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选择另一种生命段落(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yio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选择另一种生命段落
最顶端的那一朵已在一夜之间抽出一个长长的花瓣,倔强而固执地朝外伸着,似乎在努力的追求着什么。然而,等我急切地将眼睛靠近她的时候,我竟不能相信自己了。
是的,她要绽放了,却全没有我最初所幻想的那可火的热情和耀眼的亮丽,也没有我后来所推测的那般沮丧和沉寂,她是如此的坦然和从容,她的花瓣不是粉红而是争白,且薄如蝉翼,也没有浓郁的馨香,以至仅存着几分青涩……我像在梦中一般,忽而有细风拂过,我又分明看到她在微微抖动,似乎是在尽力地舒展着,呼吸着,她努力而执著的姿态,刹那间变成潮水般的.感动涌向我,我知道,我已热泪盈眶。
是啊?有谁愿意放弃春天?只要还有一丝的希望和时间,就应该努力去争取,去追求,看,又有几朵花、苞在鼓动着,不觉间已经明悟,她不是因不愿放弃春天而与命运抗争的吗?她或许早知道不管她如何努力也已不可能拥有果实,即使绽放了也是苍白而瘦弱的几瓣,也不会有蜜蜂的歌唱,彩蝶的舞姿。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随着寒风袭来,屋内显得寂寥和冷清,我坐在床前,眼睛望着窗外,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去骑车,在路上,我一不小心撞了石头,从车上摔了下来,导致右手臂骨折,今天爸爸带我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要卧床静养,最好不要碰关于乐器的东西了。”我听了后,晴天霹雳,连续几天没有出过房门。
不知过了多久,爸爸悄悄地走了进来,坐在我的床边,轻轻地说:“孩子,我知道你心里难过,不能弹咱们就不弹,你可以尝试着去学画画、唱歌,记住,你还有另一种选择……”“什么另一种选择,我不想听!”我歇斯底里地冲爸爸喊道。爸爸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带上门,就离开了。
这几天,我依然把自己关在屋里,默默地黯然神伤。
此刻,窗外的雨愈下愈大,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屋顶上,我静静的听着雨滴打在屋顶上的声音,似乎听出雨滴打出的音乐,似乎在为我伤心而抚慰我的心灵。雨声有些急促,像出征前的进行曲,使人心神为之激昂,好像前方有十万火急的军机要去处理似的。
我似乎听出音乐的美妙,我开始喜欢上了音乐,开始学着去唱歌。原来,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境界。
从那刻起,我懂得了爸爸说的“另一种选择”我始终相信“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只是多了另一种选择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此路走不通,可以选择另一种。”
雨渐渐地小了,缓了,雨声也只剩下滴滴答答的了……
《另一种选择》读后感
晋南大胖妞
这几天听了谢丽尔。桑德伯格的畅销书《另一种选择》,收获颇多。
谢丽尔。桑德伯格曾任克林顿政府部长办公厅主任、谷歌全球在线销售和运营部门副总裁,现任Facebook首席运营官,被称为“Facebook第一夫人”.
《另一种选择》中,桑德伯格在丈夫突然离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事例描述了自己如何一步步从不幸中增强复原力,教会我们在遇到困难和逆境时,如何做出另一种选择,即选择去接受逆境和苦难,继而选择在逆境中成长,重新拥抱快乐。
01 如何接受困难和逆境
生活中往往充满了变数,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会先到,当不幸到来时,如何让自己更好的接受苦难和逆境,而不是一味沉溺于沮丧和痛苦中呢?
