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笔记:曾仕强《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共含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魅力龙舌兰”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读书笔记:曾仕强《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本书清晰呈现了曾国藩一生坚持进德修业,终成阅遍大清举国之才的识人大师这一非凡历程。
原滋原味的曾氏智慧与深刻透彻的曾氏解读完美结合!
评古论今,小中见大,通俗易懂,幽默睿智,微小细节中明大道理,平实讲述中显大智慧。
曾仕强教授以六大讲题为核心,并辅以易经,开展他对曾国藩在识人、用人之道的观察,所以不仅由故事中了解曾国藩一生,更可从易经卦象中了解其为人处世之道,潜移默化中,也可吸收易经知识。
本书深入浅出,以生动故事,说明曾国藩一生传奇经历。清晰呈现曾国潘由平凡人蜕变为千古完人的进德修业过程。完整说明曾国潘由不懂识人,转变为为大清举国之才的鉴人用人大师的`非凡历程。
作者曾仕强教授融会贯通中西管理学精义,揭晓“识人用人”的奥妙真义。
曾国藩一双眼睛,练就高明穿透功夫。
首先看有没有独立之志;看他有没有很好的志向,还要有胆识、有恒心,不能有头没尾,人而无恒是终身一无所成。
其次以自己独特眼光,看出别人看不到之处。能及时抓住有利因素,获得取胜时机。
曾国藩用人有三要:
观志:在大事上有自主判断力,能独当一面,又能聚集众人的力量。
适才适任:依据人才志向大小与才能高低,授以不同职位。
适时交心:满意的人才上缺,可以占用其次,加以教育培养。彼此心照不宣,真心不欺,如水那般淡而绵长,即为交心。
曾国藩重视人才,秉持四大原则:广收、慎用、勤教,严绳。,诚心接纳各方人才;慎用,谨慎安排各种人才;勤教, 用心培养各色人才;严绳, 细心规范务求合理。
曾国藩是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位持不同政见的大人物,都相当推崇的伟人,曾仕强教授的解读深刻精辟!他的解读让我们了解曾国藩独特的思想个性,他很中国,很内圣外王!很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通过阅读本书我已获得:增加对易经义理的认识与了解;明白人际互动,阴阳调和的作为;感受大师修身为国的哲学思考;学习学贯中西的管理学新思维。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理论,学问渊深,世情洞达。他是央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专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骚。
曾仕强教授一生学贯中西,融古通今,著书立说,游学授课,走遍世界各地,大江南北,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成自己终生的使命。他对中华文化有着深情厚谊,他最了解中国人,最懂中国人的内心。
之前听过他讲的《易经的智慧》《长安家风》《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非常精彩,很接地气!他真的是太懂“中国人”了!中国人的忠孝、矜持、隐忍、含蓄、明哲保身、谦虚低调、居安思危、深谋远虑、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积德行善……等等特质,在曾老师这里都有善意的解读和深刻的理解!因为他爱这片土地,他爱生活在这里的祖祖辈辈的华夏人!因为他是炎黄子孙,和我们有共同的血脉,他有同理心!有共鸣!他有易经的智慧!
从他的书里,我看到了我不曾深入思考的民族思想精华,人生之道,尤其要易知易行,才有实用价值…
曾仕强教授说:读国学,就是要让我们懂得什么叫人生。人的尊严,就在于充分发挥上天所赋予的自主性,尽心尽力做一个自主的人。
曾仕强教授说:人活着,就是要修己,来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良心人人皆有,心无外物,心无外理,良心就是道,就是天理。
人一凭良心,正能量就出来了;不凭良心,负能量就出来了。
吴王阖庐何许人也,也许好多人都没有听说,那就先说那个写下千古名作“孙子兵法”的孙武,大家可能就不陌生了,而吴王阖庐就是孙武的“老板”,本文就从吴王阖庐与孙武接触的故事聊起,
据司马迁先生写的“孙子传”记载,孙武学有所成,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小伙子刚大学毕业,踌躇满志,带着自己的毕业论文“兵法”,找工作找到了阖庐的公司-吴国,希望谋个好职位。阖庐亲自翻阅了孙武带来的兵法,征求孙武的意见,并希望孙武能带个队伍试一试。经过孙武对后宫妃子的训练,阖庐初步知晓孙武的真本事,任命孙武为将军,吴国也由此强大起来。
在阖庐从认识到任命孙武这个过程中,司马迁的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吴王许多识人、用人的优秀管理品质,至今读来,仍然值得大家学习。
首先在识人方面:
阖庐在意孙武丰富的理论知识。因为孙才华横溢的文章让阖庐认识到孙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未有让“管人力资源”的大臣接待,阖庐亲自恭而待之,足见其对拥有丰厚理论知识的人才的重视。
当然,理论知识只是一方面,阖庐还看重实践操作能力。他并没有因孙武的文章,而迷信他,就直接任命他做重要官职,而是要求孙武带个队伍试验一下,用很俗的话说:是骡子,还是马,那就拉出来溜溜。
其次在用人方面,阖庐也具备更多的用人智慧,简析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和蔼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
阖庐在要求孙武带兵训练的时候,文章中记载甚至采用了征询的语气,他对孙武的测试,或者说是孙武的入职实习安排,他是以征询的语气进行的,在和风细雨中提出对部下的考核和要求,但吩咐的工作却是孙武不能有任何质疑的,必须要去执行的,否则是孙武就把自己把自己否定了。
第二:不回避亲近的人,一视同仁。阖庐安排孙武入职实习的第一课就是训练阖庐宠爱的后宫佳丽,阖庐把自己两个最宠爱的爱妃都安排进去了,或许大家认为这是阖庐在给孙武出难题,但直到两个爱妃违反军纪,被斩首示众时,阖庐也只是象征性的劝了一句,并未真正的命令孙武手下留情,这足以看出,阖庐并未因为那二人是自己的爱妃就不去训练,并未因为那违反军纪的是自己的爱妃就可以免除处罚,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点最值得现代企业高管尤其是老板学习的,很多企业不是没有纪律,而是更多时候老板的感情凌驾于企业规定之上,对部分曾经一起打过江山或立过战功的高管们总是一再迁就,这样的用人体制给企业提供了滋生腐败与安逸的温床。最终导致企业缺乏公平性和竞争的活力。
第三:跟踪、监督过程管理,并不只在意结果。在孙武入职实习时,阖庐并没有交代完工作就翘等“战果“了,而是参与了孙武训练的过程管理。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结果很重要,同样过程管理也很关键,结果的偏差往往就在于对过程、对细节的控制,防微杜渐,才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第四:懂得放权,并给予信任。在孙武训练的过程中,阖庐是完全放权的,哪怕是自己的爱妃被杀了,他也是象征性的做了无奈的抗争;对孙武要求阖庐一同下来参加训练的请求,阖庐哪怕不同意,也只有答应一同训练。这足以说明阖庐用人过程中充分的放权,并不因为自己是国王,就可以随时收回自己的特权。
第五:不拘小节,不打击报复,任人唯贤。阖庐在给孙武安排的这堂实习课,着实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先是两个爱妃被杀,其次是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遭受孙武指责,可谓是君王颜面尽失,但阖庐并没有因为这些细节对孙武打击报复,更没有给孙武“穿小鞋”,而是在这堂训练课后看到了孙武的真才实学,直接委以重任。
第六:许以重任,懂得收拢人心。当阖庐认识到孙武是人才后,果断的委任孙武为“将军”,让孙武辅佐自己开拓领地,纵横疆场,终成与楚、齐等国并立的一代诸侯。
★ 曾仕强经典语录
★ 刘邦用人之道
★ 曾仕强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