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的作画方式,不同的反响随笔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小蜜蜂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颖的作画方式,不同的反响随笔(共含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蜜蜂”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新颖的作画方式,不同的反响随笔

篇1:新颖的作画方式,不同的反响随笔

新颖的作画方式,不同的反响随笔

无锡市硕放中心幼儿园 陈萍

背景:

12月的色彩创意课年级组定于在瓶子上作画,瓶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可以在瓶内和瓶外进行创意,加上正好的《图形宝宝》主题,小朋友认识了圆形和其他图形,针对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差,加上本班特色是以拓印为主,因此就生成了在瓶外进行用圆棉球拓印蘸画。

实录: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看看是什么,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看到的,我再问,如果请你给他添点东西,可以变成什么,可以运用我们这次认识的圆形哦,因为有了先前经验,贴糖葫芦,小朋友看到有一根小棍子的图片,都说出了可以给他穿上红果子变成一串糖葫芦,其中有一张图片是一个碗,小朋友又说添上圆圆的汤圆就是一碗汤圆,幼儿纷纷说出了可以添画的内容,有的说可以添成一串葡萄,可以添成苹果树,有了这些经验,我就下发了一些纸,让幼儿用蜡笔画圆形给他们添画,看画的差不多了,我就出示事先刷好底色的瓶子和夹子和毛球,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运用夹子棉球在这个瓶子上作画,老师已经在每个瓶子上画上了一些东西,你们想想可以怎么添,请你动动脑筋,就像刚才你们添画在纸上一样,有了先前的经验小朋友们拿到后依次就说说,大胆的做了起来,有一个小朋友在添画好苹果树后,我说谁喜欢吃苹果呀,他说毛毛虫爱吃苹果的,我要给他添条毛毛虫。。

分析与反思:本班幼儿由于动手能力较差,加上持续性差,上这节课时,我由于考虑到材料的限制,因此就让幼儿在纸上先练习,幼儿在经过想象与绘画后,有了一定的经验,再出示瓶子利用毛球和木夹子制作的拓印蘸画小毛球,这些物品都是幼儿从没接触过的,小朋友都特别感兴趣,在添画过程中,由于只要使用棉球蘸了排列着印,比绘画更简单,但简单中又具有趣味性,幼儿参与度极高,有的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多添点其他的,如地上有毛毛虫爬,天上有太阳,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让他不再停留于模仿上,根据《指南》提出幼儿绘画时,不提供范画,本堂课上,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我采用了让幼儿通过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进行引导,丰富了幼儿的想象,本节课我使用的拓印蘸画小毛球既可以代替手指展现手指点画的效果,也保护了幼儿稚嫩的小手,加上在瓶子这个独特材料上,唯有蘸画,才能清晰的展现作品。

在课上,也出现了一些情况是我始料不及的,如幼儿在取放这个棉球时有点混乱,因为我将所有颜色的棉球都统一放在一个地点,幼儿需要什么就取什么,场面有点混乱,或许分组进行会更好,幼儿在蘸颜料时控制的也不是特别好,因为我给的是比较浓稠的,幼儿第一个印时特别多,容易淌下来,下面的又会没有,我应让幼儿在纸上先印几个,再印瓶子上,让幼儿更好的把握,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优秀教案:哈巴狗

