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更改Oracle数据库表的表空间数据库教程(共含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鸡蛋没有蛋黄”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oracle|数据|数据库
在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创建库表(table)时要分配一个表空间(tablespace),如果未指定表空间,则使用系统用户确省的表空间,
在Oracle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处于性能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需要改变某个表或者是某个用户的所有表的表空间。通常的做法就是首先将表删除,然后重新建表,在新建表时将表空间指定到我们需要改变的表空间。如果该用户已经保存了大量数据,这种办法就就显得不是很方便,因为有大量数据需要提前备份出来。下面介绍一种利用数据库的导出/导入功能来实现重新组织数据库表空间的方法。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定要将用户oa下的全部表从表空间A转换到表空间B,具体步骤(在Oracle 9i for linux环境)如下:
1.1. 导出db_zgxt下的所有表(Dos控制台下) 导出db_zgxt下的所有表(Dos控制台下)1. 导出db_zgxt下的所有表(Dos控制台下)
EXP oa/password@pararmount_server FILE=d:\10_27_oa.dmp LOG=d:\10_27_oa.LOG
2. 删除oa下的所有表(在SQL/PLUS中)
可以采用批处理的方式删除掉db_zgxt下的所有表,生成批处理的语句如下:
--其中set head off将表头信息去掉
SET HEAD OFF
SPOOL c:\drop_tables.sql
select 'drop table '||table_name||';' from user_tables;
spool off;
@c:\drop_tables.sql;
sql >@drop_tables.sql
3. 采用导入参数 INDEXFILE导入oa用户下的所有表(Dos控制台下)
把建表和索引的语句导出到文件,其中建表语句是加注释的,并没有实际导入
IMP oa/password@paramount_server FULL=Y FILE=d:\10_27_oa.dmp INDEXFILE=d:\altertablespace_table_index.SQL LOG=d:\altertablespace.LOG
其中,指定参数INDEXFILE后,系统就将创建表和索引的语句写到一个文件,这里是altertablespace_table_index.SQL 中,
该文件中包含了所有创建索引(CREATE INDEX)语句和创建表(CREATETABLE)语句,但是这里所有创建表的语句均加了注释标志。在任何文本编辑器中打开并编辑该文件,去掉所有创建表语句的注释标志,将所有的表空间名称由A替换为B,同时对所有的创建索引语句加上注释标志。这些工作作完以后,在SQL/PLUS中运行该脚本文件,这些表就被创建,其表空间由A变为B。
采用导入参数INDEXES=N 和IGNORE=Y将db_zgxt用户的表数据导入库中(Dos控制台下)
4. 采用导入参数INDEXES=N 和IGNORE=Y将oa用户的表数据导入库中(Dos控制台下)
IMP oa/password@paramount_server FULL=Y INDEXES=N FILE=d:\10_27_oa.dmp IGNORE=Y LOG=d:\altertablespace.LOG
其中,参数INDEXES=N是指将数据导入数据库中时不加索引。IGNORE=Y是指在导入数据过程中,忽略表已经存在(table already exists)的错误。这样Oralce就将数据和一些约束条件导入到第3步创建的表中。
5. 创建索引
在文本编辑器中重新打开在第3步中创建的altertablespace_table_index.SQL 脚本文件,这次,将所有创建表(CREATE TABLE)的语句加上注释标志,然后将所有的创建索引(CREATE INDEX)语句去掉注释标志。在SQL/PLUS中再次运行该脚本文件。
至此,我们就成功完成了将oa用户下的全部表从表空间A转换到表空间B的工作。当然你可以只导入一部分表。
