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人的德意志》内容简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Kirara

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十个人的德意志》内容简介(共含8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irar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十个人的德意志》内容简介

篇1:《十个人的德意志》内容简介

基本信息:

本书收录了

1、赫尔曼 ——民族英雄No.1

2、查理曼大帝 ——日耳曼的罗马王

3、腓特烈一世 ——恐怖的的红胡子

4、马丁?路德 ——切开欧洲的人

5、腓特烈大帝 ——德意志的千古一帝

6、李斯特 ——打通德意志的血脉

7、俾斯麦 ——不是只有铁和血

8、威廉二世 ——彻底失败的富二代

9、希特勒 ——从天使到魔鬼

10、科尔 ——德国统一的操盘手

内容简介:

可一根筋的德国军官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惹怒美国将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德国舰队那么厉害,就算灭不了英国佬,灭你个美国总还是不在话下吧?于是,德国的潜艇继续在英国海域制造灾难和恐慌,德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其实,美国由于跟欧洲隔着那么浩瀚的一个大西洋,孤立主义情绪还是挺严重的。(所谓孤立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俺们美国只想管好美洲的那点事儿,不让你们欧洲列强来插手就可以了,我们也不管你欧洲的破事。)可是,总是被德国潜艇隔三差五地打一家伙,搁谁谁也受不了。

作者简介:

孙世龙,生于70年代,外企小白领,爱好世界大历史,仗着被工作逼出来的英文能力,饱览海外史料精华,用业余的时间和业余的行文,写并不业余的世界历史。

出版信息:

版 次:1

页 数:299

字 数:30

印刷时间:-9-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12605749

包 装:平装

图书目录:

1、赫尔曼 ——民族英雄No.1

公元4年,在罗马征服巴尔干土著的战争中,不到22岁的赫尔曼被提拔成日耳曼佣兵。 公元8年瓦鲁斯率领大军征讨日耳曼的时候,赫尔曼也被带上,做为一名低级军官去征讨他的父母之邦。

2、查理曼大帝 ——日耳曼的罗马王

他先后征服了阿基坦本地的贵族领主鲁普斯和胡诺尔德,最终在778年前后彻底占领阿基坦。又马不停蹄,随后征服了阿基坦地区以西,挨近大西洋的布列塔尼地区,从而控制了今天的法国全境。

3、腓特烈一世 ——恐怖的的红胡子

1152年,30岁的红胡子当选德意志国王。如果是像我们这样的平头小百姓,走了狗屎运居然当上了国王,那非得高兴得找不到北不可,后半辈子除了充实后宫以外再没啥人生追求了。可是人家苗红根正的红胡子有着更高的理想——就是再升一级,当皇帝去。

4、马丁.路德 ——切开欧洲的人

1510月31日,当时已经当上了神学教授的路德,就写了一张拉丁文的大字报,全文95句话,通称《九十五条论纲》贴到了威登堡大学的教堂门口。

5、腓特烈大帝 ——德意志的千古一帝

腓特烈提出这么个条件,其实摆明了就是想趁火打劫。

神圣罗马帝国女皇兼奥地利女王特蕾莎虽然年轻,但也不是好欺负的,当即严辞拒绝。于是腓特烈发动了平生的第一场战争。

6、李斯特 ——打通德意志的血脉

184月,德意志商业和手工业联合会在法兰克福成立。一个30岁不到的年轻人受协会的委托,向德意志邦联议会递交了请愿书。

7、俾斯麦 ——不是只有铁和血

8、威廉二世 ——彻底失败的富二代

对于全德国来说,这一天是永载史册的日子--在普鲁士的第一任国王腓特烈一世登基称王170周年的纪念日,他的第五代子孙,普鲁士的第七任国王威廉·霍亨佐仑正式登基,成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9、希特勒 ——从天使到魔鬼

10、科尔 ——德国统一的操盘手

社会影响:

