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车祸现场的急救措施与办法(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阮途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现今许多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车,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们交通日益拥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发生车祸的几率就会增加,那么在车祸发生的时候,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车祸现场的急救措施吧。
1、首先就是判断生命的体征是否变化
(1)、瞳孔是不等大的,或者就是扩大的表明是有严重性的脑部的损伤。
(2)、呼吸如果是不规则的、呼吸困难或者是呼吸停止的现象,那么就表明是有脑损伤或者高位的颈椎损伤的、胸部外伤或者呼吸道梗阻的伤害。
(3)、脉搏弱,或者是摸不到的话,就是表明出血是多的,可能就是损伤比较严重的了,就会是处于休克的状态的。
(4)神志不清的话就是会表明是有脑损伤或者是休克的,病情就是比较危重的了。
2 、交通的意外现场的急救方法:
(1、)需要的就是要正确的来判断伤情和受伤的部位的。
(2)、要注意正确得搬动伤员的方法,是要保护身体的脊柱和骨折的肢体的。
(3)、需要是按先救命,后救伤得重要原则,先是心肺的复苏,后是处理受伤的部位。
(4)、受伤的一定是要进行迅速的止血,来包扎伤口和固定骨折的部位。
车祸现场急救常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拥有私家车的美梦已变成了现实,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却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痛苦,根据数据统计,意外事故在我国一直居高不下,而意外事故中,车祸所占的比例又名列前茅。因此,交通事故发生后,采取及时有效地现场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车祸所致的伤害大多为颅脑脊柱外伤、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以及出血。当车祸发生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发生车祸以后,不要盲目紧张、恐惧,大家应互相鼓励,相互安慰。对失去知觉的伤员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中鲜血和分泌物,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重伤员和伤情不明者,要避免搬动以免加重病情。
发生车祸时,撞击是驾驶员最易受到的伤害。被方向盘撞到胸部后,如果伤者感觉到剧痛和呼吸困难,则有可能是肋骨发生骨折。如果碎骨进入肺叶,刺破肺泡,可能形成血气胸,引起肺栓塞,甚至导致死亡。如果车速过快、撞击力量过大,在撞车瞬间,收紧的安全带也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如果伤员出现四肢大出血,立即用皮筋、绷带或皮带将靠近心脏端扎紧,以防失血过量。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带应每隔一小时左右放松一次,以防伤员肢体因缺血而坏死。
有些车的方向盘比较靠下,发生撞击时,肝脏和脾脏等器官最易受到侵害,
假如肝脾破裂,发生大出血时通常会伴有腹痛。但这种疼痛并非难以忍受,很多伤者的神智仍会清醒,伤员常会出现休克、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说话声音低沉等症状。这时应避免移动伤员,将伤员平放,并抬高双腿,可以使血压维持更长一段时间。
对确定发生骨折的伤员,千万不要随意搬动或包扎。不得已搬动伤员时,应先确定骨折处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否则很容易让破碎的骨茬伤害到血管、神经,任何微小的失手都有可能对以后的恢复造成损害,严重的可能造成截肢。单纯的四肢骨折可以就地取材,木板、硬纸板或是有一定粗度的直树枝都可以用来包扎。方法是用绳子将2-3块木板在骨折处的上中下三个部位横向绑扎结实就行了。
心跳停止者应积极施救
对心跳停止者,可现场施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不要轻易认定死亡,因此要积极施救,不能放弃救助,一定要等到医务人员来进行诊断。因此,对全民进行简单的急救常识培训,对提高院前抢救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另外,有些人体质较强,一些症状一时可能看不出来,尤其是头、腹部受伤当时表现不明显,随着时间延长,症状就会表现出来。因此,发生车祸后,一定要留置观察一段时间,经过医生全面检查确定没有问题方可离开。
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车祸所致的重伤员中,约有2/3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在伤后30分钟内死于现场或运输途中。交通事故后对创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对于抢救伤者生命、提高伤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伤者的致残率、减轻伤者的家庭负担及社会负担、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群众由于缺乏急救医疗知识,面对事故中受伤人员时,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在抢救过程中反而加重了受伤人员的伤情。因此,当前普及急救医疗知识至关重要。
