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七年级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ei168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课标七年级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共含10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ei16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新课标七年级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篇1:Unit8Whenisyourbirthday导学案及测试题

有关Unit8Whenisyourbirthday导学案及测试题

5 Unit 8 When is ur birthda

学科 英语 年级 七年级

第1课时SectinA (1a—1c)

一.未雨绸缪

1.预习

1.预习本课的新单词,会读,如有不会的记录在预习笔记上。

2.预习本课的句型,读熟并了解在何种情况下用此句型。

2.参考复习资料

英汉字典, 复习书

3.小试牛刀

(一)写出下列数字的.基数词,并对比记忆写出序数词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探究

1.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熟练读写本课单词及短语

1.个人自读、跟读1a录音,记忆本课单词及短语

2.小组互相检查读写情况

3.根据汉语写出下列英语单词并展示

什么时候,何时__________________ 生日_______________ 一月_______________ 二月________________ 三月________________ 四月_____________ 五月__________ 六月________________ 七月______________ 八月______________ 九月__________ 十月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_______________ 十二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熟练使用序数词

2.写出下列日期X

5月5号________________ 4月16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4号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通过使用句型以及回答学会询问他人的生日

1.听录音,给1b对话编号

2.练习1b的对话,用自己的生日编新对话

3.小组竞赛,展示对话交际

2. 合作探究

一.总结询问他人的生日、年龄、身体状况的句型

二.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句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成果展示

4.质疑解疑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提问,解疑答难.

5.画龙点睛

1.掌握本课18个单词

2.学会使用序数词

3.学会句型When is ur birthda ?以及回答--M birthda is --

4.熟读下面基数词变序数词的歌谣,看谁记得快,用得准确。

基变序,有规律,一、二、三特殊记,末尾字母 t,d,d,f 来把ve替,八减t,九去e,th要从四加起,t变成tie,若是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6.平行训练

(一)根据句意,补全已给出首字母的单词

1. April is the f__________nth f the ear.

2. Sa is 12 ears ld.His b____________is Octber 3rd.

3.Teacher's da is n S_______________ tenth.

4 hildren's da is n ____________1st.

5. W_________is ur birthda?

(二)英汉翻译

1.5月1号_________ ______ 2. 7月2号__________________

3.12月15号____________ ___ 4. her birthda _______________

5. anuar fifth

三、提高拓展

(一)选择

1.__________ is ur birthda ?

