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啥时候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IRE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啥时候(共含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IR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清明节啥时候

篇1:清明节啥时候

清明节是204月5日

跟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用月亮历法的农历不同,其实清明节是一个太阳历法的公历日期,固定在公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有些同学问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清明节的农历日期每年都是不同的,他是太阳运行到特定位置上的公历日期。比方说今年清明节是年4月5日,跟农历没有关系。

延伸阅读:

清明节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在寒日节的传统食品中还有一种“青精饭”,据《琐碎录》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卖青团的店家洞察到这以点,前些年曾出现过多种甜咸馅料的青团,如猪油玫瑰青团、黑洋酥青团、金针耳鲜肉青团等,但好景不长,这些原本受人青睐的青团,竟然无疾而终,实在让人百思不解。

[2015清明节啥时候]

篇2:啥时候冬至

2015年啥时候冬至

2015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12:47:55,农历2015年十一月(大)十二。

冬至时间:月21日 18:44:07,农历年十一月(大)廿三。

上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了2015年冬至是什么时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冬至的相关知识。

北方人吃馄饨和饺子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其他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在超市销售冷冻制品专区可以看到,冷柜里摆满了状元、哈好妹、湾仔码头等各种品牌的速冻饺子和馄饨。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呼还不一样,比如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河南人在冬至这天,要吃“捏冻耳朵”。原来,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了饺子后,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广东人吃冬至肉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为此,各家超市精心设置了红红火火的腊味坊,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腊肉、腊肠、腊鸭、火腿、咸肉、熏肉等,不仅有散装的,还有袋装的,让市民各取所需。为了吸引市民购买,有的超市还派出工作人员,在超市外面摆起腊味品摊档,向过路的市民销售腊肉制品。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当公历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泉州人称冬至为“冬节小年兜”,其重视程度似稍为逊色,但过节时同样很隆重。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的起源

相传冬至的起源是来自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于是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相传下来,冬至才慢慢的列入为节气之一。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冬至的说法,例如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于是人们就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于是就有了冬至吃馄饨的说法。

篇3:平安夜啥时候

12月24日 农历 十一月初七平安夜

平安夜的介绍

平安夜传统上是摆设圣诞树的日子,但随着圣诞节的庆祝活动提早开始进行,例如美国在感恩节后,不少圣诞树早在圣诞节前数星期已被摆设。延伸发展至今平安夜不仅是指12月24日晚了,指的是圣诞前夕,特指12月24日全天,但由于一般节日氛围在晚上容易调动起来,大型活动都集中在晚上,故被称作平安夜。届时,千千万万的欧美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团聚。圣诞之夜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就是聚会。

大多数欧美家庭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期待着圣诞节的到来。据说圣诞之夜,圣诞老人会悄悄地给孩子们准备礼物放在长筒袜里。

也有人说,平安夜是基督教的节日。

平安夜指12月24日晚,是圣诞夜的意思,英语叫Christmas Eve(圣诞前夕,圣诞前夜),平安夜也用来表示圣诞节前一天。巧得很,和中国民间的“扫尘节”一样(夏历12月24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家庭里都要扫尘,“尘”和“陈”谐音,“扫尘”因而有“除旧”的意思),在旧时的欧洲,平安夜也是扫尘的日子。这一天尤其对农村的父母来说,是非常辛劳的一天。他们要为圣诞节和新年做许许多多事情:忙地里活、照料牲口、擦地板、洗厨具、烤圣诞鹅、做蛋糕、布置圣诞树、张罗圣诞礼物……等到全家团聚欢庆平安夜的时候,父母们通常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

很多人询问平安夜的由来。圣诞节是指12月25日,平安夜是指12月24日是圣诞前夕,称为圣诞夜,也称为平安夜。届时,千千万万的欧美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团聚。圣诞之夜必不可少的节目是Party或聚会。大多数欧美家庭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圣诞之夜,父母们会悄悄地给孩子们准备礼物放在长统袜里。

圣诞夜的高潮是基督教堂在圣诞夜举行的活动。圣诞夜弥撒一般分为两次,晚上9~10点的一次对教众举行;另一次是子夜时分的大弥撒,这是圣诞夜的高潮。子夜大弥撒在午夜结束,此时,正好圣诞节来临,常常伴随着教堂的钟声,敲响了对世界的宽恕、祝福和欢乐、幸福。

篇4:啥时候进入三伏天

三伏天是从公历7月13日开始,农历20五月廿八开始。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后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篇5:炖鸡汤啥时候放盐?

