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雏鹅小鹅瘟的诊治报告(共含14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咕哒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雏鹅小鹅瘟的诊治报告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以精神萎顿,离群独偶,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鹅频频摇头,拉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神经紊乱,小肠中后段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兽医临床实践经验,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作了详细的,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治疗体会.希望对养鹅业同行防治本病有所帮助.
作 者:葛雪珍 黄勤 黄仁锋 作者单位:葛雪珍(临桂南边山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临桂,541102)黄勤(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林逢镇兽医站)
黄仁锋(广西畜牧研究所)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15(14) 分类号:S858.33 关键词:小鹅瘟 诊断 防治一例小鹅瘟诊治的体会报告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90%~100%,随着日龄增长,发病率和致死率下降.6月我站诊治了一起雏鹅发生小鹅瘟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 者:郜冬雪 刘成栋 于超 于剑 王先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讷河市畜牧水产局,161300 刊 名:养殖技术顾问 英文刊名: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S8 关键词:小鹅瘟的防治要点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亚急性败血症,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本病传播快,病死率高,主要侵害出壳后4~20天的雏鹅.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病毒可经卵垂直传播,成年鹅感染无症状.随着养鹅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饲养方式也逐渐向集约化方向转变,小鹅瘟的危害作用也越来越大,广大养殖者也逐渐认识到做好小鹅瘟的防治工作是保证养鹅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现就小鹅瘟的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作 者:李卫兵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卧牛吐镇畜牧站,161027 刊 名:中国畜禽种业 英文刊名: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年,卷(期): 5(5) 分类号:S8 关键词:小鹅瘟与浆膜炎混合感染的诊治
小鹅瘟的临床特点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腹泻,有时出现神经症状.病变的'主要特点是严重的肠炎,小肠黏膜脱落、坏死,肠黏膜和纤维素性物混合物在小肠中后段肠管形栓子,堵塞肠腔.
作 者:林贯树 任义春 马贵军 作者单位:林贯树(江苏省涟水畜牧兽医站)任义春,马贵军(江苏省涟水县高沟畜牧兽医中心站,223400)
刊 名:农村养殖技术 英文刊名:JOURNAL OF RURALANIMAL-PRODUC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4) 分类号:S8 关键词:一、小鹅瘟预防
1、消毒:全场定期(建议每周一次)消毒,针对垫草、料槽、场地,应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对病死鹅要作深埋,加入消毒粉(如三氯异氰尿酸钠、生石灰等)处理。
2、引种:把好引种关,引进健康鹅。防止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
3、免疫:种鹅应于开产前一个月进行首次免疫,也就是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作2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间隔7-1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将疫苗作1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使种鹅产生免疫抗体,孵出的鹅雏才可以产生免疫力。
4、分蛋:炕坊内的孵化设备、一切用具以及屋内及地面应定期消毒,尤其是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炕坊应注重消毒。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避免“混蛋”,使孵出的雏鹅有不同母源抗体,从而影响雏鹅群的免疫效果。来自疫区种蛋在入炕孵化之前应先清理蛋壳表面污物,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再入炕孵化。
