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谁是小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hibernate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艺术:谁是小熊(共含9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ibernat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班艺术:谁是小熊

篇1:中班艺术:谁是小熊

中班艺术:谁是小熊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能随着音乐的变化做动作,感受音乐的快慢。

2.倾听音乐,当音乐停止时迅速找到座位坐下。

3.在“抢椅子”的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钢琴、小熊头饰。

2.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已有“抢椅子”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一、打招呼。

“你们好!你是漂亮的女孩子,你是聪明的小男孩,我还知道你都是中班的小朋朋友。”

“那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二、感知音乐,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一)感知音乐。

1.师:“老师这儿有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拍拍手、做做动作吧。”(钢琴伴奏B段音乐)”刚才,我们是怎么拍手的?”

2.师:“我们跟着这段音乐围着圆圈走一走吧。”

师:“刚刚我们是怎么走的.?”

幼:走的时候,一会快,一会儿慢。

师:为什么要一会快,一会慢?

幼:因为音乐的节奏一会快,一会慢。

(幼儿按顺时针方向随B段音乐有节奏地走一走,走时提醒幼儿注意听好音乐哪里快,哪里慢?音乐“叮”响起,幼儿就坐下。)

(二)学唱歌曲。

1.师: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椅子,自己的家。原来,一个娃娃一个家。可是,有一个小动物却没有家,它是谁呢?

教师清唱歌曲A段。

师:原来是小熊没有家。(出示小熊的头饰)

2.师:小熊是谁呀?(教师用手有节奏地指小朋友)我们要找到它。(将这句话唱出来)

师:小熊是谁呢?我们把它找出来,好吗?

音乐A段+ C段。幼儿坐在椅子上边唱边跟老师表演。在C段音乐时,教师给一幼儿戴小熊头饰,用手指向他,唱:小熊就是他。

3.师:再来找一找,看看还有没有小熊了。

根据完整的音乐,幼儿在圆圈上边走边唱边地表演。

三、快乐游戏。

1.师:小熊一会儿是你,一会儿是他,那小熊到底是谁呢?我们来玩一个“抢椅子”的游戏,就能知道谁是小熊了。

2.师:游戏该怎么玩呢?我们跟着音乐在圆圈上走一走、唱一唱、跳一跳。听到“叮”的声音时,就找一张椅子坐下来。如果你没有找到椅子,那你就是小熊了。

幼儿游戏。

师:第一只小熊找到了。

师:(对小熊说)小熊小熊,请到中间来休息一下,待会儿和我们一起唱歌,看我们做游戏,好吗?

为小熊戴上头饰,评价幼儿的表现。

3.师:再来找一找,还有谁是小熊呢?告诉你们,这次会有两只小熊被找到,看看他们到底是谁?

第二次游戏,拿掉两张椅子放在圆圈中间,引导中间的小熊一起唱。

师:哈哈,又有两只小熊被我们找到了。

4.师:我们继续找小熊,这次会有三只小熊被找出来。

第三次游戏,拿出三张小椅子放在圆圈中间,找出三只小熊。

5.师:还有小熊吗?我们再来玩一次,看看这次会有几只小熊被找到呢?

第四次游戏,拿出四张椅子放在圆圈中间,找出四只小熊。

四、结束部分。

“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这个小游戏了。今天你们玩得高兴吗?累不累?今天我们就玩到这里,下次我会带更好玩的游戏给你们,再见。”

篇2:小班艺术谁是小熊教案

小班艺术谁是小熊教案

小班艺术谁是小熊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小跑步动作。

2、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3、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当音乐停止时迅速找到座位坐下。

活动准备:

幼儿会玩抢椅子的游戏 事先教会幼儿唱《谁是小熊》的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

2、 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

3、 复习歌曲:《谁是小熊》

二、基本部分

1、 师:刚才我们唱的是什么歌曲?今天老师要小朋友帮这首歌曲边一些动作,你们愿意吗?

