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的构成计量确认4(共含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物极必反”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八、行政单位会计报表
(一)、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概述
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有专款收支业务的行政单位还应按专款的种类编报专项资金支出明细表。
(二)、资产负债表
1、报表概述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应当按会计要素的类别分别列示。
资产负债表是行政单位最基本、最重要的报表,应于每月末、季末、年末报出。它提供的资料包括行政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以及收入、支出等。
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包括:
(1)、行政单位掌握的经济资源(资产);
(2)、行政单位所承担的债务(负债);
(3)、行政单位资产负债的余额(净资产);
(4)、至本月止累计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支出);
(5)、到本月止累计取得的各种经费及其他方面的收入(收入)。
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本表中的“年初数”按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填列。“期末数”,应根据不同时间报出的资产负债表区别对待,若是月报,则按截至报告月份止各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若是年报,则按年末转账后各总账账户的年末余额填列。
(三)、收入支出总表
收入支出总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年度收支总规模的报表。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收入、支出、结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收入- 支出 = 结余。本表按单位各收支项目自年初至本月末的累计发生数填列。
[例4]某行政单位为筹集资金决定向甲公司出让某公路经营权,收到该公司一次性提供的的资金5亿元,后公路经营权无偿转回行政单位,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该行政单位将一次性收入转入财政专户,再由财政专户将资金下拨至该行政单位并用于修建公路,行政单位会计分录为:
收到资金时,借:银行存款 500000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500000000
将资金上缴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5000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000
收到财政专户返还的修路款时,
借:银行存款 500000000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专项收入 500000000
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转存银行时,
借:结转自筹基建 5000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000
公路修建完成后,
借:固定资产 500000000
贷:固定基金 500000000
需要注意的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中“各部门必须将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和预算外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等规定,属于截留预算资金的行为。实务中存在经常有些单位未将行政性收费产生的存款利息上缴财政专户等问题。
(四)暂存款的核算
暂存款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暂存款是行政单位发生的应付暂收款项,是单位短期可以占用的债务资金。
行政单位要严格暂存款的管理,不得将应纳入单位收入管理的款项、应缴国库的款项和应缴财政专户的款项列入暂存款的核算。对各种暂存款项应及时进行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为了核算行政单位发生的临时性暂存、应付等待结算款项,应设置“暂存款”总账科目。“暂存款”属于负债类科目。收到暂存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冲转或结算退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上未结算的暂存款数额。本科目应按债权单位和个人设置明细账。
[例5]某行政单位向职工发放工资30000元,代扣个人所得税1000元,代扣住房公积金1500元,实际向职工支付27500元(转存银行);开出缴款书,上缴个人所得税款和住房公积金。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 30000
贷:暂存款——代扣个人所得税 1500
——代扣住房公积金 1500
银行存款 27000
借:暂存款——代扣个人所得税 1500
——代扣住房公积金 1500
贷:银行存款 3000
需要说明的是,行政单位应加强对暂存款的管理,不得将纳入单位收入管理的款项列入暂存款项。比如,实务中有些单位将行政事业性收费产生的利息收入记“暂存款”就是错误的,发现后应自“暂存款”转“其他收入”。
四、行政单位净资产
(一)、净资产构成及计量
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资产减负债和收入减支出的差额,包括固定基金、结余等。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包括行政单位资产的价值,也包括国家拨入的行政经费和单位行使管理职能形成的各项收入扣除各项支出后的年终滚存结余。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二)、固定基金的核算
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所占有的基金,其核算有以下特点:
1)、反映固定资产占用的基金,不是净值,而是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也会相应发生损耗,但行政单位属非生产性单位,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不能像企业那样进入成本,再从销售收入中逐渐补偿,所以不计提折旧。这样固定基金反映的不是净值,而是取得固定资产时计算的价值。
2)、固定基金是净资产的主要内容,基本反映净资产的规模
行政单位在净资产的构成中,固定基金是基本的份额,是最大的构成项目;另一部分即结余部分相对数量较小,且不稳定。
3)、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是互对应关系的账户,二者在核算金额上永远相等。
为了核算行政单位因购入、调入、建造、接受捐赠以及盘盈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应设置“固定基金”总账科目。“固定基金”属于净资产类科目。增加固定基金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减少固定基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固定基金总额。
三、行政单位负债
(一)负债的定义、构成与计量
行政单位的负债是指行政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暂存款等。
行政单位负债具有负债的共性,表现在:一是负债已经发生,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偿付的经济义务;二是负债可用货币计量的,有确切的或可预计的金额;三是负债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偿还期限。
行政单位负债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行政单位负责的债权人主要是国家财政,如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二是行政单位负债的偿付一般以货币的形式来实现;三是行政单位负债一般以国家财政法律、法规、规章约束为前提;四是行政单位负债一般不存在债权人放弃的情况;五是行政单位负债的比重比较小。