1、一个严谨、嗜血、好强、自立的民族,“铁血宰相”“二战风云的主宰”……铸就一段特殊的历史

2、赫尔曼 马丁·路德 腓特烈大帝 李斯特 希特勒……一个国家的历史,十个男人的豪情,英雄与枭雄的历史演义

3、在幽默中读历史,于诙谐中看战争

篇2:《草船借箭》主要内容简介

草船借箭的故事

故事主角主要是诸葛亮,周瑜和诸葛亮都是很有才能的两个人,周瑜对于诸葛亮的情感就是羡慕嫉妒恨,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二虎却同时在一个山里,两人同时效力于刘备。周瑜出于对诸葛亮的嫉妒之心,一次刘备的队伍武器匮乏,周瑜逮到机会刁难诸葛亮,命令诸葛亮在10天之内交出10万之箭。10万支箭首先光从数字上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摆明了就是周瑜想让诸葛亮难堪。但诸葛亮却告诉周瑜只要3天。

诸葛亮问鲁肃借了船和士兵,总共是20条船和600个士兵。这么一点人数怎么能够平白无故拿来10万支箭呢?诸葛亮在20艘船上放满干草垛,然后用布盖上,到了第三天凌晨的时候,诸葛亮带着鲁肃去取箭。

诸葛亮将装满干草的20条船用绳索连成一条,然后往北方开去,当时江面上雾气很大,伸手不见五指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一个轮廓。鲁肃被请来拿箭,看着这些场面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明白诸葛亮到底要做什么。

船在长江上顺着水流朝北驶去,而那面恰好是曹操的阵营,快靠近曹军的时候诸葛亮下令将20条船按照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的方式一一排好,然后让那600个士兵一边敲鼓一边呐喊,这种阵仗就是士兵打仗时的'阵营。曹操听到了击鼓呐喊声,但考虑当时的大雾天气,所以曹军并未出来迎战,这也是诸葛亮知道曹操生性多疑而做的决定。曹军的水军派出弓箭手对着诸葛亮他们的大军开始射箭。打算等天亮了雾散了以后再迎攻,以防受到埋伏。

收到命令的士兵万箭齐发向那20条船射箭,因为船上放满了干草,所以射来的箭全部都嵌在了干草上,然后诸葛亮下令换个方向,刚才是船头东船尾西,现在是船头西船尾东,不一会船的另外一面也射满了箭。那时候天开始露白,天一亮太阳一升雾气一散就要露陷了,诸葛亮命令一下所有的士兵开船回自己的队伍,并且送给了曹操一句话,谢谢丞相的箭。

与周瑜的约定期限到了,等着诸葛亮出丑的周瑜早早的等着诸葛亮,鲁肃带人清点箭总共是十二三万,这比预期的箭还多了好几万,不仅解决了箭支匮乏的问题还成功的逃脱了周瑜的刁难。鲁肃把自己看到的所有都告诉了周瑜,周瑜被诸葛亮的机智所折服,大叹气自己确实不如诸葛亮。

篇3:飞鸟集内容简介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世界各地被译为多种文字版本,是最早被译为中文版本的泰戈尔作品之一,包括了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这些诗歌描写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简短的诗句如同阳光撒落在挂着水珠的树叶上,又如天边几朵白云在倘翔,一切都是那样地清新,亮丽,可是其中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飞鸟集内容简介

泰戈尔的诗早在“五·四”之前就零零星星地被译成中文。最初是陈独秀的四首五言古体译文《赞歌》选自《吉檀枷利》。之后是刘半农的白话译文四首选自<新月集>。而第一部中文诗集则是西蒂译的《飞鸟集》。《飞鸟集》出版之后,中国诗坛上一种表现随感的短诗就流行了起来。如冰心作的《繁星》,《春水》等。其中许多带有哲理,晶莹清丽的小诗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碾转模仿的很多。几乎影响了一代诗风。《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世界各地被译为多种中文字版本,是最早被译为中文版本的泰戈尔作品之一,包括了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这些诗歌描写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简短的诗句如同阳光撒落在挂着水珠的树叶上,又如天边几朵白云在倘翔,一切都是那样地清新,亮丽,可是其中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用轻松的语句道出深沉的哲理,这正是《飞鸟集》吸引人的原因。

