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习资料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wuling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学习资料(共含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ulin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考学习资料

篇1: 高考学习资料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2. 机械运动――参照物

3. 机械运动――速度

4. 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密度特点与应用

5. 认识力――力和力的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 认识力――重力

7. 认识力――摩擦力

8. 认识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9. 力的合成

10. 力的平衡:多个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11.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12. 力与运动――惯性

13. 压力与压强: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计算、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14. 液体压强:P=ρgh

15. 大气压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变化、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6.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 帕斯卡原理(或叫伯努力原理)

18. 浮力:浮力概念、物体沉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19. 简单机械――杠杆与杠杆的平衡条件

20. 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

21. 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作图

22. 简单机械――斜面

23.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4. 功的原理

25. 功率

26. 机械效率

27. 机械能:决定动能与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不直接考)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W=FS

功率:P=W/t=Fv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Fn(n为滑轮组的股数

物理力学学习方法

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压强、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5、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物理力学学习技巧

一、不要“题海”,要有题量

谈到解题必然会联系到题量。因为,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方面给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陷阱,这样就得有较多的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体现教与学的测试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题目必是习以为常,我们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题,才得以消化和巩固基础知识。那做多了题就一定会陷入“题海”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维跳跃性大,质量低劣,几乎类同题目重复出现,造成学生机械模仿,思维僵化,用定势思维解题,这才是误入“题海”。至于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的题,百解不厌,真是一种学习享受。这样的题解得越多,收获越大。解题多了,并不就一定加重学生负担,只有那些脱离学习对象实际,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的,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虽然题目不多,但积重难返,犹如陷入题海。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质量,离不开解题,而且要有一定的题量给予保证,并以真正理解熟练掌握为题量的下限。

二、不求模型,要求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的道理,解题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我们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种不同的题。首先,文理科的思维特点有差异,文科侧重理性思维,而理科侧重逻辑思维。数学偏重图文与函数关系的分析推导,而物理突出具体问题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其次,解题方法也是随题而变,不同题目的解题方法一般是不同的,不太可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统揽,或者用几种既定模型搞定。再者,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尽管解题要经历审题(理解题意),解题(具体过程),答题(说明结果)几个环节,但解题的方法是灵活的,因题而变。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也可能是巧妙方法或综合方法的适用。

篇2: 高考学习资料

高考提前批简介

从录取批次的先后顺序来讲,以本科提前批次为例,就是在本科一批次之前录取的本科高校批次就叫本科提前批次。从学校的类型来看,提前批次的学校一般都是有一些有特殊要求或特殊政策的学校。提前批次实际上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一部分类别、性质、专业比较特殊的学校有意放在正常批次大规模招生之前优先录取。

提前批志愿主要包括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含政法类院校的公安类专业)、体育院校(含综合性大学的体育专业)、艺术类院校(含综合大学或师范类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外交学院、部分省市的师范院校等等。

填报提前批院校注意事项

1、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每个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需要注意的是提前批这两个志愿不是平行志愿而是顺序志愿,以志愿优先,因此需要认真考虑第一志愿院校的填报。

2、普通文理类提前批:本科在录取前填报1次志愿,录取过程中征集1次志愿,均填报1所高校,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征集志愿时增设高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调剂志愿,设3类高校及专业(军事、公安、其他)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这里要注意,如果分数不是特别高,可选择提前批来拔拔高,除非特别想上提前批次的学校或专业,否则请慎重选择学校是否调剂志愿。提前批没有录取不影响一批次志愿的填报和录取。

3、专科提前批(含直招士官):设1个高校志愿和高校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高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高考提前批最多可以报考几个学校

本科提前批一志愿只有1个学校第二志愿有两个平行志愿。就是可以报2个学校。共3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报5个专业和服从调剂。

每个省都有招生计划汇总,你把你们学校发的或卖的这种书好好看看,关键要看你的分数与近三年在你们省招生的院校最接近的大学是那些。关键是要对照着你省的招生计划及你的分数、近三年招生时的排名对照今年你的排名,来侯选院校和专业志愿,这样才能提高录取率。这个工作较为繁琐,但是一定要好好做。

提前批院校组成

1.艺术类院校(专业)。例如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艺术类专业等。

2.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例如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武警部队工程学院、中国刑警学院等,这些学校仅从名称就可以很容易地辨别。

3.体育类院校(专业)。例如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4.国防生。例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很多高校都招收国防生。