活动名称:哈巴狗设计者:赵晓萍活动目标:1、进行大小声的分辨练习。   2、利用肢体语言进行大小声的.练习。活动准备:鼓、手偶、挂图活动过程:   一、律动《哈巴狗》   二、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一个小客人“哈巴狗”。   1、教师出示“哈巴狗”的手偶并大声说:“小朋友们好”,幼儿也大声说:“哈巴狗好”。教师小声说:“小朋友们好”,幼儿也小声说:“哈巴狗好”。   2、结合手偶和挂图讲解《哈巴狗》的故事。故事:一天,狗妈妈要出去给狗宝宝找肉骨头,它对狗宝宝说:“别人来敲门时千万不要开门,妈妈回来时会大声敲门,你就小声敲门。妈妈大声汪汪叫,你就小声汪汪叫”。狗宝宝说:“妈妈我记住了”。   妈妈高高兴兴地去找肉骨头了。它走啊走(大声说)走啊走(小声说) ,终于在路边看见了一块肉骨头,它连忙叼起来向家里跑去。到了门口,狗妈妈大声地敲门(教师大声敲鼓发出咚咚咚的声音),狗宝宝听到了马上在门里小声的敲门回答(教师小声敲鼓发出咚咚咚的声音)。狗妈妈又大声叫“汪汪汪”,狗宝宝小声的叫“汪汪汪”。狗宝宝对上暗号后,知道是妈妈回来了,就赶紧打开门,和妈妈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上了肉骨头。   三、利用肢体语言进行大小声的练习  1、请幼儿用大声、小声模仿狗妈妈和狗宝宝敲门的声音。   2、请幼儿用大声、小声模仿狗妈妈和狗宝宝“汪汪”叫的声音。   3、教师:小朋友模仿的很好,想在请小朋友大声的为自己鼓鼓掌,小声的为自己鼓鼓掌。   4、教师:小朋友用嘴和手发出了声音,看看你身体还有那个部位能发出声音。   5、幼儿尝试身体还有那个部位能发出声音,并进行大小声练习(例如:幼儿说脚能发出声音,教师就请幼儿进行大声跺脚和小声跺脚的练习。)   四、圆圈游戏练习  利用鼓进行走走停停的游戏。听到鼓声幼儿四散走,当鼓声停止时,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大小声的练习。(例如:鼓声停止时,教师说:“大声拍手”,幼儿就做相应的动作。)

幼教大班体育教案:认识轻重

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辨别物体的轻重,并进行排序,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学会使用轻重的词汇来表述事物的特性。

准备

1. 轻重明显不同的三种物品(最好同样大)如砖块(半块或三分之一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各一块;轻重明显不同的三种装在包中的物品(最好同色的包,同样大),里面可分别装小石头、豆子和稻子(带壳的米)或其他物品各一包;天平称一个(可以用筷子和绳子自制成手拎的天平)。

2. 幼儿每两人一盘小石头、一盘纽扣、一盘木块(数量相同)、一个天平称(自制,也可不要)。

3. 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程

1. 比较两种不同轻重的物品

(1)教师出示砖块和木块,提问:哪块重?哪块轻?怎样才能知道?(用手掂)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轻重,选出重的交给教师。教师再出示木块和泡沫块,提问:哪块重?哪块轻?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轻重,选出轻的交给教师。

(2)教师请幼儿找找活动室内有哪些物品比较重,有哪些物品比较轻,也可以回顾在生活中碰到过哪些不同轻重的物品。

2. 比较三种不同轻重的物品

(1)教师出示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请幼儿猜一猜:这三包物品,哪包最重?哪包比较重?哪包最轻?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比较的结果。教师出示天平,讲解如何用天平看轻重,然后用天平称一下上述三种物品,验证轻重给幼儿看。

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三包物品同时比较时,怎样来说清楚每一包物品的轻重,幼儿讨论过后,教师小结: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同时比较时,可以说最轻的,比较重的,最重的。然后请一名幼儿上来,再做比较,将三包物品从轻到重排队,其他幼儿做评判。

(2)幼儿两人一组,用手掂或用天平称的方法比较手里的小石头、纽扣和木块的轻重,先找出不同轻重的物品,再按轻重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比较重和最轻的包,在天平上称给幼儿看,提问:哪包重?哪包轻?幼儿确定以后,教师把最轻的包拿走,出示最重的包与比较重的包在天平上相比较,提问:哪包重?哪包轻?幼儿确定以后,教师再把最重的包拿走,出示比较重和最轻的包相比较,引导幼儿发现,在两包比较中较重的包,和另一包包比较时可能是轻的(或重的),在两包比较中较轻的包,和另一包比较时可能是重的(或轻的)。所以说物品的轻重,要看和谁比。

