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钟院士的一封信(共含17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onut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敬爱的钟南山爷爷:
您好!
我是来自淅川县第一小学六一班的学生, 我叫连怡鑫,今年12岁。
以前,我不认识您,也不知道您是谁,这个春节,我认识了您。
1月20日晚,我们全家人围在电视机前,看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他在节目中采访您,说您是个院士。我不懂院士是什么,只是全神贯注地听您讲话。您说新型冠状病毒肯定有人传人现象,没有特殊事情不要去武汉。我当时很忐忑,不知道病毒厉害到什么程度。听妈妈说,您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发生的非典也很可怕,好多人都怕被传染,可是当时六十七岁的您却说:把重症病人送到我这里来。那时候,我还没出生,听大人们说,是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今年,武汉出现病毒传染时,您已经八十四岁了。我觉得八十多的老人,一般都是在广场上晒晒太阳、听听戏、打打扑克牌,只要吃好喝好身体健康,能跑着玩就行。
可是,钟南山爷爷,您虽然已经年迈,却奋战在一线,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寻找之法。在电视上看到您,听您说“没事不要武汉”之后,我们对武汉充满了恐惧,对病毒充满了恐慌。可是,您在第二天却飞往武汉。
我从妈妈的手机中,看到您闭着眼睛靠在椅子上休息的照片,看到您戴着口罩往医院里走的照片,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钟爷爷,您明明说过没事不要去武汉,您明明说过病毒肯定会人传人,可是您为什么还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呢?您已经八十四岁了,不是应该在家里享清福吗?看了一辈子的病,您应该歇一歇啊。您还要去病情最严重的地方。难道您不累吗?难道您是铁打的吗?如果,您是我的爷爷,我一定会紧紧抓住您的衣裳襟,抱住您的腿不让您去,虽然我知道我可能留不住您,但是我真的想让您多休息一会儿。
钟爷爷, 我的好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偶像,有赵丽颖、王俊凯、王源、刘涛、谢娜、李现、肖战?????我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偶像。不过,现在有了,那就是钟南山爷爷您!
最近,您接受采访时说道:“武汉是能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说到武汉,您的眼中含着泪光。我的鼻子一酸,也哭了,我知道您一定是在为武汉的疫情而哭,为感染的病人而哭,但是,擦干眼泪,您又要到病房里去调查,去研究???????
这些天,我们一直待在家里,听您的话,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尽量不出去,虽然有点闷,有点烦,但是想到您,我就没有任何怨言。我知道,我们现在能待在家里,也是一种幸福,也是在做贡献,您和像您一样的医生和护士,一定能战胜病毒,就像妈妈转发在朋友圈里的那张图片一样:待到山花烂漫,我们再去看樱花盛开。
钟南山爷爷,我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大大小小的街道,都冷冷清清,我们都期盼着病毒早点止住,也盼望着您和所有医护人员健康平安归来。
钟爷爷,我隔离在家,不会每天只知道玩、睡觉,看电视,我每天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我要以您为榜样,认真学习知识。我长大后,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也能像您一样,用自己的知识去贡献力量。
我想说一句:“钟爷爷您辛苦了!”我会和您一起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盼望您平安回来!
