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雄胡光明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灰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习英雄胡光明(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灰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学习英雄胡光明

篇1:学习英雄胡光明

我是一个奉节人,为每个有成就的奉节人而骄傲,胡光明就是其中之一。41岁的胡光明只是一名普通的司法所长,他生前的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当他辞世后,成千上万的人为他惋惜,这就证明:伟大往往源自于平凡。

胡光明在前往江苏省为奉节籍14名农民追讨工钱的时候,悲惨发生了。22XX年2月14日,胡光明在行车途中不幸以身殉职。千里讨薪,竟付出生命的代价!这说明拖欠农民工钱的问题积淀得太久太久,追欠太难太难!它不仅让我们的总理亲自参与,为熊德明一句真话动真情、动真格,为农民主持正义,追回欠款。

是什么让胡光明这样热爱农民、忠诚于农民呢?也许是因为胡光明的这样一句话:“党把我这样一个农村娃培养成了干部,为农民兄弟办实事,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在接任司法所长9年的时间里,他刻苦学习法律知识,掌握为农民维权的武器,成为司法行政工作的行家里手;调解纠纷、解答群众咨询、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理清办案思路、写法律文书,他经常忙得废寝忘食;最为可贵的是,为农民讨欠,他不怕做“赔本的生意”,再远的路也要去,再难的“关”也要攻,生命不息,讨薪不止……

胡光明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司法所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事业心和共产党员的模范行为,始终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忠于党,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的革命精神;体现了忠于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心系群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忠于法律,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体现了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铸就了他辉煌的人生。

其实,如果真的要我来赞扬胡光明的话,我只能说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他用生命描写了“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深刻内涵。胡光明死了,我们不需要一味的来哀悼他,我们只需要牢记胡光明的英雄事迹,来勉励自己前进。

我愿世界上多一点像胡光明的人……

篇2:光明:用学习翻新

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以典型的《第五项修炼》的语言,回顾光明乳业从一家历史悠久的国企到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的发展历程,

光明乳业有着9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光明乳业的前身“上海市牛奶公司”的牛奶一直供不应求,在上海建了九个乳品厂,划定势力范围各司其职。但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消费者的牛奶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在达能等国际巨头,伊利等业界新秀的步步紧逼下,光明乳业只能以变革求生存。“公司惟一不变的,就是不停地变化,”王佳芬说。

“在市场经济中叱咤风云、经久不衰的企业,一定是学习型企业,”王佳芬认为,在变化迅速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生存的基础就是具有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哪怕是学到博士、博士后,都是不够的。光明乳业要在快速发展中做到赢利支持增长,就必须对管理模式、组织能力、系统思考能力,进行全面提升,“永远不能认为,我已经够了,”王佳芬指出,“在飞速发展的企业中,必须要有学习的心态。”

热爱学习的王佳芬致力于在光明打造一支“学习型”团队,这个团队的目标是做中国乳业的领跑者,让“全国一片光明”。1995年,当王佳芬第一次读到《第五项修炼》时,她“一下子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当时她刚在华师大进修完国际金融课程,为了这本书,她又特地带了管理团队,回到学校去听这门课。“我是那么喜欢它,《第五项修炼》的原理对今天企业非常有价值。”王佳芬认为书上内容对中国企业而言,有着很大的实用性。

建学习型企业,领导是关键

在王佳芬的领导下,10多年来光明乳业得到了超常规成长,她掌舵光明乳业的诀窍,正是其出众的学习能力。作为一名事务繁杂的大企业掌门人,王佳芬坚持每天早晨看一个小时的电视新闻,晚上阅读十份报纸,每月读完一本管理学著作。她认为,建设学习型企业,掌门人的态度是关键,在学习方面,她更是堪称公司典范。例如,光明乳业在推进信息化进程时,由于公司拥有众多老员工,曾有相当难度,而当50出头的王佳芬拿出亲自设计的PPT,开了一次形势报告会后,所有的员工都明白该学电脑了。

“带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我觉得自己太不够了,惟有不断学习。”在采访中,王佳芬兴致勃勃地谈到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她在阅读杂志时看到“美军作战守则”,敏锐地感觉到军队管理对企业发展是一种启迪,就想列入自己的报告,和众多网虫一样,她立刻想到了网络,结果一查就查到了。同事说:“没想到王总查网的能力那么强。”“他们以为我只会看报,”王佳芬说起这件事相当的骄傲,“查google,东西都在里面。”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乳业市场,光明乳业的领跑地位正不断受到挑战,王佳芬坦言她身上的压力很大。面对激烈竞争,王佳芬觉得“自己还很不够”,为追求光明乳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她只有去学习。在给下属开会时,她力图每次都能给他们传授新知识、观点,她给自己设定的要求是“每次报告必须不一样”。执掌光明乳业来,王佳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学的还不够,抱着这种兢兢业业的学习态度,光明乳业的学习型队伍逐渐成型。

