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乡情怀(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oveubab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山乡情怀高中作文
独坐窗前,看这秋黄满天,沥沥细雨中不由升起对那片故土的浓浓眷恋。今天,许是城市的喧嚣与她的僻静产生了距离的美,那年,我来到遵义乐山①,一座偏僻而又遥远的小山村。
莽莽群山凸现出这一带喀斯特的地形地貌,分散的农舍座落在大山深处的小山坳里,依山傍水,裹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一条逶迤的小溪来自高山深处,穿行于四季飘香的山花丛中,夕阳西下,千峰万壑,有袅袅炊烟升起在暮霭之中。
每当想起那条进山的小路弯弯曲曲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伸展,路边两旁的小草还有露珠打湿鞋袜的感觉。
从乐山走进青杠林竟有四十里的山路,这在当时简直是难以忍受的艰辛,如今都因这份眷恋而变得富有思忆。由于交通闭塞,一路行程都是肩挑马驮的村民与我结伴而行,在这陌生而又淳朴的人群里,我就不再感到孤单了……
清晨,当一阵呼嗒呼嗒的风匣声如诉如歌响起的`时侯,我就在这样的早上醒来,面对一张张朴实的微笑,我走近土炉,瞧着那一张一弛拉起的风匣,我感到好奇。熊熊炉火飘起袅袅炊烟,如此宁静温暧的生活伴我踏实地度过一段寂寞、细碎的日子,如今,那跳跃不息的火焰还在我心中燃烧!
大山的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方土地,不曾离开黄土和用石灰、竹筋夯拙起来的土拙瓦屋。随着岁月流逝,土拙的瓦屋显得龙钟老态,风烛残年。然而,山里人依旧固守这片热土,依恋这一座座大山、小径、梯田、丛林……
漫步山乡,沿着那一株株绿树、一坡坡青草,繁花丛林里不时飘来阵阵幽香。正是在这生命的故乡,唯有她——我才会有最生动的生命的记忆和回想,才会有我来自心底的终身难忘的歌哭!
远处是条条望不断的盘山险道,村民们正挑着禾苗稻谷和土灰,沿着弯弯的山道走向一层层陡峭的梯田。他们以清贫自守的勤劳立志于大山,默默耕耘着一片黄土地,让那稻麦的清香和鸡犬的欢声驱散昔日的饥谨。
山里人多数没有出过远门,但他们却以善良的本质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面对久违的乡居生活,由于水土不服,有个雨夜我突然发起高烧,于是,房东大婶忙起身穿着单薄的衣裤半夜守在炉火屋里,开始为我熬起一锅滚烫的红糖姜汤。从那晚开始,每天夜里,我又听见那如诉如歌的风匣声……奇怪的是,第二天,一位乡村医生就天天上门按时为我打针服药。一次,年幼的幺妹替她妈妈给我端来一碗姜汤,我正欲起身便听见她爹在楼下屋里不断呻吟,这时,幺妹才告诉我:在我高烧的那个雨夜,他爹为我去请医生,回家的路上从盘山险道上摔了下来撞在一棵树上。可是,善良的大婶从来不曾提起过,每晚仍在为我熬着这一碗碗滚汤的红糖姜汤……后来我才知道,那位乡村医生居住的小山坳离我客居的小村子竟有五里之遥。可想,那个雨夜,房东大叔是怎样来回地为我去请这位乡村医生的呢?