行政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二)、应缴预算款的核算
应缴预算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取得的应上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款、没收财物变价款、无主财务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其他应缴预算的资金等。
应缴预算款属于国家预算资金,是行政单位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依法收取的应上缴国库的收入。
其具体内容包括:
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指行政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在履行和代行政府职能时取得的纳入预算管理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行政性收费是指行政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在行使其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费用。按规定行政性收费应逐步纳入预算管理。目前有一部分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
罚款。是指行政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经济处罚取得的罚款。
行政单位取得的没收财务变价款、无主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也属于应上缴财政的预算资金。
为核算行政单位按规定应缴入政府预算的款项,应设置“应缴预算款”科目。“应缴预算款”属于负债类科目。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上缴应缴预算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本科目应无余额。本科目按应缴预算款项的类别设置明细账。
[例1]某单位收到罚款收入30000元,并上缴同级财政部门,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缴预算款——罚款收入 30000
借:应缴预算款——罚款收入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实务工作当中,审计机关对行政单位及直属事业单位审计时常常发现,单位在安排预算时,会违反规定向非财政拨款单位安排预算资金,或利用财政资金非法贷款,甚至对于行政性收费未按规定上缴财政专户,一旦发现应及时收回该部分资金,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缴预算款,上缴时,借:应缴预算款,贷:银行存款,对于截留的预算资金及时上缴财政时,应借记“结余”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三)、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是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的简称。
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是行政单位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
(2)、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3)、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
(4)、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
(5)、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
(6)、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此外,社会保障基金在国家财政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以前,先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中规定:“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财政部门要在银行开设统一的专户,用于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管理。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从财政专户中拨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为了核算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总账科目。“应缴财政专户款”属于负债类科目。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上缴财政专户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应按结余数借记“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实行按比例上缴专户的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应分别记入“应缴财政专户款”和“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本科目应无余额。本科目应按预算外资金的类别设置明细账。
[例2]某单位收到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25000元,上缴同级财政部门在工商银行开设的专户。会计分录为: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25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行政性收费 25000
上缴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行政收费 25000
贷:银行存款 25000
第二节 行政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的构成、计量、确认及报表编制
一、行政单位会计概述
(一)、概念
行政单位会计,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单位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这里所说的行政单位,不仅仅是指政府行政机关,还包括各级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政党组织。
(二)、行政单位会计组织
行政单位会计组织一般按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等三级。
1、 主管会计单位
主管会计单位是指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
2、 二级会计单位
二级会计单位是指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
3、基层会计单位
基层会计单位是指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没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视同基层会计单位。
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行政单位,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销单位”管理。
(三)、行政单位会计特点
行政单位会计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行政单位业务活动的目标是行使政府职能,经济业务活动范围较窄,业务活动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
2、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以预算拨款为中心,收支核算必须严格服从预算管理的要求。
3、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4、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
(四)、行政单位会计对象