3. 操作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4页上的练习。

中班谈话:《愉快的节日》

活动目的:

1、能围绕话题,较连贯、流畅地谈论自己在假期中的事情。

2、能耐心地倾听同伴讲话,了解别人的谈话内容,养成不打断别人讲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开学前教师对部分幼儿进行家访,与家长、幼儿交谈,了解幼儿的假期情况。

2、布置展览“假期生活记载表”,自制、绘画的各种作品。

3、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话题:教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展览角,引导幼儿观看同伴的作品和“假期生活记载表”,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假期中最高兴的事和假期中学会的本领”自由谈话。(启发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中的内容接给同伴)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听了别人的假期生活活动报告,你喜欢谁的呢?为什么?(鼓励幼儿为自己认为假期生活愉快、进步、有趣的小朋友发小红花)在以后的假日里,你准备做些什么更有趣的、更有进步的事呢?

4、律动《敲锣打鼓放鞭炮》,进一步感受节日的喜庆。

秋天的水果宝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几种水果。

2.培养幼儿喜欢吃水果。

3.让幼儿知道多吃水果有好处。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苹果,橘子,葡萄,柿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家里的冰箱里都放了些什么啊?

有水果啊?都有些什么水果啊?

2.拿出水果让小朋友认识。

师:小朋友看看这都是些什么水果啊?

3.让小朋友讲一讲各种水果的味道。

4.告诉小朋友在秋天天气比较干燥,要多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

5.小朋友一起唱歌曲《苹果》。

6.结束活动。

迷路的小花鸭

目标:

知道歌曲名称及其主要内容,了解歌曲性质(慢、悲伤),能随意做出伤心的动作与表情产生同情、关心迷路小花鸭的情感。

准备:磁带、录音机、小鸭玩具、板图。

过程:

1、幼儿听《母鸭带小鸭》乐曲模仿鸭子摇摆动作进教室。

2、发声练习:“跟我唱”

3、再次欣赏《母鸭带小鸭》

① 说出歌名

② 边唱边启发幼儿做出小鸭子快乐的动作和表

4、欣赏《迷路的小花鸭》

① 听录音:谁在哭?为什么哭?

② 介绍歌曲名称解释“迷路”的意思就是不知道回家的路、找不到家了。

③ 对比这两首歌听后心理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通过不同动作比较感受。

④ 感受歌曲主要内容、尝试用动作表现悲伤的心情。

⑤ 边出示图边有感情讲述故事。

5、教师边唱边表演激发幼儿关心迷路的小花鸭的情感。

6、幼儿参与表演。

7、小花鸭找不到妈妈怎么办?我们快来帮它找妈妈吧﹗引导幼儿多次用动作和歌声呼叫,并将小鸭子送给鸭妈妈。

8、在《母鸭带小鸭》音乐伴奏下边唱边做出快乐动作与表情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以往的餐前洗手环节,我总是习惯将中班的音乐磁带放给孩子们听,其中一首“迷路的小花鸭”深受小朋友喜爱,但是歌曲所表达的是“小鸭子迷路后的悲伤情感”,而小朋友却高高兴兴的唱起了这首歌,为此我选择了“迷路小花鸭”这个音乐欣赏及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我选取了两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反差较大的歌曲:《母鸭带小鸭》和《迷路的小花鸭》,请幼儿欣赏比较两首乐曲的不同,说说自己听后的感觉,幼儿基本能说出前首比较高兴欢快,后一首则是慢的、悲伤的。同时在整个活动前的铺垫也选取了一首与迷路小花鸭有关的有快有慢、有伤心有高兴的这样一首发声练习自然引入正题。纵观整个活动,我觉得孩子的表演欲望不是很强,尽管教师花费了一些心思调动,幼儿的参与性还不是很强烈,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平时活动中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创编表现机会很少,另一方面对于这首歌曲表演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可以从为幼儿提供道具上入手,激发幼儿表演欲望还可以把目标设定为体会与感受两首不同性质的乐曲,那么就可以把两首乐曲穿插录下来,请幼儿听音乐表演,这样就有了一个对比,可能效果会更好。