对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是急救的第一步骤,急救措施采取得越快越好。抢救人员在对受伤者伤情进行初步判定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措施。
措施一:止血
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在这里首先来了解一下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
1毛细血管出血
这种情况下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根据伤者的出血状况判断出血情况后,就要根据情况采取具体的止血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包括以下几种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方法二: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方法三: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措施二:包扎
包扎的主要目的是简易止血、保护伤口和固定。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包扎时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包扎过程中,如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切忌将骨折端还纳,否则可导致深层感染。腹壁伤致肠管外露时,应使用清洁的碗等物扣住外露肠管,达到保护目的,严禁将流出的肠管还纳。
措施三:固定
骨折时局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剧烈,并有明显肿胀或畸形、功能障碍。在进行止血与包扎后要进行骨折固定;固定时,应在骨突处用棉花或布片等柔软物品垫好,以免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固定骨折的绷带松紧应适度,并露出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流通情况。骨折急救应注意:
1、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骨折伴有休克,也要同时进行抢救;
3、对于大、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患者;
4、固定要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5、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弯曲,绑成曲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
6、包扎固定过紧也会引起神经麻痹,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7、衣服有所妨碍时,不要脱掉,直接用剪刀剪开。
措施四:转运
转运转运是现场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及时正确的转运可挽救伤者生命,不正确的转运可导致前功尽弃。
昏迷伤者的转运,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伤者应侧卧,要随时观察伤者,一旦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
对于有脊柱伤或怀疑有脊柱伤者,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出现脊柱弯曲,严禁背、抱或二人抬。
对于颈椎受伤者,必须固定其头部。
对于使用止血带的伤者,应及时松开止血带,再重新固定。
日常生活中突发危险的急救措施与常识
事故和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楼梯上跌落、野餐时被烧伤都有可能,故应为每天的突发事件做好准备,面对不同的突发状况,具体的应急措施如下:
一、火灾
家庭火灾中,65%的死亡发生在烟雾报警器失效的家里。家里着火时,打开烟雾报警器,并按照火灾逃生预案逃生。平时应定期进行火灾逃生预案演练,这样就可以保障生命安全。
(一)预防措施
1、家里要有逃生预案,还要和家里人一起演练逃生。确保逃生路线没有障碍物,门钥匙很容易拿到。
2、做饭时不要离开厨房。让物品远离火源1米。
3、无论在哪里睡觉,都不应吸烟。
(二)火灾发生中的应对措施
1、要尽快离开火灾现场,待在外面,拨打119;如果有受伤或火灾现场有受伤的人,赶紧拨打120。
2、如果被火困住,尽量趴在地板上,用湿布捂住口鼻。
3、如果衣服被烧着:不要奔跑,应躺下打滚以熄灭身上的火焰。
二、当供应的水不安全时怎么办?
1、先用自备的应急用水。
2、用灾难前冻的冰块融化的水。
3、用没有损坏的热水器和水管子里的水。放水前,先关闭进水阀门。
4、瓶装果汁和罐装水果蔬菜汁是另一个可饮用的水源。
5、如果用瓶装水,要确保其来自安全区域。
6、如果水被化学品污染,就要寻找其他干净水,如瓶装水。
7、如果缺少水清洁双手,可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清洗。
三、怎样清洁并消毒储水容器?
1、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容器表面,然后用清水冲干净。
2、往容器中加入1勺无气味的含氯漂白剂和1加仑水(约3.8升),制作漂白剂溶液。
3、盖上容器盖子,彻底摇晃漂白剂溶液,使其接触容器任何一处内表面,
4、盖上盖子,让漂白剂溶液在容器中放置30分钟,再用干净的饮用水清洗。
5、把容器放在空气中干燥。
四、停电时要怎样保存好食品?
