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闲话钓之乐心情日记(共含8篇),欢迎阅读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uozhanpeixu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闲话钓之乐心情日记
从来以为垂钓是暮年无聊的排遣。有一天竟有人邀我垂钓,心下暗笑,但喜欢来约的人,也就不在意去做什么。
来至岸边,甩出钓竿,还没摆好一付老手的架势,水中小精灵们已对我进行挑逗,我的心弦一下绷紧在丝竿上随着它振颤,天地俱忘,唯鱼与我……此时方知垂钓之乐妙不可言。
垂钓之乐究竟乐在何处呢?钓的既是鱼,乐趣想必在鱼上。把竿临水,洒下香饵,屏气敛神,装点一派太平景象。鱼儿逐香而至,试探、戏弄饵料,你软弱无助得真象一条蚯蚓,它信了,你稍躲一下它的逐吻,诱得它垂涎三尺,连饵带钩一口咬住便跑,你稍纵即擒。看着它鳞光闪闪地被拖出水面,哪怕只是指头大一点点,足以把你积日的落泊惆怅挤至九霄云外,天地间只有你的'隐忍和机智,鱼儿的贪婪和愚笨……此间乐趣唯渔人自知。
垂钓之乐也在于山水之间。在滚滚红尘中穿行的现代人,整日为功名利禄奔忙。偷得浮生半日闲,稳坐高柳垂荫之下,静观天高云淡碧波荡漾,鹭鸥旋翔,更有轻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为之一振。名利场中的成败荣辱,明争暗斗随风飘散,湮灭于天水之间,留在心中的是一丝恬淡,一丝怡然……,
垂钓之乐更有一种佳境:爱侣双双、相依相傍,同为丝弹竿舞而心跳,同为鱼儿上钩而雀跃,心中默想着今生今世以执着为竿,以真情为丝,以温柔为饵、同心协力钓得大堆的美满甜蜜……四目相对,温情脉脉,此情此境何乐可及?
是啊,垂钓之乐不在鱼,而在于心境之中啊。
闲话棋钓抒情散文
在山里,时常和同事下棋,钓鱼也去过三两次,这两件可算得上是逸雅之事了。
我的棋技确实一般,刚上班那年经常通宵和人玩qq象棋,行走在路上,不论城里乡下都会见到三五个老者在树阴下或暖阳处围着盘棋观看,我也忍不住凑到人堆里,在石家庄火车站一边的桥洞子旁见过不少江湖棋局,不可谓见不多,识不广,可棋技的增长就是跟不上见识增长的速度。不过好在到了这里我凭那点技术竟不是每战必输之将,玩起来也不至于太乏味。
对坐下棋本来是件清心寡欲的事,可是要动用征战杀伐的念头,我的棋技虽然不济,但也会为将死对方而大费思量,机关算尽,全然没有了自我标榜的那种淡然和儒雅。现在突然觉得和棋是多么的可贵,可岂能说和便和,就算经过一番天昏地暗的厮杀,双方残局子力完全相等,还想着多走几步,奢望对方一个小小的失误。人一旦起了争胜之念,便难以与之计较了。
涞源有一个叫南道神的水库,离我呆的地方三十多里路,去钓过鱼,钓鱼肯定不是为了吃,若想吃,十几里外的店里什么没有。同事向我传授钓经心得,并不是每次来都能满载而归,有时甚至放了空炮,辛苦来一趟,连个鱼尾巴都没捞着,但是当鱼儿咬钩的那一刹那,给人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完全能抵消这一路的辛苦以及财物和时间的付出。听到这儿,小李子那悲天悯人及悲天悯物的情怀又出来作祟了,钓鱼虽是很悠闲的事情,岂不知这是拿众生的痛苦和生命来换取自己片刻欢乐和满足自己的贪心,一头是为讨得活命的苦苦挣扎,一头是生杀之柄全在自己掌握的洋洋得意,突然感到一种不能抑制的恐惧,原来我也会这样。
有人说好事不如无事那样悠闲自在,多才不如无才那样能保全纯真本性。我虽不大认同,但才而不显总是可以的吧。
