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琵琶,听琵琶许浑,听琵琶的意思,听琵琶赏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贤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听琵琶,听琵琶许浑,听琵琶的意思,听琵琶赏析(共含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贤酌”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听琵琶,听琵琶许浑,听琵琶的意思,听琵琶赏析

篇1:听琵琶,听琵琶许浑,听琵琶的意思,听琵琶赏析

听琵琶,听琵琶许浑,听琵琶的意思,听琵琶赏析 -诗词大全

听琵琶

作者:许浑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欲写明妃万里情,紫槽红拨夜丁丁。

胡沙望尽汉宫远,月落天山闻一声。

篇2:听《琵琶语》有感

听《琵琶语》有感

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

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进一步丰富了曲目的表现力和思想感情。此曲最精彩、最令人感到新奇的`,还是曲子中间那一段,也许是林海对钢琴总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时钢琴突然变成主奏,琵琶变成伴奏。配上一段有如天籁般吟唱的女声“啊……啊……”,在琵琶声泣泣的背景下,将琵琶欲表之情展露得淋漓尽致!

曲尾,再度重复的起始旋律,悠悠的琴声过后,私语的夜幕就随着水乡的日落诗意般降下了,情感的宣泄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篇3:贺新郎・听琵琶赏析

作者: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沈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拼音:

fèng wěi lóng xiāng bō 。zì kāi yuán 、ní shang qǔ bà ,jǐ fān fēng yuè 。zuì kǔ xún yáng jiāng tóu kè ,huà gě tíng tíng dài fā 。jì chū sāi 、huáng yún duī xuě 。mǎ shàng lí chóu sān wàn lǐ ,wàng zhāo yáng 、gōng diàn gū hóng méi 。xián jiě yǔ ,hèn nán shuō 。

liáo yáng yì shǐ yīn chén jué ,suǒ chuāng hán 、qīng lǒng màn niǎn ,lèi zhū yíng jié 。tuī shǒu hán qíng hái què shǒu ,yī mò liáng zhōu āi chè 。qiān gǔ shì 、yún fēi yān miè 。hè lǎo dìng chǎng wú xiāo xī ,xiǎng shěn xiāng tíng běi fán huá xiē 。dàn dào cǐ ,wéi wū yān 。

翻译:无

贺新郎・听琵琶字词解释:

①凤尾龙香拨:形容琵琶的精致和名贵。

②霓裳曲:即霓裳羽衣曲。《太平广记》的神仙载记中,谓唐玄宗随术士游月宫,闻月中仙乐,默而记之,“名之曰霓裳羽衣”。

③昭阳:汉代宫殿名称。

④贺老:即贺怀智。唐代玄宗时期的人物,善于演奏琵琶。

贺新郎・听琵琶中心思想:

该词抒发了作者胸怀满腔报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体现了词人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安危的爱国情操。

篇4:贺新郎・听琵琶赏析

这里所写的琵琶,是多么精致、美妙和名贵的乐器呀。檀木制成的槽,尾部镂刻着双凤,拨动它的是龙香柏制的板儿,“凤尾龙香拨”,它标志一个“黄金时代”。作者在此,正是暗指北宋初期那歌舞升平的盛世。而“霓裳曲罢”则又表示国运的衰微和**的开始。似说唐,实是说宋。一开头,便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点到主题,又不露痕迹。

接着一转,说最痛苦的莫过于那徘徊在浔阳江边的客子了。当画船待发时,“忽闻水上琵琶声”,勾起他满腹哀愁,无穷幽恨。何以知其“最苦”,因为这正是作者在写自己的心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本有一腔热血,多少豪情壮志,可惜朝廷昏阍,致使他在任江西安抚使时无辜被弹劾去官,此后辗转几调,又长期被废置不用。他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意,着重表现他自己遭“贬谪之情”,“天涯沦落”之感。

又一转,忽写到昭君出塞时,天上黄云成阵,马前积雪成堆。她离家到三万里之遥的异域,一面走一面还怅然回首。痴痴地望着一只孤雁向昭阳宫殿的方向飞去,直到它在云间隐没。唉,虽有琵琶能解语,能传心曲,可是这心中的愁恨实在难以说得清呀。

这不是靖康之难“二帝蒙尘”又指什么呢。若说单是指的“昭君出塞”,则又何必提“望昭阳宫殿”云云(昭君出塞时,应有去国怀乡之痛,但她未必会对汉家宫室有如此之留恋)。这里分明别有所指。姜夔《疏影》词不是用“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以“伤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郑文焯评语)的吗。

“辽阳驿使音尘绝”――此句语意忽明,“琵琶”声似乎化作鼓鼙之声,似乎是要让读者更清楚地知道辛弃疾心心意意所思念、所盼望的是什么;它的“潜台词”就是:“那沦亡了的北方故土啊,哪一天才能收复呢?”

