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人教版英语)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乐山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人教版英语)(共含12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乐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人教版英语)

篇1: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人教版英语)

关键词:导入 主体 兴趣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既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表现,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集兴趣、思维、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为一体的重要表现。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导入使得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欲望,显然这是导向成功教学的重要一步。

现代教学思想强调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习为中心,强调采用活动式的教学途径,倡导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导入技能的设计也要遵循这一教学思想。导入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关键一步。英语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做好听课的心理准备,为进入新课创造有利条件。

一、导入的基本要求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是首要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热身活动。设计巧妙有趣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和兴奋的心理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课堂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要导出实效,首先要导出“趣味”。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集中精力,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为此,教师要使用风趣活泼的语言、热情开朗的态度、新颖多样的方式来导入课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促进师生进行快乐的教学互动,享受学习的乐趣。

2.课堂导入要切合学习的需要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要注意切合实际,不能随心所欲,单纯为“导入”而“导入”。从教学目标和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明确教学任务,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

3.课堂导入要设置学习的悬念

学贵有疑。疑是积极思维和探索问题的动力,是思维的“启发剂”。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敢于创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坦陈观点。

二、导入技能的类型

课堂的导入方式,因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异。不同的导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上课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导入方式有:以看导入、以问导入、以听导入、以说导入、以论导入、以玩导入。下面具体谈谈这些导入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1、以看导入:以看导入是利用实物、卡片、教学挂图、简笔画、多媒体资料等直观教具,根据所提供的图片进行联想、推理,进而进行一系列的问答讨论。这种导入方式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第七单元介绍人的外貌长相中,在单词呈现环节,可以利用图片和简笔画完成教授关于人体部位的单词教学。在初一上第六单元的上课前,先让学生看一段迪士尼动画的录像,在动画中呈现了各种关于食物的名称,然后通过询问:”Are you hungry?””Do you want to eat?”等问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回答”Yes”,在介绍各种食物名称的教学中顺利开始了本节课。

2、以问导入:以问导入是使用最广泛最普遍的导入方式,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问与答来实现的,其特点是直接、明确,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活跃课堂气氛。通常这种问答方式是抛绣球式的一问一答。例如在学习方位介词与there be 句型中,给学生看一些小区图片之后,可以提问:What can you see behind the hospital? I can see a supermarket. Is there a school behind the hospital? No,there isn’t. 这样,就非常自然的引入了新句型。在第一单元Where is my penpal from?中,通过呈现明星照片提问:Who is he?Where is he from?Where does he live?What language does he speak?通过这些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当中,并完成了本单元的句型教学。虽然这种导入方式简单可操作,但学生只能根据问题来寻找唯一答案,即缺乏多样性,比较适合句型教学和机械操练。

3、以听导入:以听导入即为听音乐、听歌曲来作为课程学习的开始。好的音乐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使人振奋,使学生迅速进入到上课的状态中。音乐能在瞬间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因此通过唱歌的方式创造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并由此导入新课程的学习是不少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在第七单元How much are the pants?中,第一环节是复习所学过的关于颜色的词汇,结合颜色词和本单元谈论主题服饰,可以挑选”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等歌曲给学生听,不仅复习了颜色词汇,而且在音乐声中讲学生带入到学习的话题当中。但是这种导入方式也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所选歌曲应该与本课程的主题相吻合,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作为课程的铺垫,使学生能明白课程的主题。其次,歌曲的旋律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好是为学生所熟知的,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最后,如果是需要学生学唱的歌曲,则需要选择简短、易学的歌曲,如儿歌等,毕竟初中生的词汇量有限,太难的歌曲反而会适得其反。

4、以说导入:“说”可以说的故事。通过呈现的图片,结合图片与故事引入主题。也可以是chant 的形式引入主题。初中生活泼好动,因此在初中课堂chant 即为说唱的导入方式深受学生与教师的欢迎。Chant 的词必须有韵律,且朗朗上口,句式简单整齐,易学而不易忘。Chant 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句型的需要自己进行改编,并配合身体动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例如在第九单元How was your weekend?中,过去式是本单元的重点,记住各种动词的不规则变化形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不是很容易,因此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初,可以设置一个chant 环节,根据一首儿歌改编成chant ,把动词过去式与原型编入儿歌中,并结合手的动作,在上课前就能掀起一阵高潮。在学习基数词与序数词的单元中,我把两个重点编入chant 中,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在询问物品方位的单元中,我把主要句型编成两句chant 词,使学生轻松的掌握了这一单元的重点,且不易忘记。相对于其他的导入方式,chant 的优点在于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以论导入:这种导入方式就是针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的引入话题。对这种引入方式来说,挑选一个合适的话题尤为重要。话题应当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和比较熟悉的内容。根据话题,教师作为指导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并以讨论与谈论的形式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来形成思路。例如在谈论rules一单元中,第二课时初我就让学生针对What do you have to do at school?/at home?/when you are ill?这三个问题进行自由谈论。在谈论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这个句型的结构,而且懂得了如何运用这个句型。在谈论个人喜好这一单元,我先让学生收集各种蔬菜、水果、饮料、食品、肉类的名称,并且用新句型What kind of … would you like?与他们进行交流谈论。另外,师生之间的相互问候也可以变成一种导入形式。在新课前几分钟,教师可以和学生作随意交谈谈论天气、日期、学生的心情、学生到课情况等,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这种师生之间的随意交谈,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6、以玩导入:初中生活泼好动,枯燥的教学很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适当参加一些游戏,既能调动课堂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以玩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时初中英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每一节课上,我都会适时的设置一些游戏环节,而且大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最常用的有Guessing game.让学生用一般疑问句句式来猜测球在哪里来引出方位介词的学习,猜测我上周末做了什么来引出动词一般过去式的学习,猜测我最爱的食品、电影等来引出如何询问个人喜好的句型等等。在复习动词进行时态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根据要求表演动作,并引出”What’s he doing?”的句型,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复习了各种动词的进行时态。猜的过程就是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真实的语境去思考与交流。在复习单词环节常常用到的游戏有Quick eye game,即比眼力游戏游戏。有挑战记忆力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瞬间记忆力。有游戏的课堂就是有趣味的课堂,是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

