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贪心的名人故事(共含8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青山威廉是对的”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贪心的名人故事
一个僧人惊惶失措地从树林中跑过来,刚好碰到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慌张是为了什么?”
僧人说:“太可怕了,我在树林中挖出了一堆黄金!”
两个人心里忍不住说:“这真是个大傻瓜!挖出了黄金,这么好的事他居然说太可怕了,真让人想不明白!”于是他们又问那个僧人道:“在哪里挖出来的?请告诉我们吧。”
僧人说:“这么厉害的东西,你们不怕吗?它会吃人的!”
那两个人不以为然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它吧。”
僧人说:“就在树林最西边的那棵树下面。”
两个朋友就立刻去找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那些金子。一个人就对另一个说:“那个僧人真是太愚蠢了,人人都渴望的黄金在他眼里居然成了吃人的东西。”另外一个人也点头称是。
他们于是讨论怎么把这些黄金拿回去。其中一个说:“白天把它拿回去不太安全,还是晚上拿回去好一些,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去拿一些饭菜来,我们就在这里吃饭,然后等天黑了再把黄金拿回去。”
另外一个人就照他说的去做了。留下的那个人心想:“要是把这些黄金都归我所有就好了!等他一回来,我就用木棒把他打死,这些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回去拿饭菜的那个人也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给他的饭里下毒药,他死了,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结果等他拿了饭菜回到树林里时,另一个人就从背后狠狠地用木棒把他打死了,然后说道:“亲爱的朋友,是黄金逼我这么做的。”接着他拿起那个人送来的饭菜,大口地吃起来。没过多久,他感觉到很难受,肚子里像火烧一样,他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的时候他说:“僧人说的话真是太对了!”
这真是应了古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都是贪念惹的祸,欲望把最亲密的朋友变成了死敌!
有一个农民想要买一块地,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就决定到那里询问一下。
结果那个地方的人告诉他说:“只要交上一千两银子,然后就给你一天的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间算起,直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能用步子圈多大的地,那些就是你的,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那个农民心想:“如果我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走很大圈得到很大一块地了吗?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人签订了合约。
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他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午,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一直向前走着,心里想:“忍受着这一天,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辛苦带来的回报了。”
他又向前走了很远的路,眼看着太阳快要下山了才往回走,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去的话就一寸土地也不能得到了,于是他抄近路向起点赶去。可是太阳马上就要落下去了,他只得拼命地奔跑,最后,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了,但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倒在了那里。
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也无法逾越,因为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永远也不会满足,这是人性中最大的缺憾。
有个很出名的画家,他想画佛和魔鬼,但是在现实中找不到他们的原形,他的脑子里怎么也想像不出他们的样子,所以很着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寺院朝拜,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和尚,他身上的那种气质深深地吸引了画家,于是他就去找那个和尚,向他许诺重金,条件是他给画家作一回模特。
后来,画家的作品完成,以后轰动了当地,画家说:“那是我画过的最满意的一幅画,因为给我作模特的那个人让人看了一定认为他就是佛,他身上的那种清明安详的气质可以感动每一个人。”画家最后给了那位和尚很多钱,实现了他的诺言。
就因为这幅画,人们不再称他为画家,而是称他为“画圣”。
过了一段时间,他准备着手画魔鬼了,但这又成了他的一个难题,到哪里去找魔鬼的原形呢?他探访过很多地方,找了很多外貌凶狠的人,但没有一个满意的`。最后,他终于在监狱中找到了。画家高兴极了,因为在现实中找一个像魔鬼的人实在是太难了!当他面对那个犯人的时候,那个犯人突然在他面前失声痛哭。
画家奇怪极了,就问那个犯人是怎么回事。那个犯人说:“为什么你上次画佛的时候找的是我,现在画魔鬼的时候找的还是我!”
