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方红壤丘陵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共含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椰子树朗姆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方红壤丘陵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生态足迹模型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通过比较区域人类社会所有消费活动所需的土地(生态足迹)与该区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承载力)可得出该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文章在生态足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福建省南平市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计算分析得到南平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43320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0762 hm2/人,生态足迹呈现赤字,为0.02588 hm2/人.数据表明该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垦状态之下.文章针对改善南平市的生态承载力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作 者:陈小英 李松涛 CHEN Xiao-ying LI Song-tao 作者单位:陈小英,CHEN Xiao-ying(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李松涛,LI Song-tao(太原市第二中学,山西太原,030031)
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4(12) 分类号:X32 关键词:南方红壤区 生态足迹模型.可持续发展云南省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评价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云南省1992-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的测度,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云南省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2)生态赤字存在,说明云南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3)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看,林地和水域表现为生态盈余,而能源用地、耕地、草地和建筑用地表现为生态赤字.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未来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可选途径.
作 者:姜海凤 张金屯 Jiang Haifeng Zhang Jintun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100875,北京 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42(5) 分类号:X22 关键词: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云南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白银市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摘要:为了弄清白银市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根据-的统计资料,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白银市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分别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与不同尺度区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五年平均生态足迹为1.55 hm2/人,年均增长率为4.76%;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为0.55 hm2/人;平均生态赤字1.00 hm2/人,年均增长率为22.00%,处于一种相对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②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占生态足迹的99.97%,主要通过消耗本地的自然资源来维持区域的发展;耕地供给对生态承载力贡献率为92.38%,供给类型比较单一.③20的万元GDP生态足迹为2.71 hm2,相当于中国西部的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模式为粗放型、消耗型.④生态足迹特点是:大生态足迹、低生态承载力、高生态赤字.作 者:秦松 李易麟 南忠仁 QIN Song LI Yi-lin NAN Zhong-ren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期 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PKUCSSCI Journal: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21(1)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盈余 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白银市 动态分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下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江西省生态足迹需求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判断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的生态赤字为1.0009 hm2,,这表明江西省的生态需求大大超过了生态的承载力,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作 者:胡建权 郑林 卢中辉 甘荣俊 HU Jianquan ZHENG Lin LU Zhonghui GAN Rongjun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刊 名:井冈山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年,卷(期): 30(1) 分类号:F062.2 关键词: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以福建南平为例
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以其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精简统一的指标体系,以及方法的普适性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应用.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福建南平地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平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由的1.750 hm2上升到20的2.057 hm2,生态赤字由200.465 hm2上升至年的0.735 hm2,年均增长速率为16.96%,说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范围,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作 者:翁伯琦 王义祥 黄毅斌 应朝阳 黄勤楼 WENG Boqi WANG Yixiang HUANG Yibin YING Zhaoyang HUANG Qinlou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刊 名:山地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年,卷(期): 24(3) 分类号:Q143 关键词:山区生态经济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丘陵山区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以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试验区为例
摘要:通过对江苏赣榆丘陵山区生态修复区修复效果的总结分析,为赣榆县及周边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根据.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生态修复,项目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从修复前的43.5%提高到96.1%.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植被群落向良性循环发展,人工幼林长势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量由2758 t/km2减少到1369 t/km2,减沙效益为50.4%.本项目仅进行3年的监测工作,对今后人工补植林成林后,该区的林草变化情况、植被群落的演替趋势、动物及土壤结构的变化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监测,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探讨.作 者:祁德超 高之栋 李德勤 Qi Dechao Gao Zhidong Li Deqin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江苏,赣榆,222100 期 刊:亚热带水土保持 Journal:SUBTRO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2010, 22(2) 分类号:X826 关键词:生态修复 丘陵山地 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