炖鸡如果先放盐,会直接影响到鸡肉、鸡汤的口味、特色及营养素的保存。这是因为鸡肉含水分较高,有的高达65%至90%。而食盐具有脱水作用,如果在炖制时先放盐,使鸡肉在盐水和咸汤中浸泡,组织中的细胞水分向外渗透,蛋白质被凝固,鸡肉组织明显收缩变紧,影响营养向汤中溶解,妨碍汤汁的浓度和质量,使炖熟后的鸡肉变硬、变老,汤无香味。

经过漫长而炎热的夏季,身体能量消耗大而进食较少,因而在气温渐低的秋天,就有必要调补一下身体,也为寒冬的到来蓄好能量。人们常常会因快节奏的生活而忽视对日常饮食的要求,很多人仅仅满足于单纯的吃饱就好,忽视了营养的合理搭配。一份快餐一瓶纯净水、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可能一时骗过我们的肠胃,但这样常常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炖鸡时正确放盐法是,将炖好的鸡汤降温至80―90度时,再加适量的盐,这样鸡汤及肉质口感最好。

炖鸡汤的方法:

原料:

鲜肥母鸡寸只(约1500克)。拘杞100克。老姜20克、味精0.5克、胡椒粉1克。精盐2克。

制作过程

母鸡宰杀退毛,掏去内脏,洗净,宰去鸡的头脚,入锅加清水置旺火上烧开,撇去浮泡,加入老姜、拘杞(用白纱布包上),移焖炉内,用微火炖4小时(嫩鸡3小时),取出,鸡肉用筷于拨开,去掉脊背骨,拣去老姜,取出枸杞即成。食用时,将鸡汁和鸡肉丝盛于碗内,加味精、精盐、胡椒粉,并酌加鲜嫩小菜即可食用。

篇6:啥时候下学期期中考试

现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安排说明如下:

1.高一、高二统一测试科目和时间

时间

科目

下午

13:00-14:30

下午

15:00-16:30

上午

8:00-9:30

上午

10:00-11:30

下午

13:00-15:00

4月21日

(第9周周四)

专业课1

专业课2

4月22日

(第9周周五)

数学

英语

语文

专业课科目各部定好后请马上报给教务处陆添凯老师。

2.语文、数学、英语科请各教研大组长统一好教学进度并指定好出卷教师,试卷(包括: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出卷审核单)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于4月12日之前上传教务处陆添凯老师;专业核心课程由各专业部统一好进度并指定好出卷教师,试卷(包括: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出卷审核单)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于4月19日之前上传教务处陆添凯老师。

3.其它没有安排学校统一时段测试的课程均需进行期中测试。请各任课教师自行出卷并安排在课堂教学时间段内组织测试,要求在第十周内完成。

4.所有课程(除体育课、选修课外)都需要上交测试成绩单(电子文档,以班级为单位)和成绩分析表(纸质),以专业部为单位于4月30日之前上传(交)教务处王亚萍老师处。

5.期中考试考务办设在各专业部、隆兴学区,领回卷都在各部考务办,要求语文、数学、英语试卷装订,全体高一、二语文、数学、英语任课教师于4月23日上午8:30在图书馆四楼集中阅卷。

6.关于试卷油印的说明:文化课试卷有教务处统一油印封装,教务处油印后会送到各专业部,专业试卷由各部油印封装。

7.试场安排:按5*7布置,各部的试场安排表也请在4月12日前上交教务处陆添凯老师。

篇7:啥时候下学期期中考试

各学院

为了加强教学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本学期各类课程仍进行期中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考试时间

本学期期中考试时间安排在第7、8教学周。

考试课程

1、教务处组织期中考试的课程有:微积分(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含工科)、高等数学(下)、高等数学Ⅱ(下)、宏观经济学(专业基础课)、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

2、其它课程由开课学院负责自行组织安排,报教务处备案。

3、法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新闻学院学生的期中考试由学院负责组织,报教务处备案。

命题

1、教务处组织的期中考试,考试时间安排2小时,请学院组织教师命题出卷,只需一卷。

2、期中考试命题由学院和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教学进度、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定,教务处不做统一要求。

工作分工

期中考试的组织实施仍实行考试二级化管理。

1、教务处负责考试安排的制定和发布,确定课程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和监考责任学院的安排以及监考任务的调剂,负责将考试安排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反馈给学生,并协调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

2、课程归属学院须负责课程考试试卷的印刷、管理(4月7日印刷厂到学院收试卷)和每个考场的监考教师安排。

3、课程归属学院负责具体课程考试的组织实施。如发放试卷、收回试卷等。具体要求按《南京财经大学本科考试工作规程》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4、考试过程中的违纪问题,由教务处认定,并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关于成绩比例问题

总评成绩的各项构成比例做如下原则性规定:

1、实施期中考试的课程,平时成绩占比20-30%,期中成绩占比20%,期末成绩占比50-60%;

2、未实施期中考试的课程,平时成绩占比30-40%,期末占比60-70%。

3、同一门课程,总评成绩的各项构成比例保持一致。

其他事项

请各学院通知跟班重修的学生,按要求参加期中考试。

教务处组织的期中考试时间为4月15日,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啥时候下学期期中考试]

七夕情人节是啥时候

2023年白露节气啥时候

2023处暑节气是啥时候

亚运会自行车比赛啥时候结束

2023年毕业的学生啥时候国考

清明节

清明节讲话稿

清明节致辞

日记清明节

14《清明节》

清明节啥时候(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清明节啥时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