行政单位会计的对象,就是在执行单位预算中各级行政单位财政资金的领拨、使用及其结果。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在执行单位预算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构成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三、事业单位负债
(一)、事业单位负债内涵与计量
事业单位负债是事业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和应交税金等。
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二)、事业单位负债的核算
事业单位负债核算的主要特点有:
(一)代收的各种款项,如代收的预算资金、代收的预算外资金,在实际收到但尚未上缴时,应作为负债入账;
(二)借入款项,一般不预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利息时,将其计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1、应付及预收款项的核算
(1)应付票据的核算
应付票据是指事业单位因从事经营活动购买商品而应偿付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应付票据的账务处理与企业会计核算基本相同,但支付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及票据利息时,记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
(2)应付账款的核算
应付账款是指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因购买材料、物资或接受劳务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设置“应付账款”科目。事业单位购入材料物资等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时,应根据供应单位提供的发票账单,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事业单位如有预收账款,也可比照企业会计进行账务处理。
2、应缴预算款的核算
应缴预算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家预算的收入。应缴预算收入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务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事业单位应设置“应缴预算款”科目,核算各项应缴预算款的收取和上缴情况,年度终了,本科目应无余额。
取得应缴预算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科目,贷记“应缴预算款”科目。上缴时,借记“应缴预算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范围按财政部有关规定办理。事业单位应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核算各项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的收取和上缴情况。年度终了,本科目应无余额。
收到应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上缴财政专户时,借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应交税金的核算
应交税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税法规定应交的各种税金。事业单位交纳的税金主要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以及所得税等。
事业单位应交税金的账务处理与会计核算基本相同,但计算出应交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应记入“销售税金”科目,计算出应交纳的所得税,应记入“结余分配”科目。
5、其他负债的核算
(1)、借入款项的核算
借入款项是指事业单位从财政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事业单位借入和归还款项的会计处理与企业会计相同。但是,借入款项发生的利息的支出,应在实际支付利息时进行账务处理。支付利息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是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为开展经营活动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其他应付款是指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包括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个人交存的住房基金等。
事业单位应设置“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其他应付款的发生及支付情况。其他应付款的账务处理与企业会计核算基本相同,但事业单位集体的统筹退休金,记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
四、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核算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
事业单位净资产具体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其中,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
(一)、事业基金的核算
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分为一般资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内容。
一般基金是指滚存的结余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当年未分配结余中转入;二是从拨入专款形成的结余中转入。
投资基金是指对外投资形成的基金,投资基金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从固定基金中转入;二是用货币资金、材料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从一般基金中转入,但该部分来源实际上并未增加事业基金,只是将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转为投资基金,在收回该项投资时,投资基金又要相应转做一般基金。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基金的各项来源、运用和结存,并在该科目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例1]年终,某事业单位将未分配结余860000元转入事业基金。会计分录如下:
借:结余分配 860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860000
[例2]某事业单位某专项任务完成,按照规定,专项结余4000元留归单位使用。分录如下:
借:拨入专款——某专项任务 4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4000
[例3]某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为350000元,评估价为20元。会计分录为:
借:对外投资 220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220000
同时, 借:固定基金 350000
贷:固定资产 350000
[例4]某事业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某日对外投资材料一批,该批材料原价为56000元,双方协议作价60000元,增值税为102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对外投资 60000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6200
贷:材料 56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
同时,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56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56000
第三节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的构成、计量、确认及报表编制
一、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一) 事业单位会计概念