画家大吃一惊,于量又仔细看了看那个犯人一眼说:“怎么可能呢?我画佛找的那个人气质非凡,而你看起来就是一具纯粹的魔鬼形象,怎么会是同一个人呢?这太奇怪了,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那个人悲痛地说:“就是你把我从佛变成了魔鬼。”
画家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说,我并没有对你做什么呀。”
那个人说:“自从我得到你给我的那笔钱以后,就去花天酒地地去寻欢作乐,纵情地挥霍。到后来,钱花光了,而我却习惯了那样的生活,欲望已经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我就抢别人的钱,还杀了人,只要能得到钱,什么样的坏事我都能做,结果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画家听了他的话,感慨万分,他惊叹人性在欲望面前转变得如此之快,人是如此脆弱。于是他将画笔负疚地扔了,从此以后再也不作画了。
人,一旦堕入“追逐物欲”之陷井中,就很容易迷失自己,想要抽身出来就成了很困难的事,所以人性不能和贪念走在一起。
禅师说完了这三个故事,便闭目不语,而那个人已经从这些故事中知道了答案,原来这个世上最可怕的就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越不满足;就会越不快乐;就会越多烦恼。
所以禅师告诉我们:钱如枷锁,贪是坟墓,追名逐利最终只是一场空。只有洗去心中的种种虚妄,放下贪欲,回归到平实的本质,才会看破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有如过眼云烟,毕竟都是无常色相,才最终体验到生命的无尽悦乐。
【关于贪心的名人故事】
古代的时候,在山西一城隍庙里住着一个姓张的奇客,他自称魔术师,却极少卖艺,平日放荡不羁,邻里叫他为张狂。一日,好事者围着他纠缠,要他变个戏法让大伙开心。那张狂便从身上取出一枚铜钱,色青,中有方孔。他把钱侧嵌在地上,两手对空乱划,似画符念咒。一会儿,那钱飞快长大如车轮,围观者十分骇异。
张狂说:“众位,这个钱暂时寄存此处,明日来取。钱中方孔,万不可伸颈其中,否则必取奇祸。”说完便走了。众人也都散去。
邻人某甲,为人鄙俗,心想偷取这枚铜钱。徘徊至夜,悄悄走近用力搬动,却如蜻蜒撼石柱,不动分毫。忽见方孔中金光灼灼,心知有异,忙伸颈去看,果见其中琼楼玉宇珠宝无数,且闻燕语莺歌,有美人翩然。某甲狂喜,便伸手入方孔乱取珠宝,塞满袋中,并浪言调笑美人。美人亦回眸含笑,某甲魂飞魄散。
正开怀陶醉中,忽见恶汉数名飞奔而至,高呼:“何来无赖,窥人绣阁。”挥鞭痛打,并淋以浊物。某甲痛极欲逃,但觉方孔渐小,头不可出,腰以下亦如铁钳紧箍,进退不能,大骇,只得高声;呼救。邻里惊起,执火把围观笑谑,无计可出。
天亮后,张狂来,见状,埋怨某甲说:“尔贪吝成性,为盗小利,贪富贵,好美色,以致钻穿钱眼,咎由自取,不可活矣!”众邻里代为哀求。张狂说:“财富人所欲也,然必以勤劳取之。天地间如武侯八阵图,廉为生门,勤为活门,贪为死门。某甲误入死门,行时即所绝。但如有悔心,尚可救。”某甲闻言号啕大哭,涕泪涂面。张狂便取巨笔蘸清水涂钱孔。某甲得出,颈部糜烂,腰间赤痕数匝www.lzdaxue.com,惨不忍睹。他暗中以手探取袋中所窃金珠,皆泥石毒虫,尽弃之。
众邻里返视那铜钱,只见它立时缩小如旧,方孔两侧,有“魔窗”二字。张狂纳钱于衣袋中,拱手而去,后不知所往。
在泰山脚下,来了一个外地人,有一天,他无意中在山脚看到了一个水坛,他在水坛底部发现了一些金粉。但是他不敢拿,怕被人发现,然后他就在本地的一家宾馆住下来。等到大年初一,他正好找个去祭拜泰山神的借口,把那些金粉拿回家来,练出了十两黄金。以后每年初一他都去那个水坛里取金粉练黄金。后来,他年纪大了,他最后一次去了宾馆,告诉宾馆老板这个密秘。宾馆老板一听乐了,第二年他就去那儿挖了金粉,练了十两黄金。老板想:练十两黄金太少了,如果把水坛加大,这样一年后就可以多挖一些金粉,多练一些黄金。于是他就把水坛挖大了很多。但是一年后,当他再次来到水坛时,却发现水坛底部再也没有金粉了!
超市被盗锁定无动机嫌疑人
安徽省一个叫港口镇的地方有家名叫金山门的超市。20xx年农历正月初四,天刚黑,超市老板王词林一个人上了二楼。他刚盘点完当天的营业款,走进卧室,打算把钱放进保险箱。可是刚一开房门,他就愣住了,屋子里的保险箱没了。王词林估算了一下,里面大概有现金15万元。
王词林马上报了警。民警赶到现场后,王词林说,自己又一番查找,发现放在女儿女婿房里的一台笔记本电脑也丢了。
民警很快作出了推断,一个30厘米见方的保险箱,体积可不小,还挺沉的,一个大男人抬着都很困难,作案人怎么能抬着它,还夹着电脑,大大方方地走出超市呢?应该是熟人作案!这要是真的,嫌疑人的范围就缩小了不少,就剩下几个店员、亲属和常来的朋友了。考虑到保险箱的重量,女性基本被排除了。可就在这些所剩不多的熟人里,王词林左思右想,还是想不出到底谁才是“内鬼”。
正当警方全力破案的第三天,金山门超市里被人偷放进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就放在一把手卖菜底下和钢铁厂对过上。”这话写得乱七八糟,词不达意,可王词林看了之后却神色大变,一个人悄悄来到超市门前,门口正有一个菜摊。王词林把菜摊翻了个底朝天,果然,在石板底下有一个黑色塑料袋,袋子里有钱,钱上面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拿6万块钱,还有9万块钱还给你。”
偷了15万元,还回9万元,这算怎么回事啊?王词林查了查,没错,这里有整有零,还有几张美元,正是他锁在保险箱里的钱。可是,这个人既然已经得手,为啥还要把一部分钱还回来呢?这一偷一还,风险也太大了!再看那张字条,上面隐隐约约还写着一句话:“黑,听着。”解释一下啊,“黑”是王词林的小名。“我把钱给你了,我就拿了6万,如果再找我,我就对你家人不客气,包括大宝和你外甥。”“大宝”指的是王词林的女婿。显然,警察的判断没错,作案人对王词林的家庭状况相当熟悉,并且一直在暗处观察着他。
警方坚信,作案人就潜伏在王词林身边,随时针对警方的侦查调整着自己的行动。警方最后使出了撒手锏——笔迹鉴定。
安徽省公安厅的专家一番比较过后,得出结论,王词林女婿许金的笔迹和纸条上的笔迹相同。难不成他这个女婿就是本案的“内鬼”吗?