垂钓之乐心情日记
我是名副其实的垂钓爱好者,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自诩是痴迷者。作为教师,免不了精神疲惫,脑力不支。为了调节生活,消除大脑疲劳,放松精神和心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数十年来,我偏嗜此业,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沉迷其中。在垂钓过程中,体验的乐趣,享受的快感为数颇多。特别是那次铭记终生的钓鱼经历。
那是数十年前的事了。其时我只十多岁。还谈不上有钓鱼经验和乐趣,只晓得好玩,好耍,安逸。至于吃嘛,不在乎。因为我自小怕辣。而食鱼,则不辣不鲜。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金黄色的菜花铺满了大地。轻风不来,水波不兴。我找了一粒小鱼钩,用我妈打鞋底的自制麻索梢系上鱼钩,安上浮子,另一头随便找一根小竹竿拴住。来到小河边一个僻静之地,撒上几粒米,喂上窝子。把蚯蚓钩上,丢下水去。一会儿,浮子便微微晃动起来——鱼儿上钩了。一拉,就是一条不小的鱼。真是“开张大吉利,准会大丰收”。那年月,不知哪来那么多鱼。只要钩上蚯蚓,一扔下去,鱼儿几乎马上就上钩了。最多只消平心息气地静待三五分钟,就又是一条。一条一条又一条,鱼贯而入,次第上钩,源源不绝。钓上来的多半是一二两、二三两的大鲫鱼,也偶有鲤鱼。最有趣的是,有一下,我把鱼钩撂下去,忽然间,浮子往下一沉,全不见了踪影,它把钓线迅速地拉起就跑。我心里很高兴,很紧张,很着急,也很慌乱,生怕它逃掉了。便赶快站起来,沿着河边使劲拉着。任其在水下游来荡去,来回奔跑。幸亏河边水草不多,否则,它窜进草丛,便不好收拾了。这样僵持了好久,那该死的`鱼,竟然没有挣脱。等到鱼儿挣扎得疲惫了,我也弄得上气不接下气。终于,还是把它钓了起来,甩到了岸上。可没有预想的那么大。也就半来斤吧!心想,怎么会才这么大点呢,真是出乎预料,很感纳闷!取鱼之时,仔细一瞧,原来并没有钩着嘴巴,而是钩住了它的尾部。这时我才明白,难怪它挣扎得那么凶,跑得那么快啊!由此可见,当时水下的鱼是何等之多哟。钓起来的鱼儿,逐次投进笆篓,扯把杂草塞住篓口,将其放进河沟里,用绳索固定在岸上。这样不到半天,白花花的鱼儿,几乎装了整整一笆篓。足足有五六斤之多哩!鱼儿在笆篓里蹦跳着,挣扎着,簇拥着,挤压着,嬉戏着,在笆篓里拍打着水响,激起层层浪花,似乎很悠闲,很快乐。而我,则更加舒心,更加快乐!倘若再钓,就没处装了。虽然兴致正浓,也只好弃而舍之。提着满篓的鱼儿,唱着《洪湖水,浪打浪》中的“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回家了。太安逸,太兴奋,太激动,太舒服了。真有大获丰收的喜悦;亦有满载而归的快感!
过了几天,我又去原地垂钓,却再也没有上次的好运气了。虽然也钓了一些,可比起那次来,简直大逊其色。也许那天喂拢了窝子,把周围的鱼儿最大限度地吸引了过来。又没有他人或外物干扰,正赶上垂钓的绝佳时候,才大获全胜。
现在,河里的天然鱼儿,再也不可能像当年那么多,那么好钓了。尽管我钟情于此,至今不改初衷,常常“支边垂钓”。而且使用的是现代化的钓鱼工具。可每次归来,总是战果平平,收获不丰,甚至常常“打光脚板”。当然也就兴味索然了。鱼少味淡,何哉?环境污染?过度捕捞?为鱼儿营造舒适的家园,让其愉快地生活吧!我们才有可能一次次地品尝垂钓的快感,享受丰收的乐趣。才有可食之鱼,才有可钓之趣呀!