敬爱的钟爷爷
您好!这本是个美好的春节,但被一个恶魔——“新型冠状病毒”,打破了原有的热闹氛围,让全国人民惶恐不安,开始意识到病毒传染的严重性。手机上,电视上全都在讲疫情防控。我也开始关注新闻,并因此认识了您。
开始,我并不在意,觉得疫情很快就能过去,可事与愿违。根据疫情实时追踪,全国确诊人数不断上增,被可恶的病毒折磨着。而您那忙碌的身影在电视上也频频出现,尽管已疲倦不堪。但为了武汉,为了人民,为了祖国,您把一切疲惫抛之脑后,一心投身战场。看到您与病魔抗战到底的决心,我不禁为之感动。
后来查阅了更多您的资料,不禁感慨,原来您是那么的伟大。20为抗击非典,做出了伟大贡献,早已功成名就。如今84岁高龄,完全可以安享天伦之乐,与世无争。但您毅然冲锋在第一线,全力以赴,不惧危险。
一次采访过程中,说到了武汉,您眼眶红润,哽咽着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听完,我热泪盈眶,真正体会到了您的深情、责任与担当!为打赢这场“战役”您做出的努力,赫然可见。但是,您的身影也渐渐变得疲劳,面容变得憔悴。在您眼里,人民的健康远比自己的身体重要。您让我们尽量不去武汉,可您自己却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逆行至武汉。利用在去武汉的路上,这一点点的间隙,才闭上疲惫的双眼稍稍休息,看着真令人揪心。钟爷爷我想对您说:“人民的健康固然重要,但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您怎能为人民服务呢?所以,请您保重身体。”
通过电波的传递,我在电视中能经常听到,您带领的团队中所传出的一声声义正言辞的话语:“我没成家,没有负担。”“护士长,我在唐山,明天的机票。”“我在铜梁能随时待命。” “一个一个都倒下了,总要有人站出来……” 是啊,“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这一声声平凡朴实却铿锵有力的请战声振奋人心,使我热血沸腾,让我有了立马冲上前线的冲动。遗憾的是,我作为一名初一学生,专业知识有限,不能奔赴前线与您们一起并肩战斗。但我一定不会给您们添乱,我会听钟爷爷的话,乖乖待在家里,并向家人们宣传勤洗手,勤通风,少聚会,出门戴口罩,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您和您的团队这种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进的一盏明灯。我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像您一样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一定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凯旋归来。
此致
敬礼!
敬爱您的学生:陈永盈
202月8日
敬爱的钟爷爷
您好!
春节,一个“敌人”,突如其来,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一个声音,却让人踏实——“病毒人传人,要隔离”“可防可治,不必恐慌”“情况会慢慢好起来,必须要有坚强的斗志。”说这些话的人正是您,钟爷爷!
您为疫情冲锋陷阵的背后,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是医者的使命,是学者的大义。我从您秉持着初心、使命和大义的一言一行中体会到了您的忧,您的真,和您的泪。疫情凶险,临危受命,这是您的忧! 敢言慎言,本色不改,这是您的真!牵挂病人,心系“战友”,这是您的泪!钟爷爷,您的忧、您的真、您的泪如尖锐的的雕刀,不仅在战“疫”的时光里刻下印记,也在我和孩子们的心里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这个印记的名字叫做勇敢、奋斗、和责任。
钟爷爷,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勇敢。“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对您真实的写照,您身着白衣,心有锦缎,舍小家,顾大家,您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逆行者。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但是如今我也想像您一样拥有大无畏的勇气。教育给教师们赋予了很多责任,没有勇气怎么能在这份责任下行走呢?大多数教师满足于“教之以事”便没有下文了,而我一定要做一名“教之以事而喻诸德”的教师,就算不被别人看好,也要勇敢地坚持自己的根本原则,就像您说的“谁把我看成什么,我都不在乎,因为我始终没有脱离医生为病人服务这个根本。”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虽然他们还只是一名中学生,但是您已经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勇敢去追寻梦想的种子。有的孩子说“喻老师,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了,我要成为一名医生。”有的孩子说“喻老师,我长大后一定像钟爷爷一样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还有的孩子说“白衣天使为了我们连死都不怕,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实现的呢?”