2、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 请幼儿分乐句创编动作,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歌词。

(2) 教师及时反馈幼儿的动作,并选择部分幼儿创编的动作,完整进行歌表演。

3、 听音乐玩游戏

师:今天老师把这首歌曲变成了一个音乐游戏,你们想玩吗?

1、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并示范游戏。

2、 请部分幼儿练习听音乐围着椅子做小跑步的动作。要求顺着一个方向跑,且动作协调。教师提醒幼儿:音乐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3、 组织幼儿听音乐完整地做游戏。

活动结束

复习歌曲春天

篇3:中班音乐《谁是小熊》教案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小跑步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3、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2、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办家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学习游戏玩法,请部分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组织幼儿掌握游戏结尾(三)音乐停止后,教师立即问大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唱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儿。

4、变化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表现爬山、走崎岖的道路、钻树林等情节,表现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并没有积极的投入,歌声也不是很优美,这时我让小朋友们根据音乐分成小组自己边唱边玩,兴致完全提了起来,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了。

篇4:中班音乐《谁是小熊》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小跑步动作。

2.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3.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当音乐停止时迅速找到座位坐下。

活动准备:

幼儿已学会玩“抢椅子”的游戏,画面“谁是小熊”,教幼儿学唱这首歌曲,将幼儿座位排成圆形。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画面,复习歌曲。

2.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请幼儿分乐句创编动作,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歌词。

(2)教师及时反馈幼儿的动作,并选择部分幼儿创编的动作,完整进行歌表演。

3.听音乐玩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并示范游戏。

(2)请部分幼儿练习听音乐围着椅子做小跑步的动作。要求顺着一个方向跑,且动作协调。提醒幼儿: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到座位。

(3)组织幼儿听音乐完整地做游戏。

(4)变化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随音乐而变化动作的快慢与轻重(如快快跑、慢慢跑,轻轻跑、重重跑等)。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学会了倾听音乐,并能随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也有部分幼儿不能协调地做出动作,因此在游戏时要多请他们玩,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可以要求幼儿自己分组布置场地,快速地在指定地点将椅子排成若干圆形,然后分组游戏。还有在游戏时不要仅限于一种步法,可以引导幼儿选择与音乐合适的舞步来进行游戏。

篇5:中班音乐《谁是小熊》教案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能根据音乐的快慢做出不同的动作,并能听音乐按时迅速找到座位坐下。

3、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能力,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录好的音乐“谁是小熊”若干遍。

2、小熊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打招呼

“你们好!你是漂亮的女孩子,你是聪明的小男孩,我还知道你都是大班的小朋友……”(根据幼儿当时表现的情况进行简短的评价,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活动环境,拉近幼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那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二、熟悉歌词

1、“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出示小熊)这是谁?”“你们知道他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熊吗?”(教师讲解,这只小熊干什么都慢吞吞的,吃饭慢,走路慢,说话也慢的一只小熊。

“你们喜欢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小熊吗?”

“那我们来玩一个‘娃娃找家’的游戏,看看谁是那只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小熊,好吗?”

2、老师和幼儿一边玩游戏一边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有节奏地说歌词,和幼儿一起手拉手走成圆圈,小椅子比老师和幼儿的人数少一把,也围成圆圈。当说到我们要找到他时,幼儿和老师迅速找到一把椅子坐下,代表找到了家,没有找到椅子的小朋友就是那只慢吞吞的小熊。

老师问:“小熊是谁呀?”

引导幼儿回答:“小熊就是他。”同时,指着那只“小熊”。鼓励“小熊”后,游戏继续开始。

2)根据幼儿掌握歌词的情况,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三、边唱边跟音乐做游戏。

1、“有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把这个游戏配上了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幼儿和老师一起欣赏音乐。)

2、“这首歌里除了用唱的方法,还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歌词了?”

3、再次欣赏音乐,提问:“你听了没有歌词的地方想做什么动作?” “有歌词的地方呢?”(幼儿讨论,师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4、“那我们就听着音乐来试一下,加上自己想的动作。”

幼儿听歌曲做游戏,体会歌曲节奏的快慢,以及间奏处怎么处理。

5、“中间没有歌词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做呀?”

