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圣诞节的常识(共含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俩王一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圣诞节的十条常识
1.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字Christmas,中国大陆译为“圣诞节”,台湾译为“耶诞节”,
2.耶稣(Jesus)先生历史上确有其人,据考证,他的出生日期应该在公元前6-4年的`九月至十月之间。
3.圣诞节(12月25日)源自公元后400余年。当时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为了将当时大众所庆祝的太阳节与新的国教结合起来,便把耶稣的出生日定为现在的12月25日。
4.12月25日原本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
5.相传,耶稣出生后的第八天定为公元元年的第一天(1月1日),因此耶稣出生(圣诞节)是在公元元年第一天之前的前八天,把耶稣出生前叫公元前,出生后叫公元后,
犹太男子出生后第八天要受割礼,给耶稣正式起名字,主的名字诞生意味着新纪元的开始。
6.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其前身是犹太教艾赛尼教派。
7.天主教以梵蒂冈教廷为自己的组织中心,以教皇为最高领导,实行“圣统制”和“教阶制”。
8.基督教中,上帝是三位一体,主由圣父(耶和华Yahveh)和圣子(耶稣)还有圣灵(一种抽象的存在)共同组成。
9.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10.圣诞树顶上的那颗星星叫伯利恒之星,是耶稣出生时候头顶上冒出来的超新星。
节日常识:亚洲圣诞节习俗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俗称圣诞节,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泰国人的.圣诞节
泰国是个具有相当包容性的国家。各种节日非常多。在泰国的圣诞节,年轻人摆出一副将狂欢进行到底的架势,
火鸡、蛋糕、甜点当然不可缺少,但是传统的泰国美食却似乎更受欢迎。
韩国人的圣诞节
圣诞节到来时,韩国年轻人会相约到一起,他们会把聚会的场所精心地布置一番,突出浪漫气氛,订做各种西式蛋糕,火鸡、甜点,然后就是喝酒聊天唱歌跳舞。韩国人对西式糕点非常有兴趣,是圣诞节的必备食品。
新加坡人的圣诞节
在新加坡,人们把圣诞节这一天当成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疯玩的日子,一些大型的商场在圣诞前夕每天都会营业到午夜12时,以方便人们购买圣诞礼物。在街道两旁,圣诞灯饰圣诞树林立。五彩缤纷的各色灯饰,比天上的星星还亮。
新加坡的圣诞节延续了西方国家的圣诞饮食习惯,因此火鸡也就成了新加坡人在圣诞节时的必备菜肴。三联阅读
忌讳一: 除非你准备求婚,否则一定不要送任何珠宝首饰,尤其是戒指。如此有典型倾向性的礼物,说不定会吓坏你的女友,一定要小心!
忌讳二: 送戒指会被认为离谱,如果你挑选的礼物不是针对你的爱人的需要,比如给家里添置一个洗碗机当作礼物,或者只送一张礼品购物卡,这么轻率和不用心思的礼物,还是不送为妙!
忌讳三: 也许你们交往的时间并不长,那么就要避免送一些县的太过亲密的礼物,比如说:内衣。这样会给你的男/女朋友传达错误或危险的'信息。
忌讳四: 不要送那些非常自私的礼物,比如,你的女朋友不喜欢体育,你却送她两张你最喜欢的球赛票,这样会使人误解你更关心自己超过送礼物的对象!
忌讳五: 与工作相关的礼物,千万不要送。圣诞假日本来就是放松的时光,一定不要把工作搅进来!记住:你是他的爱人,不是他的老板!
忌讳六: 服饰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你不知道他/她穿的号码的时候。
忌讳七: 送宠物作为礼物一般也不是好主意,除非你们已经如胶似漆了,
在刚刚交往是送宠物,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份太过沉重的责任了。
忌讳八: 把一份以前别人送给你的礼物,重新送出去,看似很节俭,实际上是在蠢不过了。如果这个礼物还寄托着你曾经的一段感情,呵呵,被收礼的人知道,你就完了!