A.Wh B.Where C.H5

篇2:七年级新课标地理教案

《地球仪和经纬网》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地球仪与经纬网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广泛运用,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好素材,本节也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了解地球仪的结构及作用,知道纬线与经线的特点,掌握纬度与经度、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⑵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3.教学重点 ⑴纬度与经度的划分。 ⑵半球的划分。 ⑶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以上三点是学生学习地理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故为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空间观念不强,而且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 ⑴东西半球的划分。 ⑶纬度与经度的划分。 ⑵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5.教材处理 ⑴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人教版与湘教版教材中的图片、学生的座位、经纬网模型,并引入杨利伟在太空中所拍摄的地球录像等,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 ⑵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把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比较探究,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能力。 ⑶精心设计活动。活动的设计突出探究性、趣味性,通过观察、游戏、小制作等活动,落实三维目标。 二、说教法 1.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合作组成学习小组,组员有明确的分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强化学生在信息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2.表格法:设计表格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便于知识的梳理,增强学生的记忆。 3.游戏法:在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寓教于乐,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问题解决式教学: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5.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发挥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1.学会读地球仪,运用经纬网地图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 2.学会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 3.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地理事物。 4.学会合作学习,增强互动能力。 四、说程序 (一)导入新课 播放杨利伟在太空中拍摄的录像,然后老师讲述:杨利伟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的面貌,而我们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如何看清地球的面貌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展示地球仪。 设计意图:引入热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新课 1.地球仪 要求各小组观察小地球仪,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面貌有哪些不同?其作用是什么?地球仪上有哪些重要的点和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线和纬线的定义后,课件展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模型图”,让学生用鼠标拖动名称(北极、南极、赤道、地轴、经线、纬线)到正确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经线与纬线 教师展示“经线与纬线填充表格”,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探究经线的问题,一组探究纬线的问题,各小组发言人在讲台上用经纬网模型介绍本小组的结论,师生共同明确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表格的引导下自主探究问题,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增强地理学习能力。 3.半球的划分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⑴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你认为哪一个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为什么?⑵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及180°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以20°W和160°E?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化难为易,通过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展示“高、中、低纬度分布图”,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拖动备选答案(高纬、低纬、中纬各两个)到图中正确的位置上,如拖动的位置错误,备选答案则自动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利用交互式课件,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5.经纬网 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纬网的概念,课件展示“班级座位表”,让学生明确如何用排、行确定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然后给排、行填上相对应的纬度及经度,使学生知道可用相对应的纬度及经度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然后开展以下游戏活动。 ⑴教师念出经纬度,请位于此位置的同学站起来。 ⑵依次请位于以下位置的同学站起来: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⑶分别请位于低、中、高纬度的同学站起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体验,亲自实践,化难为易,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突破学习难点。 游戏后,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5.9度)发生了8.7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这次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国,夺走了30万人的生命,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同情。为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谊,帮助灾区人民抗灾自救,中国政府决定向印度等受灾国提供总金额为2163万人民币的紧急救灾物资和现汇援助,截至4月15日,我国内地民间援助印度洋灾区捐款累计达2.8亿元。请学习小组查找小地球仪,合作完成:找出此次地震的位置,读出印度洋海啸中影响较为严重的城市科伦坡、班达亚齐的经纬度。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热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㈢总结: 利用毛线、作物的秸杆制作经纬网模型,同桌同学利用自制的经纬网模型,一人报经纬度,一人指出其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制作中运用前面所学知识,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深化。 纬线和经线填充表格

篇3:七年级新课标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知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情感目标: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教材分析是: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水平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但是由于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甚小,所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正圆球体,这样可以为人们研究地球提供方便。

关于“地球仪”的教材分析是:地球虽然只是宇宙中一颗小小的行星,但对于人类来说体积还是太大了。为了更好的研究它,建立空间概念,人们仿照地球按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仪。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经纬线在实际的地球上是看不见的,经纬度的划分也是人为规定的。地球在不停的绕假想的轴---地轴转动,地轴目前指向北极星,它与球面的两个交点分别是南极点和北极点。为了让学生明确,可以使用地球仪模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教材分析是: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假想的。课本上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观察、总结经纬线的特征。

[教学方法建议]

关于“地球的形状”教学建议:在课前教师要准备地球仪,每人一个(或2---4人一个)。建议采用观察法和讲述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看图片或动画,补充一些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资料,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并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对地球准确形状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按照所给数据计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再引导学生思考21km与地球平均半径的比值,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正球体。利用学过的公式,计算赤道周长,使学生知道赤道是地球上的圆,为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埋下伏笔。

关于“地球仪”的教学建议是:建议用观察法、讨论法和演示法。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观察作业,注意作业内容要明确、清楚,如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地球仪如何摆放?地球仪的“身子”形状如何?地球仪是否转动?如何转动?学生在观察和小范围的讨论后,教师通过提示、追问等将学生的思路明确,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回答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切忌教师自己讲述或将答案直接写成板书灌给学生。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地球仪比地球缩小的倍数很大,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为以后讲经线和纬线、经度的划分打基础。为了使学生明确地轴的作用,可以先提出问题“球是如何转动的?”让学生用篮球演示球在地上乱转的情况,再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绕地轴斜着身子转动的情形,通过演示试验使学生明确地轴在地球自转中的重要性。在提出问题“地球斜着身子转动,地轴指向哪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明确地轴、两极的位置,形成空间概念