二、小鹅瘟治疗
1、发现本病,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病鹅和同群鹅,并深埋或焚烧。受威胁区的雏鹅可注射抗血清预防。污染的场地,用具等应彻底消毒。发病地区的雏鹅,禁止外调或出售。
2、对于发病鹅群也可以用小鹅瘟免疫血清防治。用患小鹅瘟康复鹅的新鲜血液加10%的2.5~5%柠檬酸钠溶液,小鹅颈皮下注射,1.5~2.5毫升/羽,24小时后再注射一次,有好的防治效果。患病鹅若感染其它细菌病,每羽小鹅应肌注混入1000~单位庆大霉素,早晚各1次,2d后再连用庆大霉素2~3天。
3、对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免疫是防治此病的一项关键措施。出壳1~2天的雏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达95%左右,已发病的雏鹅每只注射0.5~1毫升,治愈率为85%,对病雏作紧急预防时,每只注射0.5毫升,保护率达90%。购回的小鹅瘟高免血清应放在2~15℃冷暗处保存,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对已发生小鹅瘟的病鹅群,可试用病毒灵口服,每日1~2次,每次1片,会有一定的疗效。
小鹅瘟的病原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鹅细小病毒。病毒为球形、无囊膜、单股DNA,大小为20~22纳米,病毒存在于患病雏鹅的内脏器官及肠管和肠内物中,抗酸碱、温度和外界环境有很强抵抗力。通过血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证明全国各地分离的毒株之间具有相同的抗原性。1961年分离研制的疫苗株与分离株的VP3编码茎因序列进行比较,两毒株核苷酸有96%同源性,推断的氨基酸有98%同源性,表明1961年分离株制备的疫苗具有长期应用价值。
1、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多发生于3-10日龄的雏鹅,通常是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发生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或在发生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划腿,挣扎几下就死亡,病势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传播会群。
2、急性型: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并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有个别患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据临床所见,大多数雏鹅发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为2-3天,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
3、亚急性型: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流行的末期或20日龄以上的雏鹅,其症状轻微,主要以行动迟缓,走动摇摆,拉稀,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略差为特征。病程一般4-7天,间或有更长,有极少数病鹅可以自愈,但雏鹅吃料不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成为“僵鹅”。
雏鹅死亡的主要因素
雏鹅养育是养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规模养鹅场0~21日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应激、管理当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50%以上,给养鹅者造成很大损失.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力差,同时生活力、抗病力较弱,易患病等,而我地气候多变,干旱多风(如春季几乎每日下半夜必刮4~5级风),昼夜温差大,因此必须针对雏鹅生理特点认真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作 者:苗德成 张永安 李建梅 作者单位:苗德成,李建梅(新疆农二师畜牧兽医站)张永安(新疆农二师,223团兽医站)
刊 名:中国禽业导刊 英文刊名:GUIDE TO CHINESE POULTRY 年,卷(期): 26(21) 分类号:S8 关键词:鹅曲霉菌病的诊治
曲霉菌病是多种禽类常见的`真菌性传染病.家禽易发,其特征是呼吸道发生炎症,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腹泻、进行性消瘦,衰竭死亡.雏禽呈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养禽和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在梅雨季节,由于湿度和温度比较高,很适合霉菌的生长繁殖,垫料和饲料很容易发霉.育雏室内日温差大,通风换气不好,雏禽数量多过分拥挤,阴暗潮湿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能促发本病.
