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老师的教书二十年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斧砸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个普通老师的教书二十年散文(共含4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斧砸”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个普通老师的教书二十年散文

篇1:一个普通老师的教书二十年散文

一个普通老师的教书二十年散文

1993年他师范毕业分配到一所郊区偏僻的村小,他怀揣着纯真和美好来到学校报到。学校是一座灰砖砌成的二层楼房,接待他的校长、老师很是热情和淳朴。他被安排教四年级的语文,学生们看到新老师来了很高兴。他和学生们一起纯真快乐地学习着,课上他认真细致地讲解,要求也很严格,课下他会和孩学生们说说话或者玩玩。有时放学回家了,班上的学生们会走着到他家来玩,(他家到学校步行要走二十分钟,)他热情接待,拿出家里棋给学生们玩,拿出书给学生们看,还一起说说笑笑,很是快乐。然后他会步行送学生们回家。有时中午也有学生们骑着自行车到他家来,说说话,他又同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去学校上课。

日子就这样简单快乐地过着,到了第二年他教五年级,是毕业班了,他和孩子们更是认真地学习。那年春天,他去学校路旁的田里开满了红花菜,紫红紫红的,十分灿烂。他带着班上学生来到田埂上看着红花菜,给学生拍照。红花菜的幽香和泥土的清香伴着学生们快乐地说笑声,是那样纯朴,是那样简单。

1995年夏天,校门口的两棵合欢树树叶长得十分茂盛,盛开着许多淡黄淡黄的花儿。他带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组织着学生在操场旁,围成一个大圈进行毕业联欢活动。学生们或唱或跳或说,只有无尽的欢乐,没有一点毕业分开的忧伤。他也是只有快乐,他又忙着给学生拍照。暑假返校时,学生们坐在去学校路旁的青石上,等候着他的到来。看见他来了一窝蜂似地跟他到学校的教室里去。

秋天,他教的第一届学生到初中读书了,他又安排教三年级。这时,他心里很想念毕业了的学生们,那些学生也会下课到小学来看看他,也有下课到他家里玩的。还是那样纯净美好,只是那些学生毕竟要离开他,课上他再也不教他们了,他由此很思念很思念。以致他对刚接班的三年级学生总没有提起热情,总没有投入感情。的除夕夜,他的已经毕业了学生一大伙走着到他家来玩,他和学生们在家里,在马路上,在游戏厅疯闹了一个晚上。那个年他过得似乎格外快乐。到了元宵节那些学生又来到他家了,他们又一起玩着闹着。

过完年开学了,他对第一届学生的思念淡了一些了,只有深深的祝福。他开始认真教第二届学生了,也和这届学生一起玩,但总没有第一届学生热情高。可是这届学生对他很好,他心里也感受着。春光烂漫的日子里,他带着第二届学生们课后到赣江边玩耍,风筝飞上了天,球在快乐追逐。他依旧给学生拍照。下半年带到了五年级,他和学生们已经很熟悉了,他的严格要求,学生们也理解,认真学习。他带的这个班教学成绩也一直在乡里名列前茅。那年秋天,他和另一个搭班老师带着全班学生坐船到江中的沙滩上煮红薯吃,红薯是他自己为学生们准备好了的。四个小组,四个学生自己挖的灶台,四口大铝锅,火苗红红燃烧,学生们围着快乐捡柴,添柴。红薯的香气飘荡,学生们的快乐飘荡。

夏天,他的第二届学生还是以乡里名列前茅的成绩毕业升入初中。毕业会上,他把平时和学生们一起游玩的照片冲洗好,做好贺卡,给每个学生一份,作为他们小学学习生活的纪念。就这样学生毕业了,他没有很多的思念。秋天,他又从一年级带起开始了教第三届学生了。

第一次教一年级,他显得很辛苦,他也付出许多的精力和心思。他自己做好小红花小红旗印章,对写作业,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好的学生盖上小红花。学生们得到小红花特别高兴,学习也更积极。后来教到二年级就很是轻松了,他们的学习也很好。他也会利用星期二下午没有课的时间带着部分学生步行到江边玩,他们采集一种果实当风铃摇啊摇,他们摘来芦苇做成笛子吹啊吹,他们童真童趣,他们可爱天真。