眼瞅着证据确凿,警察找到了许金,可是许金却大呼冤枉。“这是有人陷害我,我没有偷钱。”许金说得明白,“这钱是我老丈人的,以后自然就是我们夫妇的,我何必要偷呢?再说,开这个超市,我还借给老丈人几万块钱呢,我缺钱,直接要回来不就得了,何必要犯罪呢?”许金的话听起来挺合情理,他似乎没有作案动机。警方怀疑他,唯一的证据就是笔迹鉴定,但作案者是否另有其人还真不好说。
盗窃案牵出复杂感情债
办案人员说,许金身上存在种种疑点,可老丈人王词林却是一百个不相信。别说王词林不信。就连整个村子的老老少少都不信,大伙说了:“许金这孩子,人好,我们看着他长大,都快20xx年了。”
20xx年的一天,金山门超市来了一名红酒推销员,这人就是许金。在后来的业务往来中,王词林渐渐发现,这个小伙子诚实可靠,于是心生好感。一来二去,王家人渐渐喜欢上了许金。再后来,王家女儿王慧更是和许金谈起了恋爱。
20xx年,小两口在当地举行了气派的婚礼,两年后有了一个孩子。王词林说,许金为人老实,还很会赚钱。当初,自己的超市资金紧张,还时常得到他的帮衬。所以,要说许金偷钱,那是一万个不可能。
案子一团乱麻,办案人员决定和许金来个面对面。可是这一问,让人纳闷的事情出现了,原本一口咬定自己清白的许金进了专案组,忽然态度大变,他招了。
许金交代,他把保险箱盗走后,运到了一个小水塘边,取走了现金,把保险箱扔到了水里。
许金的交代十分全面。他说:“什么丢失笔记本、留字条还钱等等,都是我在混淆警方的视线。可惜呀,一张字条露出了马脚,我栽了。”至于他为啥要偷钱,这事还得从他和王家姑娘的姻缘讲起。
许金说,在来到王家之前,他已经有了结发妻子,两人是结的婚,婚后还有一对子女。后来几年,因为与妻子感情不和,他提出离婚,妻子不同意,于是他才离家出走,鬼使神差地来到了金山门超市,闯进了王家人的生活。
这么说,从法律上讲,许金和王慧不是合法夫妻啊!许金不光骗了外人,他还把王家上下全给骗了。这个外表稳重、诚实可靠的男人竟然同时有两个妻子、三个孩子!从感情上讲,他倒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潜伏高手!可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两段“婚姻”最终如何了结
许金交代,当初和王慧结婚,直到生孩子,他一直推说有事,没去办理结婚登记。在农村,人们大多重视婚礼,不在意登记,于是这事儿就一直没被拆穿。
许金早已结婚的事儿,王家人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竟毫不知情。可是,既然已经成功地潜伏,继承财产也是迟早的事,许金为啥忽然忍不住要对自家人下手呢?
原来,许金不光欠了情,还欠了钱,他在外面有十几万元欠款,到了年底该还钱了。债主不是别人,正是他合法妻子的姐姐。债主要是来讨债,两家人见了面,自己好不容易获得的一切可就要变成泡沫了。
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许金决定铤而走险,偷钱抵债。钱从哪儿偷呢?许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超市里的保险箱。虽说自己也做了精密的策划,可是没想到还是露馅了。等到警察来了,许金害怕了。
如今,许金已经进了看守所。可是,到了此时此刻,还有人对许金没有死心。记者意外碰到了许金的父亲和妻子,他们是来探望许金的。
许金的父亲说,儿子原本挺孝顺的,经常回家看望他。可是近几年,儿子回家的次数明显变少了。对此,许金的解释是,他在外面承包了一辆客车跑运输,忙。
许金的妻子一直被蒙在鼓里,这回听说丈夫犯案了,还赶过来,想给他宽心呢。她说,这几年,许金回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她不仅要上班,还要照顾双方老人和两个孩子。直到警察把许金的老底抖搂出来,她才发现,自己多年的付出,换来的只是谎言和欺骗。
因为案件还在侦查阶段,按规定家属不允许探视,只能通过民警传递书信。许金的妻子百感交集,她给看守所里的丈夫写了一封信:“大宝,我想对你说,你为什么会做这种事?你怎么对得起两个孩子和三个老人。妈妈身体一直不好,爸爸岁数大了,还有那么多田地,老人家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如果你有什么不好受的地方,请你说出来,如果你能回头,我们都能接受。你这样在里面,不管是几年,我们都会等你……”
谎言戳穿,希望破灭,现在的王慧后悔莫及,她后悔当初咋就没去办理登记呢?即使登记不了,至少能及时发现许金是个啥样人。如今,她都搞不明白自己的身份了,妻子不是妻子,第三者不是第三者。
案子破了,作案人也逮到了,可是两个女人却彻底糊涂了:这个男人到底是不是自己丈夫呢?该不该爱他,要不要等他呢?就算忘了这个男人,就算能在记忆中画一个叉,可是面对孩子,又该怎么解释呢?