钓鱼之乐心情日记
去年11月28日,清早天空中有薄薄的细雾,天气情况也不错:“东北风3-4级,气温18度左右”,是钓鱼的好日子。上午9点,兴致盎然的我赶紧约上钓友胡金贵、胡德胜,来到了大中镇老坝村南河,一展身手。
老钓手胡金贵用他特制的饵料,在1.5米水深处靠草连续打了4个窝子,我便开始穿蚯蚓持杆下钩。9点40分左右,雾散天晴,和煦的阳光洒满了两岸。打窝后10多分钟,只见水面上出现了波纹,还不时地见到细如珍珠的气泡。发窝了,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漂浮,手腕隔几秒钟小幅度抖动两下用来逗鱼。突然,漂浮缓缓下沉,接着又慢慢上升,我见状立即翻腕提杆,“嗖”的.一下就将一条银光闪闪足有3两多重的鲫鱼提出水面。收获的喜悦与兴奋真是妙不可言。
中午时分,我们趁吃饭的间隙又在窝塘里补了些饵,饭后继续垂钓。下午4点左右,我们决定收杆。三人会合后比较钓绩:结果胡金贵比我多双倍,足有近20斤,清一色大鲫鱼;我为9.6斤;胡德胜不足5斤。三人钓绩反差如此之大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钓鱼的乐趣不仅在垂钓时,事后“点评”也乐趣无穷。我们三人总结分析起来。“胡金贵是位老钓手,钓鱼已有20多年的历史,除经验丰富的原因外,他用的钓具、钓饵全是名牌,他当选“冠军”理所应当。”我和胡德胜自叹这次“装备”不如人因而挫败,下次挑选吉日再战。“常言道,钓鱼容易钓好难。钓鱼的人得根据鱼情、水情、气候的变化灵活应变,这里面可有学问呢!”胡金贵得意地感慨。“是,是,是,学无止境啊。”……夕阳西下,我们三人载着沉甸甸的收获走在回家的路上。围绕钓鱼,钓友间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闲话奔四的心情日记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曾记得在早年求学于师范学校时,常看着有些男同学嘴唇上长出黝黑的胡子而羡慕不已。可是就在眨眼间,还没容许多思考,还没来得及细品青春年华,就要迈进“奔四”的行列了。和众多同学一样,听着老师讲述当教师的种种自豪:等到你当上教师的那一天,到了一师一校你就带‘长’了!校长是你;教导主任是你;事务长也是你;甚至还有可能是学生的护士长。学生要把你当作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圣人。你和学生之间就是敬畏皇上和诚服臣民的关系,你说的每句话就是一道道不可违抗的圣旨。老师的幽默话语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善意哄笑。那哄笑声的背后难以隐藏的是我们对人生意义简单的诠释和早日跨出校门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生活天真的遐想,倒也并非为集众“长”于一身的兴奋。而由此从事教育这个职业会让我们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人生是什么?以及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面对行业的千差万别;面对常年从事单一的职业而引发的不可抗拒的厌倦;面对可见、不可见的成功的理解差异;面对人生的得与失而引发的各种困惑,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如同寻觅迷雾之中大山的伟岸,只闻其貌而不知其形。
当时,并不能理解老师说此番话的真正内涵,为了老师的这句话,只想多学点知识,不管是文史地、数理化、音体美,还是哲学、艺术和书法绘画,甚至于医学的基本常识。于是,学校的图书室成了同学的乐园,图书管理员只要一看到我们来了就会破例地让大家自个儿翻个够。我们也乐此不疲,将图书全翻了个遍,最后只剩下《资本论》也拿来读个通头。仔细思量,这样的读书也并非是好学而为之,心想:倘若到了山高皇帝远的小山头可就无书可读了,陪伴此生的是教师的“老三本”——教科书、参考书、学生作业本。要成为能适应小学所有课程的“全才”教师,至少一到工作岗位就能驰骋讲台。窃以为人生的全部大抵如此,自以为丰富的知识可以擦亮双眼,自以为完全有能力可以超越“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阶段,拥有的知识足以世事洞若观火。至于这种初为人师前的想法细细品来,还算正道。一旦跳出校门,所读的书和老师呕心传授的知识像是一并还给了老师和图书室,还真有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株草去”的教师心迹。脑海中更多的是金庸、古龙笔下的奇招怪式。唯一后悔的是,当时的读书方法只贪量多而不求甚解。加之理解能力又比不得成年人,仅凭少年轻狂的记忆力,最终还是只落下爱读书的皮儿和几个毫不达界又没个正经用处零星的词汇。
事已至今,再细嚼当年老师的笑谈,从教生涯的酸甜苦辣,人生追求,自个儿人生在社会的位置等诸多切合实际或不实际的理想、愿望也如同金沙江里的泥沙慢慢等待着尘埃落定的沉淀。整个人成了八、九月的金沙江水,身上夹杂着从河岸上、水沟里被大雨的冲刷而携带的.种种混合物。不断随着社会的洪流小心翼翼抚摸着江岸、卵石和沿途大山的脚背一路前行。偶尔走马观花地回眸一眼身边的绿色草丛、茂盛的夏柳或是因盼望收获而忙染金黄的稻谷。血液里的泥沙随着洪流的远行而逐渐抛弃到荒郊野地,让它长草去吧。
