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安阳市林州红旗渠保护条例(共含6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医生脸”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红旗渠的保护,弘扬红旗渠精神,传承红旗渠文化,促进红旗渠沿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红旗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条例所称红旗渠是指总干渠、一干渠、二干渠、三干渠及其附属建筑物、构筑物。
第三条 在红旗渠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从事保护管理、开发建设、经营服务、生产生活、参观游览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红旗渠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按照省人民政府划定或者批准的区域执行。
第四条 红旗渠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安阳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红旗渠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
安阳市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红旗渠保护管理工作的指导。
第六条 林州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红旗渠的保护管理工作。红旗渠的保护应当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募集等方式设立红旗渠保护基金,专项用于红旗渠保护。保护基金应当依法筹集、管理和使用,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条 林州市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红旗渠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红旗渠精神和红旗渠保护的宣传教育。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红旗渠保护工作。对在红旗渠保护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由林州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八条 林州市文物行政部门主管红旗渠保护管理和监督工作。
红旗渠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红旗渠保护管理的具体工作。
林州市水利、公安、旅游、发改、国土、农业、林业、住建、环保等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红旗渠的保护工作。
林州市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红旗渠的保护管理工作。
红旗渠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协助当地政府做好红旗渠保护管理工作。
第九条 红旗渠保护管理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行政,文明服务,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第十条 林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红旗渠保护规划,并按照法定程序报批公布。
第十一条 红旗渠保护规划的调整或者修改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或者修改。
第十二条 红旗渠的开发、建设和利用应当符合红旗渠保护规划,由林州市人民政府统筹安排,有序实施。
在红旗渠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开辟参观游览区和设置服务项目应当符合红旗渠保护规划的管理要求,并依法履行报批程序。
游览区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完善的参观游览服务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林州市人民政府在红旗渠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当设置保护标志和界桩。
第十四条 在红旗渠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第十五条 在红旗渠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红旗渠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依法履行报批程序。
第十六条 在红旗渠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红旗渠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红旗渠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红旗渠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
第十七条 红旗渠保护工程施工应当按照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的保护方案进行,不得擅自变更。
第十八条 需要利用红旗渠拍摄电影、电视、广告和其他音像资料或者举办大型活动的,拍摄单位或者举办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报批程序。红旗渠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对拍摄单位和举办者的活动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 红旗渠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刻划、涂污红旗渠题词、碑刻;
(二)擅自移动、损毁保护标志或者界桩;
(三)损毁红旗渠基础设施、沿渠重点建筑物、构筑物等附属设施;
(四)向红旗渠内倾倒生活垃圾、废渣或者其他废弃物;
(五)向红旗渠内排放污水、废水;
(六)在渠体采石、取土、打桩、凿孔;
(七)开荒种地,擅自砍伐树木、破坏植被;
(八)生产、存放和擅自使用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蚀性物品;
(九)其他危害红旗渠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条 红旗渠的保护管理建立以下制度:
(一)红旗渠总干渠、干渠监测巡视制度。林州市文物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定期发布监测巡视报告。
(二)红旗渠保护专家咨询制度。林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建专家信息库,做好专家咨询工作。
(三)红旗渠保护应急机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危及红旗渠安全的突发事件时,红旗渠保护管理机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同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红旗渠保护、维修经费和资金来源:
(一)国家、省文物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专项拨款;
(二)安阳市、林州市财政预算;
(三)事业性收入;
(四)捐赠及其他合法收入。
红旗渠保护、维修经费和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严格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擅自调整或者修改红旗渠保护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擅自在红旗渠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对红旗渠的历史风貌造成破坏,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擅自变更红旗渠施工保护方案的,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擅自利用红旗渠拍摄电影、电视、广告和其他音像资料或者举办大型活动的,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红旗渠损毁或者周边环境破坏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第(一)、(二)项规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文物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三)、(四)、(五)项规定的,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较轻的,对个人可处以警告或者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可处以警告或者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造成红旗渠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违反第(六)项规定的,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恢复原状,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七)项规定的,由文物行政部门或者相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八)项规定的,由相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给予处罚。