贪心的黄鼠狼
森林里有一只黄鼠狼,一直在为自己的目光短浅而感到十分苦恼。
他整天唉声叹气:“唉,鼠目寸光,可见我的眼光是多么的短浅!唉,我要是有一双千里眼,那该有多好呀!”他的话被我——森林之神听到了。我觉得自己的臣民有难,作为森林之神的我,应该给予帮助,于是我就施展法术,让黄鼠狼拥有了千里眼。
“哇!太好了!我有千里眼了!”黄鼠狼兴高采烈地喊道。
看到黄鼠狼这么开心,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于是,我又去实现其他小动物的愿望了。
“哇!好大的一块肥肉!”黄鼠狼看见远处有一块肥肉,正往下滴着油呢!“我马上去吃了它!”他飞速奔向那块肥肉,由于他的眼睛只盯着那块肥肉,快碰到那块肥肉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掉进了猎人设的陷阱里。
“坏了!”黄鼠狼大叫,然后拼命往上爬,可是叫声把猎人给引来了,最后,黄鼠狼一命呜呼了。原来,那块肥肉是猎人放的诱饵。而这一切被一只花栗鼠看见了,她马上回来报告了我。
听了这消息,我十分抱歉地说:“唉,都怪我,要不是我给了黄鼠狼千里眼,黄鼠狼也就不会死了……”
花栗鼠安慰着我:“这件事不能怪您,要不是黄鼠狼太贪心,他也不会死的!你瞧!这都是贪心惹的祸啊!
黄鼠狼偷鸡蛋
小白兔养了一只母鸡,母鸡每天都会下一个鸡蛋给小白兔吃,小白兔很开心。
小白兔附近住着一只狡猾又贪吃的黄鼠狼,它知道小白兔养了母鸡,每天都有鸡蛋吃后便偷偷来到鸡窝旁边,守着母鸡下蛋。母鸡一下完蛋都会“咯咯”地唱歌叫小白兔来捡拾鸡蛋。可是自从黄鼠狼来偷蛋后,每次小白兔都捡不到鸡蛋了。因为黄鼠狼每次偷蛋偷得很快,鸡蛋还是热乎乎的就被它抱着往草丛里一滚,小白兔连看都看不到。等小白兔走开后,它就躲在草丛里吃得直流口水。
一连几天,小白兔只听到母鸡唱了下蛋歌,去捡鸡蛋都没捡到,小白兔以为是母鸡在骗他,于是骂了母鸡一通,不给母鸡喂食了,饿得母鸡“咕咕”叫。
终于有一天,小白兔看见了黄鼠狼偷,其实是“抢”走了他的鸡蛋。小白兔很生气,后来便算好了母鸡下蛋的时间,每天提前守在鸡窝边等着捡鸡蛋。
黄鼠狼早就被鸡蛋的美味吸引住了,再也不想吃其他东西,于是它还是每天来和小白兔“抢”鸡蛋。有时乘小白兔去外婆家玩的机会把鸡蛋偷吃了。
总得想个办法对付黄鼠狼才行呀!小白兔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那天,乘着天黑,小白兔去河边捡了一块很象鸡蛋的白色石头。第二天,小白兔悄悄的用碳火将石头烤得滚烫滚烫的,用布包起来放在鸡窝旁边。等母鸡下蛋的时候,小白兔守在旁边,并且挡住了那块石头,他知道黄鼠狼就躲在很近的地方。
等母鸡下完蛋,小白兔捡到了鸡蛋,抱在怀里,就在这时,黄鼠狼跑出来了。小白兔假装吓了一跳,滑倒了,把那块烧热的石头从布里推了出去。黄鼠狼以为是小白兔的鸡蛋掉出去了,赶紧冲上去咬住了那个“鸡蛋”。只听到“哎哟”一声,就见黄鼠狼在地上打了几个滚,一会儿就动不了了。小白兔走上去一看,黄鼠狼的牙齿掉了几颗,嘴巴被石头“鸡蛋”烫得直冒烟,话也说不出来了。
小鸡给黄鼠狼拜年
除夕晚上,黄鼠狼来到鸡舍门口, “笃笃笃”敲着门。
母鸡生病住院了,公鸡在病房中陪母鸡,鸡舍中只有小鸡在。小鸡听到敲门声,问道: “你是谁呀,有什么事吗?”
黄鼠狼和颜悦色地说: “我是小黄啊,特地来给你拜年!”
小鸡在里面已经闻到了黄鼠狼的气味,他对着门外说: “我爸爸妈妈经常告诫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你一定是想伤害我,我不开门!”
黄鼠狼知道公鸡和母鸡不在家,心想小鸡一定很好对付,没有想到小鸡很机警,不上他的圈套。黄鼠狼想了一下,说:“你爸爸妈妈说得不错,有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是假,想乘机抓鸡吃是真。但是,我是一只专门抓老鼠的黄鼠狼,我从来不吃鸡,我是真心诚意来给你拜年的,快开门吧!”