《要下雨了》分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要教好这篇课文,关键在于能否抓住课文特点指导朗读和设计练习。  1.指导朗读

朗读能帮助学生解义、悟情。解义,就是了解课文的知识内涵,理解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悟情,就是了解课文的感情内涵。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科学性的童话,但人物形象也是很生动的,小白兔起先诧异,然后暗自思量,最后急忙回家的情态跃然纸上。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再加上教师的指点,学生就能体会人物情绪的变化。

例如,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教师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看哪几个词老师读时加重了语气,学生听后,马上找出“大声”、“为什么”、“这么”、“呀”这几个词语;然后,教师再按“差等——中等——优等”的顺序指名读,最后齐读。这样,以点带面,学生很快就体会到了小白兔深感奇怪又急于想知道原因的心理,并在朗读时读出了这样的语气。又如,第三自然段中,燕子回答:“我正忙着捉虫子呢!”可采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教师出示:

(1)我正忙着捉虫子。

(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先要求学生找一找两句中不同的地方,再让学生自由读,体会两句话语气强弱的不同。这样,就能让学生体会到燕子的话是怎样引起小白兔暗自思量的心理活动的。

2.设计练习

这篇课文从故事内容说,小白兔是一个贯穿情节的人物,课文以他的行踪,以及他对“要下雨了”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过程作为一条线索;另一方面从知识内容看,课文提示了“要下雨了”和“燕子低飞”、“小鱼出水”、“蚂蚁搬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并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教者设计了因果关系的说话训练。

例如,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提问:燕子为什么飞得那么低然后出示:“因为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让学生练习说话。又如,在总结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适当拓宽,并练习说话。教师先提问:小白兔再碰到谁会看到什么情况然后出示:“小白兔问‘___________?’________说:‘因为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

这样,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由易到难,设置坡度,可以达到训练的预定目标。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随着小白兔的行踪,燕子、小鱼、蚂蚁分别出现,各环节叙述的结构相似,因而教学中可采用“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法。小白兔和小燕子对话的部分,可采用以下训练方式:(1)指名读,正音;(2)比较读,理解;(3)引读,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4)分角色读,体会感情;(5)扮演角色,复述知识点(因果句式)。而小白兔和小鱼、小白兔和蚂蚁的对话部分则可放手让学生自读、练说。

摘自《小学语文教师》第3期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杨春柳

篇2:记住你,以不同的方式杂文随笔

记住你,以不同的方式杂文随笔

人们总是对不曾熟悉和了解的人或事饱有好奇心,寻找与自己已有认知观里的不一样。每次去某一个地方旅游,,那些旧的、古老的、有历史感的东西似乎更让我触动。城市的样貌都因为程式化、现代化的单一,而显得普通,让人司空见惯。

01

相比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耸立、灯火通明,掩于城市背后的村落、奇观异景,却更琳琅满目。

前几天去一个小村子拍东西,有一段路泥泞不堪,小小的公交车晃的厉害,人坐在车上和坐在弹簧上没什么两样,上下左右摇摆。

进村后发现那里的条件比想象中好很多,村里的小学教育教学设备完善,甚至比县里的条件更好。来这里的支教大学生很热情的向我和小伙伴介绍了小学的大致情况,没有一丝来自大城市和名牌大学的优越感。