第二十八条 文物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自1月1日起施行。
分水苑风景区是一园林式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距市区18公里,位于林虑山北部向东分支的大驼岭、猫儿岭之间凹腰处,原名:“坟头岭”,后因之改名为“分水岭”。这里各景点排列有序,规划严整,翠柏簇拥,渠水奔腾。真可谓“山水秀丽”,令人“心旷神怡”。
青年洞风景区由分水苑风景区驱车上行30公里,即可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路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更使你领略到“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主景“青年洞”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通而过,为你展现出一幅雄壮的画卷,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凝集于此,极目远眺,尽收眼底,惊诧之余,唯有赞叹……
络丝潭风景区络丝潭风景区坐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此处乃一较大断崭跌水,上有连接豫、冀两省的峡谷索桥,故称“天桥断”。这里有漳河名胜“小三峡”,可放艇畅游而尽享潭中山水风光;有神秘莫测的“神龟洞”,可欣赏神龟救民的美丽传说;还有凌空高悬的“铁索桥”等古迹名胜。
9月9日厂党总支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旗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建成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1995年4月,胡锦涛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
参观红旗渠让我们深受教育,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彰显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既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凸显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内容,以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为主要特征。人工天河红旗渠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不论是在年仅27岁就牺牲在作岗位上的吴祖太身上,还是在开山炸石蹦掉三颗门牙的除险队长身上都清晰地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精忠报国的精神,这种精神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闪耀着人文精神与理性主义的光芒。
今天我们学习继承红旗渠精神,就是要保持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在工作中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就是要强化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要让红旗渠精神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红旗渠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精神,看到了红旗渠就会使人重拾记忆,忆起那个时代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全党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红旗渠精神将引领我们战胜困难,鼓舞斗志,走向胜利。
10月17日凌晨6:30分,我和公司同事一起踏上了参观学习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征程。
乘着大巴,经过将近3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安阳地区林州市的红旗渠纪念馆。
一进大门,便看到一顶顶藤条编制的八斗帽、一把把磨毛钢钎、铁锤、一张张惊心动魄的画面及清晰石碑文字,还有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特别是任羊成同志的除险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红旗渠不仅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溉工程、全长1500公里人工天河,更重要的是从此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在这里,我看到了勤劳的林州人民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下午两点左右,我们上了红桥,一步一个台阶,向青年洞迈进。经过1个半小时的艰辛路程,终于来到闻名遐迩的青年洞面前。
据导游讲,当时,这段隧道1960年2月由横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是年11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暂时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当时称林县),建渠干部群众坚持“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改由各公社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当时干部民工口粮很低,为了填饱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但是,他们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
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青年们面对这样艰难困境,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使日进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洞名。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作为青年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林州人民 “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新的红旗渠精神,他们在那样艰苦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最终引来生命之水,建成林州人自己的“生命渠”,创造了历史的新篇章。在公司目前不景气的现状下,我们更要面对现实,振奋精神,努力拼搏,开辟一条适合公司发展的创业之路。
星转斗移,岁月沧桑。红旗渠开始建设至今已45年。红旗渠建设开始叫“引漳入林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竣工于1969年7月。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愚公移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奋战了十年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和艰难险阻,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充分显示了党领导的正确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
