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葫芦岛市五里河生态修复工程的创新点(共含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国足即女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浅谈葫芦岛市五里河生态修复工程的创新点
简要介绍了实施葫芦岛市五里河生态修复工程的.背景,重点阐述实施修复工程中排污治污、打造生态河道、建设生态园林,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这些项目的措施.最后对五里河后期的管护提出建立强有力机构和“以河养地,以地促河”的建议.
作 者:季葆青 刘海洋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园林管理处,辽宁,葫芦岛市,125001 刊 名: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英文刊名:LVSE DASHIJIU 年,卷(期): “”(4) 分类号:X52 关键词:五里河 生态修复 工程 创新点河流生态修复浅议
河流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河流逐渐渠道化、非连续化,城市河流更是开发过度、污染严重.近年来,河流的生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利用河流,提出了河流牛态修复的理念.本文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之后从生态护岸、水质改善、生态景观建设3方面对现行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说明.
作 者:王韶伟 徐劲草 许新宜 WANG Shaowei XU Jincao XU Xinyi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 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9 45(5) 分类号:P3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 理念 原则 修复技术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ncept principle restoration techniques永泰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监测
本文对永泰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监测,获得封禁恢复植被、坡地茶果园改造、区域经济发展 等状况,为水保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王新国 Wang Xinguo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泰县水土保持办公室,350700 刊 名:亚热带水土保持 英文刊名:SUBTRO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20(3) 分类号:X833 关键词:生态修复 监测 成果 永泰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浅析
摘要:根据国内外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以赣榆县青口河为载体,分析确定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原则,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根据不同河段的环境要求和土壤理化性质来选定,分河段分析了每段应采取的具体修复措施,从河堤、滩面、水域,提出各段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及后续管理工作,并提出对河道生态修复后的`水环境稳定性及管理技术的探讨是今后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作 者:张勇 祁德超 高之栋 作者单位:张勇(江苏省赣榆县水利局)祁德超,高之栋(江苏省赣榆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赣榆,222100)
期 刊:亚热带水土保持 Journal:SUBTRO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22(1) 分类号:X171.4 关键词:河道 生态修复 技术措施一、大石埠水库水环境现状及原因分析
1大石埠水库水质状况
通过收集整理大石埠水库近4a的水质监测资料,并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类别分析,按照《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进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表明:在近4a的50次水质监测中,Ⅱ类水15次,占评价总测次的30%,Ⅲ类水25次,占评价总测次的50%,Ⅳ类水10次,占评价总测次的20%。
水库水体一直处于中营养至轻度富营养状态。
自2009年起,大石埠水库曾连续出现中度富营养状态,富营养状态频次增加较为明显,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石埠水库的总体水环境质量尚好,但是水体的富营养程度相对较高,已经达到了中度富营养化水平。
(2)通过近几年的实地调查,大石埠水库存在网栏养殖问题,特别是在入库径流河口地段的网栏养殖。
由于养殖饵料的投放,造成水库水体的内污染源较重,而这些内污染源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无法通过具体的工程措施进行有效的修复。
(3)水库上游及周边是桃林镇政府所在地及附近村庄。
由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使入库支流产生各类污染物,特别是在汛期,这些污染物流入水库库区,对水库的水质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库区上游地带的大量土地被开发成为农田,并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由于目前农药和化肥的广泛应用,农田的面源污染给水库的水质带来隐患。
(5)大石埠水库是山地形水库,水库的岸线较长,水库的形状为狭长型,由于水库的防护带有缺失现象,特别是水库靠马陵山地段缺失较
多,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以致形成的径流直接入库,从而影响了水库的水体水质。
(6)大石埠水库在水流力学作用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库岸淘刷现象,有的易造成塌岸,因而影响了水库库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和防洪安全。
(7)由于水库上游是马陵山的丘陵地带,大量的灌木和原有的林地被附近的村民开发种植,原有的生态体系被破坏的现象较为严重。
虽然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但是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从而也对大石埠的生态稳定带来影响。
二、大石埠水库水生态修复措施
1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
根据大石埠水库的实际情况,从发挥区域生态功能出发,充分利用水陆植物的生态作用,以植物修复、重建和优化调整为重要手段,实行
水库的上游地带、淹没地带、消落区域和水下区域的有效结合,进行库区生态修复建设。
通过截留和净化污染物,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生物景观等措施,推动库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库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兼顾库区的生态效益。
具体的目标是:减少水库周围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因素,降低入库的污染物数量。
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辅助以人工措施和工程措施,使遭到破坏的水库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逐步将其建设成为优质的水源地。
2大石埠水库水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
2.1防护带修复
建设3条防护带,种植乔木、灌木和果树。
即在水库西10km左右,靠马陵山山体顶部,种植耐干旱和贫瘠的马尾松等,种植长度3km。
在山体的坡耕地种植苹果、板栗等果树。
2.2建设隔离带
利用土地整理开发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在水库周围建设隔离带。
通过工程措施的配套和乡村河塘的综合整治,以及村容村貌和村庄环境建设,特别是周边村庄生态环境的优化,为水库的生态修复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2.3建造生态浮床
采用木棍和钢丝固定一块水面,其中种植芦苇和荻草等。
每个浮床大约为10m×3m。
建浮床地点,一是在大石埠水库西岸的小桃林村附近,建造放置10个浮床。
二是在水库西岸靠彭才村附近水面建造投放10个浮床。
三是在水库东岸靠关汪村附近建造投放10个生态浮床。
四是在水库东岸军民翻水站附近建造投放10个生态浮床。
2.4恢复与扩建湿地
恢复原黑龙潭水库到大石埠水库的湿地,协调处理历史留下的圈圩,进一步扩大湿地面积,拟扩建湿地30hm2。
2.5生态护坡
利用生态混凝土和生态砖种植芦苇和香蒲等。
具体的生态护坡地段为,库区上游靠小桃林村两岸约6km,库区西岸靠彭才村约2km,库区东岸靠关汪村及军民翻水站约2km,水库管理所至西石埠村地段和道埝翻水站约5km。
2.6河道整治
对大石埠水库的入库河道桃林河进行河道整治工作。
具体措施为打捞水花生和水葫芦,对河道进行浅表清淤。
整治河道的长度约3km。
三、结语
通过水生态修复措施,可有效减少入库的污染物负荷,进一步改善大石埠水库水体的环境状况,促进水体质量的提升,同时也美化了水库的周边环境。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创新工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