关于“经纬线”的教学建议:利用讲述法、小组讨论法和问题解决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仪上纵横交错的线叫经纬线,它们是认识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方式,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成网状就是经纬网。对于经线、纬线知识,重点在于了解经纬线的特征及其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4—6人一组,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征,15---20分钟之后进行小组汇报讲解。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同学观察经线和纬线,对照课本介绍,汇报时自己小组制定介绍经线与纬线的方法。学生充分活动、观察、介绍之后,教师对各组同学的表现给与肯定和补充,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组讲解方法的优劣,介绍对比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明确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最后引导归纳、对比总结、列出表格。归纳时重点强调:纬线是不等长的圆,经线是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它们是经纬度划分和半球划分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经纬线的概念,可以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认识,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分层次教学。

篇4:新课标七年级unit8教案

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日期表达法(月份,日期)

2.理解生日更多的含义并学会谈论自己,同学以及父母家人的生日。

3.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二,教学向导

语言功能语言目标

谈论日期月份的使用

序数词的使用

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语言结构重点词汇

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s所有格形式

询问年龄(标准用法)months of the year

ordinal number 1st-31st

birthday party,speech

contest,school trip

学习策略与思维技巧跨学科学习

角色扮演

自我评价艺术:制作小挂历

数学:计算

社会实践:制作日程安排

三,主要词表

1,月份(months of the year):January, Feb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月份的名称可以用前三个字母来缩写,一般情况下May,June和July没有缩写形式。

2, 日期(ordinal numbers):first(1st)-thirty-first(31st)

3, 句形应用(talk about birthdays):

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

How old are you?

I`m …

四,主题思维及任务形活动

Number game

Class birthday calendar

Personal calendar

说明:此处可以游戏形式出现,例如询问数位学生的生日,然后列表。也可以用一些日历来提问。可以让1到31号(学号)的学生按顺序说“I`m

number … & I`m the …(序数词)”来完成数词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制作小组生日表和个人日程表。

例:表1:小组生日表

篇5:七年级新课标英语课件

七年级新课标英语课件

七年级新课标英语课件

教学步骤

一、第一教学环节: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关键词自我检测,完成自我评估,复习所学的重点词汇,完成第l部分的教学任务。进行关键词自 我检测,完成自我评估,复习所学的重点词汇,完成第l部分的学习任务。

二、第二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探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在筑词表上进行筑词活动,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途径记忆单词,完成第2部分的教学任务。

2.引导学生根据上网查询的结果写出某些名人的出生年月,对学生不太了解的人物,教师可做说明,完成第3部分的教学任务。1.在筑词表上进行筑词活动,学会采用各种有效途径记忆单词,完成第2部分的.学习任务。

2.根据上网查询的结果写出某些名人,的出生年月,对不太了解的人物,可向老师询问,完成第3部分的学习任务。

三、第三教学环节:合作交流,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ust fr fun!游戏活动,复习、巩固所学的When is ur birthda? M birthda is…等句型和语法知识。进行ust fr fun!游戏活动,复习、巩固所学的When is ur birthda? M birth.da is…等句型和语法知识。

本课总结

通过单词检测、讨论填空和游戏等一系列复习手段,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复习和巩固,不仅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教授学生了解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板书设 计

Unit 8 When is ur birthda?

Self chec

单词: birthda, date, nth, anuar, Februar, March, April, Ma, une, ul, August, Septeber, Octber, Nveber, Deceber, speech, cntest, trip, part, event, art, festival, pp, cncert, chrus, lecture, usic

句型:When is ur b irth da? M birthda is …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写作。

这是莉莉三、四月份的部分学校日历,请根据下列信息介绍一下她当时的学校活动。 至少6句话。

March

27th 28th 29th 30th 31st

Art festival / Schl trip / Schl eeting

Art festival

lst 2nd 3rd 4th 5th

Basetball gae T’s birthda  / /English speech cntest

E:Lil has an art festival n March 27th.She ges n a schl trip 0n March 29th.She has a schl eeting  n March 31st.On April 1st she has a basetball gae.It’s T’s birthda n April 2nd.She ges t0 his birthda part.On April 5th she has an English speech cntest.