钟爷爷,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奋斗。您年过八旬,每周仍坚持出门诊看病人,查房、会诊、科研、带研究生,样样不落。在您的人生字典里,从没有“停步”二字。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但是我也想像您一样永不“停步”,努力做一位怀有教育情怀之人,做一位乐于奋斗之人,哪怕奋斗的时间是一辈子。您也让孩子们懂得了发奋图强,是每个学生的使命。他们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实是一场技术与知识的较量,身为学生,当下最重要的是发奋学习,他日才能像您一样披荆斩棘。
钟爷爷,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责任。大家都说“钟南山院士显老了,岁月没能给他留下多少痕迹,责任却让他显老了。”我们明白,如今您肩上的责任太多太多了,多到让您的双眼噙满泪水,充满疲惫。可是在我们心中,您是一座挺起民族脊梁的大山,大山怎么会老呢?只会永远屹立不朽!作为奋斗在教育战线的追梦人,我一直在问自己,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有人说只要做好备、讲、批、辅、考就尽到了教师的责任,也有人说只要做好德、能、勤、绩、廉就算完成了教师的责任,细想之余都有道理,但唯有爱——师德之大爱才是教育的永恒,有了这份大爱才能真正理解教师的责任。您也让孩子们明白了国泰民安,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以“小我”之行,践行“大我”之责。
钟爷爷,您在民族风浪中挺立起中流砥柱,在人民危难时奉献了忠肝义胆,把崇高使命熔铸进铮铮铁骨,您是那力压妖魔的高山!如今,中华民族已挺立起千千万万座像您一样的高山,和您并肩作战。我坚信,我们定能山连着山,肩并着肩,以气吞山河之势战胜疫情。而您的后辈们,也会像您看齐,他日,定会成长为向您一样的大山。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暖花开指日可待。我坚信,用不了多久,便会重现神州大地分外多娇的万里江山。
祝您身体健康,青山不老!
此致
敬礼!
一名无比牵挂您的党员教师喻蓉锋
2020年2月9日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在电视节目上看过您慈爱的笑容,知道您的功绩——您研制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一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您因此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您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袁爷爷您身上那种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都深深地感染了我。您把您的一生都献身于科学事业中,时时刻刻关心人民,一切从人民出发,从不计个人利益和个人得失。因此我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对您无上的敬仰,此时,我也盼望着像您一样,去为国家和人类做贡献,让大家生活得更美好。
悄悄告诉您吧,我特别想研制一种新型的桃子。我们都知道桃子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仙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等。经常食用它,不但可以改善肠胃、助消化,而且延缓机体衰老,有促进生长发育之效。可我发现桃子储蓄时间非常短,特别经不起折腾——稍一磕碰就会腐烂,不堪入目。而且,它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污染,农药残留不容易去除。我理想中的新型桃子不但要保留原来品种的柔嫩多汁,形美味甜、入口芳香味浓,还要春、夏、秋、冬四季都能长满个大匀称的桃子。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人类最绿色的`水果之一,在一种超能化肥的帮助下,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仙桃”。您说我能实现这个愿望吗?
记得您说过: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我要向您学习,现在在学校里努力学好知识,我相信在不久将来的果园、田间都能闻到芳芬扑鼻的桃花香,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张轩铭
20xx年2月23日
亲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叫xxx。九岁之前,听妈妈提起过您,说您发明过杂交水稻,因为那时小,不明白妈妈讲的是什么意思。
后来,当老师今天带领我们观看您的事迹后,我终于明白了您“杂交水稻之父”的由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你们那个年代没有饭吃,只能靠树皮来填饱肚子,看到这里我非常心酸,您解决了我们中国人吃不饱饭的问题,您非常伟大,让我们后代人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应该不要浪费一粒粮食,要懂得节约粮食。
袁爷爷,我们要向您学习,在学校要努力学好知识,将来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
写信人:
日期: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您写下了这封信。
每次在吃饭时,我总会想:这些米粒是从何来?我曾听爸爸讲述过60年代种植稻谷,亩产都不高,每年的清明节开始从买稻种、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个过程。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还是吃不饱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学实验带领下,有了“杂交水稻”的成功。才解决了我国粮食欠缺问题,现如今我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下,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除了从书本上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识,就只能通过在农村长大的父母口中听到关于农耕时节的一些事情。