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袁隆平院士爷爷的一封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罢了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袁隆平院士爷爷的一封信(共含1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罢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给袁隆平院士爷爷的一封信

篇1:给袁隆平院士爷爷的一封信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想起您,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一位衣着质朴、脸色黝黑,头上戴顶草帽,执着于研究水稻的农民伯伯。但此时此刻的我内心更多的是对您深深的怀念。

您知道吗?小时候坐在桌边,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爷爷端起一碗颗粒饱满、散发着浓浓香味的米饭,不由得感慨:“这碗米饭,来之不易啊!”

当时的我听了十分疑惑,不解地问道:“爷爷,您不是一位农民吗?区区一碗米饭有什么好稀罕的。不是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嘛!”爷爷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那你知道为何如今的米饭颗粒饱满、香气四溢吗?那可都是袁隆平院士的功劳啊!”

袁爷爷,听说在您做农业科研的这些年中,曾见过饿殍,也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之类的话语,因此您下定决心,立下两个远大的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解决全人类的温饱问题,胸怀大志的您,一刻没有停下脚步。为找到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您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为了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您孜孜不倦,潜心研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袁爷爷,您是一位值得所有人铭记在心的英雄。您虽离开了我们,但您在田间忙碌的身影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一定努力做光盘行动的先锋,不辜负您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努力的成果。

写信人:

日期:

篇2:写给袁隆平爷爷院士的一封信

袁隆平爷爷勋鉴:

5月22日13时07分,您安详地与大家告别了。有人说,您是在等大家好好地吃过午饭,再和大家告别。我认为,您是不想看到我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难过。因为这是您的初心——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还记得小学教科书里记载的关于您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九个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时候我还很小,不懂什么是杂交水稻,后来是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大家吃的大米就是水稻成熟之后的产物,全国上下现在每顿饭能吃饱吃好,是有着袁隆平爷爷的汗水在里面的,听罢,深感您的伟大,难怪,米饭如此香甜。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在学校的走廊里看过您的大幅画像。您身着白衬衫,深蹲在稻田里,双手轻柔地捧着金黄饱满的稻穗,面带微笑又稍显一丝庄重。后来我知道,您在考大学时就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深刻明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可见,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您就有了这么深远的目光,有了这么崇高的理想,并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拼搏,这注定了您终将成为“国士”,终将成为“大师”。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昨天读过您写给母亲的那封信,深受感动。您在信中写了很多很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在我幼年时种下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面,如果说,您的理想是让人们远离饥饿,那么母亲就是助您实现理想的不竭之力。袁隆平爷爷,不要觉得有所亏欠,我想您的母亲一定能够理解您是在“舍小家,为大家”,明白您是为了“中国人民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这个目标在奋斗,明白您是为了全世界的人类造福。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昨天看过一段关于您的视频,深受震撼。您说到了您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更加高产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您和您的团队努力下,水稻亩产公斤量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这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的杂交水稻,在您和科研人员们的不断努力下,已经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

袁隆平爷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会好好牢记,并“以光盘为荣”。袁隆平爷爷,您的坚定理想、不辞辛苦、心有大爱、淡泊名利,我们会认真学习,积极向您看齐。袁隆平爷爷,我们会谨记您的勉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不辜负时代担当!

袁隆平爷爷,您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我知道那里有“稻香满溢”,那里到处可以“禾下乘凉”,愿您安息!

写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3: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在电视节目上看过您慈爱的笑容,知道您的功绩——您研制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一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您因此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您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袁爷爷您身上那种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都深深地感染了我。您把您的一生都献身于科学事业中,时时刻刻关心人民,一切从人民出发,从不计个人利益和个人得失。因此我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对您无上的敬仰,此时,我也盼望着像您一样,去为国家和人类做贡献,让大家生活得更美好。

悄悄告诉您吧,我特别想研制一种新型的桃子。我们都知道桃子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仙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等。经常食用它,不但可以改善肠胃、助消化,而且延缓机体衰老,有促进生长发育之效。可我发现桃子储蓄时间非常短,特别经不起折腾——稍一磕碰就会腐烂,不堪入目。而且,它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污染,农药残留不容易去除。我理想中的新型桃子不但要保留原来品种的柔嫩多汁,形美味甜、入口芳香味浓,还要春、夏、秋、冬四季都能长满个大匀称的桃子。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人类最绿色的`水果之一,在一种超能化肥的帮助下,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仙桃”。您说我能实现这个愿望吗?