记忆中,我仿佛又看见房东大叔的背部和腰间扎满了针,每当想起他被一根根针扎的疼痛,我的心跳就不断加速,眼眶也渐渐湿润了。后来,当夜幕降临,我就在客居的小楼前插上一只火把,好让那些赶夜路的人远远地就能看到亮光。
我知那山乡的夜黑得出奇,静得出奇。我赶过那里的夜路,脚下总是发出沙沙的声响,令人产生种种难以言喻的恐惧。有时,某个深山缝隙里透出一点点昏暗的灯光和偶尔的一两声狗吠,我都显得弥足珍贵。
客居山乡的日日夜夜,那时,善良的大婶不仅要照顾我和大叔,同时她还担起了家里全部的农活。虽然他们儿女几个,但都已外出打工,家中只留下不谙世事的小幺妹。有时,既便是在雨天,她依然头戴斗笠,高卷裤腿,赤着双脚,扛着锄具默默地消失在斜风细雨的无际山峦……那段时间,我几乎看不到她有睡觉的时候,当夜澜人静时,我们都已睡下,她还坐在灯前纳鞋补衣,早上起床,她却把早饭已经备好。我想,这或许就是她日复一日的亘古不变的生活吧。
朗月高照的夜晚,劳累一天的村民们坐在月下,开始天南地北的神侃。有对家乡的挚爱、爱情的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山外那精彩世界的心仪……年幼的幺妹趴在葡萄架下,望着满天星斗缠着妈妈讲那七月七的故事。这样的夜晚,大概算是山乡生活最轻松、也最浪漫的时侯了。
我怀念大山,依恋那一方水土,那一方人!真想再次踏进山乡,再次去追寻那田间小路上留下的足迹……
山乡情怀的散文
初次攀上峰顶,我气喘吁吁,头晕目眩。虽是风和气爽的初秋,可晌午的深山,依旧笼罩在浓浓的雾海云涛之中。远处隐约黛绿的山峦,成了一座座云雾中的孤岛。这大山所独具的宁静,是不可随意触摸的,我们尽可屏住呼吸。而头上这枚近在咫尺的太阳,也仿佛是块通红通红的辣椒饼,虽然憋足了劲,却洇不出一点鲜亮的写意……一路上文友国良先生对我既鼓励又安慰。这回,他终于舒了口气,说:“到了,到了,这便是山角小学。”
山角,只要听到这一奇特的名字,谁不联想到峰峦叠起,悬崖峭壁;密林深处,古木参天?虽然隔着稠密的云雾,但脚下崎岖陡峭的山道,早让我感受到它的险峻,也领略到了山民生活的艰辛。
顺着文友的指点,我发现一座类似农家堆放柴火的杂物间。土夯的平房上瓦片七零八落,门板也已东倒西歪,这是一所独间教室连着单人宿舍的初小校。走近一看,破落不堪的黑板下有三四副腐腿断脚的长条木凳和课桌,水泥地板坑坑洼洼,积满了山泥和污水。而与教室毗邻的宿舍只是红土尘面,有一副窗棂已被风刮落在地……文友见我面有难色,只用征求的目光打量着我,我想了想,只好勉强答应。
午后,队长兴高采烈地带着村民把学校修葺一新,我便就此安下身来。这里,没有钟声,没有话筒,全校教职工就我一个,学生也不过五个(其中有两位还是一年级寄读生)。当讲到“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时,学生很容易就领会;而一学到“汽车”这一名词,我费了好大劲,学生还是说:“汽车在马路上跑和玩。”我哭笑不得……学校用水由两位较大的二年级学生负责,因为水要到半里外的山涧里抬,且山高路陡,须得在抬水杠中间镌一道深深能稳住桶把的凹痕,这样学生才能抬着水悠着歌儿上山来。多少年以后,我对此仍记忆犹新,它分明已深深镌进我的脑海,成为我永恒记忆的一部分。多可爱,多纯朴的山娃娃啊!这学年,我教绩之所以名列学区第一,还获得二点七元的教学奖,怕也是被抬水杠那道“深深的凹痕”所感动吧。
山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走家串户越道山梁爬段坡那是常有事。而最活跃的当数村里的年青人,他们纯朴、率真、热情。山里的少年有强悍的臂膀,有使不完的'劲;山里的少女则水一样鲜亮,又风铃般快乐。至今我还非常羡慕他们,羡慕他们无忧无虑的山乡生活。在那充满惆怅与失望的岁月;在这遍布竞争与铜臭的世界里,他们至少还保留一块圣洁的领地,一处开心的乐园。她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冲着大山叫喊;可以在清辉飘洒的竹林里追逐嬉戏,互对山歌;可以就着哪块绚丽的蝴蝶结,或哪条飘逸的红围巾开怀笑骂……以致连墨守成规的我,也渐渐陶然其中,乐而忘返,连家也不想回了。当大伙儿打得耳酣目熟之际,他们会很盛情地邀请您到他家做客,即便是最拘谨,最亮丽的山妹子,也会取出家中最醇厚香甜,且风味别致的糯米酒,用大碗缸,大块肉来招待您……让您一时忘乎所以,乐不思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真真过一回——“以出世的心态,享入世的人生“的陶氏田园生活。
梦回山乡
梦回山乡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学五3班 李可奕 312400
蝴蝶翩翩,杨柳依依,山泉潺潺,白雪皑皑……这就是我的老家,如梦似画的山乡!
