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座右铭以及理解(共含5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itiane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宽厚仁和,倾诚无忌”——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认为:“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序》认为医理艰深,疾病千变万化,医生必须具有“爱人、知人”的精神。南宋肖纲在《劝医论》中指出:“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
“医乃仁术,仁善立业”——宋代林逋在《省心录·论医》中指出:“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生死之所系。”清代名医费伯雄认为:“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明朝王绍隆在《医灯续焰》中说:“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为医之道,必先正己”——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明辨:“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仁心仁术、视病犹亲、术德兼修、感同身受,成为中医人文道德观的重要表达,需要我们后学持续传承与不懈践行。
“一视同仁,贵义贱利”——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认为:“欺则良知日以蔽塞,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而医道日昌。”明代龚延贤在《万病回春》提出医家要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五知气运;六明经络;七识药性;八会炮制;九莫嫉妒;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
“精求医理,博采众长”——魏晋褚澄在《褚氏遗书》指出:“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要求行医者“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要术德兼修,至精至微,“医道精深,不可浅尝辄止,而医者责任重大,临证不可不慎。”
“一心赴救,视病犹亲”——从中医药有史以来,无论是唐代的“患坊”,或是苏东坡创办的“安乐病坊”,无不充溢着仁慈博爱的人文道德。隋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大医精诚》指出“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明代张景岳在《类经图翼·自序》论及:“医之为道,性命判于呼吸,祸福决自指端,诚不可猜摸尝试,以误生灵。”
“廉洁淳良,不唯名利”——明代裴一中在《言医》指出:“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华序》说道:“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
医生的座右铭集锦
1)医者以草率诊疗为耻。
2)行妙手仁心医术,立高尚医德医风。
3)患者无分贵贱,爱人胜于爱己,百拇医药。
4)医为仁人之术,必其仁人之心。
5)没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崇高。
6)做人重在诚,为医重在德。
7)病友急我急,病友想我想,病友需求我奉献。
8)细微显真情,平凡塑仁心。
9)医者多一份关爱,患者少一分痛苦。
10)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11)不重千金价,惟推一体仁。
12)医德为玉,医术为金。
13)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14)立院济世,行医为民。
15)医德医风见于心,至善至诚践于行。
16)树医德、重医术、善医人、勤医心。
17)没有什么比病人的.利益更值得医生关注。
18)至德行本,善医济世。
19)德高技精铸大医风范,礼全心诚创和谐医患。
20)心不如佛者,不得为医。
21)用爱谱写真情,用心呵护生命。
22)把苦、累、怨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
23)风高人心醉,德厚院生辉。
24)厚德载物施仁术,大医精诚济苍生。
25)面对面问诊,心连心开方。
26)术惠病人,德传天下。
27)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28)医者父母心,仁德值千金。
29)行医一生,奉献一生,不求名利,只求利人。
30)精医重道,仁心惠世。
医生的座右铭推荐
1)医行天地间,品高德自远。
2)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3)妙手两肩担道义,良医一心为病人。
4)不求出名,只求别出事。
5)做自己能做的事,不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儿。
6)医·精益求精,德·永无止境。
7)创新之路勤为径,服务争优心作舟。
8)清廉是为人之本,贪黩是祸害之源。
9)天道重医道,医道须仁道。
10)妙手仁心医患,杏林春暖人间。
11)厚德精医,止于至善。
12)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13)修医德于细微处·正医风从点滴起。
14)无论在任何压力下,也不能滥用自己的知识。
15)爱院求实,常修从医之德;创新奉献,常举兴院之事。
16)医德泽天下,仁爱润古今。
17)处世做人存正气,从医崇德树新风
18)一个医生对待病人:一要治病,二要治心。
19)你可以有同情心,但不要同情心泛滥。
20)换位思考常思患者不易,将心比心多为患者着想。
21)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为病人所需。
22)厚德精医,心诚利人。
23)德乃做人之本,廉是行医之道。
24)一言一行不忘医德准则,一举一动常思患者痛苦。
25)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26)医德承载生命,爱心传递真情。
27)用药如用刑。刑不可误,误即于人命。
28)扶伤救死弘人道,济世匡民暖杏林。
29)心系患者方能德被天下,胸怀百姓始信大爱无边。
30)医术贵在精,医德贵于金。