oracle|设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设计
需求前提:数据每年变化1~2次,软件预计生命周期50年
实践环境:Oracle Spatial
术语表:时空对象,快照
时空对象:一个地理目标从诞生到消亡所经历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及其属性信息,这是一个为处理时空数据方便而抽象出来的概念,相当于全信息模型中的全信息对象。为了理解时空对象,我们以二维地物为例。二维地物在二维空间中占据一定的空间范围,表现为一个二维几何体,也就是它的几何属性。如果再增加一条时间轴,成为(x,y,t)坐标系,并认为任何的空间对象都有诞生和消亡,则这个二维地物就在(x,y,t)坐标系中占据了一定的三维空间。我们就把二维地物从诞生到消亡这一时间段所占据的空间-时间范围称之为“时空对象”。同理,也可以将时空对象扩展为三维的空间对象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也就是四维对象。时空对象的属性信息是一张二维表。
快照:一个地理目标在某一特定时刻所占据的空间范围及其属性信息,或者说:时空对象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所占据的空间范围及其相应的属性信息。举例来说,地图上绘制了一个饭店的位置,大小,这就是饭店的一个快照。因为饭店是从某一时刻才诞生的,又会在某一时刻消亡,而在诞生和消亡之间,还可能会搬迁或扩建。所以地图上反映的仅仅是饭店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所以称之为饭店在某一时刻的快照或时空对象在某一特定时刻的快照。注意,快照总是对应于某一特定的时刻,否则将失去快照的意义。快照的属性信息是时空对象属性信息表中的一条记录。
设计方向:
以时空对象的概念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使得对地物变迁历史的查询和分析成为可能。
对应用层屏蔽历史数据的处理过程,将历史数据的处理当作数据库模块的功能之一。
技术要点:
1、 Oracle包变量的会话独立性
2、 动态视图技术(基于函数的视图)
图形解说:
时间
空间
对象诞生时间
观察方向
当前观察时间
对象消亡时间
快照3
快照2
快照1
时空对象(对象一)
对象三
对象二
从以上示意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一个时空对象都是由多个快照记录所描述的。观察者的每一次观察都是基于一个特定的观察时间的。例如,图示中的观察者应该看到对象一的快照2和对象三的快照2,而无法看到对象二和对象一、三的其他快照记录。看不到对象二是因为在此观察时间之前,对象二已经消亡。看不到对象一的快照1是因为对象一有更新的观察数据快照2可以更好地近似反映对象二在当前观察时间所处的状态。
数据表:数据表的设计基于以上概念
对象表
Obj_id
NUMBER
时空对象标识号
Start_time
DATE
对象诞生时间
End_time
DATE
对象消亡时间
Obj_Attr
VARCHAR2(100)
对象属性数据
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的属性信息。
快照记录表
Obj_id
NUMBER
时空对象标识号
Snap_id
NUMBER
快照数据的唯一序号
Snap_time
DATE
快照时间
Snap_end
DATE
快照结束时间
属于同一时空对象的最近的下一条快照的快照时间,
设置此列的目的是为了查询方便。
Geom.
MDSYS.SDO_GEOMETRY
快照几何数据
Attr
VARCHAR2(100)
快照属性数据
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的属性信息。
存储过程:
利用Oracle中包变量的会话独立性,在包中建立以下几个基本的存储过程:设置当前观察时间,获取当前观察时间,利用当前观察时间和传入的Snap_time,Snap_end参数判断快照记录是否可见(Snap_Filter)。
视图:建立在快照记录表上的视图,基于存储函数Snap_Filter实现对表中记录的筛选。传入参数为:Snap_time,Snap_End.,返回值为此快照是否可见。
SELECT Obj_id, Snap_time, Geom, Attr
FROM 快照记录表
WHERE Snap_Filter(Snap_time, Snap_end) >0;
Obj_id
NUMBER
时空对象标识号
Snap_time
DATE
快照时间
Geom.