作者认为要做好下述几点:
首先,停止自责和抱怨。事情即以发生,一味地自责和抱怨只会让自己陷入悲痛欲绝的深渊,对改变现状却无济于事。
而且,一味地自责与抱怨只会增加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只有我们专注于当下拥有的,主动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才能让自己走出困境,给周围的人带去积极的力量。
其次,培养自我同情和自信,找到坏情绪的宣泄出口。
这是走出痛苦非常重要的一环,选择自我同情,才能摒弃自我怀疑;建立自信,才能打败懦弱;新选择主动宣泄负面情绪,才能追求积极的力量。
这条路开始可能会很难,但是随着你的不断坚持和努力,一切都将越来越好。
最后,可以向别人讲述自己的痛苦,坦然接受他们的安慰。
有些人习惯性地遮掩自己的伤疤,如失去至亲的人常常选择自己承受,他们身边的人也都可以避开亲人的话题。心理学家用“缄默效应”来定义人们的这种表现。
桑德伯格在丈夫去世后也一度选择沉默,但他很快发现,其实坦然说出自己的感受,接受亲人的安慰和同情,反而可以拉近自己跟别人的距离,帮助自己逐渐接受所遭遇的不幸。
02 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增强复原力
首先,要学会感恩,更知道痛苦不会无限期持续。
作者在经历突然丧夫之后,积极心理学倡导者亚当。格兰提以朋友的.身份跟桑德伯格的交谈中,让他试着去想象,如果他的丈夫在接送孩子途中突然脑梗,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桑德伯格顿时感到庆幸,他感恩孩子们都还健康地活着。这是值得感恩的地方。
想想一下我们经历过的那些不幸,以一种更糟糕的情形发生,你便会感恩当前所拥有的一切,把悲伤和坏情绪置之脑后。
其次,发觉人生更大的意义,获取强烈的使命感,激发自己的巨大潜力。
逆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前进,把那个坎跨过去了,往往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到达不一样的远方。
03 如何重新拥抱快乐
首先,要在内心深入允许自己快乐,自己去创造快乐,而不是坐等他人带给自己快乐。
桑德伯格在书中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每天晚上写下三件当天令人快乐的事情。
第二,不要把琐碎的挫败小事放在心上。
第三,恢复以前的行为方式,并且做的比以前更好。
其次,培养幽默的习惯。
幽默对于减轻痛苦,重获快乐,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有研究证明:给手术后的病人看喜剧片,他们对于止痛药的需求量会减少25%;而喜欢开玩笑的士兵,更能有效应对战争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幽默让人释放压力的同时,会使人放下疲惫,获得一种难得的惬意和怡然,也是人生快乐的助推器。
纵然,困难和悲伤会不时来访,给你的生活带来打击,但是,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决定了你将如何走出痛苦,多久重获快乐。
积极行动起来,优雅抵御打击,是生活这门课给我们的最大收获。
选择,另一种选择杂文随笔
我们总是在内心假设:假如我没有放弃那个人,假如我没有放弃对那件事的追求,假如我坚持了这个选择,假如我放弃了那个选择,我是不是会更快乐?
这种“选择”和另一种“选择”的问题,总是困扰着我。 而我也发现,我周边的人,也似乎存在着与我一样的困惑。
于是我阅读,我探索,而我在这本阿信倾情推荐的《蓝另一种蓝》中,似乎找到了我苦苦追寻的答案——没有另一种选择,你所有现在的选择都是对的,它就像人的情感一样,无须去猜测,因为无论怎样去假设,那假设都不会成立。
《蓝另一种蓝》是日本畅销女作家山本文绪的小说,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爱情小说。它说了一个不可信但又绝对可以吸引你读下去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名为苍子,婚姻状况不好,彼此都有自己的`情人。某一天她遇到了自己的一个分身——苍子B,发现她竟然和自己的前男友在一起.此后,她们两个人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异想天开,开始交换身份,体验彼此的生活······
苍子选择了“另一种选择”后,她连第一次的选择也放弃了,她离开了丈夫,离开了前男友,离开了情人,一切都归于零。这样就快乐了吗?