个性练习设计

调查学生共同喜欢的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欢的日子和理由,但理由也许各不相同。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先制作一个小英文日历,标出各个月份的名称,然后进行调查,标出本组成员喜欢的日子并简单谈论理由;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进行汇报;最后根据各小组汇报的情况,寻找出同学们 共同喜欢的日子。此项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交流中熟练运用。

篇6: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教学分析:

重点:加强数学意识;

难点:数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与数学交朋友

1、数学伴我们成长

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天就遇到数学,数学将哺育着你的成长。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你变得更聪明了。

从生活的一系列人生活动中,我们会逐渐意识到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数、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图形的位置有关。另外,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2、人类离不开数学

自然界中的数学不胜枚举。

如:蜜蜂营造的峰房;电子计算机等等。

从生活中的常见的天气预报图,从经济生活中的股票指数,到某些图案的组成:

篇7: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风筝》教案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风筝》教案设计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风筝》教案设计   威宁县哲觉镇第二中学  母昌柏   一、教学理论依据 1、教材分析: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运用朗读教学,以多种形式的读将多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其中。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的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 2、学生分析: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对鲁迅没有很多了解,所以对作者介绍要花一定的时间但又不能占据主角。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积少成多,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另外,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亲情,创设一个对话情景,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完成角色互换,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与提高。 总之,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 三、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层现的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 2、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三月三》MP3、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读,创设情境 1、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2、读这一首小诗,看看它又写了什么?(幻灯1): 你放飞一个你 我放飞一个我 蓝天真小呀 你看 我们快活的姓名 正在悄悄靠近它们在说悄悄话呢 不信 你把耳朵贴在线上 听听 明确:《放风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风筝》这首散文诗。(幻灯2) (用歌曲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感情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二)记忆,认识作者 1、(幻灯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真实的自我写照。 2、勾画课前印发的“作者介绍”(幻灯4、5):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立志学医,后弃医从文,决心用文学改变国人的精神。195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指出中国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接着,鲁迅还发表了《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药》等十几篇小说。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另有杂文16本,约650多篇。鲁迅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l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三)初读,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完成填空(幻灯6): 1  憔悴可怜模样。 2  也多吐蕾。 3呆看着 出神。 4  他惊呼;  ,他高兴得跳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思考(幻灯7):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风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本文围绕什么开展回忆的?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教师:指导复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清细节。) 3、看句式说话(幻灯8): 读了 这一句,我看到了一个  的孩子。 (能从文中表现孩子某一特征的语句,言而有理即可。从本文出发,培养学生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四)研读,合作探究 找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小组讨论得出结果,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抽两组对其中两个问题向全班汇报,有不同意见,全体同学讨论解决,教师加以评述。(幻灯9):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活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明确: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前后是否矛盾? 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 明确: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4、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要让学生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要求学生要能联系所查资料,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加以回答,体现新课标中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张扬个性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五)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六)寓意,板书设计 (幻灯16): 风筝   我  毁   弟   自责反省       浓浓亲情   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虐杀   (说明:本设计是8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时的考评教案。板书设计是风筝形状,考虑到学生课前没有约定预习,另外还印发了学习资料,包括字词读音注释、作者简介、背景知识等,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探究。)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自己放在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位置上,并多给学生以鼓励。从完成的目标情况来看,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得比较成功。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没有思想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是有主观的能动性。 一、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至于本文教学的难点,我认为应是对作品中一些语意含蓄而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只有突破了这些句子学生才能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我在教学理论的运用上:1、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注重了人文思想的渗透;2、在具体的教学中,真正地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知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经验;3、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建构主义的理论精髓,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激活、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经历;4、强调了个性化和创造性阅读的原则。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全无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训导式教学,营造了民主、平等、自由、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教法选择灵活。1、激趣。以歌曲《三月三》和一首短诗引入,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引导。在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阅读的步骤、重点等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点拨。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时遇到疑难处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评。 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两节课存在的不足:1、设计有朗读的环节,但不够充分,尤其是