薪酬双轨制,构建学习团队

光明人认为,光明最大的竞争力,在于具有很强的变革和学习能力的团队;而王佳芬对光明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她设计并确立了促使这个团队具有变革和学习能力的机制,

的确,对光明乳业而言,仅仅一个王佳芬是不够的,构建一个学习型团队才是关键。

对由国企改制而来的光明乳业来说,如何构建学习型团队是个莫大的难题。但在王佳芬一系列铁腕举措下,光明员工的学习行动蔚然成风。据说,一位进入光明不久的新员工曾戏称:“刚从学校毕业,结果又进了一所学校。”光明的公关经理龚妍奇也笑着说,在王佳芬的领导下,“我们哪敢不学习啊”。

90年代中期,光明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当时王佳芬认为,企业虽改制成功,但员工思想尚未实现转型。“那么多的老员工,一定要让他们跟上。”光明便和上海大学合建了光明进修学院,对那些骨干员工进行为期32周的培训,毕业后这些人成了光明乳业“市场经济发展中第一批骨干力量”。如今的光明乳业培训之风依旧,据王佳芬介绍,每年光明有几百次培训,“平均下来每天就有一次”,而且培训内容的目标性越来越强。

而后,王佳芬实施了一项更为大胆的人才工程。她花相当大的成本从外企请来职业经理人,并给予不低于外企的工资待遇。这样的工资远远超过老光明人的收入水平,王佳芬称之为“薪酬双轨制”。当时很多老员工曾颇有怨气地说:“老总不喜欢我们老光明了,他喜欢职业经理人。”

“引进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使公司整体水平提升,”王佳芬认为,通过职业经理人的言传身教,职业经理人的好做法可以迅速成为公司的制度和规则。职业经理人进光明时习惯用E-mail,这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电话通知、红头文件就形成了冲突,电话可以说了不算,而E-mail中的收件人、发件人、主题等等一应俱全,责任一清二楚。“外企强调个人负责、岗位明确”,光明乳业借以顺利明确了岗位责任体系,并养成了员工必须负责任的习惯。

“薪酬双轨制”大大地触动了老员工的观念和自尊,一时间学习之风大盛。王佳芬同时宣布,设立“双轨制”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双轨制”,老的管理人员如果专业水平、敬业精神、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达到了相同的标准,能够胜任这样的专业岗位,收入也能达到这个标准。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学习成了光明的主旋律,两年后王佳芬就取消了双轨制,老光明与职业经理人顺利接轨。

“老员工能在光明留下来,绝对是凭借学习能力,否则早被淘汰了,”谈及过去发生的巨变,王佳芬颇有感慨地说。

业绩导向,看重学习结果

“系统是活的,有自己的心智,”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特别指出,很多组织面临的问题,就是组织的共同愿景无法形成。

在光明引进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王佳芬认为光明需要共同塑造企业文化,她以“共同愿景”打造光明乳业的新战线,逐步形成一个全新的组织文化。王佳芬表示,在当今社会,保持员工的个性化尤为重要,而凝聚光明上万员工的手段就是“共同愿景”――跻身世界乳业10强。

王佳芬给光明带来的是一个以业绩为导向的新策略。“学习是要有结果的,在光明学习能力就体现为业绩好,”王佳芬表示,对于那些非常愿意学习,又有业绩的员工,光明会积极表彰。此外,学习能力并不等同于学历,“学历只说明受教育的程度,并不能代表学习能力”。

王佳芬曾在与两位新提升的老总对谈时,询问他们有哪些缺点。两位老总说,其他缺点都可以克服,就是一点,学历太低,“给王总塌台,没给王总长面子”。王佳芬当即表示,光明是在选领导,不是在选教授,长面子的只有“业绩”,提拔员工并不是因为“你学历有多高,而是你学习能力够强”。

光明打造以业绩为导向的组织结构,坚守“跻身世界乳业10强”的“共同愿景”,终于使光明乳业杀出重围,成为乳业中的明星。

这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学习型组织。“组织的设计往往让人看不清楚任何重要的互动,”圣吉指出,“杠杆解位于互动中的位置,无法由你所掌握的片段看出。”对光明乳业而言,在赢利支持增长的前提下,学习将永无止境。

