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笔顺易错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流水线工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笔画笔顺易错字(共含7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流水线工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笔画笔顺易错字

篇1:笔画笔顺易错字

一、横

1末笔为二: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堇jǐn(谨、槿)——末二笔为竖、横。隹zhuī(谁、难)——末二笔为竖、横。

2土、士分开土——寺(侍、诗、痔、等)周、袁、幸。士——吉(洁、桔、结、秸)志、壳、声、喜、嘉、壹、壶、壮。

3天、夭分开天——吞、蚕、忝tiǎn(添、舔)、奏(凑)。夭——乔(侨、桥、骄、娇)岙、袄、妖。

4王、壬分开王——呈(程、逞)。壬——任(凭)廷、淫。

5首笔是横不是撇:丰(蚌、艳、契)、耒lěi(耕、耘、耙)。邦(帮、梆、绑)的第四笔是撇。刊的第三笔是竖。

6横“山”的中横向左向右出头不出头:中横向右不出头——寻、帚、刍(邹)当、雪、扫、妇、侵。横“山”有竖穿过时中横向右要出头--聿yù(建)秉、捷、唐、康、争、兼。中横向左都出头——疟、虐(谑)末笔笔顺:横、竖折、\[中\]横。

7讯的右旁和丑笔顺不同:讯的右旁(汛、讯、迅)——笔顺:横折弯钩、横、竖。(末二笔为十)。丑(扭、纽、钮)——笔顺:横折、竖、横、横(末二笔为二)。

8毋、贯笔顺:毋wú笔顺:竖折、横折钩,〔先〕撇、〔后〕横(两边出头)。贯的上部部件——笔顺:竖折、横折、〔先〕竖、〔后〕横(两边出头)。

9衰的笔顺:中间部件:竖、横折、〔中间〕长横(两边出头)、短横(堵口)。

10皮的前三笔笔顺:横钩、撇、竖。

二、竖

1竖与撇之分:临、监、坚、竖、紧——第二笔是竖,不是撇。旧——第一笔是竖。归——第二笔是撇。

2“周”与“同”第一笔不同:同、冈、网、罔——第一笔是竖。周、用——第一笔是撇。

3“月”第一笔有变化:育、肯、胃、有、肩——月在下,首笔为竖。肚、肌、肠、期、朗——月在左右,首笔为撇。

4强调后写竖:假、暇、遐(霞)——中间部件前三笔笔顺:横折、横、竖。报、服——右旁前两笔笔顺:横折钩、竖。

5出头与不出头:出头——由(黄寅)、黾(渑、绳、蝇)奄(俺、淹、掩)。不出头——龟(阄)。出头——异、弄、弃、弁、弈、算、弊。不出头——畀bì(痹、箅、鼻)。出头——圣(怪、坚)。不出头——泾、径、经、劲、茎、颈。

6号、考、污——末笔向上不出头。末两笔笔顺:横、竖折折钩。“考”字下部不能如阿拉伯数字“5”。

7收的左旁,叫、纠的左旁——竖提与竖不交叉。不能写如阿拉伯数字“4”。

8做左偏旁时向右不出头:身(射、躬、躲)——第六笔横、第七笔撇,都向右不出头。舟(舰、般、航)——第五笔横,向右不出头。

▲注意:耳(取、职、联)——做左偏旁时末笔改提,可出头。

9非字的笔顺与笔画:非(罪、韭)笔顺:〔左〕竖(不是撇),三小横(最后一小横不为提),〔右〕竖、三小横。

三、撇

1应该撇通下来:免(兔、挽、勉)、奂(唤、换、涣)、象(像)、鬼(傀、愧)、卑(婢、碑)——第六笔都是一撇通下来。

2不是一笔通下来——麦七画、美九画、敖(傲、熬、遨)十画、象十二画。

3不要多一撇——畏(喂、偎、煨)、展(辗、碾)、代、武、贰。

4先撇与后撇——先撇:九、及。后撇:刀、力、乃、万(笔顺:横、横折钩、撇)、方(笔顺:点、横、横折钩、撇)。

5撇向左出头与不出头:出头——化(华、花、讹)右旁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之间相交叉。不出头——匕bǐ(比、北、此、死、旨、尼、老)、仑(论、伦、论、轮)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不相交叉。比左旁笔顺:横、竖提。北左旁笔顺:竖、横、提。此左旁笔顺:〔中〕竖、横、〔左〕、提。