事业单位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各级各类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二是事业性收费。
事业单位按其具体的业务性质大体上包括以下两大类:
1.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卫生、体育等科学文化事业。
2.气象、水利、地震、环保、计划生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
(二)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系统
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主管会计单位;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基层会计单位。以上三级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销单位”管理。
(三)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方式
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方式,也就是执行单位预算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它决定着事业单位同政府财政的拨款、缴款关系。
根据各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我国曾采取过三种资金管理方式。
1、全额拨款制
实行全额拨款制,就是单位所需的全部经费的基本上由政府预算拨款供应。这种资金管理方式,通常适用于业务收入不很多、不经常、不固定的事业单位,如各类学校、卫生防疫站等。
2、差额补助制
实行差额补助制,就是单位所发生的各项支出,首先要用本身的业务收入来抵补,其不足部分由政府拨款补助。这种资金管理方式,通常用于有经常、固定业务收入的单位,如各类医院、剧团、体育场、幼儿园、托儿所等。3、自收自支制
3、实行自收自支制,即单位以自身组织的业务收入,弥补其全部业务支出,做到以收抵支。它通常适用于提供一定产品或劳务的有固定收入的事业单位,如设计院、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研究所、校办实习工厂等。
自1月1日开始施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取消三种资金管理方式的划分,实行统一的资金管理方式,即“国家对事业单位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在会计核算方面,也不再分设三套会计科目,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取消三种资金管理方式,并不等于取消财政对各类事业单位拨款数额的差别。财政部门将根据事业发展计划、事业单位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和财力水平,确定不同事业单位的不同定额(定项)拨款标准。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照拨款标准和计划工作量来确定政府拨款金额,编制财务预算。
(四)、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
事业单位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和各个行政单位。
1、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的特点主要是:
1).事业单位一般不提供物质产品,有的单位虽然提供物质产品,但它是作为知识、信息、技术的载体来提供的。
2).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有的单位虽然实行有偿服务,但往往并非足额补偿,社会效益是衡量其业绩的基本标准。
3).出资者不要求回报,不准备收回资财,不具有明确的产权。
2、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的差别主要有:
1).事业单位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却实行有偿服务,有的还可以做到收支相抵,而行政单位的服务则是无偿的,不能搞创收,所办的经济实体要脱钩,从根本上看行政单位是依靠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来进行活动的。
2).事业单位虽然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要实行经济核算,其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大都与业务活动相联系,这些单位可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收节支,争取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
3).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这些单位大都进行着能创造价值的智力劳动,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即知识形态的产品)和劳务,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
(五)、事业单位会计的内容
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
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及其在从事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收入、支出、结余,构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六)、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依据财政部19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通用的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基金、收入、结余等会计要素分类。在会计制度中,除列有序号外,还按类别规定统一编号,以便汇总使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使用。
各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需要的科目可以不用的,如有需要亦可增设,以不妨碍会计报表汇总为原则。
上述会计科目,是设置总账的依据。为了反映资金活动的具体情况,各单位可根据规定的总账科目自行设置明细科目,据以进行明细核算。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论文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论文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考核指标仍以目标利润等经济指标为主,所以能否正确的计算出企业的利润指标对企业管理层而言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如何保证利润指标计算的正确性取决于收入确认的准确性和成本计量的正确性。准确及时的利润数据为企业管理层、外在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决策指明了方向。
一、企业收入确认及成本计量
现在很多中小型施工企业特别是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型施工企业对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不够重视,收入的确认和成本的计量随意性较大,具体表现如下。
1 、收入的确认只看发票
很多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只要看到开具的正式发票就立即在开票的当月做收入而不论该收入是否应该确认以及该确认多少。相反如果没有开具发票,即使工程完工、工程款已结算也不敢确认收入。对于收到的工程款一直在“预收账款”账户中反映,这样财务报表的'数据就失去了真实性,企业内部考核中的利润考核指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 、成本的计量和核算比较简单
目前为数不少的的小型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程序是:当有材料发票或费用发票到的时候就借记“工程施工”,贷记相关科目,没有发票就不予处理。到了月末全部转入“主营业务成本”不管有无相应的收入与之相配比,更有甚者当有发票入账时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进行核算,根本不考虑成本核算对象的问题。根据这样的核算程序形成的财务报表没有真实性、准确性可言,由此计算出的经济指标也就失去了实际的参考、指导意义。