春天,山乡还有些冷,但杨柳已经抛出星星点点的绿芽,柳条在微风中摇晃。小草重新披上了绿装,嫩嫩的,软绵绵的。草丛里遍布着野花,白的、黄的、绿的、紫的,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各色的蝴蝶赶来了,展示着自己优美的翩翩舞姿。路过的山里孩子,最喜欢折下一根最长的柳条当鞭子当放牛娃,或者围成一个圈,再摘几片低矮丛上的绿叶扎在一起,一顶简易的草帽就做好了。女孩子则喜欢摘几朵小花作为点缀,做成美丽的花环戴在头上遮阴挡凉。
夏天,清凉的山乡,便是我的避暑胜地。雷雨过后,空气更是格外的新鲜。门口的小溪便会上涨,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湖泊。河水清澈见底,还能看到游动的小鱼和小虾。孩子们最爱玩水了,每次游泳,总会想方设法地用渔网、簸箕抓上几只鱼虾,回去喂给家里的鸭子。我们总爱与鸭子追逐,有时连小狗也忍不住跳进河里,和我们一起分享清凉。
秋天,庄稼成熟了,稻谷弯着腰与小虫说着悄悄话,吸引了各种各样的鸟类和昆虫。麻雀、山雀、白头翁、喜鹊、野鸡,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鸟,都争着来储备过冬的食物。山上的.果实更是显示着它们成熟的魅力,黄澄澄的桔子向人们招手,红灯笼般的柿子向人们展示着迷人的笑脸。我们大口品味,享受着山乡带给我们的人间美味。市场上卖的有我们的新鲜吗?有我们的环保吗?
冬天,山乡比平原地区要来得冷,雪更多,也不会马上融化,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树上开放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我们自然少不了堆雪人、打雪仗。岩壁上排列着成片的冰挂,晶莹剔透,一股若有若无的寒气围绕在身边,梦幻无比。总能激起孩子们创作的热情。女孩子喜欢把小的冰挂用线串起来做成项链,像一个冰雪仙女。男孩子喜欢把大冰挂做成宝剑,想象自己是保卫地球的大英雄……我们就这样每天乐此不疲。老家是我儿时的乐园,儿时的天堂。梦里,我又回到了山乡。
怀念山乡
一、吉庆屯位于肇大鸡山脚下,距公社大约26里,四面环山。屯东边有一条小河,水流不大,却终年流淌。
1970年的春天,我从地质学校毕业半年后,第一次随同志们出野外工作来到了那里。同志们都住在老乡家。我和另外两位同志住在姓卢的大爷家。先前,早来那里的同志也曾到他家租房,但不知为什么卢大爷没同意。而我们去,一说就行了。大爷家是两大间房,东边是厨房,西边是卧室,有南北两铺炕。我们住在北炕。大爷家很干净。
大爷家有三口人,老两口还有一个老太,不明白是大爷的妈还是大娘的娘。我们与他们相处得很融洽,我有时候给他们挑水,他们的水井就是屯东边的那条小河。星期日,如果工作任务不紧,我们就休息。
那是个星期天,我们休息了。吃完早饭我就洗衣服。我坐在小木凳上,洗衣盆放在面前。大娘坐在南炕边上。她笑吟吟地看着我,问我有没有对象,我说没有。她说我给你介绍一个呀。
我说不用。其时我在心里说,怎样也不能在乡下找对象啊!但是,时过不久的一天下午,我这样的想法却被自我打破了。
那天,我因为一点小毛病未上山。中午到食堂吃完饭又回到大爷家。
这时,一个姑娘来到他家。先前是在院子里和大娘说话,之后就进了屋。这个姑娘真好看!她走后,问大娘得知她是屯里小学校的老师。我对她真的是一见钟情。冥冥中好像有个声音告诉我,她就是你今世的终身伴侣。之后,经过我的努力,她最后答应了我。千里姻缘一线牵,我们真的是缘分——别人要租大爷家的房他没同意,而我们去一说为什么就行了呢?她家不在这个屯,在大队所在地,离那里六里地。