篇8:新课标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學習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學習兴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學習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學習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學習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七年级新生和以往初一学生相比在英语基础方面很薄弱,由于在小学英语课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在写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没有得到过训练,连音标和字母的拼读都没有掌握好。经过上学期我们几位英语老师的不懈努力,年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加强,學習态度也有所好转。但是学生整体的惰性还是很强,自觉性很差。

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學習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學習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學習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學習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學習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複習,學習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三】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

【四】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學習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學習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學習的快乐,树立學習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语,完成學習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學習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學習奠定基础。

10、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學習渠道,改进学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篇9:新课标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河北省的教育精神指引下,根据我县的教育教学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行教学,即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育宗旨,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使学生了解英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合格的中的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基本情况:

我们三位教师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英语教学。每班均有学生42名,共有168人,而这些学生中,只有少数有英语基础,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甚至有部分学生26个字母都默写不出来。像三班的女生周欣宇,还有金悦。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课堂气氛较活跃。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敢大声朗读,怕读错,怕学生笑话。

三、教材特点:

本册书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教材通俗易懂,旨在使初一年级学生基本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本册书由两部分组成,即预备篇(3个单元)和正式篇(12个单元)。本书除提供语言材料外,还配有大量插图和原声录音磁带。

四、教学目标:

通过努力,力求每一位学生能开口讲英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话。通过努力使大部分学生继续保持学英语的兴趣。能保持浓厚的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实践,以点带面,力争达三类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效率。

2、课堂上多使用英语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每单元测试一次,试卷全收全改,做好讲评工作。

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篇10:新课标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路

七年级上学期是小升初过渡的关键时期,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所以做好教学计划十分重要。作为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进取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本事有更大的提高。同时,经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英语知识,训练英语的听说读写本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本事,最终使学生从“学会英语”,向“会用英语”转变。为此,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英语使用人教版教材,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准备部分,有三个单元。重点是音标和简单基础词汇。第二部分是正式课程,分为12个单元。

本教材所牵涉的教学资料有:自我介绍,讨论本事,描述家人,谈论最喜爱的东西和日常事务等。本教材所要掌握的语法有1、be动词的用法2、一般此刻时3、一般疑问句4、特殊疑问句5、冠词6人称代词6、序数词7、名词变复数8、情态动词can的用法

三、教学任务规划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忙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本事构成有效的策略

2、掌握必须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想象本事。

四、教学措施

1、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2)培养科学记忆单词的习惯;3)注重课堂和课下衔接,培养书写规范化习惯;4)培养专心听讲,进取思考,大胆参与的习惯;5)提出要求,注意检查落实,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做笔记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教材,精炼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

有交流才有提高和提高。共同研究教法,经常性进行组内互听互评,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将以往实效性强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温故知新,灵活运用。在平时的常规课堂教学时,力求教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发挥学习主动性。

3、注意传授知识与及时评价相结合,强化反馈,强化落实。

在课堂上力求把每节课的'每个知识点,如语音、词汇、语法讲清楚讲透彻。针对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练多次,但学生仍未掌握的情景,要注意及时把知识传授和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课前2分钟,行教师检测与自检,并及时讲评。

再次,有效的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坚持口语课堂交互活动的生命力。口语课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使课堂的交互活动始终处在一种“动态”、“进取”、“参与”、“合作”、和“成功”的状态。用一个月时间进行高密度口语专项训练。

5、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6、抓好单元过关,及时查漏补缺。

7、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提高英语兴趣,争取获得好成绩。

共计27课时,初一英语是初中英语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每一章节都是教学的重点和易错点的集中区域。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当进取准备,不能疏忽大意,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执行最准确的教学行为,相信在教师们的努力下,初一课程必须能为学生所宜授。

新课标七年级总复习资料

新课标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Unit8Whenisyourbirthday导学案及测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新课标

语文七年级上册《夏感》新课标教案设计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的教学总结

初中英语新课标

新课标英语

新课标七年级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新课标七年级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