施工企业的生产周期长、单件价值高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收入确认和成本计量的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
施工企业的工程收入一般包括:原合同收入、合同变更收入、合同索赔收入和合同奖励收入。对于施工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残料变价等收入冲减合同成本不计入合同收入总额中。
按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施工企业收入的确认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小型工程当年开工并当年完成的可以在完工时一次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无需分期确认。第二种情况是:对于跨年度的工程,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在年度终了根据完工进度来确认收入。完工进度可以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计算或根据工程科出具的实际工作量计算或其他合理的方法。建造合同的结果如果不能可靠的估计,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按照能够收回的实际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合同成本不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
建造合同的单价较高,施工方的资金压力较大,一般情况下建设方会在开工时就预付部分工程款以缓解施工方的资金压力。这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账款,到了月末、季末或年末根据完工程度确认收入,借记“预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并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如果没有开具发票也应确认收入并预提相应的税金,以便做到收入与税金相配比,不应长时间把收入挂在预收账款中。若没有收到工程款,也应在会计期末按工程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借记“工程施工—工程成本、工程毛利”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并同时按与建设方结算的结算单据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工程结算”。
二、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
以上所谈的是施工企业的收入,下面我们谈谈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
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由直接费和管理费组成。一般应当设置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管理费等几个成本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人工费:包括支付给施工过程中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工人以及在施工现场直接为工程制作构件和运料、配料等工人的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加班费和应计入成本的各种奖金。
2、材料费:包括在施工过程中所耗用的、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结构件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其他材料如:水泥、黄砂、砖头、钢筋等材料。
3、机械使用费:包括施工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使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以及按照规定支付的施工机械进出场费等。
4、其他直接费:包括施工现场直接耗用的水、电、蒸汽等费用,施工现场发生的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补贴,夜间施工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特殊地区施工补贴,铁路、公路工程行车干扰费,送电工程干扰通讯保护措施费,特殊工程技术培训费等。
5、管理费:包括企业为组织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各种必要费用如:厂办人员工资、应提取的厂办人员的职工福利基金及工会经费、办公费、差旅费、厂办固定资产折旧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护费、检验试验费、职工教育经费、利息支出、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以及定额测定、预算编制、定位复测、工程点交、场地清理、现场照明等其他费用。步步高论文发表网是学生经济论文快速写作,管理职称论文发表,管理论文范文参考首选网站。
三、对以上各种直接或间接费用的核算应注意几点
1、施工企业应以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核算成本,凡是当期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应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当期一次支付或发生数额较大、受益期较长的费用,可以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销,对于已经发生但未取得发票的成本、费用,如果对应的收入已经在当期确认即使未取得成本发票也应估价入账,以便于成本的结转并保证确认的收入和确认的成本相配比。
2、必须划清当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工程项目之间成本的界限。分清各期的成本、费用,才能正确结算出各期的净损益。不同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相混淆,不利于施工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不利于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合理确定核算对象。施工承包合同与工程成本核算对象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施工企业一般应按照与施工图预算相适应的原则,以每一独立签订施工承包合同的单位工程为依据,并结合企业施工组织的特点和企业对工程成本管理的要求,来确定工程成本核算的对象。核算对象确定的是否合理关系到企业的具体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及其对有关人员的考核。
4、设置合理的会计科目。施工企业与其他工业企业及其他行业的企业在会计科目设置上的最大差异就是:施工企业有“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和“工程结算”等这两个科目。期末这两个一级科目的差额在报表中以“存货”项目反映,工程结束后“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两个科目对冲,工程实现的利润包含在“工程施工—工程毛利”科目中。其余的会计科目与一般企业相似。
5、及时记录、归集各种费用。当费用发生时应尽可能及时地给与记录和归集,避免遗漏和混淆。对于行政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对于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又不属于“管理费用”核算内容的费用,则先在“制造费用”归集月末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工程施工—某成本核算对象”贷记“制造费用”。可以确定具体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人工、燃料等发生时直接借记“工程施工—某成本核算对象”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其他科目。