5.小语种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部分高校的小语种专业放在提前批次招生。

6.几所特殊隶属关系的院校。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

7.部分院校的航海类专业。如: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8.极个别师范类院校的部分专业。如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

9.两所港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篇3: 高考学习资料

填报“专业服从”志愿有没有风险

填报服从志愿可以防止被退档,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并不是选了服从志愿就一定会被调剂,只有在自己所填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调剂到同一院校专业组下的其他专业(只能组内调剂专业,不能跨组调剂)。调剂的专业不一定都是“冷门”或“不好”的,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热门”专业没有录满,你也有可能被调剂到这类“热门”专业。

在这里想提醒考生的是,在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一定要慎重。如果自己的确对学校非常满意,而且该院校专业组里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专业,服从调剂也无妨。事实上,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的专业不一定都了解,某个专业暂时不喜欢,进校学习一段时间,了解了这个专业之后,又慢慢喜欢上了。但若考生确实对某个专业情有独钟,有“非读不可”的想法,为了提高专业命中率,则可适当降低院校的层次,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

2专业调剂的作用“服从专业调剂”扩大了考生本人的录取机会。当考生档案调入某大学后,由于名额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高校提档之后一般情况下不会退档,而对该生进行新的专业安排,一般安排到该校录取分数最低的冷门专业,但是这样便扩大了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着此栏不填。凡“空白”者,均作为“不服从专业调剂”对待。若“服从专业调剂”,希望考生具体写明服从哪些专业或哪类专业,或除哪些专业以外其他任何专业的调配。

志愿填报时怎么选择城市

大部分考生在选择高校的时候,都倾向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高校。不可否认,“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经济发达,高校的软硬件都很好;高校云集,学术氛围好,学生可接触的公共资源丰富,甚至对于未来考研、留学、就业均有一定的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高校的风险与弊端。由于“北上广”高校报考人数多,这些一线城市的高校招收外地生源名额有限,如果“扎堆”现象严重,录取分数线就会水涨船高,一些优秀考生很可能因为“山外有山”而无奈落榜。其实,很多分数上不了“北上广”普通本科高校的考生,完全可以考上中西部的重点院校;如果大学毕业时,你仍有“北上广”情节,还可以通过深造,考取心仪的“北上广”高校的研究生。况且,许多知名高校并不位于“北上广”等发达城市,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考生填报志愿时千万不要以地域论英雄。

总之,城市只是一个载体,学生能否学到知识,增强实力,今后能否有大的发展,与你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或者专业有很大关系,与你的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而与你在哪个区域读大学关联不太大。也就是说,在填报志愿时高校的地域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

填报志愿时怎么考察一座城市

看城市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状况。

一座城市,其承担着许多的职能,表现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交通方面、军事方面等。同时,一个城市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影响也非常大。

因而,我们考察一座城市时,可以从政治、经济、交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同时,也可以对城市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然后进行选择。

在城市级别上,我们可以重点考察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经济方面,我们可以考察经济30强城市、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等。

篇4: 高考学习资料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是什么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某个录取批次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设置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平行志愿投档时,在所有符合报考类别招生资格的考生中,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操作。具体来说有三个步骤。

第一,按投档成绩将每个专业类别的考生从高到低排队。在对同一批次的平行志愿进行投档时,每个专业类别都有一个队列,谁的投档成绩高,谁就排在某个队列的靠前位置。

第二,按每个队列的考生顺序,依次浏览不同考生的志愿。只有前面考生的档案去向明确后,计算机才会浏览紧随其后那位考生的志愿。比如,小明和小花读的都是物理科目组合(普通类),小明531分,小花530分,小明刚好排在小花的前面一位。投档时,计算机先浏览小明的志愿,等小明的档案去向明确了,再浏览小花的志愿。

第三,具体到某一个考生的志愿,则按照该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顺序依次浏览。计算机投档时,先浏览你所填报的第1个院校专业组,如果这个院校专业组此时还有空余计划,说明它的招生计划还没有被排在你前面的所有考生“用”完,你的档案可以投进这个院校专业组;如果第1个院校专业组满员了,再查阅你的第2个院校专业组是否有空余计划,如有计划则投档,如没有计划则浏览你的第3个院校专业组。依此类推。如果计算机浏览到你填报的最后一个院校专业组仍没有空余计划,表明你此次投档踏空,则需密切关注这个批次的征集志愿,或参加下一批次投档。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虽然说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但是平行志愿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也存在落档的风险。平行志愿落档的情况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档案投不出去,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考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平行志愿中选择的院校投档线过高;二是,投档了,但是却被退档;三是,考生自身条件或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被退档。所以,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也要慎重!