本书为小巧的口袋书,设计精美、制作精良。使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不朽文学作品带来的美的力量。名著名译,值得恒久珍藏。

作者简介

1861年5月7日,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戴宾德纳特·泰戈尔是闻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会名流。泰戈尔在这样一个文坛世家环境的薰陶下,8岁开始写诗,12岁开始写剧本,15岁发表了第一首长诗《野花》,17岁发表了叙事诗《诗人的故事》。才华横溢的泰戈尔从小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886年,他发表《新月集》,成为印度大中小学必选的文学教材。这期间,他还撰写了许多抨击美国殖民统治政论文章。

19,泰戈尔在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从事儿童教育实验的学校。这所学校在19发展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国际大学。

19,泰戈尔投身于民族独立运动,创作了《洪水》等爱国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今日印度的国歌。19,泰戈尔发表长篇小说《戈拉》。19,发表长篇小说《家庭和世界》,热情歌颂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1912年,泰戈尔以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发表为人们所熟知的《飞鸟集》和《园丁集》。

1924年曾来过中国,泰戈尔回国后,撰写了许多文章,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泰戈尔的一生是在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的年代中度过的。祖国的沦亡、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尔的心灵深处,爱国主义的思想一开始就在他的作品中强烈地表现出来。他虽然出身于富贵家庭、生活在矛盾错综复杂的社会里,但他的爱憎是分明的,创作思想是明确的,始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他曾在民族独立运动高潮时,写信给英国总督表示抗议殖民统治,并高唱自己写的爱国诗歌领导示威游行。他还曾坚决抛弃英国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权。印度人民尊崇他、热爱他,称他为诗圣、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灵魂。

泰戈尔不是个狭隘的爱国主义者。他对于处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的各国人民一贯寄予深切的同情,并给予有力的支持。20世纪代,泰戈尔曾多次出国访问,并与世界各国文化名人一起组织反战的和平团体。30年代,当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泰戈尔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声疾呼:“在我离去之前,我向每一个家庭呼吁——准备战斗吧,反抗那披着人皮的野兽。”就这样,直到1941年8月7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逝世,他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位举世闻名、多才多艺的作家,在漫长的六十多年创作生涯里,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一百余篇短篇小说,二百多个剧本和许多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文以及回忆录、游记、书简等。其中19问世的著名诗集《吉檀迦利》,使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故事诗》和《两亩地》是印度人民喜闻乐见、广为传诵的不朽诗篇。脍炙人口的《喀布尔人》、《素芭》和《摩诃摩耶》均为世界短篇小说的杰作。《赎罪》、《顽固堡垒》、《红夹竹桃》等都是针对当时印度社会现实予以无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戏剧剧本。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作家、诗人,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画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千余首激动人心、优美动听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创作的不少热情洋溢的爱国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义统治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这首歌,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泰戈尔70高龄时学习作画,绘制的1500帧画,曾作为艺术珍品在世界许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1941年,泰戈尔与世长逝,享年81岁。

篇4:《边城》内容简介

《边城》内容简介

1、内容简介

小说主人公是摆渡船的老船夫及其孙女翠翠。故事围绕翠翠的爱情纠葛展开。茶峒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大老和滩送老二同时爱上翠翠,翠翠只钟情於老二,祖父只知大老曾来求亲,不知孙女心事。兄弟两相约以唱歌争得翠翠的心,哥哥自知非弟弟敌手而自动退出后淹水而死。顺顺和老二由此对翠翠祖父产生误会,顺顺要老二另结一门富家亲事,老二的心却仍在翠翠,遂赌气沿河下行,祖父已察觉此事,心中郁闷旋於某夜雷雨中去世了,而翠翠则一直等著老二。

2、简析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3、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其父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沈从文祖母是苗族)和土家族(沈从文母亲是土家族)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备注:虽然沈从文生活在当代,但是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1949年之前,所以只称之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5月因心脏病突发,在其北京寓所逝世。

篇5:老人与海主要内容简介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老渔夫,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够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篇6:老人与海主要内容简介