6、 期末结转施工成本应考虑配比的原则。配比原则是指将收入与对应的费用、成本进行对比,以结出损益,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期的费用相配比。一个工程项目当期确认多少收入,成本就应按收入确认的比例同比例结转。这样才能增加财务报表数据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由于施工企业的产品有其固有的多样性和单件性的特点因而其收入的确认和成本的计量也不同于其他非施工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加以确认以使财务报表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作出合理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对于劳务收入确认与计量探讨论文
一、劳务收入确认的理论基础
在“钱货两清”的交易模式下,收入确认标准强调的是收入已实现,即当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且收到现金时才予以确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众多交易活动不再是一次性的,通常会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且商品的交付和货款清收也是逐期的。劳务交易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一般情况下劳务交易不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完成,往往会涉及多个期间,如建造合同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对纳入财务报表的交易事项,会计要求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才能予以确认。劳务交易的时间性使得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1)买方对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且要求卖方提供额外的服务或给予额外补偿;(2)未来服务的提供成本高于预计成本的风险。这两种风险使得在劳务全部完成之前确认收入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可靠,这就使得在确认劳务收入时面临这样一个选择:是否应该在所有不确定性都消除之后才确认收入,抑或在劳务提供时就确认收入。
收入确认标准的发展使得能够在劳务完成之前采用合理的方法确认劳务收入。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理论:一方面,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根据权责关系实际发生的时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款项的收付时间,因此,劳务必须在其所提供的期间内确认收入;另一方面,风险与报酬实质上是否转移成为收入确认标准的核心,使得收入确认标准突破实现原则的.限制发展为可实现,取得收取现金的权利时即可确认收入。劳务在提供过程中如果能够可靠地对劳务结果进行估计,即表明收取现金的权利是可实现的,劳务收入可按照估计的结果进行分期确认。
二、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与完工合同法比较
完工百分比法和完工合同法是当前运用较多的劳务收入计量模式,按照完工百分比法,根据劳务完工进度的比例,分阶段确认收入和费用,并报告当期收益。在完工合同法下,平时只记录劳务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到整个工程完成后才将全部收入与全部成本配比,确定劳务项目的已实现盈利。这两种不同计量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的区别。
(一)前提备件不同当能够对劳务结果进行可靠估计时,劳务收入可以按照估计结果进行分期确认,也即完工百分比法的前提,因为完工百分比的确认有赖于对劳务结果的估计。与此相对应的完工合同法则是外部环境复杂、各种预计因素可能随环境变化,从而无法对劳务结果进行可靠估计的现实选择。
(二)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同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能及时地提供对决策使用者更为相关的信息,同时,按照工程进度确认收入和费用也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的要求。而采用完工合同法,平时各会计期间不确认收入,也不结转成本,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较为稳健,但相关性较差,特别是将会计利润集中到劳务完成时一次确认,使得会计收益在各会计期间波动较大,无法真实反映各期的经营结果。出于财务报表可比性考虑,IASC第11号准则明确规定不许采用完工合同法确认劳务收入,而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两种方法都得到认可。
三、劳务收入会计实务处理
(一)劳务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标准新准则中并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而且《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对此规定的标准仍可适用:(1)合同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2)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3)在资产负债表日合同完工进度和未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4)为完成合同已经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
(二)完工百分比的确定确定完工百分比是应用完工百分比法的关键。确定完工百分比主要是通过成本、产出单位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或增加的价值来衡量劳务的完工进度,通常选择的衡量标准有实际发生的成本、实际耗用的工时、实际生产的数量、实际建成的楼层数等,这些衡量标准可分为投入衡量和产出衡量两大类。投人衡量主要是根据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成本预计总额的比例确定。完工百分比=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预计总成本。产出衡量主要是根据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总工作量的比例确定。完工百分比=已经发生的合同工作量,合同预计总工作量。对合同工作量的确定,在运用常规方法无法确认时,可以采用特殊的技术测量方法。
[例]甲骨文软件开发公司自4月1日起为东方企业开发一项系统软件。合同约定工期两年,合同总收入lO万元,204月1日东方企业支付项目价款5万元,余款于软件开发完成时收取。甲骨文公司截止年12月31日累计实际发生成本3万元,预计还需发生成本5万元;甲骨文公司实际发生成本4.5万元,预计还需发生成本3万元。该项目于4月1日完成并付给东方企业,但余款尚未收到。该项目实际发生总成本9.5万元。假定甲骨文公司为该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均用银行存款支付。要求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该项目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1)2007年4月1日甲骨文收到项目款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预收账款
50000
(2)2007年12月31日累计实际发生成本
借:劳务成本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3)确认2007年收入与费用
完工百分比=30000÷(30000+50000)=37.5%
劳务收入=100000×37.5%=37500(元)
劳务费用=80000×37.5%=30000(元)
借:预收账款
37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7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劳务成本
30000
(4)月31N实际发生成本借:劳务成本45000
贷:银行存款45000
支出<一>
对话
At the moment Steven and his wife Julia are talking about the family expense.
此刻,史蒂文和他的妻子茱莉娅正在讨论家庭开支。
Julia:Steven, what's the expense of moving house?