小鸡灵机一动,故意对门外说: “原来你是一只不吃鸡的黄鼠狼,那好,等会儿我到你家中去拜年。”
黄鼠狼见小鸡不开门,只好饿着肚子回到了家。黄鼠狼想,小鸡很机灵,说来拜年肯定是骗自己的,他叹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门“笃笃笃”响了。小鸡在门外大声说: “我是小鸡,给你拜年来了!”
黄鼠狼一听到小鸡的声音,想到了他身上鲜嫩的肉,口水直流,飞快地打开门。黄鼠狼一把抓住小鸡,冷笑一声,说:“我原以为你是一只聪明的小鸡,没想到你也这么傻,现在我教你一句新的歇后语‘鸡给黄鼠狼拜年——有去无回’,我要把你当年夜饭吃了!”
小鸡不慌不忙地说: “告诉你吧,我是和小白一起来给你拜年的。”
黄鼠狼高兴地说: “好啊,我就连小白鸡一块儿吃了!”
小白狗从树丛后一边走出来一边说: “我就是陪小鸡一起来给你拜年的小白,怎么,你吃了豹子胆了,居然要吃小鸡,还想吃我?!”
黄鼠狼一见个子比自己大许多的小白狗,吓得直打哆嗦,急忙放下小鸡,说: “刚才我只是开玩笑,千万别当真。”
黄鼠狼说着就溜进了屋,把门关紧,再也不敢出来。小鸡对着大门大声说: “告诉你吧,我今天来给你拜年,是想鉴别你究竟是不是不吃鸡的黄鼠狼,刚才你的真面目已经暴露无遗。让我也教你一句新歇后语吧, ‘鸡给黄鼠狼拜年——没有准备不来’。”
贪心_作文
一天,骄阳似火,我和姐姐乘坐公交车去学作文。
我们上了公交车,买了票,坐了下来。车慢慢往前开,在下一个车站停了下来,上来了一位穿着时髦的年轻人,买了票之后,他左右看了看,犹豫了一会儿,站在了我对面坐着的一位正在打电话的.妇女旁边。
我还有一站就要下车了,正当我走向车门时,突然,刚刚打电话的那个妇女惊叫说:“我的手机呢?我的手机呢?我的手机不见了!“我回头就看到那个女的正慌慌张张的到处找手机。这司机听到了这时就听到大家在议论纷纷了,都说这个阿姨的手机肯定被偷了。司机也听到了大家的话,于是就把车停到了路边。司机问那个阿姨:“你的手机什么时候不见的?”那个阿姨答道:“刚刚我还在打电话呢,打完了我就随手放在了衣服的口袋里,这会儿就不见了。”这时一个叔叔讲道:“你手机打完后这车也没开过门,你的手机肯定还在车上的。”于是司机就大声对车上所有的人讲道:“谁捡到她的手机吗?”可是并没有人回答。司机见了这种情况后站起来大声说:“大家都把眼睛闭上,我数数数到十,谁捡到了她的手机,请放在地上好吗?”于是,司机就数着数:“一、二、三、四……。”当数到十时,大家都睁开了眼睛,这是那位穿着时髦的年轻人说:“哎,我脚旁边的这个手机是你的吗?”那个阿姨讲到:“是我的,是我的,谢谢大家了。”于是司机就把车开到了车道上继续开车了。当到了下一站时,司机一打开车门,那个年轻人迅速的串出车门。我姐姐跟我讲,以后看到这种人一定要当心的。
我想:只要大家提高警惕,小偷一定没有下手的机会。还有大家记住不管在哪里,都要遵纪守发,切不可因为一时贪心而做出后悔一辈子的事情。
贪心
贪心tān xīn[释义]①(名)贪得的欲望。
②(名)贪得无厌;不知足。
[构成] 偏正式:贪(心[例句] 别~。(作宾语)有关贪心的寓言小故事
书生丢官
有个南昌人,住在京城里,做着国子监的助教。一天,他偶而路过延寿街,看见一个年轻人正在点钱买《吕氏春秋》。刚好有一枚钱掉在地上,这个人就走过去用脚踩住钱。等年轻人走后,他就弯下腰把钱捡起来。旁边坐着个老头子,看了半天,忽然站起来问这人的名字,冷笑两声就走了。
后来这个人以上舍生的名义,进了誊录馆,求见选官,得到了江苏常熟县尉的职位。他正打点好行装,准备上任,递了一张名片给上司。当时,汤潜庵正担任江苏巡抚,这人求见了十多次,巡抚都不见他。官府里的巡捕传下汤潜庵的命令,叫这人不必去赴任,原因是他的名字已经挂进了被检举弹劾的公文里了。这人大惑不解,便问是为什么事情而被弹劾的。人家回答说:“是因贪腐。”这人想,自己还没到任,哪里会贪腐呢。肯定是搞错了,就想进去当面解释一下。巡捕将此事禀报了汤潜庵后,再次出来传达道:“你难道不记得当年在书铺里的事了吗?你当秀才的时候,尚且爱那一文钱如命。现在你运气好,当上了地方官,那你还不把手伸进人家的口袋里去偷,成了戴着乌纱的小偷?请你马上解下大印走吧,别一路上哭个不停。”这人才知道,当年问他姓名的老头,竟是这位汤老爷。他于是惭愧地辞官而去。