发现问题:“听到什么声音时我们马上坐下。”(嗒的声音)

6、问题:两个人做到同一把椅子上怎么办?

7、最后一遍小椅子的把数同幼儿的人数,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家”,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总结:

“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这个小游戏了。你们玩儿的高兴吗?累不累?今天我们就玩到这里,下次我会带更好玩的游戏给你们,再见。”活动结束。

篇6:中班音乐教案:谁是小熊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并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快慢、轻重。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随乐曲进行音乐游戏,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激发幼儿喜欢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玩具小熊一个。2.预先学会游戏歌曲。

活动重点:

学习游戏,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

活动难点:

倾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迅速做出反应。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 幼儿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

2. 复习歌曲。

二、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 教师出示玩具小熊,引导幼儿复习歌曲,帮助幼儿熟悉乐曲。

2. 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较协调地自由做动作,边唱歌边表演。

3. 鼓励幼儿自由的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听音乐,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自由地做模仿动作。

(2)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慢慢的、哪些是快快的.哪些是重重的.哪些是轻轻的,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

鼓励幼儿听音乐模仿生活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 动作的快慢.轻重。(如:快快跑.慢慢跑.轻轻跑.重重跑等)。

三、音乐游戏“谁是小熊”。

1. 介绍游戏的玩法,并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

(1)启发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2) 请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在间奏处自由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3) 在围着椅子自由做动作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且动作协调。提醒幼儿音乐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2. 邀请几位幼儿与教师一起尝试游戏。

3. 由于幼儿人数较多,可让幼儿分组选择场地,启发幼儿把自己组的椅子排成各种形状。

4. 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完整地进行音乐游戏。

四、结束活动,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篇7:中班音乐教案:谁是小熊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并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随乐曲进行音乐游戏,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激发幼儿喜欢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抢椅子”的体育游戏。

幼儿已学会歌曲《谁是小熊》。

2、座位安排:半圆形。

3、材料准备:玩具小熊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进入活动室。

2、歌唱:听。

(1)歌唱“听”。

(2)鼓励幼儿听声音,说出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启发幼儿把听到的声音尝试仿编歌曲“听”。

二、帮助

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教师出示玩具小熊,引导幼儿复习歌曲,帮助幼儿熟悉乐曲。

2、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较协调地自由做动作,边唱歌边表演。

3、鼓励幼儿自由的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听音乐,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自由地做模仿动作。

(2)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慢慢的、哪些是快快的、哪些是重重的、哪些是轻轻的,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

(3)变化乐曲第二部分:3565156535651565:

鼓励幼儿听音乐模仿生活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如:快快跑、慢慢跑、轻轻跑、重重跑等)。

三、音乐游戏“谁是小熊”。

1、介绍游戏的玩法,并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

(1)启发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2)请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在间奏处自由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

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3)在围着椅子自由做动作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且动作协调。提醒幼儿音乐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2、邀请几位幼儿与教师一起尝试游戏。

3、幼儿自由分组,分组选择场地,启发幼儿把自己组的椅子排成各种形状。

4、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完整地进行音乐游戏。

四、结束活动,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幼儿边演唱歌曲边进行游戏,出活动室。

篇8:中班音乐教案:谁是小熊

设计思路:

一次,班里的'小朋友拿了一个青蛙发条玩具来幼儿园玩,当时孩子们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并且还跟着小青蛙跳跃的节奏点头、拍手,直到发条松了小青蛙停下来为止。我从中得到了启发,想利用发条玩具不同的节奏,设计一个创意节奏活动。但是,这种发条玩具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了,为了顺利的进行这次活动,我通过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各种发条玩具,并且他们运动的速度也有区别。有些是快速的运动然后马上停止;有些是先快然后渐渐地慢下来,最后停止。我根据发条玩具不同的运动速度,设计了相应的、形象地节奏谱,并且用薯片筒穿上橡皮筋来做发条,作为活动中游戏的道具。材料选择的创意性和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成为本次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发条玩具,感知他们不同的节奏特点。