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选择服从调剂代表考生愿意在没有被自己所填志愿录取时,调剂到其他专业。如果考生不服从调剂,就可能会被高校退档。往年志愿填报时,很多一本退档考生,都是因为不服从调剂。

志愿填报时怎么选择城市

大部分考生在选择高校的时候,都倾向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高校。不可否认,“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经济发达,高校的软硬件都很好;高校云集,学术氛围好,学生可接触的公共资源丰富,甚至对于未来考研、留学、就业均有一定的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高校的风险与弊端。由于“北上广”高校报考人数多,这些一线城市的高校招收外地生源名额有限,如果“扎堆”现象严重,录取分数线就会水涨船高,一些优秀考生很可能因为“山外有山”而无奈落榜。其实,很多分数上不了“北上广”普通本科高校的考生,完全可以考上中西部的重点院校;如果大学毕业时,你仍有“北上广”情节,还可以通过深造,考取心仪的“北上广”高校的研究生。况且,许多知名高校并不位于“北上广”等发达城市,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考生填报志愿时千万不要以地域论英雄。

总之,城市只是一个载体,学生能否学到知识,增强实力,今后能否有大的发展,与你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或者专业有很大关系,与你的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而与你在哪个区域读大学关联不太大。也就是说,在填报志愿时高校的地域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

篇5: 高考学习资料

预计20xx年全国高考人数是多少

20xx年,是新高考逐步渗透的一年,全国共有三种科目选考的模式,6个地区实施的是3+3科目选考(浙江科目选考是7选三,算作3+3),还有8个地区是3+1+2。其他17个地区依然是传统的文理分科。也就是说,20xx年高考录取期间,高校不断在三种不同科目选考模式中切换。

中国高考报名人数20xx年、20xx年、20xx年持续超过了1000万,之后逐步跌落。十年后的20xx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次突破了1000万,20xx年再次增长,达到了1071万人。

根据这个数据,整体上参加高考的人数呈现上升的趋势。

高考报名人数是升还是降

根据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及录取人数计算,高考录取率从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4.79%,上升至的33.75%,伴随着21世纪的扩招上升至20xx年的81.13%,再创新高。从近十年来看,参考人数和录取率基本逐年呈上升趋势,但从增加幅度来看,录取率的增幅却是在逐年减缓,甚至有几年所有下降。这就意味着,考生们的竞争也将日益白热化。

20xx年高考大省有:河南、广东、四川、山东、河北、安徽、湖南,这七个省份的高考参加人数均在50万以上,其中河南省20xx年人数直破百万,是人数最少的西藏的近40倍。20xx年,几个高考大省参考人数还在持续增加,尤其是河南已经达到115.8万,所以20xx年高考人数基本还是上升状态。

全国历年高考人数

20xx年:考生人数1071万

20xx年:考生人数1031万

20xx年:考生人数975万

20xx年:考生人数940万

20xx年:考生人数940万

20xx年:考生人数942万

20xx年:考生人数939万

20xx年:考生人数915万

20xx年:考生人数915万

20xx年:考生人数933万

20xx年:报考人数947万

20xx年:考生人数1020万

20xx年:考生人数1050万

20xx年:报考人数1010万

20xx年:考生880万

20xx年:考生877万

20xx年:参加高考人数729万

20xx年:参加高考人数613万

20xx年:参加高考人数510万

20xx年:参加高考人数454万

20xx年:参加高考人数375万

哪些因素影响高考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每年全国各大学都要确定自己的招生计划,由教育部审批备案后,依据全国每个省市人口基数、参加高考人数和往年录取情况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省市,各省市根据各批次院校的招生计划,分别相加得出每批次的总招生计划人数。

高考报名人数

这里指的是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一般来说,如果的报考人数比往年增加,那么本科线也会随着升高,相反,报考人数减少,本科线也会随之降低。

高考报名人数的确定,不是根据近年的人口数量变化。如果要推算报名人数,应该看十八年前左右的出生人口数量。

试题难度

一般来说,试题越简单,大家的分数都很高,录取线也就高。试题太难,分数线就有可能会降低。高考试题的难度是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的。因为高考是具有高利害性的选拔性考试,不是通过性考试。

篇6: 高考学习资料

小档案:毕业于邢台一中,理科660分,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硕连读,数学高考成绩144分,理综成绩293分。