青年的终点站已被不知疲惫的脚步拉近,而此时的头颅内仅剩点充满血丝的“豆腐”。倒不是说自个儿完全成为木雕的老师,脑子也还未木质化,并没有成为不可开化的榆木疙瘩。说句实在的话,我是从不肯认输也不甘言败的。早在还没普及电脑的时代就为了适应未来现代化教学,一有空就拿着模拟101学习键盘纸,看着王码五笔助记表,整日背个不停。学生当然听不出所以然,不断追问不已,我笑答:老师在练功。可是学生误解我背的是高深莫测的武功秘笈,甚至相互传言他们的老师在练一种特别厉害的功夫。其实,他们哪会理解我当时的心情。我并非是好学之辈,自个儿的脑瓜袋也不是那么好使。所以特别担心一旦上了年纪,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都会大打折扣。再说,社会迅猛发展迟早会带动教学手段的进步与革新。仅凭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口吹满堂的教学模式或许不等我退休它就先行告退了。如若到了那时,我还能实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生信条吗?即便是还能吃、能穿、能玩,却因不能适应此时的教育而变得不能做或者说是勉强能做。那么,还能心安理得、坦然地面对满面笑容的学童吗?或者说廉颇老矣!
假如人的一生能够像哲人所假设的那样“人生先从老人开始,再到婴儿才慢慢结束”的话,那么人生中常常发生在一闪念间的得与失则尽在掌握之中。曾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充实,随时调整自己的生命点,该得的,不要错过;该失的,洒脱地放弃。可是一旦切入现实,人生倒变模糊起来了。
才把而立之年作为人生的起点,可就在伸个懒腰的瞬间就要步入“不惑”了。也许这个快进入而立之年的提法本身就显得幼稚了,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寻求一个生命存在的意义是“愚蠢可笑的”。也不得不承认人生问题是没有终极答案的,但同时也认为对这个终极答案的无限逼近的本身可能就是人生的绝大部分意义所在。而在这种思考中或许还能发现点什么。
再环顾四周,有的人却似乎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钞票,白天两顿美食,晚上一趟卡拉OK,兴致高了,再来个通霄的“砌长城”。或者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手头钞票吃紧,运气也并不太好的,即便是不愁衣食,能够温饱,却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终日忙忙碌碌,或被困于名缰,或被缚于利锁。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活这一生。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就曾把人生的境界大体分为四级:低级——自然境界;中级——功利境界;高级——道德境界;顶级——天地境界。曾一度尝试着从哲学的角度来诠释属于自己的人生,可细想来,过的生活要有点滋润,也许简单就是最好的。
在彷徨之中找答案,糊涂!不经意的一次又一次回眸被抛掷在身后的路途,竟然没有值得后悔的事,还觉得真是走对了。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始终相信,不管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经历多少沧桑,人类总会不断进步。也勿需把自己看得太重,没你之前,地球以每周23.93429小时的速度旋转着,有了你,这速度也并未发生过变化。
理想并不空洞,人活于世,必有他(她)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正因为人的一生犹如一场接力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着自己的任务,绝非可有可无的,而且这种任务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无力替代的。如果说我的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应该在于现实工作中的责任感——“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我也就在这种负责任的过程中获取工作的动力,获取工作的激情,获取工作的快乐。坦然面对眼前一切,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等到退出人生舞台的时刻,蓦然回首遥望自己踏下的深深的每一个脚印,像很多人一样或许可以从这串脚印中得到快乐,要是还能发现仿佛遥远夜空中偶尔闪亮的星星似的一两个脚印,则足以慰藉因不虚度年华而信手捻来的另一种收获。化繁为简,学会放弃,潜心从教,真正服务于社会,那么在失去眼前浮华的同时,也可以得到自身的理想的升华,人生也就在这种责任感中变得有意义,有价值了。
为师之乐日记
远足而归,又见学生之信鸟儿般飞伏案矾,展读文字,忆起相见情景,回首如烟往事,不觉欣慰而喜不自胜。
君子固穷,师者为君,何有不穷之道?然则为人师者困在钱币却绝非穷于精神。生计纵遇山穷水尽之苦,挟案登台也会恍入柳暗花明之境。世俗的纷扰,在这块知识传输的.净士,已然是九霄云外之物。童眸晶亮,闪烁如星,每一次轻唤都是无声的问候,叩击在心头。希望的种子,已掂在手上,哪有不播不种的道理?天下兴衰,系于师者之肩,遂生诲人助业之念,由是语若连珠,乐此不疲,诲人不倦……
为师之富,富在弟子三千,富在桃李满天下。如此陶然之富,为官者纵是权柄在握,为款者纵有家财万贯,又岂可相比?师生之谊,师生之情,交也随意,往也随意,绝无心机之影踪。净如山水,流若云风,来与去间,心境轻松。试想,为官之人,下属如云者,知音有几?为贾巨富,钱财若土,畅怀者谁?惟有为人师者,可饮酒抚琴望月,对满天星宿赏弟子三千……
如此想来,为师之乐,生也淡泊,长也淡泊,馨香淡淡,却终生盈怀,无须邀约,而时时相停。其情其境,无人可比!