2、理解一些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2、发条龙虾一只。

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人手一份。

4、录有拧发条声音的音乐,配班老师弹奏一段从快到渐慢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把玩青蛙发条玩具,感知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青蛙发条玩具。

(1)、你是怎样让小青蛙跳起来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蛙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青蛙跳的时候一直都是按xxxx的节奏,然后就停住了。

2、出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请幼儿跟着节奏学青蛙跳。

(二)、出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幼儿观察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

(1)、小龙虾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龙虾爬的时候先是快的,再一点点、一点点的慢下来,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会再动一下的。

2、出示龙虾发条玩具爬的节奏谱,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反复练习。

(三)、我是发条玩具。

1、能根据先快后渐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进行表演。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满发条时,他就会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跳舞,现在我们也来做发条玩具好不好!那么,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2、戴上大发条,合作游戏。

中班音乐:母鸡孵蛋

活动目标:1.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2.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母鸡孵蛋的音乐,鸡蛋三个,三种不同形象小鸡的图片

(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笔。

2.铃鼓、丝巾每个小朋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母鸡孵蛋》歌曲旋律

师:今天母鸡要孵蛋了,我们来听听母鸡孵了几个蛋?

教师《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进场。

师:母鸡孵了几个蛋?

二、认识三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种形式小鸡的叫声。

师:你们看看母鸡的蛋都一样吗?

1.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为什么?

(2)倾听棒棒小鸡的叫声,教师用简单图示表示,幼儿模仿。

(3)鼓励幼儿唱出有力的声音。

(4)想象自己是身体很棒的小鸡并演唱。

2.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师:这只鸡喜欢打嗝,它的名字叫打嗝鸡。

(1)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教师用笔画出打嗝鸡的叫声。

(2)幼儿学会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3)唱歌时对着别人打嗝礼貌吗?怎样能让别人听不到打嗝的声音?

(4)练习唱准小节末拍的休止符。

3.害羞的小鸡——用轻、慢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听听害羞鸡唱歌是什么样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图示表示害羞鸡的慢。

(2)师:害羞鸡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是这么样的?他的声音呢?

(3)学习害羞鸡唱歌

4.集体歌唱,模仿三种小鸡的叫声。

师:这三只小鸡的叫声合起来是一首好听的歌呢,名字叫《母鸡孵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三、介绍铃鼓和丝巾的特点,用铃鼓和丝巾表现各种特征的小鸡叫声。

1.师:你们觉得丝巾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小鸡?铃鼓呢?

什么样的声音可以给棒棒鸡伴奏?

怎样给打嗝鸡伴奏?到了打嗝的地方可以怎么办?

怎样给害羞鸡伴奏?

2.借助乐器、道具表现歌曲《母鸡孵蛋》。

四、拓展经验

出示双胞胎小鸡

师:鸡妈妈除了孵出了那三只小鸡,还孵出了这对双胞胎小鸡。听听他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师范唱双胞胎小鸡的叫声。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表情歌

篇9:中班音乐教案:谁是小熊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音乐有一定的发展,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都比较弱,针对本班的幼儿的学习需求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游戏课,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提高反应能力。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小跑步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3、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2、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活动准备

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复习歌曲《办家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学习游戏玩法,请部分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组织幼儿掌握游戏结尾(三)音乐停止后,教师立即问大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唱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儿。

4、变化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表现爬山、走崎岖的道路、钻树林等情节,表现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并没有积极的投入,歌声也不是很优美,这时我让小朋友们根据音乐分成小组自己边唱边玩,兴致完全提了起来,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了。

中班音乐《谁是小熊》教案

谁是小熊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中班《小熊穿衣》教案

中班艺术:废物箱

中班语言:小熊长大了

中班艺术活动:春色满园

中班艺术活动:小人国

中班艺术《新年树》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小熊旅行》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小熊过生日

中班艺术:谁是小熊(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班艺术:谁是小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