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寒假复习中常见问题(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打了鸡血的小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学生寒假复习中常见问题
寒假悄悄到来了,你制定好自己寒假学习计划了吗?为了在寒假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按时学习生活,做事有规律,更好地度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寒假,整理了小学生寒假学习计划表,
【正文】:
1.每天足量学习6小时,内容包括:寒假各科作业:语文阅读、数学练习、英语听力等
2.每日英语听力或口语30分钟
3.中午保证一小时休息,下午学习或外出体育活动
4.每天做中考数学最后一题、两天做一题物理竞赛、化学竞赛题(轮流)
7:00 起床
7:20 洗漱完毕
7:20----7:50:跑步
8:00吃饭
8:20---9:10 做作业(语文阅读一篇和摘抄)
9:25—11:25 数学试卷一份
11:25---11:45 看报 课外书
11:45--13:00 吃饭 午休
13:10---14:10 化学
14:25--15:25 英语
15:40—16:40物理
16:40---吃晚饭前 free 包括体育运动
吃完饭后:看英语节目,每天一门学科复习(或做数学题,物理,化学题)
21;00—21:30 电视,电脑,课外书,free
21:30 睡觉
高考复习常见问题
在高三这一年,高考复习大考小考不断,在平时,进行了大量的习题训练,但是一些学生对自己失误的地方往往不够重视,缺乏仔细分析和反思的行为,只关注答案,不关注思维过程,只注重做题量,而不关注题目的质量。一些学生在情绪化之中复习,一旦做某份资料核对答案以后,发现自己正确率很高,就忘乎所以,觉得自己在这方面问题解决了,其实点和面之间还有很多的过程需要完善。
高考复习计划可以分为三种。其一是阶段性计划,即对一个时间段的学习的大体安排。其二是短期计划,常常可以理解为周计划,考生可以非常具体地设定自己的时间安排,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制定好后,严格执行,不轻易改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我们大多数同学把主要精力放到参考书上,高考复习因而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做题、核对答案上,而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依然停留在“似曾相识”的状态中。因此在考查概念性问题的时候,一些学生的出错率较高。课本是知识的源泉,高考题不能脱离教材。
许多同学漫无目的做题,做得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后,巩固了或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反而有害无益。《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了,做题才是有效的。要多做些基础题,但基础题一定要强调落实,动笔写出,特别要注意规范的表述。
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效益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高考复习没有系统,就难有头绪,各知识间就彼此孤立,各部分内容复习到什么火候,哪些地方过关了,哪些地方还是薄弱环节,心中无数。第一轮复习完后,应在各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各知识点间和方法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简洁的归纳,不仅可梳理这一部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今后做那些有难度的题目提供一种可行的解题思路。
小学生寒假该如何复习
首先,善于梳理知识是重点
复习中,我们要通过做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达到复习知识的目的。如果只顾大量做题,忽略系统地看书,就不可取了。因此复习时,要认认真真地看几遍课本,梳理好各科课本中的知识点,使自己对所学的知识在整体上有一个把握,头脑中就能形成一个知识的结构网络。对平时掌握得不大牢固的知识点,要通过复习彻底弄懂弄通。
其次,复习要找到分散与集中的平衡点
专业专家研究表明,将两种同类的材料放在一起复习,容易相互干扰,也就是内容相似性越大,相互干扰也就越大,
因此,可采用文理科交叉安排复习内容。那种今天全部复习数学,明天全部复习语文的方法,后天复习英语的,是违背记忆规律的。另外复习的内容要适当分散。从时间上讲,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复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
最后,复习时间要安排得当
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遗忘规律来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这样可以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复习效果也好。但复习间隔时间因人而异,因复习材料而异。一般认为,可为一天、一周、一个月;对于一些特别的复习内容,最好能在第三天多增加一次复习。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寒假复习更应该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希望上述提供的小学生寒假复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更好的教育孩子。
英语复习常见问题
一、读过文章后,感觉似乎看懂了,做题时却犹豫不决,无法选出正确答案。
这种情况通常是考生的单词量不够、词义掌握不够扎实,或者语法结构掌握不到位,觉得自己看懂了,但具体到细节时,却无法做出正确选择。
二、看到题目后感觉无从下手。
这就要求考生熟悉本文所阐述的四种题型,针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解题技巧。
三、 阅读速度太慢。
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常常会出现如下不良习惯 ,严重影响阅读速度:
1.指读。阅读者形成边读边用手指在所读内容下划过的不良习惯。
2.唇读。读者在阅读时低声读出声音,或不出声的伴有唇部动作的默读。
3.回读。阅读时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反复回读,浪费了大量时间。在阅读过程中,有些难懂的词或词组可以在理解句子大意的情况下忽略过去。
4.译读。有些考生在阅读的同时,习惯性地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浪费了大量时间。
高考英语单词复习技巧
许多英语学习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学英语难,背英语单词是难上加难。面对海量的英语单词,学习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投入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始终逃不掉背了忘,忘了再背,背了再忘的低级循环。
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广为人们采用的、效率低下的、而且又是耗时费力的“死记硬背式”单词记忆方法,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傻到要把成千上万个电话号码死记硬背下来的地步,可是在英语学习中,却有不少人非要把由26个字母组成的成千上万个英语字符死记硬背下来不可,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记忆英语单词的最大误区。