作 者:李梅华 谭玉新 曲亚红 作者单位:磐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磐石,132300 刊 名:吉林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JIL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30(2) 分类号:S858.33 关键词:提高雏鹅成活率技术要点
在养鹅生产中,育雏技术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鹅的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作 者:孔令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县职教中心,276400 刊 名:农村百事通 英文刊名:NONGCUN BAISHITONG 年,卷(期): “”(4) 分类号:S8 关键词:养殖密度
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厘米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饮食管理
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2小时后,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龄起鹅舍内放入砂盘,保健砂砾以绿豆大小为宜。
养殖环境
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分布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光照。1周龄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温28~30℃;2周龄保持晚间光照,舍温24~28℃,以后逐步调低舍温;4周龄前舍温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随着鹅体的长大,1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15只,随后视天气情况,如果适宜可大圈饲养,但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雏鹅在生长过程中,每天从身上抖落的皮屑、羽毛较多,可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抽风换气,没有条件的可短时间开窗开门换气。勤扫栏舍,清除粪便,勤换垫料,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同时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疾病防治
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并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正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抗力。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基本保证了雏鹅的健康养殖。
选择好鹅苗
优良健壮的雏鹅应具备:出壳后即能站立,绒毛蓬松、光滑、清洁,无沾毛、沾壳现象;精神活泼,反应灵敏,叫声宏亮,手提颈部双脚挣扎有力;倒置能迅速翻身;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肛门无粪便粘连;胫粗壮,胫、脚光滑发亮。
饲养密度要适宜
一般每平方米饲养1周龄雏鹅20~25只,2周龄15~20只,3周龄10只。
温度要适宜
冬季气温低,大群育雏应在育雏室保温育雏,铺好垫料,不要让雏鹅直接接触地面。适宜温度:第一周28~30℃,第二周26~28℃,第三周24~26℃,温度适宜,雏鹅分布均匀。若温度过高,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饮水频繁;温度过低,雏鹅打堆拥挤,缩作一团。
湿度要适宜
栏舍潮湿易使雏鹅患感冒、下痢等疾病。栏舍适宜的湿度为60~70%,调节湿度的有效方法是要勤换垫料,常清扫粪便,保持地面和栏舍干燥。
开水与开食
雏鹅第一次饮水叫开水,雏鹅应在出壳后24小时内开水。冬春寒冷季节,要饮温水(30℃左右)。若鹅苗经过远距离运输,首先喂给5~10%的葡萄糖水,有利提高成活率。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应在出壳后36小时以上进行。开食过早易患消化不良,开食应选择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易消化的饲料。
放水和放牧
放水即在暖和的天气7~10日龄时开始,冷天则要2周后。选择晴朗天气,让雏鹅在水盆或水深4厘米左右的浅水中嬉水锻炼,初次放水时间以6~8分钟为宜,以后逐日延长放水时间和深度。放牧应在1周龄以后,选择晴天,将小鹅放在平坦的嫩草地上,让其自由采食青草,每次放牧时间25~30分钟。此期间应照常喂料,3~4周龄后,逐渐过渡到全日放牧,并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补喂饲料数量。
做好防疫和保健
在防疫保健上,要认真做好如下几件事:
①在1~3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预防小鹅瘟出现。
②育雏室保持清洁干爽,要经常清扫、消毒。
③平时精心饲养,注意饲料搭配和营养需要,不要使用发霉饲料和垫料。
④经常检查鹅群动态,发现病鹅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治疗,若确定是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全群防疫,防止疫病扩散。
⑤放牧时要防暴晒、防雨淋、防农药中毒等。
选择健康雏鹅
