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是父母的一件作品_家庭教育(共含7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lindl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孩子是父母的一件作品
在收拾文稿的时候发现了一封写给小儿子的一封信的手稿,有点兴奋。看下面结尾写了“就此停键”,似乎也是用电脑打过的,但在原电脑里又找不到。但也忘记了这封信是不是寄出了。根据信里对儿子岁数的计算,这封信应该是写的,整整十年啦。当时写这封信的时候,儿子应该还在上海交大读四年级,十年里,儿子已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研究生,然后走上了工作岗位,然后成家,今年携妻又远涉重洋去了美国,开始了他新的寻梦之旅。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我们衷心的祝愿他们。
每个做父母的都是这样,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巴巴的盼着他们快快长大、独立,而一旦他们有那么一天真的长大了,独立了、飞走了,那么以前所发生的一切又成了我们幸福的回忆。
所以我一直认为,孩子是我们的一件作品,我们要用心去雕琢,要一点一滴去看着他们的变化。带孩子虽然累、辛苦,但孩子们同时也带给了我们许多不可复制的快乐。我们的生命也因此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精彩、充实。我总是想,即使有一天我的孩子背叛了我,那我也会在这点滴回忆中幸福的死去。年轻人,如果你们选择了要为人父为人母,就不要拒绝承担做父母的责任,否则你会失去很多哟。附:
《给小儿的一封信》
贝儿,你好。
即将到来的十一月二十九日是你的二十二岁生日,二十二年前,在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你的一声啼哭划破了黑夜的长空,你的到来,使我们家从此有了两个孩子,你一生下来便有了哥哥,因为哥哥小名叫宝宝,我们便给你取了个小名叫贝贝,这是你们比独生子女幸运的地方。你出生后,由于你的不安静,使我们做父母的费尽心机,那时我和你都瘦骨嶙峋,日子过得真是异常艰难。不曾想你长大后竟是这样一个小精灵,不仅顺利的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报送读研究生,这使我们得到了莫大的慰藉
现在有人提出来,说是目前的教育,只能交给你谋生的手段,并没有将人的潜能挖出来。(名人名言 )这也是我一直担心的,谋生的手段固然是要的,首先人一定要生存,但只一味为了生存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那就和一部赚钱的机器没有什么区别了。人是情感动物,首先要学会爱人,也懂得别人的爱,尊重人也懂得别人的尊重。另外还要看一点有关文学方面的书,原北大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就要求学生,学文的要有点理科方面的知识,学理工的也要有点文学方面的知识。(大意,原话记不清)
随着竞争的激烈,现实社会往往很残酷,好心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理解,我也经常为此苦恼不已,但在我们的心底,还应给道德良心保留一定的位置。
所以你现在虽处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但也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弥补的要尽量弥补,不能弥补的也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切不可骄傲。
爸爸前不久同他那里的老板到深圳去了一趟,(飞机来回),顺便也看了一下宝宝,不知宝宝告诉了你否,
我现在一个人在这里,做点事还是蛮自由的,就是会感到有点寂寞,现在说闲话的人是多,但能说知心话的就太少了。
好,就此停键
祝二十二岁生日快乐
母亲
月24日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学习好,身体棒,关键是我们给了孩子怎样一个生存环境: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好勇斗狠;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勾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心怀内疚。
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因为: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我们经常要求我们的孩子这样那样,但殊不知我们自己都不能做到。
我们要求孩子专心致志,孩子做作业时, 我们却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玩游戏;
我们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我们的工作却时好时坏,不尽如人意;
我们要求孩子团结同学,我们自己却时常大发脾气,家庭里动不动就大吵大闹,摔盆砸碗……
我们能理解做父母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在孩子面前你也应该有所收敛,做好正面的榜样!
最近西昌发生的孩子的不幸之事,就其根本还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一味地苦苦相逼,孩子找不到心理的宣泄口,自然就只有一条路走到底!
我们都不希望类似的事件发生,但家长们就得多留意自己的孩子:他要什么,他想怎样,他能达到什么高度。而不是家长一厢情愿,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强加给孩子,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去努力!
家长们可对照以下示例,看看自己孩子有没有类似。
宠出来的孩子——危险;
捧出来的孩子 ——霸道;
惯出来的孩子——任性;
娇出来的孩子——脆弱;
打出来的孩子——逆反;
骂出来的孩子——糊涂;
逼出来的孩子——出格;
溺爱出的孩子——依赖;
哄出来的孩子——虚伪;
纵容出的孩子——傲慢。
冰心说:
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朵花,不论男女,
花有色、香、味,
人有才、情、趣。
三者缺一不可。
家长们,你的才、情、趣呢?你孩子的才、情、趣呢?