我很喜欢学校的校长,像是很亲近的叔叔,告诉我们需要拍啥尽管拍,不要妨碍正常的教学秩序就好。上学这么多年,我从未见过哪一个校长和他一样,说着地道的方言,汗流浃背,和学生们围着一个足球在操场上奔跑、说笑。

这位校长姓“禹”,带有帝王“大禹”的文化厚重感。他说尽管学校条件不错,但很缺老师,应了那句玩笑话:学生的数学课是由体育老师带的。老师留不住,更别说是好老师了。来这里任教的老师,一有好的出路,就会马上离开教学岗位,像是逃离。

而他作为校长,有留不住老师的无奈,也有不挡他人前程的慷慨。只是还好,他还坚守在这里,和当地的农民没什么两样,以至于我和小伙伴架起机子拍孩子们做课间操的时候,他凑过来看,同我们讲话时,我们也当他是好奇的老师或者学生家长。

可能校长的职位会换届,他也会离开,升职或者退休不得而知。但我想学生们会记住这位与众不同的校长,记住他和学生们奔跑在操场上的身影。我们和支教大学生也会记住他说的“研究学生、研究儿童”这样的教育理念。

可能自己记不清来时的路是怎样的,来时的自己是什么模样,但他留在这里的印记总会有人挂念。

02

有人说,我们普通人的快乐是建立在物质上的。那么除去我们这些普通人,那些不普通的人,他们的快乐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

和小伙伴拍完素材,刚好错开了节假日的旅游高峰期,去了一趟号称“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买了上山的单程票,司机一路绕着山路盘旋上山,道路险而陡。

坐在高高的大巴上,左右两侧是看不见山路的,只看得见深深的望不到底的悬崖,司机一个急转弯,感觉分分钟就可以把人甩入万丈深渊,紧张又刺激。

我给旁边的小伙伴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来,也一定是最后一次。可是到了那里,慢慢下山,我才理解什么是真正拨云见日的快乐,去的路太艰险,但藏起来的风景却是最独特的。有些东西只要不是亲自真正的体验,话就一定不能说的太满。

山上的建筑一一错落有致的坐落在峭壁之上,走过的路回头望时才发现近乎与地面垂直。这里的修道者在这样的'奇峰峭壁上度年月,除了羡慕他们一抬头就是美景,一张口就是清爽的空气之外,更多的是不理解和好奇。

到底是怎样的人,发现了这样的风水宝地,又是怎样的人,一砖一瓦的搭建了这样的修道场,创造了一种文化。远远望去,山、水、数木、河流和建筑融为一体,藏在里面的道士和游客更加显得渺小。

我们路过一座寺庙时,几个人坐在台阶上休息,旁边是一堆石砖,我看了一眼没多想就走了。一会他们赶上我们,那些砖用担子挑起来,重重的压在他们的肩上,本来不高的他们佝偻着背更加显得弱小。近乎垂直的石阶小路我们扶着绳索都要慢慢往下挪,他们毫不犹豫地就走了下去,其中还有一个妇女,那样的背影让人看了真的难受。

想来命运真的很不公平又无法猜透,有人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有人却熬着日子,受着苦。

山上有几个修道之人,脸上看不出悲喜,默不作声地看着人来人往。我很想知道,他们远离尘世,和大自然一起,用自然的姿态生活,到底顿悟了什么?还是说,再这样混沌的世事当中,一切都是虚妄的,人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无法展望世间的种种。

有介绍说,崆峒山上有一棵2300年的柏树,我想2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世事变迁,有发生,就总有记录吧。

新颖的面试方式

记住你,以不同的方式杂文随笔

对待不同学生的方式

新颖的竞聘开场白方式

《莲花楼》首播反响怎么样

水上作画教案说课稿

拓展小游戏:印泥作画

教育随笔关注不同的孩子

志不同不相为友随笔

王维作画戏权贵民间故事

新颖的作画方式,不同的反响随笔(推荐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新颖的作画方式,不同的反响随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