三、结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高效的导入像一首优美的序曲,起到引人入胜、铺垫主题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兼顾趣味性和启发性,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屈爱平.英语教学法教程,延边大学出版社,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谈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如何有效地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愉快地学习英语,新知识的导入尤为重要,这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和难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新知识导入得好,就会事半功倍。

下面笔者就谈谈英语课如何导入。导入方法要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万万不可千人一面,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形成各不相同的风格。

一、直观导入法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9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取的。因而,对一些形象直观的内容,就利用事物、图片等直观手段导入,避免绕弯。

如在牛津小学英语3A中学习用品时,这些熟悉的物品,教室内随处可见。为了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触动,一大一小两支铅笔就可以导入:This is a long pencil.Look,this is a short pencil.They are pencils.Please find your pencil.Show me your pencil.边说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反复的听觉触动,学生对pencil一词的读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教师提问What’s this?时,学生就会模仿教师的发音,尝试说新单词pencil,在这样想说愿说的心理驱动下,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简笔画以其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简单易学等特点被英语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中。大部分英语单词都可用简笔画表达,借助画的直观形象感染学生,从而理解单词。如教授牛津小学英语3AUnit 4的家用物品类单词时,通过简笔画一一呈现新单词desk,chair,bed,fridge...,学生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就加深了对新单词的记忆。在教big和small时,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的苹果和一个小的苹果,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顺势展开big和small的教学,效果很好。因此,在教学一些对比比较鲜明的形象事物时,采用这种导入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歌曲导入法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教育相辅相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曲词活跃和丰富听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音乐声波的刺激下,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唱歌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英语歌曲有丰富的内容、优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能活跃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音乐声波的刺激下,浮想联翩,思维活跃,这时学到的知识记忆特别牢固,特别持久。在教学中,利用英语歌曲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欢快的音中,得到了美的享受。笔者在教学一年级英语red,yellow,green,blue,brown等颜色词时,先让学生听歌曲color song。小学生活泼,爱说爱唱,而且这首英语歌曲曲调欢快,节奏明快,符合小学生情绪记忆相对较强的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兴趣。歌曲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无意识地感知新课内容。学生在悦耳的音乐中轻轻松松就掌握了学习内容,并在哼唱间留下深刻的记忆。

三、情景导入法

新课程实施后,小学英语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特别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阶段的英语对话和课文多出现在一定的情景中,英语教师可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逼真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新知识。如在教学3BUnit 9 Shopping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服装店,挂满衣服,并标明价格。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这样借助直观教具,配合动作、手势和表情等,设计一个买东西的真实情景,引出新授句子:Can I help you?I’d like...How much is it?有了真实情境的烘托,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知识,训练技能。

四、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很好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导入形式。“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听、说、读、写教学游戏,满足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寓教于乐。游戏有许多种:Play letter games(字母游戏);look,say and guess(看看,说说,猜猜);hide and seek(藏一藏,找一找);doasurvey(调查报告);pass the card(传卡片);do the action(听音乐,做动作)等。例如,在教学3BUnit5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从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摸出乒乓球,然后用英语说出数字,最后做加减法的游戏,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约定俗成的导入方法,也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只要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积极思考,不断反思和总结,就能设计出精彩且有效的课堂导入。

篇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语言交际能力。而语言交际能力是在语言操练活动中获得的,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更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一、以学生为中心是语言学习本质的体现

语言学习本质已由语言学家归纳为:人类自身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接近语言信息,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由语言能力将积累的材料转换成语言工作的过程;语言能力本身并不是语言,必须在已定的环境中,这种能力才能得以发挥。说明人类是利用先天的语言能力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实现语言内化,从而达到掌握语言规则,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

一个人生下来就生活在语言的环境中,日积月累,学会了说。说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的,而听到的语言素材是多种多样的、大量的,只要不是睡着了,都在接受语言素材。获得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父母教的,有亲人们相互交谈的,有新闻媒体传播的等。再通过模仿就获得了语言交际能力。而接受母语以外的外语则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不可能都到所学语言的所在国家去体会那样的语言环境,只有靠老师们模拟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尽量接近语言学习环境,利用录音、录像等教学手段提供语言学习情景,创造模拟的交际活动过程,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模仿各种情景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相互纠正错误。通过这样的活动,语言交际能力的获得将会更加容易。

我国教学论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具有积极性、主动性,认为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一切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几个方法

1.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心,从而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害羞、惧怕和愤怒等情绪有抑制智力活动、分散注意力、减退记忆力等作用。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活动需要学生以广泛的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应用智力进行操练。

教师以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来创造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气氛,来满足激励学生参与的愿望,学生就会感到教师亲切可信,就会感到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就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关爱,从而增强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就会以高昂的热情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教师上课的情趣,促使师生双方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人教与学。

2.重视学生的个性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职责。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有的学生其辨音能力强,有的语言归纳能力强,有的模仿能力强,这些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输人的反应、接收、内化和表达。由于学生个体语言能力有异,教师必须认识和了解学生,从学生情感出发,根据各人的特点,通过创设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给学生思维活动提供足够的

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敢问、善思、能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补短,获得最佳发展。

3.把握好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当演员,自己当好“示范表演者”和“导演”。语言的学习不像其他知识的学习,掌握一门语言不仅仅是掌握这门语言的系统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应用这门语言的技能,应用所学语言与别人进行交际。掌握系统的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际,交际才是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时实际上也是在与学生进行交际。教师应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清晰的吐音、均匀的语速、端正的仪容,配以恰当的姿势起好“示范表演者”的作用。教师要调节学生的学习与其需要之间的关系。既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又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情感需要实现和谐的统一,则教师在课堂上要变主宰为主导,变一言堂、满堂灌为群言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循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领悟,尝试知识的迁移应用,善于应用激励机制和科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条件和能力,指导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4.在课堂上营造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的“师道尊严”是由来已久的,“师尊”则“生卑”,学生所表现的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思维,正是教师尊严的产物。