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学校开展种植水稻实践课堂,希望能够邀请您来指导我们种植水稻,在得知您研发新的水稻品种后,便希望能将您研发的新水稻种子在我们学校的种植园里种植,让我们学习一颗小小的稻谷是怎样被育成小秧苗,从绿油油的秧苗里抽穗,慢慢变黄等着收割,让我们参与打谷子、晒谷子、磨成米,煮成米饭,从而让我们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在我的心中也生长了一个梦想,长大后做一个像您一样的人,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那份力量。最后,我的想法要是真实现了,学校开展并且在学校的植物园里种植水稻,我想问您我们能不能种上您研发的新稻谷呀?能和您一起学习种植新稻谷的奥秘吗?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在开学后,我转到了这里,看着开心农场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优千号”。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们种植、育苗的时候,它也在生长吧。不过相比于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我和同伴们实在是业余: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间距不知道,就连水也用的地下水……还好有家长们帮忙,老师自己也查资料,时不时的组织我们照顾水稻。现在,稻田里不仅有水管,而且还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网″。今天是我们班收获的日子。我想到了观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见证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开花、结出一粒粒的稻谷,也留下了许多的美好回忆。
您知道吗?在观察水稻时,我时常想起你,想起您那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你那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总让我钦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红良种繁育场时,当助手发现了”野败“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发来电报时,您正在遥远的北京开会,却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仔细检验它的真伪。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开会已经有些累了,连夜赶火车,仔细检查会雪上加霜。而您却为了梦想赌上健康,让自己无怨无悔。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一直奋斗了22年,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研究。这还不够,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献了出去,90岁高龄,您的办公桌上依然资料成堆,别人在享受,你却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拥有约50万亩的盐碱地,对海水稻的研究可谓是如虎添翼,这里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杂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会变,但是一代一代接力,总会完成您的梦想。在一万人中,总会有伟人出现,创新、探究。您的三个月,影响着青岛,影响着全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迈步向前。
青岛,正翘首以盼,期待着您的到来!
祝您身心健康,梦想成真!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袁隆平爷爷:
您好!您为了不再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一个又一个饿死,又为了不看见我们为了争夺一块树皮而互相厮打,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袁爷爷,您不是一个缺少童心的老爷爷,也不是一个只想着自己、不想着大家的人。
您是一个关心儿童的人,你看见祖国有很多人饿死而放下飞行员、游泳健将这些职业。您为了让我们不会再吃不饱饭,而将国家给您的别墅改造成研究基地,将工资用来研究水稻。袁隆平爷爷,您的海水稻只剩一点就完成了,您却走了,每一滴水滋润每一粒米,您就像成千上万的水滋润着我们。
我像一粒种子,您用您的温暖化为水养育着我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每当我吃到一口米时,就会想起您。您已经上天堂了,祝您在天堂也能幸福地研究水稻!
写信人:
日期: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
我是韶关市乳源县红云中心学校的一名学生。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付出,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吃饱穿暖的社会。
你逝世的消息使我们的胸膛像被巨石击中一样痛苦。本来以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形只会在书中有,没想到现实中也会有。
在一条长长的街道上,接送您遗体的车从远方驶来,街边的`人们边追赶着您的车,边用手抹去眼角的悲伤,边高声呐喊:
“一路走好!一路走好!”叫喊声中还带有一些颤抖。
天空朦朦胧胧的,下着小雨,飘着薄薄的黑雾。殡仪馆前,五颜六色的雨伞在路边立着,像彩虹、像糖果,还像通往天堂的`仙路。
最后,希望您在另一个世界中过的幸福,美好!
写信人:
日期: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
我是红云中心学校六(1)班的同学xxx。今天我们班主任给我们班看了一个视频。视频中的长沙市民都不约而同的追着您的车跑。画面里,爸爸拉着孩子的手、母亲抱着女儿、还有个人边拍视频边哭泣地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看到这画面,我心里也是五味杂陈,非常感动。
在明阳山殡仪馆的门口,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都拿着鲜花、撑着伞。就连老天也惋惜您的离去,在当天下起了雨。
看完视频后,我更加坚持我的梦想。我要向您学习,为祖国着想。我会朝着设计师的方向前进,设计出中国元素的服装,把它推向全世界,让外国友人也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
最后,祝袁爷爷在天堂开心、快乐!