“一心赴救,视病犹亲”——从中医药有史以来,无论是唐代的“患坊”,或是苏东坡创办的“安乐病坊”,无不充溢着仁慈博爱的人文道德。隋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大医精诚》指出“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明代张景岳在《类经图翼·自序》论及:“医之为道,性命判于呼吸,祸福决自指端,诚不可猜摸尝试,以误生灵。”
“廉洁淳良,不唯名利”——明代裴一中在《言医》指出:“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华序》说道:“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
“宽厚仁和,倾诚无忌”——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认为:“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序》认为医理艰深,疾病千变万化,医生必须具有“爱人、知人”的精神。南宋肖纲在《劝医论》中指出:“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
“医乃仁术,仁善立业”——宋代林逋在《省心录·论医》中指出:“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生死之所系。”清代名医费伯雄认为:“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明朝王绍隆在《医灯续焰》中说:“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为医之道,必先正己”——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明辨:“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仁心仁术、视病犹亲、术德兼修、感同身受,成为中医人文道德观的重要表达,需要我们后学持续传承与不懈践行。
“一视同仁,贵义贱利”——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认为:“欺则良知日以蔽塞,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而医道日昌。”明代龚延贤在《万病回春》提出医家要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五知气运;六明经络;七识药性;八会炮制;九莫嫉妒;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
“精求医理,博采众长”——魏晋褚澄在《褚氏遗书》指出:“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要求行医者“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要术德兼修,至精至微,“医道精深,不可浅尝辄止,而医者责任重大,临证不可不慎。”
1) 厚德载医创名牌,人本医疗赢未来。
2) 荡起医患和谐的船桨,为您扬起健康的风帆。
3) 妙手勤施,逢病皆尽力,仁心广布,医患必和谐。
4) 医术乃医者之本,医德乃大医之魂。
5) 身怀仁术广济世,不求名利扬医德。
6) 做门诊时一定要多做检查,以防漏诊。
7) 敬师如敬神,同行固友谊。
8) 医德高尚者,患者恒敬之。
9) 医师行医千万条,救死扶伤第一条。
10) 做人诚为重,为医德先行。
11)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为。
12) 清如秋菊何妨瘦,廉如梅花不畏寒。
13) 无德者不能为医,有品者方能济世。
14) 医德是行医的基石,医术是驱病的利剑。
15) 恒德者不可为医也。
16) 但愿世间人长健,何妨架上药生尘。
17) 船靠舵正,医靠德正。
18) 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作为首要关心的事。
19) 微笑暖人心,真情待病人。
20) 加强慎独修养,提高医德水平
1) 天道重医道,医道须仁道。
2) 妙手仁心医患,杏林春暖人间。
3) 厚德精医,止于至善。
4) 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5) 修医德于细微处·正医风从点滴起。
6) 无论在任何压力下,也不能滥用自己的知识。
7) 爱院求实,常修从医之德;创新奉献,常举兴院之事。
8) 医德泽天下,仁爱润古今。
9) 处世做人存正气,从医崇德树新风
10) 一个医生对待病人:一要治病,二要治心。
11) 你可以有同情心,但不要同情心泛滥。
12) 换位思考常思患者不易,将心比心多为患者着想。
13) 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为病人所需。
14) 厚德精医,心诚利人。
15) 德乃做人之本,廉是行医之道。
16) 一言一行不忘医德准则,一举一动常思患者痛苦。
17) 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18) 医德承载生命,爱心传递真情。
19) 用药如用刑。刑不可误,误即于人命。
20) 扶伤救死弘人道,济世匡民暖杏林。
21) 心系患者方能德被天下,胸怀百姓始信大爱无边。
22) 医术贵在精,医德贵于金。
23) 精医术,诚医德。
24) 服务贵在真诚,信誉来自实力。
25) 不忘医德准则,服务群众有情。
26) 莲,因洁而尊;医,因廉而正。
27) 治病救人,以心救心,和谐关系,以心交心。
28) 德医双馨,济世怀仁。
29)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30) 医者当自重,施诊莫贪欺。
理解是一种高贵的语言,是心灵静默的一种升华。或许我们做不到“海纳百川,能容乃大”的宽宏,但是我们却可以用一颗坦诚、恳切一点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与事,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美好。
理解亲情。妈妈的辛苦操劳你理解了吗?你是否曾因为妈妈的一句严厉批评摔门而出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世界上哪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儿女?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渗透着丝丝爱意。然而我们却往往不感恩、不理解她们。
理解友情。我们都有许多朋友,但患难与共的真心朋友又有几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理解是友谊的第一条件,有了理解,朋友才能共同进步,友谊才能地久天长。当朋友因一句无心的话、一个无意的动作而伤害了你,你会跟他翻脸吗?当朋友与你发生了一个误会,因此而闹不和,你会理解他吗?
