它。抓住这样的规律,什么定理、定律,以后遇到相关内容就容易归类于联系。

(2)虽然有些解题思路通过做习题也可以掌握,但如果一开始脑子中便有一定联系,遇到题目就能将思路理得清晰,更有利于以后举一反三,应付不同题目。

二、熟悉课文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很快的弄清课本的总体思路。

(1)为什么这节要在那节的后面,而这章又在那章的前头?这节与那节之间有什么联系?这章与那章之间有存在什么关系?

(2)于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在自己的脑海中逐渐建立起了框架,前前后后、分章分节的内容总结成了几大系统,思路便也是随之清晰起来了。

(3)以前我的一个物理老师说过,物理书“应该越学越博”,这句话说的就是能成系统,抓住主干。而要准确抽象出重点内容,我感到熟悉课本少。

(4)在测验和考试前复习物理,我是以看书为主的,在临考前最后一次理清脑子中的各种概念、各种系统。我发现这样的效果要比无的放矢找题目要好得多。

三、当然,题目不是不重要的。前文常提到“思路”,而形成的众多思路,正是在实践中形成并成熟的。

而且,如果光看概念,思路往往只有一个方向,但题目就可以帮助你从另一个角度运用这一定理。

在做题的过程中还会发现自己以前对某个要点理解有所偏差,甚至题目提供的思路有时会让自己惊喜得发现:“对了!这个两个定理是联系来的。”

每当这个时候,我习惯将这种典型的题目记录,在有关概念的旁边,以便下次看到这个概念时,能重温一遍这种思路。

如果有家长朋友还有教育方法、学习技巧方面的疑惑的话,不妨去我的朋友圈看看相应的文章,我经常会写一些我的教育心得和发现。或直接来与我交流,已经出现在孩子身上的具体细节和情况。

小品《理解》

理解作文

理解作文

理解近义词

经验主义还是科学主义?

还是散文好

会计还是英语老师

还是安徒生好作文

用还是造句

还是儿时好作文

“理解”还是“死记”(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理解”还是“死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