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想朗诵儿童诗(共含4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春晓的情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想朗诵儿童诗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蓬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的.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依照课文前三小节编写一段。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主题是“幻想和想像”,《我想》是一首富有儿童情境的诗歌,以儿童的口吻,充分发挥幻想和想像,写出了“我”的小小的心愿,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未来。教材中的小诗是一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诵这首诗,能够展开自己的想像,能够续编这首小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互动
画图——几个泡泡,看到画你想到什么?
大家想法既合理又不同,这就是幻想、是想象。想想越丰富、越奇特越好,与众不同最好。
二、播放视频,情境导入。
老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欣赏,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充分说,教师语言渲染)
三、细读诗歌,体味情感。
(一). 品读第一节
1. a. 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 指名读——校正字音(2人)
c. 齐读,想:你认为我哪个地方想象最神奇?为什么?我想干什么?
2. 想象:桃树枝上有什么?
动作演示理解:悠荡 (师领读第2句,学生动作表演)
3. 出示句子比较:
悠啊,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悠啊,悠, 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a. 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
b. 怎样才能读出桃树枝在风中轻盈、柔软、飘逸的感觉? ( “悠”字拉长音)
4. 播放视频(布谷鸟的声音),想象:布谷鸟的歌唱仿佛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读第三句——师渲染气氛——齐声美读
5. 齐读本小节。
过渡,引出课题:春天是美好的,我的心情是愉悦的,作者的想象真是神奇,我的愿望是美妙的,谁能帮我为这节小诗起个题目——我想。(板书课题)
我的想法不仅这一种,我还有其他想法——
(二)品读第二节
1. 出示第一句——我想把脚丫连在柳树上。
谁来读这句,说说我第二个想法? 我的脚丫已经变成什么?
2. 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我想干什么?
生发挥想象说说,相机出示第二句——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柳树尽情地伸展着自己的小脚丫,贪婪地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
理解:湿软 汲取 甜美
3. 结果怎样?出示第三句——长呀,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4. 想象:绿色的篷帐是什么样的?在篷帐下你们会做什么?
模仿第一节美美的读一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我又有了想法,看我第三个想法——
(三)品读第三节
1. 出示第一句——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指名读。
2. 长了眼睛的风筝看什么?引导用句式:看( )多( ) (口头仿说诗歌)
引说:望呀,望—— ( 展开想象想一想,说一说)
3. 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齐读第三小节。
4. 诗中你能看到哪些表示看这个意思的词语?望,瞧
(四)仿写课文
1. 春天是那么美好的,我们的愿望是那么美妙,请拿出笔来,像我这样写下来。
2. 交流评议。
(五)品读第四节
1. 我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愿望,我要把它们一吐为快与你们共同分享,自读第五节
2. 指名读,说说:我想飞到遥远的地方,那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六)品读第五节
美好的愿望终有一天会实现,梦想与现实之间,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 我又写到——齐读第五节。
四、情感升华
1. 总结:作者通过奇异的构思,神奇的想象, 凝练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诗歌这种文体,借助诗歌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美、赞美美。
2. 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我想
手儿 桃树枝
脚丫 柳树根
眼睛 风筝
自己 小草、小花、柳絮、蒲公英
教学目标:
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4.仿照诗歌的第3小节再编一段。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2.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做到熟读能诵。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听歌、唱歌,今天,我想送给同学们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播放《种太阳》)
2.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了,让我感受到你们也很喜欢这首歌,你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愿望吗?(学生自由发言)