当官还没上任就被弹劾,也算是一件出人意外的事。这个故事可以给那些贪图小利、行为不检的人作个劝诫吧。
愿换手指
从前大山里有个神仙,精通各种法术。一天,他来到凡间想寻找个有慧根的人,将他点化得道成仙。神仙又怕找错了人,选上个贪心的,于是想出个办法考验世上的凡人。神仙四处游历之时,故意施展自己的点金术。谁知,不管他到哪里,碰到什么人,人家都嫌他点的石头太小了。其实神仙每次都是尽量选些大石头来点,可人家总是贪心不足。神仙因此觉得十分失望,准备返回山中。正往回走的路上,迎面来了个人。神仙不免又动了心,想再试一试,说不准就会得到个合适的人选。
神仙点中了一块大石头说:“我是神仙,我把这石头点成金子给你用吧。”那人一言不发摇摇头。神仙一想:“糟了,他一定又是觉得这石头小了,这又是个贪心的家伙。”只好叹口气,又点了一块大石头,哪知这人竟又摇头不要。
神仙见此心中不禁一阵高兴:“可算没白来人间一趟。这个人一点贪心也没有,无论大小金子都不要。这种人在当今世界,实在少有。我就点化他当个神仙吧。”神仙于是问道:“你大小金子都不要,那要什么呢。”这人不紧不慢,伸出手来说道:“神仙大人,我别的什么也不要,就只要您老神仙刚才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头。您就施个仙法,把那根手指头换到我手上。我就可以到处随意点金,到时便有不计其数的金子任凭我用了。”
神仙寻遍人间竟找不到一个不贪心的人,好不容易碰上个不让神仙帮自己点金的,竟又是看上了神仙那能点金的手指,可算是贪心到家了。
猩猩好酒
传说,猩猩这种动物非常喜欢喝酒。那些住在山里的人经常摆放好装满甜酒的酒壶,旁边放上大小不一的酒杯。有的人还编好草鞋,并且把草鞋弯弯曲曲地编在一起,也一并放在路边。猩猩瞧见这些东西,知道这是用来引诱它们的。它们居然还能知道放酒人的祖宗姓名,一条一条地列出放酒人的罪状破口大骂。
一只猩猩对它的同伴说:“我们怎么不稍稍尝一丁点呢?只要我们小心一点,不多喝就不会有事的。”话一说完,其他猩猩就拿起小酒杯喝上两口,喝完了便骂骂咧咧地走开。过一会儿,它们忍不住,又拿起大一些的酒杯来喝。三口两口喝完之后,它们又边骂边走。这样往往返返好几次,猩猩们实在忍受不住嘴唇上的香甜,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咕咚咕咚开怀痛饮,根本记不得这样会酩酊大醉。
渐渐地猩猩们都喝醉了,它们打打闹闹,把草鞋穿在脚上。这时在隐蔽处观察了猩猩们半天的山里人都跑出来抓猩猩。猩猩们吓得四散奔逃,可鞋子都编在一起,它们你踢我,我踩你,一个也跑不掉。后来有些猩猩明明知道这是喝酒的结果,可总是忍不住,还是落得同样的下场。
其实,猩猩们都十分聪明,它们知道人们是在诱惑它们,也憎恨人们的诱惑。可它们每一次都因为贪心,最终难免被捉。
阎王论蛆
这天,阴间的阎王爷办完公事后觉得烦闷不安,便破例带领手下的判官鬼卒等随从到野外荒郊去游览和考察。
来到一个粪坑旁,看见里面有些蛆虫在蠕动,阎王就命令判官作记录,发了一条指示:“以后在适当的时候,让这些蛆转生为人吧。”判官如实将阎王的话记在了记事本上。
他们继续漫游,在一片坟区中,又看见在一处腐烂的棺材里,有一些蛆在人的尸体上爬动。阎王以坚定的语气又发了一条指示:“这些蛆应当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得超生。”
判官记录后不解地问阎王:“同样是蛆虫,您的判决为什么如此不同呢?”
阎王正色地讲解道:“粪蛆虽**贱,但尚有人弃我取、废物利用的精神,此辈属庸碌之士,所以应当使它们转生为人。而尸蛆这东西,专门去吃人的脂膏血肉,冷酷残忍,属性恶贪婪之辈,怎能使它们转世为人呢?倘若一不小心还让它们做了官,那么阳间的百姓,岂不是要受它们的加倍毒害吗?”