1954年4、5月份调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同志,在分析林县县情时,深刻认识到缺水是林县贫困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人没有水不能生存,有水便有生命,有生命就能求发展。当时全县共有90多万亩耕地,只有1万多亩水浇地,其它耕地全是靠天种植。大旱绝收,小旱薄收,种麦面积很小,亩产仅有七八十市斤,秋粮也不过百把斤,群众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5个村人畜吃水困难,有的跑5里、10里去取水,还有的跑更远路程去取水,群众说“吃水如吃油”,但是没有油吃能过,没有水吃,一天都不行。面对这些情况,1957年12月,杨贵同志作了发动全县人民“全党动员,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动员报告。通过种.种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于1960年2月,在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的带领下,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开始了“引漳入林”的红旗渠工程。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战十年,终于建成竣工。
“引漳入林”的红旗渠工程,是林县人民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修小型水利工程到修大型工程的过程。兴水符合林县县情,兴水就是为林县父老乡亲办实事,兴水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群众从兴办水利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更加热爱党,党指向哪里,群众就干到哪里。
红旗渠的建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解决突出问题、不等不靠的精神体现。红旗渠的建成是一批批冲锋在前、享乐在后、硬骨铮铮、一心为众、无私奉献的英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结果;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和群众同心干,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展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今天,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为民所望,为民所急,办更多、更大的实事、好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无畏,创造性地工作,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朋友,有一首歌曲您还记得吗?“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把我们引到那艰苦创业的岁月。20世纪60年代,英雄的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持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坚持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林滤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在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滤山中,地势险峻,工程宏伟。它不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为林滤山自然风光增添了一大胜景,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来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景区,主要以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华山之险、峨媚之雄、三峡之奇、黄山之秀为一体的自然风光而开发建设的风景名胜区,现在以妖娆多姿的风采,向世人展示其独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红旗渠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岭,原名坟头岭。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岭。
走进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巨型浮雕。雕塑大小人物近80个。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象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其中,既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
1、林县县委发出引漳人林的动员号召;
2、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
3、凌空除险;
4、千军万马战太行。
在千军万马战太行浮雕右侧,是红旗渠主要工程壁画,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红旗渠源”。红旗渠源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是将漳河水引入红旗渠的枢纽工程。1960年3月,承担截流任务的任村公社青年民工,在一无大型机械,又无先进技术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跳人冰凉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红旗渠内。
第二幅是“青年洞”。该工程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红旗渠最艰险的工程。是当年青年突击队员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开凿的。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青年洞”风景名胜区,被国家六部要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三幅是“空心坝”。该工程是以坝上过河水,坝中过渠水,解决了河水与渠水在一个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两用坝。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库”。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原是乱石堆坝,其坝高雄踞亚洲第三位。设计总库容77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530万立方米。后经过沥青处理大坝印水面和高压混凝土岩缝灌浆,现大坝性能良好。它既起到调节汛期洪峰,又可补充红旗渠水源,现在已被开发成“太行平湖”风景区。
第五幅是“桃园渡桥”。该桥是座三用渡桥,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车;中间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过洪水。现在为了解决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铺设了管道,把弓上水库的水逆红旗渠水引入市内,所以又成了四用桥。
第六幅是“红英汇流”。红旗渠一干渠沿林滤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东流,至合涧镇西汇合,形成了一处优美的飞流直泻奔腾图。有诗赞曰:“珠溅花飞雪裹玉,流激瀑泻浪逐波。闸开倾进琼浆液,两韵一渠唱凯歌”。
总干渠分水闸,是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分水苑也以此而得名。总干渠分水闸楼顶高悬郭沫若亲笔书写的“红旗渠”三个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闸门内奔泻出两股激流,向西南方向流去的是红旗渠一干渠,沿林滤山东峦至合涧镇与英雄渠汇流,浇灌着姚村、城关、合涧等35.2万亩土地;二干渠沿山坡东南方向到横水镇马店村,浇灌着姚村、河顺、横水等11.6万亩。三干渠在分水岭双孔隧入口处,距分水闸500米,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浇灌着任村、东岗、河顺等4.6万亩土地。
,分水闸实现了计算机遥控观察调节水位,使红旗渠灌区达到了国内自动化管理先进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青年洞景区。
由分水苑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就到达青年洞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一派雄险秀丽的景色!