一般说来,教师总是爱生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不少教师的爱,习惯为不溢于言表,而是以“严”去表现的,具体地说就是:我教你,你得认认真真地学,我说了,你就得听。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以教师心中的“标准”为答案、为目标的。这虽然不是教师的本意,但这种师生之间有距离、有鸿沟的、不良的师生关系是不利于学生的,是一种善意的误导。

教学更要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更要讲究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爱要以“宽”去表现―宽容、宽厚、宽松。“宽容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教师不再是高居于学生之上的知识传授者,不再“唯我独尊”“唯我独是”。只有这种和谐、平等的、合作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转化为学生学习英语所需要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

[1] 葛小竹. 论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xx,(02) .

[2] 田欣.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 北京, ,(08) .

[3] 吴学军.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1999,(04)

篇4:浅谈英语课堂教学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国家高考政策对英语提出新的要求,大学英语的发展又面临了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发现并解决师生在课堂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是对郑州科技学院学生开展了的调查走访活动,旨在通过调查,分析问题及症结所在,研究、解决对策,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次活动向全院大一、大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482份。此外各院系派学生代表127人参与此次座谈会,围绕“延伸英语课堂教学时效性、激发同学英语学习自主性”等话题展开讨论。通过问卷分析及与学生座谈,可以看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意义、价值认识比较充分,对老师的整体教学情况比较满意。但也能清楚地看到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投入度不高,效果不好。

一、分析共性问题

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缺乏对中西方文化的渗透,不利于诱发学生学习的深层兴趣。此外也缺乏与现实生活或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较少。

2.教师在完成本学期的授课任务之外,应该给学生讲解一些四六级做题技巧,结合学生需要延伸课堂教学时效性。

3.教师课堂的互动教学,学生参与度低,学习自主性差,甚至存在教师在上面讲,部分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1.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听讲,课堂学习主动性差。虽然有40%的学生选择的是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然而通过各学期听课观察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并不积极,而且在回答深层次的问题时,则显得能力不足。

首先从教师层面来看,课堂活动组织目标的导向作用不够明确,活动设计、话题选择针对性不强,缺乏实效性;作为语言课程,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不够;作为交流工具,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不足;作为语言能力评价标准,对学生四六级辅导工作开展不系统;

作为人文修养的必备能力,对传授知识与联系生活实际或学生专业知识不完善。其次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甚至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出现两级分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老师课堂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主动的探索与思考,无法发挥认知的主体作用。

2.教学师生互动组织形式存在一定问题(第14题选择前后座位同学合作和按固定小组合作的占75%)。在教学过程中,若长时间采取前后桌或固定小组活动,学生之间会逐步产生的不平等地位,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或者班干部的任务,相反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其次,学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合作不够充分(第17题选择同学交流的占65%)。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的参与度不高,学生表现出好坏无所谓的状态。老师在听取反馈信息时,又成了极个别同学的观点陈述时间。这都是由于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缺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3.目前我校对全校本科生开设有英语口语课程,在省内高校算是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学生对英语口语的课堂效率并不满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目前信息化背景下,各高校都加大了对多媒体教室的投入,但和省内其他高校相比,我校的口语课堂硬件设施比较陈旧,不能完全满足师生要求。另一方面,班级人数过多,降低了同学的发言机会、缩短了其发言时间,加大了课堂管理难度,老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易受限制影响课堂时效性。

三、有效建议

1.教师在备课时,做好三项工作,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做到备课时优先考虑和反思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及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自己的授课计划;深入挖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联系学生生活,努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所教内容的不同,寻找相应的课外活动,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并积极策划学生活动。

2.教师在授课时,同样要做好三项工作,即“加大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完善师生人际互动机制、培养可理解性语言输出”。

语言习得是建立在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可理解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目标语运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课时老师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师生双向交流机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观点,这是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教师在授课后,也要做好三项工作,即“作业布置、学生座谈、课后反思”。观察问卷的第5题,有一半学生的作业可在30分钟内完成,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老师对作业的布置缺乏统筹安排,作业趋于形式,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刺激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目前信息化背景下,网络给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应利用这方面的优势,在微博或QQ上答疑解惑或督促学生学习;同时老师上完课后也认真思考,那些地方讲的比较完善,那些地方需要进一步解释,或哪块活动组织的比较得当,那个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等等,经过不断的总结与思考,才能不断创新与进步。

四、结术语

学生对英语习得有很强的求知欲,随着英语教学改革对英语课堂教学时效性延伸的研究会不断深入,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结合我院学生实际,在实践中探索,不断追求更为高效和时效性强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各行业培养输送应用型人才,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努力。

篇5:浅谈英语课堂教学

1.多媒体教学与学生主体活动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为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优势条件。但目前的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常常存在多媒体充斥整个课堂的现象,英语课演变为媒体展示课,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学生的课堂主体活动机会相应减少。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关键。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要与初中英语教学实现有效整合,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服务,为学生的课堂主体活动服务。而不应该以多媒体冲淡学生的主体活动时间。多媒体的展示是以促进学生的活动为目的,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以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使课堂教学层层深入,取得教学实效。

2.课堂竞争与分层教学之间的关系

课堂引入竞争机制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是课堂竞争机制的引入往往会使课堂成为优秀学生表演的场所,中差生通常因为学习情况落后,在竞争中成为局外人,被课堂教学边缘化。因此,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竞争与分层教学的关系。例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将按学习情况的优中差把学生平均搭配在每个小组,这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让优生参与对话创编及课堂英语口头作文等具有相应难度题目的竞争;对于句型转换、完型填空等中等难度的题目则由中等学生参与竞争;一些词汇记忆、连词成句等难度较低的题目可由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来完成。学生们组成评委,对各小组的表现按标准进行打分。最后成绩优秀者则荣获“英语学习优胜小组”称号。竞争与分层关系的正确处理,能够促使优生帮助差生,同水平的学生展开学习竞赛。初中学生具有集体荣誉感,他们为了获取优胜小组的称号,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关系

