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盖茨谈理财名人故事(共含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睡觉第一名”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盖茨谈理财的名人故事
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公布了20xx年度世界超级富豪排行榜,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以500亿美元的身价蝉联世界首富。从退学建立微软,到成为世界首富,盖茨只用了的。此后,这个被美国人誉为“坐在世界巅峰的人”就再也没有从这个位子上下来过,一坐就是。
互联网仍然充满魅力
其实,盖茨作为世界首富的日子也是波折不断。在股票市场的互联网泡沫出现前,盖茨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00亿美元。
20xx年网络股热潮开始消退,微软股价下滑了近63%,盖茨的身价也随之缩水了近一半。尽管盖茨依然保持着全球首富的位子,但是与第二名的`差距已经是越来越小,那时人们纷纷预测,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盖茨迟早要让出“天下第一”的宝座。
然而事情发展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20xx年以来,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带动了互联网业的回暖。且不说屡创奇迹的Google等后起之秀,微软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也很抢眼,盖茨的财富重新水涨船高。在过去一年里,盖茨的财富增加了近8%。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沃伦·巴菲特曾评价比尔盖茨说:“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言下之意,并不是微软成就了盖茨,而是其商业天赋成就了这个世上最富有的人。
对于理财,盖茨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对微软公司前途的信心使盖茨仍然把财富的绝大部分投在公司股票上,尽管他已经不担任公司的CEO,但是作为微软的首席架构师,他仍然主导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不过精明的他也会在好的价位适当地套x一些股票。股市交易记录显示,上个月盖茨就在公开市场出售了100万股微软股票,获得收入近2700万美元。
当然,像盖茨这样的聪明人是决不会把“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具有远见的盖茨早在网络股泡沫破裂之前就开始分散投资了。盖茨在1995年建立了一家投资公司,据了解,该公司管理的投资组合1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了收入稳定的债券市场,主要是国库券。
爱因斯坦说:“金钱只能用于满足私欲,并且常常被其拥有者滥用。”所以他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要求$3000元的超低价薪水——后被校方以“太低”为由拒绝,在财务顾问劝说下,才终以$17000元妥协。不过,如果你就此认为爱因斯坦是个不善理财的天然呆,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在不到20年内的时间内,让几千美元的股票升值到25万美元。虽然他自己对理财并不擅长,但他知人善任,聘请了一位财务顾问替他打理家财,才取得了这样优异的业绩。
牛顿的一生是极“牛”的,他是近代经典力学的开山祖师,也曾任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不过,他平生唯一一次炒股,却如同经历了中国股灾一般……
174月,牛顿投入约7000英镑购买了英国南海公司的股票,仅两个月就股价翻番,随后卖出。但到了7月,股票又继续增值了8倍,这让牛顿悔不当初——“恍然大悟”后,牛顿大概就开始变笨了,他随之决定加大投入,最终巨亏2万英镑——这相当于他当造币厂厂长十年薪水!
19,刚刚留学回国的27岁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时的月薪为280银元。1931年,胡适月薪600银元,加上他著作的版税、稿酬等,估算每月收入为1500银元(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5000元,年收入达到50多万元。)胡适住房也十分宽敞,雇有6个佣人,生活非常富裕。
但是,胡适不注重理财,经常吃干花净,长期没有积蓄(胡适日记想必大家也是有所耳闻,总之小编是只记住了六个字,打牌、打牌和打牌……)。抗战爆发后,胡适的生活开始拮据起来。到了晚年,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年轻时,要注意多留点积蓄。”
胡适晚年流寓美国时,曾因其年老多病,又被美国“医保”拒之门外。这导致他心脏病复发入院治疗时,医疗费也成了难题之一。对此,他不无感慨地说过这样的话:“美国资本主义很坏,我这个年纪大了后,我想保险,他们嫌我年纪大,嫌我心脏病……”
1929年,刚刚卸去英国财政大臣之职的丘吉尔和几位同伴来到美国,受到了投机大师巴鲁克的盛情款待。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后,在美国股民巨大热情的感召下,丘吉尔决定自己也投入10万美元玩股票。
然而不幸的是,1929年也是美国股灾和金融危机爆发的那一年——在该年10月24日一天之内,丘吉尔就损失了所有本金。那天晚上,巴鲁克邀请大约50名财界领袖一起吃晚饭,向丘吉尔祝酒时,戏称他为“我们的朋友和前百万富翁”。
冲动消费、挥霍钱财是猫王被大众熟知的习惯,他毫不吝啬地送亲朋好友贵重的礼品,每年要花$50万维持他的不动产Graceland……而且,他的商业顾问是做卡车司机、且曾因使用空头支票坐牢的父亲。
在猫王1977年去世时,只留下$500万元财产。而遗产继承人——他的前妻和女儿,则在若干年后以1亿的价格出售了这笔遗产的85%。
19,刚刚留学回国的27岁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时的月薪为280银元。1931年,胡适月薪600银元,加上他著作的版税、稿酬等,估算每月收入为1500银元(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5000元,年收入达到50多万元。)胡适住房也十分宽敞,雇有6个佣人,生活非常富裕。
胡适晚年流寓美国时,曾因其年老多病,又被美国“医保”拒之门外。这导致他心脏病复发入院治疗时,医疗费也成了难题之一。对此,他不无感慨地说过这样的话:“美国资本主义很坏,我这个年纪大了后,我想保险,他们嫌我年纪大,嫌我心脏病……”
马克·吐温在其短篇小说《傻头傻脑的威尔逊》中有一句对投资者来说犹如当头棒喝的名言:“十月,这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其他危险的月份有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意思就是说,每天都是危险的!)
那么,马克·吐温自己又是如何投资的呢?大体上可以概括如下:曾迫于还债压力而希望在股市中大捞一笔,但结果屡战屡败;曾热衷于投资各类新生事物,结果接连失败而心灰意冷……
马克·吐温发下“永远不在新奇玩意儿上浪费金钱”的毒誓后,某天一位名叫贝尔的年轻人登门造访,让他投资一个怪模怪样的新装置。而且,只需500美元就有一大笔股份回报。要说当时,那马克·吐温可是忍着泪拒绝的啊!然并卵,因为那年轻的贝尔胳膊下夹着的“新奇玩意儿”——就叫“电话”!
现在,你一定知道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是怎么写出来的了。一句话:那可都是泪换来的啊。
★ 理财励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 经典名人故事
★ 名人故事300
★ 残疾名人故事
★ 杜牧名人故事
★ 名人资料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