判官听后恍然大悟地叹息道:“怪不得前不久,阳间的百姓受尽了苦难而怨气冲天,原来是一不小心让一群‘尸蛆’逃到阳间去了,以后我们得加倍小心才是。”
这个故事巧妙他说明:人世间的贪官污吏是如同“尸蛆”般的东西,吸人血、食人肉。“尸蛆”能从阎王手下逃出来,一方面是“阎王”的过失,另一方面也证明“尸蛆”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非同一般,所以应当群策群力不断努力,将“尸蛆”从阳间清除掉,押回阴间,力争将它们永远打入十八层地狱。
秀才讨钱
一位秀才正在书房里读书,突然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位白发苍苍的老翁。相貌长得很古怪。让进屋后,秀才问老者姓名,老人说:“我姓胡,名叫养真,其实是千年修炼得道的狐仙。因为仰慕您秀才的高雅,愿和您做个朋友,谈谈学问和诗文。”
秀才从来豁达随和,听了并不以为怪,于是便同老翁谈古论今起来。老翁十分博学,谈吐极为精彩风雅,叩问他经史百家的经典要义,居然能理解深透,解释精妙,真是出口成章,气度不凡。秀才感到很出乎意料之外,因此对老翁十分佩服,从此结为知交。
有一天,在交谈中秀才小声地请求老翁道:“您对我很好,可是,您看我这么穷,有时连饭都吃不饱。您是得道仙人,只要费举手之劳金钱肯定会马上到手。真对我好,何不给我一点小小的周济帮助呢?”老翁一听,沉默了一会儿,有点不以为然的样子。稍后又笑道:“这是很容易的事,但需要十几个钱作母钱,好生许多子钱。”秀才照办了。老翁于是同秀才来到一间密室,一边慢慢踱步,一边嘴里念咒语。忽然,只见无数的钱哗啦啦地从房梁上下雨似地往下落,转眼之间钱就堆了半屋,足有三尺高。老翁问秀才:“您看够了吗?”“够了够了。”秀才喜不自禁。于是两人先后出来,把门关好。送走老翁后,秀才就进密室去取钱。可开门一看,满屋的钱顷刻都不见了,只剩下原来作母钱的十几个钱,还稀稀落落地丢在地上。秀才大失所望,气呼呼地去责问老翁为何欺骗和戏弄自己。老翁淡淡地对秀才说:“我本来是要和您结个文字之交相互切磋,并没想到跟您合谋去广积钱财。刚才满屋子钱都是我临时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为了清白,只好又还给人家去了。如果您还想发份外之财,就请您去找会偷盗的‘梁上君子’作朋友吧!老夫不能成全您了。”说完,老翁拂袖而去。
精神生活也要以物质为基础,读书人也需要钱,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可借旁门左道大发横财,否则即使不遭致横祸,也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寻找隐身叶
从前,楚地有个人,财迷心窍,非常贪心,却又不愿意好好做事,自己养活自己,总想很容易地发大财。于是他找了一大堆讲歪门邪道的书回来研究,还成天念叨:“怎么才能轻而易举弄到一大笔钱呢?”指望能从这些书中找到不劳而获的窍门。
一天,他正在看一本叫《淮南子》的书,已经看了很久了,还是一无所获,不禁失望得很,准备干脆睡觉去算了。忽然,他的眼睛落在随便翻到的一页上,定住了。只见书上有这么一句话:“人如果能得到螳螂捕蝉时用来隐蔽自己的那片树叶,就可以隐形。”
这个人信以为真,大喜过望,扔下书就急急忙忙地跑到山上树林里去找隐身叶。他仰着脖子到处仔细地看啊、找啊,几个时辰下来,脖子酸痛酸痛的,难受极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在一片树叶后面,一只螳螂潜伏着,伺机扑向身前即将到口的蝉儿。这个人忙爬到树上,把这片叶子摘下来,如获至宝般地捧在手里。忽然一阵风吹过来,叶子飘走了,落到地上,和早已落了厚厚一层的落叶混在了一起。这人跑过去,瞪大眼睛看了又看,怎么也分辨不出究竟哪一片才是他刚才摘到的树叶。无奈,他只得把这一大堆树叶全都扫到背篓里带回去。
回到家里,他把带回来的树叶全都倒在地上,顺手拿了一片挡在脸前问妻子:“喂,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正忙着做家务,随便瞟了他一眼,漫不经意地回答:“看得见!”这人就又拿了一片叶子遮住脸问:“你看得见我吗?”妻子还是回答说:“看得见!”
这样反反复复问了几百遍,妻子每次都回答“看得见”。到最后,妻子实在是不耐烦了,就随口敷衍地说:“看不见了,看不见了!”这人听了,以为终于找到隐身叶子了,欣喜若狂。他将叶子小心地藏在身上,手舞足蹈地对妻子说:“你在家里等着吧,我们马上就要发大财,过好日子了!”说完,也不顾妻子一脸的惊诧,就自个儿跑到集市上去了。
集市上做生意、买东西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的铺子里各色货物应有尽有:衣服、鞋子、首饰……真是琳琅满目,这个人眼都看花了。终于,他选中了一件贵重的头饰,取出叶子遮住脸,伸手就往柜台里去拿。店里的伙计先是吃惊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猖狂,一会儿终于回过神来,一把抓住他的手大叫道:“来人哪,快来抓强盗啊!”附近的人们闻声赶来,把这个人扭送到了县衙门。
这个贪财的人利欲熏心,直至丧失了理智,可见贪心有多么可怕。像他这样被物质利益迷住了心窍,不惜去做损害别人的事,必然会得到一个被绳之以法的下场。
守财奴的故事