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评价中指出学生的错误,会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反思。英语课堂的评价不容忽视。但是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评价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这种评价关系往往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而且教师也很难对班上的每个孩子都做出精准与科学的评价,学生更没有评价的机会。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改革这种评价关系,把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的评价改为师生间的相互评价。例如,在课堂角色表演活动中,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这种组织形式做出了评价:教师,我们喜欢这种英语角色扮演活动,如果在表演之初,先让我们在小组内做一下准备,再到台前表演,我们会更加自如与熟练。于是在以后的对话教学中,笔者都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对话首先在小组内进行演练,再让学生到教室前进行汇报表演。实际上,这给了学生更多的训练互动时间。当然,有时学生对教师这种评价多以建议的形式体现出来,但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做出评价,提出建议,以使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使教学更加完善,这也是生本理念的基本要义之一。

4.结语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无论课堂教学、课堂评价、多媒体利用、课堂竞争等各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篇6:浅谈英语课堂教学

论文关键词:外贸英语;课堂教学;务实性

论文摘要:务实性是外贸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特点,在外贸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这一点,强化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加强实例教学,培养学生务实的思维方式。

中国在入世以后,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已经变成了一种渴求。对具有较高素质的外贸人才有了一些细化的标准,比如具备较强的外贸英语口语和书面交际能力;熟悉并能独立操作外贸业务各环节;熟知并能灵活运用国际贸易的惯例和法规;掌握现代化信息交流技术;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具备上述素质的人是外贸就业市场的宠儿。[1]

外贸英语是一门将英语与外贸业务相结合的课程。外贸又称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外贸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外贸实务中各种英文业务文件,了解对外贸易各环节的具体做法,使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熟练掌握对外贸易业务中常用术语及表达技能,熟练处理商务活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工作能力。

务实性特点应该是外贸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特色。研究对外贸易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则。[2]意思是说,研究对外贸易,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服务于实践,以能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

一般的英语教学,偏重于对字、词、句的讲解,把重点放在对英语语法形式和语言本身的讲解上。而外贸英语教学应侧重英语这一国际语言的实用性:外贸是实务,外贸英语也应该从外贸实务的角度出发去讲授,也就是说,实务性应该是外贸英语教学的一个显著特色。近年来,一些外贸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了外贸英语教学的这一特色,但还没有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系统的教学方法。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在外贸英语专业课教学中体现务实性特征的一些思考。

一、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外贸英语课的特点是:语言的务实性很强,也就是实际操作程度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对外贸实例的分析,本文第三部分将专门论述实例教学在外贸英语课堂上的作用。此外,要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在贸易上的重要性。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点。在要求学生掌握外贸知识同时,还要提高英语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因为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是最重要的外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有的学者指出,在国际贸易上,运用英文和运用数字同样重要。以英文信件为例,英文书信写得好可以协助推销货物和赢得顾客的好感,争取新客户,维持老主顾。其他例如获得信用,宣传新计划和新产品、展开推销活动,尤其离不开英文写作。所以,“英文写得好,可以说是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3]

二、务实的思维方式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对外贸易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其基本要求就是务实。教师在上外贸英语课程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务实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这种务实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客观、准确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其对外贸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能力。实际上,这是对学生认识论的培养,这对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后实际才干的增长会有很大的益处。社会需要的是有实干精神的大学生,而不是死啃书本的书呆子。因此,在外贸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决不可以忽视对学生务实思维方式的培养的。

比如,对外贸易仲裁(arbitration)是解决对外贸易争端的一种方式。按照国际上的习惯作法,买卖双方在发生争议时,可以采取友好协商、仲裁和司法诉讼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谈到争端的解决办法,还有哪些呢?书上没有说,但是可以这样分析:协商、仲裁都是非强制性的措施,如果经过协商、仲裁,争端仍不能得到解决,那就要诉诸法律,也就是司法诉讼,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如果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争端,达到了经济、法律手段都难以调和的地步,就可能发生战争。例如海湾战争,其根源就在于英美等西方国家与一些阿拉伯国家以石油资源为代表的经济利益的争端难以得到协调,结果是经济利益的矛盾升级,最后导致战争。由此可见经济利益对大至国与国之间、小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学生的这种基于事实的推理与分析,就是务实思维。

三、教学中的实例

实例教学是外贸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在短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掌握外贸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并且提高实际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例来教学。因为实例所使用的是丰富的实际外贸操作语言,实例中同时也蕴含着前人宝贵的实践经验,这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能力的提高都大有益处。比如:在讲索赔一章时,吴林康编的《实用外贸英语》一书仅有一个外贸实例[2],没有理论上的专门讲解。他选的是一个变质头路白核桃仁的索赔案例,文中仅列举了买卖双方关于此索赔案例往来的十封函电,而这十封函电,正好完整地再现了这一索赔案例产生,发展,和得到解决的全部过程,通过这种实例来讲解索赔这一国际贸易现象,从讲授的内容来讲,实际操作感很强,学生学完以后,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于学生实际才能的提高很有好处。

针对社会市场的需求,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以实例为主体讲课,并且结合其他手段,把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与传授贸易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使枯燥的外贸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些。

四、外贸知识

外贸知识也很重要。外贸英语课程是外贸知识与英语相结合的实用英语课,是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其主体是对外贸易,它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外贸知识,这样才能进一步使用英语进行书面和口语交际。外贸英语课程涉及对外贸易的各个领域,因此撰写英语外贸业务文件时需要对对外贸易专业词汇的用法、内涵,对外贸易的基本流程及其相关法规都有所了解,才能在书面表达上做到用词准确达意。所以,只有拓展相关的外贸知识,外贸业务英语文件的撰写才能用词精简、句式严谨。