对于一个选择的放弃,即使曾经多么痛苦,也一定有你决定放弃的理由,只要认清自己,可能我们就不会再有悔意。
刚拿到书就迫不及待的看完了。确实,人总是难以满足,总觉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得到了却不知珍惜,失去了又后悔莫及。就像泰戈尔所说的:“鸟儿愿为一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过好当下吧,做好每一次选择,要相信这世上总有人羡慕你的生活,也总有人做着你不敢做的事,过着你想过的生活。
我的书摘:
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不回望。我们只能淡定的知道,是谁能跟自己一辈子真挚相守。的确,人有的时候真是奇怪,选择了的会后悔,放弃了的会遗憾,但是完美只能是一种理想,而不可能是一种存在。
选择,另一种选择;自己,另一个自己。如果自己真能分身有术的话,看见另一个像影子一样的自己,生活在别处,过着同样的凡俗生活,会作何感想呢?就真的在另一个自己身上,看到真正想的东西吗?其实,人生的空山雨后,最该了解的,是平凡幸福的含义。
这本马克里维的《在另一种生命里》,跨越时空,悬念层层递进,情感而又细腻动人。看完最后一行字的时候,不禁有种恍惚又雀跃的状态!
或许灵魂只在肉体消亡的一刻才消失,开启另外一段旅程,在那个空间里的我,是否进行着另一种命运,但这灵魂记忆也会深埋在他心深处,随着不断的转移而慢慢消失殆尽。
“感动”是我在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东西,乔纳森的感动从未消失,因为他的诺言——永远不要停止感动,他完好的保留着这一种感动的能力!有多少成年人如今已经忘却了这种美好的感情,或许就在晚上的一抹夜色,在陌生人的微笑里,落日夕阳,相逢的瞬间,某一季节的味道,孩子的眼神,长者的手势,或者是平时那些能够滋养人心的琐碎小事。
他的爱情跨越时空,只为与克拉拉邂逅,紧张又慢慢地情感流动,滞重而又轻盈的心情,任何也没能阻挡住感情,在另外一个身体里重复,而又不同的进行着命运!
或许,在另外一个空间里,另一个维度下,某一地,某一刻的我也进行着另外一种人生,既相同又不同轨迹的人生!在我心深处,或许还停留的记忆碎片,也曾星星点点的出现,例如出现过多次的房子,找寻的过程,清晰的名字,这一切未曾是一场梦。
祝福另一种生命里的我,灵魂落脚点,一切安好,永不停止的感动!
刚刚忍受着眼睛的极度不舒适,急切地看完了《在另一种生命里》的最后几页书。这个故事真的很令我震撼,看完的几分钟内,心里的激动和幸福感久久没有平息。就像之前看到的一个书评里描述的,永远没有猜到结局,每一个结局都是另一个开始。
锲子是一封信,在看书过程中,我不断地返回来看那封信,一开始我以为是克拉拉写的,还为署名是彼得感到疑惑,怀疑是哪里弄错了,直到看完最后一页书,再次返回来看这封信,又是另外一种不一样的感动,这确实就是彼得写的,这是一份对友情的怀念,对爱情的成全,也是对自我的救赎,无论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还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都能从写封信中体会到简单文字传达的深厚情感的魅力。
克拉拉和乔纳森从上上辈子就在一起了,并且深爱到老。上辈子他们因为他人的阻挠没有在一起,因为乔纳森被人秘密杀害。这一辈子,终于在一起了一阵子,克拉拉又被人下毒害死。下一辈他们在一起了,彼得见证了他们爱情的执着和伟大,在没有任何人的阻挠下,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维系到底是什么呢?在这个情感淡漠的时代,我还是愿意相信真的有命中注定和一见钟情这样的爱。属于你的那个人终将会出现,他的出现让你觉得,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也许那个人上辈子,上上辈子就是属于你的了,只是每一个轮回里,你们都要经过不断地努力才能找到对方,而找到之后你就会明白,你今生所爱只有他,只能是他。
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散文
“死是很容易的,活着却很艰难”,这是阿姨临终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我知道,她是说给她自己,也是对首长有着太多的牵挂与不舍。