于是,在那雕饰着花纹的漂亮的窗户中,寒气袭人之时,闺中少妇正在怀念远戍辽阳音信杳然的征人。她想藉琵琶解闷,“轻拢慢捻抹复挑”,结果却愈弹愈伤心,眼泪汪汪然了。这是“她”,同时也是作者自己。一纵一收,作者马上回到含而不露的写法上去了。

“推手”云云,指弹琵琶,欧阳修《明妃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而弹的那一曲为什么必须是《梁州》呢。正因为梁州在北,今已沦亡,“哀彻”两字加深了感慨悲凉意绪。“云飞烟灭”已将上文一齐结束。“贺老”句便是尾声。这尾声与发端遥相呼应,再次强调盛时已成为过去,盛事已成为历史。贺老即贺怀智,开元、天宝间的琵琶高手。他一弹则全场为之安定无声。元稹《连昌宫词》云:“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想“贺老定场”之类在繁华的北宋定然屡见不鲜,那时不还有“大晟乐正”吗。可如今盛事难逢,那如同沉香亭北的繁华盛事,真个消歇了。“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清平调》),这里融进了李白诗意。

辛弃疾的词,有一特点是好用典故,前人嫌他“多用事”“掉书袋”,认为是一个缺点。究竟如何,尚有探讨之必要。首先是看题材与所表现的主题是否需要。辛词中也往往有纯系白描而显得自然可爱的`,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之类,但那是写眼前小景,所抒写的感情也较朴实单纯;可这首《听琵琶》则很不相同,他是藉琵琶抒写家国之感,盛衰之慨。有些问题是不便明言的,必需出之以含蓄婉转的手法,这样,典故便跑出来了。而这首的用典又与别首的用典不同,在章法上是别具一格。举出另一首《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从章法上看,可称是该篇的姊妹篇。在那篇中,他亦是列举许多别离的典故,曲意形容,看似各不相关,其实内中皆有一线相连。原来这所列举的离愁别恨都与词人自己内心的情感有关:他无处不在讲自己,不在诉说自己的苦痛。连所举的“啼鸟”之名也不为无因,“更那堪杜鹃声住,鹧鸪声切”,这里似乎是说劝自己“不如归去”的杜鹃声才停住,那阻自己“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声却又急切地叫唤起来,这不正是写自己报国无门、壮志未酬、进退两难的矛盾和苦闷的心情与处境吗。而“将年百战”、“壮士悲歌”等等无不都是夫子自道。

由此读者又联想到唐时李商隐所写的《泪》(“永巷长年怨绮罗”)一诗,亦列举古来各种挥泪之事,最后归结为一事。这首诗的写法新颖,辛词章法可能从此处学来,又加以变化。

该词题为《赋琵琶》,作者用铺排、陈述口气,句句写琵琶,又句句不专写琵琶;句句点题目,又句句在借题发挥。而所有的句子皆围绕一个中心。全篇与其说是“咏物”,无宁说是抒情,在全部抒情的氛围中,清楚地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形象。

该词在艺术上又明显地表现出辛词的另一特色。辛词一向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但他在豪放的同时又还有极俊美的一面,一首词中往往兼而有之(这和后来一些学辛词者专主粗豪不同),该篇就是一个范例。他倒不是“铁板铜琶”,他的琵琶是“凤尾龙香”式的。刘勰所谓“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这颇能说明辛词的妙处。如“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句,不独用昭君出塞之典,且含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的诗意,形象很美,韵味亦深长。又“轻拢慢捻”四字,不独是用白居易的诗点出弹琵琶而已,好就好在将闺人愁闷无意绪、心情懒散的神态也描画出来了。而接下去“泪珠盈睫”,令人想见那长睫毛上闪动着的晶莹的泪珠,不独悲,而且很美。这样就渲染出一种哀怨的气氛,也就更好地烘托了主题。