的春天,他带着这个班教到了三年级。原来的校长调任到乡政府工作了,来了一个新校长。原来的教学楼也成了危房,学生们都到大队部或借用村民大房间做教室上课了。那时他带的学生们在一村民家的大房间里上课,四张桌椅坐六个学生一排,很是拥挤的。天冷还好,天气一热,学生又多,空气很是不好,他们就到院子里学习。那时尽管条件不好却也快乐,学生们的成绩也没有由此落下,期末乡里考试班上学生成绩还是排在前面。

这一年的秋天,新教学楼竣工使用了。他带着学生高兴地搬着桌椅到新教室上课,学生们也读四年级了,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想想以前,那真是幸福啊。学校原来的教导主任调到中学去了,校长就叫一个老老师代安排一下课程,也没有安排教导主任。学校开学工作乱乱中进行着。大概过了半个月,也许是这样乱乱不好,也许是需要安排一个教导主任,学校就安排他当教导主任。他一向不喜欢当什么官,说出不想当,那校长对他好说歹说,他才同意帮忙做做。他做着教导主任的事,教着四年级语文。他一心认真做着,总感觉学校有种莫名的动荡。校长和老师们的关系不好,老师们也不太愿意认真教书工作,学校其他的事老师们就更不愿做了。乡里有一个队会活动比赛,校长安排了一女老师做,可那老师推脱不做。校长就叫到了他,他也想不做,一个男老师排演队会不太会的。可校长就是要他做,他也无奈,只怪他是教导主任,要支持配合工作。他课后思考队会策略,寻找资料,安排学生排演节目。他一次次指导学生的排演节目,他一次次地修改补充活动材料。乡里比赛那天,他和学生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队会进行得很顺利也很成功,最后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他和学生们都很高兴,半个月的辛辛苦苦没有白费。

冬天的一个晚上,八点多了,他吃完饭准备休息。校长突然来一个电话,说明天要交一个“花园城市”的征文到乡里,问他安排人写了吗?他可一点也不知道这个通知。校长就叫他连夜写明天交,不交乡里会扣学校的管理分。他只得连夜写了。他思考了很久很久,到了十点钟他写好了一首诗,准备明天上交了。十二月底,征文比赛结果出来了,他写的诗获得了区里的三等奖。叫他准备好相片和个人简介交给区里。去区里领奖时他看见自己写的诗和照片简介张贴在获奖人员的展板上,他看了看,有种喜悦在心里。回到学校后,他还是认真地教着书,指导学生们阅读理解。那个学期期末考试,他班上的学生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获得乡里第一名,他和学生们非常高兴。

期末结束工作时,乡里党委办公室人员在乡教办老师的陪同下来到他们学校,找到校长,又找到他,说要借调他到乡党委办公室工作,又说市里一个在乡里挂职锻炼的领导看到了展贴在区里的诗,很看好他写的诗,看好他的文字水平,借用到乡党委办公室写文字材料。他还是不想当官,也不好当面拒绝人家或者是不敢当面拒绝。就说考虑一下,乡党委一人员给了电话给他,叫他考虑好了打电话过去。他回到家和家人商量,他家里世代是农民,提倡勤俭持家,耕读传世。他也怕官场上没有教书纯净。一直没有打电话过去,就想过着简单快乐的教书生活,再说那届学生还有一年就毕业了,他是多么希望教完这一届学生的。最后乡里就借调别的学校一个老师去了。

下个学期开学了,他向校长辞去了教导主任的职务,他当教导主任太累了,要做好多杂七杂八的事情,他更隐约感觉学校动荡要发生似的,他不想管这些事情,只想当个简单的'老师。经过多次软磨硬说,再说也帮助做了一个学期,上个学期在他努力工作下学校管理排名也一下跃居乡里前列。校长见他一心想辞去,也就同意了,就安排了一个新来的老师当教导主任。他无官一身轻地教着书,适当地做做学校的事情。快到期末时,学校动荡真的发生了,学校的一个老老师是本地人,在学校任副校长,说出了学校内部财务混乱的问题,说学生多余的书款没有退给学生。那校长开始还想遮蔽过去,后来副校长把事情闹大了,乡里也来人调查,只得把多余的学生书款退给学生。学校一下子乱得一锅粥,老师们也只能静静看事态发展。可他教的班级学生在乡里考试还是名列前茅。那个暑假学校经常叫老师去开会,处理学校的问题,老师们也只是听听。后来那校长在这学校呆不下去了,就通过关系调到另一所学校任校长了,还带走了他手下的那名新上任的教导主任。学校也调来了一个新校长,事情就这样慢慢平息了。

