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三点法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bbv888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英语学习三点法(共含1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bv8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英语学习三点法

篇1:英语学习三点法

英语学习三点法

学习英语没有什么速成的路子。但是,学英语要注意方法,靠一天到晚背书,天下的书这么多,你背得了吗?靠埋头于题海探宝,泛滥成灾的习题书多如@牛充栋,你做得完吗?靠起早带晚开着收音机听国外英语广播,而不读报不看书不注意积累语音、语言知识,你能听得懂吗?有一位硕士研究生曾对我说:“我连续原了七年之久的国外英语新闻广播,现在还是上不了什么台阶,始终是那种样子。”这种靠硬着头皮练习听力的精神确实可嘉,但是他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

学习英语要注意三点,那就是我所说的三点法:

第一,要密切注意某些单词的特殊功能。

第二,要不断扩大对词组的识别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三,要大量积累英语各种句型。

学习英语的广大青年,由于受到测评表达法的干扰,常常喜欢“对号入座”,即逐字理解英语,这是最常见的弊病之一。有的青年则过于注意单词、认为单词量愈多,英语就愈能看得懂。其实,这些方法都不成其为方法。

有一篇关于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报导的文章,刊登在某一国外杂志上,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The horror can hardly be overstated.“ 有些研究生把这句话译成:“恐惧几乎不可能被人们夸大其词。”言下之意,恐惧虽然有那么一些,但是不算是太大的恐惧。这种理解就是属于“对号入座” 毛病。还有”You cannot eat too much.“ 等句子,相当多的人译为:“你不能吃得太多。”其实以上两句是同一句型的不同表达法。前者应理解为“地震带来的惨状再怎样形容都不算过分”,等于the horror is beyond deion; 后者意为“你尽量多吃一点。”

有一位名叫Sidney Shapiro 的.外国朋友,曾对我国某一外文报刊的用词有当提出中肯的意见。这位朋友认为,malpractice 不能一概用来指某些干部的滥用职权或违法乱纪。有关这种行为的用字,应该使用 misfeasance 或者 malfeasance, 而malpractice 仅指玩忽职守、治疗失当等,纯属一般公民的民事失误而已。

某些单词的概念性很强,有其习惯性。中央电视台在播放《沙特林那计划》的广播节目中,告诉观众“破坏某人的计划”的“破坏”常用“ruin, wreck, undermine等字,而根本不用destroy。我看,这样教英语,方法甚为得当。至少,您可以从中看到,单词绝不是孤立的语言建筑材料。

下面两句话都属于错句,因为作者不了解 facilitate 这个特殊单词的功能。

1.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recording machines. (录音机为学习外语提供了方便)

2. Housework is facilitated 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 inventions. (随着现代化发明的出现简化了家务事)

首先,facilitate 这个字,要求用动名词作宾语,二者之间往往形成习惯搭配。其次,这个字几乎不用被动语态。因而两句应改写为:

1. Recording machines facilitat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2. Modern inventions facilitate housework.

当然像这样写也是错句:

It was she who facilitated office work.

因为人作为主语根本不能使用facilitate这个字。

某些单词的特殊用法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有人说,“我讲的英语外国朋友都能听懂,何必过于讲究。”是的,例如你对外国朋友说:”This apple is very nice to be eaten.“ 我看,任何一个讲英语的外国朋友都能听懂,而且懂得很。可是人家可不这样说,人家在nice后面压根儿不使用被动语态,不信试试瞧!同样,我这一辈子也从来没有听见过一个中国人说:“这只苹果吃起来大大的好。”这句话谁都能听得懂,就是感到不像中国语。

值得注意的是1987年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的 MET 试题。其中有一则选择题:45. Put on more clothes, You_________be feeling cold with only a shirt on.(A. can B. could C. would D. must)

据我所知,很少有人真must, 因此丢分的人很多。这就牵涉到词组问题:

can be 解释往往是“有时候会变得”;could be 和 would be 仅仅是时态问题、语态问题,而must be 这一词组就牵涉到概念问题。“说不定”这一概念在英语中表达时,有其一定的时域概念。must be 只用在目前情况,用在过去则使用must have, 其相对的词组则为 cannot be (恐怕不见得),cannot have, may not have (恐怕不至于)。这类词组的含意,纯属 deduction 范畴。

在我国,我个人认为应严格要求每位中学英语教师都至少学习一下《新概念英语》。上述词组(带有很强的时域概念)应十分清楚地教给学生。这也是 MET 试题中较为突出的要求――测量广义的英语能力。但不少人不理解命题者独具匠心,不去作进一步地研究。

我们学习英语词组(包括大量习惯用语),决不能依靠大量做习题来解决问题。首先要理解,形成概念。一天到晚做 A, B, C, D 的多项选择会使人的智力萎缩。不少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某种练习如果重复10 次,其效果则会降低到练习前的最初水平。

1988年10月28日英文中国日报第8版有如下一段文字:

”Shaoxing has advantageous natural conditions and is rich in resources. It boasts of a number of famous brand traditional products, …“

这段文字浅显易懂,可是至少有五个人来问我说,字典上明明写着boast of 这一词组的解释是自夸、夸耀(《新英汉词典》124页),似乎难以理解。总不能说,“绍兴有不少名牌传统产品而自我夸耀”吧。诚然,在很多场合下boast of等于brag about, 有过分夸大而吹嘘之意(= to speak too proudly of …)。但是,也有人这么说:“The city of York can boast of many historic buildings.” 显然,boast of 是解释为“(自豪地)拥有”,而并非纯粹说大话了。

英语词组,非常复杂:有些词组有十多种解释,有的根本没有被动态,却有被动内涵,有的不以人作主语,有的则不以地点、场所作主语……真是欲说还休,哪里有什么“速成”之理。

我曾经让大学生们译过两句话,一句是“郑孝通老师家昨晚失火了。”另一句是“郑孝通老师说不定(谅必)在昨天晚上死了。”摆出的译文是这样的:

1. Mr Zheng's house broke out a fire last night.

2. Mr Zheng must be dead last night.

应该指出,“说不定”是指昨天晚上,应该使用 must have died, 而火灾、争斗、疾病等的爆发,不能以人或地点作主语(指使用 break out 词组),应改为:A fire broke out in Mr Zheng's house last night.

懂得了break out 这一词组的含义还不能算数,还要知道这一词组的使用要点,不然就不是英语。

单词的使用知识贫乏,所知词组寥寥无几,句型一窍不通,就根本写不出下面这样一句很普通的话:(语意:他甚至边衣服都顾不了脱,就跃入水中去救人。)

He dived to the rescue (A) without so much as (B) bothering to (C) strip (D) himself.

(A)和(C)都是词组,分别解释为(A):来相救,(C):费神,顾得上。(B):是句型,解释为“甚至连……都不(后面用动名词)。”(D):是单词用法,strip 作为及物动词,后面要随宾语。

再举一例:

Nothing is so (A) bad but (B) it might have been worse.(C)

(A) 和 (B)是句型,(C)是词组。词组的意思连猜都不大可能猜出来,查字典可能也查不到,照字面解释,根本不成句子。

这个might be (或do)worse 是一种虚拟构词,意思是“还不是最糟的”。因此,全句为“事情再糟,总还不是最糟的。这里but + 肯定句 = that + it might not have been worse.

再看这句话:It is not so much (A) the hours that tell (B) as (C) the way (D) we use them.