前人评辛词曰“大气包举”,所谓“大气”就是指贯穿在他词中的那种浓烈的爱国之情,既沉郁,又激越。而他的词风并不粗犷,倒是思理细腻绵密,语言典丽高华,虽“多用事”而并不嫌板滞,这就是因有“情”在其中,密处见疏,实中有虚,令人读后有荡气回肠之感。

词牌名简介:

“贺新郎”,词牌名之一。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后来将“凉”字误作“郎”字。《词谱》以叶梦得词作谱。此调声情沉郁苍凉,宜抒发激越情感,历来为词家所习用。后人又改名“金缕衣”、“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雪月江山夜”等。

诗人资料:

辛弃疾(1140年5月

篇5:初听《琵琶语》散文

初听《琵琶语》散文1300字

那一丝忧伤,那一丝哀怨,那一丝无奈是初听《琵琶语》时的感觉。随那一丝忧伤,随那一丝哀怨,随那一丝无奈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画面。

她是大家闺秀,一直渴望遇上心中的他。然而父母的逼婚,过早地打断了她心中的梦。

她以死相示,父母只好作罢。她抱死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念头,轩窗抛掷手中的绣球,来决定自己宿命。接到绣球的他,是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貌不惊人的中年男子。他们凝眸相望的那刻,是忧伤的开始。看到女婿如乞丐一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女儿随他而去,这也是父母爱女的一片心。然而她,毅然决然地跟他私奔,跟他过清苦的日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招兵启示,他参加了。在军中,他被安排到再不能安排的地方,当了一名火头军。面对上司一次次地责难,他咬牙隐忍,一个“忍”字只是为了能在军中待下去,能混出个样来,好回家见她与孩子。西凉不稳,朝廷束手无策,我想唐太宗当时的心一定是烦躁不安的。老天托梦于太宗,让他找梦中贵人,就是令太宗没有想到在军中做饭的他。他们一次次错过相见,好在在太宗落难中他救了太宗让他们相识,这也许是老天安排好的,有意考验他与他。从此,他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坐上了西凉王的宝座并取了原西凉的一位公主。一别十多年,他再见到她时,她那褪去的容颜险些让他认不出来。看到他身旁的俊丽女子,她知道他有了所爱的人。她悄悄地离开了,那是带着一丝忧伤离开的,不久她就容颜殆尽,离开了人世。

她是蒙古族的皇室血脉,一次不经意间让她遇上了满族驰骋疆场的他。他不是清太祖的嫡子,皇位继承对他来是渺茫的`。过了多年,太祖驾崩,他的兄长继承了皇位。兄长早已垂慕于她,并用圣旨的形式将她纳为己有。就这样,他与她变得疏远起来。为了早日入主中原,兄长将他的军事才华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统帅下,叩开了大顺朝的那扇门。此时,皇兄已经驾崩,需另立储君。本应侄子豪格最有希望,因为他是兄长的嫡子。但,在他的极力斡旋下,将六岁的福临推上了龙椅。她应该是感激他的,只因她已经是皇后,在威仪的制度下,她不得不将那份爱深埋心头。

许多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小福临长大了。面对摄政王的叔叔,他开始叫板。这时,她把心分为两半,一半给他,一半给自己的孩子。极力调衡让她的心伤痕累累,她在煎熬中爱着他和他的孩子……那天他外出打猎,看到了一头梅花鹿,多好的梅花鹿啊!他想把梅花鹿角送于她,就一直追啊追啊……不幸地事发生了,马失前蹄,他从马上滚落下来。重重地一摔将他五脏震裂,奄奄一息,此时他眼前浮现出了他与她初次相见时的情景……消息传入宫内,她哭了,哭得那么伤心,哀怨萦上她的心头……

她是一才女,当他遇上她时,她已经为人妇。他欣赏她的那份才华,那份善良;她也被他渊博的学识所倾倒,吸引。就这样他一直深深地爱着她,爱了一生。她还是先离他而去了,留下了他对她深深地思念。有时,他看到他人手中她在世的照片,他会像小孩子带着那份好奇去看去索取。一次,他把朋友们请到家里,对朋友们说:“今天是她的生日。”在场的友人都落下了泪。