其实,只要我们动点脑筋,许多单词很能容易地记住,关键是我们记单词的方法能否给大脑的记忆中枢以最有效的、最合理的刺激,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告别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英语单词模式,从而使得背单词不再成为英语学习中最耗时费力,最令人痛恨不已的一件苦差事,最终实现在谈笑之间就让一个个英语单词扎根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并且能够做到“记而不忘”。下面举例说明:
Weird a.不可思议的,分解为we+ird,ird就是没有头的bird(少了开头的字母b),联想一个情景:一觉醒来我们变成了无头的小鸟,这的确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Bliss n.好福气,天福,谐音“不理事”,联想一个情景:一个人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打理,别人什么事情都给他做得好好的,这个人真是天生的好福气。
Dearth n.饥荒,饥馑,分解为d+earth,d为“冻”的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earth为土地,联想一个情景:当土地冻起来之后就长不出庄稼,所以要闹饥荒,闹饥馑。
Waif n.无家可归者,分解为wai+f,wai为“外”的汉语拼音,f为“放”的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联想一个情景:一个人被外放的时候,他必定是有家难回。
Pore vi.钻研,谐音“泡”,联想一个情景:一个科学家在钻研问题时需要花很多的精力,要在里面“泡掉”许多时间。
Pauper n.穷人,分解为paper+u,paper是“纸”,u借用汉语读音“有”,联想一个情景:富人有的是钱,但穷人光有纸没有钱,所以光有纸的人就是穷人。
Caprice n.怪想法,分解为cap+rice,cap是“帽子”,rice为“大米”,联想一个情景:我们平时把大米都是放在米缸里或米袋里,但有一个人说,我不用米缸装大米,也不用米袋装大米,我要用帽子来装大米,这个人的这个想法就是怪想法。
Languid a.没精打采的,谐音“懒鬼的”,联想一个情景:一个懒鬼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所以每天都是无精打采的。
Elf n.淘气鬼与self(自己)相比较,elf是少了头的“自己”,联想一个情景:一个小孩子很顽皮,他把自己的头都给玩没有了,真是不折不扣的淘气鬼。
Cactus n.仙人掌, 分解为c+act+us,c为“刺”的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act是“作用”,us是“我们”,c+act+us就是“有刺作用于我们”,联想一个情景:仙人掌最大的特征就是浑身有刺,我们只要用手去碰,它的刺就会扎我们。
一、如何提高地理选择题的得分率
目前,选择题多以中心问题的形式,做错第一题,往往会导致一组题目做错,失分相当可观,所以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审一组题目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审每一个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值得注意的是,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或与题意不是最贴切,千万不可被一个“好的”或“正确的”备选答案吸引住了,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选择题解题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仔细分析,逐个排除。还有一点提醒:改动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只有当你确认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
二、高考地理最后十天怎样复习
对照考纲列出的考点要求进行回顾,检查自己对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发现自己知识的疏漏处,及时查教材、地图册进行补救,特别注意课本中的一些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它们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还需要看以往作业中的错题,发现问题并改正错误,才能取得进步。考前有针对性地看看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漏洞。这个时候不可埋头做题、不注重效果,可在每天1:30—3:30做适应性训练,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做题状态。
三、要关注哪些地理热点问题
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注重运用地理学科相关知识分析、阐释、评价实际问题等都可以成为热点。如:印度洋海啸、南北极和珠峰考察、能源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资源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中西部地区的崛起、三农问题、国土整治、我国人口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根据这些知识所设置的问题,重在考虑与书本知识的结合。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总汇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2、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
3、在解连锁题时,往往第一题的解题最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第一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4、选择题解题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仔细分析,逐个排除。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5、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6、改动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只有当你确认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
二、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首先可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其次可以根据特殊的形状进行区域定位。
2、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3、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②.地势起伏状况
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④.(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三、答题规范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规范答题的宗旨。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答题一定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四、答题步骤
1.读懂题意: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看清图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3.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4.准确表述: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
★ 面试常见问题
★ 小学生寒假作文
★ 小学生寒假计划表
★ 寒假小学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