(A) 和 (C) 是一个句型:与其说……毋宁说。(B) 是单词用法,不能解释为“讲”、“说”,而解释为“起作用”。(D) 是词组,指方式。

全句为:不是时间起决定作用,而是我们使用时间的方法起决定作用。

着眼于某些单词的特殊用法,大量积累句型和词组是学好英语水到渠成的必然规律。反之,漫无手段的所谓泛读是最浪费时间的。至于做那些泛读后勾勾划划的所谓阅读理解题更是一无用处。要知道,适用于英语国家的教学手段并不适用于把英语作为外国语的中国,不是洋货一概是万能灵药。比方说,Is there anything unique in that shop? 英美的中学生都懂这句话,可是我们的中学生就要花大力气。首先要弄懂什么叫unique, 查了字典也不一定完全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说“那家商店有什么好东西吗?”就是这个意思。可是,我们很不会用这个unique。我们要学的是表达法,不要学繁琐的答题手段。

泛读,若基于泛泛的阅读,那末就等于不读。有不少大学生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开口便是“新概念英语很容易,都是小故事,我一个晚上就可以读它十来篇。”读是一回事,能否熟练应用则又是另一回事。有人常说英语九百句太简单了,没有什么学头。在我看来,英语九百句还要花极大的力气去学,大有学头。东南亚国家不是有不少人还在学吗?人家可不这样认为――“没有什么学头。”

依我看,广告要学,路牌要学,体育术语要学,药品说明书也要学,至于电影对白、商业谈判、公关用语都得学,都大有学头。

武汉市某实验学校有一位外语教师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汉口市江岸区为高三学生出了一套统考题,这位教师问“为什么 B 项选择就是不行。”(标准答案 D 为正确答案)

I don't know _______.

A. who is he B. what is his name

C. where does he live D. how he came here

这位教师信中说,“what 若作为主语,‘what is your name? Henry is my name.’B. 就应该可以说得通呀。”

其实这属于宾语从句的语序问题,也是一个句型问题。what is his name? 和

篇2:英语学习三点法是什么

第一,要密切注意某些单词的特殊功能。

第二,要不断扩大对词组的识别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三,要大量积累英语各种句型。

学习英语的广大青年,由于受到测评表达法的干扰,常常喜欢“对号入座”,即逐字理解英语,这是最常见的弊病之一。有的青年则过于注意单词、认为单词量愈多,英语就愈能看得懂。其实,这些方法都不成其为方法。

有一篇关于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报导的文章,刊登在某一国外杂志上,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The horror can hardly be overstated.“ 有些研究生把这句话译成:“恐惧几乎不可能被人们夸大其词。”言下之意,恐惧虽然有那么一些,但是不算是太大的恐惧。这种理解就是属于“对号入座” 毛病。还有”You cannot eat too much.“ 等句子,相当多的人译为:“你不能吃得太多。”其实以上两句是同一句型的不同表达法。前者应理解为“地震带来的惨状再怎样形容都不算过分”,等于the horror is beyond description; 后者意为“你尽量多吃一点。”

有一位名叫Sidney Shapiro 的外国朋友,曾对我国某一外文报刊的用词有当提出中肯的意见。这位朋友认为,malpractice 不能一概用来指某些干部的滥用职权或违法乱纪。有关这种行为的用字,应该使用 misfeasance 或者 malfeasance, 而malpractice 仅指玩忽职守、治疗失当等,纯属一般公民的民事失误而已。

某些单词的概念性很强,有其习惯性。中央电视台在播放《沙特林那计划》的广播节目中,告诉观众“破坏某人的计划”的“破坏”常用“ruin, wreck, undermine等字,而根本不用destroy。我看,这样教英语,方法甚为得当。至少,您可以从中看到,单词绝不是孤立的语言建筑材料。

下面两句话都属于错句,因为作者不了解 facilitate 这个特殊单词的功能。

1.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recording machines. (录音机为学习外语提供了方便)

2. Housework is facilitated 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 inventions. (随着现代化发明的出现简化了家务事)

首先,facilitate 这个字,要求用动名词作宾语,二者之间往往形成习惯搭配。其次,这个字几乎不用被动语态。因而两句应改写为:

1. Recording machines facilitat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2. Modern inventions facilitate housework.

当然像这样写也是错句:

It was she who facilitated office work.

因为人作为主语根本不能使用facilitate这个字。

某些单词的特殊用法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有人说,“我讲的英语外国朋友都能听懂,何必过于讲究。”是的,例如你对外国朋友说:”This apple is very nice to be eaten.“ 我看,任何一个讲英语的外国朋友都能听懂,而且懂得很。可是人家可不这样说,人家在nice后面压根儿不使用被动语态,不信试试瞧!同样,我这一辈子也从来没有听见过一个中国人说:“这只苹果吃起来大大的好。”这句话谁都能听得懂,就是感到不像中国语。

值得注意的是1987年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的 MET 试题。其中有一则选择题:45. Put on more clothes, You_________be feeling cold with only a shirt on.(A. can B. could C. would D. must)

据我所知,很少有人真must, 因此丢分的人很多。这就牵涉到词组问题:

can be 解释往往是“有时候会变得”;could be 和 would be 仅仅是时态问题、语态问题,而must be 这一词组就牵涉到概念问题。“说不定”这一概念在英语中表达时,有其一定的时域概念。must be 只用在目前情况,用在过去则使用must have, 其相对的词组则为 cannot be (恐怕不见得),cannot have, may not have (恐怕不至于)。这类词组的含意,纯属 deduction 范畴。

在我国,我个人认为应严格要求每位中学英语教师都至少学习一下《新概念英语》。上述词组(带有很强的时域概念)应十分清楚地教给学生。这也是 MET 试题中较为突出的要求——测量广义的英语能力。但不少人不理解命题者独具匠心,不去作进一步地研究。

我们学习英语词组(包括大量习惯用语),决不能依靠大量做习题来解决问题。首先要理解,形成概念。一天到晚做 A, B, C, D 的多项选择会使人的智力萎缩。不少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某种练习如果重复10 次,其效果则会降低到练习前的最初水平。

1988年10月28日英文中国日报第8版有如下一段文字:

”Shaoxing has advantageous natural conditions and is rich in resources. It boasts of a number of famous brand traditional products, …“

这段文字浅显易懂,可是至少有五个人来问我说,字典上明明写着boast of 这一词组的解释是自夸、夸耀(《新英汉词典》124页),似乎难以理解。总不能说,“绍兴有不少名牌传统产品而自我夸耀”吧。诚然,在很多场合下boast of等于brag about, 有过分夸大而吹嘘之意(= to speak too proudly of …)。但是,也有人这么说:“The city of York can boast of many historic buildings.” 显然,boast of 是解释为“(自豪地)拥有”,而并非纯粹说大话了。

英语词组,非常复杂:有些词组有十多种解释,有的根本没有被动态,却有被动内涵,有的不以人作主语,有的则不以地点、场所作主语……真是欲说还休,哪里有什么“速成”之理。

我曾经让大学生们译过两句话,一句是“郑孝通老师家昨晚失火了。”另一句是“郑孝通老师说不定(谅必)在昨天晚上死了。”摆出的译文是这样的:

1. Mr Zheng's house broke out a fire last night.

2. Mr Zheng must be dead last night.

应该指出,“说不定”是指昨天晚上,应该使用 must have died, 而火灾、争斗、疾病等的爆发,不能以人或地点作主语(指使用 break out 词组),应改为:A fire broke out in Mr Zheng's house last night.

懂得了break out 这一词组的含义还不能算数,还要知道这一词组的使用要点,不然就不是英语。

单词的使用知识贫乏,所知词组寥寥无几,句型一窍不通,就根本写不出下面这样一句很普通的话:(语意:他甚至边衣服都顾不了脱,就跃入水中去救人。)

He dived to the rescue (A) without so much as (B) bothering to (C) strip (D) himself.

(A)和(C)都是词组,分别解释为(A):来相救,(C):费神,顾得上。(B):是句型,解释为“甚至连……都不(后面用动名词)。”(D):是单词用法,strip 作为及物动词,后面要随宾语。

再举一例:

Nothing is so (A) bad but (B) it might have been worse.(C)

(A) 和 (B)是句型,(C)是词组。词组的意思连猜都不大可能猜出来,查字典可能也查不到,照字面解释,根本不成句子。

这个might be (或do)worse 是一种虚拟构词,意思是“还不是最糟的”。因此,全句为“事情再糟,总还不是最糟的。这里but + 肯定句 = that + it might not have been worse.

再看这句话:It is not so much (A) the hours that tell (B) as (C) the way (D) we use them.