方法:由于每套资料都有各自完整的体系,我通常都以一种资料为主,每次做练习都先做这本,彻底弄懂后再做其他资料。为了充分利用这本资料,我都是在做完一套题后把质量高的题目、比较难的以及自己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然后分析一下这样的题,把难以想到的步骤、知识点记在旁边,对于做对的题要比对答案,分析一下解法的优劣,掌握一些更简单的方法。

对于自己的标注要隔三五天再看一遍,对于那些还是不太会做的题再打一个标记或记在错题本上,过几天再去做这个题,直到一看就找到解题思路,就可以在题目前画个笑脸,不用再看了。

考试前复习的时候,这本画满记号的书又相当于一个错题本,自己可以再看看当初做过标记的题,查漏补缺。

态度:每个人都有精神低落、身心疲惫的时候,都有感到很苦、想要松懈的时候,关键是要尽快打消这种念头,重新振奋。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习惯于回忆当天做的事、学到的东西,找找浪费时间或效率不高的地方,如果这一天很有收获,我会对自己说今天干得很不错,继续努力或这一天还算充实,坚持下去。第二天起床,告诉自己新的一天要有一个好心情,好的开始,这样的自我勉励有益于帮助我们调节心情,让自己更加自信,充满活力。

篇7:高考知识点学习资料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1、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虑,担心。今义指害病;灾祸)

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

4、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哪里)(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6、于是相如前进击(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7、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嫔妃今义:美女)(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10、汉亦留之以相当。(当:古义:抵当。今义:差不多。)

1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怨:古义痛恨。今义埋怨、责备。)

1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业绩。)

13、我丈人行也。(古义:对年长者的尊称今义:岳父。)

14、且陛下春秋高(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5、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6、稍迁至移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7、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古义:礼品今义:钱币)

18、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遇上。今义:聚会、集合。)

19、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亲密,亲密的接近。)

20、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21、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业绩。)

22、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古义殿阶。今义:数学上的一种运算。)

23、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不应:古义不应召。今义:不答应。)

24、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走下车子。)

25、连辟公府不就。(不就:古义不应荐。今义无非。)

高三数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一、综述

导数是微积分的初步知识,是研究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在高中阶段对于导数的学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导数的常规问题:

(1)刻画函数(比初等方法精确细微);

(2)同几何中切线联系(导数方法可用于研究平面曲线的切线);

(3)应用问题(初等方法往往技巧性要求较高,而导数方法显得简便)等关于次多项式的导数问题属于较难类型。

2.关于函数特征,最值问题较多,所以有必要专项讨论,导数法求最值要比初等方法快捷简便。

3.导数与解析几何或函数图象的混合问题是一种重要类型,也是高考中考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向,应引起注意。

二、知识整合

1.导数概念的理解。

2.利用导数判别可导函数的极值的方法及求一些实际问题的值与最小值。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是微积分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课本中先通过实例,引出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接下来对法则进行了证明。

3.要能正确求导,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熟练掌握各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以及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2)对于一个复合函数,一定要理清中间的复合关系,弄清各分解函数中应对哪个变量求导。

高三英语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1.mean doing sth. 意味着;mean to do sth. 打算或企图做某事;

mean sb. to do sth. 打算让某人做某事be meant for 打算作……用; 为…而有

2.take place 发生;举行

3.of all kinds 各种各样的

4.starve to death饿死 be starved of 缺乏, starve for sth, starve to do,渴望

5.plenty of 大量; 充足

6.be satisfied with感到满意to one’s satisfaction感到满意是

7.do harm to sb.=do sb. harm 伤害某人

8.in the shape of呈…的形状,以…的形式

9.in memory of/ to the memory of sb.纪念某人

10.dress up 穿上的衣服;打扮,化装

11.award sth.(to sb.)和award sb.sth.(for sth.) 给予、颁奖

reward sb. for sth. 因 …奖赏某人; reward sb. with sth. 用某物酬劳某人

12. admire sb. for sth在某方面钦佩某人

13.look forward to期望,期待,盼望

14.have fun with(与某人)玩得开心;过得快乐 ( have a good time, enjoy oneself.)

15. turn up.来;出现;把(收音机等)音量开大些 turn down 拒绝; turn off 关掉;

turn on 打开; turn out 结果是...... turn to sb. for help 向某人求助

16.keep one’s word 守信用; break one’s word, 失信

17.It be obvious that-clause显而易见;一目了然

篇8:高三高考学习资料

高三数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1、三类角的求法:

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②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

2、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正棱锥的计算集中在四个直角三角形中:

3、怎样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

直线与圆相交时,注意利用圆的“垂径定理”。

4、对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可行域,作出以目标函数为截距的直线,在可行域内平移直线,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

不看后悔!清华揭秘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

培养兴趣是关键。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自然有动力去钻研。如何培养兴趣呢?