来源:人力资源报网

篇3:学习胡万春事迹心得体会

宜君县在深入开展向胡万春、张明俊同志学习活动时,将其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相结合,与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相结合,切实加强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刻剖析,认真整改,努力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力促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发挥先进典型作用。胡万春、张明俊同志作为我省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要求的先进典型,是全省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全县375个基层党组织6046名党员迅速行动,把开展向胡万春、张明俊同志学习活动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示范培训班精神紧密结合,深入学习胡万春、张明俊同志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的感召和激励作用,促使每一名党员争做时代先锋,为党旗增添光彩。

与“深化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相结合,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胡万春、张明俊同志一心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将先进典型的精神融入到为民服务中。县、乡两级领导干部深入全县178个村通过开展“四访四调研”活动,全面掌握村情民情;先后为包扶村争取各类项目185个,办理实事好事198余件;驻村工作队深入群众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200人次,发放科普材料1.2万份。

与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全县各级党组织都把向胡万春、张明俊同志学习活动,同开展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相结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胡万春、张明俊两名同志的先进事迹,并以此为镜,对照检查,查找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扎实进行整改,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树立起“主动作为,廉而又勤,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基层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篇4:学习胡万春先进事迹材料

胡万春,男,汉族,中专文化程度,1973年10月出生,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至11月任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村委会委员、村文书,12月至6月任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村文书兼青龙组组长。曾获得南郑县“党员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等荣誉称号。

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206月28日清晨,南郑县普降大雨,碑坝镇暴雨如注,山洪、泥石流瞬间暴发。西江村因三面环山、坡陡沟深,山洪来势凶猛,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胡万春同志在接到村民张富荣家中受灾的求助电话后,顾不上自家房屋也被雨水泡、面临垮塌危险的情况,前往排险。在途经蔡家河坎时,看见村道拱涵口被大树堵塞,洪水漫过路面已近一米,唯一通村砂石路和排洪涵洞即将被洪水冲毁,胡万春立即冲进黄泥浪里,徒手掏挖乱石、树枝等堵塞物。由于树干紧紧卡在涵洞口,又受地形所限,几次尝试都未能拽出。山洪越来越大,情急之下胡万春拼尽全力用肩顶扛,树干顿时松动,洪水涌入涵口,强大的吸力将胡万春卷入涵洞,并冲下70多米深的山谷河道。镇村干部群众300多人次连续4天对27公里河道反复搜寻,只找到了胡万春同志的裤子、安全帽等物品。胡万春同志在抗洪抢险的危急关头冲得上,在生死考验面前豁得出,为群众和集体利益,奋不顾身,英勇献身,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和英雄本色。

履职尽责、一心为民,体现了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胡万春同志先后三次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同时兼任村文书9年。任职期间,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村组各项工作事务中,上级交办的任务不打折扣,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不推诿拖拉。在落实各种惠农政策上坚持原则、克己奉公,从不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群众只要有困难,他都会放下自己的事,第一时间帮忙服务。开春,本村78岁的汪忠李老人给胡万春打电话请求帮助办理养老补助开户存折,正在抢栽烟苗的胡万春放下手头的农活,步行3公里山路赶到老人家中采集信息,当天到镇上办完手续,将存折送到老人手上,而自己地里未栽的烟苗已经蔫死。这样的事经常发生,他不光要跑腿,有时还要垫钱。,村“两委”决定修进村水泥路,在项目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工程队需1万元动工保证金,胡万春主动垫资,使工程顺利进行。村民陈开富的农田被电站引水渠冲毁,他一趟又一趟去找电站老板协调,给陈开富争取到4000元的赔偿金。胡万春同志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追求,舍小家、顾大家,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忠实履行了一名农村基层干部的神圣职责。

