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三复习课例题的选择-解析一堂圆锥曲线最值的复习课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ybczzl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谈谈高三复习课例题的选择-解析一堂圆锥曲线最值的复习课(共含3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bczz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谈谈高三复习课例题的选择-解析一堂圆锥曲线最值的复习课

篇1:谈谈高三复习课例题的选择-解析一堂圆锥曲线最值的复习课

谈谈高三复习课例题的选择-解析一堂圆锥曲线最值的复习课

提出问题 高三复习课该怎么上?不少老师抱怨时间太紧,每节课题目总讲不完,而学生们也普遍反映高三的课堂太枯燥,老师满堂灌,学生真正吸收的并不多,而且由于理解不深刻,一到考试,就会一知半解.其实,要解决这对矛盾,关键在于复习课的核心--例题的选择.好的例题不仅能帮助老师摆脱题海战术,以一当十,而且还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同时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 者: xxx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315800 刊 名: 中学数学 英文刊名: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年,卷(期): “”(12) 分类号: G63 关键词:

篇2:浅谈数学复习课的例题选择

浅谈数学复习课的例题选择

浅谈数学复习课的例题选择

上好数学复习课的一个关键是例题选择,通过一道题的复习,讲解和发挥,把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阐述得一清二楚,既强化了双基,又提高了能力。因此所选的例题应具有典型性,延伸性,创造性和启发性。本文想通过举例来浅谈例题的选择,以图抛砖引玉。

一、要结合重点内容与概念

数学的重点内容与概念是“双基”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升中考试的必考内容,并且占分比例大,选择的例题要针对重点内容与概念,巩固“双基”,提高能力:

例1    已知AD为⊙O的直径,弦AB=AC,求证:AD平分∠BAC。

证法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证直角三角形全等;

证法2:利用同圆的半径相等,证等腰三角形全等;

证法3:利用同圆中等弦的弦心距相等,证直径是角平分线;

证法4:利用同圆中等弦对等弧,导出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证法5:利用垂径定理的推论来推导;

证法6:利用等圆中等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来推导。

通过此例分析,可以复习圆中有关性质和概念,并能使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

二、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选择的例题分步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掌握新东西,提高解题能力。

例2    已知方程x3-(2m+1)x2-(3m+2)x-m-2=0

⑴证明x=1是方程的根;

⑵把方程左端分解成(x-1)和x的二次三项式乘积形式;

⑶m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等根。

解:⑴把x=1代入原方程左边,得

13 C(2m+1)・12+(3m+2)1-m-2=1-2m-1+3m+2-m-2=0

故  x=1是方程的根;

⑵原方程变形为(x-1)[x2-2mx+(m+2)]=0

⑶若方程有两个等根,可能是1和1,则在

x2-2mx+(m+2)=0中,必有一个根为1,代入上列方程,得

12-2m・1+(m+2)=0  即m=3;

或者在  x2-2mx+(m+2)=0中就有两个等根,故

△=(-2m)2-4(m+2)=0

∴m=2或m=-1

通过解该题,对方程根的概念与根的性质有所了解,并能初步综合运用。

三、要重视数形结合,注意应用

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妙用无穷,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深刻体会知识的好方法。

例3    (94年升中试题)已知二次函数y=x2+(n+3)x+3n,讨论n取什么值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交点。

解   ∵△=(n+3)2-4・3n=n2+6n+9-12n=n2-6n+9=(n-3)2≥0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必有交点。

当△=0,即n=3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

当△>0,即n≠3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通过此例分析,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重视数形结合。

四、要注意一题多解,开阔思路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解题的思考能力和技能技巧,更可以通过较少的题目复习较多的基础知识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4   有含盐8%的盐水40公斤,要配成含盐20%的盐水,需加盐多少公斤?

解法一  设需要加盐x公斤,则

(40+x)(1- )=40(1- )

解法二  设需加盐x公斤,根据盐与溶液的比为20:100,则

8

40×―― +x

100          20

―――――― = ――

40+x        100

解法三  设需加盐x公斤,根据水与溶液的比为80:100,则

8

40(1- ――)

100        80

―――――― = ――

40+x        100

解法四  设需加盐x公斤,根据溶液中盐与水的比为1:4,则

8

40×―― +x

100          1

―――――― = ----

8         4

40(1- ―― )

100

解法五  设需加盐x公斤,根据从最后溶液中减去水的重量等于盐的重量,则

8       20

40+x-40(1- ――) =――(40+x)

100     100

解法六  设需加盐x公斤,根据从最后溶液中减去盐的重量等水的重量,则

20                   8

40+x- ――(40+x)=40(1- ――)

100                  100

通过上例分析,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要注意题目的变式,引申,变更等。

抓住某个例题的特殊点,多角度,全方位潜心探索,一题善变善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5   “如图,在铁路a的同侧有两个工厂A、B,要在路中建一个货场C,使A、B两厂到货场C的距离和最小,在图上作出点C”

此题是作图题,可变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来。

“A(-1,1)和(2,3)是平面直角坐标上的两点,则在x轴上的点到A和B的距离和最小的值是什么?”