记得您说过: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我要向您学习,现在在学校里努力学好知识,我相信在不久将来的果园、田间都能闻到芳芬扑鼻的桃花香,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张轩铭

20xx年2月23日

篇4: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亲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叫xxx。九岁之前,听妈妈提起过您,说您发明过杂交水稻,因为那时小,不明白妈妈讲的是什么意思。

后来,当老师今天带领我们观看您的事迹后,我终于明白了您“杂交水稻之父”的由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你们那个年代没有饭吃,只能靠树皮来填饱肚子,看到这里我非常心酸,您解决了我们中国人吃不饱饭的问题,您非常伟大,让我们后代人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应该不要浪费一粒粮食,要懂得节约粮食。

袁爷爷,我们要向您学习,在学校要努力学好知识,将来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

写信人:

日期:

篇5: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您写下了这封信。

每次在吃饭时,我总会想:这些米粒是从何来?我曾听爸爸讲述过60年代种植稻谷,亩产都不高,每年的清明节开始从买稻种、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个过程。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还是吃不饱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学实验带领下,有了“杂交水稻”的成功。才解决了我国粮食欠缺问题,现如今我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下,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除了从书本上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识,就只能通过在农村长大的父母口中听到关于农耕时节的一些事情。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学校开展种植水稻实践课堂,希望能够邀请您来指导我们种植水稻,在得知您研发新的水稻品种后,便希望能将您研发的新水稻种子在我们学校的种植园里种植,让我们学习一颗小小的稻谷是怎样被育成小秧苗,从绿油油的秧苗里抽穗,慢慢变黄等着收割,让我们参与打谷子、晒谷子、磨成米,煮成米饭,从而让我们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在我的心中也生长了一个梦想,长大后做一个像您一样的人,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那份力量。最后,我的想法要是真实现了,学校开展并且在学校的植物园里种植水稻,我想问您我们能不能种上您研发的新稻谷呀?能和您一起学习种植新稻谷的奥秘吗?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篇6: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在开学后,我转到了这里,看着开心农场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优千号”。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们种植、育苗的时候,它也在生长吧。不过相比于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我和同伴们实在是业余: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间距不知道,就连水也用的地下水……还好有家长们帮忙,老师自己也查资料,时不时的组织我们照顾水稻。现在,稻田里不仅有水管,而且还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网″。今天是我们班收获的日子。我想到了观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见证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开花、结出一粒粒的稻谷,也留下了许多的美好回忆。

您知道吗?在观察水稻时,我时常想起你,想起您那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你那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总让我钦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红良种繁育场时,当助手发现了”野败“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发来电报时,您正在遥远的北京开会,却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仔细检验它的真伪。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开会已经有些累了,连夜赶火车,仔细检查会雪上加霜。而您却为了梦想赌上健康,让自己无怨无悔。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一直奋斗了22年,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研究。这还不够,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献了出去,90岁高龄,您的办公桌上依然资料成堆,别人在享受,你却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拥有约50万亩的盐碱地,对海水稻的研究可谓是如虎添翼,这里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杂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会变,但是一代一代接力,总会完成您的梦想。在一万人中,总会有伟人出现,创新、探究。您的三个月,影响着青岛,影响着全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迈步向前。

青岛,正翘首以盼,期待着您的到来!