(A) 和 (C) 是一个句型:与其说……毋宁说。(B) 是单词用法,不能解释为“讲”、“说”,而解释为“起作用”。(D) 是词组,指方式。

全句为:不是时间起决定作用,而是我们使用时间的方法起决定作用。

着眼于某些单词的特殊用法,大量积累句型和词组是学好英语水到渠成的必然规律。反之,漫无手段的所谓泛读是最浪费时间的。至于做那些泛读后勾勾划划的所谓阅读理解题更是一无用处。要知道,适用于英语国家的教学手段并不适用于把英语作为外国语的中国,不是洋货一概是万能灵药。比方说,Is there anything unique in that shop? 英美的中学生都懂这句话,可是我们的中学生就要花大力气。首先要弄懂什么叫unique, 查了字典也不一定完全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说“那家商店有什么好东西吗?”就是这个意思。可是,我们很不会用这个unique。我们要学的是表达法,不要学繁琐的答题手段。

泛读,若基于泛泛的阅读,那末就等于不读。有不少大学生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开口便是“新概念英语很容易,都是小故事,我一个晚上就可以读它十来篇。”读是一回事,能否熟练应用则又是另一回事。有人常说英语九百句太简单了,没有什么学头。在我看来,英语九百句还要花极大的力气去学,大有学头。东南亚国家不是有不少人还在学吗?人家可不这样认为——“没有什么学头。”

依我看,广告要学,路牌要学,体育术语要学,药品说明书也要学,至于电影对白、商业谈判、公关用语都得学,都大有学头。

武汉市某实验学校有一位外语教师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汉口市江岸区为高三学生出了一套统考题,这位教师问“为什么 B 项选择就是不行。”(标准答案 D 为正确答案)

I don't know _______.

A. who is he B. what is his name

C. where does he live D. how he came here

这位教师信中说,“what 若作为主语,‘what is your name? Henry is my name.’B. 就应该可以说得通呀。”

其实这属于宾语从句的语序问题,也是一个句型问题。what is his name? 和 what his name is 属于两个不同的句型,完全是两码事。

汉语表达对英语词组的识别和应用的干扰也是不可忽视的。试分析下面一句话错在什么地方:

The nervous girl didn't know how to do with herself when the man kissed her; she was so excited and fearful.

有人说要改写为exciting, 有人说要用horrible。实际上,英语词组根本不用“how to do with”来表达“该怎么办”,而只用“what to do with”,这也许是由于汉语表达习惯的干扰所致。

如果仅仅为了应付某种考试,很容易学会enjoy这个单词的使用。例如:Most workers enjoy ______(ask) questions in public. 你会毫不犹豫地写上asking。

如果说,Creative work does not______them all. 到底用enjoy,还是用keen to,appeal to, appreciate?这里就牵涉到enjoy是以什么作主语,appeal to 是以什么作主语的问题。enjoy 从来以人作主语,appeal to 大部分以物作主语。只教enjoy, 不教appeal to的老师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这就和只教must be, must have, 而不教cannot be, cannot have (may not have)一样,都不算是称职的。

以上我反复阐述了单词的特殊用法,句型和词组的有机组成,说明语言是要下大功夫去学的,是要倾心予以模仿的事。很多国内知名语言学家都反复强调“模仿”二字,但是还没有哪一个语言学家鼓吹“速成”二字。

目前还流行所谓“英语超级速成法”,赫然大字,见诸报端。英语“速成”实际上带有明显的哗众取宠的商业气味,再加上“超级”之说,就更从根本上揭穿了这一骗局,而沦为超级骗术。

由于目前那些外行先生们动辄要掌握多少多少单词作为攻克英语关的先决条件,因此背单词成风。其实,我要告诉青年朋友们,从概率分析来后,100个最常用的单词覆盖着口语和书面语的20%,1500个至个单词要占日常所出现的概率的85%,而其余成千上万的单词的出现概率则不到15%。在这里必须严肃地指出,单词不等于英语,单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单词的堆垒不是语言。

单词在英语中有两种身份:一种是普通单词,如desk, glass, film等;另一种是特殊单词,如finish, demand, worth 等。后一种单词就牵涉到用法问题。

篇3:英语学习三点法

“英语三月通”、英语速成法之类的文章、小册子曾经使许多青年为之欣喜莫名,如获至宝。

英语三个月就能学通了吗?英语究竟能不能速成?任何一个语言学家都会回答:不可能。

学习英语没有什么速成的路子。但是,学英语要注意方法,靠一天到晚背书,天下的书这么多,你背得了吗?靠埋头于题海探宝,泛滥成灾的习题书多如汙牛充栋,你做得完吗?靠起早带晚开着收音机听国外英语广播,而不读报不看书不注意积累语音、语言知识,你能听得懂吗?有一位硕士研究生曾对我说:“我连续原了七年之久的国外英语新闻广播,现在还是上不了什么台阶,始终是那种样子。”这种靠硬着头皮练习听力的精神确实可嘉,但是他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

学习英语要注意三点,那就是我所说的三点法:

第一,要密切注意某些单词的特殊功能。

第二,要不断扩大对词组的识别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三,要大量积累英语各种句型。

学习英语的广大青年,由于受到测评表达法的干扰,常常喜欢“对号入座”,即逐字理解英语,这是最常见的弊病之一。有的青年则过于注意单词、认为单词量愈多,英语就愈能看得懂。其实,这些方法都不成其为方法。

有一篇关于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报导的文章,刊登在某一国外杂志上,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The horror can hardly be overstated.“ 有些研究生把这句话译成:“恐惧几乎不可能被人们夸大其词。”言下之意,恐惧虽然有那么一些,但是不算是太大的恐惧。这种理解就是属于“对号入座” 毛病。还有”You cannot eat too much.“ 等句子,相当多的人译为:“你不能吃得太多。”其实以上两句是同一句型的不同表达法。前者应理解为“地震带来的惨状再怎样形容都不算过分”,等于the horror is beyond description; 后者意为“你尽量多吃一点。”

有一位名叫Sidney Shapiro 的外国朋友,曾对我国某一外文报刊的用词有当提出中肯的意见。这位朋友认为,malpractice 不能一概用来指某些干部的滥用职权或违法乱纪。有关这种行为的用字,应该使用 misfeasance 或者 malfeasance, 而malpractice 仅指玩忽职守、治疗失当等,纯属一般公民的民事失误而已。

某些单词的概念性很强,有其习惯性。中央电视台在播放《沙特林那计划》的广播节目中,告诉观众“破坏某人的计划”的“破坏”常用“ruin, wreck, undermine等字,而根本不用destroy。我看,这样教英语,方法甚为得当。至少,您可以从中看到,单词绝不是孤立的语言建筑材料。

下面两句话都属于错句,因为作者不了解 facilitate 这个特殊单词的功能。

1.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recording machines. (录音机为学习外语提供了方便)

2. Housework is facilitated 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 inventions. (随着现代化发明的出现简化了家务事)

首先,facilitate 这个字,要求用动名词作宾语,二者之间往往形成习惯搭配。其次,这个字几乎不用被动语态。因而两句应改写为:

1. Recording machines facilitat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2. Modern inventions facilitate housework.

当然象这样写也是错句:

It was she who facilitated office work.

因为人作为主语根本不能使用facilitate 这个字。

某些单词的特殊用法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有人说,“我讲的英语外国朋友都能听懂,何必过于讲究。”是的,例如你对外国朋友说:”This apple is very nice to be eaten.“ 我看,任何一个讲英语的外国朋友都能听懂,而且懂得很。可是人家可不这样说,人家在nice后面压根儿不使用被动语态,不信试试瞧!同样,我这一辈子也从来没有听见过一个中国人说:“这只苹果吃起来大大的好。”这句话谁都能听得懂,就是感到不像中国语。

值得注意的是1987年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的 MET 试题。其中有一则选择题:45. Put on more clothes, You_________be feeling cold with only a shirt on.