忌讳九: 忘掉别人告诉你的,或者你从电视上看来的那些老把戏,送玫瑰,或者一盒巧克力,更像是缺乏诚意的无事献殷勤! 忌讳十: 不要送那些表现出你希望他/她按你的意图改变的礼物,比如送一套运动服或者健身器材,这不是明摆着说嫌她的身材不理想吗?
圣诞节送女友礼物:手链,串起幸福,平安玉扣,祈福爱情,手镯,套住幸福;巧克力,品会甜蜜。
圣诞节送男友礼物:打火机,点燃爱的火焰;围脖,温暖他的心;玉观音吊坠,祈福平安,护佑健康。
圣诞节送孩子礼物:巧克力是甜蜜的梦;开发智力的益智玩具,充满童趣的皮皮熊,儿时不可少的伴侣。
圣诞节送老外礼物:中国元素浓重的摆件;老外特别喜欢的中国藏品。
美食常识:国外圣诞节吃什么?
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国外朋友们在圣诞节吃什么,让我们了解一下世界圣诞美食大餐!
1. Coquilles Saint-Jacques 法国扇贝
扇贝奶酪与香草料叶,在法国是作为圣诞大餐的前菜,圣诞节的必点头盘。
2.Chiles en nogada 墨西哥
这道圣诞大餐是由Poblano辣椒填满肉酱烤制之后用核桃酱汁搭配而成,上面还点缀了一些石榴子作为装饰。
3. Feast of Seven Fishes 意大利七盘菜
鱿鱼、意大利面与蛤蜊、虾、烤鱼等,7道菜晚宴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降生,绝对的完美搭配。
4. Hallacas 委内瑞拉
这些类似粽子的小包塞满了刺山柑,葡萄,辣椒,以及各种肉类的混合物,并包裹在玉米和芭蕉叶中。
5. Zakuski俄罗斯
这一整盘鱼类大餐有各种酸咸口味,佐配大口喝酒的伏特加是最好不过的了。
6. Ceia de Natal 巴西
这整只巴西烤火鸡和感恩节的火鸡完全不一样,是用香槟和香料辣椒腌制出来的,味道极其迷人热烈!
7. Sachertorte 奥地利
这种巧克力海绵蛋糕和杏味果酱是一个16岁维也纳小孩发明的,后来在圣诞就普及了起来。
8. Doro Wat on Injera埃塞俄比亚
这道多种辣味混合的炖肉圣诞大餐绝对是令人胃口打开。
9. 鸡骨糖,加拿大
这些糖是加拿大圣诞节的大人小孩的最爱,基本上是由肉桂味糖衣卷着牛奶巧克力,是不是开始垂涎了呢?
10. Vitel Toné阿根廷
此菜来自意大利18至20世纪初到阿根廷的移民,小牛肉切成薄片覆盖在金枪鱼酱和酸豆的拼盘。这道菜的味道鲜妙,各种食材的口味搭配完美。
11. Stollen德国
德国的这个圣诞水果面包实在是好吃的令人无法停口,里面有各种果仁和糖果。
12. Lampreia de Ovos 葡萄牙
这个甜蜜的鸡蛋饼是葡萄牙豪华的烘焙点缀出鳗鱼的形状。
13. Imbuljuta tal-Qastan马耳他
马耳他圣诞这个巧克力栗子汤简直能让你见到天堂:)
14. Porkkanalaatiko芬兰
这个五香萝卜砂锅是芬兰对美国感恩节红薯餐的回应,
15. Ciorba de perisoare罗马尼亚
基本上就是酸汤中盛满了无数的肉球,真是圣诞长肉的节奏!
16. Risalamande丹麦
这碗樱桃杏仁八宝粥是丹麦的特色圣诞甜点,有时候还会在粥中放入一个小杏仁,看谁有幸能吃到。
17. Hangikjöt冰岛
北欧的腌制羊腿很出名,冰岛的这个更是他们圣诞节不可或缺的美食。
18.薄馅饼,英格兰
这些精致的小馅饼都填满了水果和牛肉,预示着圣诞的`降临。
19. Bibingka 菲律宾
这个椰蓉奶酪米糕极其的绵软湿润,好吃极了!