6末笔为人:火笔顺:点、〔右上〕小撇、〔中〕撇、捺。臾笔顺:〔左上〕小撇、竖、短横、〔右〕横折、短横、〔托底〕横,最后写人。爽笔顺:横、〔左〕撇、点、撇、点、〔右〕撇、点、撇、点、最后写人。脊上部笔顺:〔左〕点、提、〔右〕小撇、点、〔中〕写人。▲注意兆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与脊的上部笔顺不同。

四、点

1有点无点:有点——市shì(柿、铈、闹)。无点——沛的右旁(沛、肺、芾),中间竖向上出头。沛七画。尧(浇、挠、绕、烧),右上无点。步(涉),左下无点。染右上不是丸。琴下无点。纸下无点(低下有点)。

2先点与后点:先点点——义、为(笔顺:点、撇、横折钩、〔内〕点)。后点点——叉、发、拔、成(凡从戈者均末笔为点)。

3点点的顺序:母笔顺:竖折、横折钩(两笔收尾处相交叉)、点、横、点。(不要写完横再点两点)。凡从母者:拇、姆、毒、每、诲、悔、霉均如此。舟(船、航)、后三笔笔顺:点、横、点。丹(彤)的末两笔笔顺:先点、后横。州的笔顺:点、撇、点、竖、点、竖。鬯chàng的笔顺:撇、斜点、〔上〕点、〔左〕点、〔右〕点、〔下〕点、竖折、竖、撇、竖弯钩。

五、折(提、钩)

1横折与竖折:片——末笔为横折,共四画。牙——第二笔为竖折,共四画。乐——第二笔为竖折,共五画。舛chuǎn(桀、舜、舞)、降,末三笔为:横、竖折、竖(末笔向上出头)。既——右旁为横、竖折、撇(向上不出头),竖弯钩。

2从区者末笔为竖折:区、匹、臣、匡、匠、医、匪笔顺:〔先〕横、〔再写〕里边被包围的部件,〔最后〕竖折一笔写完。

3左偏旁末笔横改提:土(培场)、王(玩球)、止(歧武)、血(衅衄)、耳(取、联)、子(孙、孩)、马(驰、驶)、鸟(鸵)。

4车字笔画、笔顺的变化:车做独体字时笔顺——横、竖折、横、竖。车做左偏旁时(轻、较、转)笔顺——横、竖折、〔先〕竖、〔最后〕提。

5注意竖提:切(窃、砌、沏)左旁不是土。瓦(瓯、瓷、瓶)笔顺:横、竖提、横折弯钩、点。

6发与拔的右旁不同:发(泼、拨)第一笔是竖折。拔的右旁(祓、绂)第一笔是横。

7有钩与无钩:有钩——七、儿、几(冗、亢、机、秃、虎)无钩——朵、殳(没、投、沿、铅)有钩——东、杀、条、杂、亲、余(末笔均为点,不为捺)。无钩——不、木、未、末、禾、耒、来、束。

8木字钩与捺的变化:木字做独体字时,竖无钩,末笔为捺。木字构成合体字时:作左偏旁时:无钩、捺改为点、如枯、杆、树。作右偏旁时:无钩,捺不变,如体、沐、林。在上部或下部时:无钩,捺不变,如杏、李、杰;桌、案、荣、采。但遇到有并行的捺时,为了避让,而将捺改点如:漆、茶、荼。9“小”字钩的变化:在字的上部时无钩——尘、尖、少(抄、纱、省、劣、雀)。在字的下部时有钩——尔(你)、叔(菽、淑)、京(凉、就)、忝、示(宗、票、奈、捺)。▲注意“尔”字例外——玺、您,在字上部时也有钩。