(A. can B. could C. would D. must)

据我所知,很少有人真must, 因此丢分的人很多。这就牵涉到词组问题:

can be 解释往往是“有时候会变得”;could be 和 would be 仅仅是时态问题、语态问题,而must be 这一词组就牵涉到概念问题。“说不定”这一概念在英语中表达时,有其一定的时域概念。must be 只用在目前情况,用在过去则使用must have, 其相对的词组则为 cannot be (恐怕不见得),cannot have, may not have (恐怕不至于)。这类词组的含意,纯属 deduction 范畴。

在我国,我个人认为应严格要求每位中学英语教师都至少学习一下《新概念英语》。上述词组(带有很强的时域概念)应十分清楚地教给学生。这也是 MET 试题中较为突出的要求——测量广义的英语能力。但不少人不理解命题者独具匠心,不去作进一步地研究。

我们学习英语词组(包括大量习惯用语),决不能依靠大量做习题来解决问题。首先要理解,形成概念。一天到晚做 A, B, C, D 的多项选择会使人的智力萎缩。不少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某种练习如果重复10 次,其效果则会降低到练习前的最初水平。

1988年10月28日英文中国日报第8版有如下一段文字:

”Shaoxing has advantageous natural conditions and is rich in resources. It boasts of a number of famous brand traditional products, …“

这段文字浅显易懂,可是至少有五个人来问我说,字典上明明写着boast of 这一词组的解释是自夸、夸耀(《新英汉词典》124页),似乎难以理解。总不能说,“绍兴有不少名牌传统产品而自我夸耀”吧。诚然,在很多场合下boast of等于brag about, 有过分夸大而吹嘘之意(= to speak too proudly of …)。但是,也有人这么说:“The city of York can boast of many historic buildings.” 显然,boast of 是解释为“(自豪地)拥有”,而并非纯粹说大话了。

英语词组,非常复杂:有些词组有十多种解释,有的根本没有被动态,却有被动内涵,有的不以人作主语,有的则不以地点、场所作主语……真是欲说还休,哪里有什么“速成”之理。

我曾经让大学生们译过两句话,一句是“郑孝通老师家昨晚失火了。”另一句是“郑孝通老师说不定(谅必)在昨天晚上死了。”摆出的译文是这样的:

1. Mr Zhengs house broke out a fire last night.

2. Mr Zheng must be dead last night.

应该指出,“说不定”是指昨天晚上,应该使用 must have died, 而火灾、争斗、疾病等的爆发,不能以人或地点作主语(指使用 break out 词组),应改为:A fire broke out in Mr Zhengs house last night.

懂得了break out 这一词组的含义还不能算数,还要知道这一词组的使用要点,不然就不是英语。

单词的使用知识贫乏,所知词组寥寥无几,句型一窍不通,就根本写不出下面这样一句很普通的话:

(语意:他甚至边衣服都顾不了脱,就跃入水中去救人。)

He dived to the rescue (A) without so much as (B) bothering to (C) strip (D) himself.

(A)和(C)都是词组,分别解释为(A):来相救,(C):费神,顾得上。(B):是句型,解释为“甚至连……都不(后面用动名词)。”(D):是单词用法,strip 作为及物动词,后面要随宾语。

再举一例:

Nothing is so (A) bad but (B) it might have been worse.(C)

(A) 和 (B)是句型,(C)是词组。词组的意思连猜都不大可能猜出来,查字典可能也查不到,照字面解释,根本不成句子。

这个might be (或do)worse 是一种虚拟构词,意思是“还不是最糟的”。因此,全句为“事情再糟,总还不是最糟的。这里but + 肯定句 = that + it might not have been worse.

再看这句话:It is not so much (A) the hours that tell (B) as (C) the way (D) we use them.

(A) 和 (C) 是一个句型:与其说……毋宁说。(B) 是单词用法,不能解释为“讲”、“说”,而解释为“起作用”。(D) 是词组,指方式。

全句为:不是时间起决定作用,而是我们使用时间的方法起决定作用。

着眼于某些单词的特殊用法,大量积累句型和词组是学好英语水到渠成的必然规律。反之,漫无手段的所谓泛读是最浪费时间的。至于做那些泛读后勾勾划划的所谓阅读理解题更是一无用处。要知道,适用于英语国家的教学手段并不适用于把英语作为外国语的中国,不是洋货一概是万能灵药。比方说,Is there anything unique in that shop? 英美的中学生都懂这句话,可是我们的中学生就要花大力气。首先要弄懂什么叫unique, 查了字典也不一定完全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说“那家商店有什么好东西吗?”就是这个意思。可是,我们很不会用这个unique。我们要学的是表达法,不要学繁琐的答题手段。

泛读,若基于泛泛的阅读,那末就等于不读。有不少大学生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开口便是“新概念英语很容易,都是小故事,我一个晚上就可以读它十来篇。”读是一回事,能否熟练应用则又是另一回事。有人常说英语九百句太简单了,没有什么学头。在我看来,英语九百句还要花极大的力气去学,大有学头。东南亚国家不是有不少人还在学吗?人家可不这样认为——“没有什么学头。”

依我看,广告要学,路牌要学,体育术语要学,药品说明书也要学,至于电影对白、商业谈判、公关用语都得学,都大有学头。

武汉市某实验学校有一位外语教师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汉口市江岸区为高三学生出了一套统考题,这位教师问“为什么 B 项选择就是不行。”(标准答案 D 为正确答案)

I dont know _______.

A. who is he B. what is his name

C. where does he live D. how he came here

这位教师信中说,“what 若作为主语,‘what is your name? Henry is my name.’B. 就应该可以说得通呀。”

其实这属于宾语从句的语序问题,也是一个句型问题。what is his name? 和 what his name is 属于两个不同的句型,完全是两码事。

汉语表达对英语词组的识别和应用的干扰也是不可忽视的。试分析下面一句话错在什么地方:

The nervous girl didnt know how to do with herself when the man kissed her; she was so excited and fearful.

有人说要改写为exciting, 有人说要用horrible。实际上,英语词组根本不用“how to do with”来表达“该怎么办”,而只用“what to do with”,这也许是由于汉语表达习惯的干扰所致。

如果仅仅为了应付某种考试,很容易学会enjoy这个单词的使用。例如:Most workers enjoy ______(ask) questions in public. 你会毫不犹豫地写上asking。

如果说,Creative work does not______them all. 到底用enjoy,还是用keen to,appeal to, appreciate?这里就牵涉到enjoy是以什么作主语,appeal to 是以什么作主语的问题。enjoy 从来以人作主语,appeal to 大部分以物作主语。只教enjoy, 不教appeal to的老师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这就和只教must be, must have, 而不教cannot be, cannot have (may not have)一样,都不算是称职的。

以上我反复阐述了单词的特殊用法,句型和词组的有机组成,说明语言是要下大功夫去学的,是要倾心予以模仿的事。很多国内知名语言学家都反复强调“模仿”二字,但是还没有哪一个语言学家鼓吹“速成”二字。

目前还流行所谓“英语超级速成法”,赫然大字,见诸报端。英语“速成”实际上带有明显的哗众取宠的商业气味,再加上“超级”之说,就更从根本上揭穿了这一骗局,而沦为超级骗术。

由于目前那些外行先生们动辄要掌握多少多少单词作为攻克英语关的先决条件,因此背单词成风。其实,我要告诉青年朋友们,从概率分析来后,100个最常用的单词覆盖着口语和书面语的20%,1500个至2000个单词要占日常所出现的概率的85%,而其余成千上万的单词的出现概率则不到15%。在这里必须严肃地指出,单词不等于英语,单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单词的堆垒不是语言。

单词在英语中有两种身份:一种是普通单词,如desk, glass, film等;另一种是特殊单词,如finish, demand, worth 等。后一种单词就牵涉到用法问题。

提高英语学习技巧

语言学习者要记忆大量的词汇,背诵英语单词、短语是每一个英语学习者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令每一个英语学习者感到棘手的问题。成人如此,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让小学生了解单词记忆的一些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读音记忆法:根据单词的读音记忆单词。它是记忆策略的首选,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能够阅读,也会用英语写作,却不会用英语与人交流,甚至在课堂上不敢张开嘴巴说,即出现所谓的“哑巴英语”现象。根据读音记忆单词,既可以避免“哑巴英语”现象,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联想记忆法:设法把单词的音或形或义联系起来。人的记忆能力,主要来自联想。记忆力强的人,都具有较强的联想能力。记忆以联想为基础,联想的建立为记忆提供更多的线索,线索越多,记住一个单词就越容易,提取这个单词也就越顺利。

3、嘴、眼、耳、手并用记忆法。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觉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四个:视觉、听觉、动觉和触觉。而且刺激的渠道越多,大脑中建立的联系越多,记忆也就越牢固扎实。因此,读、看、听、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当我们在超市看到“香肠”时,应该尝试着说出单词“sausage”;当我们学到“long”时,嘴巴里说 “long, long”,同时可以伸开双臂,用动作表示“long”;当我们听到一个单词时,可以跟读几遍,也可以边读边写。

篇4:英语学习三点法

实用技巧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进入初三,学生们的心情也变得极为复杂,真可谓数年寒窗苦,只待今朝一试,因此首先应该保持坦然的心境,以一种平和、快乐心态去对待一切。其次,要有坚强的意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应正确对待困难,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一遇困难,情绪便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终将一事无成。其三,增强自信心,树立必胜信念。自信心是同学们排除困难消除紧张的动力。当你感到身处困境,百思不得其解时,坚信我能行,我会胜利,就会使自己信心大增,就能够尽快走出失败的困境,从而取得最后胜利。

实用技巧二:调整学习思路,掌握科学方法

进入初三,同学们学习日益紧张,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收到良好效果。那么,如何科学地学习呢?

