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研考知分后-做好复试调剂准备(共含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暴躁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研考知分后-做好复试调剂准备
随着高校研考分数陆续公布,有些获知分数的考生反而“心里没了底”,不知道自己的分数与分数线有多少差距。离高校公布分数线还有一段时间,有关辅导专家建议,考生不要“坐等”分数线,要有效利用这段时间,为复试和调剂做好准备。
通过分数为自己大致定位
尽管时下34所自划线学校的分数线和国家线没有公布,但考生可找到近几年分数线,对比自身情况,做好下一步的复试或调剂准备。跨考教育规划老师荣令山提醒考生,分数线,尤其是去年的,具有很大参考价值。能查到成绩排名的考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名次,进行大致的定位。
研考国家线往年都会有所变化,但浮动不大。从单科线来看,上调或下降往往在5分以内;从总分数线来看,变化在10至15分之间。所以,考生可根据往年分数线,留出5至15分的空间,给自己定位。考生还要根据今年考题的`难易程度,预测分数线是否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除了往年分数线,考生还要参考的因素是:报考同一所目标院校的考生情况和报考人数。很多考生因为报考同一所院校而成立了“研友群”。考生可根据群里其他考生的分数情况,以及今年报考这所学校的人数增降趋势,大致预测分数线的增降。考生要注意,在网上查到的往年国家线只是进入复试的“最低门槛”。过了国家线,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进入报考学校和专业的复试。考生更要关注初试成绩排名。根据招生计划按差额复试比例确定入围复试的名单,对应的分数线才是各校实际复试分数线。各学校、各专业划定的复试线会与国家线持平,或者更高,一般不会低于国家线。
对比之后,考生的情况可分为两类:有希望进入复试的和没希望进入复试的。其中,有希望进入复试的考生又可分为两类:超过分数线几十分的和“低空飘过”分数线的。同样,没希望进入复试的考生也分为两类:过了国家线可参加调剂的和没有过国家线的。考生要首先为自己定好位。
根据自身情况做下一步准备
北京工业大学研招办主任闫玉萍认为,无论有没有希望进入复试,考生都要积极做好下一步准备。
初步估计已经上线并能进入复试的考生,要积极着手准备复试,仔细研读招生单位发布的招生简章、复试工作安排,详细了解复试的内容、形式、时间等细节,做到心中有数。
考生也要通过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通过电子邮件积极与导师联系。如果老师有时间,可能会安排面谈。考生要多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也让导师提前了解自己,为入校后的科研工作做些准备。考生特别要注意,联系导师的目的要单纯。有些考生妄图通过给导师送礼提前套取复试题目,或让导师在复试时“网开一面”。这些做法都违反考试纪律甚至违法,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对于分数接近往年国家线的考生来说,在着手准备目标院校复试的同时,也要积极了解相关学科的调剂信息。考生可通过电话或邮件,咨询招生单位相关学科往年接收调剂情况。咨询前考生要先通过招生单位官网了解相关学科情况,向工作人员说明自己想了解哪些学院的哪个专业的调剂情况,只是盲目问“贵校是否接收调剂”等,效果甚微。
分数与往年国家线差距较大的考生要冷静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全面梳理自己的考研过程,然后再决定是继续考研还是先就业再从长计议。考生不能因为一次失利就灰心丧气,无心规划人生;也不该草率行事,匆忙投入到研考“再战”中。
知分后更要摆正好心态
有些考生从查到分数的那天开始,就在担心“万一过不了线怎么办”。有些考生恰恰相反,查到分数后,因为成绩不错,就“坐等复试”;还有些考生无法面对失败,一味沉浸在低落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这三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
荣令山提醒,考生现在要放宽心态,无论是准备复试、调剂,还是投入到求职中,都要调整好自己,以最好的状态面对。与其把时间花在患得患失或彷徨落寞上,不如静下心来,做好下一步规划。
尤其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要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是平时成绩不错,但此次考试失利了,还是平时基础知识就不扎实。如果平时知识基础较好,一到考场就心慌难安,说明考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这需要考生平时加强训练,在考场上合理分配时间。如果考生基础知识欠缺,很有可能是因为平时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或没有系统的复习计划。如果决定再次参加研考,考生要适当调整备考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记者:刘婧)