茱莉娅:史蒂文,搬家的花销是多少?
Steven:About 3 000 dollars.
史蒂文:大约3 000美元吧。
Julia:It costs a lot of money. Hospital bills had already made deep inroads into our savings. Do you think the rest of your salary will be enough to cover our daily expenses?
茱莉娅:花了很多钱啊。住院的花销已用去我们一大笔积蓄。你觉得你剩下的工资足够支付我们的日常开销吗?
Steven:I am afraid not, darling. Our expenses are mounting.
史蒂文:恐怕不够,亲爱的。我们的花销在增加。
Julia:We have to cut back on our shopping from now on.
茱莉娅: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得缩减购物开支了。
Steven:Don't worry. Maybe I can find a part-time job to increase my income.
史蒂文:不要担心,或许我可以找个兼职来增加收入。
Julia:I hope so.
茱莉娅:希望如此。
英语单词和短语
mount v.登上,爬上,上升
cut back on 减低
收入<二>
对话
Steven and his wife Julia are talking about family income.
史蒂文和他妻子茱莉娅正在谈论家庭收入。
Steven:Julia, I have good news for you.
史蒂文:茱莉娅,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Julia:What's up?
茱莉娅:什么事?
Steven:I have earned a lot of money this week,more than I do in a fortnight.
史蒂文:这周我赚了好多钱。我在一周里赚的钱比我在两周里赚的还多。
Julia:It is really good news. How much do you earn a week now?
茱莉娅:确实是个好消息。你现在一周赚多少钱?
Steven:My wages are six hundred dollars a week. But I find a part-time job to supplement my income.
史蒂文:我的工资为每周600美元。但是我找了一份兼职工作来补贴收人。
Julia:Darling, I know you are a good husband. You don't have to work so hard. After all your heal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茱莉娅:亲爱的,我知道你是个好丈夫。你不必工作那么辛苦,毕竟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Steven:I know, darling. I must earn enough money to buy a car. I do a part-time job to increase my income. Don't worry, I will take care of myself.
史蒂文:我知道,亲爱的。我必须挣下足够的钱买辆车。我做兼职工作是为了增加收入。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Julia:I see. You must have more rest.
茱莉娅:我明白,你一定要多休息呀。
英语单词和短语
wage n. 工资,报酬
supplement v. 增补,补充
一、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提供一项劳务取得的总收入,一般按照企业与接受劳务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确定。
由于提供劳务的种类很多,如旅游、运输(包括交通运输、民航运输等)、饮食、广告、理发、照相、洗染、咨询、代理、培训、产品安装等。提供劳务的内容不同,完成劳务的时间也不等,有的劳务一次就能完成,且一般均为现金交易,如饮食、理发、照相等;有的劳务需要花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如安装、旅游、培训、远洋运输等。对于一次就能完成的劳务收入,其确认方法比较简单,在劳务完成时即确认收入。而对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劳务,可能会存在跨越一个会计年度的情况,为了准确确定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及相关的成本费用,本准则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如能对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可靠计量,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但如一项劳务的开始和结束均在同一会计年度,则应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这样可能会出现同一项劳务由于所处的期间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例如,同一项产品安装工程,工期均为4个月,但一项从2月至5月,一项从11月至次年2月,前者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后者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如果提供该项劳务的交易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因此,劳务收入应分别下列情况进行确认和计量:
(一)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收入的确认
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确认的金额为合同或协议总金额,确认方法可参照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
(二)提供劳务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报告期间劳务收入的确认
1、如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且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对该项交易的结果作出可靠估计的,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能否可靠估计,依据以下条件进行判断,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合同总收入一般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注明的交易总额确定。随着劳务的不断提供,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交易总金额,企业应及时调整合同总收入。(2)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只有当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时,企业才确认收入。企业可以从接受劳务方的信誉、以往的经验以及双方就结算方式和期限达成的协议等方面进行判断。(3)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劳务的完成程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确定:①已完工作的测量;
②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
③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 单位收入证明书
★ 单位收入证明
★ 单位开收入证明
★ 在职和收入证明
★ 体积和体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