健康正常的小鹅表现为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声宏亮,毛色光亮,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发育不良者表现为重量较轻或过重,脐部收缩不良,卵黄吸收欠佳,呈现大肚脐或钉脐并带有血污,软弱无力,叫声尖而低,毛干燥,眼睛无神。这些小鹅难以饲养,应予淘汰。
控制好温度
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因此必须控制好温度。冬春育雏温度一般控制在28~30℃,1周后每天下降1℃。温度下降至16~18℃时,就可常温饲养。
调节好湿度
育雏室潮湿会影响雏鹅生长,且易引发病害;育雏室过于干燥又会使雏鹅体内水分通过呼吸向外过量散发,致使雏鹅体内残余蛋黄吸收不良。育雏室湿度一般调节在55%~60%,2周龄后调至50%~55%,同时视温度高低调整湿度。
注意开食方法
雏鹅出壳24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前先饮水,饮水中加放少量葡萄糖或维生素,以利于清理胃肠、排除胎粪、供给营养。雏鹅开食饲料最好用半生半熟的大米饭。5天后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青料,最好用鲜嫩莴笋叶切成细丝喂。雏鹅会采食后,就将饲料撒在竹席或塑料布上,让鹅自由采食,每日喂6~8次,少喂勤添。
重视防疫工作
冬春应特别重视防疫工作。雏鹅出壳后2~3天,每羽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0.5毫升,5日后注射1:10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1毫升,2周后再注射1:5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0.5毫升,以预防鹅瘟发生,有条件的还可注射一次禽出败菌苗,预防禽出败。饲养期间做好消毒工作。
一、雏鹅的饲料配方
碎米50%、米糠14%、麸皮10%、粉碎的豆饼或花生饼20%、大麦芽3%、骨粉1.8%、食盐0.4%、砂粒0.8%。
二、雏鹅的潮口开食
1、潮口:雏鹅开食前饮水又称为潮口,水要清洁卫生,用0.05%的高锰酸钾或用少量葡萄糖和维生素溶开饮水中,有利于清理胃肠、刺激食欲、排出胎粪、吸收营养,饮水的温度应在26℃左右。
2、开食:潮口后即可喂料,第一次喂料称开食,可用鲜嫩多汁的青饲料和雏鹅全价料(没有时可用雏鸡全价料代替)以2:1拌混,掺入适量水至捏得成团,放手后散得开为度。开食不求雏鹅吃饱,只要能吃进一点就行了。1~3日龄每天喂4~5次,4日龄后每天喂6~9次,晚上加喂2~3次。做到定时、定量、少喂勤添,每次以喂7~8成饱为宜。
1、保温:刚出壳鹅苗,体温调节机能差,既怕冷又怕热,必须实行人工保温。一般需用红外线保温灯保温2~3周。适宜育雏温度为1~5日龄时27~28℃,6~10日龄时25~26℃,11~15日龄时22~24℃,16~20日龄时20~22℃,20日龄以后18℃。一般4周后方可安全脱温,但第1、2周是关键。养雏鹅必须有相应的加温保暖设备,才能保证雏鹅安全度过育雏关。气温适宜时,5~7日龄便可开始放牧,气温低时则在10~20日龄开始放牧。
2、湿度:前10天应保证相对湿度60%~65%,10日龄后,雏鹅体重增加,呼吸量和排粪量也增加,垫草含水量增加,室内易潮湿,此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0%。栏舍内必须及时清扫干净,勤换垫料、垫草,垫料每2天应更换1次,并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室内干燥和环境清洁卫生。
3、通风:鹅舍换气时应注意防贼风,避免风直接吹在雏鹅身上,以免受凉。鹅舍2m高处要留有换气孔。保温的情况下必须注意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要通风换气,以排出育雏舍内的水分和氨气。透气窗在冬季及阴雨天时,白天打开,夜间要关闭。
4、密度:一般雏鹅平面饲养时,1~2周龄为15~20只/平方米,3周龄时为1.0只/平方米,4周龄时为5~8只/平方米,5周龄以上为3~4只/平方米,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
5、光照:光照对雏鹅的采食、饮水、运动、发育都很重要。1周龄内的雏鹅昼夜光照23小时,50平方米的鹅舍需40W灯泡1个,悬挂于离地面40cm高处;2周龄需18小时/天的光照。随着日龄的增加,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至自然光照。
外形鉴别法
一般情况下雄雏体格较大,身子较长,头大颈长,眼较圆,翼梢无绒毛,腹面稍平,站立较直;雌雏体格较小,身子短圆,头小颈短,眼椭圆形,翼梢有绒毛,腹下垂,站立时身体倾斜。雄雏受惊动叫声高、尖、清晰,雌雏叫声低、粗、沉浊。这种鉴别方法主要是经验性的,准确率不太高。
捏肛法
捏肛法是鉴别水禽雌雄的传统方法,操作速度快,准确率比较高,是值得推广的鉴别方法。操作时左手捉鹅,雏鹅背部朝上,虎口贴在腰荐部,鹅颈固定在小拇指一端,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在鹅肛门外靠中下部轻轻一揉捏,感觉有芝麻粒大小突起者为雄雏,否则是雌雏。注意突起处位于肛门口下方。
顶肛法
顶肛法是捏肛法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的升华技术,非初学者能够掌握。操行方法为,左手固定雏鹅同捏肛法,右手中指从肛门下端轻轻上顶,感觉有芝麻粒大小突起者即为雄雏,没有便为雌雏。
翻肛法
翻肛时,捉住雏鹅颈部,腹部朝上放置在桌面上或操作者膝部。将尾部向背侧分开,暴露泄殖腔。一手指戴上指套并涂抹凡士林后,伸入泄殖腔1.5厘米,轻轻做圆周按摩,使泄殖腔括约肌松弛。然后向下按压打开泄殖腔,有突出阴茎者为雄雏,只有三角瓣形皱褶者为雌雏。雄雏生殖器官长约0.5厘米,呈螺旋形。翻肛鉴别较为准确,但初学者不容易翻开,而且容易传播病菌,在生产中没有普遍采用。
通过上面的四种鉴别方法就可以精确的鉴别雏鹅的雌雄了!