二、上世纪60年代最后一年,父亲走“五七”道路来到那里,全家也跟随而来。我们住的房子是生产队给安排的。三间小房我们住东边,西边是“知青”。第二年的金秋,我们地质队收队从野外回到二道甸子镇。
她离开了吉庆屯到了那里。到这儿的第三天,我怕她寂寞,陪她到屯东边的山上。没想到那里有不少山里红树。树上结了许多山里红,碧绿的叶子下有一嘟噜一嘟噜的山里红,通红通红,它们像小山楂那么大。她摘下一嘟噜揪下一个吃了,她说真好吃。我说那你就多吃,吃个够。
她真的吃了不少,都“倒牙”了。往回走时,她让我背她。我说来吧。我弯下腰,让她趴在我的背上。我背起了她,刚走了不到十步,她就要下来,不让我背了。我说怎样不让我背了。她说咱俩一般高的个儿,你背不动,我是考验你哪。我想想,明白了。我说你放心吧,今后我必须会对你好的。
一天,松花江上驶来了一条船,不小的`一条船。听别人说是公社供销社送货下乡的船,船上什么货都有。我们俩去了。那船真的不小,货挺全,有日用品、有炊具、有布匹等。那时我的工资是每月70元。按当时的工资标准,不算少,因为我们有野外津贴。
我必须要为她买样东西。选来选去,最后给她买了六尺灰色的布,想为她做条裤子。买完东西从船上下来,我们站在江边往西望,远处的山已呈现褐色。杨树、柳树、榆树、桦树等的叶子已经掉光,只有柞树和枫树还有叶子挂在树上。松花江水静静地流着。想着她为了感情离开了家跟着我来到那里,我在心里说,我必须要对她好。
我在二道甸子上班,把她自我留在那里,我想她,她也想我。每到星期六下午快下班时,我就急匆匆地踏上回南八垧的山路。星期日下午太阳快落山了再回单位。那足有30里之遥的山路留下了我匆忙奔走的脚步。时间又过了一年,1971年元旦,借助这个吉利的日子,我和她在那里结婚了。
三、二道甸子不是村也不是屯,比村大比屯更大,是镇。在该镇的西北边的山坡上,有一座不小的金矿,还有一个地质队,我就在那地质队上班。我和妻刚来时,同志们为我们腾出了一间宿舍。我们在那间宿舍住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在镇那边租到了房子。
其实不能叫房子,因为只是一铺北炕,中间有间壁墙。虽然房子不大,更不堂皇,可我和妻也很高兴,我们最后有了自我的能够歇息的地方,我们最后有了自我的家。
虽然如此简陋,但毕竟是我们自我的居所。头几天吃饭时我们还没有饭桌——一只盆上放一个盖帘儿,我坐这边,她坐那边。虽然大多数都是玉米面干粮和白菜萝卜土豆汤,我们也吃得十分香甜。
有了家就得做饭,做饭就得烧柴。于是,星期日我就去打柴。妻非要和我一块儿去。我借来了一架手推车(空车推,重车拉)。去时车空着,我让妻坐上,我推着。回来时,装满柴,我“驾辕”,妻“拉套”,我们并肩拉着柴车从山中归来。望着西边山顶即将落下的太阳,虽累也高兴。
到那里的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儿子降生了。这时我们已搬了家,换了房,还是在路南,还是一铺炕,只是由北变成了南。母亲、岳母都没来,只有我照顾妻。每一天中午下班,我都急匆匆地往家奔。
为妻做午饭,大多数是擀面条。她一个人吃,和一点面就够。没有面板,就在菜板上擀。岳母给攒的鸡蛋不多,没到妻满月就没了,妻再也没吃到鸡蛋。妻刚刚满月,我就随同志出野外到数百里外的珲春。
走的那天早晨,妻送我很远。快到集合乘车地点了,她才站下。我把抱着的儿子送到她的怀里,走了。她站在那目送我,我看见有泪花在她眼中闪烁在那里我们曾几次搬家,每次都是租房,都是一铺炕,好在中间都有间壁墙。两次在路南,两次在路北。最后我们又搬家了。
这次是地质队家属房腾出了一间,领导让我们居住。自我一个屋一个厨房,屋前有一个长条小院,两边有用木条夹起的障子。住上这样的房子,我们真的很高兴。最后不是租房了,最后不用看房东脸色了!