20. Pavo Trufado de Navidad西班牙
火鸡填满了松露,美味阿!
21. Kulkuls印度
印度的基督教徒非常小,不过也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圣诞美食,比如这些可爱的椰子饼干。
22. Chicken Soup Avgolemono希腊
这道菜是希腊圣诞晚餐的第一道菜,汤中的鸡肉、柠檬、鸡蛋和米的混合令汤品相当开胃。
23. Janssons Frestelse瑞典
精美切割的土豆片配凤尾鱼烤制的砂锅相当美味。
24. Tamales colorados, negros/Chuchitos危地马拉
这道玉米粉蒸肉在危地马拉的圣诞和新年都非常受欢迎。
25. Beigli 匈牙利
匈牙利的 种子蛋糕是圣诞节期间到处都有卖的美味糕点。好吃又上瘾!
26. Akoho sy voania马达加斯加
鸡肉椰汁炖汤饭是这里圣诞的美味大餐。
27.五香牛肉,爱尔兰
爱尔兰圣诞的这个充满了果香和辣香料的五香牛肉真是好味,节日期间大家都会大量的享用。
28. Bigos 波兰
“猎人炖”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混合各种肉类,蘑菇,白菜的炖菜,圣诞节每个人都渴望饱餐一顿。
关于圣诞节不可不知的文学常识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
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圣经实际上并无记载耶稣诞生日期,圣诞节是后人公定的。
节日历史
起源
纪念耶稣出生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罗马教会设立
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历史学家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经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本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基于此原因,罗马教会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
圣诞老人
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是非常热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尼古拉斯后来作了神父,而且还升为主教。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3-4]
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发展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
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
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二十一世纪初,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习俗庆祝
礼物
圣诞卡(圣诞卡片)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圣诞节这天,指出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只有以和平与仁爱的言行达成。寄赠圣诞卡,除表示庆贺圣诞的喜乐外,就是向亲友祝福,以表怀念之情。尤其对在孤寂中的亲友,更是亲切的关怀和安慰。
装饰
圣诞袜
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大小不拘。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礼。
圣诞帽
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
圣诞装饰包括以圣诞装饰和圣诞灯装饰的圣诞树,户内以花环和常绿植物加以装饰,特别的冬青和槲寄生是传统采用的材料。在南北美洲和少数欧洲地区,传统上户外以灯光装饰,包括用灯火装饰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诞形象。冬青和槲寄生是传统采用的材料。市政当局也会对圣诞装饰加以支持,在街道悬挂圣诞标语或者是在广场放置圣诞树。
圣诞树(Christmas tree)是圣诞节庆祝中最有名的传统之一。通常人们在圣诞前后把一棵常绿植物如松树弄进屋里或者在户外,并用圣诞灯和彩色的装饰物装饰。并把一个天使或星星放在树的顶上。