雏鹅一般指0-30日龄的鹅,雏鹅从舍饲转为放牧,必须掌握好循序渐进。初次放牧时间最好是在外界与育雏室的温度接近时进行。热天在出壳后3-7天,冷天在15-20天进行初次放牧,任其自由下水几分钟,待其毛干后赶回育雏舍。放牧场地要近,路要平,要有水源、青草等。
放牧人员应固定,不宜随便更换。放物前要仔细观察鹅群,把病鹅、弱鹅和精神不振的鹅留下,出牧时要点清鹅数,阴天应停止放牧,平时应注意天气预报,鹅群避免烈日曝晒和风吹雨淋。
放牧时观察鹅群动态,待大部分鹅吃饱后,让鹅下水活动。活动一段时间后赶上岸原地休息,休息到大部分雏鹅因饥饿而躁动时,再继续放牧如此反复,随着日龄的增长,先让雏鹅达到放牧能够吃饱,再往后争取达到一天多吃几个饱。雏鹅原地休息时要定时驱动鹅群,以免因睡觉受凉。在返回育雏室时要清点鹅数,对没吃饱的雏鹅,要及时给予补饲。
中鹅是指1月龄以上至选种或转入育肥前的鹅,中鹅生长期间,其消化道容积增大,消化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增强。能够大量利用青绿饲料,此时放牧饲养可以充分利用放牧草地和田间遗谷、粒穗。在较少补饲的条件下,中鹅可以比较好的生长发育。
中鹅采用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中鹅的放牧要有足够数量的青绿饲料,放牧场地包括一部分茬口田或有野草种草地,使鹅在放牧中能吃到一定数量的谷物类精料,防止能量不足。放牧时间要尽量延长,原则是早出晚归。但是气温较高时上午要早出早归,下午应晚出晚归。当然遇到阴天及天气炎热日光强烈时,不宜过度放牧,应避免鹅群暴晒、雨淋。游泳能增强鹅的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羽毛的防水防湿能力,提高羽毛的光泽度并可防止生蚤和皮肤病,因此应有较好的水源。
放牧时要点清鹅数,并注意观察鹅的采食和健康状况,如发现有体质弱或有病的鹅,应隔离饲养及时治疗。鹅群进舍前,让鹅在水中洗涤身上的污泥,在舍外休息与补料,然后才赶进舍内,在炎热夏天,可让鹅群在舍外露宿。
种鹅根据选种的要求,选留合格种鹅转入后备种鹅群进行继续培育。不符合种用条件或只是饲养商品鹅的仔鹅,可及时转入育肥群进行肉用仔鹅育肥。
鹅在放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放牧中如邻区或上游放牧鹅群或分散养鹅户发生了传染病时,应立即转移鹅群到安全地点放牧。
2、群不要到排放工业污水的沟渠放水,对喷洒过农药、施过化肥的草地、果园、农田应经过10-15天后再放牧,如不慎吃到有机磷喷洒过的青料且中毒,立即使用阿托品解救。
3、定期驱虫,因其放牧更易感染一些虫卵,建议种鹅在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商品鹅1-2月驱虫1次。
药物中毒
在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需要使用相关的药物,药物的用量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不能够随意加大使用量;药物添加到饲料中时必须保证搅拌均匀,否则局部饲料中药物含量过高会导致中毒的发生;如果把药物添加到饮水中则要求药物能够在水中充分溶解。
农药中毒
鹅饲料以草为主,在有的地方养鹅户自己种植的牧草不够使用,需要到田间地头收集杂草。使用杂草时,一定要注意其来源地在近期内没有喷施过农药。
煤气中毒
在鹅育雏期间需要采取加热措施,而许多养殖户都是使用煤炉加热。如果不注意排出煤气,加上育雏室密闭比较严实,容易造成室内CO和二氧化碳含量严重超标,轻者影响雏鹅发育,重者导致雏鹅中毒死亡。使用煤炉加热时,必须有良好的排烟设施,使煤燃烧产生的CO和二氧化碳能够及时排出室外,同时每天在中午前后气温较高的时候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