“鹰咀山”是进入青年洞景区的第一景。在红旗渠之上有段崖壁,书有“鹰咀山”三个大字。举目静观,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之上,极目远望,意欲展翅腾飞。看到雄鹰展翅,就不会忘记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继续努力奋斗,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虎口崖位于凌云亭东,崖峰刺天,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势险恶、高耸入云。修建红旗渠时,山崖上时有被开渫炮震松散的石头掉下来砸伤修民工。为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需要有大智大勇,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人腰系大绳,下堑除险。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伙伴们,像腾飞于苍穹的雄鹰,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人们称这种举动叫“虎口拔牙”。但这伙“虎口拔牙”的勇士们有时也会被虎咬上一口,除险队长任羊成有一次摔在圪针窝里,差点送掉性命。
神工铺位于虎口崖下,是当年修渠民工住过的崖。由于当时修渠民工多达三四万人,漳河沿岸村庄又少,修渠民工没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满了,他们就搭席棚,打地洞。常年顶风冒雪,抗严寒战酷暑,度过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岁月。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在崖壁上留下了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神工铺就是当年修渠民工居住过的地方。
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将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当年修建红旗渠,改变干旱缺水面貌的艰苦奋斗历程,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挥红旗渠精神。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青年洞景区主要景点。青年洞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设计流量为23秒立方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总投工13万个。
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群众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坚持继续施工。当时每天每人只有六两粮,为了填饱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他们还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进度由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在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红旗渠工程指挥部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林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题词镌刻在太行石壁上,激励全市人民将红旗渠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座人工水利设施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了引漳入林工程。然而昨天凌晨3时许,林州红旗渠总干渠赵所管理段35+700处出现坍塌。发现险情后,相关部门随即通知疏散人员并开闸泄洪,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初步认定是软弱坡积物滑动造成坍塌。
总干渠坍塌附近村庄被淹
据林州市委宣传部通报,6月26日3时许,红旗渠总干渠赵所管理段35+700处出现坍塌,坍塌处长40多米,滑坡高度20多米,渠水将附近赵所村淹没,大部分房子进水,大量农田被淹。由于事发凌晨,渠水冲进村庄时,村民们都在熟睡。村民李志萍回忆说,当时下雨刮风,响声特别大,她在床上意识到外面不对劲,到门口看一下,一扭脸房子就被水弄出一个大窟窿。她没顾上穿衣服,赶紧叫醒孩子,用被子裹着头就上了房顶。在房顶上坐着,等了好大会儿才顺着邻居的房坡转移到安全地点。
渠道管理员发现该情况后,当即通知赵所村用喇叭广播疏散人员,同时上报红旗渠管理处、市防汛指挥部、市政府及漳河上游局,及时启动了上下游五座泄洪闸泄水。据介绍,相关部门在事后立即赶到现场查看情况,组织力量抢救群众财产,指挥抢险救灾。任村镇党委副书记李如兵说:初步统计,受灾的农田有400多亩,旧的土坯房大概有76间损坏。有14户30多人受灾,目前受灾群众全部临时安置到村委会,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具体灾情正在调查核实之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部分村庄道路塌陷,村子西北部的房屋几乎都已经垮塌,一些树木被连根拔起,电力部门正在想方设法恢复通电。
素有“人工天河”美誉的红旗渠,以工程质量过硬闻名于世。这次为什么会出现决口?据介绍,该渠段当年修渠时就是软弱地带,是国土局和红管处长期以来的地质灾害观测点,是红管处关注的重点隐患之一。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专家已赶到现场进行了勘验,初步认定是软弱坡积物滑动造成的渠体坍塌。林州市红旗渠管理处处长王广州说,沿着总干渠有8个渠管所,37个渠管站段。他们有巡渠制度,每天巡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然而,赵所村多位村民告诉记者,在事发一个月前,曾有村民的庄稼被渠岸渗出的渠水浸泡,当时跟红旗渠管理处反映过。
林州红旗渠灌区管理处葛新卫副处长说,随后要开展抢修加固工作。由于全长70.6公里的红旗渠已不再作为当地饮水水源,主要用于林州的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因此对用水安全影响不大。
★ 红旗渠导游词
★ 红旗渠导游词范文
★ 如何介绍红旗渠
★ 林州旅游口号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