(1)欣赏数学的美感

比如几何图形中的对称、变换前后的不变量、概念的严谨、逻辑的严密……

通过对旋转变换及其不变量的讨论,我们可以证明反比例函数、“对勾函数”的图象都是双曲线——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小于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的点的集合。

(2)注意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等额本金、等额本息两种不同的还款方式,用数列的知识就可以理解.

学好数学,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啊.

(3)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

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声、光、电多管齐下,老师可以借此把一些知识讲得更具体形象,学生也更容易接受,理解更深。

(4)适当看一些科普类的书籍和文章。

比如:学圆锥曲线的时候,可以看看一些建筑物的外形,它们被平面所截出的曲线往往就是各种圆锥曲线,很多文章对此都有介绍;还有圆锥曲线光学性质的应用,这方面的文章也不少。

高三数学必修四知识点复习

复数的概念:

形如a+bi(a,b∈R)的数叫复数,其中i叫做虚数单位。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用字母C表示。

复数的表示:

复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即z=a+bi(a,b∈R),这一表示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其中a叫复数的实部,b叫复数的虚部。

复数的几何意义:

(1)复平面、实轴、虚轴:

点Z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复数z=a+bi(a、b∈R)可用点Z(a,b)表示,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x轴叫做实轴,y轴叫做虚轴。显然,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2)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关系,即

这是因为,每一个复数有复平面内惟一的一个点和它对应;反过来,复平面内的每一个点,有惟一的一个复数和它对应。

这就是复数的一种几何意义,也就是复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即几何表示方法。

复数的模:

复数z=a+bi(a、b∈R)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Z(a,b)到原点的距离叫复数的模,记为|Z|,即|Z|=

虚数单位i:

(1)它的平方等于-1,即i2=-1;

(2)实数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

(3)i与-1的关系:i就是-1的一个平方根,即方程x2=-1的一个根,方程x2=-1的另一个根是-i。

(4)i的周期性:i4n+1=i,i4n+2=-1,i4n+3=-i,i4n=1。

复数模的性质:

复数与实数、虚数、纯虚数及0的关系:

对于复数a+bi(a、b∈R),当且仅当b=0时,复数a+bi(a、b∈R)是实数a;当b≠0时,复数z=a+bi叫做虚数;当a=0且b≠0时,z=bi叫做纯虚数;当且仅当a=b=0时,z就是实数0。

高三数学必修五复习知识点

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

1、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2、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平行、相交、异面;

直线与平面—平行、相交、直线属于该平面(线在面内,最易忽视);

平面与平面—平行、相交。

3、异面直线:

平面外一点A与平面一点B的连线和平面内不经过点B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判定);

所成的角范围(0,90)度(平移法,作平行线相交得到夹角或其补角);

两条直线不是异面直线,则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反证);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移法,把异面问题转化为相交直线的夹角

高三高考学习资料

篇9:高三高考学习知识点资料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高三英语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1) 由where 引导

例:The suggestion where we should build our new factory should be considered. 那个我们应该在哪儿建造厂房的建议应该给予考虑。

(2) 由what引导

例:I have no idea what he did. 我不知道他做了什么。

(3) 由whether 引导

例:The question whether he'll attend the meeting is not decided.

他是否会参加会议这个问题还没决定。

(4) 由who引导

例:The question who will go abroad needs considering.

谁将去国外这个问题需要考虑。

(5) 由when 引导

例:I have no idea when they will be back and settle down.

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定居。

(6) 由that 引导

例:The suggestion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plenty of exercise is very

good. 学生应该有很多练习,这个建议不错。

(7) 由how 引导

例:He can't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he got the money.

他是怎样得到那钱的,他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8) 由why 引导

例: We don't understand the problem why this is the best choice.

我搞不懂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是的选择。

高三上学期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直线与平面平行(核心)

定义: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

判定:不在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平行于此平面(由线线平行得出)

性质: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则这条直线就和两平面的交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

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判定: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性质: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3、常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平行四边形对边、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

党员学习资料

英语口语学习资料

胚胎学习资料

党员政治学习资料

近期党员学习资料

调查研究心得体会学习资料1000字

必修三语文学习资料

英语加速提升学习资料

小学二年级语文学习资料

常州大学党课学习资料

高考学习资料(合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考学习资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