暑假即将过去快开学时,他去学校报到准备新学期的开始,接到中学校长的电话,叫他过去谈谈话。他去见中学校长时,得知中学校长想调他去中学教语文,当时中学非常缺把关的语文老师,中学校长通过了解得知他可以胜任,就这样通知他的。他说想教完那届学生。中学校长又说了一些教育的事情,也劝说了他一番。他感觉这个校长有点做教育的心,对他也赏识,在中学也是教书,他就答应了。中学校长通过乡里、小学把他借调到中学。他教初一两个班的语文,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在中学教书他更是认真更是小心更是勤奋负责。每天很早就去学校带早读,准备上课。遇到学生出现问题还要细心教育解决。一年下来,两个学期他教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在中学七个平行班上名列二、三名,得到了全额教学奖。中学所有的老师都对他很是赞赏,说他敬业,说他负责。他带的班也深受好评。在中学教书的一年期间,有一乡里领导再次约到他,和他说起区里宣传部想调他去,问他愿不愿去。他说才来中学一年都没到就离开,这样对不起中学校长,他自己也不想到官场上去,就委婉地拒绝了。在中学教书是累并收获着。暑假中学就安排他教初二两个重点班的语文。

9月小学五年制改成六年制,小学缺老师。乡教办就和他说起来小学吧,来小学了可以评小学高级,在中学又没有编制,即使编制调去职称要降一级,工资要少好多。他思想在摇摆着,在中学教书很累很累,在小学教书相比要轻松一些,自己的编制也在小学,回到小学来可以评高级,多好啊。于是,他和小学说好了回到小学来。新学期开学报到时他去原来的小学报到上班了。这时他才感觉一种莫名的东西跟着他,家长说起怎么又回到小学了?以前教的那届学生也已经毕业了,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热情了。中学一些老师碰到也问起怎么去小学了?原来的小学同事们也问起怎么又回来了?一种鄙夷,一种不理解,甚至一种误解在他的周围蔓延着,他时时遭到一些异样的眼光,他不能去一一解释,解释了别人能理解吗?他内心极其痛苦,早知道今天这样就留在中学了,离开中学和中学校长辞行时校长是多么不舍的啊。天真简单的他这时才明白了“好马不吃回头草”的真正含义。在准备开学工作要填写学生保险单时,他说了一句等到开学了学生来了收了费再填写,一老师突然拍桌子说起他来,吵闹开演着。他很是难过地离开学校来到乡教办,和那主任说起不想到原来的学校去,希望调到旁边一所小学,他边说边哭着。那主任无动于衷,没有安慰,没有答应。他又到外面哭了好久好久,回到家了,没有和家里人说起发生的事情,只是一个人关在房间难受地哭着,这时还天真地给中学校长打电话请求他帮助,调他到别的小学去。又给那教办主任打电话,答复是如果不去原来的学校就去最偏远的小学。他当时真想去那偏远的小学。他下午没有去上班,第二天也没有去上班。后来原来小学的副校长和新任的校长来到他家,到他房间来,和他谈话,说没有过不去的坎,说了好久,他才平静下来,答应下午去上班。