在外贸英语教学中,长于外贸专业的教师往往大讲外贸知识;而长于语言的教师又沿袭英语精读课的教法对教材内容逐字逐句释义、翻译。因此,教师首先要熟悉外贸知识。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外贸知识,那么上起课来只能空谈,不能深入问题实质。那么这门课程的务实性就没有真正体现。其次,教师的英语水平也很重要。因此一个合格的外贸英语教师应该既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又有较多的外贸知识。

五、结束语

为加强外贸英语教学务实性,现提出两点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1教师间交叉学科互相学习。外语系的外贸英语教研室可以与经贸系的国际贸易教研室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提高,以培养既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又具有足够经济学知识的外贸英语教师。

2为外贸英语专业学生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造交流提高的机会。外语系外贸英语专业学生可以与经贸系的国贸专业学生共同组织一些活动,互相学习,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就能使两个相关专业的学生在交往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提高综合素质,为明天从事外贸实务打下扎实基础。

对外贸易注重实务,而外贸英语是外贸的工具,从语言的角度来讲,外贸英语应该属于语言应用的范畴。因此,根据外贸的特点与要求,外贸英语的教学,也应重视实效与实践,应该以培养学生在外贸实践中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的,而为这一教学目的服务的外贸英语教学也应采取区别于其他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宋淑敏.试论外贸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xx,2:78-80.

[2]吴林康.实用外贸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xx,5:63-65.

[3]薛荣久.国际贸易[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20-125.

篇7:商务谈判中英语技巧

I. “会听”

要尽量鼓励对方多说,向对方说:“yes”,“please go on”,并提问题请对方回答,使对方多谈他们的情况,

II.巧提问题

用开放式的问题来了解进口商的需求,使进口商自由畅谈。“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your campany?”“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proposal?”

对外商的回答,把重点和关键问题记下来以备后用。

进口商常常会问:“can not you do better than that?”

对此不要让步,而应反问:“what is meant by better?”或“better than what?”使进口商说明他们究竟在哪些方面不满意。进口商:“your competitor is offering better terms.”

III.使用条件问句

用更具试探性的条件问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以修改我们的发盘,

典型的条件问句有“what…if”,和“if…then”这两个句型。

如:“what would you do if we agree to a two-year contract?”

及“if we modif your specifications, would you consider a larger order?”

(1)互作让步。只有当对方接受我方条件时,我方的发盘才成立。

(2)获取信息。

(3)寻求共同点。如果对方拒绝,可以另换其它条件,作出新的发盘。

(4)代替“no”。“would you be willing to meet the extra cost if we meet your additional requirements?”如果对方不愿支付额外费用,就拒绝了自己的要求,不会因此而失去对方的合作。

篇8:商务谈判中英语技巧

商务谈判中英语技巧

I. “会听”

要尽量鼓励对方多说,向对方说:“yes”,“please go on”,并提问题请对方回答,使对方多谈他们的情况,

商务谈判中英语技巧

II.巧提问题

用开放式的问题来了解进口商的需求,使进口商自由畅谈。“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your campany?”“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proposal?”

对外商的回答,把重点和关键问题记下来以备后用。

进口商常常会问:“can not you do better than that?”

对此不要让步,而应反问:“what is meant by better?”或“better than what?”使进口商说明他们究竟在哪些方面不满意。进口商:“your competitor is offering better terms.”

III.使用条件问句

用更具试探性的`条件问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以修改我们的发盘,

典型的条件问句有“what…if”,和“if…then”这两个句型。

如:“what would you do if we agree to a two-year contract?”

及“if we modif your specifications, would you consider a larger order?”

(1)互作让步。只有当对方接受我方条件时,我方的发盘才成立。

(2)获取信息。

(3)寻求共同点。如果对方拒绝,可以另换其它条件,作出新的发盘。

(4)代替“no”。“would you be willing to meet the extra cost if we meet your additional requirements?”如果对方不愿支付额外费用,就拒绝了自己的要求,不会因此而失去对方的合作。

篇9:英语中常用翻译技巧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4) 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6)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又一个共同点。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译介词)

(7)在人权领域,中国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hina opposes the practice of the big

oppressing the small and the strong bullying the weak.(增译暗含词语)

(8)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增译注释性词语)

2.省译法: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又如:

(1)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du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

你在北京访问期间就住在这家饭店里。(省译物主代词)

(2) 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希望您在这儿过得愉快。(省译物主代词)

(3)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省译名词)

3.转换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具体的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在语态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如:

(1) 我们学院受教委和市政府的双重领导。

Our institute is co-administrated by the States Education Commission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名词转动词)

(2)Too much exposure to TV programs will do great harm to the eyesight of

children.

孩子们看电视过多会大大地损坏视力。(名词转动词)

(3)由于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Thank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our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our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as greatly improved. (动词转名词)

(4) I'm all for you opinion.

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介词转动词)

(5)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is supported by the whole Chinese people.

改革开放政策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护。(动词转名词)

(6)In his article the author is critical of man's negligence toward his

environment.

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类疏忽自身环境作了批评。(形容词转名词)

(7)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s such as medical insurance.

在有些欧洲国家里,人民享受最广泛的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险等。(被动语态转主动语态)

(8)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We don't have much time left. Let's go back. (句型转换)

(9)学生们都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

All the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morally, 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

(名词转副词)

4.拆句法和合并法:这是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译汉;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英。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所以汉译英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而英译汉时又常常要在原句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谓连接处、并列或转折连接处、后续成分与主体的连接处,以及意群结束处将长句切断,译成汉语分句。这样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语语序,顺译全句,顺应现代汉语长短句相替、单复句相间的句法修辞原则。如:

(1) Increased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同中国加强合作,符合美国的利益。(在主谓连接处拆译)

(2)I wish to thank you for the incomparable hospitality for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are justly famous throughout the world.