他爱了他一生,一生是多么长久啊,然而他就默默地爱了她一生。在他们二位都离世后,我想说出他们没有说出的话:我心里是无奈的(她);我心里是无奈的(他)。

篇6:贺新郎听琵琶的翻译赏析

贺新郎听琵琶的翻译赏析

《贺新郎·听琵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沈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前言】

《贺新郎·听琵琶》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该词抒发了作者胸怀满腔报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体现了词人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安危的爱国情操。

【注释】

①凤尾龙香拨:形容琵琶的精致和名贵。

②霓裳曲:即霓裳羽衣曲。《太平广记》的神仙载记中,谓唐玄宗随术士游月宫,闻月中仙乐,默而记之,“名之曰霓裳羽衣”。

③昭阳:汉代宫殿名称。

④贺老:即贺怀智。唐代玄宗时期的人物,善于演奏琵琶。

【赏析】

这里所写的琵琶,是多么精致、美妙和名贵的乐器呀。檀木制成的槽,尾部镂刻着双凤,拨动它的是龙香柏制的板儿,“凤尾龙香拨”,它标志一个“黄金时代”。作者在此,正是暗指北宋初期那歌舞升平的盛世。而“霓裳曲罢”则又表示国运的衰微和**的开始。似说唐,实是说宋。一开头,便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点到主题,又不露痕迹。

接着一转,说最痛苦的莫过于那徘徊在浔阳江边的客子了。当画船待发时,“忽闻水上琵琶声”,勾起他满腹哀愁,无穷幽恨。何以知其“最苦”,因为这正是作者在写自己的心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本有一腔热血,多少豪情壮志,可惜朝廷昏阍,致使他在任江西安抚使时无辜被弹劾去官,此后辗转几调,又长期被废置不用。他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意,着重表现他自己遭“贬谪之情”,“天涯沦落”之感。

又一转,忽写到昭君出塞时,天上黄云成阵,马前积雪成堆。她离家到三万里之遥的异域,一面走一面还怅然回首。痴痴地望着一只孤雁向昭阳宫殿的方向飞去,直到它在云间隐没。唉,虽有琵琶能解语,能传心曲,可是这心中的愁恨实在难以说得清呀。

这不是靖康之难“二帝蒙尘”又指什么呢。若说单是指的“昭君出塞”,则又何必提“望昭阳宫殿”云云(昭君出塞时,应有去国怀乡之痛,但她未必会对汉家宫室有如此之留恋)。这里分明别有所指。姜夔《疏影》词不是用“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以“伤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郑文焯评语)的吗。

“辽阳驿使音尘绝”——此句语意忽明,“琵琶”声似乎化作鼓鼙之声,似乎是要让读者更清楚地知道辛弃疾心心意意所思念、所盼望的是什么;它的“潜台词”就是:“那沦亡了的北方故土啊,哪一天才能收复呢?”

于是,在那雕饰着花纹的漂亮的窗户中,寒气袭人之时,闺中少妇正在怀念远戍辽阳音信杳然的征人。她想藉琵琶解闷,“轻拢慢捻抹复挑”,结果却愈弹愈伤心,眼泪汪汪然了。这是“她”,同时也是作者自己。一纵一收,作者马上回到含而不露的写法上去了。

“推手”云云,指弹琵琶,欧阳修《明妃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而弹的那一曲为什么必须是《梁州》呢。正因为梁州在北,今已沦亡,“哀彻”两字加深了感慨悲凉意绪。“云飞烟灭”已将上文一齐结束。“贺老”句便是尾声。这尾声与发端遥相呼应,再次强调盛时已成为过去,盛事已成为历史。贺老即贺怀智,开元、天宝间的琵琶高手。他一弹则全场为之安定无声。元稹《连昌宫词》云:“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想“贺老定场”之类在繁华的北宋定然屡见不鲜,那时不还有“大晟乐正”吗。可如今盛事难逢,那如同沉香亭北的繁华盛事,真个消歇了。“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清平调》),这里融进了李白诗意。