六、其他

1几种顺序都有:先中间,后两边——丞、承、率、燕、兜、燮、夔从左到右--辔、盥、鬻、嬴、赢、羸、彘。▲注意:肃的笔顺:横折、横(向右出头)、横,〔中〕竖,再写〔左〕撇、〔右〕竖,最后〔里边〕小撇、点。齑的笔顺:先写文,〔左〕撇、〔右〕竖,最后〔中〕写韭。

2堵口与不堵口。己jǐ——记、纪、起、忌、岂(凯、铠)、改、妃。已yǐ——巳sì——包、苞、导、异、巷、祀、圯、汜、巽、熙。犯的右旁——范、苑、宛(碗)厄(扼)、卮、危、卷(倦)。

3区别几个有戈的字:戊wù、戍shù、戌xū、成、咸、戚——笔顺都是先写厂,再写内部部件,最后:斜钩、撇、点。戎róng、戒jiè(诫、械)——相同部分笔顺:长横、短横、在短横上加撇,(“戒”再多一竖),最后,斜钩、撇、点。

4仑与仓要分开:仑——伦、沦、抢、论轮。仓——伧、沧、抢、枪、苍。

5癸与祭的字头要分开:癸——揆、睽。登(澄、橙、瞪、凳)。祭——察、蔡。

6学与党的字头要分开:学、鲎、觉。党、堂、常、棠、尝。兴、举、誉。佥(检、验、签)。光、当、肖。

7字的末尾笔画不同:呙(涡、蜗、莴、窝)——末两笔:撇、点。离(漓、螭、璃、禽)——末两笔:撇折、点。禹(属、踽)、禺、隅、愚、寓——末三笔为竖、提、点。

8冒字上部部件特殊:冒(帽、瑁、冕、勖)上部部件第三笔、第四笔不触及到左、右两边,有时可写成秃宝盖下加二。不要写成曰yuē或日rì。

9辰字起笔先写厂:辰(振、唇、辱、晨)笔顺:横、撇、横、横、竖提、撇、捺。

10敝字的笔顺:敝(撇、弊、憋、蹩、鳖、蔽)的左旁笔顺:点、撇、〔左〕竖、横折钩、〔中〕竖(向上出头)、〔里边〕撇、点。敝十一画。

11女字的笔画、笔顺:独体字女笔顺:撇点、撇、横(横与撇只接触,不交叉,横向右略长。)女字做左偏旁时,笔顺同上,不同的是横与撇接触后,不向右略长,构成一定角度即可。横不改为提。

12兖字中间不是口:兖、衮(滚、磙)笔顺:六下是厶,不是口。

13三个特殊字形的笔顺:凹āo:竖、横折折、竖、横折、横,共五画。凸tū:〔上〕竖、〔中〕横、〔下〕竖、横折折折、横,共五画。噩è:横、竖、〔左〕口、〔右〕口、横、〔左〕口、〔右〕口、横,共十六画。

14部分字的笔画、笔顺:了:横钩、竖钩,两画。之:点、横撇、捺,三画。廿niàn(二十的意思),革字头,笔顺:先横、竖、竖、横,共四画。卅sà(三十的意思),带字头,笔顺:先横、再撇、竖、竖,共四画。

15部分部首的笔画,笔顺:艹(草字头):横、竖、竖,三画。讠(言字旁):点、横折提,两画。辶(走之儿):点、横折折撇、捺,三画。阝(双耳刀):横撇弯钩、竖,两画。忄(竖心旁):〔先〕点、点,〔后〕竖,三画。犭(反犬旁):〔先〕撇、〔再〕弯钩、〔最后〕撇,三画。

篇2:高考易错字100个

(括号里的字是正确的)

1,繁华地带入(如)厕难

2,甘败(拜)下风

3,路上的猪被车压(轧)死了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炙人口

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掺)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唆