愿我们都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对孩子的教育能因材施教,要求适中,否则,一旦发生悲剧,悔之晚矣!
作者:关二哥
公众号:天一学习
为什么要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呢?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看来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我们来看看专家怎样教我们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的。
一、孩子的家庭教育首先家长加强自身修养,做孩子的榜样,做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教育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家庭生活对孩子施加影响的。因此,家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自身的品格等,都会在孩子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特别是家长的人格,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健康的人格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由此能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孩子的家庭教育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让孩子在劳动中健康成长。一位作家曾说过:“从儿童时代起就知道劳动是生活规律的人,从青年时代起就懂得粮食是用汗水换来的人,就能够做出业绩来。因为在必要的日子和必要的时刻,他就会有完成业绩的意志和作出功绩的力量。”可见,从小就应该参加劳动,树立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这是重要的孩子的家庭教育。劳动能发展人的才能,培养人的良好生活习惯,唤起人的创造力,锻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劳动是家长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手段。
上述内容就是专家为大家介绍的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希望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专家会为您详细解答。
寒假,金柳大一归来,要求进行社会实践。我认为孩子最好的社会实践,或者说人生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应该是给父母做饭,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金柳欣然同意,表示白天去做点公益事业,晚饭保证做好。
放学归家,女儿端上饭筷,我边吃边感慨:“终于享女儿的福了!”金柳眉开眼笑。连续享了几天福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孩子做的饭几乎是我当年给她做饭的翻版。
孩子的初中高中6年时间,晚饭都是我做的。因为时间紧张,我必须在半小时内做熟饭,然后半小时内吃饭收拾好厨房,以便把孩子的时间最大化利用,好完成作业,早点歇息。我6:30放学,到家基本是7:00,孩子回家7:10,我们必须8:00前完成晚餐的所有程序,然后她开始写作业,我开始处理一些她学习上的事。
由于投入时间少,因此饭菜相对简单,一般是煮面条、麻食、炒面,有时下速冻饺子,有时买些狗不理包子,烧个汤。现在,轮到金柳开始做饭了,也是煮面条、麻食、炒面,或者饺子包子。我比较懒散,在做饭上面缺乏耐心,多用煮,少用炒;金柳亦如是。
我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是金柳不用心,还是父母应付孩子孩子就应付父母?其实都不是,其核心原因是孩子把我作为原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深深融入到孩子的骨髓里。孩子涉世之初,往往以父母为原型,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他的第一反应一定带有父母的痕迹。不是金柳不想给父母做点精细的饭菜,而是金柳的认知尚停留在父母的层次,超越父母需要一个过程。这种原型的力量,给孩子打下行为模式的底子,会形成巨大的惯性,伴随着孩子走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人生路。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家庭出身论。随着阅历的增长,孩子会拥有其他更多的原型,比如某位名人,某些老师,某个好友,某些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等。孩子会杂取众长,完成自我重塑。于谦的父母在每年祭祀时,不仅祭典自己的祖先,而且长年供奉英雄文天祥。因此在国难当头时,于谦挺身而出,拯救明朝于将倒。这种力挽狂澜的勇气,这种为国请命的魄力,是于谦的应激反应,是长期受英雄人物文天祥熏陶的结果,是不假思索的本能。
佛教密宗修行的方式是想像自己胸中有一尊佛,这尊佛每天长大长大,直到自己和佛融为一体,修行便成功,因为人的一切所为与佛皆相同。于谦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密宗的修行异曲同工。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应该积极引导孩子读一些名人传记,如《拿破仑传》《周恩来传》《居里夫人传》,让孩子的胸中多一些家国情怀的原型;或者读一些积极昂扬的文学作品如《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心中有孙少平这个原型的孩子,就会多一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德。读书的作用不仅仅是记住点好词好句,提高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深化思想,提高品德,“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接纳,融合,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也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复杂而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最直接的也是终生的样板和原型。
父母千万别小觑了自己的威力!