饲料中毒素中毒
1、不要使用有毒植物喂饲雏鹅或在饲料中混入这些植物,如高粱苗、夹竹桃叶、苦楝树叶、天南星等;
2、不要使用腐烂变质的青菜以防止亚硝酸中毒;
2、青贮饲料的使用要适量,不超过饲料总量的30%。
小 企 鹅正文:
圆圆的脑袋,雪白的肚皮,黄色的小手,粉色的脚丫,猜出来是谁了吗?这就是我――小企鹅。
你们可别小瞧我哦,我可是南极的象征,简称“南极绅士”嘿嘿,我的身体约长65厘米,腹部白色,并夹有一至二道黑色横纹,两翼成鳍状,羽毛细小成鳞状,虽然我们长得很漂亮,可是寿命却是很短的,寿命最长也只能活到14岁而已。
你们知道吗我可是有一个特殊本领,就是不会迷失方向,生物学家曾经拿过我们做实验,他把我们带到一个离巢地1900千米的地方,然后在我们身上做上记号,10个月后,我们又回到了自己的筑巢地,有了这个特殊本领,我的生活也就方便了许多,不管走到哪里至少不会迷路的!
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的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林,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时。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的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只小鹅站在另一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出书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前面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片菜叶,它们嘴里在吃着,眼睛却盯着菜叶。菜叶似乎比饭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叫着,摔了一跤!引起我大笑起来。
一个美丽的早晨,鹅妈妈卧在草堆里,等待着小鹅们出世,小鹅们好像知道妈妈的心思,一个接一个地出世了。小鹅们在鹅妈妈的保护下生活得很好,小鹅们毛绒绒的,个个活泼可爱。它们中有一只最小的,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因为它很懒,一天到晚都躲在草丛里睡大觉,同伴们叫它起来玩它不吭不理,继续睡觉。大家都叫它“懒小鹅”。
终于有一天,鹅妈妈再也忍不住,对它说:“孩子呀,小时候这么懒不行呀!要去和大家一起玩呀!要不然,长大以后怎么生活呀!”懒小鹅嘴里说着:“知道了!”其实,它什么也没听进去。
小鹅们渐渐长大了,鹅妈妈开始教它们本领了。小鹅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来到小河边,扑腾扑腾跳下河,认真地跟妈妈学游泳,只有懒小鹅躺在窝里睡大觉。鹅妈妈生气地说:“该起来练习了。”懒小鹅揉着惺忪的眼睛,心不在焉地跟着妈妈游了两圈。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鹅们都长大了。许多年后,鹅群中它们有的是跳水冠军,有的是游泳健将,有的是游泳教练,可懒小鹅却一事无成,到处流浪。它叹着气说:“唉!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
★ 小鹅优秀作文
★ 小鹅儿作文
★ 丑小鹅的梦想
★ 喂小鹅叙事作文
★ 古诗咏鹅
★ 观察鹅日记
★ 鹅组词语
★ 咏鹅 古诗
★ 鹅教学设计
★ 二年级作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