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中怎么自动求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Estelle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word中怎么自动求和(共含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stell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word中怎么自动求和

篇1:word中怎么自动求和

Word怎么自动求和?经常使用办公软件的朋友都应该知道,Excel中只需要用鼠标轻松一拖,就可以完成“自动求和”,但是在Word中就有许多朋友不知道该如何实现了,其实Word2003中早已经包含了自动求和功能,只是一直隐藏在深处,我们光从表面上是找不到它的,下面就来帮助大家找到这个功能所在之处。

注明:此自动求和功能只能够在Word表格中使用!

1、打开Word文档,单击“菜单栏”-->工具-->自定义;

2、在弹出的“自定义”对话框中选择“命令”,在“类别”中找到“表格”,然后选择左边的“自动求和”鼠标左键按住,拖动到“菜单栏”任意位置,

3、如下图,我已经将“自动求和”功能拖到了“菜单栏”最前方。

Word2003中自动求和功能使用方法如下:

单击“自动求和”按钮,Word将计算并显示插入点所在的上方单元格中或左方单元格中数值的总和。如图:

如上图,第一个表格是80,第二个表格是50,然后将鼠标单击放入第三个表格,然后单击“自动求和”按钮,此时结果130就出来了。

篇2:Word2003怎么自动求和

在EXCEL中我最常用的是自动求和功能,可是领导就是喜欢看WORD中的表格,我崩溃,这是逼着我在WORD中添加自动求和功能啊,于是,给WORD添加自动求和功能让我成为办公室美女大学生的救星,

废话不说,让WORD添加自动求和功能吧。

打开包含表格的WORD文档,在工具菜单中找到自定义命令,打开自定义对话框;

在WORD“自定义”对话框中选择“命令”标签,在类别中可以看到表格,鼠标左键按住右边的自动求和并拖到以前建好的工具栏中。

在WORD表格中,当我需要计算和时,只要按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命令,就可以对当前单元格的上方或左方单元格中的数值进行求和。当然了,WORD的自动求和功能只能在WORD表格中使用,在WORD编辑状态下是不可用的。

篇3:Excel“自动求和”批处理功能

在表格中,许多时候大家需要对行或列进行求和运算,如果同时有多行或多列需要求和,该怎样实现求和运算的简化操作呢?以下,我们以图1所示表格为例,使用最为常见的软件,为大家讲解如何实现“自动求和”的批处理,

一、Excel工作表

选中图1所示表格中“总成绩”下的3个单元格,然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怎么样,Excel准确判断并计算出三人的总成绩了,够智能吧?br/>

二、WPS表格

下面以“金山文字”为例说明操作过程:

1. 用鼠标单击表格使其处于编辑状态。

2. 在表格中选定多个连续的单元格,即矩形区域。对图1所示表格而言,请选中表格“语文”、“数学”和“总成绩”下面的9个单元格。

3. 按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指向“单元格计算”,然后单击“横向求和”

由以上操作我们可以看出,WPS表间计算与Excel的不同之处是选择的单元格区域的不同,大家可一定得注意。

三、Word表格

与Excel、WPS相比,Word的计算功能最弱,没有提供批量求和的功能,但以下的操作仍能够减轻大家的工作量:

1. 单击“总成绩”下的第一个单元格,然后在“表格”菜单中,单击“公式”,弹出“公式”对话框,

如果“公式”下的框中出现的不是“=SUM(LEFT)”,请将其中内容改为“=SUM(LEFT)”(如图3),单击“确定”按钮,则计算结果即“167”出现在“总成绩”下的第一个单元格。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2. 选中“张三”的“总成绩”即“167”,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

3. 单击“总成绩”下的第二个单元格,再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把求总成绩公式复制到该单元格。同理,也把公式复制到“总成绩”下的第三个单元格。

4. 选中“总成绩”下的所有单元格,按下F9键。

实际上,Word是通过“域”功能实现数值运算的,“域”不能够根据变化的数值自动计算,只有选中“域”后,按下F9键方可重新计算。愿笔者所述对你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上一页 1 2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篇4:WORD也有自动求和功能

WORD与EXCEL都是OFFICE组件,在对EXCEL工作表进行操作时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就是自动求和,只要把要求和的部分选中,再一点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选中的单元格的合计就计算出来了,但是,在其他的OFFICE组件如WORD中,是不是就没有这个很贴心的功能了呢?不是的,如果在WORD中插入了表格的话,也是可以使用“自动求和”按钮的。要实现这个功能,就要在工具栏上放置自动求和按钮。只要简单的两步就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了,

首先,在“工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

第二步,在自定义对话框中选择“命令”标签,在左侧的“类别”框中,找到“表格”并单击它,这个时候在右侧的“命令”框中,就会出现熟悉的EXCEL的工具,向下找到并选中“自动求和”,用左键将它拖放到常用工具栏中的适当位置就可以关闭自定义对话框了。

如果在WORD中插入了一个表格,那么,把光标放到想要显示合计数的单元格中,单击工具栏中加入的“自动求和”按钮,则WORD会计算光标所在位置上方单元格或左方单元格数值的总和。当这两个方向都有数据时,则优先计算上方单元格的总和。

篇5:word使用秘籍:自动求和

Word也能“自动求和”

编辑Excel工作表时,相信大家对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情有独钟,其实,在Word/XP的表格中,也可以使用“自动求和”按钮呢!当然,这需要你事先把该按钮请出来,其方法是:

1.在“工具”菜单中,单击“自定义”命令,

2.选择“命令”选项,在“类别”框中,单击“表格”;在“命令”框中,找到并单击“自动求和”,然后用左键将它拖放到常用工具栏中的适当位置。

3.关闭“自定义”对话框。   现在,把插入点置于存放和数的单元格之中,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则Word将计算并显示插入点所在的上方单元格中或左方单元格中数值的总和。当上方和左方都有数据时,上方求和优先。

篇6:Excel使用自动求和按钮

在工作表窗口中的工具栏中有一个“”自动求和按钮,利用该按钮,可以对工作表中所设定的单元格自动求和。自动求和按钮实际上代表了工作表函数中的“SUM”函数,利用该函数可以将一个累加公式,转换为一个简洁的公式。例如,将单元格定义为公式“=A1 A2 A3 A4 A5 A6”,通过使用“自动求和”按钮可以将之转换为“=SUM(A1:A6)”。

使用自动求和按钮来输入求和公式的一般步骤如下:

(1) 选定要求和的数值所在的行或者列中与数值相邻的单元格。

(2)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和按钮;或者先选定目标单元格,用鼠标选定要汇总的单元格或者单元格区域。

(3) 最后按下“确认”按钮。

对行或列相邻单元格的求和

对行或列相邻单元格的求和的操作非常简便。只需先选定要求和的单元行或者列,在选定操作中要包含目标单元格,最后按下“”自动求和按钮即可完成。

例如,对单元格“B3:B6”单元格求和,并将结果放到单元格“B8”中,

首先,选定单元格“B3:B7”,如图7-11,最后按下“自动求和”按钮,就可以看到结果,如图7-12所示。

进行合计运算

在Excel中,还能够利用自动求和按钮一次输入多个求和公式。例如,要对图7-13中的地区和客户分别求总计,可以先选定总计栏中的 “B3:E7”单元格区域,然后按下“求和”按钮,即可看到图7-14的结果。

对多个选定区域求和

此外,还可以利用选定操作中的对多个区域选定的方法,来完成对多个选定区域的自动求和。下面我们以图7-13的例子来说明这一方法的操作过程。例如,只求出“青岛”和“北京”的合计,结果保存在“B8”单元格。请按照下列步骤执行:

(1) 首先制定保存的目标单元格,单击“”按钮,然后用鼠标选择输入汇总的区域。在选择的过程中看到一个虚框出现在工作表中,同时,在编辑栏的输入框中出现的单元格地址会随着鼠标的移动而改变,如图7-15所示。

(2) 按住[Cl]键,然后用鼠标选定要汇总的其它区域,最后单击输入栏上的“确认”按钮(见图7-1)完成求和,见图7-16。

篇7:Excel中利用函数法自动表内求和

有的时候,我们除了对数据进行总计外,还有一些表内的小项目要进行小计,如下图:

地球人都知道用 SUM 可以求和,比如在B7单元格里输入:=SUM(B2:B6)

按下回车即可得出结果,后面 C7:E7 的也只要向右填充或者复制 B7 粘贴过去即可,

可是第11行呢?把 B7 的公式直接贴过去后不能用啊……

所以,在这里不能靠一个简单的 SUM 来解决问题了,而是要用下面这个公式:

=SUM(B$2:B6)-SUMIF($A$2:$A6,“小计”,B$2:B6)*2

这个公式其实是妙用了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以及 SumIf 函数。

先看 B7 的公式:

=SUM(B$2:B6)-SUMIF($A$2:$A6,“小计”,B$2:B6)*2

这个公式很好理解:

SUM(B$2:B6) 就是计算 B2:B6 这五个单元格里数值的和;因为 A2:A6 里没有“小计”,所以 SumIf 部分的结果是 0;B2:B6 的和加上 0,结果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再看 B11 的公式,因为绝对引用不改变地址,而相对引用会让公式随着所在单元格的地址的不同而变化,在复制后原公式变成了:

=SUM(B$2:B10)-SUMIF($A$2:$A10,“小计”,B$2:B10)*2

SUM(B$2:B10) 是计算 B2:B10 这九个单元格里数值的和,这里分成三个部分: B2:B6 即所有项目 A 的总和、B7 即 A 类小计、以及 B8:B10 即所有项目B的总和,而我们只需要第三部分:所有项目 B 的总和,前两部分需要设法减去;事实上,所有项目 A 的总和和 A 类小计是一回事,所以需要减去的,可以看成是两个 A 类小计,而 SumIf 公式,恰恰计算了 A 类小计,;B2:B10 的和减去两个 A 类小计,结果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所有项目 B 的总和。

其他的公式同理类推了。

不过就算有了这个公式,一行一行复制粘贴也是个体力活,可以用定位法处理更快捷些:

最后的总计,当然用=SUM(B1:B6,B8:B10……太累了,可以简化一下:

公式:=SUM(B2:B28)/2 或者:=SUMIF($A2:$A28,“小计”,B2:B28)

效果如何自己爬进单元格试下咯^_^

自动回复

求职信要求和注意事项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Excel中数字如何自动转换成中文大写数字

如何在word 中自动添加题注

自动对对联

自动出院申请书

个性自动回复

qq自动回复

自动离职通知书

word中怎么自动求和(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word中怎么自动求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