作者| 金乾波
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么孩子已经抓住了你的弱点。办法很简单,学会坚决地对孩子说:“不”。
(1)让孩子没有空子可钻。妈妈可事先跟孩子订立私下协议,让他没有反悔的余地。
(2)告诉孩子做人必须守信用。妈妈可以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两个人都要说到做到。谁反悔了,谁就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3)孩子必须清楚地答应他同意这个协议。孩子坚持要违反协议时,你必须告诉他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谁都不喜欢。
(4)眼睛看着孩子,表情严肃、平静,不要笑,让孩子觉得有可趁之机。
(5)拒绝孩子时,说话要简洁:“不行,我们已经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须……”如果孩子继续坚持他的无理要求,你要更简洁地拒绝他:“不行。”如果孩子更加执拗,哭闹、喊叫,弄得你很难堪,你可以不说任何话,直接抱起孩子回家。
如果遇到入园的时候,你正赶着上班,这时可以二话不说,直接送孩子到班里,跟老师说明情况,然后离开幼儿园。如果孩子坚持不吃饭,或吃零食,你必须坚持不给他零食,同时让他不吃饭。
(6)拒绝孩子的当时,不要跟孩子争辩太多,事后等孩子和你都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跟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你的意见。
妈妈屈服于孩子的无理要求,总有不可辩驳的理由:为了上班不迟到:为了摆脱自己在公众场合的难堪;为了孩子更高兴;为了孩子不饿着……这些饱含“母爱”的理由,会让孩子更任性.让妈妈付出母亲的自尊和权利,而且付出换来的只是孩子暂时的快乐和妈妈暂时的轻松。
殊不知一味的妥协,一次次的忍让,只会把问题搁置下来,“腐蚀”了孩子成长的根基,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无数隐患。
孩子高考前父母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很多年没有经历过考试了。尽管参加工作后经历过学历考试、评职称考试、工作调动考试,那都是成年后有阅历,再加上盲目的自信,就过来了。
但是无论怎样,在面对压力时,即使是成年人,也有怯弱的一面,自己心理最明白,此时,最需要亲人、亲近的人支持、信任和鼓励。
就当是人性的弱点,心里最脆弱的部份,展示无遗。这也是是释放压力最好、最彻底的方式。
所以,对考生周围的至亲至爱、亲朋好友,此时的你,是考生高考超水平发挥的重要保证和核变激发力量。如果父母能够做一做下面的一件事或几件事,可能有意外效果。
1、在孩子不需要你关心的时候,不要自作主张,以免添乱。切忌故意显示热情;
2、即使与孩子交流,除非孩子主动说到学习的事,不要问近期考试分数,如果孩子考得满意,会主动说的。别成天围绕成绩、分数、大学说事。
3、关心孩子是不是心累。关注孩子的努力有不有效果,如果没有,可以进行有效的指导或点拨。但别乱说,不是那行人,不知那行事,说的都是外行话,最好是让他去请教他的任课老师。
4、对他们犯的低级错误不要夸大其辞,更不要痛心疾首,因为他们也不想犯错。
5、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身体状态(吃饭、睡觉、运动量等)。
6、别与孩子生闷气,更不要说风凉话图一时口快。因为孩子近来火气也大,不过,两三天自己就消了。但要注意孩子在较大学习、考试压力下,有抓住“青春尾巴”表达情感的倾向。
7、给他们发一条短信,写一张纸条,打一个电话,说一些自己也很感动的真话。
8、相信、鼓励、支持他们。(励志 )相信他们在任何压力下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发挥最好的水平,创造美好的奇迹。
9、即使遇到一些困难,即使你不满意他的表现,也要耐心地听他分析原因,绝不将失望写在脸上。
10、父母要内紧外松。哪怕自己再紧张,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11、饮食要科学、营养,切忌大补。比如考前含红参片,得因人而异。
真的,作为父母,对孩子除了支持、鼓励和信任,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孩子的世界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想象,但有时孩子往往无法将现实与想象区分,于是便产生谎言。有些谎言是孩子为了躲避责怪编出来的,而有些谎言可能只是他们的想象。如果你的孩子说谎,你该怎么办?
如果某一天孩子对你说了谎,你会怎么做?美国《养育》杂志为父母们提供了详实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1―3岁
孩子的第一个谎言很可能在这个阶段出现,主要是否认自己做了某事,或为了得到某物而说谎。
应对:父母不宜斥责,也不要逼孩子承认撒谎,应善意开导。
3―5岁
这时的孩子常把想象中的事物当成现实,这些被编造出来的'谎言,更像是单纯的表演或自己的一厢情愿。他可能会说自己认识某个电视明星,或与一些卡通人物的奇特遭遇。
应对:如果孩子说了些你认为不着边际的话,不要直接打破他的想象,你甚至可以顺着他的思维,和他一起构造一个美好的情景。
5―12岁
这阶段,孩子有时会因为考虑别人的感受或不想伤害别人而说谎,这意味着孩子有了最初的社交意识。孩子还会因为达不到某种能力,不想使父母失望或被惩罚而撒谎。
应对:如果孩子说谎,不要以不让看电视或关进屋子作为惩罚。应找出孩子说谎的原因,帮他面对和克服困难。
12―18岁
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可能不再愿意和父母分享生活细节,如果你寻根究底,他们就会编出一些谎言敷衍。这是成长的标志。
应对:父母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但要把握尺度。如孩子经常因功课等说谎,家长就要表达不满。有的孩子会因压力说谎,父母在帮他化解的同时,还要告诉他这不能成为说谎的理由,诚实对一个人很重要。
★ 孩子父母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