辛弃疾的词,有一特点是好用典故,前人嫌他“多用事”“掉书袋”,认为是一个缺点。究竟如何,尚有探讨之必要。首先是看题材与所表现的主题是否需要。辛词中也往往有纯系白描而显得自然可爱的,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之类,但那是写眼前小景,所抒写的感情也较朴实单纯;可这首《听琵琶》则很不相同,他是藉琵琶抒写家国之感,盛衰之慨。有些问题是不便明言的',必需出之以含蓄婉转的手法,这样,典故便跑出来了。而这首的用典又与别首的用典不同,在章法上是别具一格。举出另一首《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从章法上看,可称是该篇的姊妹篇。在那篇中,他亦是列举许多别离的典故,曲意形容,看似各不相关,其实内中皆有一线相连。原来这所列举的离愁别恨都与词人自己内心的情感有关:他无处不在讲自己,不在诉说自己的苦痛。连所举的“啼鸟”之名也不为无因,“更那堪杜鹃声住,鹧鸪声切”,这里似乎是说劝自己“不如归去”的杜鹃声才停住,那阻自己“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声却又急切地叫唤起来,这不正是写自己报国无门、壮志未酬、进退两难的矛盾和苦闷的心情与处境吗。而“将年百战”、“壮士悲歌”等等无不都是夫子自道。

由此读者又联想到唐时李商隐所写的《泪》(“永巷长年怨绮罗”)一诗,亦列举古来各种挥泪之事,最后归结为一事。这首诗的写法新颖,辛词章法可能从此处学来,又加以变化。

该词题为《赋琵琶》,作者用铺排、陈述口气,句句写琵琶,又句句不专写琵琶;句句点题目,又句句在借题发挥。而所有的句子皆围绕一个中心。全篇与其说是“咏物”,无宁说是抒情,在全部抒情的氛围中,清楚地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形象。

该词在艺术上又明显地表现出辛词的另一特色。辛词一向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但他在豪放的同时又还有极俊美的一面,一首词中往往兼而有之(这和后来一些学辛词者专主粗豪不同),该篇就是一个范例。他倒不是“铁板铜琶”,他的琵琶是“凤尾龙香”式的。刘勰所谓“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这颇能说明辛词的妙处。如“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句,不独用昭君出塞之典,且含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的诗意,形象很美,韵味亦深长。又“轻拢慢捻”四字,不独是用白居易的诗点出弹琵琶而已,好就好在将闺人愁闷无意绪、心情懒散的神态也描画出来了。而接下去“泪珠盈睫”,令人想见那长睫毛上闪动着的晶莹的泪珠,不独悲,而且很美。这样就渲染出一种哀怨的气氛,也就更好地烘托了主题。

前人评辛词曰“大气包举”,所谓“大气”就是指贯穿在他词中的那种浓烈的爱国之情,既沉郁,又激越。而他的词风并不粗犷,倒是思理细腻绵密,语言典丽高华,虽“多用事”而并不嫌板滞,这就是因有“情”在其中,密处见疏,实中有虚,令人读后有荡气回肠之感。

篇7:听琵琶,听琵琶罗隐,听琵琶的意思,听琵琶赏析

听琵琶,听琵琶罗隐,听琵琶的意思,听琵琶赏析 -诗词大全

听琵琶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体裁:七绝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

大底曲中皆有恨,满楼人自不知君。

篇8:听琵琶女说话作文700字

听琵琶女说话作文700字

听琵琶女说话作文700字

一曲的哀怨,何人能懂?往日的辉煌,何人能见?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抑或存在,抑或是白乐天所虚构。这又何妨?只要心灵得至满足足矣。琵琶女、白居易他们的身世都可谓大起大落。昔日的光鲜亮丽,却落得今日的惨败流离。是谁,让其辉煌?又是谁,将其泯灭?