**平息了,他依旧在原来的小学教书。安排他接四年级班教语文,当时那个班是全乡倒数的班级。他接班教时很是费力,班上学生基础极其差,学习习惯又没有。他咬咬牙,一点一点磨着,手把手引导,给差生补课,家访请求家长配合。更为打击的是他来小学就是为了评小学高级,可全乡参评高级的老师就是他一人没有评上,其他的老师都评到了。他生气而痛苦地拿了一书包证书,荣誉等材料到市职改办去问问原因,为什么全乡其他老师都评到了,只有他没有评到?是不是他是在全乡最差的?职改办被他吵不过,看看他的材料,安慰地说,你还年轻,今年已经评完了,明年再评吧。他只能回来,平复心态又投入到努力的工作中。后来他才知道那些评到高级的老师是打通了关系的,全乡只有他一人没有打通关系,他愕然而无语。一年下来,经过非常地努力,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点起色。到了五年级时期末考试还进入了乡里的第三名。那一年是,他的一些比赛征文也获了奖,他也终于评到了小学高级,他从低谷中走出来了。

期末家长会时,一家长只是一味的袒护自己的小孩,没有理解他教育的苦衷和用心,说了他几句。他很是生气,在家长会上说了许多他教育的方法和用心良苦。之后他向校长提出不接着教这个班的六年级,改教一年级。校长开始还挽留他继续教上去,但他态度很坚决,校长也就答应他教一年级了。

209月,他开始教一年级了,面对新一届学生他全新的开始了。他一如既往的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生。学生的成绩每年每次都是乡里第一名。他积极参加市里的教学案例比赛,连续二次获得一等奖。他参加乡里的语文课竞赛,获得了第一名。同年他参加演讲比赛想挑战自己,获得了第二名。第二年,乡里选送他的录像课参加比赛获得区二等奖市三等奖。从教这个班的四年级开始,他极其刻苦认真地专研业务,认真地写教学反思,一坚持就是三年,他的专业也由此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9月,学校又有了变化,两个学校合并了,现任校长被调到别的学校任副校长,20离开我们学校的校长又重新杀回来当校长,我们原来的老师心底里都说,怎么又来了啊?又会做什么伤害老师的事情来吧?心底里有种担惊害怕的。合并来的学校的学生都来了,一部分老师也转过来了,一下子学校似乎大了许多,也热闹了许多。他还是带班上去教五年级,学生合并在一个班一下子多了好多学生。教学的累和苦也跟着来了,最烦的是合并来的学生可能是不太适应或者是原来基础差,学习上很多问题出现,他也细心耐心的扭转补习。班级学生人数一多纪律也涣散,他总是严格要求着。他付出了比以前双倍的精力教完五年级,学生成绩还不错。到了六年级,他坚决要求学校把升到六年级的学生分成两个班,学校也有教室有老师,就这样六年级分两个班了,他教了一半学生,也轻松一些了。

9月,他教六年级一个班。到了毕业班,他更是认真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他开创性的教学生习作,把学生写得好的习作发表到一个专门发表学生习作的网站的版块里,让版主和读者点评得到提高,版主每周会从中选出两篇发表到一份省级报纸的一个发表学生习作的版面上。他带领他班上的学生积极写好习作,积极投稿,一点一点进步。六年级一年来他班上学生的习作发表在报纸上有九篇,发表在省级杂志上一篇,区级杂志上两篇。学生很是喜悦和激动,他也是,一份成功的喜悦。当然这里要感谢版主辛苦的指导点评学生习作,让学生的习作有很大的提高。当他把这些喜悦的消息告诉给校长时,校长却没有任何反映,这其实也是为学校争光啊,他很是无语而失望。是的,很无语很失望,他非常出色的教学,取得了很多成绩,当问起校长为什么某某老师成绩一般般,考核是优秀,还是优秀老师呢?他比那老师成绩强很多为什么得不到呢?校长惊人地说,因为人家要评高级,你已经评到了,就让让人家。这又什么说的呢?许多的不公平在学校上演着,他还是认真负责地教书,最后,他班上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也舒了一口气,好久没带完毕业班了,带了六年他们毕业了,终于带完一届毕业班了。