研考初试结束 考研复试勿忘四点准备
考研初试刚刚结束,接下来就是复试,考生如何顺利走完这“下一半的路程”?一些“过来人”建议:
适度放松,不要放纵。
中国社科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苏庆义说,经过长时间的备考,考生都很疲惫,大考之后容易松懈,作息没有规律,甚至放纵自己,结果复试时精神、知识储备等都“不在状态”。他建议,考生适度放松后,可根据自己的发挥程度,参考网上提供的答案,一周内得出一个进复试的概率。“如果参加复试可能性大,就要立即准备复试,要是等到成绩出来后再准备,时间就会很紧迫。”
不放英语,勿忘专业。
暨南大学在读研究生翁倩建议,英语是所有学校复试中的重要一环,依然是复习的重点。在抓住日常单词背诵的同时,要加大对口语、听力的练习力度。不少同学都会准备英文自我介绍,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根据往年复试的情景提前设想几个话题来准备。专业课的复习则要根据报考学校和专业的要求,找相关书籍阅读,还可以跟师兄师姐联系,咨询他们当年的复试情况,做到知己知彼。
口齿清晰,态度诚恳。
华中农大研究生闫振宇说,大部分考生都是应届生,没有面试经验,可利用找工作面试的机会,练习自己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复试当天,要衣着整齐得体,面对老师的.提问做到逻辑严密、不紧张。即使不知道答案,也不要随口乱说,要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向老师请教。
保持“在线”,主动沟通。
记者的一位同学考完研后丢了手机,恰巧家里电话也停机,他又很长时间没查收E-mail,结果错过了确认参加复试的最后期限。他建议,考生的联系方式若发生变动,一定要主动跟报考学校的招生部门联系,多留几种自己的联系方式,让学校随时能够找到你。
复试在即做好调剂准备 考生吹响考研集结号
现在已是2月中旬,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评卷、统分工作月底将结束,在初试成绩将要揭晓的同时,研招复试也日益临近,对于万千考生而言,又将面临新的考验。今年复试权重加大,复试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能够通过初试的同学,认真准备复试是非常重要的。
考前准备 及时获取信息
首先要了解复试内容,定复试时间。复试重点考查考生的科研潜力和综合能力,在内容上包括英语听力和口语、专业基础知识应用、专业技能的掌握、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在形式上以试为主,有的包括笔试、专业技能、实验操作等。国家初试分数线3月底确定,其后各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办法,一般复试时间在4月上旬。因而考生要在这个时间经常浏览招生单位网站,及时获取复试信息,尽早准备。
英语应考 掌握听说能力
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是复试成功的保证,有时候会涉及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建议广大考生在参加复试前,针对考核内容,有目的地训练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背诵一些专业词汇及应用文,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多多进行英语对话练习,掌握出题规律争得高分。
专业课考试 熟悉导师观点
西北大学06届硕士研究生何艳告诉记者,在备考时考生除了系统复习所报院校相关专业指定的参考书籍外,最好能查阅一下所报专业的往年复试题目,熟悉试题风格,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在考试前如果条件允许,去听一下所报学校专业导师的公开课,多了解导师的学术作品和科研成果,熟悉导师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向,关注学术热点。向报考学校的同专业在读学长取经,借鉴他们的专业课笔试经验,从容应试,切忌紧张。
素质面试 突出优势强项
建议考生提前与所报专业导师联系,获得专业指导,更好更有效的进行专业复习。多查阅所报专业期刊,了解最新的前沿动态,考前精心准备,在面试的20-30分钟内争取做到对答如流,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强项。
关注信息 做好调剂准备
西安邮电学院研究生部的高向鹏老师建议,广大考生要积极掌握信息,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官方信息平台,关注研究生招生最新动态,关注调剂内容的空缺信息,做好调剂录取的准备。因为各招生单位的调剂名额有限,如果知道自己的成绩通过了国家划定的初试分数线,具有复试资格,但在第一志愿学校没有取得复试机会的话,应第一时间主动和调剂院校取得联系,把握住最后的复试机会,将自己的相关资料传达给相关专业生源不足的院校,尽早进行调剂事宜。
★ 如何准备面试复试
★ 考博复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