她的一生都献给了琵琶,他的一生都献给了朝廷。琵琶女的“银瓶乍破水浆迸”,白居易的“却到帝都重富贵”。琵琶女的“五陵年少争缠头”,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琵琶女的`“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的“谪居卧病浔阳城”。这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无一不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社会。他们在这社会中坚持,坚持那一份梦想,那一份在心中永远跳动炽热的梦想。

现在的人们都在追影视剧,都在迷恋影视剧中那些高颜值的“小鲜肉”们。可你们不曾知道,真正的演员要演过话剧那才叫演员。真正的演员实则是那些演话剧的艺术家们,那些在舞台上演绎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的人们。可如今,又有多少人去话剧院看话剧?又有多少人在为影视剧的虚假剧情哭啼不已?在话剧的舞台上,任何因素都是变化的。一场话剧的好坏,与话剧演员当天的状态,临场发挥都息息相关。一三年出演的话剧《青蛇》。重新将中国古典四大民间传说搬上了舞台,那青蛇与白蛇柔美的肢体动作,那淋漓尽致的语言表情,将蛇妖与书生之间的爱恨情仇演绎到了极致。可你们不知,当时出演白蛇的演员袁泉,为寻找蛇的肢体感觉,她专门从北京飞到上海,在金星的舞蹈团待了三天。只为将白蛇演的更加传神。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这份对梦想的坚守。令人肃然起敬。

剧场艺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是影视剧无法取代的。他们或许一生只忠于做一件事,但,无人能懂。这些话剧演员他们始终拿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苟延残喘,只为对艺术的坚持。然而,留给他们的,只有昔日的辉煌罢了。

而我们,更应尊重这些对艺术乃至文学有着极致追求的人。他们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选择的事物。他们一生都在渴求,渴求自己与梦想融为一体。作者:熊泉凯

篇9:侯尉家听琵琶,侯尉家听琵琶黄庭坚,侯尉家听琵琶的意思,侯尉家听琵琶赏析

侯尉家听琵琶,侯尉家听琵琶黄庭坚,侯尉家听琵琶的意思,侯尉家听琵琶赏析 -诗词大全

侯尉家听琵琶

作者:黄庭坚  朝代:北宋 舫斋苍竹雨声中,一曲琵琶酒一锺。

恰似浔阳江上听,只无明月与丹枫。

篇10:听邻人琵琶,听邻人琵琶陈叔达,听邻人琵琶的意思,听邻人琵琶赏析

听邻人琵琶,听邻人琵琶陈叔达,听邻人琵琶的意思,听邻人琵琶赏析 -诗词大全

听邻人琵琶

作者:陈叔达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本是龙门桐,因妍入汉宫。香缘罗袖里,声逐朱弦中。

虽有相思韵,翻将入塞同。关山临却月,花蕊散回风。

为将金谷引,添令曲未终。

篇11:夜听琵琶,夜听琵琶羊士谔,夜听琵琶的意思,夜听琵琶赏析

夜听琵琶三首,夜听琵琶三首羊士谔,夜听琵琶三首的意思,夜听琵琶三首赏析 -诗词大全

夜听琵琶三首

作者:羊士谔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掩抑危弦咽又通,朔云边月想朦胧。

当时谁佩将军印,长使蛾眉怨不穷。

一曲徘徊星汉稀,夜兰幽怨重依依。

忽似金来上马,南枝栖鸟尽惊飞。

破拨声繁恨已长,低鬟敛黛更摧藏。

潺陇水听难尽,并觉风沙绕杏梁。

篇12:听琵琶妓弹略略,听琵琶妓弹略略白居易,听琵琶妓弹略略的意思,听琵琶妓弹略

听琵琶妓弹略略,听琵琶妓弹略略白居易,听琵琶妓弹略略的意思,听琵琶妓弹略略赏析 -白居易的诗

听琵琶妓弹略略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腕软拨头轻,新教略略成。

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

法向师边得,能从意上生。

莫欺江外手,别是一家声。

贺新郎听琵琶的翻译赏析

听邻人琵琶,听邻人琵琶陈叔达,听邻人琵琶的意思,听邻人琵琶赏析

夜听琵琶,夜听琵琶羊士谔,夜听琵琶的意思,夜听琵琶赏析

琵琶作文600字

琵琶的句子

琵琶小学作文

作文 琵琶词

《诉衷情·琵琶女》翻译赏析

高中作文琵琶古曲

琵琶演奏者的自我介绍

听琵琶,听琵琶许浑,听琵琶的意思,听琵琶赏析(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听琵琶,听琵琶许浑,听琵琶的意思,听琵琶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