秋天,他又重新教一年级了,又是一届学生。这届学生的家长多是八零后,他们的孩子是娇惯的,娇贵的,在他们眼里他们的孩子个个都是宝,是好聪明的。这些小孩子只有嘴巴上说说的本事,写字却懒得写,胆子也大,上课都会随意走动。叫家长配合一起教育,家长就说忙或根本不在意,有的也会教育一下,没那个耐心,就说让小孩留级。他知道这些,只有顺着小孩教书,一步步帮助孩子们养成学习的习惯,养成认真的态度。他心力交瘁地付出了,有时家长还会袒护自己小孩来说老师,他也是无语。但他做着这份事,吃着这碗饭,还是尽力教着。一年级下学期他引导孩子们多读,多背,带着孩子们说和写,也培养了几个优秀一些的学生来。二年级学生大了一点,要好一些,会认真读书,会认真写字,但还是要他多督促。他教学生们写日记,有几个学生的日记写得像模像样的,有一个学生的日记还发表在省级报纸上呢。但很多的学生却懒得写,叫家长督促却说了和没说一样的。只有老师慢慢来教吧。

现在他教二年级下学期,他充分重视课堂,让学生们在课堂里展现自己,提高自己,收获而成长,他坚持让课堂理想化一点,让学生们在纯净里快乐成长。其实他最希望的是家长能配合,可家长配合的却总没有几个,家长总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他也是无奈地吸着气努力尽心工作,毕竟孩子们没有错,毕竟孩子们是祖国的将来。

时间一晃,教书就二十年了。他记起当年骑着自行车上班的样子仿佛就在昨天,他现在还是骑着自行车还是走着那条水泥路,但容颜已经苍老了,心情也沉重了,一批一批的学生来了又走了。

他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个考上师范的,当了几年老师就通过关系调到乡政府工作了。有四个考上大学到外地工作了。有一个考上研究生的,听说以前在当老师,不知现在还在当老师吗?其余的要么在打工,要么在做着自己的一份事情。20的时候他们聚会特意邀请了他,一起吃了个饭后去嗨吧嗨了一次,那是他平生第一次去嗨,后来就没有联系。有时碰到几个学生也只是形同陌路,没有打招呼,好像不认识样的。第二届学生中有五个考上大学的,有学医的,有学交通的,还有一个留学到法国了。其余的没有读书下去就在社会上找份事做。这一届他们一起聚会了两次,大家聚会时畅谈到深夜,非常难得。现在见面了还是非常热情的说话。第三届学生有六个考上大学的,有两个考上军校,一个重点大学,其他的学生则社会上工作。这一届考上大学的还在读书,其中有一个读军校的学生每年都会来他家坐坐说说话,有时一谈就到深夜,很感动的。在中学教的一年他总认为算不得是一届学生,不过那些学生对他很好的,见了面会热情友好打招呼,说说话。回到小学教的第四届学生有六个考上大学,他们现在还正读大二,其他的也是在社会上找事做,见面打招呼的不多,在网上碰到会偶尔聊聊。教了整整六年的第五届学生现在还在读八年级,有几个碰到会打招呼问好,多数是形同陌路。现在教的二年级这班是第六届了,这一届会怎么样呢?他不知道。

教书二十年,他给自己交上这样一份答卷。

教书二十年,他从青春走向中年,从轻盈走向沉重。再教二十年就退休了,后二十年会怎样呢?他不敢去想,只是心里说着做好自己,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

篇2:一个老师,十三个娃散文

一个老师,十三个娃散文

在两年以前。我被派到山区的一个学校任教,到地方一看,在悬崖峭壁之上有二间破旧的屋,这里便是我工作的目的地,来之前,教育局就告诉我。两年,在这里工作二年。我在被派到这里之前,本地的一位老师在一个星期前送孩子回家的路上,不幸摔下了悬崖。因此,教育局特别嘱咐我要小心,并且为我配了一个本地的山民,负责给孩子们做饭,给我带路。

山里的孩子上学,大部分时间花在路上,于是我向教育局申请了一笔经费。把孩子们集中起来住校,每周放一次假。我一个人带十三个娃开始二年的教学生活。从五岁到十一岁,分了四个年级。

山里的一切是纯朴的,只要你有什么事,山民都无条件帮忙。学校一个月用的煤、吃的菜都是山民走几十里山路背上来的。学校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与学生们在一起,我也很快乐。山里的孩子好学、勤奋。我在来这里之前带来的图书,他们不到二个月时间就读完了,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很好。这里的孩子还有一个好习惯:练习毛笔字。开始看到他们的作品,不相信是他们写的,问到这个问题,孩子们都深深地怀念他们原来的老师―辛老师。也就是那位因公殉职的老师,我为辛老师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