3.“种太阳”一个多么美妙而大胆的想法呀,我想在我们小小的童心中,也会有这许许多多的梦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梦想的天堂,共同走近“我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我的愿望是什么?(学生自由读文)
2.读后反馈,教师板书:
手儿、桃树枝
脚丫、柳树根
眼睛、风筝
自己小草、小花、柳絮、蒲公英
三、细读课文,体味情感:
(一)请你从中选出自己自喜欢的一小节,反复地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二)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那就让我们把这份认真延续到下面的学习中,请你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组内的小伙伴听,并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
1.第一小节
2.第二小节
3.第三小节
4.第四小节
四、总结:
孩子们,你们的心是火红的,更是奔放的,小花、小草、柳絮、蒲公英是我们的梦想,飞上月球,遨游太空更是我们美好的幻想。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我们的刻苦和勤奋去努力实现我们美好的梦想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会写本课9个生字,识记8个生字,继续渗透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的幻想和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摇()营()谷()汲()
遥()管()容()吸()
2、仿照第三段编写一段诗歌,
教学准备:
字卡,课件(根据诗歌内容制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悄悄长大。随着年龄增长,你们心中肯定有许多美好的愿望。谁想说一说自己美好的愿望是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愿望可真不少,我们的小朋友冬冬也有自己的愿望,并且希望大家和她一起分享。同学们愿意吗?板书课题:我想
二、初读诗歌、随文识字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把这首诗读两遍,你愿意用什么方式读都可以。(自己利用一切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如:查字典、问别人、查找字条等)
2、自由朗读诗歌,自学不认识的字。(师巡视参与。表扬查字典的学生、小组合作识字的学生)
3、交流识字方法。
师: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能把你认识字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吗?
生可能:“谷”就是“八”加“人”加“口”。
“丫”就是一棵树上两个杈。
“软”由“车”加“欠”组成;“汲”是“吸”去掉“口”加三点水;“堂”是“尚”下面加“土”;铃声一响进课堂。
(师要适时鼓励,表扬孩子的这些创新、发明,总结更好识字法)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小组内互读课文,说说冬冬都有哪些愿望?分别是什么?
2、交流诗歌内容,理解冬冬的愿望。
一小节:我想变做美丽的桃花,引来欢唱的布谷鸟。
二小节:我想变做扎根土地的柳树,长成“绿色帐篷”。
三小节:我想变做长着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学习。
并引导学生想象“都望到了什么”?为什么说蓝天上是我的课堂呢?
四小节:我变做小花、小草,变做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
发散思维: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五小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飞到遥远的地方,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3、指导朗读诗歌。
尤其是前四小节,每小节的倒数第二行,如“悠哇,悠哇”、“长啊,长啊”、“望啊,望啊”、“飞呀,飞呀”,要读的悠远、遐想。
4、默读课文、想象画面
(1)师:冬冬的愿望多么美妙。你能边默读边想,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吗?
(2)学生活动:边读边想。
(3)指名说说都想到了什么?(如鸟语花香、蓝天白云……)
师: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课文。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再一起感受一下吧。(播放课件:与诗歌内容相应的情景)
5、美读课文、练习背诵
(1)选好自己喜欢的小节,大声地、美美地读几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指名美读,师生评价。
(3)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指导难字、练习书写。
师:这节课,先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斋。
(1)指导难字。(出示要写的字)
师:哪位书法家愿意为我们指点几个难字的写法?
学生可能指出:“悠”别忘了中间的竖;“营”要与“管”区分开。
(2)练习书写。
(3)组织评价。
二、思维发散、拓展延伸。
师:我们一起分享了冬冬的愿望。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许多想法要说呀?那就展开你的想象,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吧。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班内交流,师生互相评价。
师:同学们的想法也很新奇,如果写下来,也会是一篇好的诗歌。你们能仿照课文第三小节把自己的想法编成诗歌吗?
(3)学生练笔。
(4)交流点评。
三、布置作业。(下面三项作业你可以任选两项来做)
1、把这首诗中你喜欢的词语抄一抄。
2、把这首诗歌有感情的读或者背给家长听。
3、向你的爸爸妈妈说说你的愿望。
★ 春天儿童诗
★ 儿童诗课件
★ 蜘蛛的儿童诗
★ 优秀的儿童诗
★ 儿童诗两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