我要感谢你们无与伦比的盛情款待。中国人民正是以这种热情好客而闻明世界的。(在定语从句前拆译)

(3)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commonwealth, who see

Britain's membership of the Community a guarantee that the policies of the

community will take their interests into account

英联邦各国尤其如此,它们认为英国加入欧共体,将能保证欧共体的政策照顾到它们的利益。(在定语从句前拆译)

(4)中国是个大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从事农业,但耕地只占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其余为山脉、森林、城镇和其他用地。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with four-fifths of the population engaged in

agriculture, but only one tenth of the land is farmland, the rest being

mountains, forests and places for urban and other uses.(合译)

5.正译法和反译法: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所谓正译,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所谓反译则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正译与反译常常具有同义的效果,但反译往往更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比较地道。如:

(1)在美国,人人都能买到枪。

In the United States, everyone can buy a gun. (正译)

In the United States, guns are available to everyone. (反译)

(2)你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得这一信息。

You can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正译)

This information is accessible/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反译)

(3)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新主意。

Suddenly he had a new idea. (正译)

He suddenly thought out a new idea. (正译)

A new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struck him. (反译)

(4)他仍然没有弄懂我的意思。

He still could not understand me. (正译)

Still he failed to understand me. (反译)

(5)无论如何,她算不上一位思维敏捷的学生。

She can hardly be rated as a bright student. (正译)

She is anything but a bright student. (反译)

(6) Please withhold the document for the time being.

请暂时扣下这份文件。(正译)

请暂时不要发这份文件。(反译)

6.倒置法:在汉语中,定语修饰语和状语修饰语往往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在英语中,许多修饰语常常位于被修饰语之后,因此翻译时往往要把原文的语序颠倒过来。倒置法通常用于英译汉,

即对英语长句按照汉语的习惯表达法进行前后调换,按意群或进行全部倒置,原则是使汉语译句安排符合现代汉语论理叙事的一般逻辑顺序。有时倒置法也用于汉译英。如:

(1)At this moment, through the wonder of telecommunications, more 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 than on any other occasions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orld.

此时此刻,通过现代通信手段的奇迹,看到和听到我们讲话的人比整个世界历史上任何其他这样的场合都要多。(部分倒置)

(2)I believe strongly that it is in the interest of my countrymen that

Britain should remain an active and energetic member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我坚信,英国依然应该是欧共体中的一个积极的和充满活力的成员,这是符合我国人民利益的。(部分倒置)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全部倒置)

7.包孕法:这种方法多用于英译汉。所谓包孕是指在把英语长句译成汉语时,把英语后置成分按照汉语的正常语序放在中心词之前,使修饰成分在汉语句中形成前置包孕。但修饰成分不宜过长,否则会形成拖沓或造成汉语句子成分在连接上的纠葛。如:

(1)You are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country and of a continent to which

China feels particularly close. 您是一位来自于使中国倍感亲切的国家和大洲的代表。

(2)What brings us together is that we have common interests which

transcend those differences. 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8.插入法:指把难以处理的句子成分用破折号、括号或前后逗号插入译句中。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笔译中。偶尔也用于口译中,即用同位语、插入语或定语从句来处理一些解释性成分。如:

如果说宣布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If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recovery of Hong Kong would bring about, as

Madam put it, “disastrous effects,” we will face that disaster squarely

and make a new policy decision.

9.重组法:指在进行英译汉时,为了使译文流畅和更符合汉语叙事论理的习惯,在捋清英语长句的结构、弄懂英语原意的基础上,彻底摆脱原文语序和句子形式,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如:

Decision must be made very rapidly; physical endurance is tested as much

as perception, because an enormous amount of time must be spent making

certain that the key figures act on the basis of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purpose.

必须把大量时间花在确保关键人物均根据同一情报和目的行事,而这一切对身体的耐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大考验。因此,一旦考虑成熟,决策者就应迅速做出决策。

10.综合法:是指单用某种翻译技巧无法译出时,着眼篇章,以逻辑分析为基础,同时使用转换法、倒置法、增译法、省译法、拆句法等多种翻译技巧的方法。如:

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E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 industry which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market, forward-looking and capable of radiating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

欧洲联盟应该怎样做才能对欧洲的电影电视工业有所贡献,使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使它有能力发挥欧洲文化的影响,并且能够在欧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

篇10:浅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 (人教版英语)

摘 要: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极力要求的教学理念之一。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以往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每一个初中英语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出发,然后分析了现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最后从课堂教学方面来探讨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实质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语课堂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外语教学的目的也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我们看到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说多用外语;希望通过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思想,创造性地使用外语。

可是,我们从教学实践中也看到,并不是所有有此心愿的教师都能达到目的。学生虽然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了一定的外语知识。但在真正要应用外语交际或创造性运用外语的阶段学生往往不如人意地表现了无话可说或不知道该怎么做;即使能说一点也只停留在简单的句型操作阶段,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最根本的原因是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本文从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方面探讨的问题。

一、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 “初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①这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应实现哪些素质教育目标作了比较具体的说明,更为英语教学从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变为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2、现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当前,传统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育模式仍在某种程度上稳固地占据着课堂,依然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严重干扰着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育的效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明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

二、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兴趣是学习的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唤起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内容多渠道地变换思想,用科学的新颖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多为学生提供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促进互动,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成了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通过师生合作,把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把教与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师充分

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师生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通过启发、思考、讨论、对话与交流,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Ne

三、创建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树立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

学生只有在愉快、生动、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才敢开口,想开口。在充满教师热情、爱护和期待的课堂上,学生才会对自己更自信。教师的言行要亲切,有感染力,使每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敢说英语。教学实践表明,有时在学生“卡壳”,即发生表达障碍时,如果马上救助,常常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难以独立地、完整地表达。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完整表达,首先应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轻易不要开口相救。可以多检查、提问,随时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渐渐养成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交际的顺利进行,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才能减轻学生运用英语时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的作用不是“满堂灌”,而是启发、诱导、点播,打开思路,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消除被动学习的心理负担,使之轻松自如地迈向成功。