那天广州的天气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也许象阿姨这样的普通人是不在天上星座的,所以她的死惊动不了天人。也就没有书中所描写的狂风暴雨,就连淅淅沥沥的小雨都没有下,天亦无晴亦无雨。
殡仪馆里,这里一小撮人,那边又扎着几小堆。失去亲人的悲痛也全挂在家人们的脸上,这一刻,大家的表情是出了奇的统一,一笔真的再难画出第二张不同表情的脸来。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位死者的家属交待着相关事宜,追悼会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花圈也是这家租了那家租。我们动用了一些关系,阿姨的追悼会在早上八点半准时举行,这样就能烧上第一炉了。
追悼会现场,阿姨的黑框遗像静静地挂在墙上。死亡是神秘的,活着的人无法体验,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离开了,却是默默无言。走的是那样的干净,一切的复杂也都在死的那一刻变得最简单不过了。由于我同阿姨那种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感情原因,我也一直守在殡仪馆,直到看到那个小匣子被工作人员递到阿姨儿子的手上。我们也就遵从阿姨的遗愿,由殡仪馆托管,暂不下葬。一切办妥,我们一行走出了殡仪馆,这时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殡仪馆,一个最好的感悟之地,在这里你可以感悟生活,感悟生死,也会瞬间让你参透许多曾经参不透的事情。淡泊名利,散淡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渺如微尘,世界不会因为少了你我而沧海变成桑田,太多的生命符号每天被无情地注销,生与死,你和我,不过是昨天与今天。
这边经历着生离死别,首长却还躺在广州总医院的病床上,外面发生的一切,他一概不知,他时常双目紧合,看上去无悲也无喜。也许他是在静静地回忆着人生历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年幼时当保长的父亲被打死到母亲改嫁,从离家当兵到成为一名将军,短短几十年,浓缩了他人生太多的悲与欣。
当我把一个用海黄做的拉环放在首长手上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阿姨好不好,那种关切与迫切的眼神,让我不忍对视。首长用手攥紧了那个拉环,眼角流下了一行清泪。我知道由于首长脑部损伤,一半身子行动不便,阿姨就差人用海南黄花梨做成这个拉环,让首长每天用手拉一拉圆环,以便练习抓握,免得肌肉萎缩。平日里都是阿姨拿给首长,如今物是人非,一切又怎能逃过将军的眼睛。他和阿姨之间,有一种无形的线在牵系着,那种心灵上的感应没有几十年的相濡以沫怎能体会的到。他曾说过,他们彼此是对方的影子,一个人消失了,影子也就消失了,他们谁对谁都有一份责任,那就是好好活着。
阿姨一度也在践行着承诺,她与病魔抗争了一年多,抗得是那样的辛苦,又是那样的顽强。她扛过阳历新年,又扛过了农历新年,扛过了清明,却再也无力与谷雨争先后了。她也因失信于首长而走的是那样的不甘。
没有了阿姨的`照顾,一个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挣扎着活下去又是多么的艰难,他是踏在死亡线上。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他也就在生与死的交界艰难地活着。从那天起,首长再没提及阿姨,我们也不去碰这个禁区,谁都知道,这是首长心中永远的痛。
想当初,阿姨的病还是在给她小孙子过生日的时候发现的,那天我应邀飞去广州。看到阿姨的第一眼就觉得她瘦了很多,就建议她做个全面体检。几天后结果出来,医生告知阿姨患上了肠癌,已是晚期,而且位置长的也不对,没有办法彻底清除,也只能保守治疗。我们不敢告诉阿姨,怕她承受不起,就悄悄地告诉了首长,没想到首长一听是晚期且无法手术时,一头栽在了地板上不省人事。送到医院,确诊脑出血压迫到了神经,暂时无法行走。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就回到家里静养。阿姨由于病情加重而肚胀如鼓,首长又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无奈我只好让阿姨的儿子请了个保母来照顾两位老人。阿姨还拖着病身子,时不时帮首长翻身子,说躺久了容易长褥疮。