山里的空气,山里的'风景也时刻撩起我文学创作的热情。

孩子的文章也充满了对大山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山里的二年,我习惯了这里的安静、祥和的生活,我欣赏这里的山山水水,我喜欢吃这里的美食,有时候也接过山民的旱烟抽几口。

我喜欢这里的雨天,下雨的时候雨打树叶的沙沙的声音,象一个个美丽的音符,把雨天的那种朦胧记录在案。在这个时候和孩子讨论《红楼梦》、《三国》、我们为一个人物的对与错发生激烈的争论。

我,一个老师,十三个娃。在山里快乐地生活了二年。

二年以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我的心境,在这里得到陶冶:我的精神在这里得到提升。

我,一个老师,十三个娃。在山里快乐地执教了二年

我离不开这里的孩子,为了上好音乐课,我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学手风琴弹奏,右手的五个手指都磨出了茧子。当看着在自己熟练、流畅的伴奏下,学生唱着欢快的歌曲时,我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查阅教学资料,我参加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参加讲练比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提升授课水平。

二年时间里,我在的这个教学点,语文的平均成绩为85分,数学成绩平均90分,综合成绩获全镇第一名,有50%的学生获得了镇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成绩优秀奖。

我终于明白:何为合格教师?你要求别人怎样教育你的孩子,你就怎样教育别人的孩子,如果做到了,你就是合格教师,别人瞧不起教师可以,但教师不可以自己瞧不起自己。既然干上这行就应该爱这行。

篇3:一个最特别的老师散文

一个最特别的老师散文

同寝的大姐打电话给我,又回忆起了上学的时光。大姐说,这些年里她改变了很多,总想起教外科的曹老师的一句话:做人要有平常心。

一个好的老师,一句话可能让某一个学生受益终生。那时曹老师四十岁左右,矮胖,平淡。但他很特别。

那是他很习惯说的一句话:平常心是道。当时我只是平常的听过,并没有想什么。后来,每每想起这句话时,就会觉得,其实曹老师当时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才会把它做为人生的座右铭,时时提起。

他是很有才华的,也经历过世事沧桑。也许在四十不惑时,领悟到平常心的重要吧。所以他的外表才会那样波澜不惊,他的神情才会那样平静。

想起一次,他讲课的时候,突然说道:“那排第三个女生,你站起来。”我们望过去,原来是坤在看言情小说。他问:“你很喜欢看这些书是吗?都看谁的?”老师提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诗,是琼瑶的风格。问我们:“谁知道这句话是哪本书里的?是什么意思?”一片沉默。没有人答得出来。他说:“看书没什么不好,但要分怎么看,记住了什么。”讲了这句让我们陌生的.诗的意境,书中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它的。

老师又问:“你们也爱看武侠小说吧?”我们热烈的说是。

“那谁知道打开《九阴真经》第一句话是什么?《鹿鼎记》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还是没有人回答。

老师讲道,《九阴真经》里面写的第一句话就是:意思就是大道同一。天下的道理都是相似的。适用于各个方面。不仅仅是武学。而《鹿鼎记》,第十九回的名字就是“九州聚铁铸一字,百金立木招群魔……”

他就是这样的人,教会那时还年少的我们,读书可以,但一定要会读,会品。

其实人的一生中,会认识很多的人,又会有哪一个,让你印象深刻呢。

不一定是你叫他老师的人,就一定是你人生的良师益友。

而他……我不太清楚有多少人怀念他。

但我一定是其中的一个。

虽然,现在他已经魂归天堂,英年早逝。

但我有幸和他相逢在这个世间。

有幸能够聆听到他的教诲。

已经是我的幸运。只是可惜,不能再感受到他的音容笑貌了。

原来,缘真的吝惜。

篇4:老师的心声:请给我们一个单纯轻松的教书环境

老师的心声:请给我们一个单纯轻松的教书环境

教师是一个职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也仅仅是一个职业而已。教师也是人,不是神。让我们更加客观真实地看待老师,给他们一个职业人应得的尊重。祝全国人民教师――节日快乐!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培养学生、造就人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他们对所有家长永远不变的承诺。教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不过,老师也是平凡人,他们也有困惑、苦恼,也有疲惫和无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老师,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山东烟台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老师于小涵表示,很多人一提老师,就会羡慕每年有两个假期,平时还有双休日,殊不知,绝大多数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多个小时以上,面临着升学压力的高中老师至少在12个小时以上。老师通常都早上7点前到校,大多数老师基本上6:40到校,每天固定上两节课,作为班主任,还兼着德育课,每周平均十五六节课,到学期末考试前这段时间,有时甚至每周二十多节课,每天嗓子都是沙哑的,有时遇到班上学生不听话,还要费心、费口舌。