理解生活。生活虽然很坎坷。我们会面临失败,面临成功,面临死亡。但是只有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它才会让我们过得轻松。只要心中有梦,只要心中有爱,只要心中有理解,只要心中有信念。你就能成功。所以,请不要用金钱与名利去衡量成功与失败。
苏轼一生坎坷,曾经悲观忧虑,可是他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他。他理解了生活的真谛,果断地走出了黑暗的官场,去理解他的另一种生活,于是才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传诵至今的千古名句。
让我们开启理解之花,多一份关爱;展开理解之云,多一份温暖;品尝理解之泉,多一份感恩。你的心扉,让自己去理解别人,也让别人来理解自己。
振振的妈妈每天笑容满面地到幼儿园接送儿子,见到老师总是提醒儿子向老师问好,尊重与理解。这天下午,她又如往常一样满脸笑容地来接儿子了,可一到活动室门口,只见四五个孩子围着她的儿子扯手的扯手,拉脚的拉脚,又听到她儿子的哭声,她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手一个把小朋友拉开,且呵斥声不断。那几个孩子惊恐地呆立一旁。见我走近她,她气势汹汹地指着这群惊魂未定的孩子说:“他、他,还有他们几个都在欺侮我家振振,看他老实。”从我平时对这几个孩子的了解,我断定家长一定是误会了。于是我对振振妈妈说:“不会吧,一定是误会了,请允许我把事实了解清楚……”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她便气忿地说:“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他们都在欺侮振振!”说完就抱起儿子气冲冲地走出了活动室,并逢人便说:“我的孩子被打哭了,老师不管!”
我叫来那几位受惊吓的孩子,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不料他们只会连连说“我没打他,我没打他”,此外,什么也说不清楚,幼教之友《尊重与理解》。我猜测很可能是振振滑倒在地,这几个小朋友前去搀扶,到底是只有3岁多点的孩子,扶得不对头,反而使振振难受得哭喊起来。
实际情况与我的分析基本一致。第二天,我准备向振振妈妈说清事实,争取她的理解,哪知她一连三天都未送孩子来。正当我准备上她家做工作时,她抱着孩子来了,不再像过去一样笑容可掬地招呼孩子叫“老师好”了。我把实际情况讲给她听,并一如既往地热情接待他娘俩。振振有挑食的毛病,遇到不爱吃的菜,或拒吃,或吃得很慢,但只要老师去喂,他还是能将饭菜吃完。这种时候,我就喂他,保证振振愉快地吃完午餐。
尊重和真诚换来了理解,振振妈妈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态度。后来,她因工作忙而不得不将儿子转入全托幼儿园,但她不管在哪里看见我,仍然亲切地招呼我。
“在人际交往中,这是很重要的……”健康教育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我看了一下表,已是放学时间了,老师还在讲什么理解的重要性。唉,老师,我理解您的一片苦心,可肚子不理解我,已经是第N次抗议了。“……为了获得理解就先要付出理解。好,下课。”终于解放了,我拽出书包就奔进夜色里。
“站住!”唉,我本想偷偷溜进屋里,没想到给妈妈逮个正着。她一个箭步向前,劈头盖脸一顿发问:“怎么这么晚回来?是不是出去玩了,我和你说过多少次……”我最佩服我妈这点了,不管你有没有错,先盖上一个罪名,接着往下发展,顺便带上幼儿园的错一起训。我一开始连说几个“不”字,还想解释,谁知老妈一点喘息的机会都不留,什么书桌不整理,被子也不叠,这都哪跟哪啊?我再也扛不住了,大吼一声:“行了!”老妈一愣,我趁势夺过话语权:“我最近学习压力大你又不是不知道,回来晚点怎么了?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说罢进屋,将门狠狠地摔上。
吃饭时,爸爸看出了气氛不对,连问怎么了。我一句话也不说,倒不是耍态度,实在是害怕老妈那张难过的脸。
晚上躺在床上好难受,被人误解了还在其次,让老妈伤心令我不安才是主要。想想也是,妈妈最近的工作压力很大,常常失眠,精神状态一直欠佳,况且为人父母最担心孩子,回家晚了更是坐立不安,发点脾气也属正常。都怪我,没有将事情讲清楚,对妈妈的态度不好更是不该。对了,老师在放学前说过一句话,是什么来着?哦,为了获得理解就要先付出理解。我要让妈妈理解我,冰释这场误会。好,就这么办!
我翻身起床,敲敲妈妈屋的门走了进去。妈妈还没睡,见我进去,奇怪地问:“怎么了?”“妈,我想和你谈一会。”“谈什么?”“一条定律,理解定律……”
★ 座右铭
★ 小品《理解》
★ 理解作文
★ 理解作文
★ 理解近义词
★ 最好座右铭
★ 金庸座右铭
★ 质量检验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