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柳树的柳怎么写(共含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毒蘑菇”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柳树的作文:柳之美
关于柳树的作文:柳之美肖雪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贺知章的《咏柳》使我第一次注意到柳这种美丽的植物。
柳是有灵气的植物,自古以来,它就被各种文人骚客赋予人的形象,自然的形象。
柳,美在它漫长披拂的枝条。古有文曰:“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春风一吹,它那纤细优雅的枝条在风中微微摇摆,如美人的秀发在空中飘舞,无比地风情;又像美人的裙丝飘带,荡人心神。南齐武帝便是爱上了它这飘摇的枝条、风情的姿态,植于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已,还赞它“风流可爱”,可见柳枝之魅力。
柳,美在它纤细修长的叶。如女子细长的眼眉,眉梢上挑斜飞入鬓,看见这柳叶就令人想起其眉下美人似嗔似怨的眼神,真当绝美。
柳,美在它柔软挺拔的干。如美人舞动的腰肢般婀娜多姿,李商隐的《柳》中写道:“曾逐东风拂舞筵,东游春苑断肠天。”你看,在仕女如云的东游苑上,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干,意境是何等的优美!
柳,还美在它身上所含的意义。“柳”者,“留”也。因而古人“折柳”相留,言依依不舍之意。白居易《忆杨柳》中就有“曾栽杨柳江南春,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在“折柳留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这柳丝绵绵不断,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绵绵柳丝被人寄予了这绵绵情思,更是美的缠绵。春到柳先翠,柳,还是春的象征,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曰:“漏报春光是柳条”,柳是春的使者,民间早有“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头戴柳圈,乘柳车,到郊外踏青赏柳,柳色把春带到了人们心里。柳婆娑袅娜,万缕柔丝,自古就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赠柳既能传情,亦示忠贞之爱,唐人有诗云“远官折杨柳,依依两含情。”写出情人在柳下相赠柳枝,倾吐内心的缠绵恋情。
柳,美丽者也。
洛阳一高高一(11)班
点评:
该文文采飞扬,底蕴深厚。文中多处引经据典,灵活运用大量诗句,结合诗中情景,使诗融于文中。巧妙使用比喻等修辞,想象丰富新奇,处处彰显飞扬的文采。该文从多方面表现柳的美,文化气息浓郁,使人深深醉于柳的美和诗文的美之中。
指导教师:李雪民
新柳
宋代: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译文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注释
银塘:指清澈明净的池塘。
且:尚,还。
鉴赏
杨万里的《新柳》一诗描摹细腻,韵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别开,颇能代表其“诚斋体”的诗风。
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早春时节是浅黄的柳条,暮春时节柳条是深青的,这里还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派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
种柳戏题
唐代: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译文
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种柳柳江边。
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地方掌故又添一件。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往年。
浓绿的柳阴当会覆盖大地,耸立的树干将要耸入蓝天。
到那时,人们见树也许会引起怀念,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注释
戏:逗趣。戏题:以题诗作为消遣之意。在这里,柳宗元借种柳为题,以轻松的笔调,抒发感情,寄托理想。
柳江:西江支流,流经今柳州市。当时亦称浔水。
故事:过去的事情。推移:指时光的流逝。
昔年:往年,历史。这两句的意思是,今天的种柳会成为将来人们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成为一种史迹。
垂阴:指柳树遮阴。当:应当。覆地:遮盖大地。
耸干(sǒnggàn,即怂赣):高耸的树干。会:能够,一定能。参(cān餐)天:高入云天。
思人树:《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对,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大意即召公有惠于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生前亲手所种的甘棠树,还做了诗篇歌咏他,以表示对他的怀念。后世诗词中,遂用“思人树”作为赞美官员有惠政的典故。柳宗元在此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
惠化:有益于民的德政与教化。
赏析
《种柳戏题》一诗,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之所以说其“别具一格”,是因为柳宗元这位对待写作从来都比较严肃的诗人,在此诗中,却一改自己平时的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将一个严肃的主题,用嬉戏的笔调表现出来。
首先可见到首联两句,先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仔细想来,种柳劳动也含蓄地暗示了其时间自然在春季。其中所提到的柳江,即西江的支流,流经柳州,此乃地点所在也。另外在语言上,诗歌一开始,柳宗元有意运用似乎有点“绕口”的句式,两句十个字,居然嵌入了四个“柳”字,既照应了诗题中的“戏题”二字,又使读者感到极度新颖,极度别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人感到妙不可言。
而颔联针对上联所写发了一番感慨,先想像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谈笑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的一段佳话。这绝不是作者的自夸,实际上,作者心里非常明白,在他所处的时代里,作为地方上的长官,能亲自参加公益劳动的“一方诸侯”实在少之又少,因而有这样的自信。
前两联柳宗元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展开描写,使诗题中的“戏”字落到了实处。后半段的戏笔的成分似乎已大为减少。在此两句中,诗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提出自己美好的希冀:硕大的树冠应当能遮蔽住骄阳覆盖着大地,高耸的树干一定能长大成材高人云天,坚信自己今天的举动将有利于国,有利于民,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后面画龙点睛的议论。
而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努力造福于民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让人不禁感同身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名言,相信大家都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吧!没错,我家池塘边就有一棵这样顶天立地的柳树。
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我们即将要步入这温暖,祥和的春日,也就是在这时,蓬蓬勃勃的柳树又重新释放出光彩,照耀着大地,为我们世界又添了几分色彩。湛蓝的小溪仿佛是柳树的“朋友”,衬托出春日的祥和气息,而“鲜嫩可爱”的小草也调皮的探了个小脑袋,依偎在柳树“姐姐”的身旁。春日的柳条在春“姐姐”的抚摸下,微风乍起,轻风拂面,柳树竟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来到人间,这景象真是美极了!