教师每天按常规要上课、备课批改、辅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各类被“规范化”了的德育工作、体卫工作、教育科研等等,都有书面材料要完成。备课形式要创新;上课要转变学习方式;评价要提倡鼓励,针对学生个性……除此之外,还要写教学感悟、记学生成长手册、每天看阅家长练习本,班级管理要搞周评、月评;考试成绩要统计,要分析;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参与教研……关键是学生的“成绩”一定不能出问题。

家长的过分要求让老师感到“心累”

“随着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很多人都认为老师这个职业‘高高在上’,平时,不管家长多大的官,家里多有钱,看到老师都是点头哈腰的,殊不知,这给教师造成更大的压力,因为每个家长都想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格外关注一点,让老师非常为难,来自各方面的.关系需要平衡、协调,心很累。”一位担任了15年班主任的张老师道出苦衷。

张老师说:“逢年过节也常遇到家长送礼的事情,对于家长这份心意和盛情,说实话,我的心里没有窃喜,更没有那份久违的感动,反而充满了矛盾和烦恼,收和不收都很为难。因为家长的‘请客送礼’不是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而是一种交换,是让你对他的孩子好,家长要求的这种好是额外的,特别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让老师面对班上全体同学,内心有一种罪恶感。”

张老师表示,作为老师,同时也是家长,非常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但不少家长对老师的要求的确很过分,“让孩子在班里担任个班干部,给孩子排一个靠前的座位,给孩子找一个学习好的同桌,在课堂上多提问一下孩子,他犯错了尽量别在同学面前批评他,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赞美……”家长的这些要求实在为难老师,让老师都有点儿不会“当老师了”。

做一个单纯的老师,渴望轻松教书育人

不少老师都提到“工作压力很大”,现在社会上有一个现象,孩子遇到一些问题,就认为是老师的责任,就会直接给学校领导打电话,给老师增加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当老师的,最渴望的就是家长的理解,希望能有轻松的教书育人的环境。

一位初中数学老师表示:“现在,学生们的压力很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总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优秀的,无形中这种压力慢慢转移到学校、老师身上,如果自己所带的班考试不如其他班级,家长就会到处说老师水平不行,甚至有些‘门道’的家长还会找领导,给孩子换班,这让任课老师压力非常大。”

常看到班上的学生睡眠不足,情绪烦躁,老师也疼在心里,可有的家长反而抱怨:“都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老师不敢不布置作业,毕竟升学分数在那里,家长对孩子‘高压’要求下,逼得老师之间、班级之间也在比较,别的老师都布置,不布置的老师就是不尽职,这种恶性竞争下,孩子越来越累,老师也跟着累,当然家长也不轻松。”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什么英语啊,电脑啊,钢琴啊,等等,好像家长觉得自己的子女学得越多越好,不学电脑,不学钢琴,不学英语就没出息,现在的家长太急功近利,无形中施加给教育的压力太大,造成老师也越来越累。老师们表达出“心愿”: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除了传授知识外,也想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公平,什么是秩序,什么是准则,请给老师更多理解,去掉功利、去掉苛刻,让老师能更“清净”、“单纯”地做一名老师。

老师的心声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倾听和关注。今天是教师节,祝天下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教书心得体会

二十年同学聚会老师发言稿

一个普通的女生

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老师发言稿

学生二十年聚会授课老师发言稿

时光倒流二十年

一个普通少年的冬日读后感

读书教书心得

一个老师作文

一个普通中学生读红楼梦后感

一个普通老师的教书二十年散文(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一个普通老师的教书二十年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