用灯烛和装饰品把枞树或洋松装点起来的常青树,作为圣诞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近代圣诞树起源于德国。德国人于每年12月24日,即亚当和夏娃节,在家里布置一株枞树(伊甸园之树),将薄饼干挂在上面,象征圣饼(基督徒赎罪的标记)。近代改用各式小甜饼代替圣饼,还常加上象征基督的蜡烛。此外,室内还设有圣诞塔,是一木质的三角形结构,上有许多小架格放置基督雕像,塔身饰以常青树枝叶、蜡烛和一颗星。到16世纪,圣诞塔和伊甸园树合并为圣诞树。
圣诞橱窗也是墨尔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的圣诞节来临前商店的橱窗设计人员就会动足脑筋,将这个圣诞节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绝不会和往年的风格重合,这里也是妈妈最愿意带孩子们来的地方。圣诞爷爷醇厚的嗓音讲述着惊心动魄的经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声、光、电的组合更生动有趣。排队入场是玛雅橱窗参观中不成文的规定,栏杆外是急匆匆路过的人流,栏杆内有序参观,每个橱窗有数分钟的演绎。每个橱窗左下角是滚动的屏幕,立体声喇叭中讲述的故事,都能在这里显示,扫描一下二维码还能下载。
圣诞节环
西方国家圣诞节其间挂在家门口用的装饰品,通常用绿色的枝叶或藤条(松毛、松针等)和银色的金属及金色的铃铛配以红色的缎带组成主色调绿、白、黄、红代表欢乐喜庆上面写着MERRY CHRISMAS或者简写为X'mas
圣诞节环最早出现在芬兰。
地区特色
英国人在圣诞节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烧猪、火鸡、圣诞布丁、圣诞碎肉饼等。每一个家人都有礼物,仆人也有份,所有的礼物是在圣诞节的早晨派送。有的唱圣诞歌者沿门逐户唱歌报佳音,他们会被主人请进屋内,用茶点招待,或者赠小礼物。
美国是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庆祝圣诞的情形也最为复杂,从各国来的移民仍多依照他们祖国的风俗。不过,在圣诞时期,美国人的门外挂着花环以及其它别致的布置则是一样的。
法国的一般成年人,在圣诞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会参加子夜弥撒。在完毕后,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里,团聚吃饭。这个集会,讨论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后也前嫌冰释,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圣诞在法国是一个仁慈的日子。
西班牙的儿童会放鞋子在门外或窗外,接收圣诞礼物。在许多城市里有礼物给最美丽的子女。牛在那天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据说在耶稣诞生时,曾有一头牛向他吐气来使到他得到温暖。
意大利的每一个家庭,都放有耶稣诞生故事的模型景物。在圣诞前夕,家人团聚吃大餐,到午夜时参加圣诞弥撒。完毕之后,便去访问亲友,只有小孩和年老的人得到礼物。在圣诞节,意大利人有一种很好的风俗,儿童们作文或撰诗歌,表示感谢他们的父母在这年来给他们的教养。他们的作品,在未吃圣诞大餐之前,被暗藏在餐巾里、碟子的下面或是桌布里,父母装作看不见。在他们吃完大餐之后,便把它取回,向大家朗读。
瑞典人是很好客的,圣诞节时,更有明显的表现,美一个家庭,不论贫富,都欢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种食品摆在桌上,任人来吃。
瑞士的圣诞老人是穿白色的长袍,戴上假面具的。他们都是由贫苦人所扮,结队向人讨取食品和礼物。在收队后,他们就平分所得的东西。
丹麦是最初推出圣诞邮票和称防痨邮票的,这种邮票发出来筹款作防痨经费。在丹麦人寄出的圣诞邮件上没有不贴上这种邮票的。收接邮件的人,看见贴有愈多圣诞邮票的,会觉得更喜欢哩。
智利人庆祝圣诞节,必有一种名叫【猴子尾巴】的冷饮品,是用咖啡、牛乳、鸡蛋、酒和发酵的葡萄合制而成。
挪威人在圣诞前夕临睡前,家里各人都把自己所穿的一双鞋子,由大至小排称一列,是各人轮流唱出他最喜欢的圣诞歌或圣诗一首。
爱尔兰的每一个家庭,在圣诞节前夕,都放有一枝洋烛或灯在窗门架,表示欢迎救世主降生。
苏格兰人在家里找寻向别人借来的东西,必需在圣诞节之前都归还与物主。他们多是在新年的首个星期一那天赠送礼物,并不是在圣诞节期间送的,小孩子和仆人都会得到礼物。
荷兰人的圣诞礼物,往往是出乎一般人所意料的,有时会被藏在布丁羊肠里面。
德国的每一信奉耶稣教的家庭,都有一株圣诞树,圣诞树是在德国最先有的。德国人对于制圣诞节饼是很讲究的。饼有很多款式,在亲友之间,彼此均有赠送。
★ 食品安全常识
★ 古文常识
★ 常识读书笔记
★ 中国文化常识
★ 文言文常识
★ 常识作文
★ 常识 作文
★ 礼仪常识
★ 文学常识
★ 上班族饮食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