1、将食物置于冰块里,或放在冰箱里使食物保持低温,延长保质期。
2、尽量少打开冰箱门(不开门的冰箱能让食物维持低温4个小时),先食用易腐烂的食物,然后食用冷冻的食物。
3、停电时如果冰箱的门关着,装满东西的冷冻室能维持低温48小时。如果冷冻室装了一半东西,能维持低温24小时。
4、吃完冰箱冷藏和冷冻的食物后,再吃不易腐烂的食物。
如果持续停电可能超过一天,可以用冰块来冷藏食物。
5、将罐装的、有包装的食品放在干燥和冷的地方,并保持包装完好。
6、如果不确定保存易腐烂食物的温度是否足够冷,可以用食物温度计测温度。应该在4摄氏度以下。
7、如果易腐烂的`食物(肉、家禽、鱼、蛋、剩菜)处于4摄氏度以上2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就要扔掉。也扔掉任何有异味、颜色或质地异常或摸着温度高的食物。
五、流感大流前的应对措施
1、经常用肥皂水或含酒精的消毒剂洗手
2、避免或减少与病人接触(推荐距离病人约1米为宜)
3、不要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如果没有纸巾,可以对着胳膊肘咳嗽或打喷嚏。
5、如果自己生病,要尽可能和他人保持距离。
6、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是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的最好方法。
六、一氧化碳中毒
1、如果一氧化碳中毒,要快速转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如到室外去或者打开门窗。
2、在有新鲜空气的地方打电话求助,并在原地等待救援人员抵达。
七、厨房防火
烹饪火灾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煎、炸、煮食物时要有人看守。如果需短暂离开,关掉炉子。炉子上方不要放置任何易燃物品,如布垫、木质器皿、食品包装纸、毛巾等。避免小孩、宠物靠近炉子1米内的空间。
现在每年发生都会发生许多的车祸。面对车祸只要我们能抢救及时,那么伤员还是有获救的希望的,那么具体我们在面对车祸的伤员该如何抢救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1、如何急救伤员
2、观察是否有大出血或呕吐,并观察神志、呼吸、脉搏。
(1)观察神志
可以高声呼叫,讲一些安慰的话,轻拍伤员面颊,用拳头在伤员胸骨柄上来回刺激。若没有反应,即轻拧伤员或轻压伤员的手指。如仍没有反应,可以增加拧或压的力量,确定是否昏迷。切不可以用力乱拖伤员的身体,也不能将伤员扶起或拉着伤员走动。
(2)判断是否存在呼吸
可以用右耳贴近伤员口鼻,静听伤员呼吸气流通过的声音,用面部感觉伤员呼吸道有无气体流出。同时用两眼观察伤员胸腹部有无起伏,应观察5秒钟左右。如果听不到气流音,感觉不到气体流动,看不到胸廓活动,即为呼吸停止。
(3)观察脉搏
应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手腕外侧桡动脉搏动,在喉节外侧方的组织凹陷处触摸颈动脉搏动,或在大腿腹侧根部中央触摸股动脉搏动。
3、意识丧失
操作如下:左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后仰;右手食、中指置于下颌两侧方,抬起下颌。目的是解除舌根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
如果伤员昏迷但有自主呼吸,应让伤员采用昏迷体位,具体做法如下:
(1)右上肢上举,左膝向上屈曲90度。抢救员一手推其左肩,另一手推其腰,使伤员向右翻转。
(2)伤员头部枕在自己的右肘上,以其左手腕部支持下颌。应注意使昏迷伤员保持安静并保暖,不能给伤员饮水和进食。
4、伤员神志清晰
应用语言安慰鼓励伤员,取最舒适的体位,注意使其安静,并注意保暖。原则上禁食。若一定要进食,则应少量多次地喝些饮料,一次可喝1/3杯水或饮料。
5、呼吸心跳停止
应进行现场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心肺复苏术要:判断迅速,方法正确,掌握要领,连续抢救不中断。
★ 车祸感言
★ 车祸慰问信
★ 急救措施
★ 车祸的作文
★ 车祸,考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