祝您身心健康,梦想成真!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篇7: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袁隆平爷爷:

您好!您为了不再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一个又一个饿死,又为了不看见我们为了争夺一块树皮而互相厮打,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袁爷爷,您不是一个缺少童心的老爷爷,也不是一个只想着自己、不想着大家的人。

您是一个关心儿童的人,你看见祖国有很多人饿死而放下飞行员、游泳健将这些职业。您为了让我们不会再吃不饱饭,而将国家给您的别墅改造成研究基地,将工资用来研究水稻。袁隆平爷爷,您的海水稻只剩一点就完成了,您却走了,每一滴水滋润每一粒米,您就像成千上万的水滋润着我们。

我像一粒种子,您用您的温暖化为水养育着我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每当我吃到一口米时,就会想起您。您已经上天堂了,祝您在天堂也能幸福地研究水稻!

写信人:

日期:

篇8: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

我是韶关市乳源县红云中心学校的一名学生。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付出,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吃饱穿暖的社会。

你逝世的消息使我们的胸膛像被巨石击中一样痛苦。本来以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形只会在书中有,没想到现实中也会有。

在一条长长的街道上,接送您遗体的车从远方驶来,街边的`人们边追赶着您的车,边用手抹去眼角的悲伤,边高声呐喊:

“一路走好!一路走好!”叫喊声中还带有一些颤抖。

天空朦朦胧胧的,下着小雨,飘着薄薄的黑雾。殡仪馆前,五颜六色的雨伞在路边立着,像彩虹、像糖果,还像通往天堂的`仙路。

最后,希望您在另一个世界中过的幸福,美好!

写信人:

日期:

篇9: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

我是红云中心学校六(1)班的同学xxx。今天我们班主任给我们班看了一个视频。视频中的长沙市民都不约而同的追着您的车跑。画面里,爸爸拉着孩子的手、母亲抱着女儿、还有个人边拍视频边哭泣地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看到这画面,我心里也是五味杂陈,非常感动。

在明阳山殡仪馆的门口,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都拿着鲜花、撑着伞。就连老天也惋惜您的离去,在当天下起了雨。

看完视频后,我更加坚持我的梦想。我要向您学习,为祖国着想。我会朝着设计师的方向前进,设计出中国元素的服装,把它推向全世界,让外国友人也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

最后,祝袁爷爷在天堂开心、快乐!

写信人:

日期:

篇10: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

我叫邓彤芯,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就在刚刚,我看了长沙市民在街道边一路追赶您的灵车,还大喊着“一路走好!”的视频。我想到了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您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曾几何时,我以为只有在书上才会有“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壮观场面,却没想在现实中也发生了。

在老师播放的视频里,我看到了乌云密布的天空在抽泣着,也如人们一样难受。从航拍的镜头中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雨伞,这些雨伞就像是一座彩虹桥,护送您前往幸福天堂。

袁爷爷,是您让我们过上了温饱的生活,您的钻研精神值得我向您学习。

谢谢您,袁爷爷!中国有您,真好!世界有您,真好!

写信人:

日期:

篇11: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亲爱的袁爷爷:

我从爸爸口中得知您去世的消息,我是何等的悲伤。山河因而变色,草木为之含悲。您去了星辰,化作了那颗编号8117的“袁隆平星”,那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闪烁着您的梦想,激励着我们前行。

像高粱一样高的水稻挂着花生米大小的稻粒在微风中轻轻摇摆,飘进了您的梦了。为了您的“禾下乘凉梦”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关心着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您曾经常说的话,您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田间地头留下您的身影,攻艰路上留下了您的汗水,祖国大地上留下了您的足迹。

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应该有坚定的精神,更应该有担当的意识。让我们接过您手中的接力棒顽强拼搏。终有一天我们会亲眼见证“河下乘凉梦”的实现。那时,大片大片的麦田会在微风中泛着金灿灿的光,密密匝匝的金色麦穗会仰着高昂的头,伴着淡淡的麦香飘到您那颗遥远的星辰。我想那时“袁隆平星”一定会更亮。

一路走好!

