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分享朱熹的诗词(共含4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oofy0017”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朱熹的诗词集锦
1、《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2、《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4、《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6、《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
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7、《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
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8、《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
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9、《好事近·春色欲来时》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10、《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有关朱熹的诗词
【1】: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朱熹
【2】: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3】: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朱熹 《四书集注》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劝学诗》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春日》
【7】: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近思录》
【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 《朱子全书》
【9】: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1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11】: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朱熹 《朱子语类》
【12】: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13】: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朱熹 《近思录》
【14】: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朱熹
【15】: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朱熹
【16】: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1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18】: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20】: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朱熹 《范纯仁语》
【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22】: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朱熹
【23】:蹉跎莫谴韶光老。 --朱熹 《四时读书乐》
【24】: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
【25】: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26】: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朱熹
【27】:心统性情者也。 --朱熹 《近思录》
【28】: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朱熹
【29】: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朱熹 《朱子全书》
【30】: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朱熹
【3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32】:十年浮海一身轻, 归对梨涡却有情。 世上无如人欲险, 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
【3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34】: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朱熹
【3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36】: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朱熹
【37】: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朱熹
【38】:礼即理也。 --朱熹
【39】: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40】: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朱熹
【41】: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朱熹
【42】: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朱熹 《近思录》
【4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
【44】: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朱熹
【45】: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
【46】: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朱熹
【47】: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朱熹
【48】: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朱熹
【49】:为学读书,须是耐烦。 --朱熹
【50】: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朱熹
【51】: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朱熹
【5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朱熹
【53】: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朱熹
【54】: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朱熹
【55】: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朱熹
【56】: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朱熹 《四书集注》
【57】: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朱熹 《朱文公集》
【58】: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朱熹
【59】: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朱熹
【6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61】: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熹
【6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63】: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朱熹
【64】: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 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 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朱熹
【65】: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66】: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朱熹
【67】: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朱熹 《朱子家训》
【68】: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69】: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朱熹
【70】: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朱熹
【71】: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朱熹 《论语集注》
【72】: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 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朱熹 《劝学文》
【73】: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朱熹 《茶坂》
【74】:守正直而佩仁义 --朱熹
【75】: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朱熹
【76】: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朱熹
【7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78】: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朱熹 《宋名臣言行录》
【79】: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朱熹
【80】:志者诗之本也 --朱熹
【81】:朋友,以义合者。 --朱熹
【82】: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83】:心平则气自和。 --朱熹
【84】: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朱熹
【85】: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86】: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朱熹
【87】: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朱熹
【88】: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朱熹
【89】: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 --朱熹
【90】: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朱熹
【9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92】: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朱熹
【93】: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朱熹
古代诗人朱熹的诗词
朱熹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的诗
《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
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好事近·春色欲来时》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咏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赋水仙花》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
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朱熹的名言
1、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朱熹
2、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劝学诗》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
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朱熹 《四书集注》
6、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近思录》
7、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朱熹 《朱子语类》
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 《朱子全书》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10、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朱熹
11、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1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 《春日》
1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14、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朱熹
15、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朱熹 《范纯仁语》
16、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17、蹉跎莫谴韶光老。 ——朱熹 《四时读书乐》
1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1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20、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朱熹 《近思录》
21、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2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23、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朱熹
24、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25、心统性情者也。 ——朱熹 《近思录》
26、“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朱熹 《四书集注》”
27、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朱熹 《朱子全书》
28、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朱熹
2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朱熹
3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3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32、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33、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朱熹
34、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朱熹
35、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朱熹
36、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朱熹
37、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朱熹
38、十年浮海一身轻, 归对梨涡却有情。 世上无如人欲险, 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
39、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
40、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41、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朱熹
42、礼即理也。 ——朱熹
43、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朱熹
44、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朱熹
45、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朱熹 《近思录》
46、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
47、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朱熹
48、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朱熹
49、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朱熹
50、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朱熹
51、为学读书,须是耐烦。 ——朱熹
5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朱熹
53、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朱熹
54、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朱熹 《论语集注》
55、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朱熹 《朱文公集》
56、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朱熹
57、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朱熹
5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熹
5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4.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朱熹《念奴娇·临风一笑》
5.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朱熹《朱子家训》
6.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朱熹《朱子家训》
7.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熹《朱子家训》
9.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朱熹《百丈山记》
10.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1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读书要三到》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
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学生黄囗在(《朱子行状》):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南宋词人陆游: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清初江藩: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
凤凰网(《理学大师:朱熹》):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另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等许多自然科学,也都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他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官员,他在努力维护那个制度的同时,也能体察民情,反对横征暴敛与为富不仁者,敢于同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在地方官的任期内,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赈济灾荒、鼓励生产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不失为一位正直有为的人。最后还应指出,朱熹还是中国教育的教育家之一。
宋人黄震《黄氏日抄》云:晦庵为《集注》,复祖诂训,先明字义,使本文坦然易知,而后……发其指要。
★ 朱熹的诗词的解释
★ 朱熹的诗
★ 朱熹著作读书笔记
★ 观书有感朱熹
★ 朱熹的名言名句
★ 陆游与朱熹简介
★ 朱熹 观书有感
★ 朱熹读书名言佳句
★ 朱熹观书有感
★ 观书有感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