1975年的初秋,女儿在那里出生了。那时,我们还是没有人援助,还是我自我帮忙妻度过了满月。这一年的十月下旬,我最后办妥了调转手续,离开了已迁至珲春的地质队,回到了家乡的县城。
画中山乡作文
画中山乡
站在外婆家的门口远眺,就如同欣赏一幅美不胜收的风景画。
外婆的屋前是一片辽阔的田野,远远看去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整片田野尽收眼底。我去外婆家的时候,正是春风拂面的时光,那一片田野就似一块碧绿的大翡翠,绿得晃眼,碧得诱人。一幢幢农家小楼零零星星地点缀其间。白墙青瓦的小楼,充满着古朴的风味,之间也夹着几幢“小洋房”。视野的尽头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山峦,但不是那种直入云天的高山。抬头望去,是一片蔚蓝的天,天很高很高,那朵朵白云就像是翩翩起舞的白色蝴蝶,把蓝天印衬得格外蓝。
整幅“画”格外宁静,格外朴实。没有城市的五光十色,也没有城市的喧哗。偶尔会从眼前逛过几只觅食的花母鸡,跑过一只调皮的小狗。不时会从不知何处飘来几声公鸡的歌唱,那韵味十足的歌喉也会偶尔打破一下画面的.宁静,会给这幅美丽的图画添上一笔趣味。
啊!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在大自然这张洁净的画布上,勤劳的人们用一双双巧夺天工的手绘出了一幅在美术馆是永远也看不到的天然画卷。
对了,我一直陶醉在这美丽的“画”中世界了。都忘了告诉大家,我的外婆家浙江建德,一座典型的江南小山村――毛家畈。
珍珠山乡工作汇报范例
一、基本情况
__乡地处__市东南六十公里。__岭西麓大锅__角下。东南与__市隔山相望,西南与__市接壤,北与__镇、老街基乡,东北与__镇毗邻。__省森工总局__林业局共有10个林场,其中有8个林场坐落在我乡境内,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农林混居地区。
该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后,一八九七年帝俄时期,俄人资本家协捷斯修建了从__通往大锅盔的盗伐木材铁路,从__至此七公里,始称七里地。伪满时期称珍珠门,属__县__区管辖。珍珠门一语源于屯南有一山,平地凸起,孤独而卧,形似珍珠,得名__。珍珠系根据山名而来,又因这里为重要出入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势,又称“珍珠门”。一九六一年与__镇分开成立公社,因原驻地在三道冲河,取名冲河公社,但与__市冲河公社重名,于一九八一年搬迁至珍珠后,改为__公社。
全乡森林茂密,土质肥沃,资源丰富,是发展多种经营和乡村企业的好地方。6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主要分布在西、南两大沟系之中,这里文章版权归文秘写作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山峰叠起,一片林海,西沟以草帽顶子、红石砬子、鸡冠砬子、三柱香等山为主,其中鸡冠砬子山主峰海拔1015米;南沟以锅__、苇安山为主,大锅盔主峰海拔1347.8米,六七月份积雪不化,山北侧有全国著名的__滑雪场,这些山群巍峨壮观,气势磅礴,别具一格,都以其形状得名。在群山之中有若干河沟涧溪,构成了天然水系,主要河流苇沙河发源于大锅盔,流经__折向正北于__镇南汇入蚂蜒河,该地气温属长白山中温带湿润性气候区。崇山峻岭连绵低丘漫岗,气候复杂多变;一山之隔,气候迥异,山脊山脚,温差悬殊,风口集中于低矮宽阔的'山谷,方向偏东,遇高山阻隔转向北,进入峡谷形成涡流,风向晨朝东南,暮向西北,一年四季多变化,秋冬刮西北风,春刮东南风,夏季风向不定,大风多在春秋雨季,最大风速17.1米∕秒,清明间降小雨或夹零星小雪,6—8月雨量最多,立冬降雨停止;历年均降雨期81天,雨量780毫米。冬初、春末降雪量大,腊月时晴时阴,清雪为止。高山背坡雪厚,低山阳坡雪薄,历年均降雪60天,积雪500—700毫米。
二、工作情况
几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坚持有正事、谋大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原则,大力发展山区绿色特色农业,使食用菌、平贝和奶牛三大产业逐步成为拉动乡域经济快速增长,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年初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哈市及__市委四届六次全委会、市五届五次人代会和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乡财政增收这个核心,按照“打造菌业龙头,构建科技园区,培育三大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实施名牌战略,确保两个增加,建设特色乡镇”的总体思路,立足资源,挖掘潜能,不断壮大主导产业,为全面加快我乡山区资源加工型城镇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奠定坚实基础。
★ 美丽山乡作文
★ 山乡春暖散文
★ 校园情怀
★ 雨天情怀作文
★ 落叶情怀作文
★ 初恋的情怀
★ 大山情怀抒情散文
★ 爱国情怀作文
★ 腊八情怀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