《老人与海》之所以成为海明威的巅峰之作,之所以不同于海明威其他硬汉小说,就在于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不但写了硬汉,而且通过这一硬汉讴歌了人类永恒价值。正是这一点使得《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圣地亚哥与海明威其他小说中的硬汉有了天壤之别。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给打败”。孤独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刚毅的性格、精湛的钓鱼术等勾勒出他已不仅仅是条硬汉,而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更完全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作者海明威在他身上找到了一种灵魂,这灵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

从他身上看到了各种不同的、让人深思的境界:自信、勇敢、乐观、单纯、孤寂及睿智。而且从他身上可以品味到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在当今的人群中也是罕有的。

《老人与海》,一个“硬汉”以坚强的'意志与凶恶的敌手进行一场孤独的抗争。老渔夫桑地亚歌84天一无所获,就连跟他一起出海的孩子也去了别的船。他真的是“倒了血霉”,失落和孤独此时是他唯一的朋友,也是敌人。但他并不畏惧强敌,不抱怨命运,始终为制服对手而顽强坚持着。第85天老渔夫似乎行了好运,终于钓到了一条1500磅的大鱼。当一个人苦苦等待,终于有机会的时候,他总是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它。因为这是他精神支柱,只有实现了,他才能够继续那孤独难熬的日子。

从与大鱼周旋,到驱赶凶恶的鲨鱼,他的整个奋斗过程都处于个人单独承受外界冲击的状态。在最艰苦时方能见人的最大承受能力。那怕是在他累得精疲力尽的时候,依然把那已经被鲨鱼吃得只剩下骨骼架子的“大鱼”拉回岸边。“他看清它赤露的脊骨象一条白线,看清那带着突出的长嘴的黑糊糊的脑袋,而在这头尾之间却一无所有。”也许老渔夫一无所获,但他却获得战胜强敌的胜利。正是在这个艰苦而孤独的奋斗过程中,才使得老渔夫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感人。

在整个与强大对手斗争的过程中,老渔夫的“硬汉”形象鲜明而突出。这个“硬汉”是海明威人格理想的体现,又是人类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象征,代表着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这种“硬汉”的意志力反衬出那些迷惘彷徨的人的人生境界的狭小。

当我们遇到前所未有的苦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想那在大海上孤独地与强敌战斗的“硬汉”。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有许多困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可战胜。

如果我们有“硬汉”的精神,还是可以激发我们的最大潜能,克服我们本不可想象的困难。

篇7:老人与海主要内容简介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独自出海,与一条大鱼和一群鲨鱼搏斗了两天两夜的故事。它塑造了“桑提亚哥”这个令人敬佩的硬汉形象,赞扬了他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小说语言简洁,情节激动人心,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读者。

《老人与海》描述细节的技巧将读者拉进真实的情境,那里有大海、老人、小船、飞鱼、海鸟、大枪鱼、鲨鱼等等,这些生动、准确、鲜活的描写呈现给读者的仿佛是一次海上捕鱼经历的实录,真实可信,扣人心弦。

《老人与海》通过对老渔夫与大枪鱼、鲨鱼和大海的搏斗以及大量的内心表白,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自然法则是人类力量不可抗拒的,我们崇尚人对自然不屈不挠的斗争,也要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篇8:老人与海主要内容简介

《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它一经问世,便在国际上应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当时的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海明威热”。它再次向人们证实了海明威作为20世纪美国杰出小说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和卓越的功绩。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描写了一位老渔夫在海上捕鱼,经过了84天,他还没有捕到一条鱼,大家都说他运气不好,不吉利,等到第85天,他决定去渔夫们从未去过的深海去打鱼,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在海上,老人发现了一条非常大的马林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马林鱼的心脏。在返回的途中,老人与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当他驾驶小船回到港口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骨架。

三字经内容简介

大事记内容简介范文

科幻小说《神秘岛》内容简介

培根随笔 内容简介

伊索寓言内容简介

《论自由》内容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

《曾少年》剧情内容简介

长相思电视剧内容简介

悲惨世界内容简介150字作文

《十个人的德意志》内容简介(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十个人的德意志》内容简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