50,蛛丝蚂(马)迹

篇3:常用易错字奇特联想记忆法

联想,只要“奇特”就会产生较好的记忆效果。为什么呢?从记忆的生理机制来看,联想能有效地建立细胞之间的突出联系,有助于记忆网络的形成;从心理学角度看,新奇的联想,最能使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加深对记忆材料的印象,有效地记住它。

生活中的事实就是这样,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很容易忽视,过目即忘;而“奇”、“趣”的东西能给大脑输送新信息,而且越是与已有信息相悖的,越记得牢。

奇特联想法是通过夸张的情节,大胆的想象,离奇的场面来对所记知识进行加工,从而实现深刻、持久记忆。

试一试下面的例子,能记住吗?

1、一视同仁,不当“人”——班主任老说“一视同仁”,却不把我当作“人”,老师眼中

真是没有人。是“仁”而不是“人”。

2、销声匿迹,铁锹铲“钅”——冬天还没到呢,小虫子们早已销声匿迹,不信,你用铁

锹铲“钅”地穴,也铲不到虫子们。

3、别出心裁,要用“心”——要想高人一筹,还是要用点“心”的,不用心,永远创不

出新。

4、一筹莫展,不发“愁”——虽然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但天无绝人之路,所以我一点

儿也不发愁,请不要那么悲观失望的。(用“筹”而不是“愁”)

以下一些就不再详细举例,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寻找、自编适合自己的“奇特联想记法”,这样效果会更好一点。

5、骇人听闻,不“害”人

6、声色俱厉,不费“力”;再接再厉,也不费“力”

7、励精图治,万分 “力”

8、改邪归正,不倾“斜”

9、目不暇接,不用“目”

10、迫不及待,不着“急”;大声疾呼,也不“急”

11、按部就班,不跨“步”

12、相提并论,要离“题”

13、相形见绌chù,不笨“拙”;弄巧成拙zhuō,要出“手”

14、惹是生非,不做“事”

15、走投无路,没有了“头”

16、仗义执言,不用“直”

17、直截了当,不直“接”

18、不攻自破,无武“功”

19、以身作则,却失“责”

20、娴熟深谙,不黑“暗”

21、德高望重,不服“众”

22、耳濡目染,有口水“氵”

23、甘拜下风,不认“败”——

24、千沟万壑,在“一谷”

25、玲珑剔透,小刀“刂”刻

26、与日俱增,更想人“亻”;(万籁俱寂、万事俱备);而百废具兴,却无人“亻”

27、无精打采,不戴“彡”

28、矫揉造作,就放箭“矢”

29、驰名中外,骑宝“马”

30、融会贯通,要开“会”

31、谈笑风生,却无“声”

32、分庭抗礼,到法“庭”

33、铤而走险,胸不“挺”

34、责无旁贷,是我的宝“贝”

35、运筹帷幄,系纱“巾”

36、同仇敌忾,不“慷”慨

37、喧宾夺主,张大“口”

38、言简意赅,不应“该”

39、中流砥柱,有“石”头

40、世外桃源,无花“园”

41、轻歌曼舞,不浪“漫”

42、披星戴月,在“田”头

43、呕心沥血,花“口水”

44、并行下不悖bèi,不违“背”

45、陈词滥调,要防“烂”

46、奋发图强,不气“愤”

47、海角天涯,不爬“山”

48、汗流浃背,三江“水”

49、掉以轻心,不上“吊”

50、针砭时弊,无“贬”义

51、人才辈出,看我“辈”

52、浮想联翩,无“篇”章

53、锋芒毕露,不“必”要

54、受益匪浅,“非”加框

55、功亏一篑,竹换筐

56、流言蜚语,看虫飞

57、飞扬跋扈hù,脚(足)踢人

58、破釜沉舟,不能用“斧”头砍

59、置若罔闻,心“忄”不在

60、精神涣散,流泪水(氵);(精神焕发)

篇4:中考语文古文默写易错字精选

内容预览:

1、枯藤老树昏鸦

2、断肠人在天涯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萧关逢候骑

6、折戟沉沙铁未销

7、铜雀春深锁二乔

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9、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10、徙倚湖山欲暮时

11、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12、干戈寥落四周星

13、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14、留取丹心照汗青

15、今夕是何年

16、转朱阁,低绮户

1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1、望西都,意踌躇

2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5、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26、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27、多歧路,今安在

28、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9、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30、忍能对面为盗贼

31、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32、娇儿恶卧踏里裂

33、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5、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7、北风卷地白草折

38、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39、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40、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4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42、山回路转不见君

4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4、寤寐求之

45、琴瑟友之

46、左右d之

47、溯洄从之

48、蒹葭萋萋,白露未

49、道阻且跻

50、宛在水中坻

51、白露未已

52、在水之

53、宛在水中b

54、斜晖脉脉水悠悠

55、肠断白O洲

56、衡阳雁去无留意

5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8、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9、老夫聊发少年狂

60、左牵黄,右擎苍

6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62、亲射虎,看孙郎

63、鬓微霜,又何妨

64、何日遣冯唐

65、风住尘香花已尽

66、物是人非事事休

67、也拟泛轻舟

6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8、八百里分麾下炙

6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70、了却君王天下事

7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72、亲戚畔之。

7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75、法家拂士

76、故患有所不辟也

7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8、万钟于我何加焉

79、形貌i丽

80、王之蔽甚矣

81、门庭若市

82、战胜于朝廷

83、惟余莽莽

84、原驰蜡象

85、俱往矣

86、略无阙处

87、不见曦月

88、虽乘奔御风

89、飞漱其间

90、清荣峻茂

91、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92、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9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9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97、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

98、水尤清冽

99、为坻,为屿,为,为岩

100、倘徊欢,m尔远逝

101、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03、百废具兴

104、浩浩汤汤

105、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106、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0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08、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09、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10、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1、宠辱偕忘

112、野芳发而幽香

113、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114、觥筹交错

11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中考语文古文默写易错字精选]

篇5:初中文言文默写常见易错字

初中文言文默写常见易错字

1《曹刿论战》(左传):小惠未徧(不能写成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注意句中三个字都是fú,根据意思来记)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傅说(不是悦)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两个shì的区别)

劳其筋骨(筋下面不是助)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增)

人恒过衡于虑(两个héng的区别)

3《论语》:不亦说乎(不是悦)学而不思则罔(不是惘)

4《桃花源记》(陶渊明晋):黄发垂髫(不是鬓、髻)

5《陋室铭》(刘禹锡唐):惟吾德馨(不是唯)苔痕上阶绿(里面不是良)可以调素琴(今下面没有点)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里面不是卢)孔子云(不是曰)

6《小石潭记》(柳宗元唐):篁竹(不是簧)水尤清冽(清凉的意思,不是洌)俶尔远逝(不是而)往来翕忽(不是乎)日光下澈(不是彻)

7《岳阳楼记》(范仲淹宋):淫(不是霪)雨霏霏山岳潜形(隐没了形体,不是行走的行)去国怀乡(怀念家乡,不是还乡)

静影沉璧(不是壁)忧谗畏讥(不是馋)

南极潇湘满目萧然(注意两个xiāo的区别)

8《饮酒》(陶渊明晋):问君何能尔(不是耳)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道怎样表达,所以不是辩)

9《使至塞上》(王维唐):征蓬出汉塞(蓬草,不是篷)萧关逢候骑(不是侯)归雁如胡天(不是燕)

10《行路难》(李白唐):玉盘珍羞(同馐,但不能写成馐)直(同值,但不能写成值)万钱直挂云帆济沧海(不是苍)

11《望岳》(杜甫唐):荡胸生曾(不是层)云决眦入归鸟(眼眶裂开的意思,不是绝)会当凌绝顶(极的意思)

1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水面初平(注意两点水)云脚低(不是角)谁家新燕(注意不是草字头)泥(啄字有点)绿杨阴(不是荫)里白沙堤(不是提)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怀旧空吟闻笛赋(吟字右边不是令)