夏日的柳条,虽没有春天蓬蓬勃勃的气息,却能为我们遮阴,这种的惬意感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想象一下,夏天,我和爸爸妈妈坐在柳树下遮阴,爸爸正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读着报纸,妈妈则品尝这茶水,观赏着美好的景象,那,我呢?我正在仰天微笑,心中想着“真美啊”!而这种的微妙感,是真的让我流连忘返啊!
柳树在凝重的冬日,在轻盈的春日,在烂漫的夏天,在清新高远的秋天,都有着不一样的姿态,是哪棵树都不能攀比的!
我爱柳树的亭亭玉立,更爱柳树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外婆家前院子内,种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坐在窗口就可以看到。
那柳树垂下细长的柳枝,似乎像小女孩垂下乌黑的头发。一阵风拂过,柳枝就优雅地将头梳了一番。柳枝上长着许许多多,密密麻麻的叶子,嫩黄,淡雅,就像国画大师点缀上去似的。那叶子十分柔嫩,可真是“捧在手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掉”。柳树的柳絮纷纷从柳树上降落到地上。柳絮小小的,像一条条毛毛虫,形状好似狗尾巴草一样。柳树上常年会出现小动物,有时能看见乌黑发亮、尾巴长长的小鸟在筑巢,有时能看见成群的蚂蚁嬉戏打闹,还有时能看见几只蜗牛悠闲地在树上爬来爬去。最有趣的就是蝉了,一到夏天,这棵柳树上的蝉就唱起歌,谁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呢?总是一个劲地嘶喊,单调中也有些变化,蝉真是一位音乐家呀!风“呼——呼——”地吹来了,柳树就不再笔直笔直地站着了,而是随风舞动,翩翩起舞了。柳枝优雅地扭来扭去,陶醉其中。柳枝上的叶子被风吹过,不停“沙沙”作响,似乎在演奏交响曲。当下雨时,柳树又演奏了,“滴答滴答”地响着,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子上,一直不肯掉落,似乎将叶子当成了自己的家。雨过天晴,一缕缕阳光像利剑一样照射下来,柳树更加光亮,耀眼了。一旁的小河叮叮咚咚地流淌着,柳树将柳枝更向下垂了,垂进水中,仿佛请小河帮忙洗下“头发”。
窗边的柳树虽然不起眼,但它默默地站那里,站成一树风景。
今天,我走在灞河边上,看到了柳树成行的美丽景色。有一句话说得好:灞河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
别看柳树现在很枝繁叶茂,冬天时,它的树枝可是光秃秃的。到了初春,下了几场春雨之后,枝条上就会长出嫩黄的新芽。过了几天,小小的叶子旁边长出了一个个像毛毛虫一样的花蕾。天气越来越暖和,花蕾慢慢长出了一束束美丽的小花。这时,小蜜蜂就成群结队地来采蜜了。你看,河堤上到处都是可爱的蜜蜂与淡淡的花香。
大约一周以后,花谢了,上面结出了种子。种子都藏在洁白的柳絮里,柳树上像长出了一团团棉花。柳絮越来越多,像雪片一样在空中飞舞。有的柳絮落到水中,像是在水面上铺了一层羊毛地毯。大约五到七天之后,柳絮落完了,柳树的叶子也越来越茂盛了。远远望去,整棵柳树就像一个在梳理长发的女孩,微风吹来,那长发随风舞动,美丽极了!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想到白居易的《青门柳》,我好像回到了唐代。此时,我站在青门前,大道两旁种满了柳树,我仿佛看见有人从柳树上折下一条柳枝,依依不舍地将柳枝递给即将远行的朋友。你一定会问:古人送别时为什么要赠柳枝呢?因为柳的谐音是留,有依依惜别之意,所以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我又回到河边,看着青青柳树,我真想留下这美景!
院子里长着一颗小枣树和一颗小柳树。
小柳树的腰真细,树枝绿得又光又亮,真好看。小柳树看着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麻麻裂裂的,一点儿都不好看。
一天,小柳树对小枣树说:“小枣树,你的树枝弯弯曲曲,麻麻裂裂的,一点儿也不好看。你看我,我的腰很细,树枝绿得又光又亮,比你好看多了。我看你还是趁早改行吧,别整天披着一件麻衣!”小枣树反驳道:“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我结的果实人人叫好,我为人们带来了营养和财富,你却没为人们贡献过;再说你的腰,你的腰虽然好看,但太细了,如果哪一天刮一场大风,会把你连根拔起的。”小柳树听了以后,红着脸,说不出话来了。
一天,突然刮起了台风,人们都躲在房子里,只剩下院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小柳树旁的土慢慢裂开,他快被刮走了。她大喊着:“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啊!小枣树,快救我!我快被刮走了!”小枣树见情况紧急,伸出她弯弯曲曲,麻麻裂裂的树枝。小柳树的树枝抓住小枣树的树枝,总算挨过了这一次台风。从此,小柳树对小枣树的看法变了,他觉得小枣树真伟大。他们俩从此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成了最好的朋友,一起过着快乐的生活!
★ 柳树作文
★ 柳树醒了教案
★ 柳树400字作文
★ 小班面塑:柳树
★ 柳树·倒影诗歌
★ 柳树醒了课件
★ 说说柳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