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较阅读:《饮酒其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钓鱼记》(共含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挂羊肉卖狗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选自《庄子·秋水》)
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 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
[注]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
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我知之濠上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7.(2分)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鯈鱼出游从容 从容:自由自在
B.是鱼之乐也 是:判 断词,与“非”相对
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安:怎么
D.请循其本 循:依照
8.(2分)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9.(2分)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闲适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河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惠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注重对事物真相的.探究。
10.(2分)下面对《钓饵同而得失异》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饵同钓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主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者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11.(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子 意 乎 鱼 目 乎 鱼神 变 则 鱼 逝 矣 奚 其 获?
12.(3分)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13.(8分)请将下面文段中引用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撩开青青苇,站 在《诗经》的河畔低唱:“蒹葭苍苍, 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 ,道阻且长……”推开一扇门,走进夫子的讲堂聆听:“见贤思齐焉, ③ 。”“岁寒, ④ 。”烽火连天,听诗圣啸吟:“国破山河在, ⑤ ,感时花溅泪, ⑥ 。”月色入户,随东坡起舞:“人有悲欢离合, ⑦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⑧ 。”……在文学的河里,流淌着数不尽的风骨与温情,每掬一口,便使生命获得甘露,心灵获得安宁。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小石潭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行路难》阅读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7教育网]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丙】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选自李白《行路难》)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为佣耕
B. 日光下澈 下视其辙乱
C. 安知鱼之乐 安求其能千里也
D. 不可知其源 安陵君其许寡人
2. 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A. 全石以为底 B. 山峦为晴雪所洗 C. 是鱼之乐也 D. 行者休于树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②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4.【甲】【乙】两文中划线句子都提到了乐,联系文章内容,分别谈谈你对两文中乐的理解?(3分)
5. 解释【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长风破浪:
6.【丙】文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皆若空游无所依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以动静结合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乙文以 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都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 甲乙两文都写了人在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但甲文侧重写景,寓情于景 。乙文则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 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都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他们都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D. 甲乙两文都用了对比。甲文以作者先乐后忧的对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乙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参考答案:
9.(3分)D
10.(3分)A
11.(4分)(评分说明:关键词有一个词没解释到位扣1分)
(1)(2分)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关键词:犬牙、差互)
(2)(2分)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关键词:固、全)
醉翁亭记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
【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选文有改动)
【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田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垒矣fl,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4)请循其本。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0.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段】主要写的是▲ ;【8段】主要写的是 ▲ 。
21.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
18.(2分)(1)牵扶,领;(2)大声说话、喊叫;(3)悠闲自得;(4)依照,按照。
说明:此题2分,每小题0.5分。
19.(2分)(1)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1分);(2)你不足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1分)?
说明:每句1分,大意正确即可。
20.(2分)【A段】游人乐太守也乐其乐或者与民同乐(1分)B段】庄子乐则在庄子看来水中游鱼也乐(1分)。
说明:一空1分,意近即可。
21.(2分)示倒: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说明:围绕两段文字的乐,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止确即可。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5.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尔而与之
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
16.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分)
15.(3分)B
16.(2分)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①三百闾②,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③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①临淄,齐国都城。②闾,里门,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③不肖,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1)下面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才美不外见。(《马说》)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齐之临淄三百闾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然则何为使子?
D.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楚人以晏子短。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是鱼/之乐也。
B.安知/鱼之乐?
C.其翼/若垂天之云。
D.然则/何为使子?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②其贤者使使贤主。
(4)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5)同为善辩之人,庄子与晏子的语言艺术都非常的高超。从选文来看,你更欣赏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从感情表达和辩论技巧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D
(2)A
(3)①楚国人在正门边上开了个偏门来迎接齐使晏子好以此羞辱他。
②有才能的人,大王派他出使贤明的君主。
(4)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的心境。
(5)示例:欣赏晏子,感情表达:晏子不畏强国,全力维护自己个国家的尊严。辩论技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前句句意: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见:同“现”,表现。后句句意: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见:拜见。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B.前句句意: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句句意: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之:的。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C.前句句意: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为:对,向。后句句意: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为:为什么。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D.前句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后句句意:楚王因为晏子身材矮小;以:因为。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即可。
A.错误;句意为: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故断句为:是/鱼之乐也。
BC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于,在;延,迎接。句意为:楚国人在正门边上开了个偏门来迎接齐使晏子好以此羞辱他。
②句中重点词:贤者,有才能的人;使使,派(他)出使。句意为:有才能的人,大王派他出使贤明的君主。
(4)本题考查对作品中人物心境的把握。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也就是说写“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实际上是在写自己的心情;在“鱼”的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自己的愉悦心境。
(5)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如欣赏庄子,从“超功利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和智辩”的角度来阐述;欣赏晏子,从晏子“维护国家尊严,辩论技巧环环相扣”的角度来阐述;都要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甲】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乙】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