14《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风来山上千寻塔(不是峰,注意和标题不同)闻说鸡鸣见日升(太阳升起来,不是生)

1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是汉)

16《渔家傲》(范仲淹宋):衡阳雁去无留意(不是燕)千嶂里(不是障)人不寐(不是寝字的左下角)羌管悠悠(羌字是一笔撇)

17《水调歌头》(苏轼宋):不知天上宫阙(不是阕,阕指词的`一段),今夕是何年(今晚的意思,不是今非昔比的昔)何事长向别时圆(不是何时,不是常)千里共婵娟(不是鸣蝉的蝉)

18《破阵子》(辛弃疾宋):八百里分麾下炙(不是灸)弓如霹雳弦惊(雳的下面不是厉,切记)了却君王天下事(不是确、军)赢得生前身后名(不是嬴、羸)

19《天净沙》(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不是滕,注意右下角不是马)

篇6:成语中易错字的类型

成语中易错字的类型

一.形体相近、音同或音近致误

成语中有许多字,不仅形体相近,而且读音相同或相近,如果不仔细加以辨析,就很容易写错。现举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

1.不胫而走误作不径而走(97全国卷)

不胫而走是说没有腿却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应是胫骨的胫(jīng),不是大相径庭的径(jìng)

2.插科打诨误作插科打浑(96全国卷)

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道白和动作引观众发笑。诨(hùn),戏谑,开玩笑。应是诨名(外号)的诨,不是浑浊、浑身的浑(hún)。

3.销声匿迹误作消声匿迹(95全国卷)

销声匿迹是说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门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应当是销假的销,不是消失的消。

4.罄竹难书误作磬竹难书(94全国卷)

罄竹难书语出《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出之竹,书罪无穷。意思是用尽终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后用来形容罪行很多,难以说尽。罄(qìng)尽。磬(qìng),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应是罄其所有的罄,不是钟磬的磬。

二.形体相近、读音不同致误

成语中也有许多字同其他一些字形体相近,但它们却有各自不同的读音与意义,如果不对这些字的字形认真辨记,就极易误写。例如:

1.病入膏肓误作病入膏盲

病入膏肓是指病情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态严重到无可挽救的地步。我国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把心脏与隔膜之间叫肓(huāng下面是月),据说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盲(máng下面是目),是说眼睛看不见东西。

2.脍炙人口误作脍灸人口

脍炙人口是指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炙(zhì),上面是@①(古肉字)烤熟的肉。灸(jiǔ),下面是久,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一定的穴位。

3.饮鸩止渴误作饮鸠止渴

饮鸩止渴意思是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将来有大患。鸩(zhèn),指的.是鸩(传说中一种有毒的鸟)的羽毛泡成的毒酒,左边是@②。应是鸩毒的鸩,不是斑鸠(jiū)。

4.有恃无恐误作有持无恐

有恃无恐是指因为有所倚仗而无所畏惧或顾忌。含贬义。恃(shì),依赖、倚仗的意思。应是恃才傲物(倚仗自己的才能而骄傲自大,轻视旁人)的恃,左边是@③,不是持之以恒的持,左边是@④。

三.形体不同、音同或音近致误成语

中有许多字同其他一些字,虽然形体不同,但读音却相同或相近,如果对这些字的含义不透彻理解,就很容易张冠李戴。例如:1.川流不息误作穿流不息(93六省市卷)

川流不息指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应是百川归海的川(河流),不是穿针引线的穿(通过)。

2.蜂拥而上误作蜂涌而上(94全国卷)

蜂拥而上是指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而上去。应是拥挤的拥,不是涌现的涌。

3.枉费心机误作妄费心机(94全国卷)

枉费心机意思是白费心机。枉是白白地、徒然的意思。应是枉然的枉,不是胆大妄为的妄(胡乱)。

4.直截了当误作直接了当(93年全国卷)

直截了当形容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不绕弯子。应是截然的截(jié),不是连接的接(jiē)。