写信人:
日期: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
我叫邓彤芯,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就在刚刚,我看了长沙市民在街道边一路追赶您的灵车,还大喊着“一路走好!”的视频。我想到了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您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曾几何时,我以为只有在书上才会有“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壮观场面,却没想在现实中也发生了。
在老师播放的视频里,我看到了乌云密布的天空在抽泣着,也如人们一样难受。从航拍的镜头中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雨伞,这些雨伞就像是一座彩虹桥,护送您前往幸福天堂。
袁爷爷,是您让我们过上了温饱的生活,您的钻研精神值得我向您学习。
谢谢您,袁爷爷!中国有您,真好!世界有您,真好!
写信人:
日期:
亲爱的袁爷爷:
我从爸爸口中得知您去世的消息,我是何等的悲伤。山河因而变色,草木为之含悲。您去了星辰,化作了那颗编号8117的“袁隆平星”,那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闪烁着您的梦想,激励着我们前行。
像高粱一样高的水稻挂着花生米大小的稻粒在微风中轻轻摇摆,飘进了您的梦了。为了您的“禾下乘凉梦”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关心着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您曾经常说的话,您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田间地头留下您的身影,攻艰路上留下了您的汗水,祖国大地上留下了您的足迹。
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应该有坚定的精神,更应该有担当的意识。让我们接过您手中的接力棒顽强拼搏。终有一天我们会亲眼见证“河下乘凉梦”的实现。那时,大片大片的麦田会在微风中泛着金灿灿的光,密密匝匝的金色麦穗会仰着高昂的头,伴着淡淡的麦香飘到您那颗遥远的星辰。我想那时“袁隆平星”一定会更亮。
一路走好!
写信人:
日期:
袁爷爷:
谢谢您,您是多么伟大。1949年,您本来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最好的大学,但您却不顾家人的反对进入了江西农业大学。您小时候看到有不少灾民因为闹了大饥荒,活活饿死了。您下定决心,要为我们祖国的人民出一份力,让全球的人都吃上热腾腾的白米饭。
还有一次,您和一位学生去找一株雄性的水稻。您不顾一切在找,结果一无所获。但皇天不负有心人,16天后,你们成功了,找到了六株雄性水稻。经过反复研究,您发明了海水稻和超级稻,为粮食紧缺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5月22日下午13:07,爷爷不幸去世了,我只想说,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爱您。
xxx
20xx年x月x日
当的非典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后的今天,他又一次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英勇奋战。他千叮咛万嘱咐,提醒人们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武汉的列车。他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挽救生命;他严谨、专业,以科学的态度应对灾难。他是院士,也是战士,更是国士。他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多少人闻之色变,而他依旧沉着冷静,毫不流露畏惧之姿!耄耋之年的他得知新冠肺炎越发严重时,他偏偏深入最危险的地带,乘着高铁连夜赶到了武汉,他以医者妙手仁心挽救中华大地的苍生,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应对这次“战斗”,以勇者临危不惧地姿态向世界沉稳而有力地宣称:“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就是——钟南山先生!让我们为他的无私奉献致以最热烈的掌声,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的脊梁!
一对紧闭的双眼,一脸疲惫的容颜,出现在开往武汉的餐车上。耳边回响着他抗战非典时说的话——“将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们这里来”。如今,84岁的他抱着力士断腕的决心,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即使买不到火车票,也没有阻挡他的步伐,他踏上了这趟开往武汉的餐车。即使在路上,他也不敢停下来休息,而是废寝忘食地和美国教授探讨新冠病毒,他就是钟南山。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呼吸病专家,是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功臣,公开质疑非典病原是支原体,创下最高的非典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是人们心目中不可磨灭的英雄。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神州境内肆虐,,84岁的他又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与疫情拼博。无数的重担都落在这样一位老人身上,由于临时要去北京开会,不得不把与美国教授的约谈提前到六点,会面地点是路上、机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他,就是伟大的钟南山先生。
★ 院士推荐信 范文
★ 院士生日贺信
★ 给孔夫子一封信
★ 给数学老师一封信
★ 给家人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