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机覆盖物对城市绿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共含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吴京海王军”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有机覆盖物对城市绿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organic mulch on soil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in urban green space, three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in green land of urban park as the followings: 3cm mulch, 5cm organic mulch and no cover to study the change of soil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in the depths of 0~10cm, 10~20cm, 20~30cm and 30~40cm. The result of continual observation from March to December in shows that: (1) Seasonal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displayed the same trend in the three experimental treatments,the largest fluctuation of soil moisture was found in depth of 0~10cm, and the larger the soil depth, the smaller the fluctuation; (2) 3cm mulching increased soil moisture in the four depth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and more obvious in the depths of 10-20cm and 20-30cm; while 5cm mulching jus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il moisture in the depth of 0-10cm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3) Seasonal vari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is the same in three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The range of diurnal-variation is smaller in the mulching than in the control, 3cm and 5cm mulching decreased daily soil temperature by 2.0℃ and 0.9℃ respectively in the summer and increased daily soil temperature by 0.9℃ and 1.4℃ respectively in the winter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mulching reduced the vari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among soil depths.
作 者:陈玉娟 王成 郄光发 王艳 张伟 作者单位:陈玉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王成,郄光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国家林业局城市林业研究中心,北京,100091)
王艳,张伟(天坛公园管理处,北京,100061)
刊 名:中国城市林业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年,卷(期): 7(3) 分类号:S7 关键词:Organic mulch Urban green space Soil moisture Soil temperature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针对山地城市复杂的城市地貌和下垫面类型,本文使用TM、DEM、ETM+等遥感影像资料,提取了重庆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借助TM、MSS等遥感数据的红外波段,反演出1988年和的地表温度.分析了重庆市近十年的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88~20间,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明显,特别是城市土地覆盖面积有显著增加.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会改变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尤其是城市土地的扩展会提高地表温度.对山地、丘陵、平坝、陡坡四种耕地的.地表温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引起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又相应地影响了地表温度的变化,植被覆盖度每下降10%,地表温度上升0.49K.
作 者:彭征 廖和平郭月婷 李清 PENG Zheng LIAO He-ping GUO Yue-ting LI Qing 作者单位:彭征,郭月婷,PENG Zheng,GUO Yue-ting(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廖和平,李清,LIAO He-ping,LI Qing(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刊 名:地理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GRAPH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9 28(3) 分类号:P9 关键词:山地城市 土地覆盖变化 地表温度 反演刺槐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刺槐根系及其林地土壤水分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在阴坡立地上,刺槐细根在距树干2.0 m范围内的水平分布无明显差异,最大分布深度均为2.0 m;而阳坡立地上刺槐细根在距树干0.5 m处的垂直分布深度可达2.0 m,且阴坡立地上细根密度特征值明显大于阳坡.根系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影响范围因不同立地条件下根系分布空间差异而不同,在阳坡立地上,刺槐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可达2.7 m处的.土层,而在阴坡立地上,这种影响范围可达3.3 m处的土层.
作 者:曹扬 赵忠 渠美 成向荣 王迪海 CAO Yang ZHAO Zhong QU Mei CHENG Xiangrong WANG Dihai 作者单位:曹扬,CAO Yang(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杨凌,712100;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赵忠,渠美,王迪海,ZHAO Zhong,QU Mei,WANG Dihai(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杨凌,712100)
成向荣,CHENG Xiangrong(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17(5) 分类号:S152.7 关键词:土壤水分 刺槐 根系温度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温度三基点 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每种植物的生长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称为温度三基点。热带植物如榔子、橡胶,摈榔等要求日平均温度在18℃才能开始生长;亚热带植物如柑桔、香樟、油桐。竹等在15℃左右开始生长:暖温带植物如桃、紫叶李、槐等在10℃.甚至不的不到10℃就开始生长;温带树种紫杉、白烨,云杉在 15℃左右就开始生长。一般植物在0-35℃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上升,生长 加速,随温度降低生长减缓。一般他说,热带干旱地区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极限温度为刃50℃-60℃左右,原产北方高山的某些杜鹃花科小灌木。如长白山 自然保护区白头山顶的牛皮杜鹃、苞叶杜鹃、毛毡杜鹃都能在雪地里开花。
(二)温度的影响 原产冷凉气候条件下的植物,每年必须经过-段休眠期,并要在温度低于5-8℃才能打破,不然休眠芽不会轻易萌发。为了打破休眠期,桃需400小 时以上低于7C的温度,越桔要800小时,苹果则更长。 低温会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害,在低纬度地方,某些植物即使在温度不低于0℃,也能受害,称之寒害,高纬度地区的冬季或早眷,当气温降到零度 以下,导致一些植物受害,叫冻害,冻害的严重程度视极端低温的度敌、低温持续的无数、降温及升温的速度而异,也以植物抗性大小而异,如1975-1976年冬春,全国各地很多植物普遍受到冻害,而昆明更为突出,主要是那次寒潮的特点是冬寒早而突然,4夭内共降温22.6℃,使植物没有准备,春寒晚而多起伏,寒潮期间低温期长,昼夜温差大而绝对最低温度在零下的日数多,受害最严重的是从澳大利亚引入作为行造树种的银哗和蓝按,而原产当地的乡土树种却安然无恙,因此,植物造景时,应尽量提倡应用乡土树种,控制南树北移,北树南移,最好经栽冶试验后再应用,轶为保险,