(二)精心组织课堂。

组织好课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组织好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会学得轻松而愉快,效果也一定不错。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所教授的不同内容需要,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法、情景设置法、讨论法等方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粗略知识精细化,让学生自觉地、快乐地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组、分层教学。

一是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要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要求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课程标准要求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做到了“提优”和为“后进生”提供辅助性的学习。重点是分层施教和分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基本上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如:在教课本上的课文时,就可以分层教学,对优生可以直接通过自学,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中等生可根据学习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后进生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电教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先进的教育媒体和手段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教育的现代化不仅表现在教育内容上,而且还应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改革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可以引起学生愉快的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三是重视能力培养,设计教法。教学方法,既要根据教材内容而定,也要根据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而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即“回答、阅读、演示与讲解相结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探求未知,逐步启迪自己的思维,就能使学生产生自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启发式教法中应注意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把读、讲、练、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成为吸收知识的依据;“讲”成为突破关键的环节;“练”成为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手段;课堂上下的“议论”成为打开思维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

总之,教学的根本,不仅是把外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把学习的主动权和生命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以积极的姿态期盼他们、赏识他们,“让每个学生都抬头走路”。

参考文献:

[01] 肖满涛,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课程、教材、教法》 第3期,P35,人民教育出版社。

[02]文 华 《论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中学英语之友 08期

[03]刘雪梅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赤峰学院学报 05期

[04]周淑清 《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20版

[05]姜丽萍 彭丽敏 《谈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角色转换》 黑河教育 年03期

[06] 施家孔,如何保持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曲靖教育研究》 ,第5期,P23

篇11: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交流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交流

[作者]  刘晓明

[内容]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必须把师生的双向交流贯穿于教学始终,在英

语教学中尤其如此。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内容活化给学生,

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指导他们怎么说、怎么应答。

在整个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

要求学生在发言或答问时声音要大,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

能力,又能锻炼全班同学的听力和分析能力。一个人在发言时,全班动耳、动脑、

动口,要求全班同学用“Yes”或“No”给予发言的同学以肯定或否定的评

价,只有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师生双向交流的:

一、课堂双向交流活动要从第一堂课抓起,形成一定的规范。

开始时组织工作要花一些时间,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一段过程,学生习惯了,形

成了风气,掌握了教师的思路,教师一点拨,学生就可以动起来。如:

Teacher:“Whoisthetalestinyourclass?”

立即会有人站起来说:“I'mthetalestone。”Teacher:

“Ready,go!”全班会齐说:“She(orHe)isthetale

stoneinourclass。

在学习感叹句时,教师以“Itisabighospital”为例进行讲解

后,马上给出替换词,如:“beautifulflowers”,Teach

er:“What…”,students:“Whatbeau-tifulf

lowerstheyare!”Teacher:“How…”学生自然会接着

说:“Howbeautifultheflowersare!”这样做学生练

习的机会多,效果好,速度快,而且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很少

有人分散注意力。

二、在拼读新单词时,首先要求学生试拼读,然后再跟老师拼读。

这样学生一下就可以找出自己拼读方面的失误。经过比较之后自己纠正过来,往

往印象深刻。

三、在分析难句时,不要教师一味地讲解,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

下面的例句,许多学生一开始总感到茫然。

Theincreasedresistancetocoldscomes

frombetterskincirculation。

这时,教师可不断地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分析:首先找主语。学生自然会去找

名词,有的学生认为是“colds”,这就需要接着问“to”在这里是什么

词性,“come”加“s”说明什么?这时学生会清楚“tocolds是介

词短语,不能作主语,它和“increasde”一样,在句中作“resi

stance”的定语,主语当然就是“resistance”。接着请学生

译成汉语:对感冒的增强了的抵抗力来自于良好的皮下循环。教师将它汉化成:

对感冒抗力的增强来自于良好的皮肤循环。并指出英文句子的主语是“抵抗力”

译成“增强”那就错了。

又如:Peoplewhoareusedtotakingdrugsorm

edicinewhentheyareilfindtheideaofa

cupunc-turestrange。

对这句话,大多数学生往往搞不清“when…”这个从句是修饰哪个词,所以

怎么也译不通。这时教师应先讲beusedto的用法以及与usedto的

区别,然后提问:1.请找主语――people;2.who引起的定语从句

应划至何处?这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糊涂的地方,他们往往不把when引起的从

句包含进去。这时教师不急于解释,可继续往后;3.找谓语――find;4.找

宾语――theidea(ofacupuncture);5.strang

e这个词起什么作用?部分学生不很清楚。这就需要提醒:如果去掉stran

ge,原话会是什么意思?“习惯于吃药的人们发现了针刺疗法这个主意”,这

是不合原意的。因此,学生明白了,strange应当是宾补。最后反过来问;

6.when引起的从句修饰哪个动词?许多学生答:“find”。那么可以反

问:人们生病的时候觉得它不可思议,难道不生病时就可以理解了吗?学生会自

己更正,应当是修饰areusedto的,然后请一位学生完整地把这句话译

出来:“生病的时候习惯于吃药的人们觉得针刺疗法很奇怪。 "这样一步一步提

问,使学生对原句的理解逐步深入,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经过对问题的分析,

就会觉得原来很复杂的东西已变得简单明了。把这句话汉化成:“生病时惯于吃

药的人们觉得针刺疗法不可思议。”这就通顺了,合于汉语习惯了,也就译得准

确了。选词意“很奇怪”是不当的。

四、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方面也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而且要尽量使语法这个比较