钓龙虾日记
上个星期我到了乡下去玩,在吃饭时我哥哥小心翼翼的对我说:嘿,等一下我们去钓龙虾。
我爽快的答应了。中午,我们等舅舅他们睡午觉了我就和哥哥悄悄地走出了门,到了湖边有很多人在湖边钓龙虾,我和哥哥把钓鱼钩那了出来找了一木棒,拿了绳子绑在了木棒上,那出了准备好的龙虾肉系在那绳上,我用力一甩把绳子甩了出去,扑通一声掉到了河中,我在那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我火了把绳子放下去提上来,反复了好几次,一个也没钓上来,我边上的哥哥却已经钓到了几条龙虾了,我越想越火,为什么哥哥能钓到,哥哥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做什么事都要心平气和,心情不能暴躁。我听了这话我恍然大悟。
从此一后我做事都是心平气和的,做事不暴躁,这道理一定会伴随我一生。名师点评:这是一篇十分生动的日记,文章通过讲叙自己和哥哥在湖边钓龙虾,自己因为不耐烦而钓不到的故事,并从哥哥的教导中明白出一个道理,“从此一后我做事都是心平气和的,做事不暴躁,这道理一定会伴随我一生。”全文记事过程完整,并能通过事情得出觉悟,写得十分好。这里必须提醒的是:“中午,我们等舅舅他们睡午觉了我就和哥哥悄悄地走出了门”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呢,小朋友可不能趁长辈不留意,自己跑到湖边玩呀。
今天,我和弟弟一起去钓龙虾,这是我第一次钓龙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早上一吃完饭,我和弟弟就出发了。我一手拿着田螺,一手拿着网,兴高采烈的走在路上。
到了河边,首先要把田螺踩破,然后将踩破了田螺放入网里。因为龙虾最喜欢吃田螺,这些香喷喷的田螺能把龙虾引出来。
我和弟弟信心十足的把网扔进河里,我高兴的心里想着钓上了龙虾,别人都夸我的情景。过了一会儿,我觉得龙虾已经上钩了,就把网拿了起来。结果一只龙虾也没有钓上,我心里那美滋滋的感觉全没有了,我失望极了。
突然,我听弟弟大叫一声:“我钓上小鱼了!”我一听,三步并两步跨到了他的面前问道:“小鱼在哪里?”他指着网说:“在这儿!”我一看,是真的,弟弟钓了三天很小的鱼。我看这里还能钓上鱼,赶紧将钓龙虾的工具拿到这里来。我以为会有龙虾上钩,结果钓了几次都没有钓上龙虾,我失望极了,不过我钓了3条小鱼,可惜的是最后一条鱼逃走了。
今天,我和弟弟的收获都很大,钓上了小鱼,又玩的高兴。虽然钓的时候很短,但是我一样玩的很高兴、很开心!
★ 钓小龙虾日记
★ 闲话人生
★ 闲话惊喜美文
★ 闲话中秋散文
★ 闲话小不点作文
★ 冬钓作文
★ 钓龙虾记叙文
★ 钓台李清照
★ 钓趣抒情散文
★ 《钓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