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精神运动学”学者雷娜特?齐默尔博士(共含2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风筱筱兮易水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精神运动学”学者雷娜特・齐默尔博士
雷娜特・齐默尔博士,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体育与教育学教授,运动感知、精神运动学研究中心主任,德国下萨克森州早期儿童教育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多年致力于儿童早期运动教育以及精神运动学的研究,出版了大量专著,声誉卓著。其中《幼儿精神运动学手册》《幼儿运动教育手册》两本专著已被译成中文在中成书背景精神运动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既可以纳入教育学的框架,也可以纳入治疗学的框架。它通过感受和运动来进行整体性教育和人格培养,强调儿童是一个由身体、思想和人格构成的整体,其目的在于增加儿童自身运动的内容,鼓励他们开展自主行为。通过在群体中的经历与体验来帮助他们扩充自己的行为能力与交流技巧。雷蒙特-齐默尔――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教授,在儿童早期运动教育以及精神运动学领域声誉卓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儿童运动与身心发展的研究,《幼儿精神运动学手册》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幼儿精神运动学手册》具体地介绍了精神运动学的基本思想和发展历史,深入地描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精神运动学的理论与实践。,该书的中译本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精要
《幼儿精神运动学手册》共有九章,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精神运动学的发展和趋势。第二章论述了精神运动学的各种流派及他们的主要观点,虽然他们指导实践的总纲领完全不同。但是在理论上他们都致力于促进儿童的整体发展――基本上都针对发展滞后和行为问题。
第三章阐述了精神运动学促进作用的核心概念――自我概念和自我同一性,其主要内容为:1,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自我概念具有概括归纳性、稳定性等特点,它影响儿童总体的发展、稳定人格的建立、对成功的期待和他人的反馈,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儿童的自信,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2,儿童身体和运动的能力在儿童自我概念及同一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儿童主要是通过身体运动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体验;让儿童体验“自己是行动的发起者”自己能够影响环境、有能力控制情境,对于儿童积极的自我概念及同一性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儿童认识自身的优点;为儿童建立情境使其能在其中体验到自我效能感;促进儿童自身活动能力,提高其主动意识:避免仓促及过早的帮助;不以成绩评价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评标准。
第四章阐述了游戏在精神运动学中的意义,特别强调了游戏在儿童人格和精神成长中的作用。游戏和运动都属于儿童的基本表达方式。他们通过运动来表达并传达自己的想法。游戏既非偶然的也不是随意发生的,儿童主要从他们生活和想像的世界中挑选一些主题来进行运动类游戏,这些生活和想象世界要么跟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要么是从诸如电视节目等其他许多媒介获得直观印象的反映和表达。游戏对于发育和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游戏中儿童显露出自己的困惑,并以适合自己能力的方式表达出来。游戏减轻了儿童的负担,使儿童重新找回自我,勇于试验其他行为。游戏能够以多种方式推动儿童运动以及社交、认知、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精神运动学发育诊断。精神运动学的诊断重要的不是描述儿童的缺陷,而是找出儿童各自的能力和优势所在以帮助他们。精神运动学采用运动观察和运动测试、定性与定量分析等多种诊断方法,不仅仅针对儿童的运动行为,还包括他们的情绪障碍、社交行为、兴趣需求和整个学习生活环境。作者还通过具体的实例具体展示精神运动发育诊断的过程和精神运动促进措施的功效。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精神运动学促进训练的框架条件。精神运动学促进训练是否能取得成功,是由一定的框架条件来决定的。这里的框架条件包括:1,外部条件,主要指场地条件、材料配备、时间安排等。2,分组标准和运动内容,指出小组的组成应该尽可能的异质,以便于儿童可以体验各种各样的行为可能。运动内容要符合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同时教师对游戏和运动的建议应该带给孩子们对运动和自我的全新体会,并为他们打开至今还不习惯的行为空间和经历空间,鼓励他们从事新经验、甚至审视自我的勇气。3,内部条件,主要包括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儿童之间的关系、游戏进行的方式与方法以及儿童参与安排游戏的方法。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注意以下的原则:儿童自己决定是否参加训练;行为冲动来自儿童;教师要避免评价而加强儿童自身行动:教师要确定活动的范围界限并帮助儿童使用器材。
默特尔的齐特尔 童话故事
那天一放学我就跑出二年级课堂,跑回家扑进母亲怀里。“妈妈,全班同学都不喜欢我。”我哭着说。
“出什么事了吗?你怎么会这样想?”妈妈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发问。
“课间休息时,一个男孩带头朝我喊:‘默特尔,默特尔,慢慢腾腾像乌龟,胖胖嘟嘟像刺猥。’其他同学就全都跟着喊。其实我并不胖,是吗,妈妈?”
“当然不,”妈妈说,“那只是一段愚蠢的'顺口溜,你不去理会就是了。”
“可他们是在嘲笑我!”我抽泣着说。
“那么,这样吧,我们来使个巧法子,把这顺口溜变一变。”
“怎么变呵?”
“用齐特尔,默特尔的齐特尔。”妈妈眼里闪着光说。
“齐特尔?”
“对,齐特尔,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些齐特尔。”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充满了烘烤巧克力、椰子、黄油和核桃的香味。等这种混合点心变成黄褐色时,妈妈把它从烘箱里取了出来。“你班上有多少人?”她问。
“23人。”我说。
“那我们就把它切成28块齐特尔,每个孩子一块,你老师和她丈夫各一块,校长一块,另外两块我们现在就吃!”
“明天,”妈妈又说,“我开车送你去学校,先向你老师谈这事,请她选个合适时间让孩子们排成队,到那时他们将一个个依次说:‘默特尔,默特尔,请我吃块齐特尔!’每当一个孩子说过之后,你就用餐巾纸包一块齐特尔递过去说:‘我是朋友默特尔,请你吃块齐特尔!’”
次日,一切如妈妈说的那样发生了。打那以后,原先嘲笑我的顺口溜被人忘了,相反,我时而会听到有人说:“默特尔,默特尔,帮我做块齐特尔!”我便在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时做一些齐特尔带到学校,分给大家。原来嘲笑我的同学都成了我的朋友。
几年之后,我在一本很厚的《食谱大全》中查“齐特尔”,当然,我没能查到,那里根本没有齐特尔。我这才知道,“齐特尔”是妈妈自己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