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来杯咖啡吧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共含3篇),希望能帮助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来杯咖啡吧”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篇1: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培养学生上网查询、收集信息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3.使学生知道量是人们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受到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进一步形成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熟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在前几册中,我们已经分散地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首先我们来研究计量的产生.(板书课题:计量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计量的产生:

(1)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量:

教师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教师向学生说明:计时的时间是一种量.

教师接着问:你们还知道哪些量?(长度、面积、质量……)

教师说明:不能直接数,要用一定的单位来讲计量.

教师举例:如:要表示铅笔的长度,可以用1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铅笔有几个1厘米,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教学量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的产生

使学生明确:早在古代,人们就有计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较.比如,拿两条绳子比一比哪一条长,有时很不方便,人们就选取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把要比较的物体同身体上选定的那一部分长度来比较,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据人体的一部分长度来确定的,(投影出示如课本77页插图)把中指顶端一节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扎).

教师向学生介绍:面积的产生

关于面积计量的产生:古时候,尼罗河两岸土地肥沃,人们生活幸福,可是,尼罗河经常泛滥,冲毁两岸的田地、房屋,使人们的生活受到重大损失.洪水退去,人们经常为了土地的分割而发生冲突,由此人们产生了计量土地面积的大小(即面积)的需要,这就是最早面积计量的萌芽.【演示动画“面积计量的产生” 】

(3)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介绍关于量的产生.

(4)关于计量单位的发展、统一

教师说明:在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的计量单位是不同的,人们交往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发展成统一的精确的计量单位.我国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统一了度、量、衡的单位.我国原来使用市制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有丈、尺、寸,质量单位有斤、两,面积单位有亩等,这些都在1990年废除了.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我国现在法定的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一致.

(5)学生举例说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学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

(1)教师提问:要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必须用长度单位来计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教师提问: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长呢?

学生实践:找一找身体的哪部分与这些长度单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长度.)

(3)教师归纳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4)练习:

①估测一条线段的长度:

a)说说你是怎样进行估测的?

b)进行实际测量:长度是多少?为什么?

(线段中有几个1厘米,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②3分米=( )厘米 80分米=米

篇2:《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分散地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本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使学生对量的的计量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感悟计量源于生活。

在这节课中,我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数学生活的原型,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计量的产生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看,我将这个难点分解成两个小难点:

1、什么是量?

如:表示一枝铅笔又多长(教师演示),可用1厘米长的一段来计量,量得这枝铅笔有12段,说明这枝铅笔的长为12厘米。

2、计量单位是怎样产生的?

使学生明确:古代(直接比较),现代(选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计量的标准),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米等不同的计量单位,给后来人的交易带来不便,慢慢才逐步统一精确的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1、为了使学生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必须用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等来计量。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我让学生自己描述千米、米、厘米等的.大小,并在米尺上指出,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新的知识。

2、为了使学生明确:要表示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等,接着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说出1平方千米、1平方米等有多大?使学生在回忆、整理中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地确定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能做到将学与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参与、合作交流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但自己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今后我将力求做到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在练中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在练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篇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初步明确: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米尺、绳子和几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手势比划一下。

2、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用手势比划一下。

面积单位

长度单位的说课稿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长度单位说课稿含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配玻璃――面积与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案

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