写信人:

日期:

篇12:给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

袁爷爷:

谢谢您,您是多么伟大。1949年,您本来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最好的大学,但您却不顾家人的反对进入了江西农业大学。您小时候看到有不少灾民因为闹了大饥荒,活活饿死了。您下定决心,要为我们祖国的人民出一份力,让全球的人都吃上热腾腾的白米饭。

还有一次,您和一位学生去找一株雄性的水稻。您不顾一切在找,结果一无所获。但皇天不负有心人,16天后,你们成功了,找到了六株雄性水稻。经过反复研究,您发明了海水稻和超级稻,为粮食紧缺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5月22日下午13:07,爷爷不幸去世了,我只想说,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爱您。

xxx

20xx年x月x日

篇13: 给袁隆平爷爷一封信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

太阳跌进遥遥山野,黑夜开始野蛮生长。您去世的噩耗不胫而走,悲痛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此刻,我不禁想提笔给您写这封信。

小时候曾在奶奶怀里,闻稻香轻飘,望稻浪滚滚,听着关于您以平凡之力书写研究杂交水稻的传奇故事。

世皆不屑,坚若磐石。曾经的您,意气风发,志存高远,提出了培育杂交水稻这样伟大的构想。面对国际视为对学术理论的背叛与颠覆,甚至视其为对基本遗传学的无知的质疑,您于坚持与放弃之间选择了坚持。即使饱受非议,你仍坚守初心,在世界流言蜚语的千磨万击下,您还之以坚劲,向世界展现了坚不可摧的决心。

坎坷重重,迎难而上。从茫茫“稻海”中任凭毒日啃食一寸寸肌肤,蚊虫大军一次次围剿,到大雨倾盆之夜,恶人作祟,秧苗被毁,历经千辛才取得的成果仅一夜便化为泡影;在研究地,大地剧烈震动,楼倒人亡,惊恐的呼救同地震的巨响交织奏成交响曲似阴影般笼罩着大地,你坚守在诗圣杜甫所吟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样漏风又漏雨的窝棚里工作。您不因烈日蚊虫,而停止四处寻找雄性不育水稻;您不因屡试屡败,而放弃研究;您不因地震对性命的威胁,而逃离就此作罢;您不因寒冷没日没夜的侵扰,而放弃培育水稻。无论前方荆棘多密,狂风多猛,暴雨多烈,即使坎坷重重,您仍坚定信念,英勇地迎难而上。

十年奋斗,终得硕果。几十年狂风暴雨后你终于研制出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量一次次刷新了世界记录。最终您给了中国一个完美的交代,让世界多了一次伟大的创举。

山因脊而雄,屋因深而固,国因您终得温饱。曾记得您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超级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请您放心!我们在,我们定会将您的光与热传承下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向着科学迈进。一定要圆了您的梦,为中国,为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未来的某一天,这里的稻穗会比高梁还高,穗粒会比花生还大。您的梦想终会实现。

祝您一路走好!

龙的传人:XXX

205月22日

篇14: 给袁隆平爷爷一封信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

您为了大多数人能够吃饱饭,在水稻吐穗扬花的时候,亲自踏遍了当地所有稻田,只为找到能攻克水稻不具有杂交性这道世界难题的重要方向之一“天然雄性不孕株”。

您为了这个朴素的梦想,不顾自己的身体,四处奔波。皇天不负有心人,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让大多数人都吃上了饱饭。

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杂交水稻的研发救了很多人。如果没有您,人们现在说不定还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死亡人数也会日渐增多。如果没有您日复一日的坚持,杂交水稻也不会研发成功,我们如今也不能过得这么幸福安逸。

您让我真正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的含义。《悯农》这一首诗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平时挂在嘴边,也不知用了多少遍。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诗人心中的愤懑呢?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在烈日下大汗淋漓地坚持工作才得来的,有些人只知道吃米,却不知道这一颗颗米饭后面,含着多少人的辛苦啊!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浪费呢?