四.形体不同、读音不同、意义相近致误

成语中往往有一些字同其他一些字虽然形体不同,读音也不一样,但意思颇接近,如不谨慎,也会误用。例如:

1.披荆斩棘误作披荆斩刺

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棘(jí)常与荆合用,组成荆棘一词,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用来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刺(cì),指尖锐像针的东西。刺与棘意义有别。

2.以邻为壑误作以邻为祸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来比喻把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应是沟壑的壑(hè),不是祸害的祸(huò)。

总之,要做到正确地书写成语,首先应注意从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多积累成语,丰富词汇量。有了扎实深厚的功底,再多做练习,我们在运用成语时就可以避免写错字,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

篇7:小学语文易错字知识点提纲

小学语文易错字知识点提纲

100个易错双字词语

1秘密 2追赶 3表叔 4房屋 5胳膊 6传染 7呼唤 8补养

9辉煌 10欢迎 11玫瑰 12忠厚 13慌忙 14汗滴 15强壮

16抚摸 17寒冷 18摇篮 19官府 20晴朗 21商场 22晃荡

23住宿 24玻璃 25垂柳 26寻找 27展示 28叫喊 29底层

30荣幸 31喝水 32竹笋 33等待 34蜡烛 35粮食 36环绕

37高低 38世界 39健康 40雷锋 41裙子 42算式 43收拾

44应该 45眨眼 46破碎 47灯盏 48溪水 49游泳 50足够

51温暖 52拔河 53忽然 54身体 55信封 56融化 57批评

58祝福 59绵羊 60绝望 61感谢 62优越 63解冻 64逐渐

65清脆 66弹琴 67冰箱 68波涛 69光芒 70脚印 71玩耍

72打击 73摇篮 74委托 75夏天 76冒险 77原野 78停泊

79骄傲 80钱财 81必须 82微笑 83唱歌 84演戏 85敬爱

86建立 87厉害 88丝绸 89整齐 90糟糕 91检查 92距离

93讨厌 94夸奖 95附近96蛋壳 97钻研 98欺负99翅膀 100楼梯

常见易错四字词语

唉声叹气 按兵不动 黯然失色 飞扬跋扈 纵横捭阖 民生凋敝

敝帚自珍 略见一斑 班师回朝 并行不悖 英雄辈出 关怀备至

信心倍增 白璧微瑕 金碧辉煌 群贤毕至 筚路蓝缕 刚愎自用

明辨是非 按部就班 无精打采 张灯结彩 为虎作伥 得不偿失

瞠目结舌 计日程功 纵横驰骋 一筹莫展 相形见绌 川流不息

鞠躬尽瘁 措手不及 披星戴月 穷兵黩武 出尔反尔 要言不烦

流言蜚语 发愤图强 奋发有为 名列前茅 重蹈覆辙 言简意赅

如鲠在喉 沽名钓誉 事必躬亲 蛊惑人心 阴谋诡计 引吭高歌

一丘之貉 老_巨猾 焕然一新 涣然冰释 病入膏肓 和盘托出

和衷共济 随声附和 貌合神离 前仰后合 天网恢恢 融会贯通

拾人牙慧 无稽之谈 畸形发展 愤世嫉俗 若即若离 声名狼藉

迫不及待 故伎重演 既往不咎 继往开来 汗流浃背 草菅人命

艰苦奋斗 精兵简政 弱不禁风 噤若寒蝉 不胫而走 泾渭分明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总结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没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注意在认真品读原文,最好用笔标记重要信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速度也要质量,要求阅读二至三遍能读懂全文。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街头易错字调查报告

成语错字类型分析

《写字笔顺规则》的反思

脑筋急转弯遗书多少笔画

大班笔画教学教案

童年趣事我与错字作文

吃笔画顺序怎么写

幼儿园大班笔画教案10篇

北笔画顺序怎么写

高考语文作文怎样避免错字扣分

笔画笔顺易错字(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笔画笔顺易错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