情系乡亲、带领致富,赢得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戴。西江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村民致富无门路,生活贫困。19,担任村民组长的胡万春经乡镇党委推荐,在县委党校学习,取得了中专文凭,是山区少有的文化人。,同样在贫困中煎熬的胡万春响应县上号召,在村里率先种起4亩烤烟,一季下来竟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通过几年的钻研摸索,胡万春掌握了烤烟种植、烘烤技术,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烤烟专家,也是脱贫致富的第一批能人。过上好日子的胡万春惦记着其他贫困村民,主动上门传授烤烟种植技术,提供资金帮助,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村上13个烘烤房都是胡万春一手建设,临近的几个村也经常请他进行技术指导。村民遇到烟叶防病、烘焙等难题,他都毫不保留给予传授指导,从不收取任何费用。村民杨涛因缺乏技术,第一炉烟叶几乎全被烤焦,胡万春得知后,一连两天两夜手把手传授烘烤技术,使杨涛当季收入6万多元。盖起了新楼房的杨涛逢人便说,“我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全得感谢万春!”,如今,西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烤烟村,20人均纯收入达到9280元,胡万春直接帮扶的7户村民种植烤烟160多亩,户均年收入10多万元。胡万春同志勇于开拓创新,坚持产业富村、产业富民,立志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在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中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胸怀大爱、助人为乐,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胡万春的哥哥1993年因车祸致残,嫂子又病逝,胡万春主动照顾哥哥,抚育两岁侄女,肩负起两个家庭的生活重任。两家37亩烤烟全靠他种植,弟弟当起“大哥”,支撑起两个家庭,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胡万春团结邻里、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群众有困难,他总能倾其所有,尽力帮助。他时常说,自己不当干部,也要多做好事。有的村民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他见了就伸手扶一把,有的村民忙了顾不了上街买东西,他就主动代买回村。不论哪家村民修房造屋、婚丧嫁娶,只要他知道了,都会前去帮忙。6月的一天凌晨,村民朱以鹏的父亲去世,家中只有年迈的母亲,胡万春第一时间组织邻里帮忙处理后事,每当提起此事,朱以鹏夫妇总是感激自己有一个好邻居。胡万春同志的义举和热心赢得了当地群众称赞和好评。他失踪一个多月,还有不少村民沿河道自发搜寻,大家一直念叨“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真舍不得他走”。胡万春同志为人忠厚,胸怀大爱,始终不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

篇5:学习胡万春先进事迹材料

6月28日凌晨3时至6月28日11时许,我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220余毫米,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民房倒塌,交通、电力、通信中断,群众被困,灾情告急。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遇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西江村两委委员、村文书兼青龙组组长、共产党员胡万春同志临危不惧,深入防汛救灾第一线,亲自查灾排险,组织青龙村民组村民开展抢险自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但胡万春同志在保护通组道路和村民烤烟免受损失排洪抢险被洪水冲走,至今下落不明。

胡万春同志是我镇抗击“6?28”特大山洪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全镇 名共产党员中的'优秀代表,是全镇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他忠诚履职、率先垂范,用党性和生命保护通组道路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谱写了一曲牢记宗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动人赞歌,赢得了全镇党员和群众的普遍赞誉。为大力宣传胡万春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防汛救灾正能量,加快全镇灾后重建步伐。镇党委决定,在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胡万春同志学习活动。全镇机关单位和农村、社区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向胡万春同志学习。

学习他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的献身精神。6月28日8点左右,西江村青龙村民组因特大暴雨袭击,引发山洪爆发。面对瓢泼大雨,村两委委员、青龙村民组长、共产党员胡万春接到村民张富荣险情电话告急,不顾自己房屋遇险,毅然离家查灾。当胡万春行走在查灾途中,看到村民刘文义一个人吃力地掀动檩条挡水保庄稼时,他主动上前搭手相帮。10多根木檩条在他的帮助下,及时阻挡住了奔流的山洪,村民刘文义的庄稼保住了。10点许,胡万春离开刘文义排险处准备去电话告急的张富荣家查看灾情,行至蔡家河沟处,他看见狂奔的山洪严重威胁着通往青龙组的村道和路边村民种植的烤烟,就一个人冲进浑黄泥浪里徒手掏挖乱石、泥沙、树草混杂物堵塞的涵洞。因为巨浪滔滔,涵洞堵塞得很紧,一个人只能是徒劳,他便起身叫来附近村民李长红和朱以鹏协助。在泥浪里,三个人齐心协力地掏涵洞,这时候,一根断树桩连着树疙瘩死死堵塞着涵洞,李长红和朱以鹏体力透支,怎么也难以拔出断树,胡万春见状就冲上去用肩膀顶住断树棒一阵猛摇,涵洞疏通了,但集聚地洪水瞬间奔泻,巨大的吸力将胡万春连同树桩卷进湍急的洪流,冲进了数十米高的深谷。经镇、村组织干部群众全力搜救至今下落不明。但他那种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精神值得全镇党员干部学习。向胡万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紧要关头,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临危不惧,冲锋在前。

学习他忠诚履职、一心为民的敬业精神。胡万春同志今年42岁,1995至1998年担任西江村青龙村民组组长,1998年11月至2001年11月任西江村村两委委员和村文书,2011年10月至今任西江村村两委委员、村文书兼青龙村民小组组长。