MDSYS.SDO_GEOMETRY
快照几何数据
Attr
VARCHAR2(100)
快照属性数据
触发器:
视图上的触发器,使应用层用户可以在视图中插入,修改,删除数据。
要点: 1、维护表中数据时要避免出现时间悖论,造成时间逻辑混乱。
2、快照记录表中的Snap_end列的维护稍微麻烦一些,应小心谨慎。
扩展与变化:
1、 支持多种观察模式。
为了查询功能的灵活性,可以增加几个扩展功能的存储过程:设置当前的观察模式,获取当前的观察模式,重写Snap_Filter函数以支持多种观察模式。
例如:
【对象历史追溯模式】此时当前观察时间这一参数失效,Snap_Filter的行为发生变化,视图中看到的是某一(或某几个)指定对象的所有快照。这种模式便于对单个对象的整个历史变迁过程加以追踪。
【时间段观察模式】此时需要设置的观察时间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时间段。Snap_Filter的返回值也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可以用不同的数字(例如:1,2,4)表示某一快照记录在当前时间段开始,结尾,中间的可见性。这种模式可以用于需要对两个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的场合。
2、 增加对象关系表以描述时空对象之间的联系
时空对象之间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例如:变化,融合,分裂等。可通过以下表格加以描述。
时空对象关系表
Obj_1
NUMBER
时空对象标识号
Obj_2
NUMBER
时空对象标识号
Relation_type
NUMBER
关系类型
使用方法:
如果是查询最新信息,即观察时间为系统当前时间,则直接访问视图即可。
如果是查询历史数据,只需在数据连接会话中调用存储过程来设置当前观察时间,其效果是所有视图中可见的记录集合都是当前观察时间点可见的记录,其他记录不会出现在视图中。
约束条件就是Oracle数据库系统提供的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制约的机制,
Oracle 9i 约束条件数据库教程
。Oracle 9i允许创建5种约束条件。参见表7.8。创建检查约束条件
(1)在【管理目标导航器】中按照7.6节修改数据表结构的步骤进行操作。
(2)切换到图7.61所示的编辑表的【约束条件】选项卡。
(3)上述创建检查约束条件的SQL码如下?br>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ALTER TABLE “SCOTT”.“STUDENT”
ADD (CONSTRAINT “研究生编号检查约束条件”
CHECK(student_id>= and student_id<=0909))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参见光盘文件】:\第7章\ createcheck.sql。
(4)读者也可以直接在【SQLPlus Worksheet】中执行createcheck.sql 文件完成检查约束条件的创建,如图7.62所示,
测试检查约束条件
(1)在7.63所示的【表数据编辑器】界面中按照图示内容输入,单击“应用(P)”按钮。
(2)上述输入数据的SQL代码如下。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INSERT INTO “SCOTT”.“STUDENT”
(“STUDENT_ID” ,“NAME” ,“PROFESSIONAL” ,“BIRTHDAY” ,“DIRECTOR_ID” )
VALUES (20010101 ,'纪晓芙' ,'软件工程' ,TO_DATE('15-7月 -1971', 'dd-Mon-yyyy HH:MI:SS AM') ,01)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参见光盘文件】:\第7章\ testcheck.sql。
(3)出现如图7.64所示界面。
(4)读者也可以直接在【SQLPlus Worksheet】中执行testcheck.sql 文件完成检查约束条件的测试,结果如图7.65所示。
(1)启动【数据库配置助手】,一直到出现如图6.44所示的【操作】界面,
删除Oracle 9i数据库数据库教程
。(2)出现如图6.45所示的【数据库】界面,
(3)出现如图6.46所示的【概要】界面。
(4)出现如图6.47所示的【删除确认】界面。
(5)成功删除数据库后出现如图6.48所示的【成功境】界面。单击“否”按钮?br>
关于表空间
从Oracle8i开始,Oracle支持两种类型的表空间:
字典管理方式表空间:表空间的所有存储空间的管理信息都保存在数据字典中,
本地管理方式表空间:表空间上所有存储空间的管理信息都保存在数据文件头部的“位图”中。
1、字典管理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
datafile '...' size ... unuse
extent management dictionary
2、本地管理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
datafile '...' size ... unuse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autoallocate/unform. size ...
segment space management manual/auto
.autoallocate
由Oracle负责对区的分配进行自动管理,
在Autoallocate方式中,表空间中最小的的区为64KB
.uniform. size ...
其带来的最大优点是在表空间中不会产生任何存储碎片,可以避免存储空间的浪费。
.segment space management manual(默认方式)
Oracle将使用可用列表(Free List)来管理段中的空闲数据块。
.segment space management auto
Oracle将使用位图(Bitmap)来管理段中的已用数据块和闲数据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