其一,全面掌握,夯实基础。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样变化的题目,都与课本知识息息相关。

其二,根据中考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来确定各学科学习的重点。如语文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加大阅读与写作的分量;英语听说读写几方面中,重视听说的测试;数学加大了考查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力度;理化增加了实践能力考查的部分等。通过了解、分析,我们就能瞄准方向,把重点放在这些方面加强学习和训练。

其三,关注社会,活用知识。我们在学习书本知识同时,要想到自己身边有哪些类似现象,该如何分析、处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四,以我为主,精心计划。除课上学习外,课外学习一定要体现以我为主的特点,不可别人怎么学习我就怎么学习。

一是在时间分配上,要根据自己各学科状况划分时间。

二是在要求上,根据自己成绩状况而定。三是在学习方法上,以自我钻研为主,相互讨论为辅,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实用技巧三:保持最佳生理状态

首先是科学地使用大脑。建议每天至少保证夜里8小时睡眠时间,中午小憩半小时左右。各科内容交替学习,合理使用大脑不同区域。其次要合理地补充营养,提高记忆力。

对于英语学习的其他建议:

1、对于英语课文不用死记硬背只需要记些重点句子。

2、单词就是靠背的,重点的语法就是在课上多听老师讲,然后在课下多看看参考书就可以了。

3、同步学习上也有讲语法和重点句子,都可以看看。然后上面的作文也都很好的,可以看的,我们老师就让我们多看同步学习。还有每次考试的错题要善于总结。

篇5: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三点法

“英语三月通”、英语速成法之类的文章、小册子曾经使许多青年为之欣喜莫名,如获至宝。

英语三个月就能学通了吗?英语究竟能不能速成?任何一个语言学家都会回答:不可能。

学习英语没有什么速成的路子。但是,学英语要注意方法,靠一天到晚背书,天下的书这么多,你背得了吗?靠埋头于题海探宝,泛滥成灾的习题书多如汙牛充栋,你做得完吗?靠起早带晚开着收音机听国外英语广播,而不读报不看书不注意积累语音、语言知识,你能听得懂吗?有一位硕士研究生曾对我说:“我连续原了七年之久的国外英语新闻广播,现在还是上不了什么台阶,始终是那种样子。”这种靠硬着头皮练习听力的精神确实可嘉,但是他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

学习英语要注意三点,那就是我所说的三点法:

第一,要密切注意某些单词的特殊功能。

第二,要不断扩大对词组的识别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三,要大量积累英语各种句型。

学习英语的广大青年,由于受到测评表达法的干扰,常常喜欢“对号入座”,即逐字理解英语,这是最常见的弊病之一。有的青年则过于注意单词、认为单词量愈多,英语就愈能看得懂。其实,这些方法都不成其为方法。

有一篇关于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报导的文章,刊登在某一国外杂志上,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The horror can hardly be overstated.“ 有些研究生把这句话译成:“恐惧几乎不可能被人们夸大其词。”言下之意,恐惧虽然有那么一些,但是不算是太大的恐惧。这种理解就是属于“对号入座” 毛病。还有”You cannot eat too much.“ 等句子,相当多的人译为:“你不能吃得太多。”其实以上两句是同一句型的不同表达法。前者应理解为“地震带来的惨状再怎样形容都不算过分”,等于the horror is beyond description; 后者意为“你尽量多吃一点。”

有一位名叫Sidney Shapiro 的外国朋友,曾对我国某一外文报刊的用词有当提出中肯的意见。这位朋友认为,malpractice 不能一概用来指某些干部的滥用职权或违法乱纪。有关这种行为的用字,应该使用 misfeasance 或者 malfeasance, 而malpractice 仅指玩忽职守、治疗失当等,纯属一般公民的民事失误而已。

某些单词的概念性很强,有其习惯性。中央电视台在播放《沙特林那计划》的广播节目中,告诉观众“破坏某人的计划”的“破坏”常用“ruin, wreck, undermine等字,而根本不用destroy。我看,这样教英语,方法甚为得当。至少,您可以从中看到,单词绝不是孤立的语言建筑材料。

下面两句话都属于错句,因为作者不了解 facilitate 这个特殊单词的功能。

1.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recording machines. (录音机为学习外语提供了方便)

2. Housework is facilitated 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 inventions. (随着现代化发明的出现简化了家务事)

首先,facilitate 这个字,要求用动名词作宾语,二者之间往往形成习惯搭配。其次,这个字几乎不用被动语态。因而两句应改写为:

1. Recording machines facilitat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2. Modern inventions facilitate housework.

当然象这样写也是错句:

It was she who facilitated office work.

因为人作为主语根本不能使用facilitate 这个字。

某些单词的特殊用法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有人说,“我讲的英语外国朋友都能听懂,何必过于讲究。”是的,例如你对外国朋友说:”This apple is very nice to be eaten." 我看,任何一个讲英语的外国朋友都能听懂,而且懂得很。可是人家可不这样说,人家在nice后面压根儿不使用被动语态,不信试试瞧!同样,我这一辈子也从来没有听见过一个中国人说:“这只苹果吃起来大大的好。”这句话谁都能听得懂,就是感到不像中国语。

篇6:英语三点法单词词组句子

英语三点法单词词组句子

“英语三月通”、英语速成法之类的文章、小册子曾经使许多青年为之欣喜莫名,如获至宝。

英语三个月就能学通了吗?英语究竟能不能速成?任何一个语言学家都会回答:不可能。

学习英语没有什么速成的路子。但是,学英语要注意方法,靠一天到晚背书,天下的书这么多,你背得了吗?靠埋头于题海探宝,泛滥成灾的习题书多如@牛充栋,你做得完吗?靠起早带晚开着收音机听国外英语广播,而不读报不看书不注意积累语音、语言知识,你能听得懂吗?有一位硕士研究生曾对我说:“我连续原了七年之久的国外英语新闻广播,现在还是上不了什么台阶,始终是那种样子。”这种靠硬着头皮练习听力的精神确实可嘉,但是他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

学习英语要注意三点,那就是我所说的三点法:

第一,要密切注意某些单词的特殊功能。

第二,要不断扩大对词组的识别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三,要大量积累英语各种句型。

学习英语的广大青年,由于受到测评表达法的干扰,常常喜欢“对号入座”,即逐字理解英语,这是最常见的弊病之一。有的青年则过于注意单词、认为单词量愈多,英语就愈能看得懂。其实,这些方法都不成其为方法。

有一篇关于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报导的文章,刊登在某一国外杂志上,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The horror can hardly be overstated.” 有些研究生把这句话译成:“恐惧几乎不可能被人们夸大其词。”言下之意,恐惧虽然有那么一些,但是不算是太大的恐惧。这种理解就是属于“对号入座” 毛病。还有“You cannot eat too much.” 等句子,相当多的人译为:“你不能吃得太多。”其实以上两句是同一句型的不同表达法。前者应理解为“地震带来的惨状再怎样形容都不算过分”,等于the horror is beyond deion; 后者意为“你尽量多吃一点。”

有一位名叫Sidney Shapiro 的外国朋友,曾对我国某一外文报刊的用词有当提出中肯的意见。这位朋友认为,malpractice 不能一概用来指某些干部的滥用职权或违法乱纪。有关这种行为的用字,应该使用 misfeasance 或者 malfeasance, 而malpractice 仅指玩忽职守、治疗失当等,纯属一般公民的民事失误而已。

某些单词的概念*很强,有其习惯*.中央电视台在播放《沙特林那计划》的广播节目中,告诉观众“破坏某人的计划”的“破坏”常用“ruin, wreck, undermine等字,而根本不用destroy.我看,这样教英语,方法甚为得当。至少,您可以从中看到,单词绝不是孤立的语言建筑材料。

下面两句话都属于错句,因为作者不了解 facilitate 这个特殊单词的功能。

1.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recording machines. (录音机为学习外语提供了方便)

2. Housework is facilitated 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 inventions. (随着现代化发明的出现简化了家务事)

首先,facilitate 这个字,要求用动名词作宾语,二者之间往往形成习惯搭配。其次,这个字几乎不用被动语态。因而两句应改写为:

1. Recording machines facilitat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2. Modern inventions facilitate housework.