如椰子在海南岛南部生长旺盛,结果累累,到广北部则果实变小,产量显著降低,在广州不仅不易结实,甚至还有冻害,又如凤凰木原产热带非洲,在当地生长十分旺盛,花期长而先于叶放,引至海南岛南部,花期明显缩短,有花叶同放现象,引至广州,大多变成先叶后花,花的数量明显减少,甚至只有叶片不开花,大大影响了景皿效果。
高温会影响植物的质量。如一些果买的果形变小,成熟不一,着色不艳。 在园林实践中,常通过调节温度而控制花期,满足造景需要,如桂花属于亚热带植物,在北京桶栽,通常于9月份开花。为了满足国庆用花需要,通 过调节温度,推迟到“十二”盛开,因桂花花芽在北京常于6月.8月初在小伎端或者千上形成,当高温的盛夏转入秋原之后,花芽就开始活动膨大,夜间最低温度在17℃以下时,就要开放,通过提高温度,就可控制花芽的活动和膨大。具体办法是在a月上旬见到第一个花芽鳞片开裂活动时,就将桂花移入玻璃 温室,利用白天室内吸收的阳光热和晚上紧闭门窗,就能自然提高温度5-7℃,从而使夜间温度控制在17℃以上,这佯花蕾生长受抑,显得比室外小 ,到国庆节前二周,搬出室外,由于室外气温低,花蕾迅速长大,经过二周的生长,正好于国庆开放。
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超过某个值,光合作用开始减弱。温度影响酶活性,因此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最强。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减弱。温度过高,为了防止水分蒸发,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来源不足,光合作用减弱。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当温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年升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
高温加剧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且使二氧化碳溶解度的下降超过氧溶解度的下降,结果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在高温下,叶子的蒸腾速率增高,叶子失水严重,造成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当温度上升到热限温度,净光合速率便降为零,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叶片会因严重失水而萎蔫,甚至干枯死亡。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当温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年升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
高温加剧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且使二氧化碳溶解度的下降超过氧溶解度的下降,结果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在高温下,叶子的蒸腾速率增高,叶子失水严重,造成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当温度上升到热限温度,净光合速率便降为零,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叶片会因严重失水而萎蔫,甚至干枯死亡。
海水热泵对海水温度影响分析
摘要:文章以大连星海湾商务区海水源热泵工程为例,对海水源热泵这一新型环保型供能技术对海域可能产生的温升温降影响进行分析.海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可以利用海水这一可再生能源作为冷热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系统.温海水排放入海后,在水动力的作用下,经历潮混合过程,排放口附近一定范围内形成温度相对上升的温升场.温升高值区处在排放口至马栏河口之间的河段内.项目温排水对整体渔业资源和经济生物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作 者:刘慧 Liu Hui 作者单位: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23 期 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5(1) 分类号:X55 关键词:海水 热泵 海水温度 生态环境温度对氟化物测定的影响
摘要: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离子色谱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等,由于电极法选译性好,适用范围宽,水样浑浊、有颜色均可使用[1]而被广泛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是电位分析方法的一种,它利用电极的电位对溶液中某种离子有选择性响应,来测定该离子的.活度.从而确定这个离子的浓度;在这一过程中,温度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对测定结果究竞有多大影响呢?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作 者:姚海珍 作者单位:蚌埠市环境监测站综合室,安徽,蚌埠,233000 期 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Journal: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2010, “”(13) 分类号:X8 关键词:电极法 氟化物 温度污水有机碳源特征及温度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
为考察A2N连续流系统的主导生化反应过程及聚磷污泥的诸多特性,从而为反硝化除磷脱氮新工艺的应用推广提供可供参考的运行控制参数,首次采用A2N系统中的反硝化聚磷污泥(DPB污泥),以生活污水、乙酸以及细胞内碳源作为有机底物,利用批量静态试验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污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越高,厌氧段初始的放磷速率越快,放磷越充分,后续反硝化脱氮和缺氧吸磷效果也将明显提高;而内源反硝化脱氮速率决定于细胞内PHB贮存量,当反硝化聚磷微生物细胞体内的PHB被耗尽,微生物处于极度饥饿状态,内源反硝化速率很低,同时也不发生吸磷反应.试验同时考察分析了2种温度条件--正常温度(25~26℃)和低温(8~10℃)下DPB的`反硝化吸磷情况,发现反应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将减小厌氧放磷和缺氧吸磷的生化反应速率,但并不对反硝化聚磷菌产生完全抑制作用,即低温对系统整体吸磷效果的负面影响不大.
作 者:王亚宜 王淑莹 彭永臻 祝贵兵 令云芳 WANG Yayi WANG Shuying PENG Yongzhen ZHU Guibing LING Yunfang 作者单位:王亚宜,WANG Yayi(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2;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14)王淑莹,彭永臻,令云芳,WANG Shuying,PENG Yongzhen,LING Yunfang(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2)
祝贵兵,ZHU Guibing(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
刊 名: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卷(期): 26(2)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反硝化聚磷 反硝化聚磷菌(DPB) 碳源 温度东北黑土区防护林带对土壤水分影响的研究
对森林土壤水分的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森林环境综合效益的基础.以黑龙江嫩江九三农垦分局鹤山农场鹤北流域2号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和8号小流域的顺坡林带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林带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土壤水分剖面特征、两侧农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发现,林带对土壤水分动态和剖面特征没有显著影响,但剖面最大水分出现的深度大于周边农地.受林带拦截径流、林带遮阴等影响,林带上下坡和左右侧的.土壤水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受林带及草被蒸腾耗水和降雨截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林带边缘及林带内土壤水分明显小于林带周围的农地.
作 者:张光辉 于艳 刘宝元 ZHANG Guang-hui YU Yan LIU Bao-yuan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水土保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2006 20(6) 分类号:S152.7 关键词:黑土区 林带 土壤水分★ 妈妈对我的影响
★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