汉朝时候有一个老头,经营着一笔不小的产业。经过多年积累,老头儿家里十分有钱。他既没有儿子,也没有女儿,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一间大房子里。
老头儿每天天蒙蒙亮就赶紧起床来经营产业,拼命赚钱,一刻也不肯停下,直到天黑了才愿休息。就这样,他赚回了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他总是吃粗茶淡饭,穿破旧的衣服,从不轻易花一文钱。实在迫不得已要拿钱出来买粮食,他也会心疼得好几天吃不香睡不好。平时遇到有人向他借钱,他总是不问缘由,毫无商量余地地一口回绝。
有一天,一个非常贫困的人来找这个老头儿,可怜巴巴地说:“我的.老母亲一直瘫痪在床,妻子身体弱,干不了什么活儿。今年年成不好,本来就不够吃的,偏偏昨天小儿子又得了急病,真是祸不单行哪!我家锅都快揭不开了,实在没钱给儿子治病,求求您发发慈悲,借一点钱给我吧。”老头几似乎一点也没被打动,毫不怜悯地说:“你求我有什么用呢?我也没有钱啊!”借钱的人还是不愿罢休,就一直跟着老头儿,不停地求他:“您做做好事吧,您有那么大的产业,不会没钱的,您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儿子病死吧,您借我一些钱,我一定会报答您的。”
借钱的人这样苦苦哀求,老头儿被缠得实在受不了了,只得走进内室去取钱。他慢吞吞地拿出10文钱,从屋里慢慢走出来,走几步就减掉一个钱,走几步就减掉一个钱,等他走到外面来,只剩下5文钱了。老头儿极不情愿地把钱交给人家,心疼得紧闭双眼,看也不忍心看,还一再嘱咐人家说:“我把全部家业都拿来帮助你了,可千万别对别的人说啊,不然他们都会像你这样跑到我这里来的,可怜我哪里还有钱给人家啊!”借钱的人伤心地流着眼泪说:“5文钱叫我一家怎么活呀,你也太狠心了!”老头儿的眼泪也下来了,不过他是心疼他的钱。
不久,老头儿死了。因为他没有继承人,他的田地、房产都被官府没收,他积累的钱财也都充实国库了。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本是供人用的,老头儿却被金钱驱使,成了钱的奴仆。在处理钱的问题上,我们可不能学老头儿,要让金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
狡生梦金
以前有一个非常狡猾的书生,经常耍点小聪明用些诡计骗人。他的老师为人十分严厉,只要学生有一点过错,就捉来一顿毒打,决不宽恕。
有一天,这个书生恰巧犯了学规。老师格外生气,赶紧派人捉拿他,自己则一脸盛怒坐着等他。过了一会,书生被带来了。他跪在地上,其他什么话也不说,只是说:“学生我刚才得到了一千金,正在处理,所以来晚了一些。”老师一听书生得了这么多金子,怒气顿消,关切地问:“你的金子是从哪里来的?”书生回答:“是从地里挖出来的。”
老师接着问:“你打算怎样处理这些金子呢?”书生答道:“我家中原先很穷,没有什么资产。我就和老婆算计,用五百金买田买地,二百金买房子,二百金买家具买仆人奴婢。还有一百金,其中一半用来买书,从此发愤读书;另外一半要送给先生您,用来感谢您平日里对我的教育,这样就把一千金全都安排完了。”
老师听了大喜过望:“你果真有这样的想法吗?那我怎么担当得起。”说着就叫仆人摆上丰盛的酒宴。老师请书生坐下来,还主动给他敬酒。酒席之间两人说说笑笑,十分亲切融洽,与平日里大为不同。正喝得半醉之时,老师突然问道:“你刚刚火急火燎地跑来,金子放好没有,是不是已经放进箱子,上好锁了?”
书生起身答道:“学生刚把金子的用途计划好,就被我老婆一转身给撞醒了。醒来哪里还找得到什么金子,还用得着箱子装吗?”
老师惊奇地问:“你刚才说的金子,是在做梦呀?”
书生回答说:“的确是在做梦。”
老师没得到金子有些不高兴,可与书生的感情已经融洽了,不好再发怒,只好慢慢地说:“你倒是有高尚的感情,就连梦里得了金子也不忘记者师。何况真正得到金子呢!”于是,他接着又给书生劝酒,酒足饭饱之后还把他送出门去。
这个狡猾的书生,就凭着梦中的金子,来对付老师的怒火,不但免了一顿毒打,还得到一顿丰厚宴席。可见以一点点金钱做幌子就可以让人受骗,若是实实在在的金子,人们怎么能不被金子拉下水呢?
周末的一个上午,天气晴朗,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小狗点点来到菜市场,它捡到了一根大大的肉骨头,它乐得口水直流三千尺,连忙叼起骨头,兴高采烈地向家里跑去。
跑着跑着,它来到了一条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它走上了小桥。过桥的时候,它探下头向桥下看,无意中看到一只小狗也叼着一根大大的骨头,点点惊讶极了!它心想:好大的一块骨头哟!要是我能够把它的骨头夺回来,我不就有两根骨头了吗?那该多好啊!它竖起尾巴,张开嘴巴对着河里的小狗生气地大叫起来:“汪汪汪……”只听见“扑通”一声,点点嘴里的骨头掉进了河里,骨头溅起了浪花,河里的小狗已经不见了。点点突然明白了:啊,河里的小狗原来是他自己的影子。
点点后悔极了,都是贪心惹的祸。它只好两手空空,无精打采地回家了。
公众号:百世师教育
★ 名人故事
★ 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 经典名人故事
★ 名人故事300
★ 残疾名人故事
★ 杜牧名人故事
★ 名人资料名人故事
★ 枯木逢春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