当然象这样写也是错句:

It was she who facilitated office work.

因为人作为主语根本不能使用facilitate 这个字。

某些单词的特殊用法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有人说,“我讲的英语外国朋友都能听懂,何必过于讲究。”是的,例如你对外国朋友说:“This apple is very nice to be eaten.” 我看,任何一个讲英语的外国朋友都能听懂,而且懂得很。可是人家可不这样说,人家在nice后面压根儿不使用被动语态,不信试试瞧!同样,我这一辈子也从来没有听见过一个中国人说:“这只苹果吃起来大大的好。”这句话谁都能听得懂,就是感到不像中国语。

值得注意的是1987年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的' MET 试题。其中有一则选择题:45. Put on more clothes, You_________be feeling cold with only a shirt on.

(A. can B. could C. would D. must)

据我所知,很少有人真must, 因此丢分的人很多。这就牵涉到词组问题:

can be 解释往往是“有时候会变得”;could be 和 would be 仅仅是时态问题、语态问题,而must be 这一词组就牵涉到概念问题。“说不定”这一概念在英语中表达时,有其一定的时域概念。must be 只用在目前情况,用在过去则使用must have, 其相对的词组则为 cannot be (恐怕不见得),cannot have, may not have (恐怕不至于)。这类词组的含意,纯属 deduction 范畴。

在我国,我个人认为应严格要求每位中学英语教师都至少学习一下《新概念英语》。上述词组(带有很强的时域概念)应十分清楚地教给学生。这也是 MET 试题中较为突出的要求-测量广义的英语能力。但不少人不理解命题者独具匠心,不去作进一步地研究。

我们学习英语词组(包括大量习惯用语),决不能依靠大量做习题来解决问题。首先要理解,形成概念。一天到晚做 A, B, C, D 的多项选择会使人的智力萎缩。不少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某种练习如果重复10 次,其效果则会降低到练习前的最初水平。

1988年10月28日英文中国日报第8版有如下一段文字:

“Shaoxing has advantageous natural conditions and is rich in resources. It boasts of a number of famous brand traditional products, …”

这段文字浅显易懂,可是至少有五个人来问我说,字典上明明写着boast of 这一词组的解释是自夸、夸耀(《新英汉词典》124页),似乎难以理解。总不能说,“绍兴有不少名牌传统产品而自我夸耀”吧。诚然,在很多场合下boast of等于brag abou

篇7:寒假新概念三英语学习总结

寒假新概念三英语学习总结

从上海回来之后,就开始准备即将开始的新概念三的学习,很早就报了名,为的是不让寒假时间荒废,积极为我的考研做准备,假期因忙碌和收获而充实!一切都顺利的进行着,步步为赢,很踏实!

我在沈阳新东方的第二教学部上的课,班号是07n318,从一月三十日上到二月二十日,春节期间休息了4天,十八天的课,学费是610元rmb!因为这学费,我一节课都没有拉下!每天十点左右从家里出发,晚上要八点左右才能到家,每天的通勤费和餐费加起来,平均一天100元rmb!我的学习成本太高了,所以我的收获应该是最大的!我的却做到了,认识了三位恩师,应鸣-高原-王品,新东方的新概念三的王牌师资,他们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英语知识的丰富,还有就是我一直渴求的西方文化思维和看清问题本质的能力和坚定自己奋斗的信念,所以我确认:我的付出,超值!

应鸣老师负责的课程是和写作有关的,高原老师的课程是与词汇和语法有关的,王品老师的课程是与西方文化和思维有关的!在这里,我不得不感叹新东方师资结构安排的合理性,所谓结构决定性质,授课效果可想而知!由此,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了在开学后参加新东方考研英语的培训!

在新概念三的学习中,似乎彻底颠覆了我以往的英语学习,我终于找到了学通英语的不二法门,那应该就是诀窍了吧!我以前常常问英语学的好的同学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可是答案却让我望而却步,今天我才明白,有些东西,一些属于你的东西永远都是你自己感悟出来的,而不是借鉴别人的'。印证了那句话,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应该就是最合适的!这一天来的不晚!

马上就要开学了,开学后全力备战金融联考和英语,还有就是高等数学。业余时间参加英语口语的学习!全面提高,就像河马老师所说的那样:现在多多积累,以后就不用那么费劲了!河马老师带给我的东西是最多了的!我真的好好感激他啊!好渴望自己也能成为像河马老师那种类型的男人!阳光-幽默-健康-博学,优点太多啦!接下来要好好看我的笔记,进行全面的温习!

加油!

篇8:寒假新概念三英语学习小结

寒假新概念三英语学习小结 -总结

从上海回来之后,就开始准备即将开始的新概念三的学习,很早就报了名,为的是不让寒假时间荒废,积极为我的考研做准备,假期因忙碌和收获而充实!一切都顺利的进行着,步步为赢,很踏实!

我在沈阳新东方的第二教学部上的课,班号是07n318,从一月三十日上到二月二十日,春节期间休息了4天,十八天的课,学费是610元rmb!因为这学费,我一节课都没有拉下!每天十点左右从家里出发,晚上要八点左右才能到家,每天的通勤费和餐费加起来,平均一天100元rmb!我的学习成本太高了,所以我的收获应该是最大的!我的却做到了,认识了三位恩师,应鸣-高原-王品,新东方的新概念三的.王牌师资,他们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英语知识的丰富,还有就是我一直渴求的西方文化思维和看清问题本质的能力和坚定自己奋斗的信念,所以我确认:我的付出,超值!

应鸣老师负责的课程是和写作有关的,高原老师的课程是与词汇和语法有关的,王品老师的课程是与西方文化和思维有关的!在这里,我不得不感叹新东方师资结构安排的合理性,所谓结构决定性质,授课效果可想而知!由此,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了在开学后参加新东方考研英语的培训!

在新概念三的学习中,似乎彻底颠覆了我以往的英语学习,我终于找到了学通英语的不二法门,那应该就是诀窍了吧!我以前常常问英语学的好的同学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可是答案却让我望而却步,今天我才明白,有些东西,一些属于你的东西永远都是你自己感悟出来的,而不是借鉴别人的,

寒假新概念三英语学习小结

总结

印证了那句话,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应该就是最合适的!这一天来的不晚!

马上就要开学了,开学后全力备战金融联考和英语,还有就是高等数学。业余时间参加英语口语的学习!全面提高,就像河马老师所说的那样:现在多多积累,以后就不用那么费劲了!河马老师带给我的东西是最多了的!我真的好好感激他啊!好渴望自己也能成为像河马老师那种类型的男人!阳光-幽默-健康-博学,优点太多啦!接下来要好好看我的笔记,进行全面的温习!

加油

篇9:人教版新高三英语Units13-16基础知识学习

基础知识

SB3A Units13-16

一 . 知识菜单

( 一 ) 常用单词

1. reception considerate cigar splendid coincidence tension elegant prescription drawer theft religious enquiry assistance vital guilty convince assume cancel meanwhile remark innocent commit straightforward humorous ant bee transparent dot apparent sideways precise adequate clarify fetch upward disgusting psychology adaptation camel primitive missile session annual acknowledge elder eyesight beneficial communist eager timetable starve adjustment jeans uniform casual shopkeeper recent whereas possess barber typist receptionist greengrocer astronaut adore vacant outstanding assess salary flexible occupation instant nevertheless shortly drawback applicant accommodation addition qualification modest arithmetic paperwork draft

2. astonish/ astonished/ astonishing/ astonishment

3. stain vt./ n.