六、要注意加强综合与分析的思维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运用综合与分析的方法寻求思路,使学生切实掌握寻求解题思路的钥匙――综合法与分析法。

例6   已知,图中D是B C的中点,弦DE∥AC交AB于F,求证:

EF=FB,

本题若从证EF=FB入手分析,不如从已知

指导思路明显,即由B D=D C可知,∠1=∠2,

由ED∥AC可知∠1=∠3,于是∠3=∠2,从而AF

=FD,以下需要再证AB=DE就很明显了。

通过此例分析,活跃和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几何证明题的能力,是有一定作用的。

七、要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综合题主要是涉及代数、几何、三角等不同学科的多个方面的内容,所应用的知识和技巧比较多,有助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起到复习提高的作用,有助于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

例7   如图,已知以△ABC的BC边为直径的半圆交AB于D,交AC于E,EF⊥BC于F,BF:FC=5:1,AB=8,AE=2,求AD的长。

解:连结BE,则BE⊥AC,

∴BE2=AB2-AE2=82-22=60

设FC=x,BF=5x

∵EF⊥BC,∴BE2=BF・BC

即60=5x・6x,x= √2

∵EC2=BC2-BE2

∴EC2=72-60=12,EC=2√3

∵AD・AB=AE・AC,∴AD・8=2(2+2√3),

1+√3

∴AD=―――

2

此题是几何与代数的综合题,它是应用代数方法进行运算,而运算的基础又是几何论证,培养了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

在选择复习课例题的同时,应选配好一批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深化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本文获得国家级三等,市一等奖

篇3:浅谈数学复习课的例题选择

浅谈数学复习课的例题选择

浅谈数学复习课的例题选择

上好数学复习课的一个关键是例题选择,通过一道题的复习,讲解和发挥,把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阐述得一清二楚,既强化了双基,又提高了能力。因此所选的例题应具有典型性,延伸性,创造性和启发性。本文想通过举例来浅谈例题的选择,以图抛砖引玉。

一、要结合重点内容与概念

数学的重点内容与概念是“双基”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升中考试的必考内容,并且占分比例大,选择的例题要针对重点内容与概念,巩固“双基”,提高能力:

例1    已知AD为⊙O的直径,弦AB=AC,求证:AD平分∠BAC。

证法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证直角三角形全等;

证法2:利用同圆的半径相等,证等腰三角形全等;

证法3:利用同圆中等弦的弦心距相等,证直径是角平分线;

证法4:利用同圆中等弦对等弧,导出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证法5:利用垂径定理的'推论来推导;

证法6:利用等圆中等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来推导。

通过此例分析,可以复习圆中有关性质和概念,并能使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

二、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选择的例题分步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掌握新东西,提高解题能力。

例2    已知方程x3-(2m+1)x2-(3m+2)x-m-2=0

⑴证明x=1是方程的根;

⑵把方程左端分解成(x-1)和x的二次三项式乘积形式;

⑶m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等根。

解:⑴把x=1代入原方程左边,得

13 C(2m+1)・12+(3m+2)1-m-2=1-2m-1+3m+2-m-2=0

故  x=1是方程的根;

⑵原方程变形为(x-1)[x2-2mx+(m+2)]=0

⑶若方程有两个等根,可能是1和1,则在

x2-2mx+(m+2)=0中,必有一个根为1,代入上列方程,得

12-2m・1+(m+2)=0  即m=3;

或者在  x2-2mx+(m+2)=0中就有两个等根,故

△=(-2m)2-4(m+2)=0

∴m=2或m=-1

通过解该题,对方程根的概念与根的性质有所了解,并能初步综合运用。

三、要重视数形结合,注意应用

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妙用无穷,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深刻体会知识的好方法。

例3    (94年升中试题)已知二次函数y=x2+(n+3)x+3n,讨论n取什么值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交点。

解   ∵△=(n+3)2-4・3n=n2+6n+9-12n=n2-6n+9=(n-3)2≥0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必有交点。

&n

[1] [2] [3] [4]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

高三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

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反思

7AUnit1-2复习课教案

解方程复习课教案

高中生物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复习课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谈谈高三复习课例题的选择-解析一堂圆锥曲线最值的复习课(锦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谈谈高三复习课例题的选择-解析一堂圆锥曲线最值的复习课,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