该同志先后任职以来,忠诚履行肩负的工作职责,一心为全村人民服务。任职期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村、组各项工作事务中。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从来不打折扣,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从不推诿拖拉,在推进工作上尽职尽责,在服务群众上尽心尽力。2014年“9.9”洪灾和2015年“4.1”洪灾相继发生,胡万春同志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工作。在道路、堰渠、饮水工程恢复中,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胡万春主动请求村两委分担任务。具体实施中,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下基础、抬石头、砌保坎等脏活、累活不拈轻怕重,一身泥巴一身汗,不叫苦不叫累。在任村文书工作上,敢当全村群众的公仆。村民们需要盖公章、报资料、办相关手续,胡万春从不吃拿卡要。不分远近亲疏的人办事,自己私人的事务再忙他都能放得下。有的村民住居偏远,只要一个电话打来,他就登门服务。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作量大任务重,为了按时完成任务,胡万春经常加班赶进度,因为他工作负责,周到细心,他所办理事情和填报的表卡册没有问题和失误。群众满意,村两委放心。在执行各项优待、惠农民生政策上,胡万春同志坚持党性原则、克己奉公、主持公道。向胡万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把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与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舍小家、顾大家,忠实履行工作职责,一心为民、服务群众。

学习他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好人精神。胡万春同志团结邻里、与人为善,具有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怀。不论那家村民修房造屋、婚丧嫁娶之类的大凡小事,只要他知道了,就要献上自己的一份力。有的村民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他见了就要伸手扶一把。有的村民忙了顾不了上街买东西,胡万春就主动代买回村。青龙堰是青龙农田灌溉的主要堰渠,但在每年雨季,洪水翻堰威胁着堰坎下的农户和庄稼。每在这个时期,胡万春总忘不了及时排水。他时常说,自己不当干部,也要多做好事、多当好人。胡万春做好事当好人,对邻里乡亲说到做到,对亲友也照顾关怀。家境并不宽裕,在他哥哥腿残、嫂子病逝后,动员妻子把他侄女从3岁抚养到现在,省吃俭用,没有叫苦叫累。

学习他致富不忘群众、追求共同富裕的精神。胡万春同志不仅是一名普通的村、组干部,更是一位致富不忘群众,积极追求共同富裕的领头人。青龙村民组是全村最边远的一个高山小组,全组34户,135 人,居住分散,全靠耕种微薄的山地赖以生存,经济基础十分脆弱,很多人家庭处于贫困状态。从小生长在青龙组过着贫困日子,17岁丧父的村文书胡万春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怎样才能使青龙人脱贫致富呢?1997年,碑坝镇引进烤烟生产项目,胡万春眼前一亮,看到了致富希望。他参加了镇上的烤烟生产动员会后,决定发展烤烟生产。这样的新项目,究竟在青龙是否适应?使得种惯了水稻、玉米的青龙人来说,一时难以接受。胡万春拜烟技员为师,认真学习了烤烟生产技术后,义务给种烟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他鼓励大家说:“你们放心种吧,这个项目投资又小,见效又快,效益又高,我负责教你们学习种植、管理、烘烤技术。”在胡万春的带领下,青龙组最贫困的6户人,报着试一下的态度,当年种植了少量烤烟,胡万春为了帮助他们致富,经常到种烟农户的烟地里、烤房内传授技术,李长红、蔡少林连年坚持种烟,6年后用出售烤烟积攒的钱把家搬出了碑坝大山,2014年,7户人种烟165亩,产值80余万元,户均达10万多元,朱以鹏也修起了漂亮楼房。胡万春致富不忘群众、带领乡亲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得到了政府肯定,他曾荣获县级党员示范户、科技示范户荣誉称号,妻子也被县妇联评为优秀女致富带头人。

胡万春同志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心系群众、冲锋陷阵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镇党委号召全镇党组织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向胡万春同志学习活动,力求见到实效。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和组织学习胡万春同志的先进事迹,让他的感人事迹真正深入人心,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胡万春同志为标杆,像胡万春同志那样做人、谋事、创业,在全镇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胡万春式的先进典型。各村、社区、单位党组织在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要把学习胡万春同志的先进事迹与做好防汛抢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结合起来,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像胡万春同志一样,牢记使命,争创佳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胡万春先进事迹材料

胡敏:突围英语考试词汇学习

学习先辈,走英雄路

向英雄学习英语作文

向抗战英雄王二小学习作文

《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学习感悟

学习航天英雄聂海胜先进事迹10篇

胡优秀作文

胡忠颁奖词

胡冰雪读后感

学习英雄胡光明(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学习英雄胡光明,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