4. surrounding/ surround/ surrounded

5. troop vi./ n.

6. semicircle/ circle

7. maximum/ minimum

8. changeable/ change/ changing/ changed

9. breathless/ breath/ breathe

10. weekly/ daily/ monthly/ yearly

11. satisfaction/ satisfy/ satisfied/ satisfying/ satisfactory

12. worthwhile/ worth/ worthy

13. mature adj./ vt./ vi.

14. chef/ cook/cooker

15. accountant/ account

16. adviser/ advise/ advice

17. personnel/ person

常用词组

1. get hold of

2. tell…apart/ tell…between…and

3. over and over again/ again and again

4. come to light

5. as a matter of fact/ in fact/ actually

6. straight away

7. fit in(with)

8. due to/ thanks to / owing to/ because of

9. in many respects

10.keep/ get in touch with

11. up to date/ out of date

12. hold back

13. send off

( 二 ) 重点语法: Integrative language practice

二. 疑难点拨

1. astonish

vt.

使吃惊,使惊讶

We were astonished at the news of her sudden death.

她突然去世的消息使我们震惊。

He gave her an astonished look.

他惊异地看了她一眼。

比较:amaze

vt.

使大为惊奇,使惊愕,使惊叹

I was amazed at/by your performance.

你的演出使我赞叹不已。

Your knowledge amazes me.

你的学识使我惊叹不已。

2. guilty

adj.

1.) 有罪的,犯...罪的[(+of)]

be guilty of a crime 犯了罪

He was found guilty.

他被判有罪。

2.) 有过失的[(+of)]

The manager was guilty of an important misjudgment.

经理犯了一个重大的判断错误。

3.) 自知有过错的,内疚的

I felt guilty after breaking my promise.

我违背诺言后感到内疚。

3. stain

vt.

1.) 沾污,污染[(+with)]

His teeth are stained with years of smoking.

他的牙齿因长年吸烟而变黄了。

Blood stained the blanket.

血沾污了毯子。

2.) 玷污,败坏

His crimes stained the family honor.

他的罪行玷污了家庭的名誉。

3.) 给(木材,玻璃等)染色,给...着色

She stained the table brown.

她将桌子涂成了棕色。

vi.

变脏;被沾污

His character is without stain.

他的人品纯洁无瑕。

These carpets won't stain easily.

这些地毯不易弄脏。

n.

污点,污迹,瑕疵[C]

He's got an ink stain on his shirt.

他衬衫上有块墨渍。

4. convince

vt.

使确信,使信服;说服[(+of)]

He convinced me of his innocence.

他使我相信他是无辜的。

I was convinced that he knew the truth.

我确信他知道事实。

5. cancel

vt.

1.) 删去,划掉;勾销,盖销(邮票等)

You should cancel this preposition in the sentence.

你应该删去句子中的这个介词。

2.) 取消,废除;中止

The game was cancelled because of the rain.

比赛因为下雨而取消了。

vi.

1.) 互相抵消

The $5 I owed him and the $5 he owes me cancel out.

他与我各欠对方五元,正好相互抵消。

2.) 取消;中止

n.[C]

删除;取消;撤销

6. meanwhile

n.

其时,其间[the sing.]

In the meanwhile I'll visit an old friend of mine.

在这期间我将去拜访我的一位老朋友。

adv.

其间;同时

Mother went shopping; meanwhile, I cleaned the house.

母亲去买东西;我打扫屋子。

7. innocent

adj.

1.) 无罪的,清白的[(+of)]

He was pronounced innocent of the charge.

他被宣告无罪。

2.) 无害的

The butterfly is an innocent insect.

蝴蝶是一种无害的昆虫。

3.) 天真的,单纯的;幼稚的;头脑简单的,愚钝的

Don't be so innocent as to believe everything he says.

不要这么天真,竟相信他所说的一切。

8. commit

vt.

1.) 犯(罪),做(错事等)

I committed an error in handling the business.

我在处理这一业务时犯了一个错误。

2.) 使承担义务;使作出保证;使表态[(+to)]

He didn't commit himself to anything.

他没有作任何承诺。

3.) 把...交托给;把...提交给;把...付诸[(+to)]

The child was committed to the nurse's care.

孩子被交给护士照顾。

4.) 把...押交;把...判处[(+to)]

The judge committed him to ten years' imprisonment.

法官判处他十年徒刑。

9. get hold of

抓住,找到

How soon can you get hold of that young man?

你多快可以找到那个年轻人?

类似的词组:catch/ seize hold of抓住 lay hold of/on = take hold of握住,控制住

10. tell…apart

分辨

Can you tell the twin sisters apart?

你分得清这两个孪生姐妹吗?

11. surrounding

n.

环境;周围的事物[pl.]

He did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his surroundings.

他没有多注意他周围的环境。

adj.

周围的;附近的

Foxes started coming in from the surrounding countryside.

狐狸开始从附近的乡下跑进来。

12. troop

n.[C]

1.) 军队,部队[pl.]

The enemy troops withdrew.

敌军撤退了。

2.) 一群;大量,许多[(+of)]

The old man was surrounded by a troop of children.

老人被一群孩子围住了。

A troop of children rushed in and chased each other noisily.

一群小孩冲进来,喧闹地彼此追逐。

vi.

1.) 群集,集合[(+up/together)]

2.) 成群结队地走

They all trooped into the meeting.

他们都成群结队前去参加会议。

13. come to light

暴露,真相大白

The puzzled thing came to light when the politician was seen with the lady.

当有人看到那位政客跟那位女士在一起时, 那件让人不解的事就真相大白了。

A political scandal has recently come to light.

最近一桩政治丑闻暴露出来。

14. fetch(双向)

vt.

1.) (去)拿来;去拿...给

Fetch your supper yourself, Robert.

罗伯特,你自己去拿晚餐吧。

2.) 去请...来,接...去

Yes, I've come to fetch you.

是的,我来接你。

比较:carry, bring和take

carry(没有方向)

vt.

1.) (用手、肩等)挑,抱,背,提,扛,搬,运送,运载;搬运

David went in, carrying his suitcase.

戴维提着手提箱走了进去。

We carried the boxes into the room.

我们将箱子搬进室内。

The city subways carry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assengers a day.

市内的地铁每天运载数十万乘客。

2.) 携带,佩带

I never carry much money with me.

我身上从来不带太多的钱。

bring (从别的地方把人或物带到说话人说在的地方)

vt.

带来,拿来

The waitress brought us a pitcher of lemonade.

服务员小姐给我们送来一壶柠檬水。

Please 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grammar books next time.

下次请别忘记带你们的语法书来。

take (与bring方向相反)

vt.

1.) 拿走,取走;夺取,占领

Don’t forget to take your bag with you.

别忘了把你的书包随身带走。

The airport had been taken by daybreak.

天亮前机场就被攻占了。

2.) 带去;带领

Dad took us to the museum last Friday.

上星期五爸爸带我们去博物馆。

15. changeable

adj.

1.) 易变的;不定的

His temper's been changeable this week, so don't annoy him.

这星期他脾气变化无常,所以不要惹他生气。

2.) 可改变的,可能被改变的

3.) 闪光的;闪色的

changeable silk

闪光丝绸

-able 常附在动词或名词的后面构成形容词,表示“可…..的”,“能……的”。以able 为后缀的单词常见的还有:eatable, suitable, bearable, saleable, washable, loveable, debatable, breakable

16. weekly/ daily/ monthly/ yearly既是形容词又是副词,还可以是名词。

大多数以结尾的词是副词,但部分是形容词,主要有:

brotherly, sisterly, motherly, manly, womanly, kingly, queenly,lonely, lovely, unseemly, friendly kindly, gentlemanly

17. satisfaction

n.

1.) 满意,满足;称心[U][(+with/at)]

He smiled in satisfaction when he won the race.

他赢得赛跑后满意地笑了。

2.) 快事,乐事;愉快[C][sing.]

Playing tennis is one of his greatest satisfactions.

打网球是他最大的乐趣之一。

比较:satisfactory / satisfied (adj.)

satisfactory差强人意的;符合要求的;良好的 (指对事物的满意状态,不用来指人)

Of all the pens he tried, only one was satisfactory.