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

如在讲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时,先请学生记住从两个方面来区别:从语态

上看,现在分词具有主动意义,过去分词具有被动意义;从时间上看,现在分词

具有正在进行的意义,过去分词具有已经完成的意义。然后举例说明,接着马上

问:“Ismyexplanationconfusing?”如回答:“No”,

再问:“Areyouconfused?”如回答:“No”,说明学生搞懂了。

如果相反,则立即以这两个问题为例,再讲解。然后请学生填词:“Engli

shisvery――(interest)。Iam――(interest)

inEnglish。”答对后,请译:theboilingwa-ter(沸

腾的水),问:“Canyouputyourhandin?”(不能,正开着

呢!)。theboiledwater(开了的水),问:“Canyouput

yourhandinnow?”有人答“Yes”,也有人答“No”。这时教

师告诉他们答案都正确,但是要小心:这水开过了,也许还烫着呢,也许早凉了。

如果再问:“Areyoustilconfused?”得到的回答一般都会

是“No”。

五、在背诵课文方面则教师要在学生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熟悉课文。

1.就课文提问。可由教师问学生,也可分小组互相提问,尤其是由学生向教师

提问,这样学生必须自己熟悉课文,还要掌握用英语提问的能力;2.教师说前

半句,学生接着说后半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句型,记忆情节;3.让学生

听。要求学生不看书,教师正确流利地背诵一遍,第二遍则在一些学生容易错漏

的地方,有意出错,请全班找错。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听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印

象,然后教师再示范背诵一遍,最后请学生自己背就不很困难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着重策划这堂课应该进行一

些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以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达标率。与此同时,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以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活动,

安排好教学双向交流的每一个步骤,教师就会对班级的情况一目了然,对学生的

差异心中有数。课堂双向交流的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学生学习上的每一个进步都会

显露出来,当教师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有成效,不断进步时,会感到欣慰,从

而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篇12: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目前我校英语课使用的教材是专为中等职业学校编写的《实用英语》,其章节的安排是以话题为主线,体现交际服务功能。课堂上我特别注重结合所学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如学习Booking a Ticket(订票)一课时,教育学生尊重每位乘客,做到热情耐心,对工作高度负责。学习At the Bank(在银行)时,教育学生从事金融工作要意志坚定,洁身自爱,绝不可铸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憾事。讲解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通过学生的情景会话表演,使他们明确作为服务人员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思想道德不断提高。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爱业、敬业、乐业的精神。如在给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上英语专业课的时候,我时常有意设计一些顾客抱怨甚或投诉的会话实例。一方面告诉学生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述,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即注意下列十大步骤:(1)注意倾听;(2)保持冷静;(3)同情客人;(4)维护客人的自尊心;(5)给客人以足够的重视;(6)记录;(7)把将要采取的措施告诉投诉者;(8)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9)监督补救措施的执行情况;(10)信息反馈。另外我们知道,在酒店如从事行李员或西餐服务工作,常常会遇到客人给小费等问题,教育学生作为中国人我们应有起码的自尊,同时也尊重别国的礼仪礼节,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友好地回答:t very kind of you. But we don't accept tips.Thank you all the same.?您真好,可是我们不能收小费,同样要谢谢您。)

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抓住适当的教育契机,使学生从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中悟到作为一名服务人员必备的道德准则,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最终目标。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进行德育渗透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的宏观目标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英语课的学习中得到爱国主义、美育等多方面教育。英语课堂上讲到学好英语的同时不忘强调本民族语言的重要性。学生们现在已经深知没有良好的汉语功底,外国语很难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开课伊始就教会学生homeland/motherland(祖国),hometown(家乡),Dalian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Tourism(大连旅游职业中专),Hotel Management(酒店管理)等词汇。让学生在掌握自己国家、学校、专业名称这些英语词句的过程中更加深了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将德育的主课题爱国主义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全体学生的心灵深处。

世间万物皆有美的一面,英语这门语言其自身的美往往学生不能够完全体察。我在平日授课中有意穿插播放或教唱一些优美的英文歌曲,如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Big Big World(大大的世界)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极富节奏感的英语语言本身创造出的声音的和谐与美,此方法也有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

每天讲授一句英语格言,如:“It's the early bird that caches the worm(笨鸟先飞)”,“Constant dropping wears away a stone(滴水穿石)”,“Every step leaves its print(一步一个脚印)”等等。围绕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等方面,选用一些简洁精练、哲理深刻的格言,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有助于增加语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此外,对学生加强礼仪、礼节方面的训练亦是英语会话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人师表”四个字并非一句口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然为人师表,就要时时处处给学生以榜样。在课上我总是率先带头做到“请”字当先,Please answer this question.(请回答问题);Sit down please.(请坐)。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逐渐懂得并学会以得体的装束、规范大方的举止站立、行走,到教室前面做英语会话表演。久而久之,学生不良的言行少了,变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职业道德意识不断增强。

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教师明确德育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就能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来。

三、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特级教师郄禄和曾经说过:“一个教师要解决三种力的问题,即动力、能力、精力。缺乏动力不想干,缺乏能力不会干,缺乏精力不能干。”可见能力在三者之间处于核心地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亦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终身受用。”这些都说明教师在一个人的学习、成长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可如何教学生学,授之以什么样的“渔”,这都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

要想在课堂中把德育一点一滴地渗透给学生,就要求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努力掌握新知识、新词汇,研究最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多方面收集最新英语学习资料,多动脑、动口、动手,多方获取酒店、机场等相关实习基地的英语考核信息,丰富教案内容。平时的《英语周报》、《空中美语》等报纸杂志,及每天的《希望英语》教学节目,都可以使我们获得教学所需的资料。由于很多内容比较时尚、新颖,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我们具备了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高尚的品德,执着的敬业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这一切都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使学生从中得到感染,并把教师当作“智慧和美”的化身,产生钦佩心理,激起学习知识的强烈兴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教师多付出努力,多去积累资料,就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就会使德育融于英语课教学之中。只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外语课的德育渗透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英语课堂教学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论心理组织技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人教小学《School》英语教案设计

人教英语五年级下教学计划

英语口译中的演讲技巧

价格谈判中的英语技巧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人教版英语)(推荐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人教版英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