两位老人常躺在床上,思绪也在漫游着,他们讲身前身后的事,也讲那些执手相握的日子。对于死这个永恒的话题,他们也不回避。阿姨也对首长承诺,不会丢下他一人不管,一旦走了,她会孤独,他也会艰难。她也在努力与病魔做着一种顽强的抗争。可她说有些力不从心了,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临近春节,阿姨和首长双双入院,阿姨病危,首长因缺少阿姨的照顾而患上感冒引发了肺部严重感染。由于级别不同,他们分别住进了不同的病楼。咫尺天涯,却也成了永别。
我去看望首长,他也还算清醒,只是不停地问我阿姨的病情,我也只能报喜不报忧。而这边的阿姨,却是那样的坚强,身上插着管子,血水顺着管子流到瓶中,她默默地承受着,一声一吭,在鬼门关外徘徊着。她知道,有份牵挂就在不远处。就这样,阿姨努力地活着,直到清明过后,她已感知到了生命的尽头。她拉着我的手,说她死了以后,骨灰暂不下葬,因为她答应过首长,她不能弃他于不顾,她还要呆在这个世上,照顾不了首长却能看着他。有一天首长不在了,他们要共用一个匣子,共用一个墓地。并让我转告首长,她没有食言,她一直都在。最后又把海南的房子托付给我,我也一直认真地做着。房中保持原来的样子,卫生也常去打扫,每当做这些的时候,我似乎在等待远游归来的亲人。
就这样阿姨走了,走时身边只有我和护工,是零晨三点五十八分走的,她走的是那样的不甘。
那几天,我们一直在为阿姨的事忙碌着,也无睱顾及到首长,他就由护工照顾着。我们几个人每晚轮流着为阿姨守灵。我已无泪可流,心被一种牵念扯的生生地疼。一连几个晚上,阿姨的小孙子大哭不止,说看到奶奶在房间里看着他笑。别人建议放一把剪刀在孩子床头。我不便多话,“剪刀”两个字听起来是那样的刺耳,因为我坚信,阿姨没有离开,她就在不远处。她说过她不会食言,她会守着首长。一把剪刀,真的是要剪断这仅存的一点牵挂吗?都说喝了孟婆汤再过了奈河桥就可以彻底放下前尘往事,了无挂碍。可我知道,阿姨哪里都不愿去,也不会去。
打那以后,首长再没有离开医院,他的身体也每况日下,脑部已出现了积水,也只能靠插管流食来维持生命。他已不再讲话,每天手握着那个拉环躺在床上,发散的目光直直地望着天花板。那么多穿着军装的人去看他,看着他们在首长病床前行军礼的那一刻,泪水又不争气地从我眼中流下,首长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再复返了。生离死别已让他对世上的留恋所剩无几,但有一点我坚信,首长目光触及的地方,那里必定有阿姨的身影。他们完全沉浸在两个人的世界里,每时每刻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外面的纷扰,他们不管不顾。
又近元旦,我们又会飞去广州,我还会象平时一样,静静地守着首长,不惊不喧。因为我知道,阿姨必定也在,他们那种爱啊,已超越了一切,正如那从窗外射进来的阳光一样,死者与生者共享。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
这本马克里维的《在另一种生命里》,跨越时空,悬念层层递进,情感而又细腻动人。看完最后一行字的时候,不禁有种恍惚又雀跃的状态!
或许灵魂只在肉体消亡的一刻才消失,开启另外一段旅程,在那个空间里的我,是否进行着另一种命运,但这灵魂记忆也会深埋在他心深处,随着不断的转移而慢慢消失殆尽。
“感动”是我在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东西,乔纳森的感动从未消失,因为他的诺言――永远不要停止感动,他完好的.保留着这一种感动的能力!有多少成年人如今已经忘却了这种美好的感情,或许就在晚上的一抹夜色,在陌生人的微笑里,落日夕阳,相逢的瞬间,某一季节的味道,孩子的眼神,长者的手势,或者是平时那些能够滋养人心的琐碎小事。
他的爱情跨越时空,只为与克拉拉邂逅,紧张又慢慢地情感流动,滞重而又轻盈的心情,任何也没能阻挡住感情,在另外一个身体里重复,而又不同的进行着命运!
或许,在另外一个空间里,另一个维度下,某一地,某一刻的我也进行着另外一种人生,既相同又不同轨迹的人生!在我心深处,或许还停留的记忆碎片,也曾星星点点的出现,例如出现过多次的房子,找寻的过程,清晰的名字,这一切未曾是一场梦。
祝福另一种生命里的我,灵魂落脚点,一切安好,永不停止的感动!
★ 描写生命的段落
★ 作文:另一种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