在他所试的笔中,只有一支是令人满意的。

Your son’s work is satisfactory, but he could do better.

你儿子的工作做得不错,但他还能作得更好。

satisfied感到满意的; 令人满意的; 满足的

He had a satisfied expression on his face.

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Most of the people were completely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

大多数人对结果都非常满意。

18. eager

adj.

1.) 热心的,热切的

He looked around the circle of eager faces.

他看了看四周热切的脸庞。

2.) 渴望的,急切的 [(+for)][+to-v][+(that)]

She is eager for success.

她渴望成功。

Maggie was eager to visit me.

麦琪急于来看我。

The committee is eager that all the workers should come on time.

委员们热切希望所有的工人按时上班。

比较:anxious

adj.

1.) 焦虑的,挂念的[(+about/at/for)]

I'm anxious about her safety.

我对她的安全担心。

2. )令人焦虑的

The week of the flood was an anxious time for all of us.

闹水灾的那一星期是使我们大家都焦虑不安的日子。

3.) 渴望的 [(+for)][+to-v][+that]

We're anxious for your safe return.

我们盼望你平安归来。

We were anxious that there be no misunderstanding.

我们极愿没有误解。

I could see that she was anxious for Laura to go.

我看得出她巴望劳拉去。

I'm really anxious to see him.

我急于见他。

19. worthwhile

adj.

1.) 值得花费时间(或金钱)的,值得做的

It proved worthwhile to make the trip.

此行证明是值得的。

2.) 有真实价值的

You'd better spend your time on some worthwhile reading.

你最好把时间花在读一些有价值的书上。

比较:worth 和worthy

worth可以用作名词和介词。作名词时,为不可数名词,表示“价值”或“(值某价额的)数量”。

Give me five yuan’s worth of twenty-fen and fifty-fen stamps.

给我五元的两角和五角的邮票。

He bought two dollars’ worth of sugar.

他买了二元钱的糖。

The furniture is of little worth.

这些家具没有什么价值。

worth 作介词时,只能用作表语,与be 连用,其后常跟钱数或相当于钱数的词,表示 “值多少钱”;跟v-ing 形式表示“值得(做)……主动形式表被动。

It is worth much more than I paid for it.

它的价值远远超过我所付的钱。

She’s not worth getting angry with. = It is not worth getting angry with her. (It作形式主语)

犯不上跟她生气。

The picture is worth looking at. = It is worth looking at the picture. (It作形式主语)

这幅画值得一看。

worth 前面的表示程度的修饰语一般用well ,不用very。

The story is well worth listening to.

这故事很值得一听。

worthy

adj.

1.) 有价值的;可尊敬的;相称的

She is willing to donate money to a worthy cause.

她愿为高尚的事业捐款。

2.) 值得的,配得上的,足以...的 [(+of + n. )][+to-v] [(+of + being done)]

The cause is worthy of our continued support.

这一事业值得我们继续不断的支持。

She is worthy to receive such honor. (主动形式)

她应该得到此荣誉。

She is worthy to be chosen. (被动形式)

她值得当选。

This novel is worthy of being translated.

这部小说值得翻译。

worth和 worthy 在表示“值得”这一意思时,其句型结构可以互相转换。

You are worth praising.

You are worthy of praise.

You are worthy to be praised.

You are worthy of being praised.

你值得表扬。

20. starve

vi.

1.) 饿死;挨饿

The explorers starved to death in the desert.

探险者们在沙漠中饿死了。

2.) 【口】饿得慌

Let's get something to eat; I'm starving.

我们吃点东西吧;我饿坏了。

3.) 渴望;极需要[(+for)]

The plants are starving for water.

这些植物极需要水。

21. fit in (with)

1.) 适合

fit in with the need of…适合……的需要

2.) 与...一致;使与...一致

fit in with other employees与其他雇员配合

22. mature

adj.

1.) 成熟的;酿熟的;成年人的

This is the most mature of his plays.

这是他最成熟的一部剧作。

She has the figure of a mature woman.

她有成年女性的体型。

2.) 稳重的;慎重的,周到的

Can't you behave in a mature way?

你的举止不能稳重一点吗?

vi.

变成熟;长成;酿成

Wine and judgement mature with age.

酒陈味香,人老识深。

vt.

1.) 使成熟;使长成

Her responsibilities matured her at an early age.

她肩负的责任使她早熟。

2.) 慎重作出;使完善

He matured his plans for the long trip.

他为这次长途旅行仔细地作了计划。

23. casual

adj.

1.) 偶然的,碰巧的

My car had stalled and I sought help from casual passers-by.

我的车发动不起来了,我就向碰巧路过的人求助。

2.) 随便的,漫不经心的

He tried to appear casual.

他试图显得随便一点。

3.) 临时的,不定期的

He worked as a casual laborer and did not earn much.

他当临时工,没有赚多少钱。

24. adore

vt

1.) 崇拜,崇敬;敬重

People adore him for his noble character.

人们因他人格高贵而敬重他。

2.) 爱慕,热爱

We adore our sisters and brothers.

我们爱自己的兄弟姐妹。

3.) 【口】极喜欢[+v-ing]

She adores going to the theater.

她就是爱看戏。

I adore chocolate.

我非常喜欢巧克力。

25. personnel

n.[G]

1. )(总称)人员,员工

All personnel of the company are eligible for the retirement plan.

公司所有员工都有资格参加这项退休计划。

2. )人事部门; 人事科(或室等)[U]

Please contact the personnel director for benefit information.

有关福利方面的情况请与人事课长联系。

26. send off

寄出;发出;派遣;解雇;给……送行

You fill in both parts of the form, then send it off.

你把表格的两部分都填好,然后寄出。

和send 有关的常见词组:send away 发送掉;解雇 send back 退还,送还

send for 派人去请;召唤 send forth发出;放出(光、热等)

send out 发送出,派遣;放出,散发出 send up发射;长出

send的用法:

1) send sb. sth.= send sth. to sb.把某物送给或寄给某人,可以主语派人送,也可以亲自送

Did they send any message by you?

他们托你给我捎了什么信儿了吗?

Can you send me the bill before the end of the month?

你能在月底以前把帐单给我送来吗?

2) send for sb./ sth. 派人去叫某人,派人去拿某物

Now please send for a taxi.

现在请派人叫出租车来。

Please keep these things until I send for them.

请替我保管这些东西,等我派人来取。

3) send sb./ sth. to运输某人/某物去(某处),派某人去某地

They send their product to Beijing for sale.

他们把产品运往北京销售。

We will send him to America for further study.

我们要送他去美国深造。

4) send sb. to do 派某人去做(某事)

We’ll send someone to fetch it.

我们将派人去取。

They will send him to work in the countryside.

他们将派他去农村工作。

5) send sb. doing 使某人做某事(cause sb. to do)

Mind how you go---- you nearly sent me flying.

小心点,你差点把我撞倒。

They killed 38 enemies and sent the rest fleeing.

他们打死38个敌人,其余的都逃窜了。

篇10:高三英语学习的三勤学习方法总结

学习方法1.勤背诵。积极记忆高中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及词组,理解其用法,并适当运用一些正、反义词对比,相似词对比等方式加强记忆。这一步虽然枯燥乏味,但少了它,学习英语就像折了翅膀的鹰,空有雄心却寸步难行。

学习方法2.勤朗读。

这是学好英语的法宝之一。朗读的内容一般说来只限于课本,并不以背诵为目的,而着重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正确发音、连续语气等等。通过朗读可以熟悉单词及其用法,体会英语的语气、语境,增强语感。每天只需半小时左右,但须持之以恒。

学习方法3.勤练习。

虽然“题海”战术不足取,但适当做一些练习,尤其是针对自己不足之处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完形填空这种难度较大、考查综合能力的题型,平时就应多做一些。每次做完后,认认真真地重新对照答案细细抠一遍,体会这些正确选项究竟合理在什么地方,出题者的意图又是在考查哪些知识点等等。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体会中,英语水平及应试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三学习个人心得体会

文言文学习三步骤

学习四个三心得体会

三英语怎么写

学习《五步三查》反思

综合学习三教学设计

学习三李精神心得体会

新高三学生学习计划

必修三语文学习资料

三农学习角策划书

英语学习三点法(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英语学习三点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