读了您的那些名言名句后,我深有感触。以前,我给自己盛饭,因为不知道自己这一顿到底要吃多少,所以一般都盛满,可每次都吃不完。现在,我每次只盛半碗的样子,如果不够,再加。这样,虽然麻烦一些,但却可以制止浪费。

尽管我一个人的微小努力起不了太大作用,但如果人们都能领会到您的用心良苦,我相信,大江南北都不会再有浪费的迹象。

“禾下乘凉梦”总是能让人想起一副惬意的景象:插满禾苗的稻田外,一棵大树下坐着一个休息的老人,看着一望无际的稻田,慈祥的面孔,炯炯有神的双眼,这就是您,袁爷爷。

祝:一路走好!

感谢您的:彭希萍

5月29日

篇15: 给袁隆平爷爷一封信

敬爱的袁爷爷:

您好!

夜深了,漆黑的天空被窗棂划分成几块,一轮明月升上了树梢。月光映照在河中,星光寂寥。那皎洁的明月仿佛夕阳爱抚着湖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渐觉袖底生风,夜很静,令人不忍呼吸。这时一颗流星划过。小时候听奶奶说,天上有颗星星划过,就是地上有个人去世了。袁爷爷,是您吗?

犹记年少时我常常留饭。那时爷爷就教导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你不能辜负了袁爷爷辛苦培育的杂交水稻。”“袁爷爷是谁,杂交水稻又是什么?”“袁爷爷是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是可以养活中国人的粮食,是袁爷爷的骄傲。”

那时的我对您还没有什么概念,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您是真正可以供我们吃饱饭的男神!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是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人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面对父母光耀门楣的期盼,面对数万中国人因饥饿而死的惨状,你毅然弃文从农,选择了后者,您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在一起,探寻出一条拯救中国人的道路,您值得全世界敬仰。

袁爷爷,而今您将梦的种子带去了远方,将粮食的种子,创新的种子,奋斗的种子留给了我们,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不负您的期望!

你虽不在,但是我们会一直都在。

愿天堂无病痛,您一路走好!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篇16: 给袁隆平爷爷一封信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您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记得第一次听说您的时候,还是几年前在课本上看见的。当时我还想着,哇!这个人和我一样姓袁啊!我当时就很兴奋,逢熟人就说:“你看你看,杂交水稻之父袁爷爷和我一个姓!”

在您那个年代,生活贫苦,不像现在有很多好吃的,那个时候能吃上点东西都很不错了,毕竟那是抗日期间啊。就是因为吃不上饭,一个一个的百姓在饥饿中倒下。那时的您立志,要做一个让中国富强,不受帝国主义欺辱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但几亿人口的温饱,还是一个大问题,您学习农业知识,把毕生心血都投入到研究水稻之中,呕心沥血,却从不有怨言。您与泥土为伍,和水稻为伴,和农民交谈,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举世闻名的贡献,为解决人民的温饱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在网上看到您去世的消息,我不敢相信:不可能不可能,袁隆平爷爷身体那么好,准是谁又在造谣。直到我看见新闻,仍旧不敢相信。5月22日13时07分,您离开了我们,我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袁爷爷,您至晚年都在不断学习,为中国,为全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值得我们尊敬。

您说您有两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虽然不在了,但是您的梦想,我们一定能实现。

祝:一路走好!

袁肖玉琳

205月29日

篇17:给袁隆平爷爷一封信

亲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有很多话跟您说。以前,我从来不认识您。但是这两年我听说您在盐碱地和沙漠里中出了水稻,这让我特别吃惊。从此,我就开始注意您,发现您不仅在盐碱地和沙漠里中出了水稻,还让稻田里每亩最多生产1000多公斤。最近,总书记还给您颁发了国家勋章。您为水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让全世界人都能吃饱。我想1968年5月18日毁苗事件一定让您很心痛吧!

我的梦想也是当一个科学家。我一是要学习您的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二是学习您关心他人、热爱生活、健康乐观的精神;三是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

我知道您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另一个是想让杂交水稻走向全世界。我相信不远的将来您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

写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

致敬袁隆平院士作文

给袁隆平的一封信

给钟院士的一封信

致敬袁隆平院士作文700字

袁隆平爷爷作文

给巴金爷爷一封信

给爷爷的一封信

给袁隆平院士爷爷的一封信(整理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给袁隆平院士爷爷的一封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